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就业管理的通知(青劳社[2002]216号)
【发布单位】青岛市
【发布文号】青劳社[2002]216号 【发布日期】2002-09-29 【生效日期】2002-09-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就业管理的通知
(青劳社[2002]216号)
各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企业主管部门(公司),市直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多种形式就业,促进我市城镇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五”期间促进城镇就业工作的意见》(青发[2001]22号)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市就业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的就业管理
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后,应在失业人员第一个工作日前,持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招用人员登记表》和失业人员的《失业证》等相关资料,到市职业介绍中心或各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计算机系统办理就业备案手续,并在《招用人员登记表》和《失业证》上加盖就业备案专用章。对招用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办理就业备案手续时应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记录予以封存,并在《失业证》上加盖封存章。用人单位持《失业证》提取失业人员档案的同时交回《失业证》,对已加盖了失业保险金封存章的《失业证》应装入失业人员档案。
二、规范应自谋职业失业人员的就业管理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领取营业执照或其他许可证明后,应持相关资料到户口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五市三区失业人员到所在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应对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情况进行核实,指导失业人员填写《自谋职业申请表》,连同失业人员申报资料及《失业证》,经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审查后,报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审核。经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审核同意后,收回《失业证》,由各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计算机系统为自谋职业失业人员办理就业手续,并将失业人员未领完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发放给本人。
三、规范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和公益性岗位就业的人员管理
失业人员及符合“4045”条件的失业人员、协保人员,通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安置在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或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并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后,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将失业人员的《失业证》、协保人员的《协保证》和《失业保险金申领卡》全部收回,到所在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手续,纳入就业管理,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到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申办政策性补贴时,应持有关资料和收回的失业、协保人员的证、卡,交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集中存放。对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协保人员,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通过计算机系统予以封存。失业、协保人员终止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或公益性岗位工作的,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发还其《失业证》或《协保证》和《失业保险金申领卡》,并通过计算机系统恢复失业、协保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信息。
四、规范个人从事非正规就业项目失业人员的就业管理
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从事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等非正规就业服务项目工作的,由本人申请,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核实,报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为其办理就业手续,收回《失业证》,核发《青岛市非正规就业证书》,享受非正规就业有关优惠政策。对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由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计算机系统封存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终止从事非正规就业项目的,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收回《青岛市非正规就业证书》,重新核发《失业证》。
五、规范其他灵活形式就业人员的管理
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从事非全日制就业或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就业,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都应纳入就业管理。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开具《临时用工通知单》,并在《失业证》上做好就业去向记载,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将失业人员基本信息从资源库转入“非正规就业库”,纳入就业管理。对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负责通过计算机系统封存其失业保险金领取记录,并在其《失业证》上做好封存记载。失业人员终止从事灵活就业后由街道劳动保障中心负责通过计算机系统将失业人员基本信息从“非正规就业库”转入资源库,纳入失业人员管理。对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恢复其继续申领失业保险金。
六、规范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
各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要加强工作的衔接和配合,对正在参加社会保险投保的失业人员进行分类清理。凡是已参加社会保险投保、未办理就业手续的失业人员,应抓紧为其办理就业手续,收回《失业证》,纳入就业管理;其中对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通过计算机系统封存失业保险金,收回《失业证》妥善保管。
七、工作要求
各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结合失业人员管理规定的要求,切实做好本辖区各类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要从制度上和手续上加以规范。对在动态管理中已隐性就业的失业人员,要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纳入就业管理;对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通过计算机系统封存失业保险金。对以前已安置在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从业并正在领取政策补贴的“4045”等就业弱势群体,在申报9月份政策性补贴时,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全部收齐失业、协保人员的证、卡,集中上缴到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统一保管;对因收取失业、协保人员证、卡时,不愿再从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或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失业、协保人员,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应将这部分人员作为无就业要求人员管理。同时,对失业期间投缴社会保险费的失业人员,各区、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政策宣传,指导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集中时间于10月份集中时间开展分类清理,按月反馈清理结果,使我市的失业人员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全市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厦劳社〔2007〕
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厦劳社〔2007〕50号
2010-06-05 9:55
