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军民融合政策法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军民融合政策法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船重工军民融合与国防动员发展研究中心 徐 辉
本文由《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杂志授权发布,刊载于2015年第6期,敬请关注!
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决定着军民融合的范围、层次和深度,关乎国家军民融合战略部署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军民融合式发展均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重大战略和重要思想论述的指引下,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军民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总体来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还存在着军地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军工体系开放不够、民参军较为困难、利益藩篱固守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我国当前部分主体对军民融合的认识不够深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我国军民融合政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渐向实践深度迈进,军民融合政策法规也不断完善。尤其是围绕上一届党和中央领导同志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军民融合战略指导思想,在国防动员、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市场准入和监管、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税收、保密管理、国防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我国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
与军民融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及中央军委联合发布的法规条例、国务院部委层面出台的规章,以及地方人大制定颁布的法规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等。已经出台的与军民融合相关的法律文件包括《国防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招标投标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产品质量法》、《国防动员法》等。在法规方面,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防专利条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影响较大的《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7号)等法规条例。此外,相关部委、地方政府也针对市场准入、采购、装备管理、知识产权、税收、投资、资源共享、科技、人才建设、土地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
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对于改善我国军民分割的体制,促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与制度建设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法规建设整体成效显著
近年来,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开放,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优势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与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国务院、中央军委、相关部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或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及相应的落实文件,涵盖了军转民、民参军、军工集团股份制改造、跨部门协调等方面,并明确了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与综合保障的权利,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破除了过去民参军没有依据和制度保障的体制障碍。
二、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大幅提高
相关研究表明,过去,军民融合领域的原则性指导文件过多,而实际可操作性的文件较少。因此,近年来制定的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强化了实际调研和专家论证,以实际问题为核心,征求多方意见,政策法规制定的科学性大大提高,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也大幅增强。
三、政策法规的体系结构更加完整合理
我国军民融合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从过去针对某一突出问题推出单一政策向政策制度建设体系化、结构化方向发展,表现为法规体系建设层次高、中、低全面覆盖,部分领域各层级法律法规同步推出等。例如,人大立法,国务院、中央军委法规,部门层面规章及地方层次法规规章先后推出;在内容构成方面,综合性法规、专业性法规和专项法规并存等。
四、政策法规建设呈现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军民融合政策法规的立法层级越来越高,质量越发精细,内容越发具体,新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越来越及时。
我国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深度融合发展需求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许多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一、军民融合法律少,政策多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的关键难题之一就是顶层法律缺失,军民融合的主体、范围、权利、责任等要素界定不清,各参与主体行为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军民融合实践过程中摩擦不断,阻力重重。已有的大多数法规均为政策性文件,且由于主管部门不同,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力明显不足。例如,早在1999年,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就出台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暂行管理办法》,对申请许可证的单位、企业性质没有作任何限制。2004年,原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发布了《国防科技工业产业政策纲要》;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发布,均明确允许民参军。随后,《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规则》、《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产品)目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程序》等法规文件陆续出台,也未区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成份。但是,虽然国家多次发布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民营企业仍感“玻璃门”、“弹簧门”普遍存在。这与法律缺失不无关系,因为政策很难系统地解决体制、机制、市场主体,以及相关的金融、工商税务、监督等方面的问题。二、一些领域的政策未能实现有效突破
例如,《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划分为民品采购和军品采购,未考虑军民两用技术。目前,虽然从武器装备的复杂程度上来看,民营企业承担的任务大多是配套产品、部件、元器件等军选民用产品和第3类军品,但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已具有进入第一类核心装备(武器装备总体、关键分系统、核心配套产品)研制生产领域的能力,却由于超出2007年颁布的《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允许进入的军品领域,而未能参军。
三、民参军政策还有待完善
目前,民参军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进入门槛高、管理交叉,申请周期长,维护成本高等方面。例如,按照现行体制,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需要获得相应的资格,包括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总装备部的合格装备单位资格证、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的质量体系认证,以及国家保密局的保密体系认证等“四证”,企业在申请过程中需要应对多个标准、多个部门、多次考验;而且,“四证”相互关联,尤其是由于总装更倾向于新时代认证中心的认证结果,导致军用标准质量体系出现了多家并存、一家独大的状态,造成了待审扎堆现象;另外,“四证”内容重复较多,经初步测算,除保密资格认证之外,其它3项认证约30%是重复的。企业办齐“四证”,一般需3~4年。另外,企业为了维护“四证”需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每年的例行检查和多次非例行性监督审核,以及新申请事项事宜牵涉精力巨大,耗费时间长,仅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1年的维护成本就达10万元之多,部分企业申请二级保密资质的成本则高达几百万元之多。
四、国家定解密制度有待完善
《保守秘密法》和《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监督监理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保密主体的职责和保密范围,强化了保密管理水平。但由于保密管理程序过于复杂和严格,导致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定密过高,或到解密期仍保守秘密,或定密积极、解密懈怠轻视等问题,制约了“军转民、民参军”机制的运行。解密的风险性及准入认证的复杂程序,既制约了军转民,也制约了民参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传统军工企业不能或不愿迈入国防市场的壁垒问题,也影响了民企灵活、开放的特性。我国现有一千余家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民营企业,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但严格的保密管理及军品科研生产质量的高要求使得企业更倾向于保守,有可能使参军民企形成另一个半封闭工业体系。
关于改善政策环境的建议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军民融合被窄化理解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这一认识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不符。习近平同志2014年3月11日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因此,改善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要解放思想,站在更高视角,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理解军民融合,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全局和分领域政策法规,以更好地发挥政策法规的指引和规范作用。
