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19:5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赣州市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赣州市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第一篇:赣州市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赣州市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节约能源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经贸委的关心、指导下,赣州经贸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省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重点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省经贸委环资处通知要求,现将2006年以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情况

(一)节能减排工作情况

1、明确工作目标,抓好政策导向。为逐步形成了全市较为完备的节能降耗指导和调控政策体系,在全市上下树立了既要快速发展,更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节约发展的政策导向,根据 “十一五” 国家、省节能减排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我市“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战略部署,“一条主线,六项重点”、建设“五个十百亿工程”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提高能源总体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加快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行动、公众参与的节能工作格局,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工作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万元GDP能耗(以2005年可比价计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平均年降低4%;其中,2007年降低5%以上,2008年再降低5%以上。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达到60%以上。

工作思路: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以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察,推进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提高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2、做好基础工作,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初步建立了能耗指标统计体系。经多次与市统计局等部门协商,初步建立了对各县(市、区)每季一次的能耗指标统计体系,为促进节能降耗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了节能目标责任制。在落实好列入省百户重点耗能企业的国兴集团等7户目标责任的同时,选择了崇义章源、赣州虔东实业(集团)等10户企业为市重点企业,签订 “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明确企业节能目标与措施。三是建立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状况报表制度。对7户省重点耗能企业和10户市重点耗能企业的每季度耗能状况均要求上报至市经贸委,其中省重点企业还必须上报省经贸委,及时跟综和了解企业的能耗动态。四是建立了节能信息工作制度。为做好节能信息报送工作,下发了《关于节能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赣市经贸资字[2007]191号),要求各县(市、区)经贸委、省市重点耗能企业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节能信息网络,及时通报工作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3、开展节能监察,扎实推进节能工作。一是认真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和《江西省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工业企业节能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赣市经贸资字[2007]215号),组织各县(市、区)对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依法进行用能监察,了解企业用能情况,节能管理制度与措施、节能技术进步情况等。通过用能监察,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合理用能,依法节能的意识,有效促进了企业节能降耗的工作。三季度7户省能耗重点企业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7.5%。寻乌县根据企业耗能和资源利用情况,组建了由经贸局、环保局、水保局、安监局四家单位组成的联合执法队,负责对重点监管企业实施节能管理和监察工作。二是按照国办发明电[2007]19号文和赣府厅[2007]34号文件精神,认真开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专项清理工作,重点抓好“十一五”期间淘汰高污染、高耗能工业锅炉(窑炉)的专项工作。按照“七大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市质监局、市环保局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今年淘汰12台锅炉(窑炉)的名单,并按规定及时上报省经贸委工作进展情况。到年底,全市可淘汰26台燃煤锅炉(窑炉),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对群众投诉的节能减排案件认真处理。在市委、市政府通过赣州电视台、赣州人民广播电台开通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市长热线”中,我委接受、处理群众有关投诉8件。对每件投诉,我委都予以高度重视,与环保、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组成调查组,由委领导带队到现场认真调查处理,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率达到100%。

4、抓好节能技改项目,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一是向省经贸委推荐了国兴集团、宝华山集团等余热发电项目,申报国家财政节能奖励项目,于都县华强新型建材公司申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已列入省经贸委上报项目。二是加大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力度。对一些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用能设备的企业,责令其尽快制定出详尽的淘汰计划,尽早淘汰。龙南县经贸委,督促江西源兴钢铁公司进行了两次在的技术技术改造,对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设备进行了更换,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

5、抓好节能监察队伍建设。一是与省节能中心在赣州举办了一期全市重点企业及重点耗能企业能管员培训班,有四十余户企业的62名工程技术人员参训并通过能管员资格考试,各县(市、区)经贸委的负责人也参加了学习。二是恢复能源监测站,筹建市节能监察中心。在我委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委党组抽调人员,恢复了能源监测站。目前正积极向市政府请示,组建市节能监察中心,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购置检测设备。并已到省节能中心、南昌市节能中心进行了前期考察。三是县(市、区)经贸委加强了队伍建设。大余、于都、宁都、崇义等县或成立了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导小组,或设立专职科室,指派专人具体负责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工作。

6、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在“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通过在新闻媒体发布,在公众聚集场所、机关、企业张贴节能公约,引导和教育全社会增强节能意识,营造节约风尚。政府机关带头做好节能工作,日常办公做到力行节约。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18摄氏度,并责成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今年七月召开了全市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大会。这是我委多年以来首次召开的专业工作会议,参会规模突破百人,对全面宣传布署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1、加强指导与调度,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一是按照《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和省里的有关政策规定,认真组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自1996年实施以来,我市已有江西宝华山集团宁都水泥有限公司、兴国赣兴水泥有限公司、江西国兴集团兴国水泥有限公司、于都华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认定,70户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享受了优惠政策。今年1-11月减免税收共计1338.03万元。二是督促企业填报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报表、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情况报表等,定期了解掌握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并做到了调度面不断扩大,品种增多。

2、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报废车辆回收拆解市场。认真贯彻实施《赣州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管理办法》,对全市报废汽车回收点进行了备案登记。牵头组织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对定南县的一非法回收拆解点进行执法检查,并在赣州电视台、赣南日报等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加强了管理,规范了市场。多次赴瑞金市,对其拆解点的不正当经营行为进行调查,并及时将调查情况上报省经贸委。到目前,今年已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2923辆,比去年同期增加 3%。其中报废汽车906辆,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减少污染,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活审核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会同市环保局下达了全市2007年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在各县(市、区)申报的基础上,安排江西华劲纸业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南康大澳公司、崇义章源钨制品公司还分别列入全省今年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今年10月,龙南和利稀土冶炼有限公司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崇义章源钨制品公司已向省经贸委提出了清洁生产审核申请报告。南康大澳公司的清洁生产也正积极开展中。

