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级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
浙江省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试行)
(2010年9月3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促进文明村镇创建和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浙江省《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明镇(乡)、文明村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示范作用明显、群众广泛认可的先进镇(乡)、行政村,是由省、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命名表彰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三条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第四条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营造新环境,大力推进城乡文明协调发展,为深入实施全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五条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原则是:坚持创建为民、重在参与,让广大农民参与创建过程、评判创建实效、享受创建成果;坚持常抓不懈、重在建设,建立健全创建长效机制,保障创建工作常态化;坚持贴近实际、重在创新,因地制宜创设各类活动载体,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六条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文明村镇创建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标准
第七条文明镇(乡)的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镇(乡)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配齐配好乡镇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群团组织的齐抓共管作用和村、组的重要参与作用充分发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在群众中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和谐。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积极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乡规民约,深化乡风评议和各类移风易俗活动,培育树立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不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农村道德风尚良好。
(三)农村环境优美生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一体和创造优良人居环境的要求,科学合理规划村镇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四旁绿化、河道净化和住宅美化的目标逐步实现。环境保护治理到位,普遍做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户集、村收、镇运”系统建立完善;辖区内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河道治理有效,水质保护良好,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循环经济。
(四)社会治安稳定有序。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宣传,干部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治安形势平稳,群众安全感强、满意度高。领导干部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镇(乡)及所辖村无恶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重视民事调解工作,民事纠纷事件得到有效解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五)农村文化繁荣活跃。镇(乡)建有集图书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有线广播进村入户率、通响率和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省有关部门规定。农村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民信箱”开通利用率高。群众文化和群众体育建设达到市级以上先进标准,农村“种文化”等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参与广泛,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义务教育、成人教育达到省有关部门规定要求。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普教育有计划推进,农民致富实用技术得到有效推广。
(六)服务管理优质规范。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作风深入,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基层民主健全,政务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群众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各行业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恪守职业道德,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优化服务环境,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完善,医疗初级保健基本覆盖,镇(乡)卫生院和村级医疗站达到省有关标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人口计生服务,计划生育工作达标。
(七)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规范经营行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稳步增长,镇(乡)主要经济指标居本县(市、区)领先水平。不断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切实解决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八)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文明镇(乡)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可行,创建目标、工作措施、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明确。创建工作机制运转有序,组织领导、人员机构、资金投入、监督激励落实到位。文明村、文明家庭(户)、文明窗口(站、所)创建活动及城乡共建、军(警)民共建等活动广泛开展。镇(乡)对所辖行政村文明创建工作指导有力,文明村创建活动覆盖面广、参与率高。第八条文明村的标准:
(一)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廉洁奉公,服务农民,起到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头作用。村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群众中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和谐。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投入,创建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户)等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城乡共建、军警民共建等活动。
(二)思想教育深入,农村风尚良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深化乡风评议和各类移风易俗活动,树立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农村道德风尚良好。
(三)环境面貌优美,农民生活舒适。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良好、美观舒适,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村庄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房工作,逐步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四旁绿化、河道净化和住宅美化。建立健全环卫管理制度,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注重生态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循环经济。
(四)文体活动丰富,公共服务完善。行政村建有集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影视播放、图书阅览、老年活动等于一体的活动室和适合农民群众需要的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广泛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民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和农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群众文体活动,积极参与农村“种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和群众体育建设达到市级以上先进标准。重视农村文体团队和文体骨干、文体能人的培训辅导,文体带头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科普教育有计划推进,农民致富实用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工作领先,“农民信箱”广泛开通、有效使用,助推科技、文化、卫生入农户。有线广播进村入户率、通响率和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省有关部门规定要求。
(五)村务管理规范,社会秩序良好。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实行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管理制度健全,做到村务公开。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干部群众遵纪守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群众安全感强、满意度高。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成员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行政村无恶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重视民事调解工作,各类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工作达标。(六)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有力。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结构趋于合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稳步增长,农民人均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达到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以上。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民服务的能力,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有效解决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第三章评选
