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气象局科技创新年工作计划
安徽省气象局2013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计划
2013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意见》(气发〔2012〕111号),继续推进我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科研所改革与发展,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培育适应业务服务紧迫需求的技术成果,提升省级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一、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推进科研所改革与发展 1.加强科研所发展与科研创新
按照《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关于对〈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发展实施方案〉的批复》,2013年正式启动科研所发展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中国局和省科技厅项目支持,重点在淮河流域农业旱涝灾害关键技术研究、淮河流域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两个特色领域开展工作,建立农业气象、强对流天气等特色领域的创新科研团队,提升对省局核心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责任单位:科研所
2.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依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意见》,加强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建设,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
责任单位:科研所、省气象台
二、加强科技对气象业务服务的支撑能力建设
(一)气象预报预测科研能力建设
1.研发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综合业务平台
在常规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的基础上,开展与城市交通、电力、旅游、水文等行业相关的影响预报,开发定量降水、城市内
涝、雾霾等大城市精细化预警预报产品,升级完善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流程,发布大城市精细化指导预报。
责任单位:省气象台、合肥市局、芜湖市局
2.完善中小河流防汛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精细化预报系统建设
整合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系统,开展精细化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技术研发,升级完善中小河流防汛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精细化预报支撑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预报与风险评估系统建设。
责任单位:省气象台、淮河流域中心 3.研发基于MOS方法的降尺度预测模型
完善基于国家气候中心动力产品的降尺度模型,改进降水分级预测模型等数理统计模型,将EOF迭代方法应用到淮河流域汛期降水预测,将时间尺度分离的思想引入到安徽主汛期降水预测业务,研发基于MOS方法的降尺度预测模型。
责任单位:气候中心
4.短期气候预测机理研究和业务系统升级
加强异常气候机理研究和业务应用,开展ENSO和印度洋海温、青藏高原热状况、北极海冰、大西洋三极子、东亚环流与我省气候之间关系的研究,增强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优化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补充西风急流、波流相互作用方面的监测模块。
责任单位:气候中心
5.淮河流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
在淮河流域气候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流域天气与气候尺度大气动力过程,提取影响流域气候的关键区域和影响因子,建立淮河流域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开发动力气候模式在流域的解释应用技术。
责任单位:气候中心、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6.淮河流域中尺度灾害性天气云图特征分析
开展以气象卫星资料为主,辅以多种观测资料(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天气雷达)、再分析数据以及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灾害性天气系统相对应云系的识别、跟踪分析。
责任单位:省气象台、科研所、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7.淮河流域中尺度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
以区域内多部天气雷达、FY气象卫星、高密度地面自动观测站信息为基础。开发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移动路径预警产品、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产品、强对流天气(暴雨、冰雹)预警产品。
责任单位:省气象台、科研所
(二)气候变化及气候资源应用能力建设 8.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指标体系
完善安徽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体系、气候事件周年监测指标研究,建立评估模型,开展气候年景、月舒适度、雾霾及各行业的定量化评估。加强气候对农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行业定量化评价指标的研发。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诊断研究。
责任单位:气候中心
9.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技术,加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业务化应用,研究定量、动态的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普查数据库,确定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建立灾损评估模型。逐步开展干旱、高温、低温、冰雹、台风等其他灾种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并业务化应用。
责任单位:气候中心、防雷中心 10.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针对台站环境或观测仪器变动,开展气温、降水等关键气候
要素资料的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技术研究,初步建立长序列的气候变化数据集。进一步检测气候变化事实,开展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电力、水资源、生态等对敏感行业和领域的影响评估和适应性对策研究。
责任单位:气候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11.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应用服务
继续开展风能资源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省级风能预报技术。开展太阳能资源在农业领域的综合利用试验。研究输电线路风灾害、覆冰灾害评估技术,完成输电线路覆冰气象灾害评估地方标准的编写,构建微地形下输电线路风灾害评估模型,为气候变化下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责任单位:气候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三)公共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建设 12.研发高速公路大雾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加强高速公路低能见度数据、道面观测资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完成成果试用和效果检验,并改进完善大雾短临预报模式方法,建立高速公路大雾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责任单位: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科研所、省气象台 13.建立市、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
