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滨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时间:2019-05-15 16:0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鼓励滨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鼓励滨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第一篇:为鼓励滨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为鼓励滨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新区(滨江)每年设立不少于1.5亿元的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还出台了“产业政策40条”等数十个专项扶持政策:

1、对于文化创意企业租用区内生产、研发、办公用房,从设立(或引进)年度起,给予500平方米以内第一年1元/平方米•天、第二年0.8元/平方米•天和第三年0.5元/平方米•天的房租补贴;享受房租补贴满三年的,经考核批准可再给予两年300平方米以内0.5元/平方米•天的房租补贴。

2、实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激励: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及江南区块三年500平方米以内最高30万元/年的办公场所租金补贴,特别优秀的项目给予江南区块三年1000平方米以内最高60万元/年的办公场所租金补贴,项目启动后,可申报最高100万元的留学人员在杭创业资助资金。

3、对不占用街道发展资源招商引资的企业,从注册纳税开始年度起再顺延两个财政年度时间,街道按照每个财政年度对街道财政贡献额的50%予以奖励,引进区外的特殊性服务型企业,且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街道按引进企业每个财政年度对街道贡献额的75%予以奖励。

4、企业新认定为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传统企业提升改造被新认定为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分别给予每项0.5万元和0.1万元奖励。

5、用人单位当年新录用长河街道人员一名并参加社保的一次性给予1200元奖励,录用人员持有就业援助证的再加奖600元,同时,各企事业单位将所在注册地改迁至中兴社区的可享有街道税源补贴,并由街道办事处代办相关税务登记手续。

第二篇: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

**

技术创新是指生产技术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可能并不带来产品的改变,而仅仅带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例如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作业过程从而减少资源消费、能源消耗、人工耗费或者提高作业速度。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企业如何进行和实施技术创新?在许多的员工看来,创新就是指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务的挖掘,是高层的事,是技术部门的事,所以当公司进行创新运动的时候,要么无动于衷,要么无从下手。真实意义上的创新应该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字面上的所谓新东西,但不容易找到,找到也不太容易展开,这对企业来说,是真的需要高层来想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对现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以及工作当中“结”的清除,也就是我们的“四一五小”活动。这是一个全民可以参与的运动,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身边的“结”,并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解决它。通常这些“结”都是因为跨部门而在日常工作当中无法通过简单的沟通进行解决,所以一定要上升到项目进行根治。某种意义,越是一线的员工,越容易找到“结”,因为他们是亲身体验的人。对基层团队和员工而言,对现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以及工作当中“结”的清除,而且对企业的实际意义更为直接有效,立竿见影。这就是对现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以及部门间协作当中“结”的清除。可以想像,越是一线的员工对工作流程的体验越深,就越可以发现当中可以改善的地方。这些工作中可以改善的地方就是“结”。这些“结”要么平时被繁琐的日常工作所掩盖,要么被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足而搁置,所以只有推行创新运动才能被暴露,要上升成为项目才能被结开、被根治。由此可见,创新是一个全民可以参与的运动,所有员工都可以去挖掘身边的“结”,并通过申报,最终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解决它。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的“结”都解决了,企业就可以上升一个层面,变得健康强壮。创新对企业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领导提出来是有一定战略眼光的,值得我们每一级主管认真思考。同时,也一定要给员工们讲清楚创新的含义,这样才能真正发动群众。要告诉他们,创新从身边开始,项目就在你我身边。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要自己搞出点新兴的东西来。综合技术科的工作,我们对企业生产工作当中“结”进行梳理,结合企业生产瓶颈进行专项技术攻关,如设计起毛辊两端钻孔专机,起毛辊红套专机,双头车床料架设计等,结合生产一线工艺改进要求,顾及效率、成本、用人等因素,设计扁钢丝抛光机,进布杆抛光机,起毛辊钻模改进,剪毛机横动机构设计,锡林装配辅助托架设计,轴头加工齿形顶尖设计,主轴车锥度靠模等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肯定还存在更多的“结”,只要我们做有心人,随时对工作中不顺手的事进行改变就是创新。项目不分大小,都能促进企业生产进步。

2019即将开始,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习,提高我们的见识,积累和提升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需要准备好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发挥自己的作用,争取拿到企业“四一五小”大奖!

