第一篇:2010年全国艾滋病疫情数据
卫生部今日通报了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0393例,其中病人132440例;死亡68315例。2009年,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 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1%。这是全国的数据
6省数据如下:
云南
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2305例,性途径传播已经为云南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局长徐和平说,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2233例,艾滋病病人20072例,死亡11609例。2010年1至10月全省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670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892例,艾滋病病人1778例,死亡2035例。艾滋病临床治疗方面,全省累计抗病毒治疗人数18588人,在治15463人。
广西
据最新的统计,截至今年9月份,我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0550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36例,艾滋病病人19514例,死亡12037例。今年前9个月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11074人,其中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较2009年增长2.3%。14个地级市中(除防城港、北海)有12个市艾滋病疫情报告数超过2000例,其中柳州超过10000例。
河南
截至今年10月31日,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744人,其中,现症病人27400人,死亡14385人。
今年1~10月,全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57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9.86%。今年前十月全省共发病1986人,死亡1271人。在治人数22725人,其中服用二线药物治疗的有2781人。
四川
截至2010年10月底,该省累计检出报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3701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841例,死亡4849例。四川省艾滋病感染范围及人群不断扩大,正在逐步向一般人群扩散。
新疆
截至2010年9月底,新疆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32532例,其中病人5651例,报告感染人数位居全国第五。在治疗人数2867人。
广东
至2010年10月底,广东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039例,其中病人7469例;死亡5404例。全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05例
事件1:2010年4月15日至16日,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暨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2009年凉山项目办工作总结会在西昌召开。来自国家疾控中心性艾中心、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国家项目办、省卫生厅、四川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州艾工委办、州卫生局、州疾控中心、州级医疗单位、中默项目凉山项目办和全州17个县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县医院、县保健院的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计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事件2: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副主任、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中方主任刘中夫就国家支持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2009年国家考核指标情况作了介绍,对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分析了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原因,并对2010年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徐保华对凉山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了“稳、准、狠”(稳:科学防治、稳步推进;准:以国家核心指标为指导,找准目标人群和关键环节;狠:下决心打一场禁毒防艾的人民战争)的工作要求,希望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事件3:免费抗病毒治疗政策
到2011年底,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至少有3名医务人员接受过3天以上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正规培训,并支持医务人员参加长期进修培训差旅费用。免费抗病毒治疗继续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2011年底在治疗人数(包括服用一线、二线药物和儿童患者)达11万人,服药依从性维持在80%以上,艾滋病人病死率维持在5/100人年。服药病人CD4细胞检测率和病毒载量检测率均达到100%。
经费:建立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针对本地情况在政策和措施上探索创新,及时研究解决阻碍本地防治工作的问题。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制定本地区2011-2015年艾滋病性病防治行动计划。各省卫生行政部门要整合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全球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资金,制定本省(区、市)当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或方案,明确当年工作任务和执行机构,要建立对下级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该项活动以地方投入经费为主,全球基金项目提供部分经费补助
第二篇:艾滋病疫情(模版)
关于学院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系(部)、处(室):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院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切实抓好学院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学校结核病和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7】1247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学院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院是开展防治艾滋病的重要场所。各部门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防治艾滋病工作相关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学院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学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作目标
1、在学生中普及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确保知晓率达到95%以上。
2、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明确认识到人类通过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能够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增强预防艾滋病、性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倡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助,反对歧视艾滋病患者。