(三)墙材革新和散装水泥推广工作

1、以执法监察为着力点,墙材革新工作有新突破。近年来,我市加强了对墙材革新工作的领导,落实了专项基金征收政策,组织开展对贯彻实施《江西省促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加大了“禁实”力度,积极发展新型墙材产业,发展新墙材的环境大有改观,新墙材应用难问题得到缓解,墙材专项基金征收政策正在全面发挥调控作用。全市现有新墙材企业60余家,新墙材年生产能力达18亿标块,其中今年新上了34家,新增生产能力10亿标块;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新墙材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页岩多孔砖系列、蒸压灰砂多孔砖系列、煤矸石多孔砖系列、轻质隔墙板等多个品种。全市生产新墙材8亿标块,市中心城区新墙材应用比例达80%以上。绝大多数县县(市)都建立了自己的新墙材生产基地。全市征收墙材专项基金 2033 万元,其中市本级700 万元。全市有17个县(市)开展墙材专项基金征收,县(市)征收专项基金1300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开展“禁实”,已累计关闭实心粘土砖厂120家。在全市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的做法得到了省墙办的充分肯定,在全省推广。

2、加大禁现力度,积极做好推散工作。贯彻实施《赣州市中心城区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2007年对市城区内70多家房地产开发房建工地单位以及省定12个建筑节能重点项目进行了行政执法检查,要求他们承建工程项目依法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并多次到新墙材企业、预制件厂进行了执法检查,督促这些企业使用散装水泥。抓了重点工程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推广用,做好专项资金征收工作。经过努力,将搁置了3年的建设工程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重新列入了市政服务中心报建窗口,实行了一站式收费。目前,全市已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4个,预拌混凝土年生产能力达160万立方米,综合发散能力达200万吨。年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200万元,同比增长了150%;完成散装水泥供应116.81万吨,同比增长了10.14%,其中农村发散12万吨;生产预拌混凝土12.9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2.11%。

二、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典型案例

江西国兴实业集团是我市重点企业之一,目前拥有兴国水泥公司、东方红水泥公司、东方红于都旋窑水泥公司和赣州东方红水泥公司沙河厂、水东厂等5家全资子公司(5大水泥生产基地),注册资本近1亿元,至2006年底年水泥生产规模为160万吨,2008年3月于都东方红2#旋窑线建成投产后,年水泥生产能力将达280万吨。2006年企业资产总值4.3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8亿元,纳税总额2017万元。2004年至2006年公司累计生产水泥322.44万吨,比2001年至2003年增长3.44倍;实现销售收入6.91亿元,比2001年至2003年增长3.47倍;纳税总额5777.78万元,比2001年至2003年增长3.04倍。其中水泥产销规模名列全省前

四、赣州市第一,2005年至2007年公司连续三年被认定为江西企业100强。

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目标,国兴集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成立了以集团总裁为组长的公司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组织《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形成集团上下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合力,促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形成。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实行能源消耗与工资挂钩:各部门的工资都与能耗指标挂钩,提高和强化全员能源管理意识。

三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2005年,一次性投入500万元左右对三台机立窑、生料烘干系统等安装了目前较为先进的新型长袋脉冲除尘器;投资300万元左右对东方红公司主要扬尘点均安装了大布袋除尘器或者高压静电除尘器,使公司的立窑水泥企业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量要求。2003年以来,筹资3亿元人民币首建赣南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改变了赣南无旋窑水泥生产企业的历史。集团公司2#旋窑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后,年水泥生产能力将达28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75%以上(即21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和江西省平均水平(63%)。

四是发挥行业吸纳废渣的优势,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等有关政策规定,在集团公司所属水泥厂生产中大量使用煤矸石、煤矸石达烧、锅炉炉渣、硫铁矿煅烧渣、炉底渣等工业固体废渣,每年的使用量达到了40万吨左右,据江西省放射卫生监督检测站和环保管理部门检测,没有产生二次污染,产品质量经省、市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五是积极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等国家支持的节能项目。投资4000-5000万元,配套建设四台余热锅炉、一套7.5MW汽轮发电机组的纯低温余热电站。

六是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公司除在日常的生产组织中十分重视避峰填谷、节约用电外,每年投入各厂的环保和节能技改资金均在100-300万元左右,通过积极稳妥有效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降低了企业能源的消耗,同时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环境状况。为了适应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投资30万元左右在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污染源在线连续监测系统,自觉接受省、市、县环保部门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全天候实时监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当前全市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在省里发布的《2006年各设区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中,我市三项指标都上升,在全省的排名靠后。群众反映投诉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数量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我市企业申报节能、环保、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项目的数量少,能批准、列入国家项目的更少。墙材革新和散装水泥工作进展不平衡,还存在空白县。

产生这些问题,既有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期,能耗呈提高趋势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一是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机制还不健全,难以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二是节能、节约资源的行政执法工作还刚起步,能源监测技术手段比较缺乏。三是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充分调动企业及全民的积极性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四是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大中型企业较少,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对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发展趋势了解不足,申报的项目难以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与要求。同时,由于申报的程序繁杂、要求较严,加上项目设计、申报等费用,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我市的项目申报。

四、明年的工作打算

1、履行职责,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落实。

2、明确目标,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完善单位GDP能耗公报制度,把节能降耗的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市县、企业和班组,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重点能耗企业要按照省节能办制定的《江西省“十一五”期间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5项工作要求,逐项抓好贯彻落实。

二是加强重点能耗企业国兴集团等17户企业统计报表工作。加强对省、市重点耗能企业能耗情况的调度与跟踪,及时准确地报送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并建立资料数据库,推广企业网上直报。督促企业制定节能工作方案与措施,实现节能目标任务。

三是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充实人员、增加必要的设备,发挥市能源监测站的作用,开展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工作,进行企业耗能设备选型审查,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淘汰设备进入企业生产领域,着力推进工业行业企业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工作。

四是开展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工作。按照有关规定,能源审计,每两年进行一次。我市列入了省百家重点耗能企业的7户企业,在2008年3月底前要完成第一次能源审计,并将能源审计报告和年度节能规划报市经贸委和省节能办组织审查。对10户市重点耗能企业,在2009年进行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工作。

五是组织实施《赣州市淘汰燃煤锅炉(窑炉)专项行动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淘汰燃煤锅炉(窑炉)。按时保质,完成工艺落后、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作。

六是发展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能效标识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节能信息传播等新机制。在工业园区,围绕废渣、废气、废水、余热余压综合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共享,开展能量系统优化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七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利用国家对节能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奖励、补贴的政策,充分调动企业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的积极性,鼓励企业申报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技术改造项目,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大力推广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对列入省、市重点耗能企业都要求申报节能、或资源综合利用、或循环经济等技术改造项目,并组织实施。抓好宝华山集团、国兴集团余热发电项目组织报送工作,以此为突破口,熟悉程序,积累经验,进行推广。组织申报好2008年节能备选项目。