一、加快制定军民融合基本法律
在修订《国防法》的基础上,建议制定军民融合基本法律《军民融合促进法》。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1997年颁布实施的《国防法》第5章“国防科研生产和军事订货”规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并强调“对国防科研生产实行统一领导和计划调控”,国家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军事订货制度”。当前,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可以在修订《国防法》时,制定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同时,研究制定《军民融合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结构,规范军民融合的重要工作和程序方法,以科学的制度,彻底改变当前军民融合中“协调工作靠感情、解决问题靠关系”的局面,详细规范军民融合顶层设计,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上述两部法律互相协调,可以破除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在立法层面存在的一些障碍。在此基础上,还可专门就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制定特别法《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法》,总结军转民、民参军的经验和做法,从法律层面作出权威的规定。
二、强化军地政策法规衔接
要做到军地法律法规的衔接,就要多看到双方的共性、共同的要求,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在产品标准体系上,军用和民用标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事实上,有些产品在民用和军用上,要求是一致的,属于“货架产品”,这些产品的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是可以对接的,在军民融合发展中,要鼓励采用成熟的军民两用“货架产品”和民用标准。1993年颁布实施的《产品质量法》中明确规定:“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形势下,类似法条应予以修订,适用同一部法律法规的,不应再作另行规定。军地双方要强化沟通,军方要主动修订已有政策,使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地将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此外,要制定国防工业、科技创新、动员、人才培养、综合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充分融合,发挥地方保军、军队需求牵引的双重作用,共同服务于富国强军的“中国梦”。
三、重点难点法规试点先行
军民融合涉及利益主体较多,跨越军地多个部门,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军民融合政策往往要突破既有的利益藩篱,阻力较大。在此种背景下,建议在一些重点难点领域率先突破。例如,针对民参军准入过程漫长等问题,可以在国家层面上适时尝试合并“四证”,简化工作流程,缩短民营企业获得参军资质的时间;划分审查论证机构责任区域,优化现有审查机构的审查程序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调军队和地方主管部门,试点引导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申请一级保密资质,承担与其相应级别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对于优势民营企业,开放承担装备总体或整机研制生产任务的限定。在保密方面,充分发挥《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约束作用,原则上不再单独推行复杂化的保密程序和管理规定,从保密主体个人行为上予以约束,推行更加灵活的保密责任管理制度。
四、建立政策法规的第三方评价监督机制
好的制度体系、成熟的经验做法、完善的政策法规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反馈和修正才能形成。应坚持顶层设计为先导、需求牵引为主线,以深化融合为目标,统筹规划,从立法源头上确保政策法规与国家其它法律相融合,注重政策法规的纵向和横向衔接,而各个部门无需单独制定政策法规的思路。目前,由各部门制定政策已成惯例,协调统一的政策法规评估、反馈和监督机制较难建立。建议由多家军民融合研究机构联合成立军民融合政策法规评估、反馈研究工作组,研究并建立较为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对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常态化调研、评估,及时收集军地双方军民融合状态信息,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对政策法规的需求,及时反馈,建议完善。
五、建立政策法规建设的组织保障体系
建议以党中央、国务院为牵头单位,统筹协调有权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法规的主体单位,建立政策法规的制定、审查和纠偏机制。尤其是近年来,军、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各个部门多站在自身利益的视角,部门间存在利益博弈现象,政策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尚未建立,不利于政策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监督员制度和定期检查工作制度,结合军民融合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研究机构评估、反馈报告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对相关政策法规予以动态修订,不断完善。
第二篇: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苗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在满足国防军队建设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摆脱传统的国防和经济社会环境平台和运行机制束缚,在一定区域内围绕军地双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形成的以军民融合为特征、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引领示范为导向,军民在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全方位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主体,是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更高阶段。1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建设发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适应新时期军民融合式发展特点和要求,在产业链集成、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服务等层面上实现具有全价值链体系特征的“军为民用”和“民为军用”,是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多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
一、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1军民融合的层次:由军地双方的协商式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制度式结合,提出建立军民融合式国家规划计划体系、体制机制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2军民融合的范围:由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
3军民融合的程度:由军民行业的“板块式”对接深化到了融为一体的“无缝式”对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二、产业化发展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和抓手军民融合产业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和依托,通过军、民领域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所形成的产业,主要涉及产品结构、技术、工艺相通或相近的电子、机械、汽车、新材料、核能、航天、航空、船舶等产业领域。主要分为两大类:1构成国防科技工业新增长点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多为技术优势产业;2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柱民品产业,多为规模优势产业。自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开发区“硅谷”开始,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均采取多种措施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集群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军民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军民融合类园区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
三、创新驱动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动力和源泉我国已进入一个必须更多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要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破除“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的观念,树立统筹建设、开放式发展理念;
2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克服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上障碍,建立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规范; 3要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摒弃国防建设不计成本、封闭发展的模式,推行成本效益和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4要实现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现存的技术、生产、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军地壁垒,形成军民各领域协调发展、逐步深入融合的良好格局。2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 建设现状
我国已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借助不同体系,探索形成了一些可行的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军民结合示范基地”模式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了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3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二、“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模式1998年以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甘肃等地批准建设了一批涉及野营装具、粮食及主食加工、食品与配餐制作配送、药品及医疗器械、成品油、工程机械、抢险装备、特种材料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