开展合肥、芜湖大城市气象服务试点,推进城市综合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实施皖北、江淮、沿江农业气象服务重点示范区建设,建立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完善气象信息员互动平台。加快推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省、市、县三级发布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多灾种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责任单位: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科研所 14.建立旅游和交通气象服务系统
开展旅游和交通气象服务,在黄山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区开展成果推广应用,启动九华山、天柱山等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
体系建设;开展芜湖、马鞍山交通气象服务示范区建设,建立市级交通气象服务系统。
责任单位: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相关市局、黄山气象管理处
(四)流域水文气象科研能力建设
15.基于卫星、雷达估测降水的雨情监测和精细化预报技术 依托现有地面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卫星及雷达资料的降雨估算技术开展淮河流域精细化雨情监测。发展多模式集合预报产品综合集成和应用方法,开展流域精细雨量与体积水预报技术研究,提高流域降水预报的精细化程度。
责任单位: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16.流域洪水风险预警及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技术研究 利用精细化的定量降水估测和定量降水预报业务,结合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对可能引起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的各种气象因素及所呈现出的信号和征兆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气象风险预警指标,开展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详细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料,加强流域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技术研究,建立淮河流域及安徽省重点中小流域洪涝灾害评估模型。
责任单位: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17.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文气象耦合技术
在开展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解决气象与水文之间在时空尺度上的匹配问题。以分布式水文模型为核心,开展实时洪水预警预报方法研究,建立适合于淮河流域水文气象耦合的洪水预报预警模型。
责任单位: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五)农业气象研究及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 18.建立淮河流域农业旱涝灾害指标体系
针对淮河流域全境,对在安徽省适用的农业旱涝强度指标进
行区域验证、修订和推广,并确定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和各发育期的旱涝灾害损失评估指标,建立淮河流域农业旱涝灾害指标体系,为淮河流域农业旱涝监测预警和精细化损失评估奠定基础。
责任单位:科研所
19.农业旱涝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研究
完善淮河流域农业旱涝灾害损失数理统计模型和作物生长模拟评估模型,深入进行综合评估技术研究,并形成业务系统,实现淮河流域农业旱涝灾前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影响评估,提高农业旱涝损失评估的机理性、时效性和定量化水平。
责任单位:科研所
20.冬小麦旱涝天气指数保险模型优化
通过野外试验,开展已用于安徽省的冬小麦干旱和连阴雨天气指数在淮河流域的适应性检验,进行两类天气指数的区域修订和完善,并逐步应用于淮河流域种植业农业保险。同时设计研发适用于淮河流域的其它大宗作物(玉米等)天气指数计算模型。
责任单位:科研所
21.淮河流域农业旱涝风险分析和区划
传统农业气象区划方法和GIS技术相结合,开展淮河流域农业旱涝灾害精细化风险区划;利用旱涝风险区划产品,结合当时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未来天气气候预测,及其脆弱性与抗灾能力,进行淮河流域农业旱涝灾害风险评价。
责任单位:科研所
22.合肥地区灰霾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进行合肥市灰霾等大气环境参数探测,分析合肥地区灰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城市污染气溶胶理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责任单位:科研所、合肥市局
23.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和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
基于安徽农网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气象服务综合技术平台。
责任单位:农网中心
(六)人影技术研发和作业效果检验 24.省级人影综合业务系统建设
完成省级人影综合信息处理与分析平台建设。包括基于MICAPS3核心技术的MICAPS3、GPS/MET、MODIS、SWAN、雨雾滴谱、作业需求分析、国家级指导产品本地化应用等省级指导产品研发与显示分析,建立相关历史资料统计查询系统和省级业务值班系统,开展人影作业指标体系研究。
责任单位:人影办
25.完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徽省人影作业指挥系统 探索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和作业动态的科学管理。采用物联网技术,在现有的人影管理中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和RFID技术,对人影装备从生产出厂到购买入库、产品出库、运输直至发射使用各环节的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跟踪,形成产品闭环管理;实现自动记录各环节操作人员信息,为人影作业指挥、作业后效果评估积累基础数据,提高人影作业服务综合效益。
责任单位:人影办
26.开展人影作业效果检验与科学试验
推进江淮地区人影随机试验。开展黄山云雾微物理观测与试验,全面观测黄山云雾的气溶胶、云滴、雨滴、霰、冰晶、雪晶、云水含量、雷达回波、多通道水汽辐射量等宏微物理量谱分布,在现代气候背景下,对云水分不同地点、不同天气形势、不同高度云水宏微物理结果变化进行系统的观测分析。开展雨雾滴谱观测与资料应用。
责任单位:人影办
三、加强对外科研合作与交流
继续加强与中科大、中科院合肥分院等单位的科研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加强资源共享,增强优势互补;联合申报项目,在合肥市灰霾等大气环境参数探测研究、降水、能见度和气溶胶颗粒物浓度等气象探测技术,城市污染气溶胶理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责任单位:省台、气候中心、科研所、大探中心、信息中心、人影办、农网中心
四、加强气象科技管理能力建设
1.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和转化应用管理制度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建立以业务化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将成果应用效益评估纳入项目实施任务,对各单位重点项目推进及成果转化的完成情况开展质量评价工作。规范科技成果鉴定、验收、登记、申报奖励程序,完善科技成果备案制度,健全科技指标统计、评价和通报机制。
责任单位:科技与预报处
2.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培育关键项目
根据我省优势专业和特色领域,重点解决气象业务服务迫切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问题;引导科技力量向技术研发聚集,通过任务引导和资源支持,形成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持续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责任单位:科技与预报处、人事处
第二篇:气象局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气象局工作计划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市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三气象”工作方针,站在新起点,把握新机
遇,突出抓好体制创新,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突出抓好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突出抓好“三站四网”建设,推进综合观测能力实现新跨越;突出抓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达到新水平;突出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汛期气象服务万无一失;突出做好人工增雨保泉工作,积极服务生态市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和谐部门建设,推进部门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推进全市气象工作开创新局面。
