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使用和发布工作制度(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9:1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计数据使用和发布工作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计数据使用和发布工作制度》。

第一篇:统计数据使用和发布工作制度

统计数据使用和发布工作制度

统计数据是统计部门发挥信息、咨询、监督职能的基础,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为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规范本单位统计数据的使用与发布工作程序,针对统计数据使用发布过程的特点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一、综合股牵头负责统计数据的使用和发布工作。统计数据由综合股负责统一对外提供和发布,其他股室一律不得对外提供。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由专业股室提供相关资料的,须请示主要领导,经领导同意后方可对外提供。

二、统计数据实行逐级负责制。各项统计调查报表数据,由经办人初审、股室负责人复审后,报主管领导审签、重要数据报主要领导审定。在上报或对外发布的同时应送一套纸介质和电子版给综合股备案。

三、各股室应建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严把数据质量关。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表、抽样调查等一次性统计调查数据,经股室内部审核后,由股室负责人签署意见,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上报或印发。重要统计调查数据,须在认真做好质量评估基础上,由主管领导提主要领导审定。

四、对外发布的统计调查数据,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统计局的保密规定。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管理规定,需要国家和省总队认定后方可使用的数据,必须待上级反馈后方可发布。不需认定的统计调查数据,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后,通过规定程序方可对外发布。

五、对外提供统计调查数据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统计调查数据在每月公布之前,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对外提供。

六、外单位查询统计调查数据,须持单位介绍信或正式公函,统一由综合股接待。外单位要求查询综合股未备份统计调查数据,经综合股负责人签署意见后,由相关股室提供。各股室不得自行向外单位提供统计调查数据。

七、各专业调查数据在队内实行共享,一般数据内部要互相提供,绝密数据经分管领导批准后可以内部提供。

八、股室负责人要严格管理本股室的统计数据,要对本股室对外发布的统计调查数据负责。

九、报表、数据审批程序

1、上报部分:业务人员汇总审核→股(室)负责人复审→分管领导签发(年度报表、数据由主要领导签发)→业务人员上报→专业股室存档。

2、对外提供部分:外单位来人索要资料→综合股决定是否提供及由谁提供→承办股室提供→综合股登记。

十、对上级机关呈报请示程序

1、业务工作:呈报人拟稿→股(室)负责人审核→综合股复核→主要领导审批→呈报人承办→办公室存档。

第二篇: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19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首次发布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

张为民介绍说,为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2003年7月,在中宣部的推动和直接领导下,由国家统计局牵头,有关部委参与,成立了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课题组完成了对我国文化产业范围的界定和分类,开展了对文化产业主要发展指标的测算与分析,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6年2月以来,课题组对第一次经济普查的近40万家单位的资料进行了筛选、加工和整理,形成了以单位个体资料为基础外加分省区市个体经营户资料的全国文化产业资料库。课题组利用这一资料库对我国2004年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测算,得到了较为准确和详尽的文化产业统计资料。

这份统计资料显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情况。2004年,我国共有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34.6万个(其中法人单位31.8万个),个体经营户36.2万户,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89万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属于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共有资产1.83万亿元,个体经营户共有固定资产235亿元;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72万亿元,其中个体经营户收入426亿元。

统计资料还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的“外围层”已具一定规模。2004年,(不包括个体经营户)文化产业“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78万人,实现增加值1210亿元;“外围层”从业人员154万人,增加值627亿元;“相关层”从业人员475万人,增加值1383亿元。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从业人员之比为31:17:52,增加值之比为38:20:4 1 2。

分注册类型看,我国文化产业仍以内资单位为主。2004年,在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占了单位数的96%,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占2%,外商投资单位占近2%;内资单位占从业人员的75%,而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仅占15%和10%。从实现的增加值和营业收入来看,内资单位分别占72%和63%,而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占12%和15%,外商投资单位占16%和22%。从总体上看,外资单位的经济效益好于内资单位。

