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主体责任的通知-5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
渝质监发„2011‟202号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企业 主体责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市计量质检院,各区县(自治县)质监局,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分局,各区域计量质检中心,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现将《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企业主体责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若干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 1 —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企业 主体责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若干规定(试行)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认真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企业主体责任,是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落实食品企业(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及核准生产的小作坊,下同)主体责任,既是法津法规对食品企业的最低行为规范,也是食品企业社会道德的底线。食品企业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食品、健康食品、放心食品是对政府负责、对民生负责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进一步加强督促全市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食品药品综合整治工作总结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企业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作出如下规定。
1.强化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食品企业应从严控制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关键点以及出厂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凡国家抽样检验、市级抽样检验、不定期抽样检验不合格的,一律在媒体上曝光,列入黑名单,并依法按上限惩处。凡列入黑名单的企业,质监部门组织对其进行生产许可专项执法检查,不符合生产许可条件的,吊销生产许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 — — 2 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2.持续保持资质的一致性。食品企业必须持续保持获证时的生产条件,检验手段和生产技术工艺,不得擅自改变。因客观环境、工艺技术、设备更新必须改变的,应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现场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生产。否则,质监部门一律按无证生产严肃查处。
已获证企业要积极自查自纠在保持生产条件、持证上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质监部门的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
3.建立质量安全公开担保制度。食品企业每年应按《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主体责任的相关制度建立和落实以及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添加剂使用、诚信等方面作出公开担保明示,并对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未依法履责等问题进行担保。企业法人代表必须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担保书》上亲笔签名。企业的担保内容及担保责任必须在区县以上公众媒体上公布。同时,担保书必须在本企业公开张贴并报当地质监部门备查,接受群众的监督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4.建立自查自纠报告制度。食品企业每半年应对落实主体责任各项制度的情况,结合许可证年审报告内容进行一次自查。对自查出的问题、隐患应及时进行自我整改并将自查、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当地质监部门。对不认真按时自查、整改不到位、报告不及时的企业的违法行为,质监部门一经查实,从严惩处。
5.建立问题产品溯源制度。食品企业对质监部门的产品抽
— 3 — 样检验不合格及媒体曝光的问题产品,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查清问题的原因和制定整改、补救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回应媒体和向当地质监部门如实报告。
6.完善应急处置制度。食品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每年应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反应迅速、报告及时、控制有力、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损失和次生事件的发生。
7.建立法人代表培训制度。食品企业法人代表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厂长)及主要负责人除要加强自我学习外,必须参加相关监管部门统一安排的,不低于40小时的法律法规、主体责任及职业道德、形势教育等专门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质监部门对企业法人代表培训情况要进行登记并进入企业监管、信用档案,作为企业申证、换证考查条件之一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内容之一。
8.建立食品企业员工内部培训制度。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内部员工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年至少对企业检验、配料、质量管理等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不少于40小时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自行培训或外委培训,并将培训内容、时间、考试考核情况书面报告当地质监部门,进入企业信用档案备查。
9.认真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自查。食品企业应定期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本企业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情 — — 4 况,特别是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2009年第119号)的规定,按要求向质监部门提交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自查报告。配合质监部门的日常巡查、执法检查和抽样检验,如实提供相关证据,不得阻扰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责令整改的事项,必须按时限要求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并及时书面报告质监部门。
10.严格落实对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考核的整改要求。食品企业应按照质监部门确定的监管类别和等级建立和完善重点制度,并强化落实措施,确保企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根据质监部门每年对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的考核,凡确定为落实主体责任基本达标的企业,应及时主动查找问题、积极整改,限期达标;不达标的企业应停产整顿、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能基本达标的企业,质监部门将按照“四个必须,五不放过”的要求,依法对其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或核准证。
11.食品企业法人代表定期报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食品企业法人代表每年必须向质监部门报告本年度在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情况,产品质量情况以及诚信经营情况以及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的质询。对履责报告会上提出的建议意见要认真吸纳和整改,并及时书面回复建议意见人。
12.接受监管部门对企业法人的约谈。在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中发现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或者经消费者多次举报,经调查属实
— 5 — 的企业,要接受质监部门的约谈。凡被约谈的企业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报送质监部门。
13.配合质监部门实施食品安全监管“连坐制”。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企业,要及时查清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和补救措施,召回问题产品,及时回应媒体,并向当地质监部门如实报告。在积极接受质监部门处理的同时,应主动溯源,向质监部门报告其涉及的上下游企业,包括进货渠道和产品流向,以配合相应环节的监管部门实施重点监管。
14.认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食品企业应主动接受食品安全镇街协管员、村社信息员和社会监督员的监督,支持他们的工作;对产品质量投诉应采取积极的方式妥善解决,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质监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受到产品质量投诉的食品企业先期无条件退、换货或赔偿,查明原因后依法处理;鼓励企业内部人员、行业人员举报企业违法行为,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举报人不得打击报复。
15.积极建立食品行业协会组织。食品企业应积极建立行业协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行政许可、行业培训、风险监测中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开展工作。要努力促进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行为,开展企业联合、质量联保。
16.主动开展认证认可。食品企业要积极开展质量体系、食 — — 6 品安全体系认证,主动应用国际先进的管理体系、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制定地方特色产品的企业标准,提高企业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17.积极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食品企业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做到不违法违规、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努力争创行业示范企业、诚信企业。
主题词:食品安全 主体责任 规定 通知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2011年10月18日印发
— — 8
第二篇: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