三、“产业基地或园区”模式 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一些省市也在推动军工企业及其配套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等方面依托地方上现有的军工资源,在当地军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规划建设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或园区。如西安市2006年以来相继建立了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技术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电子元器件技术产业示范园等多个示范园等。
四、“战略合作协议”模式1军地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11年7月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达成军民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军民融合平台,携手推进军地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供应采购、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2省部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07年12月天津市政府与原国防科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滨海新区建立“滨海新区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实施一批重大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3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 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或保障基地建设呈现出军工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保障政策配套、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支持等突出特点和示范效应,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国家层面上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1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因而军队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客观上难以对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督;
2园区建设都是以工信部、发改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军队有关部门、军工集团以及地方政府等为主导,分系统并独立分散建立。军民融合类园区在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还没有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划之相互衔接,缺乏总体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时至今日我国依然还没有一部规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已有的一些政策法规内容也己经不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如1988年颁发、至今仍然生效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类公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军民融合产业链是指相互关联的军民科技企业、公共机构等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地理位置的集中,形成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有机体。然而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并不高,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按照产业链聚集企业,是政府在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健全,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在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力度和手段有限,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协会、技术成果发布交流平台、金融担保体系、标准体系、涉密管理体系等促进园区内军民创新要素充分融合的服务体系还亟须进一步完善。4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顶层设计重点把握三个方面:1突出目标任务的军地衔接:要着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双赢共进,坚持做到示范区建设与军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2突出规划计划的军地对接:在整体层面上,实现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军队战备计划和战场建设规划对接;在重点领域内,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建设规划对接。3突出发展布局的军地兼顾:在充分尊重区域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本底条件的前提下,要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国防军事保障服务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合理确定示范区建设空间布局;4突出实施过程的军地协调:加强军地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建设,确保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军地双方能够主动、及时、有效的对接,从而实现军队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动态衔接。
二、协调资源配置,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军民融合的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
1军民融合包含了所有经济主体:军事领域既包括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也包括军事人才培养、军队保障以及基础建设等诸多领域;民用领域也不单指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而是包括具有多种经济成份的所有企业;
2军民之间的流动具有双向性:既包括军事领域的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地方流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也包括地方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军队流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因此,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要以市场为基本平台,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入式发展,使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聚集,使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溢出。最终,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自主调节,整合军地各方资源优势,打破军地壁垒、军民界限,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份投入、多重收益”的良性格局。
三、提升产业能力,促进军地经济一体化转型升级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六大行业,目前国资委所属的十大军工集团拥有数十万科研人员,已自主研制了多项先进武器装备。国防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也为它向民用转移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在推进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许多非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相当多的军工企业,但由于受观念、政策、制度、标准等方面的限制,这部分宝贵资源在军工产业发展中尚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示范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突破思想和制度性障碍,逐渐消除军转民、民参军的各种壁垒,促进统一的军民融合型产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完善工作机制,消除军民融合的体制性障碍1成立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示范区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示范区内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进行指导,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2进一步建立健全军地高层联席、重大问题会商、情况通报、定期走访、联合办公等工作制度;3军队经过充分评估和论证后提出示范区建设中有关军事科研生产、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军队人才培养、军队后勤保障等需求,地方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主动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当中;4整合利用国家和军队资源:形成军建民用、民建军用、共建共用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政策法规,实现制度保障型发展
1制定新的法规:国家层面须加快《军民融合促进法》的制订和实施;
2根据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新的实践修订已有的法规政策:包括在装备研制生产、国防交通、人民防空、物资储备、国防设施与资产、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现有法规制度中增加军民融合相关内容等;
3在企业法、金融法、基本建设法、交通法、投资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充实军民融合的内容条款,体现军民融合的需要。
把国防专门法规与经济社会法规协调起来,逐步形成有利于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保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规范运行。
