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明村镇创建资料1
xx乡创建文明村镇的相关资料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完善机制。实践的发展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已有的发展模式上,而必须深入到建设过程的内在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把握机制,既是认识精神文明建设运行规律的切入点,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作为社会运行机制有机组成部分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机制,是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有的内在属性、功能和工作和工作方式。
一、文明村镇创建机制的特征
要建立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要求的创建机制,必须掌握它的特征。任何事物在其运行、发展、变化过程中,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特定的规定性。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也不例外。概括起来,文明村镇创建机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现实性
建立机制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实际上,建立创建活动机制本身就是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来的。当前,农村不少地区的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农村地区封建迷信活动,宗教宗派等势力、甚至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势力有所抬头,农民文化生活严重贫乏;一些地方村镇干部不廉洁,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所有这些现实问题,都迫使我们拿出对策予以解决。建立创建活动机制,就是针对这些问题,以强有力的刚性、柔性手段,通过建 立有效的规范、制度、监督体系,切实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可操作性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机制,不是抽象的概念理论,也不是空洞的文字游戏。建立机制,要对创建文明村镇各项工作的开展、运行、调控、检查、评估、监督作详细的规定,这种规定相对以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明显的创新。一是内容上的创新。由过去单一局部向全面系统转变,把农村方方面面的工作熔为一炉,实施一揽子解决的系统工程。二是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由以往的号召发动、行政命令向建章立制、依法办事转变。把软任务硬化,把硬任务量化、细化、具体化,便于操作,便于落实,克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无序走向有序。
(三)全民性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全体农民的活动,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为他们服务。显然,这体现了创建活动机制的全民性。创建机制的全民性,就建设主体来说,它要求全体农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接受客体或者服务对象来说,它要求创建活动为全体农民服务。文明村镇创建机制的全民性,表现于建设主体和客体统一于全体农民。建立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机制,使其成为创建活动有序运行的动力和保障,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为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创造条件。
(四)整体和谐性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渗透在整个农村社会的物质和精 神生活中,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活动运转的手段、方法,不仅有精神手段,还有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文明村镇创建机制的整体和谐性,决定了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正确分析研究农村各种精神文明现象,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整个创建活动作出总体设计,制定出总的战略目标。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整体和谐性,还决定了其着眼点是整个农村,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使整个创建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建的格局,增强创建工作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效应。
(五)开放性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象我们这样一个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民族,要创造高水平的精神文明,改变几千年封建社会积淀下来的不合理、不协调的观念和思想结构,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同样,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也必须与系统外部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否则,这个系统的“熵”就会不断地增大,并破坏这一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最终造成系统结构的不协调状态。创建机制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在创建过程中,要大量地引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要求我们总结农民群众创造的精神文明建设新经验,推广农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先进做法,促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文明村镇创建机制 从当前农村情况看,应着重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创建机制:
(一)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1.建立目标责任制。首先,要有政策措施保证。包括 提出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组织、教育、文化、舆论等各方面的措施要求,实行系统管理,使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坚持守土有责。农村县、乡、村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作为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造福人民的社会系统工程,认清自己在创建活动中的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切实承担起自己的任务。要把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尽可能量化、细化,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逐级考核。包括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制度”,“黄牌警告制度”,并严格监控措施,确保创建活动有着落,出成效。
2.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牵动各个方面的全局性工作,它的工作性质要求既要多部门都来抓,又要有一个权威力量把这些工作统一起来。因此,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抓创建活动的局面,就可以使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我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经验也表明,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能否搞好,与基层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有了基层领导干部抓创建活动的机制,创建活动也就可以摆到工作日程上来,创建活动持续发展也就有了保证。