八是组织开展重点能耗企业用能监察活动,建立企业耗能设备选型制度,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淘汰设备进入企业生产领域。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和冶金、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节能管理和监察工作。要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调查进行疏理,了解企业能耗情况和节能措施,并建立电子档案。

九是积极加强节能监察队伍建设。做好市节能监察中心的组建工作;举办全市重点耗能企业能管员培训班,加强队伍建设。

3、积极引导,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一引导、扶持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在全民创业中,引导企业和能人综合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变废为宝,实现效益和环境的统一。二认真做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认定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做好认定工作。同时要根据政策,做好本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申报工作。三着力抓好重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兴国宝华山集团、江西国兴集团、于都华强建材、赣州鼎强建材等6家列入了省百家重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要大力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制定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水泥行业要把余热余压发电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抓紧抓好。

4、保护环境,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抓好清洁生产企业认定工作,通过清洁生产企业认定,树立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推动全市清洁生产工作。特别要注意发现本地清洁生产企业典型,并组织动员企业申报清洁生产企业。

5、规范经营秩序,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要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监管。继续贯彻执行《赣州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管理办法》,做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的协调组织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促进全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二要继续做好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三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秩序监管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废旧物资回收经营政策,大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支持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开展废旧物资加工利用。切实解决再生资源业环境污染、偷盗销赃、逃避监管和无序竞争等问题,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调度与统计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帮助再生资源企业协调解决经营和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6、加大宣传,强化监察,推动墙材革新和推散工作上新台阶。一要加强对墙材革新和推散工作的考核。2008年,墙材革新和推散工作将纳入经贸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要做好墙材革新和推散的基础工作,消除专项基金征收和新墙材发展空白县。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2008年将召开一次全市新墙材推广应用现场会。二要强化行政执法工作。要以征收追缴专项基金、查处违规使用实心粘土砖以及擅自在现场搅拌混凝土为重点,坚决杜绝违规新建实心粘土砖厂、中心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行为,规范专项基金的征收,严格执行征收标准,不能随意减免。2008年将由市人大牵头,进行一次贯彻《条例》行政执法情况检查。三要规范专项基金管理。要规范的新墙材应用后专项基金返退办法,认真做好企业推广、应用新墙材的专项基金补贴、奖励工作,完善操作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发挥专项基金在墙材革新工作中的调控引导作用。四要延伸新墙材产业链。根据国内外资讯和我市资源条件,有计划地压缩混凝土多孔砖的投入,要扩大废弃矿尾砂、石粉在新墙材中的应用、减少天然砂资源的消耗。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发展轻质、高强度的页岩空心多孔砖,鼓励实心砖企业进行“实”转“空”改造,以配合、满足各地城乡建设和建筑节能的需求。要加强空心多孔砖的建筑技术规程业务培训,提高新墙材产品建筑质量。五要做好推广散装水泥及预拌混凝土的宣传,抓好《赣州市中心城区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和即将出台的《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流通秩序,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产品良性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及节能、环保功能。六要强化服务意识。要深入企业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认真做好已到期的新墙材企业产品资质重新认定和审查申报工作,加大宣传,积极为新墙材建筑应用搭桥铺路。要积极筹建市新墙材企业协会,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促进我市新墙材产业的发展。

第二篇: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金塔县资源综合利用

工作总结

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情况:我县境内矿点产地多达50处,其中:金属矿产地29处,非金属矿产地15处,煤炭矿产地6处。现已探明的矿藏有8大类30多个品种,总储量达20亿吨以上。主要优势矿产品有煤炭、铁、铜、铅、锌、芒硝、萤石、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石灰石、石膏等。矿产资源中,铜、铁、萤石等资源规模开发利用外,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红柱石、菱镁石等非金属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现已累计开采利用铜矿石资源70万吨,占已探明储量的3.3%,铁矿石450万吨,占已探明储量的4.5%,煤炭180万吨,占已探明储量的2.7%。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建成有色金属采选企业1户,年实际采铜矿12万吨,年选铜精粉0.4万吨,建成黑色金属采选企业10户,年实际采铁矿60万吨,年选品位60%以上的铁精粉30万吨,境内相对品位较低的铅锌、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刚刚开始;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在梧桐沟、七个井子、紫山子等三个有煤区建成11对煤井,年设计开采煤炭50万吨,境内已探明的拥有一定资源蓄积量的菱镁石、硅石、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历史上仅处于小规模开采销售原矿的状况,年总的采挖量约500万吨,非金属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加大“农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力度,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依托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搬迁建设年产10万吨轻烧氧化镁生产项目、10万立方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铁矿石含铅锌资源综合利用及5万吨铅锌精粉生产项目、砂业建材技术改

造项目、200万平方米花岗岩开采加工、3万套菱镁高强复合井盖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二是继续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和矿业秩序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确保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三是扶优扶强,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扶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亚泰金属、宏运矿产等骨干企业采选指标稳步提高。四是认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调查研究,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我县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研讨、论证、指导工作,委托有关科研院所完成高载能产业发展、菱镁产业发展、光电园发展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100万立方米花岗岩开采及3000万平方米花岗岩板材加工项目、3万吨电熔镁砂、新型菱镁建材及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可研13项。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积极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争取对接,10万吨工业硅、100万吨石灰煅烧、5万吨金属镁等20多项重大工业项目列入酒泉市高载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今后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存在问题:我县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虽然具备了一定门类和培育了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但总体而言整体实力不强,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

二是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规上工业集中在加工层次低和以工业原料供应为主的产业链上游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精深加工水平和资源产出效率低下,资源优势没有从根本上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三是产业链短,难以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单个企业“三废”排放量小,缺乏联系紧密的关联型产业支撑和技术创新体系支撑,企业普遍吸收、嫁接现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成果的能力差,创新动力不足,严重制约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五是加强政府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调节为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废物排放为导向,建立多元化投资和企业化运行机制,以企业为主体,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方式,改变浪费资源、大量废弃的消费方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格局。