第三篇: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 农民日报 》(2014年05月20日

03 版)

毛世平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基于我国农业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的背景,本课题着力于企业开展涉农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过分依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不符合科技创新主体的一般规律。不同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壮大不仅受到科研体制的约束,也会受到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的影响。伴随着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向占据主体地位的逐步演变。

从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来看,企业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中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明显不同;传统农业阶段,企业尚未出现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现代农业阶段,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加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明显。

从不同农业产业领域与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来看,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总体呈现出逐渐加强的趋势;不同农业产业领域中,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同,其中以农副食品加工行业最弱。

发达国家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分析

(1)在创新主体方面,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都占很大比例,企业始终居于创新主体的地位。

(2)在创新模式方面,美国是产学研结合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法国是链条式环保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英国是政府引导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但这些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都分为农业科研机构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两大部分,创新主体分为政府、学校、农业协会和农业企业四种类型。

(3)在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方面,财政投资与补贴、税收优惠、自主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企业投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1)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畜禽良种项目中,企业承担的农业项目盈利能力和固定资产形成能力最强,科技创新的经济效果较为显著;在促农增收、农民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比较突出。但目前我国企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托的科技平台层级较低,国家级科技平台数量较少,仅占科技平台总数量的17.73%。43.16%的项目承担企业尚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企业科技成果不突出,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获得过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

(2)我国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设立研发机构的涉农企业科技活动仍然偏少。

2000~2010年,设立科技机构的涉农企业占全部企业的平均比例为20.05%;2010年涉农企业中设立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涉农企业的比例为20.10%,比全部企业的平均比例低7%(27.60%)。开展科技活动的涉农企业数占涉农企业数比例呈下降趋势,该比例从2000年的33%下降到了2010年19.34%,2000~2010年该比例的平均值为28.79%。

(3)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科技创新的能力远低于其他行业。

涉农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仪器和设备原值占全部企业研发机构的机构仪器和设备原值比例(7.1%)远远低于涉农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比例(16.34%)。涉农企业研发机构人员占全部企业研发机构人员的比例为6.67%、涉农企业研发机构人员中的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占全部企业机构博士和硕士人员的比例为5.01%。较差的基础条件导致涉农企业新产品工业价值、新产品营业收入分别占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非常低,在2008年以前均处于10%以下的水平,直到2009年刚超过10%,2010年涉农企业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工业产值和营业收入中新产品收入的比例最高水平也分别比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低5.79%和5.19%。

(4)我国企业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产出水平不高。

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自筹经费占有主导地位,企业自筹经费占经费筹集总额比例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82.62%增加到2007年的88.17%。政府资金只占很少的比例,2007年仅为1.86%。涉农企业科技人员的配置比例一直明显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且其技术开发机构的科技人员数量近年来没有明显的增加。涉农企业的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例远远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仅为18%。

(5)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企业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的情况较少。

在涉农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研究机构支出与对高校支出之比约为1:1,均占总R&D经费外部支出的35%左右,而企业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经费支出不到30%。这说明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时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同等依赖,需高度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科技创新。因此,目前我国农业创新的主体仍然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只居于次要地位。

从行业比较上看,在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中,涉农企业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更为明显。

(6)在创新模式上,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引用为主。

目前,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四种类型。2000~2010年,涉农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总额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总额占到了创新经费总支出的90%以上,而用于消化吸收和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支出占创新经费总支出的比例不到1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主要是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课题组通过选取1994~2010年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构建混合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1)涉农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涉农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能力就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越多。

(2)涉农企业经费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涉农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越多。

(3)在创新模式上,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更能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消化吸收经费比例与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涉农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能力越强。

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1)涉农企业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涉农企业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并将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支持涉农企业加快培育开展科技创新的研发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涉农企业积极组织技术研发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技术,为市场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加强涉农企业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目前,涉农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合办、合作等形式开展协同创新,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来源,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力。随着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不断深入,为涉农企业更快成为独立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积蓄力量。

(4)加大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政府部门和涉农企业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管理骨干;通过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等方式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产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和积极倡导涉农企业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5)政府营造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宏观环境。为尽快使涉农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应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扶持、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第四篇: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汇报

企业技术进步及创新发展情况

一、“十二五“创新能力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县共申请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共完成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项目27个,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7件;取得省市级科技创新进步奖项工11项;产学研合作企业95家。