3.围绕扩大群众参与建立活动机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全体农民群众的事业。农民群众既是创建活动的主体,又是创建活动的对象。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创建活动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效。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机制,都只能是以吸引 农民群众自觉参加创建活动为目的。没有农民群众参加的活动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吸引农民群众的参与要在吸引力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作用,选择能够激起农民共鸣的问题为宣传主题,引起农民群众关注。要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性的、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文体活动。社会公共场所也要有计划地对农民群众开放,给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活动条件。
(二)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也称动力机制,是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激励创建主体自觉参与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创建活动顺利进行的机制。它通过对创建主体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十分鲜明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创建主体就会很直观地分析正确与错误,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更符合要求。从而实现扬善抑恶,保障创建活动顺利进行和农村社会有序健康发展的目的。
过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些激励机制,但激励的方式比较单一,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激励机制需要针对农民讲实际、重实效、不甘落后、进取心强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1.运用方针政策导向的激励机制。政策导向是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内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注意充分宣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激励功能,使农民群众逐渐养成一种包括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的强烈要求,并把这种内在追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动力,变“要我文明”为“我要文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2.建立并逐步完善精神激励机制。精神激励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洞说教,它能够帮助农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精神支柱,引导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和高尚情操的追求。精神激励是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建立精神激励机制要注意两点:一是开展评先争优,树立典型,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开展评先争优,要做到分层次定标准,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群众性。二是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注重情感激励。
3.建立并逐步完善物质利益激励机制。物质利益激励是激励机制中的基本手段。一是要用提高物质待遇等手段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文明村镇奖励制度。当然,物质利益激励机制的具体方式,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完善。同时物质激励应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物质手段是为了调动创建主体的积极性,不能导向为单纯为物质利益而奋斗的倾向。精神激励也要与实际的内容相联系。农民群众以极大的热忱积极参与到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来是激励机制的最终目的。
(三)建立创建活动内外互动机制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渗透在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项系统工程能否搞好,不但要处理好创建活动内部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协调好与农村其他方面工作的相互关系,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渗透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相互支持的转换机制,从而为创建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其整体效应。协调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与农村其他方面工作的相互关系,既是创建活动互动机制的重要内容,又是它的重要功能。
1.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互动机制。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统一于农民生产生活之中,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两个文明建设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要坚决克服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两张皮”的问题,建立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互动机制,树立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观念。确立创建内容,制定评选标准,进行工作检查,都要体现两个文明一起抓,通过把两个文明建设融为一体,为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实现两个文明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条抓住了,创建活动才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才能健康发展。
2.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互动机制。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一方面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也进一步觉醒。这既对农村工作提出了要求,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适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需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开展了村民自治活动,通过村民自治中的自我教育,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实行村民自治,是提高农民法制、民主意识,满足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社会政治生活愿望的好形式。现在看,凡是实行民主制度的地方,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稳定和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
3.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互动机 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属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廉政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搞好了,才能够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但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有的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二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业务能力不能适应需要;三是从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干部由于受人财物的制约,工作热情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这些现状看,要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以及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要善于围绕农村的中心任务,把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充分发挥村委会、民兵、妇联、共青团组织以及计划生育协会、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治安帮教小组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在村镇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级组织的协调运行、民主管理的新体制;不断充实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队伍,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真正落到实处。