1、突出抓好体制创新,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根据《山东省气象局业务技术体改革机构编制方案》和《关于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按照《**市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创新用人机制,按需设岗、以岗定人。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切实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技术到位。加强对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精神的学习和贯彻,使每个同志深刻认识这次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地投身改革,时刻把握干部职工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做好改革中的思想疏导工作,化解矛盾,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任务的完成。
2、突出抓好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按照省局要求,下半年重点是在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6]3号文件加快山东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上做好结合的文章。
3、突出抓好“三站四网”建设,推进综合观测能力实现新跨越。在城市和乡镇重点地区进一步提高加密自动站的建设密度,力争尽快实现城市5Km,乡村10-20Km的自动站密度设想,从而解决我市中尺度天气系统监测中存在的站点资料稀疏问题,提高精细化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
4、突出抓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达到新水平。严格落实《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切实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发布。探讨利用手机短信发送技术及时服务县、乡、村及以下用户,努力使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尽可能覆盖受影响的群体,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强灾情收集上报制度,要求相关单位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灾区全面了解灾情,按规定逐级上报。努力提高灾情上报时效,增强气象灾情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5、突出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汛期气象服务万无一失。汛期服务要按照“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和“灾害性天气不漏报,重大天气不错报,全年工作不放松,每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服务理念和要求,立足于抗大旱、防大汛、抗大灾,提早做好汛期各项准备工作,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汛期气象服务万无一失。特别要做好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预报服务,以及对旱、涝异常气候的预测服务,努力减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6、突出做好人工增雨保泉工作,积极服务生态市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启动“**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有关工作,全面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各项工作。在我市南部山区水分涵养区建立**市南部山区人工增雨(雪)基地,构建全市联动的现代化、规模化人工增雨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我市总体增雨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促进泉水持续喷涌,不断满足生态市建设和保障全市社会经济发展。
7、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和谐部门建设,推进部门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维护党章,执政为民。要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搞好党风廉政建设。
《气象局工作计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气象局工作计划。
第三篇:气象局工作计划
(一)、继续把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首位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将始终坚持把公共气象服务放在首位,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我局精心打造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平台为载体,以着力提升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加强气象基础业务建设,切实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
(二)、继续
加强新一代天气雷达等项目的工程建设
目前,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已进入快车道,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建设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期。继续积极推进浮梁县局工作用房的建设工作,如期按质按量完成这些工程建设项目。争取2014年汛期前投入使用。
(三)、切实为瓷都经济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2014年,我们将继续大力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气象保障服务与瓷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全力做好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认真抓好精细化气象服务;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的科学性,高度重视和着力加强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
(四)、坚持为“三农”服务,提升为“三农”服能力
2014年,我局将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点,健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在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科技含量的同时,将继续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管理和规范工作,改革、创新、探索新形势下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为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进一步加强气象文化建设
在新的一年里,我局将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依法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职能,优化气象事业发展发展环境;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增强气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瓷都气象事业的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气象局工作计划
气象局工作计划9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气象局工作计划9篇,欢迎大家分享。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1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部门帮村、党员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为扎实有效地推进结对帮扶工作,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特制定20xx年帮扶工作计划如下:
1、调整了结对帮扶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市气象局局长徐秋平担任,冉祯军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成员单位:市局办公室、信息中心、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局办公室,由市局办公室主任担任。
2、年内帮助解决被帮扶村合江县榕右乡范家祠村开通农经网信息服务站、村委会会议室维修、在农经信息站上宣传楠香米以及农副特产品,为该村的农副产品寻找商家。力所能及地帮助全村7个老党员特困户,为他们尽早脱贫致富献计出力,年前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向该村开展送温暖活动;压滤机滤布为虎头乡坪上村开通农经网信息服务站,安装电子显示屏。
3、在帮扶村开展智力投资,市局派出农业气象技术人员到该村讲解农业气象科技知识,使该村广大农户提高科学种田和防灾减灾意识。
4、汛期前为该村送去防雷避险常识挂册和防御雷电灾害的光盘,滤布并为村民讲解了防御雷电灾害的有关知识,使广大村民增强了防雷减灾意识。
5、为该村捐赠两台电脑,帮助安装调试好;帮助该村3名贫困家庭学生解决学费。
6、按照泸州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开展“送温暖”惠民活动。
7、年内为范家祀村开展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场。
8、在农经网、电视天气预报栏目中宣传楠香米及农特产品。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2计财科四月工作总结:
1、做好部分县局已完工的基建项目进行初验准备工作;
2、督促部分未成立独立企业的单位加快进度,完成此项工作;
3、积极做好预算二下的分解准备工作,并按时按要求、科学合理下达到各单位;
4、积极配合结算中心推进全市会计帐务电算化工作;
5、认真做好政府采购工作;
6、榆林住房货币化补贴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及住房集资情况调查上报
7、组织全市灾后重建方案的上报
8、榆林3月份建设项目进度上报9、20xx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划分建议的上报
10、编制6-12月全市预算基本支出用款计划
五月工作安排:
1、完成20xx年实施的项目招投标工作及开工建设;
2、积极做好预算二下的分解工作,并按时按要求、科学合理下达到各单位(目前尚未收到省局08年预算批复文件);
3、进一步配合结算中心推进全市会计帐务电算化工作;
4、继续督促部分未成立独立企业的单位加快进度,完成此项工作;
5、完成项目进度月报;
6、完成局领导布置的政府采购工作。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3为了更好地巩固我局爱卫工作成果,抓好全局卫生管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巩固发展国卫成果的要求,我局今年的爱卫作主要是加强对爱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抓好职工健康教育,强化干部的卫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减少病。建立优良的卫生秩序,创建清洁,卫生、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抓好管理。局爱卫工作领导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设立爱卫办公室,有专人负责爱卫工作。同各科室、中心签定卫生责任书,明确卫生职责,增强全局职工爱卫意识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从建章建的来规范爱卫工作。按照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生活区域卫生管理制度以及卫生公约等进行管理,并不断完善。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工作。利用宣传专栏进行卫生知识宣传,编制卫生知识简报,请专业教师讲授卫生知识,进行卫生知识测试。使全局卫生宣传面达到100%,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
四、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定期卫生扫除,定期检查评比制度,要求全体职工熟悉门前“三包”内容,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并按责任的规定,落实卫生责任制区的卫生工作。按要求设置公共卫生设施和卫生标志,建立卫生监督岗,聘请卫生监督员,建立每日小清洁,每周大扫除,每月一评比的制度,积极开展创卫生科室活动,随时保持全局环境整洁美观。
五、在爱卫办和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经常开展除“四害”工作,认真组织工员完成下达的任务,除“四害”的工作记录,资料完整。
六、搞好大院内绿化、美化。对花木进行修枝、治虫,加强管理,公共厕所经常保持清洁,无蝇、无臭、无尿垢,提高院内环境卫生质量。
七、继续做好预防重大疫情的宣传工作,并成立专门领导工作小组,局领导定期下到县区局督察预防工作,及时召开防治疫情工作会议,制定规章制度防止疫情病毒传入。办公、生活区做好消毒,发放有关预防的资料和相关预防药品等。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作,按照上级部署,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各项指令性预防任务。
八、支持街道和居委会的工作,服从监督管理,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爱卫活动,及时向大山坪街道办事处通报工作信息,按时完成布置的爱卫工作任务。
九、按照卫生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的各项要求,严格管理,高标准、高要求开展工作,在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的同时,做好对县区局的指导、检查工作,帮助做好各县区气象局卫生单位升级达标工作。
我局将按照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做好爱卫工作,为巩固发展国卫成果做出努力。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4今年上半年,在州气象局的正确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全省、全州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州局下达的目标管理任务,强化目标意识,层层分解任务,明确重点工作,制定具体措施。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局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局党支部按照州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具体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效能,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配合县农办参与农口战线争先创优活动,狠抓了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觉悟,开展正反面教育,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年初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纳入了工作目标管理。严格执行“三人决策”和办事公开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上半年没有出现顶风违纪行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业务质量稳步提高
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干部职工作风明显好转。特别是业务人员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明显提高,他们严格执行业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岗位练兵,认真学习新技术新规定,工作中你追我赶,质量与历年相比稳步上升,测报上半年无错,错情率为0.0‰,各种资料、报表上报及时,尤其是灾情报表上报准确及时;我局将总结经验,继续加强业务学习,争取下半年业务质量不滑坡。
三、公益气象服务准确、及时
(一)加强领导
我局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制定了今年春播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组织领导、规章制度等方面作了周密地安排。并严格了24小时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灾害性天气集体会商和重大灾害性、转斩性、关键性天气向领导汇报制度。在州局业务科和州气象台的指导下,我们积极组织人员对本站观测仪器、9210卫星接收设备、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络进行了一次全面巡检,做到技术装备和业务系统有保障。
(二)预报准确、服务及时