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履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意识,本企业向社会郑重承诺:
一、企业的各类资质、资格证书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保持一致、合法、有效。
二、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不用于生产。
三、严格落实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原辅材料、人员卫生防护等关键控制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行全方位控制。
四、严格执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产品留样记录、自行进行出厂检验、委托检验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建立并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建立并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
六、企业生产的产品,严格按照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标注。
七、建立销售台帐。台帐内容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八、做好企业标准执行、备案、培训和法律法规规定有关标准的其他工作。
九、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企业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企业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做好食品召回等相关工作。
十、建立企业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管理制度,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十一、委托或受委托加工食品时,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委托加工食品时其包装标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十二、建立、保存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和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记录。受理记录包括:投诉者姓名、联系方式、投诉的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投诉质量问题、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十三、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做出反应,同时建立并保存相关记录。
十四、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建立并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
十五、遵守《食品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本单位将严守以上承诺,倡导行业自律,切实履行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如有违反,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接受处罚,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注:本承诺书所称的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塑料包装容器等食品相关产品。
企业名称(公章):
企业负责人(签字):
监管单位: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城阳分局
签订时间:年月日
第三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七大环节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七大环节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这既是对安全生产责任的高度概括,也赋予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新的含义。明确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形成制度加以规范,同时规定了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有义务承担安全责任,有义务落实各级安全责任,有权力对下级安全责任的好坏进行考核和奖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抓安全而不抓安全责任,等于白抓。
不安全因素是在管理过程和操作过程中发生的,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凡是和管理、操作有关的各个因素环节都要事先把好安全关,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避免违章操作和懈怠管理。所以,安全工作涉及各个部门和每个人,只有各个部门和每个人都做好本部门和本人的安全工作,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真正做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制度的形式明确各类人员对安全工作应负的责任,这就叫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上,既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又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约束机制。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健全和完善安全 生产责任制。运输公司作为一项高风险行业,结合公司承运危化品行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上应紧紧抓住“七大环节”,即安全责任、制度建设、现场管理、培训管理、安全检查、奖惩措施、责任追究来开展工作。
一、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要明确各级安全责任,必须科学界定公司各层级、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将业务职能与安全环保职责紧密结合。分层次定标,建立纵向安全负责机制,形成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副职领导分管负责、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岗位人员直接负责的直线责任格局,确保一级对一级,不断线、不掉链。要层层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做到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通过签订责任制,使人人知晓各自承担的风险,达到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健全责任,做到有标可依、有责可定、有量可查,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环环相扣,避免事故发生。
二、加强制度建设。“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企业管安全必须严格管理,依法管理,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安全工作的依据是各类法律和规章制度,抓制度建设就是为遵守法律提供保障。重视安全的企业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安全制度标准,崇尚法制,尊重制度、学习制度、执行制度,做到管理有程序、执行有标准、操作有规程。因此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抓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三、狠抓现场管理。防事故主要防在现场,现场管理既有静态管理又有动态管理,既有物的管理又有人的管理,既有对环境的管理,又有对设施的管理。因此,安全工作的现场管理,是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一是要高度重视工艺设备安全管理,按计划组织生产经营;加强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加强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投运前的使用;加强设备维修保养,防止带病作业,确保设备完整可靠。二是要狠抓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完善操作规程,强化操作培训,严格操作纪律考核,确保执行规定动作。要大力推行作业许可管理,开展工作安全分析,落实上锁挂牌措施,严格动火、用电等非常规作业审批,确保作业安全。要严格工程项目和检维修作业的开工检查验收,加强交接界面管理。三是要做好承包商安全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严格考核。建设单位要履行主体责任,明确建设方、总包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安全环保责任,完善安全环保管理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要把好承包商队伍资质、HSE业绩、人员素质、监督监理和现场管理这“五关”,切实选择资质健全、实力匹配、业绩良好、服务优良的承包商进入企业市场。四是要强化应急管理工作,要按照“平时战时、常态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全员应急意识,立足超前防范,做到应急准备“战时化”,时刻紧绷应急弦。要逐级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预案培训和演练,充实应急物资及救援装备,完善应急 区域联防体系,强化应急救援响应联动机制。
三、强化培训管理。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要落实HSE培训直线责任,将HSE培训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作到培训工作化,工作培训化。细化培训需求分析,培养培训师队伍,完善培训课件。要使培训方式行之有效,变说教为互动,以现场辅导为主、课堂培训为辅,采取实地操作、仿真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贯彻安全检查。各级安全责任人和各岗位员工安全责任落实得如何,必须通过检查考核来评估,否则安全责任意识必然会淡化。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安全责任的检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据责任制条例检查各级责任人员履行安全责任情况,另一类是依据安全操作规程检查各岗位员工履行安全责任的情况。对于各级责任人来说,主要是检查他们抓宣传教育、抓制度建设、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情况,检查他们在安全工作中对人、财、物的投入是否合理,检查他们是否实行安全“三同时”;是否履行了事故处理 “四不放过原则”;检查、抓安全队伍建设及关心安全干部工作、生活、活动情况;从上而下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三定”(定人、定时、定责)的原则限期落实防范措施,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率必须达到100%。
六、推行奖惩措施。离开了奖惩措施,安全责任落实就是一句空话。做好奖惩措施,要明确目标责任,引入多种过程考核指标,加强管理过程考核,推动各级职能部门由HSE管理的参与者向责任者转变。在本企业内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实行全员安全环保风险抵押金制度,形成奖惩分明的安全目标和考核体系。