金塔县工信局

第三篇: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农林废弃物

发电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一、企业概况

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是一家区域性公用热电厂,位于兰溪市区溪东区块内,是溪东区块承担区域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点。目前总装机规模为四炉三机,由两台35t/h纯燃生物质锅炉和两台35t/h燃煤链条锅炉、2台6000kW抽凝汽轮发电机组及1台3000k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组成。年发电能力12000万千瓦时,年供热能力192万吉焦。公司目前建有以公司为中心的东、西、中三条主干供热管线,供热管线达15.38公里,现有热用户50 余家,主要是冶炼、印染、制药、化工等工业和宾馆饭店等商业用汽。公司发出的电力通过10KV城热122线路和热电265线分别送入35KV城关变电所和110KV莲花变电所。

公司占地面积60038m2,现有员工 13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2人。

二、项目情况

(一)项目批复情况

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是在农林废弃物资源调查及生物质发电技术调研基础上与高校合作进行的一项技术创新项目,2008年10月省经贸委以浙经贸电力[2008]576文核准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将原四台35吨/小时燃煤链条炉改造为纯燃农林废弃物燃料锅炉,配套建设农林废弃物切割、输送、储存等设施,同步改造除尘设施。全厂总发电装机规模不变。项目总投资拟定4500万元。项目根据生物质燃料实际收集情况分步实施逐台改造。项目利用原厂区建设,不新增土地。

(二)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一期工程于2008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2009年12月15日建成投入试运行。主要完成的建设内容:两台(#

2、#3)35t/h燃煤链条炉纯燃农林废弃物燃料改造,新建农林废弃物片料加工车间及片料输送系统一套,1

农林废弃物粉料预处理及输送系统一套和相应的储存设施,并同步完成除

尘系统设施建设,全厂总发电装机规模不变。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700万元。

2009年9月28日,经浙江省能源监察总队能源监测站监测,#2炉

在额定工况带负荷34t/h,热效率达到82.86%

2010年1月5日至6日,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进行项目阶段性环保

验收监测,浙江省环保厅于2010年5月6日以浙环建验(2010)27号文

通过项目一期工程环保验收。

2010年8月24日,兰溪市消防大队以验收备案号

330000WYS100021207通过项目一期工程消防验收。

2010年10月13日,浙江省经信委以浙经信电力[ 2010]536号文批

复,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2010年12月2日,经浙江省能源监察总队能源监测站监测,#3炉

在额定工况带负荷35t/h,热效率达到84.7%

目前,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运行2炉3机,两台35t/h纯燃农林废弃

物锅炉运行,两台35t/h燃煤锅炉停运待改造。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三)锅炉技术改造情况

1、本体结构的改造

根据生物质料层高度、喷料口的布置要求,对前墙水冷壁管、下降

管及前集箱重新设计制作,且根据热力计算工况,相应改造尾部受热面。

2、燃烧系统改造

将原有燃煤链条锅炉采用炉排层燃方式改造为炉排层燃和炉膛室燃

两种燃烧方式组合,并确定喷粉料位置,增设室燃系统。

3、给料系统改造

给料系统改造为两部分,一是炉排给料,二是炉膛喷料。炉排给料采

用机械给料方式,在原有炉前煤斗的基础上对煤斗容积进行扩充改造,将

原有约95m的煤仓改造为约200m的料仓,可储存锅炉8至9小时的燃

料用量。生物质通过输料皮带将破碎好的燃料送入料斗,料斗底部设置一

级螺旋给料机,将生物质燃料送至炉排,入炉燃烧。炉膛喷燃,采用气力33

输送至炉膛前墙喷料口喷入炉膛燃烧。

三、综合利用情况

(一)生物质锅炉运行情况

本项目是利用农林废弃物(秸秆、树皮废渣等)燃烧产生的蒸汽发电

和供热。已改造完成的两台(#

2、#3)35吨/小时中温中压燃煤链条炉是

由上海锅炉厂生产制造,型号为SG-35/39-M439。经我公司与哈尔滨工业

大学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改造,达到100%纯燃农林废弃物。

2010年6月至11月两台(#

2、#3)锅炉纯燃农林废弃物共运行4786

小时,共产生蒸汽86203.5吨,消耗各类农林废弃物30499.16吨,实现

发电量527万千瓦时,售电量362.17万千瓦时,对热用户供热189481吉

焦。

(二)农林废弃物燃料

1.燃料来源稳定、可靠。

项目锅炉燃料全部为农林废弃物,主要包括秸杆、树皮废渣等。根据

调研,公司周边50公里范围内现有的农林废弃物资源量约68.66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四台燃煤锅炉改造为生物质锅炉后年消耗量约19.39万吨的农林废弃物燃料的燃用量。

本工程农林废弃物燃料收购采用自建收购点和经纪人协议供料两种

方式,初步考虑在农林废弃物丰富产区设立收购点,含水率合格的农作物

秸秆及树皮废渣等由农户送至各收购点。同时,在相关地域与经纪人签订

购销协议,确定年供应量。通过两种收购方式的组合,可确保工程农林废

弃物燃用量的供应。

一期工程两台(#

2、#3)生物质锅炉运行,预计年消耗12.9万吨农

林废弃物。现公司已同经纪人签订了农林废弃物购销合同,并已在农林废弃物充裕地域设立了两个收购点,以保障锅炉燃用需求。

2.秸秆、树皮废渣用量及占比符合要求。

2010年6月至11月,两台(#

2、#3)锅炉纯燃农林废弃物,共计消耗农林废弃物30499.16吨,其中树皮废渣 30149.62吨,秸秆 4.44吨,其他板皮等农林废弃物345.1吨。

资源综合利用燃料(秸秆和树皮废渣)共计消耗30154.06吨,占入炉农林废弃物总量的98.87%(详见资源综合利用燃料在生物质燃料中所占比例表),符合“垃圾用量占发电燃料的比重不低于80%(重量比)”的要求。

2010年6月至11月,单炉平均资源综合利用燃料(农作物秸秆、树皮废渣)焚烧量151.21t/d,实际垃圾使用量达到设计额定值160t/d的94.51%。符合“每月垃圾的实际使用量不低于设计值的90%”的要求。