三、组织机构
为抓好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成立艾滋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雍学华
副 组 长:马忠颖、赵爱萍 成员:各系(部)、处(室)负责人 小组下设办公室:学生处
四、措施方案
1、学生处负责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的部署要求和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协调相关处室开展学院艾滋病防控和预防教育工作;按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我院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
2、将艾滋病防控专题教育纳入各系工作计划中。督察小组每学期至少对各系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督察一次.3、指定1名兼职教师(如校医)负责我院艾滋病日常性宣传教育工作,每学期在全院组织开展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
4、学生处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方案中纳入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并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要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考试内容。各系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会等形式对新生开展防艾知识的宣传教育。
5、学生处结合新生体检向新生发放“防艾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单”,并向学生提供艾滋病咨询监测点的地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引导相关学生主动寻求咨询检测服务。
6、院团委利用“世界艾滋病日”等重点时段广泛开展主题团会、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绘画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协同作用,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7、学生处在学生宿舍区设置防艾专题宣传栏,定期更换相关内容。
8、图书馆根据师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防艾、禁毒、无偿献血等相关科普读物,供师生开架阅读或借阅。
9、院团委、宣统处分别负责在校园广播站及电视台上不定期宣传防艾科普知识。
10、学生处、院团委等职能部门及各系积极协助和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有男性同性性行为的学生开展行为干预,降低感染风险;对发现的感染艾滋病学生,及时提供告知、心理咨询服务,加强随访管理,防止艾滋病传播;督促符合治疗标准的学生艾滋病病人积极规范地接受医疗机构的治疗服务;引导学生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消除对他们的歧视。
11、学生处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学工系统的辅导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项目内容。
12、财务处督促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
学生处 2017年1月5日 艾滋病疫情通报机制
为进一步搞好我院艾滋病防治工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办公厅的通知和有关会议精神,成立艾滋病应急工作小组。组长: 雍学华
副组长:马忠颖、赵爱萍
主要职责为:
1、组织制定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的。
2、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
组员:各系(部)、处(室)负责人 主要职责为:
1、做好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2、负责疫情收集整理并及时上报工作。具体措施
(一)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处置能力
各系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同时做好突发疫情的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二)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讲座,组织全院学生学习艾滋病知识,提高师生对艾滋病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加强监测,及时报告
报告时限和程序:发现艾滋病疫情时,医务室(校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诊断,考虑为“疑似艾滋病”必须立即向学院、疾控中心报告,并做好病人的隔离及治疗工作。
(四)医疗救治
严格实行首诊(问)负责制。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要开展关于治疗咨询,提供减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地点等信息,并有责任将需要住院治疗病人转诊医院治疗。
(五)监督管理
学院防艾工作纳入各系目标责任管理,学生处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医务室为防艾工作的主要执行、督查机构、必须对各系进行防艾工作督查。因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敷衍了事而导致艾滋病毒携带者或病人漏诊、误诊、不及时报告、阳性者因资料不全而无法追踪的,将按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学生处 2018年1月5日
第三篇:艾滋病疫情分析
艾滋病疫情分析
分析仁寿县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及其因素,为疫情控制提供对策。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仁寿县2004-2008年AIDS疫情。结果 仁寿县自2004年出现首例AIDS病毒感染者来,年均发病率为0.66/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最高年份为2008年,发病24例,发病率为1.48/10万;发病以成年男性农民为主,男女之比为4.3:1。结论 加强AIDS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重点人群监测干预力度,增加AIDS防治专项经费是控制AIDS疫情的有效措施。
当前,艾滋病防治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仁寿县艾滋病疫情逐年攀升,为有针对性落实防控措施,建立有效防控机制,控制疫情,减轻艾滋病带来危害,现对仁寿县2004-2008年AIDS疫情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
收集仁寿县2004-2008年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08年仁寿县AIDS疫情。2结果
2.1发病率
仁寿县自2004年出现首例AIDS病毒感染者以来,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最高年份为2008年,发病24例,发病率为1.48/10万(表1)。3讨论
仁寿县地处四川盆地,是内陆县、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交通不发达,社会经济相对滞后。在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2004年~2008年,全县流动人口年均达30万。2008年艾滋病发病率为1.48/10万,是2004年的7.79倍,是2007年2.96倍,这与外出打工人员每年返乡,特别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仁寿县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就业或创业,一部分人因在外打工过程中感染艾滋病有密切关系。