七、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负责安全环保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要予以查处;对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企业要依法处理,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安全违法行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进一步告诫企业应该依法履行安全义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不断完善安全基础管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起到惩处一家,警示一片的效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企业对于发生的较小安全生 产事故,也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严惩责任人,警示全体员工,进一步提高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加强防范,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企业得到进一步深化。
安全是人生基本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员工对安全的要求必将日益强烈。国家为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正在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从安全立法、加强国家劳动安全监察力度等方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相信只要企业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落到实处,就一定能确保生产安全的顺利进行。
二〇一一年五月八日
第四篇: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30项记录
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30项记录及法规依据
1.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二款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1 2.原料验收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 3.食品贮存记录(出入库记录)
《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4.1.1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2.3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2 4.投料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2.3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2 5.关键控制点记录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1.11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3.9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2 6.清洁消毒记录 《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8.2.1 清洁和消毒 7.洗涤剂、消毒剂使用记录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1.6
《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6.1.4 8.半成品检验(过程检验)《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2 9.包装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2 10.成品检验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条
《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4.1.1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2、5.3 11.产品留样记录
《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9.3 12.产品销售记录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4.1.1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 13.运输交付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2 14.防鼠、防蝇、防虫害检查记录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1.7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6.4 虫害控制 15.温、湿度监测记录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3.12 16.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3.13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5.2.2、5.2.3 17.卫生检查记录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6.1.3 18.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测记录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8.2.2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 19.废弃物处置记录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6.5 废弃物处理 20.食品召回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4.1 21.不合格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处置记录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4.2.22.职工培训计划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4.2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2培训 2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培训和考核记录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7.2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 24.职工培训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7.6 25.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6.3.1 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 26.食品安全自查记录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七条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5 27.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记录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8.1
28.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采购到销售全程记录)《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4.1.1 29.客户投诉记录
《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4.1.3 30.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8.2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二条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5.6
第五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
(五)企业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六)企业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测量比对,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七)企业应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产品保质期少于2年的,保存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监督检查规定
企业应当对其提交的报告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经核查企业自查报告和补充材料,认为需要实施现场检查的,应当告知企业。
第二十六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应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监督检查人员到企业现场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根据监督检查需要,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聘请技术专家、消费者代表、责任,规范企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
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采取听取企业汇报,查阅企业记
录,询问企业员工,核查生产现场,检验企业产品及所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
剂、食品相关产品,调查企业利益相关方等方式,依法对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情况(除对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过程的现场核查外)实施监督检查,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制
(修)订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并对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
门依据本规定实施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负责本辖区企业的监督检
查工作,上级部门应对下级部门依据本规定实施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为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保障。
第六条监督检查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 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保持资质的一致性。
(一)企业实际生产食品的场所、生产食品的范围等应与食品生产许可证书
内容一致;
(二)企业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
者工艺发生变化的,应按规定报告;
(三)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应与营业执照一致。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
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
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二)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