第九条凡符合文明镇(乡)标准的建制镇(乡)均可申报文明镇(乡),符合文明村标准的行政村均可申报文明村。
第十条文明村镇由下而上分为:县(市、区)文明村镇、市文明村镇、省文明村镇、全国文明村镇。各级文明委负责本级文明村镇评选的组织实施和上级文明村镇的推荐工作。
第十一条文明村镇的评选坚持逐级晋升的原则。
(一)县(市、区)文明村镇,由申报村镇根据创建标准,在自查自评基础上,向所在县(市、区)文明委提出申报,经所在县(市、区)文明委考核审议、媒体公示后,报请县(市、区)党委、政府批准命名。
(二)市文明村镇从县(市、区)文明村镇中产生,由申报单位在自查自评基础上提出申报,经县(市、区)文明委择优推荐、市文明委考核审议、媒体公示后,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命名。
(三)省文明村镇从市文明村镇中产生,由申报单位在自查自评基础上提出申报,经县(市、区)、市文明委逐级择优推荐、省文明委考核审议、媒体公示后,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命名。
(四)全国文明村镇从省文明村镇中产生,由省文明委根据中央文明委有关要求择优推荐。
第十二条省文明镇(乡)、文明村每两年评选一次,由省文明委根据创建情况,向各市下达名额。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评选时间和评选名额。
第十三条省、市、县(市、区)文明村镇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和证书。
第十四条对文明村镇的奖励,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获得省文明村荣誉的行政村由省文明委予以一次性补助奖励。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
第四章复评
第十五条文明村镇实行复评制。省文明镇(乡)每两年复评一次,省文明村每四年复评一次,经复评未被确认为省文明镇(乡)、文明村的,省文明镇(乡)、文明村荣誉称号即取消。市、县(市、区)文明委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市、县(市、区)文明村镇的复评时间。
第十六条文明村镇的复评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各级文明村镇的复评由同级文明委组织实施。省文明村镇只列入省文明村镇的复评,不列入市、县(市、区)文明村镇的复评;市文明村镇只列入市文明村镇的复评,不列入县(市、区)文明村镇的复评。
第五章管理
第十八条文明村镇坚持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省文明村镇由省文明委及其办公室主管,市、县(市、区)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协助管理。市、县(市、区)文明村镇的管理参照执行。
第十九条文明村镇实行动态管理。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对文明村镇实行年报制度和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加强日常指导、服务和监督。
第二十条文明村镇如发生创建意识淡薄、创建工作滑坡或其他违反本办法的情况,损害文明村镇声誉的,文明委视情况严重程度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撤销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处理。村镇隐瞒事实、弄虚作假获得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经查实,即撤销荣誉称号,并追究其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文明委对文明村镇的处分采取一事一处分的办法。对存在问题并已经上级文明委处分的文明村镇,下级文明委不再因同一问题对其进行处分;情况特别严重的,经上级文明委同意后可作处分。
第二十二条文明村镇如变更名称、变动隶属关系,应及时向各级文明委报告备案。原村镇撤销的,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自然取消。原村镇合并的,如原荣誉称号同级的,新村镇经文明委审核确认后可继承荣誉称号;原荣誉称号不同级的,文明委对新村镇进行审核后视情况给予就高或就低继承荣誉称号的处理。原村镇分立的,文明委对新村镇进行审核后视情况给予继承荣誉称号、降级或撤销荣誉称号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被撤销省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村镇,不得悬挂奖牌。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省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和修订,各市、县(市、区)文明委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省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2002年印发的《浙江省创建文明镇试行办法》同时停止执行。
第二篇:**乡创建省级“文明村镇”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时值隆冬,特别今天雪雨交加,省城的领导在这恶劣天气里千里迢迢,一路颠簸,来到我们河南最南端一个山区乡镇检查指导工作,对你们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感动,我们是百感交激,万分感谢,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3万多人民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乡的创建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下面,我就**乡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指正。
我乡位于**县南部,距县城32公里,东南与安徽省接壤,西南与湖北省毗邻,总面积153.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88个村民组,3.2万人。近年来,在创建省级文明村镇工作中,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重点突出,工作扎实,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8年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市级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市级无邪教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级平安建设先进乡镇、连续两年荣获市六城联创“红旗单位”和省级卫生乡镇,现将创建工作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党政班子坚强有力,驾驭全局能力不断提高
乡党政班子成员共有9名同志,其中男同志8名,女同志1名,平均年龄37岁,研究生学历1名,大学学历6名,专科学历2名。一是政治可靠。班子成员十分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会用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要工作坚持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大家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言路、不强制拍板作决定,从未有人搞“一言堂”,避免了重大决策失误。三是身体力行做表率。大家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为全乡人民造福上来,牢固树立“五块牌子一起要”的理念,也就是已经实现了六城联创“红旗单位”两连冠,最终要实现“三连冠”,同时,还要争取扛回“省级卫生乡镇复检过关”牌子、“省级文明村镇”牌子、“市级计生优质服务乡镇”牌子,并最终拿到“撤乡建镇”这块牌子。这五块牌子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不懈的追求目标。四是遵纪守法树形象。大家始终坚持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从我市开展的“五禁止”、“十不准”活动五年来,没有一人违犯。
二、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作为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的民心工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我们认为,如何看待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把它放在什么位置,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文明村镇建设就肯定搞不好。近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乡党委、政府把创建活动当作党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摆到议事日程上,当作促进本乡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为我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乡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文明村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年初我们专门召开了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通过会议、电视、广播、板报、网络等各种载体,以及先后投入3多万元,树立文明用语宣传牌30多处,大力宣传创建文明村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是责任机制到位。结合《**县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意见》,把目标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村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并与乡村干部的工资挂钩,年终考核,奖优罚劣,大大调动了乡村干部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五是资金投入到位。创建工作有许多硬件要做,乡政府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建立了财政拨款、单位出资、社会捐资、吸引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筹资机制,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及时研究、及时审批、足额到位,在资金上确保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是资料台帐整理到位。台帐资料不仅仅是为了迎接考核,更是促进单位规范化发展的需要,乡村两级都高度重视台帐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做到任何时候都能拿得出。同时到了年底,对于一年来的创建工作,我们都形成书面总结,及时上报县文明办。