第三篇:【特别推荐】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特别推荐】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 言随着军民深度融合步伐的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有效满足国防军队建设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以及助推军民在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全方位融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本文深刻解读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内涵和征,认真分析总结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现状和问题,针对性提出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意义建议;论点鲜明,论据翔实,论证严谨,对扎实推动新时期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智库专家在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研究、科技军民融合认知服务、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规划、产业园区企业军工战略发展指导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期还将针对各地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开展“军民融合战略护航”系列活动,活动整合军地知名专家阵容,凝聚军工行业精英力量,通过专家解读、案例介绍、大咖论坛、商飞大飞机制造线、大型造船厂、航天员训练中心、航天发射基地等地的军工见习、企业现状和发展的诊断评估等全要素、全方位、立体式的途径和方法帮助企业建立全面系统的军工专业知识架构和军工战略思维,解决参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打造一批杰出的优质军品供应商。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垂询切磋。作者简介: 苗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在满足国防军队建设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摆脱传统的国防和经济社会环境平台和运行机制束缚,在一定区域内围绕军地双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形成的以军民融合为特征、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引领示范为导向,军民在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全方位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主体,是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更高阶段。1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建设发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适应新时期军民融合式发展特点和要求,在产业链集成、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服务等层面上实现具有全价值链体系特征的“军为民用”和“民为军用”,是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多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
一、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1军民融合的层次:由军地双方的协商式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制度式结合,提出建立军民融合式国家规划计划体系、体制机制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2军民融合的范围:由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
3军民融合的程度:由军民行业的“板块式”对接深化到了融为一体的“无缝式”对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二、产业化发展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和抓手军民融合产业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和依托,通过军、民领域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所形成的产业,主要涉及产品结构、技术、工艺相通或相近的电子、机械、汽车、新材料、核能、航天、航空、船舶等产业领域。主要分为两大类:1构成国防科技工业新增长点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多为技术优势产业;2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柱民品产业,多为规模优势产业。自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开发区“硅谷”开始,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均采取多种措施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集群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军民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军民融合类园区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
三、创新驱动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动力和源泉我国已进入一个必须更多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要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破除“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的观念,树立统筹建设、开放式发展理念;
2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克服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上障碍,建立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规范; 3要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摒弃国防建设不计成本、封闭发展的模式,推行成本效益和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4要实现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现存的技术、生产、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军地壁垒,形成军民各领域协调发展、逐步深入融合的良好格局。2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 建设现状
我国已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借助不同体系,探索形成了一些可行的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军民结合示范基地”模式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了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3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二、“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模式1998年以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甘肃等地批准建设了一批涉及野营装具、粮食及主食加工、食品与配餐制作配送、药品及医疗器械、成品油、工程机械、抢险装备、特种材料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
三、“产业基地或园区”模式 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一些省市也在推动军工企业及其配套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等方面依托地方上现有的军工资源,在当地军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规划建设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或园区。如西安市2006年以来相继建立了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技术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电子元器件技术产业示范园等多个示范园等。
四、“战略合作协议”模式1军地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11年7月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达成军民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军民融合平台,携手推进军地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供应采购、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2省部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07年12月天津市政府与原国防科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滨海新区建立“滨海新区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实施一批重大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3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 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或保障基地建设呈现出军工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保障政策配套、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支持等突出特点和示范效应,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国家层面上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1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因而军队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客观上难以对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督;