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工伤保险待遇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各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厦门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以下简称《〈条例〉实施规定》),规范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及其支付范围、标准,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现就执行工伤保险待遇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停工留薪期的期限问题 停工留薪期包括工伤医疗、康复治疗和恢复期的期限。为进一步明确停工留薪期的期限,规定如下:(1)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未超过12个月的,从职工受伤之日起计算至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止。(2)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至鉴定结论作出之日止超过12个月的,有办理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的,其停工留薪期至延长停工留薪期期满之日止;未办理延长停工留薪期的,其停工留薪期至12个月期满之日止。(3)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双方对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期限存在争议的,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停工留薪期期限。争议双方任何一方当事人应当在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基本稳定后、申请伤残鉴定前,或申请伤残鉴定同时,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确认。(4)任何一方当事人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持有异议而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的,其停工留薪期期限以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初次鉴定结论作出之日为截止日。再次鉴定期间不计入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
二、关于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标准问题 《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原工资”与第六十一条所称的“本人工资”有明显区别。对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标准的具体确定,依据《厦门市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等有关规定,规定如下:(1)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2)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三、关于停工留薪期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问题
按《〈条例〉实施规定》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其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间由医疗机构确认。医疗机构对工伤职工的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间有作出确认的,按规定处理。医疗机构没有或不作确认的,其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间可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根据工伤职工住院病历长期医嘱上记载的护理等级,确定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间。(1)工伤职工住院病历长期医嘱上载明“特级护理”的,护理人数按2人确定,护理期间不少于其住院的期间;(2)长期医嘱上载明“一级护理”的,护理人数按1人确定,护理期间一般不超过其住院的期间;
3、长期医嘱上载明“二级护理”或“三级护理”的,以及医疗机构未出具有关护理情况证明的,不确定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间。
工伤职工应当提供本人住院病历长期医嘱复印件、并加盖医疗机构印章,作为工
伤待遇争议处理案件的凭证。
(二)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上载明的生活护理等级,确定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间。(1)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书上确认其为完全生活护理等级的,护理人数按2人确定,护理期间计算至停工留薪期期满;(2)劳动能力鉴定书上确认其为大部分或部分生活护理等级的,护理人数按1人确定,护理期间计算至停工留薪期期满。
四、关于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问题
工伤职工在本市医院住院治疗的伙食补助费标准,按不低于每天15元计发。用人单位规定的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高于每天15元的,按用人单位规定的标准计发。五、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计发标准问题
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应由用人单位按《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向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计发标准为:(1)统筹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确定,以解除劳动关系时厦门市统计局最近一次公布的《统计公报》中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标准,男、女职工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以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计算。(2)计算工伤职工年龄的截止日期,以及确定上社会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日期按以下规定执行:工伤职工本人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以其提出时间为准;劳动关系自然终止的,以其终止日期为准;劳动关系有争议的,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上确认的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为准。
六、关于职业病确诊前的医疗费问题
职业病潜伏期长、发病及诊断复杂,职工往往多处就医后才明确诊断,因此对其医疗费的核销规定如下:(1)职业病确诊后并认定为工伤的,其在确诊前、疑似职业病期间,且在参保生效后在本省内综合性医疗机构就医、按疑似职业病治疗的或与职业病诊治相关联的医疗费用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核销范围。(2)职业病发病起始日期的判断,可根据综合性医疗机构临床医学诊断,从第一次检查、治疗与职业病疑似或相关联的病症病名之日起计算。(3)未能确诊为职业病的,其在疑似职业病期间的诊断、医学观察和治疗费用及工资福利待遇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由用人单位负责。七、一次性计发全部工伤保险待遇的问题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且没有医疗依赖项目或辅助器具配置项目的未参保工伤职工,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一次性领取全部工伤保险待遇的,其工伤保险待遇按照《〈条例〉实施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待遇项目计发。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且同时被鉴定具有医疗依赖项目或辅助器具配置项目的未参保职工,其医疗依赖和辅助器具配置、维修、更换待遇项目及标准的计发数额,由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双方依据医疗情况和有关规定协商解决;有争议的,可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八、第三人责任导致工伤的工伤保险待遇问题
对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责任导致职工遭到事故伤害、并已按相关事故伤害处理规定获得相应赔偿的,同时又符合工伤或视同工伤认定情形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的,其工伤待遇应当区分待遇项目、支付途径分别处理,原则是:(1)属于发生的医疗费、康复费、辅助器具配置更换费等费用项目的,只能按实际发生金额给付,已按相关事故伤害处理规定获得相应赔付的,不能重复给付;若其赔付金额低于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水平的,属参保职工的,应当由工伤保险
基金补足差额至规定标准;(2)属于住院伙食补助费、就医交通住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和护理费项目,已按相关事故伤害处理规定获得相应赔付的,不能重复给付;若其赔付金额低于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水平的,应当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至规定标准;(3)属于赔偿性的待遇项目,只要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对赔偿待遇项目没有作出竞合规定的,应依法按规定赔偿相应的待遇项目。
九、其他工伤保险待遇问题