三、思想教育成效明显,公民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创建文明村镇要有文明的公民为底蕴,创建工作只有全乡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有生命力。为此,我们多层面、多形式地开
展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增强大家参与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坚持不懈抓教育。一是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本着“重点在党员、普及在群众、提高在干部”的原则,通过报告会、入村宣讲、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科学发观实践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乡人民的头脑。二是突出公民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会议、张贴标语、散发学习手册、传单,在公路明显地段和各村人口集中地方设置《公民守则》牌匾和有关社会公德方面的公益广告牌等形式,使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中小学生队伍中,我们以基础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注重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基本形成了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同时乡团委还把国家文明委委托张保和编导的《中国好人颂》复制成光盘发放到每一个团支部,不仅组织团员青年观看还要求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学校的德育工作,初见成效。三是突出崇尚科学教育。充分发挥成人技校、文化中心等学习阵地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的教育,在全乡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入开展揭批反邪教警示教育等活动,全乡至今没有公民习练法轮功或参与其它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破除陋习树新风。在全乡长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清洁家园”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抓好公民文明言行的规范活动,倡导文明习惯养成,大力倡导“学习、开放、创新、超越”的新时期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二是抓好移风易俗活动。针对大别山地区,在清明节和元宵节期间有送灯、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我们组织专人进行专项治理,大力提倡栽植纪念树、推广防火灯、深埋不留坟头等,教育群众敢于向千年陈规陋习挑战。针对婚丧事大操大办的歪风,我们从1985年开始组织新婚青年在“五一”、“十一”到乡里举行集体婚礼,一直坚持至今,并在《中国青年报》和《河南日报》进行了专题报导。针对当前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外出务工经商返乡的群众染上赌博等不良习气,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各村成立了以妇女组长为核心的“禁赌协会”,赌博现象销声匿迹。
第三,树立典型抓示范。在道德实践中我们注重总结培育推广有教育意义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和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人、鼓舞人、带动人。汪埠村在苏州市务工的农民工,200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改变了外地人对河南打工仔的看法。乡团委成立的青年志愿者队,以实际行动传播文明新风、倡导时代精神,在结对帮扶老、弱、病、残对象的同时。去年,为大造村一位患高位截痪的女学生组织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募集社会捐款近10万元,并护送她到北京治疗。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乡募集善款20多万元,之后全乡党员积极响应党委号召,上缴“特殊党费”累计3万多元。此外,还经常性地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优秀计生家庭”、“和谐家庭”等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四、文明花开别样红,优质服务留美名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本着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型机关”这个目标,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强化教育,加强和完善机关制(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各村各单位都制定并完善了《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工作规则》、《议事规则》、《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新机制,使机关上下形成了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打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不断增强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乡党委、政府结合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职能转变及应群众所需,组建了“农村综合便民服务队”、“村级便民服务办公室”、“三资服务中心”,强力推行为民办事全程委托代理制,不断拓宽便民服务渠道,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特别是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做到知荣知耻、扬荣弃耻、兴荣抑耻,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与“吃拿卡要报”等官僚主义习气和衙门作风,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质量,优化了政务环境和投资环境。
三是改善办公条件,树立机关形象。投资900余万元,新建了财政所、工商所办公大楼、卫生院病房楼,以及乡一中教师宿舍楼,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步伐,各单位都配置了电脑和安装了远程教育网络设施,为广大干部职工查阅资料、了解现代信息、为民网上办事提供了有利条件。国税、地税、工商、计生等部门在全乡率先开设服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工作人员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推行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大厅内配齐了便民设施,如休息椅、开水、毛巾、雨伞等,国税所、地税所分别被省文明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五、科教文卫稳步发展,社会事业逐步提高
一是广泛深入地开展计划生育国策。进一步完善了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孕前管理和村级计生设施建设,落实“四项手术”、独生子女保险及有关优惠政策,完成一年三次孕检工作,孕检率达到100%,全年计生符合率100%,均居全县前列,目前正积极申报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镇。
二是加大“两基”教育工作力度。乡党委、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不断加大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绿色证书培训、农技培训等形式对农民有计划地进行科普教育,积极推广农民致富实用技术。在乡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仅去年自筹资金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了许冲、金岗山、油河、英窝、梅河五所小学教学楼,今年又争取到日本驻华使馆的无偿援助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为改善幼儿入园条件,聚集社会资金新建一个全县一流的幼儿园,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中学升学率90%、高中升学率74%。
三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利用项目资金,新建一个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更新了电视接收、输出设备,配备了摄像机,将电视转播由原来的13个频道增加到现在的25个频道。投资2.5万元为各村配备3个广播,实现了“村村通广播”,利用这些宣传阵地自办了农村科技、法律法规、生活常识、身边事迹等节目,保证自办节目每天播出时间3小时以上。中心集镇动员社会力量兴办了舞厅、歌厅、茶楼、溜冰场等,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全乡已有18个村已建起了文化广场,如油河、大河冲等村建起了包括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健身苑点等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部分单位也建起了乒乓室、图书阅览室、健身苑点。每逢重大节日,并根据党委、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任务,组织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节目在全乡范围内巡回演出,达到了自娱自乐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两年举办一次全民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篮球赛、棋牌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全乡形成了一个全民健身、全民运动、全民参与的热潮。
四是增强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列》,对全乡16家食堂、宾馆、酒店和8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办证,并经常性进行监督检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建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制度,制定卫生公约,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评比。特别是在预防甲流感过程中,由于对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抓的严,预防措施得力,全乡没有出现一例疑似病例。
六、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为使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我们以加强基层综治机制为重点,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针,夯实农村综治基础,全面开展“平安乡镇”的专项活动,实现了多年来全年无人访、信访,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