4.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与村镇建设的互动机制。我国农村的各项工作不仅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实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是为 了更好地改善农村生活和生存环境,陶冶农民群众的情操,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建立与村镇建设的互动机制,为广大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保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
1.要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所需资金纳入各县市区财政计划。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使创建活动拥有健康发育的沃土。当然,农村各级政府在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资金时,要注意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平均主义色彩,注意改变面面俱到,不分轻重缓急、分散型、照顾性的资金补助方式,而应当跟上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重新规范投入行为,采取确立重点、合理统筹、集中使用的方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臵,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并且通过控制资金投向,达到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行管理、指导和扶持的目的。
2.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各县市区可以运用税收、贷款、价格等经济手段完善财税优惠政策,积极为创建活动创造宽松环境。此外,政府有关部门也可以制定政策,保护农村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对那些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农民群众和干部,特别是那些为此而牺牲个人生命、致伤致残的人,要有具体的优抚政策,保障他们及其亲属的 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在农村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奉献的良好氛围。3.强化“造血功能”,增强创建活动的自我发展能力。精神文明建设走自创发展经费的路子,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各级政府财政紧张,不可能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量投入的情况下,自创经济收入,是解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在实践中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如以工养文,产业兴文,综合利文。实践证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根本上改变经费短缺的问题,就必须走自创经济收入的路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4.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形成投入主体的社会化。财力紧张,投入不足是不少地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的问题。因此,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筹资机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一方面,在创建资金来源上,要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旧观念,根据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规律,利用政府的政策,发动农村社会组织和团体开辟县、乡、村三级筹资渠道,使创建活动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另一方面,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捐助活动。这样既解决了活动经费问题,又培养了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实际上,农民完全有能力在自己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的同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投资主体,创造自己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
(五)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包含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 要求,但对各地区、各单位、各行业来说,又是与各种具体问题联结在一起的,必须一项一项去落实,必须由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进行经常的、有力的监督和约束,包括法律的、行政的、舆论的、道德的等方面的监督和约束,增强创建活动的调控能力,保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规范化、秩序化。
1.建立监督机制。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要依靠监督手段保障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监督可以使创建活动的规划得以实施,使不利于创建活动的做法得到尽快的纠正,使创建活动更有群众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讲,监督机制渗透于文明村镇创建机制的整个过程,是文明村镇创建机制向更高过程迈进的重要中介或临界点,在文明村镇创建机制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监督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来自各个方面:既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又有群众的监督;既有法律监督,又有新闻舆论的监督。
目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监督控制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不少地方现在都有村级群众代表会议、红白事理事会、禁赌协会、群众治安委员会、发事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村级群众代表会,既可对本村的重大事情进行决策,又能评议村、组干部,起到监督作用。许多重大的问题在干部拿出意见后,交群众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更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红白事理事会、禁赌协会不仅能使协会成员执行协会章程,新事新办,还能利用协会进行宣传,提倡移风易俗,扭转社会风气,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建立约束机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约束机制是 创建活动的规范、约束要素及其综合作用的总称。它的作用在于保证创建活动的规范化、秩序化,使创建主体在充满信心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如果创建过程中,某种负面现象久存不息,甚至负面因素不断增加,就应考虑运行机制中是否包含约束机制的调节,应该从调整和构建合理的约束机制上根本解决问题。约束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