(一)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工伤职工在享受伤残津贴期间死亡的,其符合供养条件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工伤职工死亡时上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作为计发基数按《条例》规定的比例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若工伤职工死亡时其伤残津贴高于上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的,以其死亡时的伤残津贴作为计发基数按《条例》规定的比例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
(二)在同一单位两次及两次以上工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均有伤残等级的,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由用人单位按其最高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重复享受或分别享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七年三月十三日
第三篇:青岛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管理的通知(青劳社[2002]152号)
【发布单位】青岛市
【发布文号】青劳社[2002]152号 【发布日期】2002-07-01 【生效日期】2002-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岛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管理的通知
(青劳社[2002]152号)
各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财政局、物价局,各定点医院,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行为和消费行为,确保统筹基金合理开支,现就加强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病种目录》。定点医院各种医疗文书及结算表格的病种名称书写应与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病种目录(甲类)相一致。收治目录外病种患者的,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得收治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医保患者住院。
二、严防冒名住院。定点医院收治参保职工住院时,要认真核对其基本医疗保证,确保人证相符。住院期间要将基本医疗保险证集中保管,以备查用。
三、严禁分解住院。参保患者在同所医院内部转科治疗的,视为一次住院;执行统一结算指标的医疗集团内,各医院转院治疗也视为一次住院。参保患者出院后,在15日之内非急诊又入同所医院(或执行统一结算指标的医疗集团)住院的,与上次住院合并为一个住院人次结算,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超出结算控制指标的部分不予支付,已拨付的予以扣回。
四、严禁挂床或叠床住院。定点医院要加强对医保患者的住院管理,患者住院期间因特殊情况离院,应经主治医师、科主任批准签字,限定请假时间并有病程记录,否则视同挂床住院处理;出现一床多人的,按叠床住院处理。
五、严禁推诿重病、扩大转诊。市内转诊严格执行逐级转诊制度,转出医院发生的住院医疗费不足本院结算控制指标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据实审核结算;超过本院结算控制指标的,按控制指标结算。
六、严格住院医疗费结算程序及有关规定。除因单位和个人欠缴医疗保险费等特殊原因外,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均由定点医院按规定先行结算,然后统一报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不得让患者直接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参保患者由急诊观察转住院的,其治疗费与本次住院费用合并结算;定点医院因设备有限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安排参保患者在外院检查治疗的费用,与在本院发生的住院费用合并结算。定点医院不按规定办理结算,造成患者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如数从医院月份拨付基金中扣回,并记录在案纳入考核。
七、加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内药品的备药和使用管理。根据省统一要求,按通用名计算,三级综合医院西药备药率应达到85%以上,中成药备药率应达到60%以上;二级综合医院西药备药率应达到75%以上,中成药备药率应达到50%以上;专科医院本专科备药率应达到85%以上。对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招标采购药品,临床使用率不得低于规定比例。
八、定点医院为参保患者提供住院医疗服务,应尽量使用“三个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和诊疗项目。提供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范围内或虽在目录范围内但在纳入统筹支付前需个人自负一定比例的药品、诊疗项目或服务设施,应事前征求患者或其家属意见,并与其签订《定点医院提供特许医疗服务协议书》,否则患者有权拒付该项费用。定点医院应将全部医疗费列入医疗费结算明细清单报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不得瞒报。各级各类医院“三个目录”范围外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占全部住院费用的控制比例,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另行制定,并纳入对定点医院的定期考核。
九、各定点医院要经常性地自查自纠,加强内部管理,主动规范医疗行为。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结算发现问题和职工投诉问题进行重点查处,并登记在案纳入定期考核。对定点医疗机构严重违反医疗保险管理政策规定的行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严格按《 青岛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104号)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资格。
十、本通知适用于市内四区,其它区、市可参照执行。
十一、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前有关文件凡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青岛市卫生局
青岛市财政局
青岛市物价局
二○○二年七月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山东省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发放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山东省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发放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11-17 生效日期: 2009-01-01 发布部门: 山东省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文号: 青劳社[2008]121号 各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青政发[2008]50号)有关规定,现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发放和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补贴范围和条件
(一)补贴范围。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进行了灵活就业登记,且在社区(村)内从事下列服务项目的灵活性就业人员:
1.家政服务、钟点劳务、保洁服务;
2.婴幼儿看护、养老看护、病人看护服务;
3.小学生接送服务(不包括出租车接送)、为中小学生提供小餐桌服务;
4.房屋修缮、水、电、煤气管道维修、家电维修服务;
5.早、夜市经营服务;
6.修鞋、理发、缝纫、干洗服务;
7.经市劳动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项目。
(二)补贴条件。上述灵活就业人员月收入低于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且个人以我市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以申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二、补贴标准及期限
(一)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市内四区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从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五市三区按照不超过当地社会保险最低缴费额的2/3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具体标准由当地自行确定。对此前已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人员,自2009年1月起按新标准执行。
(二)补贴期限。上述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申领补贴期限累计最长不超过36个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期满后,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继续享受至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三、补贴的申报和拨付程序
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办法,每季度申报和发放一次。
(一)资格认定
1.符合上述范围和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应于每年3.6.