统计资料还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和拥有资产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69%和78%,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收入情况看,东部地区的营业收入占全部的82%,而中西部仅占18%;从实现的增加值看,东部占74%,中西部占26%;从对GDP的贡献看,东部地区实现的增加值占2.56%,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28%和1.35%。

省际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不平衡。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超过50万人的有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北京和上海,六省市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56%;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有广东、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占全部收入的72%;实现增加值超过100亿元的有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和河南,九省市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的有北京、广东、上海、福建和浙江。

张为民说,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主要指标的测算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但就产业单位而言,存在着单位规模偏小、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文化经营性企业单位负债经营较为普遍、文化事业单位的支出收入比偏高、人均创造利税额较少等情形。

二是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美国(4.77%)、英国(7.70%)、加拿大(3.9%);增加值占本国GDP的比重,美国(5.83%)、英国(7.6 2 1%)、加拿大(3.8%);这两指标之比维持在1:1左右,而我国为1.8:1,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仍较低。

三是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创收能力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大于GDP的地区差距。

第三篇:PDA使用工作制度

PDA使用工作制度

1、护士每班对PDA进行交接,检查机器性能、电量、数量等情况,使仪器处于备用状态,使用前再次检查机器是否运行正常,日常注意PDA正常维护与保管。

2、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执行输液、给药等操作时,先扫描药物二维码,然后再扫描患者腕带,扫描成功确认信息匹配后方可执行。

3、PDA的授权用户使用自己工号登录,使用密码管理,使用后及时退出系统,以预防他人盗用。PDA登录的用户将对机内记录的临床服务与操作负责,出现医疗差错或事故将追究机内登录者的责任。

第四篇:统计数据

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统计: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4万人,就业率90%;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45万人,就业率80%;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就业率70%;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就业率72.3%;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就业率72.6%;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就业率75%;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就业率88%;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就业率86%;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就业率87%;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万人。

中国历年高考报名人数:

2001年:招生260万人;

2002年:招生320万人;

2003年:招生382万人;

2004年:招生42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共计867万人,招生504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共计880万人,招生530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共计1010万人,计划招生567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共计1050万人,计划招生59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共计1020万人,计划招生629万人。

中国历年研究生招生人数:

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6万人,录取人数11.05万人,录考比例4.2:1;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62.4万人,录取人数19.5万人,录考比例3.2:1; 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79.7万人,录取人数27万人,录考比例2.9:1;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94.5万人,录取人数33万人,录考比例2.9:1;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17.2万人,录取人数32.494万人,比例3.6:1;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27.12万人,录取人数40.28万人,比例3.2:1;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28.2万人,录取人数36.4万人,录考比例3.5:1;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20万人,录取人数39万人,录考比例3.0:1;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24.6万人,录取人数41.5万人,录考比例3.0:1;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40万人,录取人数47.2万人,录考比例2.9:1。

国家公务员历年报考人数: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为80万人,计划招考11166名公务员,平均比例达72∶1;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为105万人,计划招考13566名公务员,平均比例达77∶1。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为146万人,计划招考18566名公务员,平均比例达92∶1。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为134万人,计划招考18566名公务员,平均比例达92∶1。

第五篇:让统计数据发布更加规范透明-国家统计局

让统计数据发布更加规范透明

——访《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研究》课题组组长谢鸿光

本报记者 王芳文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研究》荣获第十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课题论文类二等奖,这为打造规范统一、公开透明的现代统计增添了浓重一笔。记者就这项研究成果采访了课题组组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

记者:请您首先介绍一下为什么要研究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问题?这个课题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是什么?

谢鸿光:之所以研究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问题,是统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我们开展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就是要按照统计“三个提高”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满足统计工作现代化需要,又适应国际官方统计基本原则的统计数据管理和统计数据发布模式,实现统计数据发布规范统一、科学高效,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求。

在研究中,我们借鉴了国际官方统计原则和主要国家的成功做法,应用标准化的理念和原理,明确了统计数据发布的基本原则,规范了统计数据发布流程,建立了数据发布体系,构建了数据发布标准化平台,为实现统计数据发布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统计的发展进步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推动统计改革发展。因此,我们这个体系也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要支撑。

记者:为什么要在统计数据发布工作中运用标准化的概念和理念?