一是法律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是一种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农民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也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在的刚性约束是这种转化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在思想道德和文化领域的外在约束多采用行政手段,如由所在社区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来体现。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很高的约束效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要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还必须与法制建设相结合,把教育与法制、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规范。政策法规、制度是精神文明机制的表现形式,离开这些形式,精神文明机制就无从体现,无从发挥作用。
从农村实际情况看,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制定上合国情、下合民意,切合实际、便于执行的村民管理制度、村民选举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把农村的人际关系、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村务活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并结合一定的奖惩措施来实现其约束功能,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二是道德约束机制。道德约束是一种内在的具有自律性的软性约束,是借助持久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来实现道德教化功能,以社会道德风尚的纯化所产生的感召作用,来形成对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软性约束。对于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的问题,农民个人道德实践的问题,不能用强制的方法、群众运动的方法来解决,只能用说服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和风细雨的方法,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为,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治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在法律规范内包含着相应的伦理精神,相当一部分道德规范也已逐步法规化。道德约束是法律约束的道义依据和道义支撑,而法律约束是道德约束的一种补充和保障。因此,建立创建活动的约束机制,要注意把法律的刚性约束与道德的软性约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法律的外在的刚性约束,使他律转变为自律;通过道德的内在的软性约束,使法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六)建立健全评判和反馈机制
评判和反馈机制是文明村镇创建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创建目标与实际运行情况相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和差距,并找出造成差距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反馈传递到有关部门,以便对创建内容和标准进行修正和调整,提出新的措施,采取新的手段和方法,使 创建活动持续进行,使创建目标得以实现。
1.建立健全评判机制。评判机制一般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正确地评价创建规划实施的状况和结果。这可对各村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随机检查,不仅要检查评价创建目标,而且要检查评价实施结果的质量,要实事求是地发现成绩和问题,对不合格的村镇提出整改意见,对连续不合格的村镇要进行必要的处罚。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创建结果与创建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其成因。创建结果与创建目标之间的差距,可表现在方向、内容、质量、效益等方面;而造成差距的原因既可能是创建过程中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原有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不正确、不明确等等。这些都要求在检查评价过程中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矛盾。2.建立健全反馈机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一个平衡与不平衡不断转化的过程。农村社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并且再完善的创建措施、内容、方法也有“缝隙”,不可能包罗一切,不可能始终保持其正确性。要保证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创建活动的反馈机制。当创建活动的运行偏离预定目标,出现波动时,充分利用法律、行政、思想教育、经济等手段,对创建活动进行自我调节,使这种偏离减弱、波动减少,保证创建活动的相对平衡和良性运作,朝着规划的目标前进。为此,可建立渠道畅通的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农民群众建议征集机构,及时准确地洞察农民群众对创建活动的态度和要求,掌握和了解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动态和倾向,并反馈给有关部门,从而为制定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新的工作目标,丰富充实文明村镇创建 内容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总结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紧抓宣扬教导、文化惠民、文明创建、弘扬新风等工作,乐观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进展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结力和精神推进力。在农村大力开展了破除陈规陋俗,倡树文明新风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显然成效。现将有关工作状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营造良好氛围,提倡文明新风尚,仔细组织党员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注意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哺育和践行,乐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宣扬活动。充分利xx村远教站点、先锋网页网页、橱窗宣扬栏、文化广场等多种媒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扬教导,有效营造全民参加乡风文明建设的深厚氛围。
二、广泛宣扬,动员群众参加
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群众参加是基础。为此,在工作推动过程中,统一印制了关于破除陈规陋俗、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分送至各村民组的每家每户,确保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家喻户晓充分发挥文明家园建设的宣扬作用,制作涵盖了道德文化、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公益宣扬广告,让广阔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突出重点,狠抓活动载体
为加大力度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xx村乐观探究,按照我村实际,修改完美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四会组织,实现一约四会,治理乡村。
规范完美村规民约,是基层群众举行自我管理、自我教导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自一约四会成立以来,xx村村民严格根据商定办事,四会成员乐观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俗、树立孝老爱亲、崇德向善、厚养薄葬等文明风尚否决赌、毒,培养科学、xx、节俭的生活方式,全村社会风貌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到处彰显着文明和睦。
1、禁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树文明时尚、喜事新办的理念。
针对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现象,制定了《xx村红白理事会管理制度》,动员示范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有影响的人员,从他们自身做起,做移风易俗的提倡者、引领者和推进者。按照实际对红白喜事范畴、办席标准、规模、人情大小予以上限控制,杜绝了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在全村大力倡导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树立了文明时尚、喜事新办的理念。