二、存在问题

1)是开展产学研工作的企业面还不够广。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开展产学研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2)是科技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政府科技投入较少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两个方面。受财政现状影响,政府实际科技投入受限。

3)是技术合作渠道不多,产学研结合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形成。目前全县企业的技术来源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还是靠自主开发或以乡情、亲情为主要纽带的技术引进和合作开发,技术合作的渠道、范围和领域受到严重制约,产学研有机结合不够深入,新产品的开发受到影响。技术合作的平台还没有真正搭建起来,部分企业信息不灵,不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找不到与高校、科研单位技术结合点。

4)是创新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企业经营者缺乏相关的科技知识,在经营实践中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缺乏敏锐感,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三、发展思路和重点

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鼓励企业以自主创新为 动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都要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同时加强区域互动、内外联动,突出新型实用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联合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力争到2020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家以上,每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至少与一家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新产品开发达60个以上,开发国家级新产品2-3个,省级新产品15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主导产业装备总体达到国内中等以上水平。

四、主要推进措施

1)是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平台。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大力提倡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鼓励支持企业在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或重点实验室,支持高校院所在合作企业设立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

2)是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层次高、规模大的产学研展洽会等展会,动员组织企业参加,寻求合作机缘,让企业走出去。同时,在县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把高校、科研院所请进来。

3)是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寻求资金支持,通过吸收风险资金、社会资金、银行贷款等多元化多渠道融资引资,提高企业创新投入能力。

4)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引进和培养人才,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结合已持续开展多年的企业家培训工作,邀请知名企业家、专业培训机构对我县企业家进行大规模、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塑造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打造一支创新型企业家队伍,推动我县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第五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影响分析 摘 要:长期以来企业以生产为经营管理核心总是热衷于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扩展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大同小异以致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这在家电行业表现尤为突出。然而企业要想真正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立足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一个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更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关键词: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 1 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创新的机制。江泽民同志在与科学家座谈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对企业来讲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能否创新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竞争的根本。就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从而创造市场优势。目前我国在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距甚远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但在制造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0.3中国的专利发明数只有美国、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和韩国的四十分之一。进入20世纪以来一种有别于传统“资源型”、“依附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亮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国家被称作“创新型国家”。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如何改变世界价值链上我国的低端地位成为具有我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日益提上议程。2 美的集团技术创新模式 我们就以家电行业为例美的集团就是通过“依靠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其领导人何亨健所说:在美的唯有不变的就是变美的成功的核心是创新。不变就是死路一条只有不断变革才有生存空间。在家电行业仍热衷于“价格战”、“概念战”之时作为企业这个体系来讲还是坚持四个字:自主创新。因为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你才有话语权只有领先的技术才能带动别人帮助别人。2.1 模仿创新模式 美的集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领先于竞争对手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美的集团的一大竞争优势这源于其技术创新。美的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始终坚持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以“高起点、高投入、高品质”为产品技术开发的战略指导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美的集团逐渐形成了其独特、高效、成熟的技术创新机制。早在1993年美的集团与在空调领域以技术领先著称的日本东芝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东芝技术生产美的空调。引进东芝技术后美的空调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更加提升。其实不仅仅是空调美的集团在其它产品领域的发展也集中体现了“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创 新”的技术发展模式。美的集团始终把技术引进作为一种手段把自主提高、创新视为最终目的随时追踪世界家电行业的先进技术、工艺、新产品发明快速引进、快速消化、快速吸收形成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设计、模具设计、电子控制和系统设计四大核心技术。据数据显示美的集团平均每天产生一个专利。事实上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最核心的基础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强大核心竞争优势所在。2.2 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必须以科技同经济相结合的创新观念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商业利润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辅助的民间性科研开发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利润动机和市场信息的支配企业技术创新方向对消费者需求的动态极为敏感技术创新战略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点是着眼于研究开发消费者需求量大、需求紧迫、开发周期短并且投资少、收益高的项目。正是这样的技术创新机制才能成为企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器。产品创新的技术只有真正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才能获得广泛市场认可才能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3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成长路径决定着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的大小。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积极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实现跳跃式发展将技术创新最终转化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企业发展只有坚持自身的模仿创新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模式坚持“自主研发”和“拿来主义”并行才能打造拥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应对变化,只有不断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创新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创新对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提出借助创新平抑企业经济起伏的思路。