2园区建设都是以工信部、发改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军队有关部门、军工集团以及地方政府等为主导,分系统并独立分散建立。军民融合类园区在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还没有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划之相互衔接,缺乏总体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时至今日我国依然还没有一部规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已有的一些政策法规内容也己经不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如1988年颁发、至今仍然生效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类公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军民融合产业链是指相互关联的军民科技企业、公共机构等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地理位置的集中,形成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有机体。然而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并不高,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按照产业链聚集企业,是政府在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健全,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在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力度和手段有限,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协会、技术成果发布交流平台、金融担保体系、标准体系、涉密管理体系等促进园区内军民创新要素充分融合的服务体系还亟须进一步完善。4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顶层设计重点把握三个方面:1突出目标任务的军地衔接:要着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双赢共进,坚持做到示范区建设与军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2突出规划计划的军地对接:在整体层面上,实现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军队战备计划和战场建设规划对接;在重点领域内,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建设规划对接。3突出发展布局的军地兼顾:在充分尊重区域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本底条件的前提下,要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国防军事保障服务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合理确定示范区建设空间布局;4突出实施过程的军地协调:加强军地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建设,确保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军地双方能够主动、及时、有效的对接,从而实现军队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动态衔接。
二、协调资源配置,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军民融合的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
1军民融合包含了所有经济主体:军事领域既包括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也包括军事人才培养、军队保障以及基础建设等诸多领域;民用领域也不单指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而是包括具有多种经济成份的所有企业;
2军民之间的流动具有双向性:既包括军事领域的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地方流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也包括地方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军队流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因此,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要以市场为基本平台,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入式发展,使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聚集,使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溢出。最终,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自主调节,整合军地各方资源优势,打破军地壁垒、军民界限,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份投入、多重收益”的良性格局。
三、提升产业能力,促进军地经济一体化转型升级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六大行业,目前国资委所属的十大军工集团拥有数十万科研人员,已自主研制了多项先进武器装备。
国防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也为它向民用转移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在推进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许多非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相当多的军工企业,但由于受观念、政策、制度、标准等方面的限制,这部分宝贵资源在军工产业发展中尚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示范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突破思想和制度性障碍,逐渐消除军转民、民参军的各种壁垒,促进统一的军民融合型产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完善工作机制,消除军民融合的体制性障碍1成立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示范区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示范区内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进行指导,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2进一步建立健全军地高层联席、重大问题会商、情况通报、定期走访、联合办公等工作制度;3军队经过充分评估和论证后提出示范区建设中有关军事科研生产、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军队人才培养、军队后勤保障等需求,地方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主动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当中;4整合利用国家和军队资源:形成军建民用、民建军用、共建共用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政策法规,实现制度保障型发展
1制定新的法规:国家层面须加快《军民融合促进法》的制订和实施;
2根据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新的实践修订已有的法规政策:包括在装备研制生产、国防交通、人民防空、物资储备、国防设施与资产、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现有法规制度中增加军民融合相关内容等;
3在企业法、金融法、基本建设法、交通法、投资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充实军民融合的内容条款,体现军民融合的需要。
把国防专门法规与经济社会法规协调起来,逐步形成有利于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保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规范运行。
第四篇: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知道教师:
2016年月日
摘 要
2015年,我国军民融合工作全面提速,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大步迈进。军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各项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军工科研院所深入改革,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良性发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构建,民参军渠道畅通等。预计2016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是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类利好政策将会继续推出,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民技参军、民资参军、民智参军的深度将加大,军民融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目录
第1章 引言………………………………………………………………………………………………………………………….4 第2章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5
2.1 军民融合工作继续扎实推进……………………………………………………………………………5
2.1.1 针对军民融合的专题调研工作延续开展。……………………………………..5 2.1.2借助各类公开性活动扎实推进具体工作的落实。………………………….5 2.1.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取得新突破。……………………………………………………5 2.2政策法规建设将不断完善 …………………………………………………………………………………6 2.3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趋于理性发展 ……………………………………………………………………6
2.3.1 民用核能……………………………………………………………………………………………………6 2.3.2 民用航天……………………………………………………………………………………………………6 2.3.3 民用航空……………………………………………………………………………………………………6 2.3.4 民用船舶……………………………………………………………………………………………………7 2.3.5 军工电子……………………………………………………………………………………………………7 2.3.6 民爆行业……………………………………………………………………………………………………7 2.4 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7 第3章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9
3.1关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问题……………………………………………………………………………….9 3.2关注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问题………………………………………………………………………9 3.3关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问题……………………………………………………………………………….9 3.4关注民参军体制机制等问题……………………………………………………………………………..10 第4章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11
4.1通过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11 4.2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制……………………………………………………………………………..11 4.3促进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升级……………………………………………………………………………..11 4.4尽快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12 4.5继续推动民参军相关制度改革…………………………………………………………………………12
第1章 引言
2013年3月11日,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主席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他还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