一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按照开展普及法制宣传教育的规划,制订实施计划,建立执法责任,签订责任书。同时针对我乡地处三省结合部,加之集镇规模扩张,流动人口量大,分别发放《外来人员法律手册》、《居民学法手册》3000多册,对4000多名外来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切实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杜绝家庭暴力发生。对空巢老人实施了政府救助。全乡中小学校都成立了业余法制学校,各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开展法制教育。在普法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是加大打击犯罪分子力度。坚持“严打”方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公共场所、暂住人口的管理,社会丑恶明显现象减少,降低了刑事案件的发生率。认真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教育、家访、安置工作制度,帮教、安置率均达100%。
三是“平安乡镇”创建卓有成效。在“平安乡镇”创建过程中,强力推行科技创安工程,全乡4500个农户安装了电子狗,17个村安装了“96110”平安互助网,27个单位安装了警报电铃。每个村都组建民调组织,在及时开展矛盾纠纷隐患调处化解的同时,各村还设立了治安警务室,重点区域增设治安报警点;在公共场所、主要路口设置监控和交通安全警示标志;组建村级治安巡逻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轮班巡逻,进一步扩大治安防控面,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6%。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乡领导干部积极下基层倾听民意,并确定每月25日为乡领导接访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每月28日为“创安日”,深入开展了危化物品、矿业生产、道路交通等专项安全检查。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遏制火灾事故发生。牢固树立“宁愿经济发展慢一点,也不让环境破坏一点”的发展理念,加强环保目标责任的落实,辖区内空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均达到国家标准,野生动植物保护实现了预期目标。
七、乡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单靠一个村、一个单位、一条街道的力量是很难办到的。只有充分发挥集镇的资源、人才和信息优势,利用乡村共建的有效形式,坚持以镇带村、乡村联动的方法,才能帮助农村改变村容村貌,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一是“六城联创”上台阶。坚持把文明村镇创建与“六城联创”工作结合起来,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先后开辟两条各1200米的商业街,拆迁重建一条1000米的老街,高标准建成了行政区、工业区、贸易区和文化娱乐区,新建农贸市场一个、小商品市场一个、社会客车站一个,镇区达到了“四通一平”,建成区面积2.28平方公里,达到了撤乡建镇的标准。为了加大集镇管理力度,投资40多万元,对政府门前的“和美乐园”进行了改扩建,配置了10多种植物和花草,安装景观灯10组、镭射灯3只、一批健身器材和休息椅等,主街道行道树整齐美观。对主干道两边的人行道栽植了桂花树,打造了两条桂花街,新建街头绿化小品6处2000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4%。集镇街道硬化率达到100%,排水设施配套齐全,设立固定垃圾处理场一处。主街道建有无害化公厕2座,专人管理,清洁卫生。设有垃圾箱45个,果皮箱50个,垃圾及时清运。成立了5人的专人保洁队伍,制定了卫生制度,清扫保洁覆盖率达100%,各居户各单位实行了“门前五包”;户外广告栏、标志牌、门店装璜美观整洁;主街道畅通,无乱倒垃圾、乱排污水、违章建筑、乱设摊点等现象;集贸市场归口划市,经营场地整洁卫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脏、乱、散、差的面貌,人居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是“清洁家园”上水平。新年初,全乡开展了“以镇带村、以村促户,乡村组户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确定了以油河、大河冲、幸福、金岗山、石船五个村为示范村,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级联动、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结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省道s216线和县乡循环路,对可视范围内,所有堆放的柴草垛、违章建筑、建筑材料、猪圈、厕所、破旧建筑物和废品收购站进行清理,把两条公路打造成生态路、文明路,同时向村组延伸,把全乡22个村划分为三个作业面,科级干部带队,村级组织创建“六有六无”、农户创建“三清”,分批推进。目前,全乡自来水普及率达95%,水质符合饮用水主要卫生指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0%;村庄环境、家庭卫生整洁,草堆、土堆、粪堆等按规定堆放;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卫生村庄达30%以上;今年争取到省建制镇卫生项目,获得68万元的垃圾处理机械,垃圾处理场设在汪埠村,目前已投入运营,这些措施促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全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连续两年被市六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红旗单位”,并于2008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在今年全市50个省级卫生乡镇复查验收中,排名第一。
八、抓班子带队伍,基层民主健全有效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创建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如果不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群众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保障,群众的其它利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农村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稳定与和谐。要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就要有健全和完善的各项管理机制,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起到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生产发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作用。
一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以“五好”乡镇党委创建为目标,把加强自身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以“五好”村党支部创建为载体,深化“一好双强”,加快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步伐,累计投入150多万元,对1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新的村级场所建成后,集办公、教育和服务于一集,最大限度地为全村群众服务。
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2007年,坚持民主推荐、民主选举,并实现了党委推荐意图,22个村委会、66名村委委员全部依法产生,新一届村委会呈现出人员精简、交叉任职、结构合理的良好局面。同时,抓好培养后备人才,使一批想干事、又能干成事的后备人才正在脱颖而出。加大对后进村的整治转化力度,推行领导干部任“村长”,共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
三是加强民主管理。今年,乡村两级都加强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领导,建起了公开长廊,并把村务公开与“4+2”工作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把群众最关心的事项按时如实公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九、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做基础、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们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乡上下呈现出“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可喜局面,为文明村镇创建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是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止10月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2.0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69万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2万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8.5%;工业总产值4763万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25元,比2008年增长9.4%;全乡综合实力排位不断上升。
二是“三农”工作跨上新台阶。立足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做大做好“生态品牌”,全乡已形成以粮食、板栗、杉木、油茶、中药材、黑木耳等六大主导产业,尤其是板栗种植面积已有4万亩,年产量高达2800吨以上,赢得“板栗之乡”的美誉。畜牧业已形成以淮南黑毛猪、山羊、肉牛为主的主导产业,全乡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畜禽养殖场5个,养殖小区23处,专业户3000余户,淮南黑猪合作社成为我县一大特色产业。粮油产量年均增长8.3%;畜牧业发展较快,五号病、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防疫密度达到100%。持续大规模地开展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活动,充分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新建了一大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保证了粮食生产安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茶产业开发工程,五年内将实现“无粮乡”。