一、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周期性循环过程。一般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从表象上看,企业从创业期到成熟期,主要是一个实力逐步积累、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表现为企业经济能力、包括资产占有能力的不断壮大。其实,在表象之下,还客观存在着一个与之平行的过程,即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创业期,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从头开始。创新是企业的主题,企业因创新而建立。在成长期,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体系设计、新领域的选择和产业多元化,而这些正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结构创新的具体表现。在成熟期,经过创业期、成长期不断的创新和积累,企业逐步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相对竞争优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企业步入生命周期的高峰状态。在衰退期,企业的经济业务出现停顿和下滑,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存在问题。这时,企业需要查明原因,及时调整,梳理出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要想在高峰状态保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就必须高度关注自身各方面状态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可能变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其创新能力将明显早于其经济状态而首先开始下滑。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企业创新能力的变化通常要比企业经济状态的变化早一个相位。企业的创新能力的下滑是企业经济能力下滑的征兆。我国很多企业的兴衰起伏,都证明这一观点。为此,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和发展,并有意识地借助创新来平抑经济发展的起伏波动,对企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就企业创新的动力而言,主要一下几点:

首先,创新动力的政策因素。从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如果能把保持和发展企业的创新动力建设上升到发展经济的核心部分,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体系,并从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文化氛围、中长期投资以及法制、基础设施等方面结合创新动力建设长远考虑,则会大大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就一个国家而言,我们认为主要有:管理机制、人才机制、文化氛围等三点。

其次,创新动力的理念因素。企业创新能力不同于综合能力,企业创新是一个极少数人参与的工作,是需要极少数精英人才全情投入才能开展起来的工作,绝不能发展群众运动。创新活动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创新意识和技术水平及技能,以及对相关内容的敏感性。创新活动的核心人员更应该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才能和领导才能。因此,创新需要提高资源的密集度,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发掘精英人才,不断培育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后劲。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把创新搞成群众运动,就会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效率下降,从而无法真正谈创新。

再次,创新动力的风险因素。创新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存在一定的争议和风险。一项创新成果从开发到稳固地进入并占领市场,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失败的可能性,即风险。包括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据美国的一项公开调查显示:在美国大约每年开发的10000项新产品中,有80%夭折于初期,而剩下的2000项新产品,也仅有100项能真正取得技术和经济的成功。越是技术含量高的创新产品,风险越大。因此,企业有关风险的行为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成为制约其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创新对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

虽然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创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负作用,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化解,将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深度上对创新的定位偏差,会对企业经济运行形成干扰:基于创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一些企业并未理解创新的真正内涵,却会拿创新做招牌,不是踏踏实实搞创新,而仅仅把创新作为表面招牌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甚至是追赶时尚的手段;还有一些企业过度重视创新,把创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门心思搞创新,从而给整个企业骨干队伍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带来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而且因为创新的风险性,如果创新过程中连续出现失败,就会严重影响队伍的士气,影响企业对管理者的信心。

其次,在广度上对创新的过度偏重和广泛,会影响企业现有的市场、产品和现有工作质量的形象。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把一个产品在其市场生命周期中做到利润最大化。而如果创新速度过快,就会造成产品更迭过快,产品利润来不及显现就已经进入生命的末期,导致相应的产品开发成本过高。如此这般,市场的恶性循环会将企业扼杀在不合理的经济循环状态。

再次,企业的目标发散也会为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埋下生存风险。行业准入和进入是需要高额成本的,如果一个企业在没有足够准备情况下,仅通过有限的创新进入另一个行业,低估了市场风险,就会使一个原本运行良好的企业很快由于不适应新的市场氛围而衰落甚至灭亡。例如国内某知名企业集团,是通过儿童饮品起家的,近年来始终占据国内

饮品行业排行榜前列。在其品牌扩张过程中,借助品牌优势,该集团很快进入了童装领域,但通过几年的发展,童装已成为该集团的鸡肋甚至拖后腿产品,原因就在集团对因行业跨度过大而导致的行业准入成本过高估计不充分,而使品牌进行了不适当的扩张。

四、解决创新对企业负面影响的对策分析

结合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主要能采取一下对策:

首先,实施前瞻式管理,保持创新能力的稳定与提升。创新的动力不足,容易导致企业在经济管理上步入误区:一旦企业经济规模比较庞大时,管理者往往更看中经济效益而忽略创新,企业中创新的相对比重逐步下降,经济管理者会忽略持续创新——这一企业生存的核心因素,产生短期效应:表面上,淡化对创新的关注;其内涵则是,埋下了未来企业衰退的伏笔。因此,只有采用前瞻式管理,保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保持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超前发展,开发市场、引导需求才是正确的企业创新理念。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创新能力的储备和培养。为此,要求企业管理者做好相应的市场预测、战略规划和战略储备工作。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多种方案的选择,而方案选择的标准是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和企业的创新战略,适当的方案选择是预防市场风险的必要手段。

其次,实施风险管理,以创新规避市场风险。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难度远远大于创新的风险管理难度。而创新是允许失败的。由此,企业可以通过创新风险来转化或化解企业管理的风险。当企业储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时,这种能力将转化为企业预测市场风险并采取有效规避行为的能力。再者,要把近期的和远期的能力培养关联起来。要通过开发现有产品的替代产品引导市场需求,用创新能力竞争的方式取得市场竞争和经济竞争的胜利。换言之,用创新去取得经济实力对抗的胜利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手段。联合开发是实现近期和远期能力关联培养的有效手段,在培养企业远期创新实力的同时,可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分摊和转移创新开发风险。

再次,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推动创新能力发展。企业文化是从观念、制度层面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从最深层次上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代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创新文化是在基本价值和精神层面上提升人的创新能力的前提。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最高体现。离开“人”这个主体,谈不上任何创新。企业文化对人的创新性的影响一是从价值观念上:这个人与另一个人,这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在对待创新的基本态度上是不同的。有的积极、主动,迎风弄潮,勇于开拓;有的被动消极,趋于守成,害怕创新。二是从文化氛围上:一个好的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能让人思想解放,精神振奋,不断追求创新,即使在创新失败时,获得的也是鼓励和支持。创新文化是创新者的精神家园,在它的滋润哺育下,火花可以结出果实,幼苗能长成大树。

创新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企业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适应市场、适应用户的擦黑年品,去占领技术、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制高点,可以有效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表现的主要方式是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产制造技能与新技术、新工艺的整合过程;是企业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设计加工能力等生产要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其过程持续不断,因而具有持久性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向是满足客户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运用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因而具有价值性。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是同质的,围绕技术创新活动及成果的转换企业必定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通过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技术创新过程具有互补性而技术创新成果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模仿。技术创新使各种资源的性能和结构得到了有效配置,因而具有整合性。技术创新的成果具有延展性,可以在一系列产品中使用。就企业来说,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内部经验”,“内部人”可以在企业不同部门与项目中使用,因而又具有“内部延展性”;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育与维持需要企业长期投入,组织管理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有价值的资源使用基础之上的。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体现了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丁文斌等的研究结论中:企业文化不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能是调查对象为民营中小企业,“家文化”比较强势,“企业文化”由于没有专门提炼、整理而显得弱小。余伟萍等的研究结论中:行业性质和企业自身历史状况构成核心竞争力,对行业影响最大的行业政策以及自身历史,对企业影响最大的企业经营理念都能在组织管理能力中得到最终体现。

下载为鼓励滨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鼓励滨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部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大全五篇)

    农业部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1,《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重点是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设标准化基地,技术改造,培训基地农户。中央和各地都有专项资金。 在税收......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摘要】教育不应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应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为最终目的。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辩是非能力,力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

    浅谈企业的技术创新

    浅谈企业的技术创新 企业都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并不是简单的产品开发,而是源自市场和消费者心智调查和启发后的深度研究后贴近市场的创新。 不能直达消费者心智的产品或......

    金乡县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汇报

    金乡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8月23日) 金乡县人民政府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许主任一行莅临金乡,专题就我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这也是对我县工业经济整体工......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项目代码 : CG0214 完成单位 : 中科院评估中心北京持国技术评估事务所 研究人员 : 连燕华 获奖情况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日......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培训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培训培训讲师:谭小芳培训时间:1-2天培训地点:客户自定培训对象:企业家、企业员工培训背景: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企业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效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