2月29日我局组织发布了《20xx年春季气候趋势预测》:“预计20××年春季播种期间天气较好,育秧期天气较差。春季冷暖变幅大。3月气温正常略偏低,4月气温略偏高。3月下旬中期至清明前后有一段晴好天气,适于水稻播种。3月上中旬和4月中旬各有一段低温连阴雨天气,部分乡镇有春寒或倒春寒发生。预计5月上旬有五月低温发生。预计春播育秧期总降水量正常略多,其中3月份降水略多,4月降水正常,出现春旱的可能性小。稳定通过8℃初日略偏迟,出现在3月中旬末;稳定通过11℃初日偏早,出现在3月下旬前期。”预报准确。根据农作物主要生长季,及时发布专题气象预报。将预报情报资料向县党政领导汇报,每天与县政府办、县防汛办、农办联系,报送长期、中期、短期天气预报及实时资料,为县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据不完全统计,春播期我局发布书面材料达10余次、100余份,电话汇报传递气象信息150次以上,农业气象专报5次。并将预报情报资料及时传达给服务单位。由于我局在春播期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受到县委、政府领导的表扬和服务单位的称赞。
(三)及时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工作
为有效减轻冰雹灾害对我县农业生产尤其烟叶生产的危害,按照州气象局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我局5月4日召开20××年人影工作培训会议,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气象员和民兵要增强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规范化作业水平。组织民兵操练,温习操作流程,讲解故障排除,为今年人影安全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5月5日,我局将6门高炮分别在盐井、松柏、抚志、富坪、石堤、车坪进驻炮点,正式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工作。
(四)抓好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维护工作
在入汛前,在州气象局的领导下,在业务科的指导下,我局对全县30个乡镇42个区域站进行了全面维护,今年下半年我局继续对采用市电进行供电的区域站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太阳能供电现有的购置5套两要素区域站,将本县城的单要素进行整改。
四、气象宣传广泛、到位
我局分别在3.23、5.12防灾减灾日,组织人员上街,大力宣传了《气象法》、雷电知识、雷灾事故、重大灾害应急响应及手机短信和“96121”重点工程包月业务,路过行人纷纷前来咨询,领取宣传资料,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5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粮食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培育龙头企业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我局于二〇xx年一月被河北省粮食局授予“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振兴工程先进单位”;二〇一四年获得xx市“重项工作突破奖”。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我单位总结了20xx年以来的主要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回顾过去五年重点项目建设及重项工作
(一)xx粮库一、二期工程全面完工
20xx年以来,我局将xx粮库、饲料公司、面粉厂、第二粮库出售解决建设资金,在xx新火车站附近征地100亩,建设高标准粮库,这一做法被省粮局誉为“xx模式”在全省推行。该工程于20xx年8月8日开工奠基,占地100亩、总投资5180万元,建设散装平房仓、钢结构周转仓共十栋及办公楼、军供中心、机械设备库、药品库、磅房、消防等附属设施,全部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等科学保粮技术。20xx年6月xx粮库一、二期工程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xx粮库的'总仓容达到42373吨。
(二)落实国家政策,实现小麦收购
“五连增”自20xx年以来,我区种植夏粮面积为128万亩,共收获小麦9.98亿斤,为保证国家政策很好的落实,我局采取多种方式,一是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宣传,走访粮食经营户,通过制作以《条例》及《办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和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学习,以点带面提高贯彻执行《条例》和《办法》的思想认识和守法执法水平。二是切实做好20xx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合理确定委托收储库点,按照冀粮调【20xx】12号文件要求,我局经过严格筛选,研究决定xx粮库为收储库点。今年3、4月份,在xx粮局的指导下,完成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库点的确定工作,新建设的xx库通过了发改委、农发行、中储粮、xx粮局四部门的验收,并完成安装收购软件及设备,确保了小麦收购。20xx年7-9月份共收购最低保护价小麦14000吨。三是开展执法检查,保持市场价格稳定,打击压价行为,派专人到收购库点全程监督,保证小麦入库质量,麦收期间没有发生农民“卖粮难”和“打白条”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
(三)五年来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五年来,我局通过积极跑办,共获得粮食企业基础设施项目资金60万元、国债投资建设粮食仓储设施项目资金500万元、20xx年争取专项资金75万元,用于安xx库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设备、20xx年争取资金90万元对官道李库、门庄库、王海库、小寨库、魏屯库、新庄库、吴吕库、柏芽库、午村库进行了维修。
二、重点工作
1、为确保全区人民粮食安全,力争20xx年7月底前完成区政府批准的6000吨县(区)级储备粮入库。
2、加强培训,加大执法力度,督促粮食经营户建立经营台帐,提高统计数据的上报率,规范操作,继续高质量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发证工作,严厉打击无证收购,确保粮食市场秩序。
3、安排20xx年乡村居民户存粮专项调查工作。
4、完成xx粮库三期工程建设,使之达到库容2亿斤的规模。
5、利用“粮安工程”专项资金,对基层各库站进行维修改造。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61、完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整合现有气象观测资源,加强设备配置,优化观测站网布局,扩大气象监测范围。健全由卫星监测、地面观测、区域气象观测为主的自动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加强气象信息传输系统维护,确保安全、高效地收集、整理、上传、存储基本气象资料。加强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建成技术装备保障库,确保综合观测系统稳定运行。
2、健全气象预报预测系统。
按照“业务平台现代化、预报模式数值化”的要求,进一步建设以天气监测、信息分析处理、预报会商为主的预报预测系统,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建成新的气象卫星接收站,更新卫星接收设备,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建成大屏幕电子显示屏、投影幕、液晶显示屏等视频会商系统,改造气象信息网络速率,满足大流量的信息传输,使预报预测业务现代化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推进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化,深入应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加大对本地客观化、滤布短时性、精细化预报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
3、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以提供及时、主动、准确的气象服务为目的,依托气象基本业务系统,建立和完善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和公众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包括电视天气预报、电话“12121”、网站、手机短信、气象电子显示屏等公共气象服务传输平台,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连续滚动、灵活迅速,提供个性化、数字化及动态跟踪全程服务。深化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在常规性服务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新要求、新需求,提供相适应的气象服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4、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系统。
建立规范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完善炮点建设和作业指挥系统,工业滤布突出为农服务的工作方向,积极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效益。
5、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
