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时间:2019-05-13 19:0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第一篇: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 农民日报 》(2014年05月20日

03 版)

毛世平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基于我国农业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的背景,本课题着力于企业开展涉农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过分依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不符合科技创新主体的一般规律。不同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壮大不仅受到科研体制的约束,也会受到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的影响。伴随着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向占据主体地位的逐步演变。

从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来看,企业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中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明显不同;传统农业阶段,企业尚未出现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现代农业阶段,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加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明显。

从不同农业产业领域与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来看,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总体呈现出逐渐加强的趋势;不同农业产业领域中,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同,其中以农副食品加工行业最弱。

发达国家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分析

(1)在创新主体方面,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都占很大比例,企业始终居于创新主体的地位。

(2)在创新模式方面,美国是产学研结合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法国是链条式环保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英国是政府引导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但这些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都分为农业科研机构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两大部分,创新主体分为政府、学校、农业协会和农业企业四种类型。

(3)在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方面,财政投资与补贴、税收优惠、自主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企业投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1)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畜禽良种项目中,企业承担的农业项目盈利能力和固定资产形成能力最强,科技创新的经济效果较为显著;在促农增收、农民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比较突出。但目前我国企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托的科技平台层级较低,国家级科技平台数量较少,仅占科技平台总数量的17.73%。43.16%的项目承担企业尚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企业科技成果不突出,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获得过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

(2)我国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设立研发机构的涉农企业科技活动仍然偏少。

2000~2010年,设立科技机构的涉农企业占全部企业的平均比例为20.05%;2010年涉农企业中设立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涉农企业的比例为20.10%,比全部企业的平均比例低7%(27.60%)。开展科技活动的涉农企业数占涉农企业数比例呈下降趋势,该比例从2000年的33%下降到了2010年19.34%,2000~2010年该比例的平均值为28.79%。

(3)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科技创新的能力远低于其他行业。

涉农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仪器和设备原值占全部企业研发机构的机构仪器和设备原值比例(7.1%)远远低于涉农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比例(16.34%)。涉农企业研发机构人员占全部企业研发机构人员的比例为6.67%、涉农企业研发机构人员中的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占全部企业机构博士和硕士人员的比例为5.01%。较差的基础条件导致涉农企业新产品工业价值、新产品营业收入分别占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非常低,在2008年以前均处于10%以下的水平,直到2009年刚超过10%,2010年涉农企业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工业产值和营业收入中新产品收入的比例最高水平也分别比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低5.79%和5.19%。

(4)我国企业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产出水平不高。

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自筹经费占有主导地位,企业自筹经费占经费筹集总额比例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82.62%增加到2007年的88.17%。政府资金只占很少的比例,2007年仅为1.86%。涉农企业科技人员的配置比例一直明显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且其技术开发机构的科技人员数量近年来没有明显的增加。涉农企业的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例远远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仅为18%。

(5)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企业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的情况较少。

在涉农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研究机构支出与对高校支出之比约为1:1,均占总R&D经费外部支出的35%左右,而企业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经费支出不到30%。这说明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时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同等依赖,需高度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科技创新。因此,目前我国农业创新的主体仍然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只居于次要地位。

从行业比较上看,在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中,涉农企业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更为明显。

(6)在创新模式上,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引用为主。

目前,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四种类型。2000~2010年,涉农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总额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总额占到了创新经费总支出的90%以上,而用于消化吸收和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支出占创新经费总支出的比例不到1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主要是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课题组通过选取1994~2010年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构建混合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1)涉农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涉农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能力就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越多。

(2)涉农企业经费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涉农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越多。

(3)在创新模式上,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更能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消化吸收经费比例与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涉农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能力越强。

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1)涉农企业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涉农企业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并将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支持涉农企业加快培育开展科技创新的研发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涉农企业积极组织技术研发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技术,为市场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加强涉农企业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目前,涉农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合办、合作等形式开展协同创新,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来源,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力。随着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不断深入,为涉农企业更快成为独立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积蓄力量。

(4)加大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政府部门和涉农企业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管理骨干;通过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等方式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产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和积极倡导涉农企业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5)政府营造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宏观环境。为尽快使涉农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应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扶持、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第二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机械的设计、维护、使用、销售等各环节下功夫,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保障。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只有走科技的道路。他说,粮食产量要再上一个台阶,还得在种子上下工夫。要研究一些有突破性的品种,希望国家多扶持。在种子科研上多投入,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此外还要有良法,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要多搞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个平台,技术很快就可以推广开来。温家宝说,良种良法是农业科技的两个重要方面。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