仁寿县艾滋病发病以成年男性农民为主[1],这因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农民,很多是未婚或与配偶分离,脱离了家庭的约束和支持,又不能完全融入到所在城市的生活中,变成了相对自由和孤独的人群;受教育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容易导致高危行为。而且,由于大部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进行高危性行为时预防措施不足,增加了性病、艾滋病的易感性[2]。
在农村,广大农民受根深蒂固思想束缚,加之对性病艾滋病认识不足, 常把性病艾滋病与污秽、下流等同,艾滋病人在择业、工作、生活等方面常受到周围群众甚至亲人歧视[3]。2008年通过调查发现,仁寿县城市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仍处于较低水平[4],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更低[3],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将是近阶段我县艾滋病防治重点工作。
在仁寿县献血人员和吸毒人员中,近年的监测相继发现了AIDS病毒感染者,提示,献血人员和吸毒人员将是仁寿县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对象。
近年来,随着仁寿县经济发展,文化娱乐行业蓬勃兴起。因政府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对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重视程度不够,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困难重重。根据国家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政府应增加艾滋病防治经费财政预算,应及时解决县防艾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问题,提高艾滋病咨询检测人群覆盖面,完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让各项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措施真正得以落实。其次,应积极争取加强艾滋病项目,加强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以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应各司其职,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家“四面一关怀”政策,进一步做好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关怀救助工作。
第四篇:山西太原艾滋病疫情覆盖全市
山西太原艾滋病疫情覆盖全市
记者从7月14日我市召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会上获悉,目前我市艾滋病疫情覆盖全市,感染者的职业几乎涵盖各行各业,形成了以青壮年为主,以性传播为主的流行特点。从疫情形势看,艾滋病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身边。
据了解,自2008年起,我市每年艾滋病报告病例数均居全省第一位,其疫情已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我市艾滋病报告病例快速增长,且多数为外来病例,其中,外省病例占54.91%,本省外地病例占31.47%,本市病例占13.53%;职业分布几乎涵盖各行各业;感染者以20岁至40岁青壮年为主,占感染者总数的80%,发病年龄最小的1岁,年龄最大为80岁;感染者职业分布复杂,几乎涵盖各行各业;外来人口中以静脉吸毒感染为主,本地感染者以性传播为主。基于此,我市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大众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认真组织实施艾滋病防治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矿山、进学校”活动,切实提高农民、建筑工人等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一步扩大高危人群干预覆盖面,加强娱乐、洗浴、住宿等高危场所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提高干预技巧和艾滋病筛查的准确性,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依法加强对艾滋病病人的管理,定期随访,对病人信息严格保密。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解决好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医疗保障、生产自救、未成年子女教育等问题,对艾滋病孤儿、孤老实施生活救助、就医安置等措施,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及其家属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第五篇:艾滋病疫情监测分析
艾滋病疫情监测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南充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南充市1995-2011年HIV/AIDS病例报告,以及近年来的哨点监测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 771例,年平均报告增长速度为34.49%,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2.55:1;年龄分布以20~49岁组为主,占79.64%,且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出现向高年龄段发展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76.52%,其中同性传播增长较快,占8.56%。各类人群的HIV监测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检出率从2008年的3.07%上升到2011年的12.00%。结论 南充市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性传播已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传播途径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其广泛的流行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直接伤害和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2]。南充市自1995年首次在出国务工人员中检出HIV阳性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南充市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南充市1995-2011年艾滋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南充市1995-2011年艾滋病常规监测资料、哨点监测、专题调查资料以及南充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艾滋病病例报告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1.2 监测对象 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吸毒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献血者、出入境人员、可疑患者等。
l.3 检测方法 初筛试剂使用卫生部批文和批检报告的试剂,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确认试验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
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南充市各地报告的HIV/AIDS病例传染病报告卡和随访资料应用Microsoft Excel、SPSS17.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 结果