谢鸿光:只有建立标准,才能使工作有章可循;只有建立标准,才能使重复性、复杂性的工作达到统一,从而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统计数据发布工作要做到规范统一、公开透明,就必须借鉴和运用标准化的理论。

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研究,通过应用标准化的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对统计数据发布流程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合理设置和简化流程,据此建立紧密的组织机构,并合理组合发布工作的关键环节。可以说,这一研究填补了我国统计数据发布研究的空白,为统计数据发布建立了初步的规范性标准。

记者:这些成果对我国目前的统计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谢鸿光: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研究是对统计数据发布工作的创新与探索,它对我国政府统计实际应用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是突破了单一的数据发布理念。原来的数据发布工作核心是保障发布数据的准确性,对数据发布的需求分析很少,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发布效果和实际应用。在这个研究中,我们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将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评价分别作为发布流程的起点和终点,按照不同用户需求设计发布体系。这就使统计数据发布成为从用户需求开始,经过需求分析、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到数据发布、信息反馈的完整循环链条。

二是更加重视与国际接轨。我们借鉴了联合国官方统计原则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和数据公布特殊标准,吸收了发达国家统计数据发布的实践经验,通过改进我国的数据发布方式,实现与国际接轨。

三是突出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由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不足,我国统计部门的数据发布和管理工作仍更多地依赖手工操作,中间环节较多,既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影响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平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建立的,这些智能化措施的实现将会给我国统计数据发布形式和内容带来重要变化。

记者:这个体系有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效果如何?

谢鸿光: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已经在当前的统计数据发布工作中有所应用。例如,强调“用户至上”的实用性原则,更加注重统计数据的“适销对路”;加强了统计数据发布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数据发布的设计;着力打造统计公开透明。根据及时性的要求,不断缩短统计数据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自2009年8月起,国家统计局召开主要统计数据月度发布会,将分散在各日发布的信息集中发布。根据透明性的要求,去年下半年开始,对统计数据发布形式进行了改进。不仅仅只是告诉公众一个数据结果,还要告知统计数据来源及质量状况。这些做法将统计工作置于公众的监督下,提高了统计工作的公开透明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记者:在今后的统计数据发布实践中,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应用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

谢鸿光:统计科研成果只有应用到统计工作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尽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研究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我们将积极推动这一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以使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用工作实践不断丰富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统计数据发布工作,推动统计公开透明,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下载统计数据使用和发布工作制度(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计数据使用和发布工作制度(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问题

    数据质量是发挥统计保障作用的关键,也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更是“引领”科学发展的指南。为此,本人就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提一些浮浅的认识和建议。一、统计数据质量好坏的重要意义......

    **县自然资源局新闻发布工作制度

    若尔盖县自然资源局新闻发布工作制度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立权威性、规范性的新闻发布制度,对于准确及时传达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工作措施,宣传全县自然资源......

    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制度

    十里铺村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制度按照《党章》规定向党组织交纳党费,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各国统计数据网站大全

    各国统计数据网站大全 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http://www.xiexiebang.com/unsd/default.htm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 http://unstats.un.org/unsd/s......

    统计数据上报管理制度

    统计数据上报管理制度一、统计数据上报要建立逐级审核签字上报制度,明确责任。统计业务人员在报表报出时,要有必要的情况说明和评估报告,统计业务人员、科室队负责人、分管领导......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及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3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的通知》,现将2013年教育事业统计情况进行......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1 根据《粤教规函[20xx]118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xx年教育事业重要统计数据核查工作的通知》,我校现对20xx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情况进行自查......

    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范本)

    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范本) 【摘 要 题】青少年社会调查【正 文】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青少年人口群体。统计表明,2003年中国14~35岁人口有4.65亿,占总人口的36.25%。对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