三是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今年我市开展的“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批复后,乡党委、政府立即行动起来,从宣传发动入手,在统一思想上形成共识;从编制规划入手,在科学发展上奠定基础;从健全组织入手,在推动建设上提供保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试验区建设亮点纷呈,可圈可点,突出表现在: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全乡流转土地5074亩,流转率达到38%;山林流转面积达到7.5万亩,占山场总面积的一半,获租金340多万元。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紧紧围绕板栗、油茶、茶叶、食用菌、生猪、土地、山林、农机等产业,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家,入社4560户,占总全乡总户数的60%以上。激发了干部带头创业,全乡共有乡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创业23人,领办或创办项目18个。拓宽了农村资金投入途径,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开展小额信贷款业务、鼓励老板捐资捐建、成立农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落实“一事一议”制度等途径,获取投资额1.3亿元,成功破解了试验区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四是民营经济呈现新增长。全乡已有工业厂矿、民营企业156家,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762万元,初步形成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苏州远方管业有限公司、金达矿业有限公司、豫达栗品开发有限公司、达海生态开展有限公司、鸿发养殖场、刷把厂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在这里落户生根、发展壮大,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多渠道筹集资金,着力实施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3亿元,在全乡各村启动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力”、“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在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全乡20个村按照市制定的统一标准,累计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20个村级卫生室。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成使用,既方便了群众,又改变了乡村面貌,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六是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今年全乡共有在谈在建项目18个,总投资1.85亿元,其中竣工项目6个,完成投资6430万元,大大增强了我乡的发展后劲。
七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积极做好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截止目前,全乡累计为1323名低保人口、93名五保人口发放低保金269多万元。60岁以上的老人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启动。动员全乡群众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利益,及时全额兑现粮食综合补贴、退耕还林等惠农资金。大力开展拥军优属的军民共建活动,把“双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伤病残退伍军人进行了扶持救助,军属代耕费按时发放。
各位领导,以上九个方面是我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主要做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多加批评指正。借此机会,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得到了在座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在这里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各位领导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全乡上下将以这次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在不断创新中,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创建载体,把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抓得更活跃、更有实效,通过我们的真抓实干,努力打造现代文明村镇的全新形象。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南阳桥乡创建省级文明村镇
南阳桥乡创建省级文明村镇 汇 报 材 料
中共南阳桥乡委员会 南阳桥乡人民政府 2010年6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南阳桥乡党委政府对市、县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乡的各项工作多提宝贵意见。现在,我就南阳桥乡近几年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
我们南阳桥乡地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株洲市“一主一副多点”未来城市发展主城区、株洲县“两江三镇”主要区、南洲新城中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乡域西临湘江、北接渌水,具有丰富的水上资源;京广铁路、省道S313线、S211线贯穿全乡,革命先辈杨得志将军故居座落我乡三望冲村,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刘双喜漆画等彰显了我乡特色。近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中,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重点突出,工作扎实,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乡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乡镇、市级文明乡镇、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红旗单位、省先进司法所、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我乡早禾冲村被评为全国协会工作先进村、县村为主示范村、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单位,我乡横江村、马家湾村被评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乡党委书记张高峰同志荣获中央综治委和中组部等嘉奖。
自实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以来,全乡上下同心,干群协力,形成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全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㈠、机制促动,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南阳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作为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怎样看待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把它放在什么位置,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文明村镇建设就肯定搞不好。近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乡党委、政府把创建活动当作党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摆到议事日程上,当作促进本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为我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乡党委、政府把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张高峰书记任组长,段琳芳乡长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唐铁安同志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文明村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年初我们专门召开全乡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同时,我们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动员会和横幅、标语、宣传栏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创建文明村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我们还积极向市县媒体推荐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是责任机制到位。我们结合《株洲县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我乡实际,制定了《南阳桥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三年规划》和《南阳桥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方案》,并把规划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大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五是资金投入到位。乡政府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对文明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对创建文明村镇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及时研究、及时审批、足额到位,每年的投入都占可支配财力的30%以上。从而在资金上确保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㈡、中心带动,奠定创建坚实基础。
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物质文明却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从实践来看确实是这样,如果没有一定水平的物质文明做基础、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们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乡上下呈现出“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可喜局面。2009年,我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100万元,实现税收收入864万元,其中地税664万元,国税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6元。全乡规模企业达到5家。在农业方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改革,调优调强无公害蔬菜产业,巩固发展其他经济作物。完成了城塘、竹基3000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的建设。