四、环保情况

本项目环保设施除尘器、气力输灰系统等与生物质锅炉同步建成投

运,投用率达100%。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锅炉燃烧产生烟气中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烟尘防治措施是采用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方式,除尘效率可达99.8%以上,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0毫克/立方米。农林废弃物燃料含硫量极低,只是煤的1/30—1/10,故不需采用脱硫措施就可达到排放标准。经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锅炉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小于 1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55毫克/立方米,均低于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Ⅰ时段标准。

农林废弃物燃烧产生的灰渣,含有丰富的钾、镁、磷等元素,作为优质有机肥料定期外运还田,达到综合利用目的。2010年6月至11月农林废弃物燃烧产生灰渣240吨,全部作为肥料还田进行综合利用,未产生固废污染。

五、节能降耗情况

公司在生产中广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及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论证确定优选方案予以实施。还将能源考核指标更加细化,并层层分解到各专业、各班组,通过加大能耗考核力度,促使运行人员做到勤调整,主动地去优化运行参数,减少燃料、电、水等的消耗。

项目运营过程中始终注重节能降耗。在项目工程实施中已对锅炉引风机等厂用电机广泛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减少厂用电消耗;在空压机、冷干机等设备冷却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利用方式,减少耗水量;对热力管道等采用稀土保温措施以降低散热损失。

六、管理情况

公司内部机构健全,并有完善的生产、安全、财务、物资、统计、计量管理体系。原始台账、统计报表准确规范完整。

为有效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公司专门成立资源综合利用小组,并设资源综合利用办公室,具体负责资源综合利用日常工作的开展。针对项目生物质锅炉改造后燃料结构的改变成立生物质办公室,专门负责农林废弃物燃料的采购管理工作,并制定生物质收购、验收、仓储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管理有序。

公司配备地中衡和皮带秤等计量装置,进厂农林废弃物及消耗均按规范进行计量,计量设备运行正常,数据记录准确。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公司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在节能环保和提高农民收入与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却并不理想。2010年6月至11月间,公司供电量362.17万千瓦时,供热189481吉焦,共消耗农林废弃物30499.16万吨,完成销售收入1342.61万元,利润负335万元。

造成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目前生物质发电未

落实上网电价0.75元/千瓦时的政策,只能按原热电企业上网电价0.5375元/千瓦时执行,而农林废弃物原料(秸秆、树皮废渣等)的价格又较高导致运行成本较高,造成较大亏损。二是项目一期投资约1700万元,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较高,2010年6月至11月共产生利息支出69万元,新增折旧成本83万元。

公司项目目前已经通过验收,在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政策落实到位后,将充分发挥机组规模效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测算,届时两炉两机运行,可实现年发电量7000万千瓦时,供热量62万吉焦,年消耗秸杆、树皮废渣等农林废弃物12.9万吨。按现行国家生物质上网电价和热价测算,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175万元,利润483万元,税收581万元。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环境问题日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能源政策,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具有重大节能环保效益,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值,符合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认定的要求。

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四篇:资源综合利用科年终工作总结

参考资源综合利用科年终工作总结,掌握更多工作总结写法:

一、xx年工作情况

(一)资源综合利用

1、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情况

**州是全省资源大州,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历来都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经多年发展,红河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产品、项目)认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XX年年10月底已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并保有资质证书的企业129户,其中:水泥企业14户、废旧物资回收企业88户、森工企业2户、电力企业8户、其它企业17户。通过认证的14户水泥企业主要利用矿山剥离废弃物和炼铁水渣、黄磷炉渣、锰渣、铅锌渣、磷渣等;制糖行业利用蔗渣生产中密度纤维造纸,利用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醪液制取肥料;黄磷煤炭生产中利用磷渣、煤矸石、页岩制砖;有色冶金行业利用冶炼废渣及原丢弃的低品位尾矿、废矿提炼生产锡、铅、锌,铟等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电力企业利用煤矸石、高炉煤气发电。另外还有88户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大量回收的废纸、废塑料、废玻璃供加工厂作为原料。现有色冶炼各厂家大多与废旧物资回收公司配套,废旧金属、废纸等已成为一些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XX年年1-9月,红河州经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共计利用资源总量103669.34吨,综合利用产品产量135157.49吨,综合利用产品产值52935.69千元,综合利用销售总额805372.66千元。XX年年1-9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963.47千元、获减免税4486.89千元,其中获减免增值税4204.49千元、所得税282.4千元。

2、工业三废产生和综合利用情况

据XX年对重点企业大宗废弃物的统计,XX年我州废弃物产生量1337万吨回收再利用,销售量66万吨,企业回收自用量543万吨,堆存量289万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州工业废弃物较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任重而道远,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州结合实际,以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开展清洁生活为切入点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红河州“十一五”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云南省加快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行动计划》要求,突破原有资源综合利用仅局限于废渣、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局限,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按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污染物的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转变,从末端控制向资源加工的全过程控制转变,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控制污染转变。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积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二)清洁生产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云南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的精神要求,紧紧围绕《XX至XX年年云南省加快工业企业推进清洁生产行动计划》、《云南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工作方案》的目标和任务,我州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全州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XX年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实施清洁生产的基本情况

至XX年年6月底,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71户,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 户,按照省经委《XX至XX年年云南省加快工业企业推进清洁生产行动计划》的要求,XX年至XX年年三年中我州纳入省经委实施清洁生产任务的企业共有47户,截止今年10月,47户企业已全部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占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5%,其中:开远国资水泥厂(云南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开远红磷公司(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元阳红泰糖业公司、红河糖业公司等4户企业已通过了审核验收;30户企业正着手组织审核验收工作;其余13户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正在紧张开展。另外,按照省经委的要求,结合我州的实际,XX年年我州对县市下达了53户企业的目标责任考核任务,至今年10月,53户企业中有47户企业已开展清洁生产,有10户企业已将清洁生产审核材料上报州清洁生产办审核,近期可组织专家逐一进行实地审核验收。