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气象论证,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产品种植专题气候区划,积极为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在种植密集地建立固定观测点,获得适时气象资料,分析气象条件对其产生的影响,及时提供服务产品。做好农业产量预报业务,发展农业产量预报技术,开展针对粮食安全的气象评估。积极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宣传普及气象知识。
6、加强气象台站建设。
建成图书阅览室、视频会议室、文体活动室,配备相关设施,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突出气象科普重点,打造以气象科技为主的科普场所,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科普传基地。
7、认真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在做好气候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献计献策,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可持续性、再生性等优势,为经济建设提供能量利用参考。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7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部门内部安全生产工作及为社会各行各业安全生产开展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实现预防和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总体目标,根据宿迁市气象局和县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要求,特制定20xx年泗洪县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在20xx安全生产责任书检查、考核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20xx年泗洪县气象局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制定安全生产考核办法。
二、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措施
(一)与相关各科室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逐级分解落实责任目标,层层落实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二)建立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制度。
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我局的重要议事日程,召开有关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决定和工作部署。在单位内每季度末和节假日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半年进行一次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年终进行考评和总结。督促各科室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隐患和重大问题。对重点工作、重要决定事项、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的落实进行跟踪、督办。(三)人影作业持证上岗,定期不定期人影作业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人影作业期间的安全。
(四)组织开展好以6月“安全生产月”为主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在职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五)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确保各种隐患整改到位。
(六)加强事故防范:
1、做到安全行车,严禁酒后驾车;
2、在人影作业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规定。
3、在防雷检测中严禁违反安全要求操作,杜绝出现人员工伤事故。
4、人影、检测、安装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率达100%。
5、局内房屋防、避雷设施完备,性能良好。
6、人影固定作业点,防、避雷安装率达100%,并达到国家标准。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8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文明办市残联《关于开展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扎实推进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有效开展,按照市委要求,为开展好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根据我局所住帮
扶村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助残帮扶基层服务工作是驻村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做好助残帮扶,把残疾人看成是村民平等、普通的一员,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使他们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创业早日脱贫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二、加大力度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助残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助残日和助残帮扶基层服务,组织残疾人及村民和助残志愿者参加活动,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村民能够自觉的帮助身边有残疾的人,积极发挥助残志愿者的作用,为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的生活提供切实有效的全方位服务。
三、认真开展好、落实好助残帮扶基层服务工作,对重点辅助对象定期进行访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提供到位的服务,解决生活难题。对助残家庭发生的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并提供服务,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四、做好重大节日的助残救助工作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损害助残的利益。在救助工作中优先考虑生活困难的助残家庭。
五、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改善助残的家庭生活情况,为有劳动能力的助残及其家庭成员寻找工作岗位,使他们尽自己的能力,自食其力,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命运。
六、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助残帮扶基层服务的相关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助残帮扶工作水平。
气象局工作计划 篇9一、1-5月工作总结
1、精心做好公共服务和特色为农服务
截至5月15日,我局共发布专题气象服务17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专题4期,森林防火周报27期,政府决策服务短信46期,其他服务短信92期,气象科普宣传16次,电台专题“民生气象,服务民生”15期,电话连线养殖大户和乡镇农技人员16人次;实地农业调研4次,报纸宣传报道1次,电视新闻报道4次。今年1月,**区东山镇气象信息员俞仕福获20xx年气象服务贡献奖,被中国气象局授予“20xx年百名优秀气象信息员”称号。
2、积极配合做好汛期准备工作
为顺利渡汛,按照市局汛期检查的要求,完善汛期的各项制度、流程和预案,积极组织人员从汛期组织、综合业务、应急处置和设备保障四方面进行汛前自查,做好汛期准备工作,确保设备正常,顺利渡汛。
3、积极组织3.23世界气象日活动和防灾减灾宣传
以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周为契机,全面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根据20xx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气象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我局加强组织领导与其他单位协调联动,积极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3月至4月,我局与**实验小学、**中心小学、**区**实验小学联合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暨**区气象局首届气象阅读节活动,向学校赠送《难以捉摸的气候变化》、《暴雨洪涝》、《人与气候》等气象科普图书及宣传材料五百余本。323世界气象日和防灾减灾周期间,我局通过LED显示屏发送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标语,在“**气象”多媒体信息显示终端上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短片,并在学校悬挂气象防灾减灾展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我局举办的“全球变暖”科普讲座,观看气象科普视频,通过现场提问等方式进一步宣传气象科普知识。今年323对外开放日,我局共接待90多人次,赠送气象科普材料180多份。