实践证明,搞文明村镇建设与抓经济发展两者是不矛盾的,两者互为目的,互为动力。文明村镇建设水平上来了,提升村镇档次,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文明村镇创建上水平、上档次奠定坚实的基础。
㈢、德育助动,提高群众道德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创建文明村镇要有文明的公民为底蕴,创建工作只有全乡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有生命力。为此,我们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坚持不懈抓教育。一是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报告会、入村宣讲、座谈会、组织考试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乡人民;二是突出公民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粉刷张贴标语,散发学习手册、传单等形式,使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农业技校、文化站、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的教育,在全乡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第二,破除陋习树新风。在全乡长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爱国卫生清洁月”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抓好村民文明言行的规范活动,倡导文明习惯养成,大力倡导“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二是抓好扶贫帮困活动。2009年,完成贫困户建房35户,扶助贫困人口998人,发放救济款102万元。三是抓好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并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正确引导,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破除封建陋习、在全乡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
第三,丰富群众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提升群众的生活品位。一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村级文化事业建设,成立了计生腰鼓队等5支业余文艺队伍,深入城乡开展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两年举办一次全民运动会、每年举办四次篮球赛、棋牌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全乡形成了一个全民健身、全民运动、全民参与的热潮。
第四,树立典型抓示范。在道德实践中我们注意总结培育推广有教育意义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和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人、鼓舞人、带动人,发掘推荐了学雷锋标兵、县十佳好儿媳妇、县五好家庭等一批先进典型,总结推广了竹园冲村、南岸村创建文明村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典型引入,辐射带动了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全乡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㈣、载体推动,丰富创建活动内容。
我乡始终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乡级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在村级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创活动,提高了全乡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
在争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过程中,坚持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全乡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学教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优质服务”活动、“作风建设”等多项活动,推进了全乡各行各业的文明之风,提高了全乡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载体活动的实施给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一条以经济带动文明,以文明促进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同时,农民因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来的物质利益,参与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的广泛参与更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㈤、上下联动,形成乡村共创格局。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单靠一个乡、一个村的力量是很难办到的。只有充分发挥城市的资源、人才和信息优势,利用乡村共建的有效形式,坚持以乡带村、乡村联动的方法,才能帮助农村改变村容村貌,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二、取得的成效:
㈠、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执行党组织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创建意识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措施,做到组织、制度、活动、经费“四落实”;党、政及群团组织各负其责;建立健全了党务及政务和村务公开制度、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绩效奖惩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乡作为县委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唯一的乡镇试点单位、省委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乡镇联系试点单位,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学教活动指导检查组的悉心指导下,精心组织、突出特点,多次得到中央、省、市、县各级指导组指导指教并肯定。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拼搏,科学决策。班子内部民主交流氛围浓,为民服务意识强,干事创业热情高,清正廉洁口碑好。2009年被县委授予“十佳领导班子”称号。
积极开展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倡导“科学谋事、激情干事、和谐共事、高效成事”理念,出台《南阳桥乡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从细处入手,有奖有罚,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最大程度调动机关干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机关作风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健全各项组织、工作、学习制度,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成功地开展了南岸村农村基层党总支的试点工作,下设两个党支部,选举出5名总支委员、6名支部委员,为加大党内民主,探索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2010 年4月在全乡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5月起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㈡、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采取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奖励扶助等多种措施,坚决整治农田抛荒,确保了全年耕地不抛荒、粮食不减产。不断深化改革,调优调强无公害蔬菜产业,巩固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投资1100万元的新正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年出栏仔猪1.6万头以上。投资500万元的好棒美乘霞垅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已建成投产,预计年产攸县麻鸭种苗400万羽、优质茶叶1.5吨;以南阳假日为代表的休闲产业持续发展,全乡以垂钓休闲为主的特色农家休闲发展到20多家;以南阳桥乡种养协会为总牵头,城庆绿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南洲绿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泰丰超级稻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服务作用;蔬菜生产和生猪养殖专业协会多次组织技术培训,有力地提升了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直接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南阳桥生猪养殖协会被评为全国先进协会,乡蔬菜生产专业协会被评为株洲市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㈢、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株南500千伏变电站、南洲新区地税纳税大厅、法院审判大楼建设进展顺利;积极配合华新水泥110千伏变电站过境专线线路架设工作,并顺利完工,为华新水泥顺利点火开工奠定基础;城塘、竹基3000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已完成,县农综办、县国土局等多个单位已进场作业,两个专业合作社正有序运作,确保基地建设上档升级,此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档次规模水平;早禾冲渠系被覆工程已施工完毕,该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切实把握杨得志将军诞辰100周年契机,做响红色旅游品牌,目前纪念馆和故居规划修缮工作进展顺利。
㈣、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并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正确引导,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㈤、村镇建设规划有序。乡出台了城镇提质扩容总体规划建设方案,以乡政府为中心,完善乡机关、中学、农村信用社、农电所、卫生院等单位的配套设施,对袁家洲市场进行改造提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耕地抛荒和依法用地;搞好畜禽养殖区规划建设,建设垃圾储运、处理设施,建立集中收集、清运、处理机制;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坚持治理脏、乱、差现象,做好乡村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