希望政府扶持补充科技队伍,逐步健全推广体系。温家宝说,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乡是重点。要把乡镇作为充实基层科技力量的重点,把提高基层科技推广能力和改善农技人员的装备水平,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我们既要从政策和法规上引导好适度规模经营,又要将农业机械化同良种良法结合起来。这两条都需要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少了,恰恰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要办好农业技术学校,让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来补充农业劳动力,做新一代农民。这是值得各级领导深思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最重要的是要城乡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举。这样既使城里的人生活富裕起来,也使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既使城里的环境得到改善,也使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河南人民非常勤劳,文化底蕴丰厚,大家团结起来,河南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在漯河期间,温家宝还专程考察了双汇集团。他说,一个企业,特别是关系群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讲安全、讲质量、讲诚信、讲责任。要严字当先,在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要严格把关,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食品,为企业赢得信誉。

第三篇: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继续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第四篇: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经典中国·辉煌60年

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顾瑞珍)记者近日从科技部获悉,农业科技创新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探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建设创新性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促进国家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1949年5月1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农业科研机构。

1957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此后,中国林业、农垦和水产方面的国家级科研单位陆续成立。

„„

自1958年起,全国相继成立了省级农科院和地区农科所,初步形成了包括国家、省、地三级的农业科研体系。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由此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发展规划。196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2001年1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科技大会,提出加速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2004年至2009年,党中央连续发布了6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农业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政策辅助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具体的辅助计划。比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与重视。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开始设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

2001年至2008年期间,专项累计投入22.5亿元,共支持立项3784项,引导其他社会资金投入140亿元,开发各类动植物新品种8560个,新产品4846个,植物新品种推广面积3.08亿亩,建立中试线2730条,带动了5200多万农民增收。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节本增效、增加就业、扩大税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五篇:企业发展战略要创新

企业开展战略要创新

企业开展战略要创新

为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地开展,企业领导在重视技术、营销、管理、融资等方面创新的同时,也要重视开展战略创新。

〔一〕

企业开展战略是对企业开展的整体性、长远性、根本性谋略。企业开展战略有“四性〞,即整体性、长远性、根本性、谋略性。这“四性〞决定了企业开展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对企业开展战略不能无视。企业领导不能只顾种树、不顾育林,只顾当前,不顾未来,只顾末节、不顾根本,不能只搬经验、搬知识、搬指示而不用谋略,否那么就会把员工领向窄路、坎路、弯路和死路。

企业领导不要重术轻略。搞好企业要靠各种术,如技术、营销术管理术、公关术。搞好企业也要靠各种略,如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营销战略、融资战略。术是小略,略是大术,术与略的相同点是都讲究谋划,不同点是谋划的范围有大小,谋划的时间有长短。重术轻略就是重小轻大、重短轻长,只重技术更是以偏概全。在企业中,最大的术是开展术,开展术一般被称为“开展战略〞。

企业开展战略要创新,创新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大变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企业环境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是空前的。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企业融入了变化多端的大世界,这个世界的消费市尝竞争对手以及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地变化,形势迫使我们知变、应变,善变,而善变的首要标志就是有一个新的开展战略。

企业开展战略创新也是为了上水平。为增强竞争力,企业各项工作都要上水平。首先要使开展战略上水平。开展战略是纲,纲举目张。

开展战略创新就是对原有的开展战略进行变革。哪一个企业原来都有开展战略,只不过有的企业不这样认识。企业开展战略存在着水平差异,智慧有大小,战略有上下,创新是为了创出更高水平的开展战略来。企业开展战略上下对企业开展有重大影响,因为企业早已进入战略制胜年代。

〔二〕

为实现企业开展战略创新,就要重新分析市场的需求亮点和趋势,重新分析出现的挑战和机遇,重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重新分析关键的环节和步骤。为什么要重新分析这些根本情况,因为过去的许多分析已经过时,或者当时的分析本身就有重大缺陷与错误。