围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统筹建设,习主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对党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为新形势下统筹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时代科技的制高点,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潮流,是军民深度融合的重点。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在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我们要抓紧转变国防科技成果消机保密理念,尽快转化为民用科技成果,使其在经济建设中迅速转化为国防综合实力。同时,要勇于打破利益藩蓠和垄断,我国目前有13万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只有500多家民营企业进入了军工行业,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都不输于传统军工企业,有的技术水平甚至还领先。如果不能出台相应的政策,从信息沟通、税收优惠、融资投资、风险补偿等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就很难使其融合、深入发展。
融合式发展不仅是要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建设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实现利益共享,追求双赢乃至多赢,这是军民融合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军地结合产业受到“热捧”。用军工行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政府转型,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共同选择。截至目前,在北京、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已有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专家认为,发展高技术的军工产业,通过航空、航天、船舶、核能和电子等产业的带动,逐步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国家核心竞争力,这是利国利军利民之举。
自2014开始年,军民融合工作全面开展,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地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加快了融合步伐。展望2016年,军民融合各项利好政策将会进一步出台并落实,为推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协同创新等营造较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全军全民大融合的发展态势。第2章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
2.1 军民融合工作继续扎实推进
2014年,国家高层对军民融合保持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以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都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预计2015年,中央及各相关领导将继续关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并将其作为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军民融合相关工作将扎实推进。2.1.1针对军民融合的专题调研工作延续开展。
2014年,围绕军民融合工作国家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密集的专题调研。7月2日至5日,马凯副总理先后到洛阳、武汉等地调研,考察军工及民口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6月29日至7月1日,许达哲副部长在黑龙江省开展调研;9月1日至5日,万钢部长等相关领导在湖北就“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专题视察。所有调研的核心议题均指向军民融合。预计2015年,在调研基础上,相关部门将深入分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全面研究并落实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
2.1.2借助各类公开性活动扎实推进具体工作的落实。
2014年,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军地双方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各类活动。5月26日,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了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160余家民营企业参展。10月16日,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行,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分享并探讨了“军民融合”成功经验和发展新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性的军民融合相关论坛、学术交流、座谈会各类学术会议15余次。预计2015年,针对军民融合的相关活动将继续举行,切实推动具体工作的落实。
2.1.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取得新突破。
2014年,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运行良好,为社会各界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总装备部正在建设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计划做两套系统:对于涉密信息,将在涉密系统中通过分级分类进行定向发布;对于非涉密的采购需求、公开招标、军品配套要求等将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并提升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预计2015年初,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将进入运行阶段,与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顺畅的交互机制,共同助力军民融合。2.2政策法规建设将不断完善
2014年4月,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针对军工开放、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军民结合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是对前期军民融合相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利于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5月,针对民参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八项主要措施,为优秀民企参军构建起协调顺畅、简明规范、高效有序、安全保密的准入管理制度打下良好基础。10月9日,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的座谈会,讨论《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建议(征求意见稿)》,并提出意见建议。预计2015年,在强军战略和深化改革的推动下,相关部门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针对军品采购定价制度、合同管理的相关细则以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有望年初出台。
2.3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趋于理性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速军工先进技术、产品向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军工大省以及民用高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军民结合产业尤其是具有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军工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保持了稳速发展态势。
2.3.1 民用核能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用核能体系,相关技术不断提升。我国三代核电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电设备制造国产率得到提高,如中广核位於阳江的机组国产化率最高可达85%。预计2015年,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设备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开发海外市场力度将加大,国内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也将提速。
2.3.2民用航天
航天技术应用已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制造等民用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到航天总产值半壁江山。其中,北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部分芯片的主要指标已接近国际水平。北斗产业园也逐步覆盖全国各大区域,基本形成了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运营服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预计2015年,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将持续加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卫星应用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趋势凸显。
2.3.3民用航空
我国民航产业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继续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C919大飞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充分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国际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通用航空领域,我国虽然尚处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较猛,全国已建成140多个通用航空产业园。预计2015年,国家将在航空动力、材料等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C919大型客机或将完成总装并首飞,通航产业规模将保持低速增长。
2.3.4民用船舶
2014年,船舶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船舶出口额、主营业务收入整体上保持增长。尤其是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增长加快,接单占比保持全球第一,其中,上半年新签各类海洋工程装备81艘(座),占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迄今下潜最深、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海马号”通过了海上验收。预计2015年,船舶行业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以及船舶出口将延续增长态势。