清洁生产在我州推行是一项新的工作,涉及面广,加之目前鼓励支持此项工作的政策还有待配套、完善。为推进工作,我们首先在大中型工业企业推进开展清洁生产,通过大中型企业的带头示范,逐步带动小型企业。例如开远国资水泥厂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已实施清洁生产方案106项,共投入资金3432.55万元,每年可取得1499.07万元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管理制度创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XX年年4月26日省清洁生产办组织的专家组通过了审核验收,现正在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合格单位验收工作。开远红磷公司也是XX年12月省环保局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试点企业,XX年9月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清洁生产示范优秀企业”称号,公司选定了污染较严重的硫酸厂2#、3#两套硫精矿制酸及尾回装置(5#制酸装置)作为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共投资50余万元,收集产生清洁生产方案28项,其中无/低费方案15项,中/高费方案9项,通过实施方案后,产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7万吨/年,创造568万元经济效益,已解决了尾气排放超标的问题。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现该公司又在省经委节能中心帮助下启动了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大中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使我州一大批中小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目前,全州已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47户企业中就有一大批是中小企业。

2、制定计划,落实责任,将清洁生产工作纳入州委、州政府对市、县经济管理目标考核内容

为使我州清洁生产工作稳步、扎实地推进,结合各县(市)企业的实际,州清洁生产办以红清办[XX年] 01号《关于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时间安排的通知》,对州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在XX年年底前完成审核验收的53户企业,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纳入对市、县XX年经济管理目标考核指标,做到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对不按规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企业、不公布或不按规定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企业要依法实施处罚。并将依据省政府云政发[XX年]141号文件规定,强制实施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

3、完善制度,制定政策,推动清洁生产全面开展

(1)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企业

制度建设是规范和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为支持和鼓励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有序地开展工作,根据《云南省推荐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办法》、《云南省推荐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办法实施细则》,本着“提倡竞争、保证质量、公平合理、控制总量”的原则,我们制定下发了《红河州申请备案推荐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河州清洁生产工作监管规范审核程序的通知》。对到我州开展清洁生产服务中介机构的备案推荐条件、申报程序、管理监督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支持、鼓励、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更好地为我州企业做好清洁生产服务工作。目前,已有15家中介服务机构到我州申请批准备案,对这15户中介服务机构,州清洁生产办多次召集其负责人听取意见建议,同时,明确强调了进入红河州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服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中介机构间出现的恶性或不正当竞争,以及只收费服务不到位问题的发生,为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2)制定激励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为了广泛、深入地推动清洁生产工作,鼓励更多的企业参加到节能、降耗、减污行动中,根据《云南省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办法的通知》,我州制定了《红河州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办法》,明确规定了奖励表彰的企业、单位、个人的具体条件、申报审核程序、奖励方法等,建立完善了推进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激励机制,已经州政府审核批准实施。

(3)出台《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程序》,规范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和操作性很强的程序,通过审核验收能够较好检查企业是否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扎实地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按照《云南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结合实际,我州制定了《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程序》,对申请审核验收企业的条件、资料审查、现场检查验收、验收小组会议等各个具体操作环节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为统一、规范审核验收的工作标准,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制定了《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标准(试行)》,对清洁生产审核包括的七个阶段35个步骤进行分解、量化,并以100分为标准分计算,每个步骤用量化分值来评分,90分以上方能验收合格。为体现公平、科学、合理,对参加审核验收的专家组成员,规定人数为5-7人,这样既规范了我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程序,又防止了企业、中介机构应付了事、“走过场”等行为的发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清洁生产审核的质量,加快了我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步伐。

4、加大推行清洁生产的宣传、培训力度

我州清洁生产工作开展起步较晚,加之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为加快推进步伐,我州清洁生产办公室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州各市、县通过召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动员大会,利用节能宣传周、新闻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云南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到今年9月底全州累计有170户企业、6500 人次参加了清洁生产推进动员学习,共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共5000余份(条)。通过广泛宣传,使企业和社会各界认识到,清洁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清洁生产审核是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有力手段。根据工作进度,州清洁生产办还编发了六期清洁生产简报,增强了政府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做好清洁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使广大群众普遍了解并积极参与到推行清洁生产活动中来,同时企业法人代表也能较全面的正确理解清洁生产的涵义,把实施清洁生产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了政府依法推行清洁生产,企业依法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

为加强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员队伍建设,让更多、更广泛的人员参与到清洁生产的推进工作中来,逐步壮大清洁生产审核业务骨干队伍,在省清洁生产办的指导帮助下,我州先后举办了两期清洁生产审核员培训班,进一步加大对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各县市经贸(济)局及53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管理人员共210人参加了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取了《云南省清洁生产审核员证书》。为建立专家库储备机制,州清洁生产办还组织了县市及相关人员9人参加了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在昆明举办的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州清洁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和充实了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队伍。

5、统计工作情况

为及时、全面掌握各县市清洁生产指标完成进度,抓住重点开展工作,确保今年清洁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州清洁生产办公室要求各县市、中介机构落实专人负责统计工作,每月报送清洁生产工作情况统计表。对已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指导企业按云南省清洁生产办统计工作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填写《实施清洁生产成果统计表》,特别是对拟实施的中、高费方案进行统计,作为我州组织申报清洁生产项目的备选项目。

6、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工作中,州清洁生产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云南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明确的职责范围,相互配合,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协调配合推进清洁生产工作,XX年年我们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次清洁生产工作会,提出了抓住国家和省全力倡导节能减排下达考核指标的有利时机,以点带面、以大带小、以内地带边疆,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思路,引导和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为促进工作扎实推进,防止搞形式、摆花架子、走过场,对进入红河州开展清洁生产服务的中介机构,结合红河州实际先后三次召开会议,提出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要求,州经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河州清洁生产工作监管规范审核程序的通知》红经济[XX年]205 号文件,明确了具体要求,同时,与州环保局协同配合开展了对县市的督察工作。

7、异龙湖周边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情况

按省经委和州政府的要求,我委积极组织开展异龙湖周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作,要求石屏县经贸局明确一名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对异龙湖流域工业企业工业用水、废水排放逐一建立档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并建立了异龙湖水污染综合防治报告制度,加大对异龙湖重点行业及农村污染源治理力度。据查:异龙湖流域面积为360.4平方公里,流域内有16户工业企业,目前已对这些工业企业实行备案,监督指导企业加强中水回收利用和污水“零排放”,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控制工业企业向异龙湖超标排放污水,限制淘汰高耗水项目和落后生产设备,现已有3户实施清洁生产工作(异龙水泥公司,东糖石屏分公司、恒誉包装厂),今年可完成审核验收。对异龙湖周边企业已要求尽快全部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到目前为止,异龙湖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下,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XX年共削减化学需氧量419.62吨、悬浮物141.58吨、总氮22.17吨、总磷6.9吨,流域内减少施用尿素140.8吨、普钙148.7吨。