㈥、民生民利不断改善。大力开展“访百名困难群众、访五十名专业技术人员、访四十名离退休村干部”、“送技术、送种苗、送农资、送资金”的“三访四送”活动,大力完善敬老院、五保之家设施,多管齐下,多种途径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切实加大教育工作力度。乘霞垅省级合格学校项目已竣工验收,乡中学合格学校建设礼堂、食堂项目顺利完工,南岸小学明德学校项目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充分抓住契机,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率达92.7%,南岸村成为2009年全市新农保养老金首发村。
㈦、新农村建设上档升级。我乡南岸村作为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县委王建平书记的工作联系点,在各级领导和单位、工作组的亲切关怀指导下,村支两委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投资75万元的4公里村组级主干道水泥硬化项目已全面完工,投入37万元的3.8公里水圳硬化工程和投入100万元的6处灌溉机台改造工程已经立项;统一规划建立垃圾池20个,聘请专人定期托运清除垃圾,并不断完善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总投资380余万元的南岸中心小学集明德学校建设项目和合格学校建设项目于一体,一期投资达130余万元;五保之家已建设完工,室内生活设施齐全,受到市、县领导一致好评;组建由乡派出所干警、乡办点干部、支村两委成员、退伍军人等10人参加的治安联防队,在全村范围内定时和不定时巡逻,有效预防案件的发生;定期向农民群众开放农家书屋、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便利。
㈧、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平安是第一目标”的指导思想,在组织、责任、经费等方面对政法综治工作优先予以充分保障,每年投入6万多元;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综治工作成效作为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和依据;采取党政牵头、条块结合、部门联动、深入摸排、集中整治的方法,对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问题予以排查整治,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2009年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17起,较前年同期(121起)下降3.3%,其中基层化解108起,由乡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参与调处9起。所有纠纷现已全部处调,调处成功率达100%;因预防在先,化解有力,尤其是今年全县出现的涉教、涉军不稳定因素,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做到了无一人到市赴省进京上访,确保了社会大局安定祥和。
㈨、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开展科普活动。积极利用远教平台,强化党组织思想教育和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我乡联合株洲县科协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并对考核通过的人员发放了劳动技能培训证书。通过“五下乡”活动的开展,为农民带来了许多农业实用技术和物资。2009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二是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乘霞垅省级合格学校项目通过验收,乡中学礼堂、食堂项目顺利验收,南岸合格小学明德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三是健全卫生知识保健网络。乡卫生院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对重大疫情以及流行性疾病积极宣传,严格监控。全乡近年来无重大疾病、中毒死亡事件发生。通过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和筹资工作,2009年农民参合率达97%,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得到了增强。四是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全乡组建了8支业余女子龙灯队和腰鼓队,投资50多万元在竹园冲村改扩建了一栋集舞蹈、电脑培训、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于一体的设施齐全的乡综合文化站,总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全面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五是夯实计生、妇女、儿童等工作基础。加大了对违法生育的处罚力度,通过优质服务进一步增强群众优生优育、自觉计划生育的生育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妇女、老幼病残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病残孤寡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长期帮扶生活困难家庭。
以上是我们南阳桥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主要做法、粗浅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多加批评指正。借此机会,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南阳桥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得到了在座各位领导和市、县文明办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各位领导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我们全乡干群将以这次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在不断创新中,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创建载体,把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抓得更活跃、更有实效,通过我们的真抓实干,努力打造南阳桥乡现代文明村镇的全新形象。
第四篇:XX村创建省级文明村镇规划
中共XX镇委员会
XX村创建省级文明村镇的三年规划
文明办:
为了做好我镇XX村省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着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按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要求,结合XX村实际,特制定该村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上求突破,打造基础设施农业促发展,建设和谐平安新XX”的总体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和村镇现代文明程度,为实现“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川道大棚全覆盖、建设和谐平安新XX”提供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发展目标
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全镇的现代文明程度,扎实推进新一轮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实现经济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法制更加健全、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力争跻身全省文明程度较高的村镇行列。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村(居)民教育
一是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贯彻中央文明委印发的《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LED屏等媒介,精心组织演讲比赛和群众自乐班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学校、进村庄、进家庭,在全镇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新风尚。
二是着力提高村(居)民素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宣传和推行《全镇居民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村(居)民礼仪礼貌知识和良好行为规范教育,大力普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律、卫生保健、生活技能、优生优育、婚姻家庭和现代科学生活知识,进一步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方式。深入开展“十佳文明村(居)民”、“十佳青年”、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各类先进的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感召和引领作用。
三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家庭、村镇相结合的教育网络,重视学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中小学生道德法制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广播、板报、LED宣传屏等媒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少年”和“闲散青年”的关心教育,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学习与教育,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学习型镇、村创建活动,重点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定期进行市场经济、法制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训,加强镇村、单位部门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广泛开展“三优三满意”为重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推行服务承诺、按期办结、首问负责、责任追究制,扩大政务、村务公开,及时向群众公开政务决策、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时、高效的服务。
二是着力构建和谐XX。首先,加强法制宣传。实施“五五”普法教育,突出劳动保障、社会管理、妇女权益、经济合同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意识。其次,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深化“大调解”机制,构建“大信访”格局,着力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安定、百姓安宁。再次,加强社会保障。尽最大可能地扩大社保、医保、低保的覆盖面,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以“敬老、助学、扶贫”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坚决守住“三有”底线,逐步解决贫困家庭看病难、上学难问题。