2.3.5 军工电子
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居全球前列,但国防工业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如芯片等核心元器件距离国际领先水平差距依然非常大。在未来装备信息化趋势下,通信、探测识别、精确制导等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预计2015年,将持续加大军事信息化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军工服务器、电脑CPU等核心功能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2.3.6 民爆行业
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能源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2014年民爆行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上半年,行业累计实现经营总收入347.7亿元,同比增长2.3%。同时,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预计2015年,下游的基建行业将继续拉动民爆行业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也将加快,产业布局将日趋合理。
2.4 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2014年也因此被称为深化改革元年。6月28日,首届中国军工产融年会举行,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科研院所、军工集团、民口配套企业、投资机构等200余家单位参加,探讨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更好地推动军工行业改革。7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制定印发了《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2015年工作要点》,大力推进“无禁区”改革。同时,军工行业中被认为科技实力最为雄厚、具有最优质的资产的科研院所改制试点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10月13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明确披露,旗下科研院所已经完成了“一所两制”改革,将成立四大科技产业控股公司作为平台公司,方便科研院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预计2015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与军工行业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总体方案、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方案等将陆续出台,军工行业将迎来新的改革高潮。第3章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3.1关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问题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已是大势所趋,从目前正在论证实施的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情况看,还存在诸多难点。一是目标的清晰界定。正在论证实施的改革方案,主要参照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模式,简单地对军工科研院所按照统一分类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分类,院所的改革目标和规划尚未从根本上全面论证清楚并加以界定。二是院所的分类。军工科研院所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与调整,许多单位已与最初定位有了很大不同,综合型院所明显增多,职能任务可能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先期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型号研制和试验鉴定、技术基础等一个或多个领域,很难按照统一分类的原则和标准将其简单地划分为公益一类、二类或企业。而且未来院所应划为哪一类,由国家还是院所自身来定也有待进一步科学论证。三是相关配套政策跟进。院所改制后科研任务管理如何调整,国防基础研究任务如何保证,军工技改资产如何管理,事业费取消或大幅度减少后如何扶持和激励人才,等等,都需要有一整套新的系统完善的配套政策。目前军工院所改革论证中大家观望多、取舍难。
3.2关注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问题
随着军民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军民结合产业覆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既包括传统的“四民”(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也包括利用国防科技优势发展的、与军工技术同源或工艺相近的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安防产品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同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不能一概而论,部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合理引导,致使产生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众多问题。如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就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等;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尽管发展空间巨大,园区建设异军突起,但大多园区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地理位置分散,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全国6%,且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式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地方政府及民间资本对通航领域的投资热情高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通用航空项目,通航产业园遍地开花,但是依然缺乏规划,同样出现了产品结构雷同、投资单
一、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低、产业集中度较低等问题,产业集群建设和市场发展环境都远未成熟。
3.3关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问题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高效的创新组织模式,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主体、自主创新层次、军民通用标准 等的不协同,我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体系还未完全建立。首先,我国军民科研任务管理缺乏顶层统筹,尚未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领导体制。民口科研管理机构有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军口科研管理机构有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发改委等。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在国家层面存在的多头分散、政出多门等现象,无法实现军、民科技创新活动的统筹协调。其次,军民分割、行业分割、自我封闭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组织壁垒,不利于政产学研协同攻关局面的建立。此外,国防重大科技难题的研发投入方面,由于受国防特殊性要求、知识产权制度等的影响,尚未建立起政府、军方、企业、社会资本协同投入的多元化国防科技投资模式;信息交互方面,具备较强专业水平、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服务平台相对较少,特别是体现军与民特质的要素融合平台更加缺乏,信息交流不畅通、不对称较为突出,相关主体对接不畅。多种因素交互,致使科研生产重复、浪费现象严重,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格局难以形成,影响了国防研发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创新效率。
3.4关注民参军体制机制等问题
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尽管取得了不小进展,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民参军过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上,准入程序严格,民企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所需资质的审查论证及管理涉及到政府和军方多个部门,虽然《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今年已出台,但是申请流程长、牵涉部门多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且在“四证”办好后,企业在后期维护上也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在机制上,面临信息不对称、交流机制不畅等问题,尤其是民企获取军方需求信息难度较大,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多数民企参与程度还不是太深,长期以来基本只能承担三级以外的配套任务,很难从军方或总承单位及时获取技术产品的需求信息,导致自身技术产品与军方需求不能很好的对接;在政策上,军民用标准、投融资、知识产权等政策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亟待更新完善。受上述多重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目前民参军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够。
第4章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4.1通过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明确讲到“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未来要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统一思想,科学把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切实形成合力。其次,相关机构协同,主动作为,建立健全法规制度。通过全面梳理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制约军民融合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问题,在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抓好军民融合相关法制建设,出台针对性地的意见和建议,如改进技术
保密制度、军民技术统一标准等,确保高层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4.2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制