实现企业开展战略创新,就要制定新的经营内容、新的经营手段、新的人事框架、新的管理体制、新的经营策略、新的重大措施、新的重大步骤等。战略无定式。就本质特征而言,每个企业制定出来的开展战略应该是一致的;就内容、重点、结构而言,不同企业的开展战略很少有共同之处。

企业普遍面临开展战略创新任务,例如,很多企业都需要重新定位。有些企业经营内容明显过时,有些企业经营范围明显过宽,有些企业经营战线明显过长,还有些企业经营内容本来就与自身特长严重脱节。诸如此类的企业如果不重新定位,开展前景很难光明。再如,很多企业都需要重新解决靠什么经营的问题。靠垄断地位?靠行政保护?靠资金实力?靠现成技术?这些恐怕都逐渐靠不住了,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状况,只能另谋新的依靠。

实现企业开展战略创新不只是提出新的开展战略,还要实施新的开展战略。像其它创新一样,企业开展战略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阶段,还要进入到实践阶段,假设不冒着风险、顶着困难、面对阻力去实践,它将毫无意义。

企业开展战略创新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长期化的行动。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认识需要不断地提高,实施任何一项战略客观上都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在制定了新的企业开展战略之后,不但要深入组织实施,而且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微调,必要时还要进行重大调整,重大调整之后又要组织实施。专家们把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称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开展战略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企业开展战略创新主要靠领导。领导人主要应该通过正确的战略来领导。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领导人的本职工作。领导对企业负责,首先就要对企业开展战略负责,对企业开展战略创新负责,对企业战略管理负责。先进的企业领导人,应该是企业开展战略家、企业开展战略创新家和企业战略管理家。

〔三〕

制定新的企业开展战略,一靠战略意识,二靠战略知识,三靠战略信息,四靠战略智慧,五靠战略咨询。

企业领导缺乏战略意识,不重视企业开展的全局问题、长远问题和根本问题,不重视谋略,就谈不上企业开展战略创新,更谈不上企业战略管理。

中外有很多关于企业战略方面的文章和书籍,里面不乏企业战略的精辟理论和生动案例。多学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毫无疑问有助于制定新的企业开展战略。

制定新的企业开展战略首先需要进行战略分析。为此,必须充分占有战略信息,战略信息是与企业整体与长远开展相关的重大信息。

研究新的企业开展战略,不能不尊重实践经验和书本知识,也不能搞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该应用的就应用,改修正的就修正,该组合的就组合,该自创的就自创。高明的企业开展战略是智慧结晶,而不是经验和知识的大杂烩。

企业领导由于存在观念、知识、信息、智力、行业、地区、角色、精力等各方面的局限,往往缺乏战略创新能力。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应该从企业外部寻求咨询效劳。

企业开展战略创新基于企业领导观念转变。企业领导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怎样搞好企业的旧观念,这些观念可能曾经是企业辉煌的源泉,现在是却已成为企业开展的障碍。企业开展的最大敌人是企业领导的旧观念。企业领导要想研究制定新的企业开展战略,应该首先向自己的旧观念宣战。

企业开展战略创新也来源于企业领导的动力、魄力和毅力。这种创新不是局部性创新,而是整体性创新;不是短期性创新,而是长期性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开展战略创新是企业再造工程,是一项具有很大风险、困难和阻力的系统工程。企业领导组织实施这样的工程,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排除各种困难和阻力的魄力,没有坚韧不跋的毅力,只能半途而废。

企业开展战略创新还要靠群策群力。企业广阔员工非常关心企业的开展前途,在他们当中蕴藏着战略智慧,新战略制定后也要通过他们实施。因此,企业开展战略创新必须尊重广阔员工的意愿,集中广阔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下载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作为2009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一项重要活动,2009年4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华商标协会、中国版权协会。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中国......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4、争取省内外10......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大全)

    (一)今年工作目标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4、争取省内外10......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走持续发展之路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强调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

    信息化和农业科技创新

    信息化助推农业科技创新 感想:在当今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 无论是任何一个行业, 只要能够抓住信息,便能够引领科技和创新的潮流. 分析思路: 仔细分析,发现信息化助推农业......

    7 农业科技创新专题

    农业科技创新 2012年02月15日 【背景链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农业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不安,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通的道理。纵观中国农业发展、特......

    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搞好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需求、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设和谐......

    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河南嵩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作者:关海波段小玲文章来源:河南省嵩县农业局嵩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农作物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