2、禁奢靡铺张盲目拳比,树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理念。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夫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浮现了浪费铺张、大吃大喝、盲目攀比等不文明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一是将文明餐桌行动延长至农村每家每户,通报村民代表大会、凳子会、入户宣扬等形式,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生活理念;二是充分利用乡村大舞台,每月举办一次厉行勤俭、勤俭持家等内容的活动,加强传统美德教导,三是组织村上德高望重的人员,成立村民陋俗劝诫工作队伍,加强身边陋俗的劝导。
3、禁封建迷信打牌赌博,树崇尚科学、xx典雅的理念。
针对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现象,xx村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黄赌毒专项治理行动举行了重点治理,延续开展了x次大排查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遏制住了各类社会丑恶,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定期党员活动,普及科学学问,引导群众树立崇尚科学的理念发挥村乡贤文化队伍、图书室、群众活动室的乐观作用,利用农闲时光,组织群众参与有利于身体xx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盛农夫生活、陶冶群众情操,有效遏制了各类封建迷信、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等不文明现象。
4、开展文明评比活动
以文明村庄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向善、育善、行善三大道德建设工程,扎实开展文明评比活动,即:评比推举一批身边好人、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评比表彰一批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婆媳户、身边好人户,评比出xx村文明村庄,并授牌表彰。通过身边典型的选树活动,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引导人、塑造人,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好人、哺育新风的深厚氛围。
5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处理、养殖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收拾、村庄美化绿化为五大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回收、人工湿地建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项目,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乐观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村规民约,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管理清洁机制,以农村环境整治促进移风易俗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四、建章立制,注意习惯养成1、健全工作机制。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漂亮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xx村护林员、清洁工、村民组长的工作乐观性,制定完美了护林员、保洁员工作制度、考核方法、嘉奖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加强群众x。根据村民x、民主管理的原则,立足乡土实际,发动群众研究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并通过选举的形式选出会长和成员,红白理事会主要做好村红白喜事工作,杜绝大操大办、浪费铺张、盲目攀比现象;禁毒禁赌协会主要做好黄赌毒的宣扬工作,杜绝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现象;道德评议会主要负责身边典型选树、好人好事宣扬教导等工作,并依托一约四会参加调解、监督和服务,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导、自我提高。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文化阵地建设还比较滞后。
因为乡村财力匮乏,导致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投入不足。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虽然已建成,但缺少文化骨干,每月开展的文化活动力不从心等现象,无法满足农夫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一些不良风气依旧存在。
在本村个别村民组还存在赌博和搞封建迷信活动等消极的文化现象,低俗和非法的文化经营活动的顽疾还未有彻底根治。(三)乡风文明长效机制不够完美。
村规民约还未全面建立和充分发挥作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尚未能彻低改变人们思想观念,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好风气还没彻低形成,文明风尚缺乏有效的引领载体。六、下一阶段工作方案
(一)补足短板,完美阵地建设。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公共设施的管理,着力培养一批文化骨干和文艺兴趣者,补齐专业人才匮乏等文化短板,激活村居乡风文明建设。(二)加强治理,净化农村文化环境。
开展隐形四风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紧密结合扫黑除恶工作,大力开展农村消极文化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赌博、暴力等难题,还农村一个xx、文明、和睦的文化环境。(三)创新载体,哺育浓郁文化新风。
进一步推动文明镇村创建,联合妇联、团委、志愿者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健全和推行村规民约、文明家庭评选、志愿服务等常态化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机制,创新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和工作方式,调动广阔农夫群众参加乡风文明建设的乐观性,使文化新风之花在我村到处绽放。第三篇:创建文明村镇自查报告
小屯镇创建文明村镇自查报告
小屯镇2009年底被评为平顶山市文明村镇,在上级文明委的指导下,三年来,我镇对照创建文明村镇标准,不断开展自查,及时整改不符合文明村镇要求的工作,全面加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开创了小屯镇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了建设平安和谐、文明进步新小屯步伐。综合经济实力2012年再次进入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其它各项工作都在汝州市保持一流水平。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班子自身建设,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继续开展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活动,制定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机关。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形成了凝心聚力,求实奋进,转变方式,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形成了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班子团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村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换强了班子,换出了干劲,换出了和谐,换来了发展。加强12个中心村党总支和14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及郑州流动党支部的管理,提高了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积极开展“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双培双带双强”工程,提高了村级班子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倡树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方法,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一是发挥镇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镇党校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二是发挥各种群团组织的优势,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村发展建设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地为群众解难事,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四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五是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纲要》与村规民约等有机结合,增强了贯彻落实的可操作性。