2.1 HIV/AIDS流行概况 南充市自1995年在出国务工人员中报告发现首例感染者来,截至2011-12-31日累计报告HIV感染者771例,其中HIV感染者480例,艾滋病患者291例。南充市艾滋病流行大约分为3个时期,1995前年为传入期,HIV感染上升速度较慢,感染者主要以出国务工人员为主;1995-2000年为播散期,在有偿献血人群、吸毒者和性乱人群均发现感染者;2001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期, 报告的感染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3],年平均报告增长速度为34.49%(图1),母婴传播和夫妻间传播开始出现,感染呈现多元化,波及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2.2.2 职业分布 771例HIV/AIDS 中, 农民所占比例最高, 为40.60%(313/771), 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14.91%, 115/771)。
2.2.3地区分布 全市9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以顺庆区为多,占发现病例总数的22.44%(173/771),其次是高坪区和嘉陵区,分别占14.27%(110/771)和11.93%(92/771),3区发病病例占总的48.64%。报告的病例中有425例有外出流动史,占55.12%,其中252例为外地报至本地病例。
2.3 感染途径 1995-2011年累计报告的771例HIV/AIDS中,以性传播感染为主,占76.52%(590/771),其中异性传播524例,占67.96%,同性传播66例,占8.56%;注射吸毒130例,占16.86%;采血(浆)7例,占0.91%;输血/血制品1例,占0.13%;母婴传播4 例,占0.52%;其他/不详39例,占5.06%。2.4 HIV监测结果
2.4.1 HIV监测概况 目前全市有26家初筛实验室,31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点。南充市建立了暗娼、吸毒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4个国家级监测哨点;2008-2009年承担了国家61个城市MSM人群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对南充市的MSM人群开展3轮监测,2009-2011年在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每年对南充市的MSM人群开展一次综合监测。随着艾滋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检测水平逐步提高,监测系统逐渐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市疾控中心为核心的监测网络。
2.4.2 病例发现来源分布 2007年以前,主要发现病例的来源是检测咨询和专题调查,而2008年以来,随着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的开展,术前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以及检测咨询持续成为南充市的主要病例发现来源,同时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无偿献血筛查发现的病例比例在逐年增多。2011报告的病例中,有31.53%的病例样本来源于其他就诊者检测,26.58%的病例来源于检测咨询,17.57% 的病例来源于术前检测,4.51%的来源于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3.16%的来源于无偿献血筛查。
2.4.3 人群HIV监测 自2002年国家性艾中心在南充市性病门诊建立首个国家级哨点以来,到2011年已经在全市建立吸毒人群、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孕产妇4个国家级哨点,2008年以来在国家61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项目及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了HIV监测。截至2011年,除孕产妇哨点外其余哨点均已发现有感染者,吸毒人群监测检出率开始下降,男男性行为人群监测检出率逐年递增,见表2。3 讨论
南充市艾滋病仍呈低流行态势,但随着艾滋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检测水平逐步提高,监测系统逐渐完善,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该市的艾滋病疫情仍将处于上升阶段。
资料显示,南充市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2010年以来增长幅度较大,2010-2011年报告HIV/AIDS病例占累计报告总数的54.35%。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已出现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②2009年来该市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目前该市有艾滋病筛查实验室26家,广泛分布于疾控机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确证实验室1家,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31家。监测力度和检测范围加大,检测模式逐渐由对高危人群开展检测转变为常规覆盖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的自愿咨询检测服务(VCT)及医疗系统主动提供的检测咨询服务(PITC)并存的模式[4]。③南充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劳务输出达170万人,人口流动频繁,报告数中的流动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55.12%)。流动人口易将艾滋病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工业区带到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农村地区[5],这一情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④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上升迅速,监测显示该人群的感染率已由2008年的3.07%上升到2011年的12.00%,接近与该市比邻的几个城市MSM人群HIV感染率水平[6,7]。
资料分析结果,南充市HIV/AIDS的传播途径以转变为性传播途径为主占76.52%,与全国艾滋病疫情情况相同[8],提示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控制经性途径传播措施力度,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男男性接触者同性传播占报告病例的8.56%,据南充市对男男性接触者调查,这部分人群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率较低,性伴数较多且更换频繁[9],2011年抗体阳性检测率为12.00%,说明今后几年里,同性传播比例将大幅上升。对男男性接触者的干预是当前该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充分发挥专业部门技术支持作用,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能力培训,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在MSM人群中开展广泛而持续的VCT服务,及早发现感染者,及时提供治疗、心理支持、社会关怀等服务,促进行为改变,预防HIV在MSM人群中的迅速传播[10]。
50岁及以上年龄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该人群的发病率已达到当年报告总人数的28.38%,老年艾滋病患者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老年人防艾知识缺乏,退休后生活空虚,社交频繁,外来诱惑增多,婚外性行为大幅度上升等。这提示我们今后要加大对老年人的艾滋病宣传工作,在各方面多关心老年人,特别是丧偶或独居老人。
医疗机构对南充市的HIV/AIDS的发现作用巨大,37.61%的病例来自医疗机构,这说明人们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较低,受社会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思想顾虑重,怕暴露个人隐私,加之社会对AIDS普遍歧视与恐惧,同时亦不了解HIV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致使大量的感染者不愿自觉接受检查而未被发现,当发现感染后已经出现了临床症状。面对这依情况,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做到对HIV/AIDS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