二、二oo八年工作计划

为圆满完成《XX至XX年年云南省加快工业企业推进清洁生产行动计划》、《云南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工程方案》及《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的目标和任务,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和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明年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规划编制。

将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摆在工业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机构,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推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实际出发,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编制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专项规划,研究制定红河州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坚持工业强州战略,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引导企业以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强力推行清洁生产。二是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技术和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三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抓好工业企业特别是年耗能5千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督管理,统计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状况,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在开采、消耗、废物产生、资源再生以及最终消费环节中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及废物、低品位矿、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鼓励产业间、企业间积极开展利用工业排放废物为原料的生产活动;支持不同行业企业通过资源链、加工链和产品链的延伸,实现资源—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突出重点,加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带动。

从实际出发,抓好一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工业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加快建设红河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从分析区内现有企业的能源、水和原料利用状况入手,制定包括资源产出率、单位产品资源消耗(能耗、水耗、主要原材料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等方面的实现目标。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形成企业间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关系,打造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高效耦合系统。并通过一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总结重点产业、工业园区、示范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经验,总结出红河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做到以点带面,带动全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四)加强依法行政,抓好监督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云南省节约能源条例》、《云南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依法开展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推行工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和清洁生产产品标识等规范化管理。加强循环经济统计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工业循环经济的信息。定期深入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研究工作,扎实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对清洁生产工作的管理,督促指导列入实施清洁生产的53户重点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清洁生产审核要求,按期组织实施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五)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广泛开展企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和业务知识教育等培训服务,重点抓好耗能设备岗位培训和清洁生产审核员培训工作。用3年时间对全州耗能设备岗位的操作及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力争到“十一五”末,对全州重点用能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基本完成一轮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好县(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和试点企业分管领导及主管人员的工业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工作。把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为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认识,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经济工作中去,使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开拓性地进行生产经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完善政策,健全法规,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按照《云南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细则(暂行)》规定,进一步理顺、规范红河州初审工作程序。继续做好资源综合利用的审核、报批、报表上报工作,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做好管理、协调、服务二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金融支持的引导作用。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凡重点项目计划要与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约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相结合;与实施试点示范方案相结合;与主体目标的实现相结合;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相结合,突出抓好有利于构成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的组织实施.继续点击——

第五篇:资源综合利用科工作总结

一、xx年工作情况

(一)资源综合利用

1、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情况

**州是全省资源大州,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历来都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经多年发展,红河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产品、项目)认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XX年年10月底已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并保有资质证书的企业129户,其中:水泥企业14户、废旧物资回收企业88户、森工企业2户、电力企业8户、其它企业17户。通过认证的14户水泥企业主要利用矿山剥离废弃物和炼铁水渣、黄磷炉渣、锰渣、铅锌渣、磷渣等;制糖行业利用蔗渣生产中密度纤维造纸,利用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醪液制取肥料;黄磷煤炭生产中利用磷渣、煤矸石、页岩制砖;有色冶金行业利用冶炼废渣及原丢弃的低品位尾矿、废矿提炼生产锡、铅、锌,铟等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电力企业利用煤矸石、高炉煤气发电。另外还有88户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大量回收的废纸、废塑料、废玻璃供加工厂作为原料。现有色冶炼各厂家大多与废旧物资回收公司配套,废旧金属、废纸等已成为一些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XX年年1-9月,红河州经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共计利用资源总量103669.34吨,综合利用产品产量135157.49吨,综合利用产品产值52935.69千元,综合利用销售总额805372.66千元。XX年年1-9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963.47千元、获减免税4486.89千元,其中获减免增值税4204.49千元、所得税282.4千元。

2、工业三废产生和综合利用情况

据XX年对重点企业大宗废弃物的统计,XX年我州废弃物产生量1337万吨回收再利用,销售量66万吨,企业回收自用量543万吨,堆存量289万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州工业废弃物较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任重而道远,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州结合实际,以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开展清洁生活为切入点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红河州“十一五”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云南省加快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行动计划》要求,突破原有资源综合利用仅局限于废渣、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局限,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按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污染物的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转变,从末端控制向资源加工的全过程控制转变,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控制污染转变。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积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二)清洁生产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云南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的精神要求,紧紧围绕《XX至XX年年云南省加快工业企业推进清洁生产行动计划》、《云南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工作方案》的目标和任务,我州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全州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XX年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实施清洁生产的基本情况

至XX年年6月底,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71户,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 户,按照省经委《XX至XX年年云南省加快工业企业推进清洁生产行动计划》的要求,XX年至XX年年三年中我州纳入省经委实施清洁生产任务的企业共有47户,截止今年10月,47户企业已全部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占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5%,其中:开远国资水泥厂(云南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开远红磷公司(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元阳红泰糖业公司、红河糖业公司等4户企业已通过了审核验收;30户企业正着手组织审核验收工作;其余13户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正在紧张开展。另外,按照省经委的要求,结合我州的实际,XX年年我州对县市下达了53户企业的目标责任考核任务,至今年10月,53户企业中有47户企业已开展清洁生产,有10户企业已将清洁生产审核材料上报州清洁生产办审核,近期可组织专家逐一进行实地审核验收。

清洁生产在我州推行是一项新的工作,涉及面广,加之目前鼓励支持此项工作的政策还有待配套、完善。为推进工作,我们首先在大中型工业企业推进开展清洁生产,通过大中型企业的带头示范,逐步带动小型企业。例如开远国资水泥厂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已实施清洁生产方案106项,共投入资金3432.55万元,每年可取得1499.07万元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管理制度创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XX年年4月26日省清洁生产办组织的专家组通过了审核验收,现正在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合格单位验收工作。开远红磷公司也是XX年12月省环保局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试点企业,XX年9月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清洁生产示范优秀企业”称号,公司选定了污染较严重的硫酸厂2#、3#两套硫精矿制酸及尾回装置(5#制酸装置)作为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共投资50余万元,收集产生清洁生产方案28项,其中无/低费方案15项,中/高费方案9项,通过实施方案后,产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7万吨/年,创造568万元经济效益,已解决了尾气排放超标的问题。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现该公司又在省经委节能中心帮助下启动了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大中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使我州一大批中小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目前,全州已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47户企业中就有一大批是中小企业。