六是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青少年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侵蚀的能力。全镇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创新奉献、诚实守信蔚然成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三、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成立了镇村精神文明创建组织,强化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责任分解,目标管理。将创建目标分解细化为9大
项35小项,明确了责任,落实奖惩,调动创建工作积极性。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四是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率先建成一批具有文明村街,组织学习推广,助推全镇创建活动协调健康发展。五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将文明村镇创建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搞好平安建设、推动社会事业进步有机结合,与“创先争优”有机结合,全方位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六是加大投入,政策扶持。采取财政扶持、部门包点、结对共建、社会筹集的办法解决创建活动所需资金。
四、优化社会服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工作,代理事项群众满意率达100%,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以“六下农村”为载体,结合实际开展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提高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使群众得到了实惠。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群众工作部、为民服务代理中心等窗口单位,积极开展“争创星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人为本,真情为民,优质服务,提高了服务水平。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被评为“河南省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救助体系。切实做好民政优抚、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做好残疾人就业、康复等工作。提高计生奖励扶助标准,解决计划生
育户的实际困难。
五、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推广农业科技。举办农业科技培训,培养扶持科技示范户,组织农技人员下基层包村包农户指导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万千百亩高产示范方取得高产高效双丰收。引导企业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功创建了汝州市科普示范镇。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起文化大院21个,群众文化团体30多个,农家书屋8个,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求富、求知、求乐的实际需要。扎实开展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坚持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连续六年被平顶山市授予计划生育工作一类乡镇。加强环境保护,做好秸秆禁烧工作,落实节育减排措施,辖区内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无污染事故发生。
六、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是信访工作成效明显。配备完善信访接待大厅办公设施,建立起各部门、各村齐抓共管的信访组织网络,落实三级办理复核评查制度,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及时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二是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网络。成立了社会法庭,实施“三调联动”,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加强12个中
心村警务室72名巡防队员的管理,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巡防活动,有效预防了违法犯罪的发生,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7%。三是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按照上级的有关部署,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按照上级要求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七、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先后投资5000万元用于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确保了镇区的美化、净化、绿化。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湾村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新村”。镇区时屯村、小屯村以及史庄中心村、朝川中心村、大陈中心村的居住新区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朝川村的“清洁家园行动”受到省级表彰。
八、推行民主管理,基层民主化进程明显加快 经常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全镇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广纳善言,逐步形成能充分反映民间和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实行了厂务、政务、村务“三公开”。建立健全了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有效地保证了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九、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一)招商选资促发展。一是全员招商。把招商选资纳入目标考核体系,落实优惠政策,党政齐抓、部门齐上、各
级联动、社会参与,自主招商,主动作为。二是产业招商。我镇煤炭资源优势明显,依托优势,重点招引煤炭下游产业项目,充分利用煤焦化企业煤气、热能资源发展相关项目,拉长链条,增加产值,提高煤化工产业的规模、产能和效益。三是扩容招商。充分盘活虎狼爬岭和汝河滩涂未利用地资源,腾出发展用地空间容量,破解发展建设用地瓶颈。
今年以来,已经引进或开工建设的项目有6个。其中上海亦创石墨科技有限公司10000吨等静压石墨项目,投资5.0566亿元;汝州市天鑫瓷业有限公司20万吨陶粒支撑剂项目,投资2.6亿元;河南禾诚物流有限公司1000万吨煤炭物流基地及配煤中心项目,总投资5.0338万元。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为经济发展备足了后劲,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稳粮抓牧促发展。政策引导,服务跟进,建立托田、农机服务、技术经纪等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0个,更多的土地依法流转,规模经营,增加了产出效益,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务工致富。搞好农业高产示范田万亩方、玉米高产示范方、玉米高产改造攻关田的项目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确保了粮食稳产增产。扶持群昌养殖有限公司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发挥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了养鸡业的发展。建设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育仔猪市场,小屯镇及周边地区的仔猪通过小屯仔猪交易市场源源不断地销往甘肃、江西、湖北等地,解