在研究和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的过程中,可借鉴和学习美国和俄罗斯的成功经验,将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与企业分开,但始终要保证一支强大的国防科研“国家队”。首先国家需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型号研制等不同阶段科研特点,对军工科研院所进行科学分类和界定,然后明晰改革思路和方案。对于从事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军工科研院所,继续作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统归政府直接管理,并由国家建立稳定的科研支持机制,专门从事该类国防科研。而应用型的工程类、工艺类军工院所走市场道路,进行转企改制。其中,以先期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和型号研制为主的科研任务,统一划归为转制企业或军工企业进行管理;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任务,根据不同情况由国家相关单位和企业分别或共同管理,促进产研结合。在明晰思路的基础上,再选定部分针对性科研院所进行先行试点。
4.3促进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升级
首先,国家需要加强全国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对重点发展产业进行全国一盘棋式的规划管理。然后,针对军民通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台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加以支持,引导并加速其成长和推广应用。此外,对于重点关注产业,未来还要围绕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夯实基础,着力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船舶工业重在创新驱动,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工业重在加快培育和发展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大型飞机等,解决动力、材料发展等滞后问题;航天工业重在推动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军民用卫星的统筹;核工业重在解决核动力关键软件自动化、后处理、核安全等瓶颈问题,大力发展民用核材料产业;军事电子工业重在突破芯片、关键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服务器等核心 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替代水平。
4.4尽快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首先必须结合实际,在国家层面强化统筹规划,在科技研发活动及生产制造活动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网络,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创新链路合理有序的全过程管理。其次,国家在政策上也要积极鼓励协同创新。如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使得民口科研生产单位能“放心”参军、“全心”合作。再次,提高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借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科研模式,成立专门部门,全世界、全领域、全方位扫描高端技术和人才,建立森严的项目决策体制和宽容失败的管理理念。此外,协同创新过程中要高效利用好国防科研投入,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军用动力、先进制造工艺、计算机基础软件等技术瓶颈。
4.5继续推动民参军相关制度改革
首先,加大前期政策的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其次,深入贯彻新一届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思路与要求,政府在许可申请指导和军品市场监管方面加大力度,努力营造适度竞争、规范有序并充满活力的军品市场环境,全力推进军品市场有序开放。第三,在“四证”申请办理方面,探索合并、简化的可行性,审查机制上进一步优化相关程序。一是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与军队装备管理部门联合审查制度,审查论证结果双方予以认可。同时,加强二者的沟通协调,探索解决双重认证的问题。二是采取“多证联审”,划分审查论证机构责任区域,赋予部分有能力的中介组织承担审查认证职能,减少现有审查机构的工作量和企业负担。
第五篇:我国房产税征收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房产税征收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房产税一直是各国税务系统的重点组成部分。房产税的征收在我国历史悠久,甚至在上古周朝就已经出现房产税征收的雏形。然而,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淬炼,我国现行房产税征收制度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我国税收体制的制定和实行产生着持续的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房产税征收现状及对策,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房产税征收;现状; 对策
从当前我国现行税收征收体制来看,我国房产税征收制度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我国房产税征收并不单独立项,而是放在个别财产税的征收体系之内的。个别财产税组要征收对象是纳税人的在资产所有方面所获得利润,但是目前来说,这一税种的主要征收对象就是房屋(18250鑫翔2827QQ)。其次是我国房产税征收是按照房屋的不同用途进行区别对待的。用来进行商业行为的房屋和用来租赁的房屋在征收房产税时的税率是不同。最后,我国房产税征收的范围限定在城市,并且在税率的制定上有统一的标准。以上三个特征实际上与我国房产税征收现状和问题密切相连。
一、我国房产税征收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房产税征收范围十分狭窄
根据我国房产税所行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只针对城镇房屋进行房产税的征收。然而,实际情况上,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房屋中被用于经济活动的已经不在少数。但是我国房产税征收体制却迟迟未作出针对性的反应。这不仅违反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原则,同时也导致农村商用屋的大量出现,为不法商人提供了可趁之机。
(二)我国房产税征收标准缺乏针对性
在征收房产税的过程中,征税部门的主要依据是房产的折价价值和租金价格。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折价价值是稳定不变的,而不是随市场行情发生变化的。使得一些商用房屋的实际价值在远超折价价值时在所交房产税上迟迟得不到体现。此外,我国房屋租赁行业标准化建设还有待完善。房屋在租赁过程中,租金价格十分模糊,往往没有正规的租赁合同作为参考资料和凭证。
(三)我国房产税征收工作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体制作为支撑和服务
房产税的征收工作是一项展现极长,耗费巨大的体系性工程。在这一庞大课题之下,需要各个方面体制、政策和人才的支撑。房产税征收工作不仅仅是房产税的课收,其中还包含了对当地经济发展态势的预估,对房产价值的评估,对房产用途的核实,以及房屋租赁合同、房产交易文件等资料的审阅。明显,我国税务部门在配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上还存在不足。
二、从现状出发,针对我国房产税征收的对策性建议
根据以上对我国房产税征收现状中三个问题的发现和总结,笔者认为完善性措施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将房产税征收范围进行适量的扩大
不再将房产税征收范围局限在城镇。建立专门的农村房产税征收小组,对一些经济发达农村的房屋使用用途进行整体性的整理和建档,为下一步农村房产税的征收奠定基础。同时严格监控农村,尤其是沿海农村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房屋在用作商业过程中的纳税行为和违法行为(18250鑫翔2827QQ)。
(二)制定针对性的房产税征收机制
坚持多元化原则,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对区域内房屋的折价价值进行调整。此外,不再使用同一的房产税税率,而是通过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评估等工作,制定更加合理的房产税税率。建立完善的房屋租赁行业规范和制度,要求建立标准化的房屋租赁合同和相关证明材料,保证课税的准确性。
(三)建立完善的房产税征收配套机制和服务设施
为保证房产税征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必须建立客观公正的房产价值评估体系,这一体系的假设工作应该从建立现代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制定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并完善相关反馈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此外,加强对房产税征收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的处置和应对机制也十分关键。当前我国实行的个人信用记录的方式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方式,能够有效杜绝逃税、漏税行为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结语
我国房产税征收体制在配套设施和服务机制的建设方面、在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的规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和不足。借鉴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房产税征收经验,我国房产税征收体制的改革应该从将农村部分房屋纳入征收范围、改革固定税率、完善当前房屋租赁行业的管理规范以及建设公正、公开的房屋价值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18250鑫翔2827QQ)。
参考文献:
[1]邓子基.建立和健全我国地方税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倪红日,尹佳音.不动产税的征收管理研究[R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6.[3]郝秀华,韩秀琳.房产税征管问题与建议[J]?新疆税务,2001,(6).[4]何杨,刘威.发达国家房产税征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涉外税务,2011,(5).[5]杨继瑞.房产税征管系统完善与现实把握:源自渝沪试点[J].财政金融,2011,(3).[6]李晓乐.当前中国房产税改革的思考[J].财经视点,2012,(11).[7]陶恒.对我国房产税征管问题的探究[J].商情,2012,(31).[8]杨阳.我国物业税税基评估体系的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10(18250鑫翔2827QQ).[9]徐涛,方霞.国外房地产说的盆要特征及其借鉴[J].财政研究,2003,(10).[10]郭庆,尉京红.关于分区构建我国物业税税基评估模型的设计思路[J].财会研究,2010,(6).[11]Fisher,Glenn,2002,Historyof
Property
Taxes
in
the
United States,EH.NetEncyclopedia,Edited by Robert Whaples,September30.[12]Joan M.Youngman, Jane H.Malme,1994,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Taxeson Land and Buildings[J].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Assessing Officers, O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