2、制定计划,落实责任,将清洁生产工作纳入州委、州政府对市、县经济管理目标考核内容

为使我州清洁生产工作稳步、扎实地推进,结合各县(市)企业的实际,州清洁生产办以红清办[XX年] 01号《关于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时间安排的通知》,对州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在XX年年底前完成审核验收的53户企业,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纳入对市、县XX年经济管理目标考核指标,做到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对不按规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企业、不公布或不按规定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企业要依法实施处罚。并将依据省政府云政发[XX年]141号文件规定,强制实施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

3、完善制度,制定政策,推动清洁生产全面开展

(1)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企业

制度建设是规范和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为支持和鼓励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有序地开展工作,根据《云南省推荐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办法》、《云南省推荐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办法实施细则》,本着“提倡竞争、保证质量、公平合理、控制总量”的原则,我们制定下发了《红河州申请备案推荐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河州清洁生产工作监管规范审核程序的通知》。对到我州开展清洁生产服务中介机构的备案推荐条件、申报程序、管理监督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支持、鼓励、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更好地为我州企业做好清洁生产服务工作。目前,已有15家中介服务机构到我州申请批准备案,对这15户中介服务机构,州清洁生产办多次召集其负责人听取意见建议,同时,明确强调了进入红河州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服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中介机构间出现的恶性或不正当竞争,以及只收费服务不到位问题的发生,为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2)制定激励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为了广泛、深入地推动清洁生产工作,鼓励更多的企业参加到节能、降耗、减污行动中,根据《云南省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办法的通知》,我州制定了《红河州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办法》,明确规定了奖励表彰的企业、单位、个人的具体条件、申报审核程序、奖励方法等,建立完善了推进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激励机制,已经州政府审核批准实施。

(3)出台《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程序》,规范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和操作性很强的程序,通过审核验收能够较好检查企业是否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扎实地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按照《云南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结合实际,我州制定了《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程序》,对申请审核验收企业的条件、资料审查、现场检查验收、验收小组会议等各个具体操作环节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为统一、规范审核验收的工作标准,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制定了《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标准(试行)》,对清洁生产审核包括的七个阶段35个步骤进行分解、量化,并以100分为标准分计算,每个步骤用量化分值来评分,90分以上方能验收合格。为体现公平、科学、合理,对参加审核验收的专家组成员,规定人数为5-7人,这样既规范了我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程序,又防止了企业、中介机构应付了事、“走过场”等行为的发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清洁生产审核的质量,加快了我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步伐。

4、加大推行清洁生产的宣传、培训力度

我州清洁生产工作开展起步较晚,加之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为加快推进步伐,我州清洁生产办公室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州各市、县通过召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动员大会,利用节能宣传周、新闻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云南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到今年9月底全州累计有170户企业、6500 人次参加了清洁生产推进动员学习,共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共5000余份(条)。通过广泛宣传,使企业和社会各界认识到,清洁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清洁生产审核是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有力手段。根据工作进度,州清洁生产办还编发了六期清洁生产简报,增强了政府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做好清洁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使广大群众普遍了解并积极参与到推行清洁生产活动中来,同时企业法人代表也能较全面的正确理解清洁生产的涵义,把实施清洁生产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了政府依法推行清洁生产,企业依法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

为加强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员队伍建设,让更多、更广泛的人员参与到清洁生产的推进工作中来,逐步壮大清洁生产审核业务骨干队伍,在省清洁生产办的指导帮助下,我州先后举办了两期清洁生产审核员培训班,进一步加大对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各县市经贸(济)局及53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管理人员共210人参加了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取了《云南省清洁生产审核员证书》。为建立专家库储备机制,州清洁生产办还组织了县市及相关人员9人参加了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在昆明举办的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州清洁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和充实了红河州清洁生产审核队伍。

(四)加强依法行政,抓好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云南省节约能源条例》、《云南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依法开展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推行工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和清洁生产产品标识等规范化管理。加强循环经济统计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工业循环经济的信息。定期深入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研究工作,扎实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对清洁生产工作的管理,督促指导列入实施清洁生产的53户重点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清洁生产审核要求,按期组织实施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五)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企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和业务知识教育等培训服务,重点抓好耗能设备岗位培训和清洁生产审核员培训工作。用3年时间对全州耗能设备岗位的操作及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力争到“十一五”末,对全州重点用能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基本完成一轮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好县(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和试点企业分管领导及主管人员的工业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工作。把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为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认识,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经济工作中去,使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开拓性地进行生产经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完善政策,健全法规,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按照《云南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细则(暂行)》规定,进一步理顺、规范红河州初审工作程序。继续做好资源综合利用的审核、报批、报表上报工作,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做好管理、协调、服务二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金融支持的引导作用。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凡重点项目计划要与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约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相结合;与实施试点示范方案相结合;与主体目标的实现相结合;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相结合,突出抓好有利于构成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的组织实施

下载赣州市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赣州市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汇报材料

    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汇报材料开发利用综合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建设————杭州*********有限公司2014年2月 各位领导、专家:我公司自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以来,充分利用本地和附近地区......

    资源综合利用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山西晋投夏工水泥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夏门村牛槽沟,成立于2005年1月14日,法人代表:姜厚文,登记注册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7500万元,经营范围:水泥制造、水泥制品、......

    综合利用德育资源

    综合利用德育资源努力提高育人成效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我校始终秉承“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

    用科学技术推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

    衡山县推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调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

    资源综合利用科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

    一、xx年工作情况(一)资源综合利用 1、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情况**州是全省资源大州,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历来都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经多年发展,红河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产品、项......

    资源综合利用科年终总结

    资源综合利用科年终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资源综合利用科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一、xx年工作情况 (一)资源综合利用......

    关于印发《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

    关于印发《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 认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市经贸委(经委)、节能办、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青岛市发改委:......

    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情况的报告

    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情况的报告 我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