决了仔猪卖难问题,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2012年,新发展规模养殖场3家。全镇大家畜存栏16000头,生猪存栏62000头,家禽存栏100万只。
我镇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受国际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和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自觉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之中,站位全居、蹲位担当,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努力把我镇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开创平安和谐、文明进步小屯建设新局面。
第四篇:2012创建文明村镇总结
小屯镇创建文明村镇总结
小屯镇2009年底被评为平顶山市文明村镇,在上级文明委的指导下,三年来,我镇不断巩固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全面加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开创了小屯镇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了建设平安和谐、文明进步新小屯步伐。综合经济实力2012再次进入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其它各项工作都在汝州市保持一流水平。
一、强化班子自身建设,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继续开展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活动,制定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机关。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形成了凝心聚力,求实奋进,转变方式,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形成了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班子团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村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换强了班子,换出了干劲,换出了和谐,换来了发展。加强12个中心村党总支和14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及郑州流动党支部的管理,提高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积极开展“五个好”
党支部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双培双带双强”工程,提高了村级班子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倡树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方法,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一是发挥镇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镇党校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二是发挥各种群团组织的优势,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村发展建设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地为群众解难事,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四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五是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纲要》与村规民约等有机结合,增强了贯彻落实的可操作性。六是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青少年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侵蚀的能力。全镇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创新奉献、诚实守信蔚然成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三、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成立了镇村精神文明创建组织,强化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责任分解,目标管理。将创建目标分解细化为9大项35小项,明确了责任,落实奖惩,调动创建工作积极性。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四是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率先建成一批具有文明村街,组织学习推广,助推全镇创建活动协调健康发展。五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将文明村镇创建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搞好平安建设、推动社会事业进步有机结合,与“创先争优”有机结合,全方位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六是加大投入,政策扶持。采取财政扶持、部门包点、结对共建、社会筹集的办法解决创建活动所需资金。
四、优化社会服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工作,代理事项群众满意率达100%,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以“六下农村”为载体,结合实际开展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提高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使群众得到了实惠。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群众工作部、为民服务代理中心等窗口单位,积极开展“争创星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人为本,真情为民,优质服务,提高了服务水平。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被评为“河南省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救助体系。切实做好民政优抚、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做好残疾人就业、康复等工作。提高计生奖励扶助标准,解决计划生育户的实际困难。
五、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推广农业科技。举办农业科技培训,培养扶持科技示范户,组织农技人员下基层包村包农户指导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万千百亩高产示范方取得高产高效双丰收。引导企业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功创建了汝州市科普示范镇。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起文化大院21个,群众文化团体30多个,农家书屋8个,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求富、求知、求乐的实际需要。加强农村卫生保健网络建设,扎实开展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坚持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连续六年被平顶山市授予计划生育工作一类乡镇。加强环境保护,做好秸秆禁烧工作,落实节育减排措施,辖区内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无污染事故发生。
六、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是信访工作成效明显。配备完善信访接待大厅办公设施,建立起各部门、各村齐抓共管的信访组织网络,落实三级办理复核评查制度,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及时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二是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网络。成立了社会法庭,实施“三调联动”,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加强12个中
心村警务室72名巡防队员的管理,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巡防活动,有效预防了违法犯罪的发生,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7%。三是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按照上级的有关部署,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按照上级要求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七、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先后投资5000万元用于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环境