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三)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四)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
第九条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一)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
存自查记录;
(二)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
(三)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
(四)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五)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
(六)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
回收食品等。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一)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
(二)企业的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
(三)企业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检查受委托检验机构
资质,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
(四)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一)企业应建立和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
(二)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第十二条企业生产加工食品的标识标注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事项。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销售台帐。企业应对销售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台帐,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检验合格证号、交付控制、承运者等内容。
第十四条企业标准执行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一)企业标准应按规定进行备案;
(二)企业应收集、记录新发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参加相关培训,做好标准执行工作。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的记录,包括:企业通知召回的情况;实
际召回的情况;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
第十六条企业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一)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保存对直接接触食品人员健康管理的相关记录;
(二)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第十七条企业接受委托加工食品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一)受委托企业应当在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品种范围内与委托方约定委托加工协议,并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二)委托加工食品包装标识应符合相关规定。第十八条企业应建立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记录。包括投诉者姓名、联系方式、投诉的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投诉质量问题、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第十九条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做出反应,同时应建立和保存相关记录。第二十条企业应按规定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
(一)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二)企业应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第三章 监督检查程序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编制本辖区企业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关规定上报备案。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部署、掌握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状况、监管工作需要等情况,对监督检查计划进行调整。
第二十二条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分为特别监督检查和常规监督检查。
企业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或者涉嫌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开展特别监督检查,并持附件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监督检查通知书》直接前往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开展常规监督检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监督检查前15个工作日,向企业送达附件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通知书》,告知企业监督检查有关项目。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通知书》可以直接送达,也可以邮寄送达。直接送达的,以被监督检查单位在回执上注明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的,以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第二十三条被检查企业收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通知书》后,应依照本规定第二章内容进行自查,并向实施监督检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书面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应包括附件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规定内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第二十四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收到企业自查报告后,应当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作场所进行核查。必要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要求被检查企业做出说明并提供补充报告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人员参与检查工作。
第二十七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监督检查工作需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第二十八条被检查企业应当指定有关人员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回答相关询问,协助核查企业生产条件和抽取样品。
企业应当积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得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式予以阻挠。
第二十九条监督检查人员应当按附件3《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核查表》有关事项,如实记录监督检查结果。检查人员应当就检查情况与被检查单位参加人员交换意见。监督检查结论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企业法人代表或其授权的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签署异议。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就监督检查结论向本单位汇报。被检查单位拒绝签字的,由监督检查人员书面记录后存档。
第三十条需要当地人民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提出工作建议,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告知相关部门。
第四章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第三十二条监督检查结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记入该企业信用档案。监督检查工作中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依法应通报同级相关监管部门的,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通报;食品安全信息直接涉及食品认证、计量等情形的,应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内部相关工作机构通报。
第五章 监督检查工作要求
第三十四条参与企业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本规定,严格检查、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第三十五条监督检查人员进入洁净区域现场检查时,应遵守企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等制度要求。
第三十六条 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检查企业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七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根据企业监管业务需要,对监督检查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并将参加岗位培训情况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之一。
第三十八条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通过查阅监督检查记录、交叉检查、随机抽查企业等方式对下级部门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督查。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组织监督检查造成后果的;
(二)隐瞒监督检查信息的;
(三)阻碍、干涉监督检查工作的;
(四)在监督检查中伪造或者指使他人伪造记录的;
(五)擅自向外透露企业商业秘密的;
(六)利用监督检查工作参与有偿活动的。
第四十条未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一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四十一条 对依照本规定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职责、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依照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三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检查,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本规定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