4、继续推进“太湖流域气象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至20xx年5月,**生态监测站的办公用房及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装修工作已完成,安保人员已部署到位,网络机房已经建设完工,大气环境设备安装布设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观测场、水上观测平台和北斗雷达都在前期筹划当中。
5、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积极抓好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规范行政许可各项工作,对区重点项目实行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截止5月15日,20xx年共受理图纸项目59个,办结行政许可核准44件,发放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64张,联合竣工验收15次。
6、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加强文明创建力度和水平。
为了更好的推动基层党建的发展,保持基层党建的活力,我局努力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并积极申报**区十佳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全力打造“民生气象,服务民生”服务品牌,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
将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文明创建力度,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年初,我局前往**镇**村、**镇**湖社区分别开展“三级三联”20xx年春节走访慰问和贫困薄弱村挂构帮扶活动,为困难户送去慰问及新春的祝福。同时,我局还积极完成文明单位在线、气象志愿者、社区共建等活动,并及时整理创建电子台帐,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精心做好公共服务,加强对服务工作的总结,为做好森林防火、夏收夏种、汛期、秋收秋种以及国庆等法定长假等的气象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快**生态站的观测场、水上观测平台和北斗雷达的安装、采购和实施进度,做好十二五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3、根据区文明办的要求,做好市文明单位的迎检准备工作,对照**市文明单位建设重点工作考评标准,查漏补缺,争取顺利完成创建任务。
4、加强财务、内控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根据财务大检查的要求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自查整改。
5、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做好“四联双提”、“三级三联”、“三访三促”、“8.26助学帮困活动”、“助残捐款”、“党员关爱帮扶行动”等主题活动。
第五篇:创新年材料
2. 如何培养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国际著名认知科学专家的研究和国际学术前沿科学探索的惯例以及第一流学者们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历程,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连续不多于十年,间断多于十年)可走到学术前沿,少数佼佼者还可走到学术最前端。换句话说,这十年三个台阶是成为大师级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除必备的知识技能之外,还有机遇(与人和、地利、天时等有关)和天赋(与个人的经历、阅历、爱好、特长、个性等有关)乃至灵感等。
从科学前沿探索者们的成长历程来看,到第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或得到第一流大师的耳濡目染甚至必要的提携扶持固然是一条捷径,但这毕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有的条件。如今我国暂时还没有一所大学称得上是国际第一流,在此情况之下,虽然外籍第一流科学家被请到国内来交流或帮扶,但这样做只是一种过渡,也有许多不足或遗憾,一则时过境迁(多数年岁过高),二则缺乏氛围(脱离创新团队),三则国情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和思维差异),即使有这些第一流科学家帮助,短期内国内仍然“„冒‟不出杰出人才”。
由此可见,内因是关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这让我想到了斯坦福高级咨询专家给朱镕基主持的技术引进课题作报告时所指出的问题:国际上发展中的国家引进技术为什么会大部分失败的原因有三个,1、双方的创新人才未能对接,2、引进方缺乏支持双方创新人才对接的环境或配套机制,致使稀缺的创新人才如同处于沙漠中的水滴,3、在引进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时引进方过于注重前者——就是过于注重物质载体而忽视信息本体,不理解后者远比前者更重要。这种现象在我国的科学和教育等领域也普遍存在。
无怪乎,钱老说“这是很大的问题”,温总理说“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国际学术界有一个很好的惯例,这就是学术前沿的独立探索者,时常会到各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去访问或交流。这也就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种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另外,即使没有这种直接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通过科学论文和有关事迹的报道或转述等方式接受相应的前沿科学信息。随着自己学术水平的提高,便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直接与前沿领域的大师们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有条件的也可到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作短暂的访问或交流。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工具,如:订做的双语工具和多科知识平台以及搭建或加入适合自己的创新环境。这样,一方面,可不断提升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掘和培养自己和同学们的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
2.1新旧两种育人模式如何兼容?
当今国际学术前沿的发明创造和发现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即使是最优秀的杰出人才也应接不暇,对此,务必首先完成好大学课程和学业的大学生又如何才能做到应对自如呢?
这无疑是要求大学生在漫长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一方面,既要熟悉并掌握旧的科学范式,另一方面,又要探索乃至必要时创立新的科学范式。
可以说,大学前期主要学习已有的学科知识,其特点是遵循既有的科学范式(即:旧范式);大学后期才较多关注科学前沿(新范式还未建立起来,旧范式仍在起作用)的新知识。
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习与创新有一个显著区别:继承有固定模式而创造却没有,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难。一方面,大学生必须继承以往知识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做练习的过程可掌握的旧的科学范式[考试可检验大学生是否掌握的牢固(所谓“基础牢不牢固”)];
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必须开拓进取,尤其是走到科学前沿之后,通过发现创新和发明创造的途径可建立新的科学范式[产生(学术的或市场的)影响可检验大学生是否能够创新或创造(所谓“是不是真正作出了创新或创造”)]。
两方面的中间过渡地带有多大呢?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实例可间接说明这种新旧转换不
易。