整治长效机制,确保了镇区的美化、净化、绿化。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湾村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新村”。镇区时屯村、小屯村以及史庄中心村、朝川中心村、大陈中心村的居住新区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朝川村的“清洁家园行动”受到省级表彰。
八、推行民主管理,基层民主化进程明显加快
经常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全镇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广纳善言,逐步形成能充分反映民间和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实行了厂务、政务、村务“三公开”。建立健全了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有效地保证了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九、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一)招商选资促发展。一是全员招商。把招商选资纳入目标考核体系,落实优惠政策,党政齐抓、部门齐上、各
级联动、社会参与,自主招商,主动作为。二是产业招商。我镇煤炭资源优势明显,依托优势,重点招引煤炭下游产业项目,充分利用煤焦化企业煤气、热能资源发展相关项目,拉长链条,增加产值,提高煤化工产业的规模、产能和效益。三是扩容招商。充分盘活虎狼爬岭和汝河滩涂未利用地资源,腾出发展用地空间容量,破解发展建设用地瓶颈。
今年以来,已经引进或开工建设的项目有6个。其中上海亦创石墨科技有限公司10000吨等静压石墨项目,投资5.0566亿元;汝州市天鑫瓷业有限公司20万吨陶粒支撑剂项目,投资2.6亿元;河南禾诚物流有限公司1000万吨煤炭物流基地及配煤中心项目,总投资5.0338万元。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为经济发展备足了后劲,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稳粮抓牧促发展。政策引导,服务跟进,建立托田、农机服务、技术经纪等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0个,更多的土地依法流转,规模经营,增加了产出效益,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务工致富。搞好农业高产示范田万亩方、玉米高产示范方、玉米高产改造攻关田的项目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确保了粮食稳产增产。扶持群昌养殖有限公司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发挥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了养鸡业的发展。建设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育仔猪市场,小屯镇及周边地区的仔猪通过小屯仔猪交易市场源源不断地销往甘肃、江西、湖北等地,解
决了仔猪卖难问题,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2012年,新发展规模养殖场3家。全镇大家畜存栏16000头,生猪存栏62000头,家禽存栏100万只。
我镇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受国际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和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自觉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之中,站位全居、蹲位担当,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努力把我镇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开创平安和谐、文明进步小屯建设新局面。
第五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汇报材料
长宁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长宁镇党委政府对市、县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恳请各位领导对我镇的各项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我就长宁镇近几年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长宁镇地处四川南部,是长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93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72个居民小组、33个行政村、2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万人。近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重点突出,工作扎实,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镇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文化先进镇等殊荣。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高效开展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经常性召开专题创建工作会议,查找问题,分析不足,通过互学互比激起大家的文明创建热情。
二、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创建保障水平
工业经济发展强劲。以长宁工业集中区为主要平台,全力配合县上抓好成贵铁路及高铁新区、竹海〃温州商城、中国醋酸纤维素产业基地、西南盐化工产业基地、西部竹加工产业基地、锦苏特高压长宁段建设。配合做好县城规划区内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工作。全方位做好招商项引资工作,2011年共引进项目56个,已动工项目47个,实际到位资金3.2亿元。
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为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1年“三农”投入再创新高,兑现各类政策性惠农资金2060.5万元。加大了村村通、改水改厕、水利兴修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了村庄的建设,使农村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优美。
三、社会风清气正,创建氛围浓厚
(一)社会道德良好。我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宣传“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了公民的道德素养。
(二)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兴镇”战略,引导群众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文明创建从娃娃抓起。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建立,使医疗保险实现了全民覆盖。
(三)民主法制健全有效。对重大事项决策,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并成立了社区治安志愿巡逻队,协助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
四、建立长效机制,创建环境更加宜人
镇区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美。镇内工业企业全部按国家环保要求,污染物必须达标后才能排放。对生活垃圾有专用的垃圾填埋场。成立了专业化卫生保洁队伍,按市场化操作,实行全天候保洁。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无滥砍滥伐现象,森林覆盖率高。
长宁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得到了在座各位领导和市、县文明办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各位领导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我们全镇上下将以这次市县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在不断创新中,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创建载体,把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抓得更活跃、更有实效,通过我们的真抓实干,努力打造长宁镇现代文明村镇的全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