三是推进诚信XX建设。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
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企业诚信建设。加大市场监管。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广泛组织“诚信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信用村”等各类创建评选活动。
(三)发展社会事业
一是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2008年,村(居)驻镇单位都有一块科普宣传栏;2009年底,所有行政村建有一个科普阅览室,每年组织2-5次全镇性科普教育活动。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水平,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到201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初高中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二是加快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创业文化,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着力彰显生态文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公益性文体设施的建设投入,实施镇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室建设工程,免费开展送电影到村(居)活动,确保每村(居)每月送电影一场。实现自然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普及镇村群众体育活动,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40%以上。
三是加快卫生和人口事业发展。建立覆盖全镇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到2011年,全镇新型医保参合率达100%。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管,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全面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开展“母亲健康工程”等活动,确保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四)开展创建活动
一是积极推进文明窗口创建。以“树文明新风、让人民满意”为主题,深入开展“创文明单位、建满意窗口”活动,进一步完善行业窗口考评、测评和监督管理机制,创建一批文明单位服务品牌,使创建活动更加规范科学,促进单位部门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全镇98%以上的单位、窗口参与文明单位创建。
二是积极推进文明村庄创建。扎实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改厕、改圈”和“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二改一绿化”环境整治工程。努力建设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通过三年努力,力争90%的村庄完成环境整治,力争全镇建成绿色农产品基地10000亩,80%的村建成市级文明村。
三是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户评选活动。开展“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评比活动,每年参评率达
95%以上。通过创建评比,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树立一批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将创建文明村镇纳入本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绩考核,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使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不断向各个领域拓展和延伸,夯实村镇文明创建的工作基础。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浓厚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标语板报、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同时,树立典型,使文明创建意识和创建观念进一步增强,形成全镇上下人人关心文明创建、广泛参与文明创建活动。
3、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文明创建进程。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对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几个硬性规定的考核检查力度,每半年对各村(居)的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一次调研,每年底对创建活动进行一次检查评议。凡是出现违反违规要求的,一律不得评选文明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不得评先评优,对措施不力、改观不大的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各村的责任,加工补课,限期整改。
中共XX镇镇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山西省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
山西省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指导,不断提高文明村镇创建水平,推动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山西省行政辖区内所有的行政村、乡(镇)。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文明村镇,是指由县以上党委、政府或同级文明委命名,授予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影响力和良好示范作用的先进村镇。
第五条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第六条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县、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重在建设,注重工作实效,力戒形式 1
主义,不增加农民负担。
第二章标 准
第七条 省级文明村镇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乡镇党政、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制度健全,能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群众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
(二)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创建文明村镇工作规划和计划切实可行。工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人员机构、资金投入、管理协调、监督激励“五到位”。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文明集市等创建活动。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不守信用行为。有一定规模的村镇志愿服务队伍并开展活动。
(三)环境面貌整洁优美。制定并严格实施村镇建设总体规划,村镇建设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良好,美观舒适。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深入,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无污染事故发生,无破坏生态事件。
(四)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经常开展科普活动,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卫生保障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文化活动场所和阵地完善。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五)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订立村规民约。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有效,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
第三章申报、评选和表彰
第八条 省级文明村镇实行届期制,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届初申报,届末评选表彰。申报省级文明村镇,必须是市级文明村镇。
第九条 省级文明村镇的申报评选按照申报审核、公示推荐、测评审定、命名表彰的程序进行。
(一)申报审核。在省文明办确定的申报期内,符合申报标准的村镇应通过当地县(市、区)文明委逐级申报。
在届期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村镇,取消参评资格:
1、村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发生重大违法乱纪案件的;
2、本地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3、计划生育工作未达标的。
(二)公示推荐。各市文明委向省文明委推荐前,要在拟推荐推荐村镇的显要位置,张贴省文明办统一印制的申报公示卡,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向省文明委提
交推荐报告。
(三)测评审定。省文明办组织对推荐申报村镇进行考核测评,并征询有关部门意见。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示后,形成建议名单,提交省文明委审定。
(四)命名表彰。省文明委审议批准后,命名表彰,颁发奖牌和证书。
第四章创建管理
第十条市、县(市、区)文明委要加强对村镇文明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的实际困难,及时总结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第十一条 对已获得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凡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予以撤销。
第十二条 对新申报村镇,在届期内,凡创建工作不力或出现重大问题的,视情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取消参评资格等处理。
第十三条 文明村镇更名、搬迁、改变隶属关系,应及时向命名机关报告备案。对合并的村镇,应由原命名机关重新考核认定。
第五章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县(市、区)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当地创建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2007年颁发的《山西省文明和谐村镇创建管理规定》(晋文明委[2007]6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