例1,1977-1979,当时有个1976年高中毕业的优等生,在经历了一年多无拘无束自由探索和广泛阅读之后,一天忽然得知我国恢复了高考,过去不能想的好事竟从天而降。沉浸在发现“信息基本定律(假说)”的喜悦和忙碌于探寻其充要条件(为此读了“三论”和“未来学”等西方新技术浪潮初期的许多论著)的他,此时,才刚刚展开其发散性思维,要立即转到(高考必须的)收敛性思维上来,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因此,在表面上,他虽然也卷入到了当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那种为高考而忙碌的人群之中,但是,实际上他那种(自己有了重大新发现的)“浪漫心绪”与(当时正面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那种高考的)“严峻现实”之间是冲突的。也就是说,在其社会人生旅程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关头,仅靠他个人那时的初浅阅历或不成熟的经验还不具备制定出万全之策或周密应对方案以及确保这一关键期的一项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如一贯彻到底的双重能力。加之年轻气盛或好高骛远(订了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所谓“非清华北大不上”,而又没想到可直接去找老师指点、提携和帮扶),其结果是累败累战。实际上当时只要能适当注意一下高考的有关情况,再去找老师请教一下如何应对高考的策略,然后,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地复习(把自由探索的多个头绪暂时放下——高考成功之后再继续嘛),也许真就把当时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如这样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曲径通幽)。因此,话说回来,正是那时连续三次应对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的激烈冲突,才练就了他如今收放自如地驾驭复杂系统工程的统辖能力(还能保持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形成了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坚毅个性。要么不做,要做就会谦虚谨慎、全心全意、切合实际地去做。
例2,2004上半年,当时有两个高中毕业班的在校优等生,双双都通过了市一级奥林匹克物理初赛预选,其中,陈某排名虽比许某高一个等级,但都有资格到省城参加决赛。两人都认识且在思想创新方面曾请教过笔者(或接受过笔者的部分创新思想),同时也都面临决赛前夜在心理上的不平静和生理上的不适应。不过那时,只有许某给笔者挂了电话,而且,直接了当地谈自己当时心情非常烦,于是作为长辈的笔者本能似地迅速调动了自己多年指导学生考试应变的经验和技能技巧的积累,告诉许某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清理思路,最后,还明确地强调三个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做法:
1、不要烦,没什么大不了的,2、考试都是有规范有标准的,只要自己平时已按照这些规范和标准作了大量的习题和试题——而这(笔者认为)许某平时做得相当不错,就可应对自如,3、既然你(许某)说自己现在怎么也无法入睡,干脆就把以往奥林匹克物理决赛题解有条理地过一遍(没想到:他果真这样做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几乎是一夜都没有睡!”)。结果:珠海去的三名同学中只有许某考取了一等奖。这之后,许某又就是否继续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事征询笔者的意见,根据许某的情况笔者提供了建议或意见。结果许某又得了个一等奖!。这样,许某圆了清华梦,而(考上华工的)陈某却没有。
例1-2说明,新旧两种模式在一个人的心理上是不太容易兼容的,但并非不能兼容。对考试而言,平时做习题是掌握旧范式,临场应变需要适当地突破旧范式的一些约束——融入一些新范式的创造性思维,如许某考前心态本来非常不好,导入了新范式,改变了邻近考前的心态进而临场发挥得更好。反之就受挫折(例1练习不够;例2陈某临场发挥欠佳)。
例3,1996年珠海市三中刚从职业中学转为普通高中不久,高考成绩上不去。于是,市政府彭家柱常务副秘书长推介笔者作为教育系统的八个科技顾问之一去三中传授创造创新经验,为此,三中教务处余宪泽副主任(物理老师兼毕业班的班主任)特邀请笔者给他带的毕业班上两堂示范课,即站在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的立场,谈如何做好各门功课的总复习,不仅讲清楚各门功课自身和相互之间的知识结构关系,而且,举出每门功课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的典型示例。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同学们的眼睛都亮了,不仅思想都活了,而且,个个反映都非常好。就连余副主任这位很有教学经验的高中老师也很激动地对笔者说“你
提到的许多东西老师和同学们似乎都知道,但就是没有像你这样把它们融会贯通,尤其是在临近高考前的一个多月,的确很有必要按你讲的这个思路帮助大家把学过的东西既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拉一遍。很好!先休息一下,下节课继续这么讲。”后来听说,这个班的同学几乎个个都考上了。几年后,再见到余老师的时候,他已升任重点中学校长了。例4,类似的课(省略),笔者还在其他学校讲过。效果也都很好。
小结:两种育人模式各有利弊。如例1-2是个例,那例3-4则是群例。以上事例说明,师生们平常熟悉旧范式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新范式带给他们的启示至少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因为,高考的成败,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平时训练方面,而不在起“点缀作用”的创新方面。
2.2双语思维及表达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我国大学生的母语主要是汉语或中文。英语或英文作为外语总是不如母语来得流利或顺畅。由于追赶国际学术前沿新科技的需要,因此我国大学生也就逐步被培养成了一个双语者。这样有弊(增加了外语和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任务)有利(随着双语能力一同发展起来的还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协同思维能力)。如果我国大学生都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个必然结果,那么,就可主动地在双语工具的帮助下加速这种进程并确保其(双语能力)良序发展。
2.2.1 实施例1(培养双语思维及表达能力的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
2004夏某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会议室,大学英语教研室三十几位教师,外加英语教研室主任孙怀庆教授和院长王源良教授,六位大学一年级新生(“好、中、差”各两人),示范课的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精读)的一段课文。教学要求:通过教师的示范和组织,让每一位同学做到流利地听说读写译——达到可教会其他同学的熟练程度(即:当堂消化)。(当时的具体)教学方法:首先,让大家听该段课文的朗读(标准而地道的语音语调)。接着,安排每位同学各自借助工具书独立笔译很小的一部分(整段课文的1/6)。然后,安排两人一组互教互学齐练(任务完成即换组进行),当每一位同学都掌握教师(笔者)所要求的授课内容后,教师当堂检查每位同学听说读译的熟练程度并点评各自的优缺点(此时余留的问题几乎都是学生自身不易发觉或具有普遍性或个性很突出的问题)。由于这次完全是人际接触方式(没动用国际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手段),因此,各个大学生独立翻译的双语句子没有同步输入电脑进行自动比对,因此,同学们相互比对的书面记录(写)就留待课后整理入库——要求区分不可接受的病句和可接受的同义句(这样日积月累就可制作该课程的双语工具)——既便于自己复习又便于其他同学借鉴。(当时)教学结果:每位同学的成绩都比以往消耗式教学的效果好许多。同学们都说:这样的教学,不仅学到的东西更牢固——学会了如何应用所学的东西,而且,整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既富有情趣,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真过瘾!最重要的是更见实效,收获大。
小结:因为是临时安排,事先没与同学们进行课前沟通,加之示范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参加试验的六位大学生一道实施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学生分组去互教互学齐练的时间给在场的三十几位大学英语教师和两位领导介绍“应用融智学”的新知识(正常教学不必如此一心两用),因此,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的优越性或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机协作的教学过程,以及,可用但没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相应的生产式教学工具软件等可使教学效果倍增的手段,致使自动记录和连续分析比较等人机协作而不断优化互动的一系列独特功用都没体现)。尽管如此,教学效果还是相当满意的。此次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实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师的创新创造带动大学生们参与共同的创新创造。如要求不高,仅此一次示范课之后,其他师生均可如法炮制(模仿继续这样做)。如希望达到应用融智学与工程融智学两方面的高要求,就不是简单的模仿可奏效的,因为,有个标准与法如何制定的问题,否则,不可能形成教学体制由“消费式”向“生产式”的根本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