9、12月的25日前,持户口簿、本人身份证、从业证明和工资收入证明到户口所在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填写《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附表1),由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对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报人员进行信息核实,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2.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于每季度末,按社区(村)打印出《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会保险补贴花名册》(附表2),将灵活就业人员从事的服务项目、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险缴纳等情况在所在社区明显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3天,无异议者,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报区(市)就业服务中心。
3.区(市)就业服务中心接到申报材料后,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审核无误后,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并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存档备查。
(二)补贴申报。
1.经资格认定的灵活就业人员,于每年1.4.7.10月10日前,持上季度社会保险费缴费单据到户口所在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办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报手续,对于首次申报的,需持指定开户银行的存折或银行卡。
2.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在当月20日前,对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人员的从业、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险缴费等情况进行审核,对符合补贴条件的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并填写《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花名册》(附表3)、《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申报表》(附表4),报区(市)就业服务中心。
(三)补贴审核。区(市)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对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上报的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情况进行复核,并填写《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汇总申报表》(附表5)。市内四区的,在5日内连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花名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申报表》,报市就业服务中心审核签署意见后,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市财政部门核准。五市三区的,报区(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核准。
(四)补贴拨付。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市内四区的,由市财政部门按季度拨付到市就业服务中心,市就业服务中心通过银行报盘将社会保险补贴存入灵活就业人员银行账户。五市三区的,由区(市)财政部门按规定拨付到区(市)就业服务中心。
四、工作要求
各区(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要高度重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发放工作,按照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及时发放补贴资金。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对申报人员的从业情况、工资收入情况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严格审核,建立完善申报公示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的申报、发放的管理,防止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现象一经发现查实,除追回冒领金额外,同时追究有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本《通知》自2009 年1 月1 日起执行,《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财政局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青劳社[2006]65号)、《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申领社会保险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青劳社[2006]114号)同时废止。二○○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附件1: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略)附件2: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公示通知(略)附件3: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花名册(略)附件4: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申报表(略)附件5: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汇总申报表(略)
第五篇: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临时工工龄计算和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6〕206号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临时工工龄计算和养老保险
有关问题的通知
渝劳社办发〔2006〕206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部新区产业促进局: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现就我市企业临时工工龄计算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招用的临时工,在本企业连续工作期间,经劳动部门或其他有权机关批准招收为本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或固定工的,其最后一次在本企业连续从事临时工的工作时间与被招收为劳动合同制工人或固定工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二、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临时工经批准招收为本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其1986年10月1日以前符合国家规定计算连续工龄的工作时间视为缴费年限,1986年10月1日以后则应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计算实际缴费年限;被招收为本企业固定工的,其1993年3月1日以前符合国家规定计算连续工龄的工作时间视为缴费年限,1993年3月1日以后应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计算实际缴费年限。
三、按照本通知第二条的规定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时,社会保险局应当按照职工当时的工资收入核定其相应的缴费基数。补缴1993年3月1日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单位按缴费基数的16%补缴,职工个人按每人每月2元的标准补缴;补缴1993年3月1日后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按本人相应缴费基数、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的规定补缴。
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