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吉发〔2014〕17号)发布实施以来,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镇结构不合理、城镇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要求,吉林省人民政府围绕推进 “一融双新”工程,落实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平台,提出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围绕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同步推进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相关配套改革,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门槛。
(一)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
1.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分类进城落户意见,到2020年,实现2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省公安厅负责)
2.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逐步扩大居住证持有人在就业扶持、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享受的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省公安厅牵头负责,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配合)
(二)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3.全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衔接、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全面落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4.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工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共同负责)
5.完善居住证持有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转移人口逐步享有居住地城市居民低保待遇;全面开展农村低保 “补差式 ”救助,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省民政厅负责)
6.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同城同等待遇,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7.实施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政策。(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8.积极开展农民工市民化培训和培育劳务经纪人等试点,每年农民工市民化培训5000人;在农民工相对集中地区和工业园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省就业局负责)
(三)着力改善 “三区 ”人口生活环境
9.加大国有林区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国有垦区(简称 “三区”)危房改造力度,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 “三区 ”危房改造任务。(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10.着力提升 “三区 ”道路和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水平。(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11.推进 “三区 ”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大力推进资源枯竭矿区产业转型,积极发展林区林下经济。(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12.积极稳妥开展生态移民,开展生态保护试点,引导推进 “三区 ”人口向中心城镇和中部地区转移。(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四)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
13.改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实现转移支付测算分配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省财政厅负责)
14.落实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省国土资源厅负责)
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补齐城镇功能短板,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质,增强承载人口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撑能力。
(五)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房改造
15.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房改造。(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16.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重点实施列入国家规划的长春铁北、吉林哈达湾等10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17.加快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 “断头路 ”,加强城区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提高道路通达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18.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以及停靠站。2016年年底建成并试运营长春地铁1号线,2017年底建成地铁2号线。到2020年,大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0%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19.加快城市静态停车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设地下停车场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推进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按职能分别负责)
(七)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20.加快供气、供水、供热、排水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合理布局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地下管网,到2020年,全省力争完成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11433公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通信管理局按职能分别负责)
21.全面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老工业基地搬迁、旧城更新、道路整治等,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省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00公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2.研究制定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编制海绵城市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23.总结白城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经验,推动其他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及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加快建设雨水滞留设施、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到2020年,城市建成海绵城区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不低于20%,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九)推动新型城市建设
24.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严格绿色建筑标准,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加快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逐步消除城区裸露地面,支持建设城市下沉式绿地和湿地公园。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全面开展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江(河)岸城市景观建设,到2020年,新建穿城流域景观带196千米,城市流域景观带建设里程达到307千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25.加快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全面开展城市设计,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山水风光、建筑风格。注重旧城改造中文化遗迹、城市记忆、历史传承、民族风情的保护,加强新城新区建设中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打造汽车、山水、冰雪、电影、琵琶、剪纸、农民画、二人转、长白山采参习俗等地方特色城镇文化品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26.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 “宽带吉林 ”工程,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在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白城市等有条件的城市建设云计算中心;推进辽源市、磐石市、抚松县等1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长春市、吉林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实施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能医疗、智慧社区等专项工程。(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按职能分别负责)
(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27.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居民区同步规划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全省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28.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大城市与周边城镇开展医疗联合体,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到2020年,全省每个县(市)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至少建立1所综合医院和1所中医医院,每个区域中心城市至少建立1所妇幼保健院,3~10万人口小城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人口小城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小城镇设置1所公办卫生院。(省卫生计生委负责)
29.加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电影院和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全部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现行政村、社区室外健身器材全覆盖。(省文化厅、省体育局共同负责)
30.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城镇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6张。(省民政厅负责)
31.合理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加强人防设施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障用水需要和饮水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人防办按职能分别负责)
三、加快培育长吉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加快补齐我省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短板,推进大城市提质、中小城市扩容、小城镇特色发展,培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增加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数量。
(十一)加快中部城市群建设
32.推进中部城市群与哈长城市群做好战略对接、规划衔接,推动实施四(平)梨(树)、松(原)前(郭)同城化和辽(源)白(泉)一体化,做大做强四平市、松原市、辽源市等区域中心城市。(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33.强化核心城市功能,加快发展长春新区和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长春大都市区,构建吉林大都市区,加快长吉一体化进程。(省长吉图办、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34.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加快建设长春至白城(途经松原)铁路扩能改造、吉林市枢纽西环线工程等续建项目,推进沈阳至吉林(途经梅河口)铁路电气化改造、长春至图们铁路(长春至吉林段)电气化改造等新开工项目;加快中部城市引松供水、松原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十二)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
35.推动辽源市、松原市、白城市、通化市等区域中心城市提质扩容,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公主岭市、梅河口市、敦化市、珲春市、抚松县、双辽市、扶余市、大安市等重要节点城市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增强集聚、承接、连接能力,将有条件的培育成中等城市。(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36.以国家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设市模式创新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经济体量大、人口多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省民政厅负责)
(十三)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
37.加强县城和重点镇供水、供热、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管道供气、集中供热县城全覆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第二篇:2012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意见
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办公室 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2012年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抢抓机遇、奋力崛起,全力打造“一城一中心一目的地”。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两化进程推进五个自贡建设的决定》(大委发„2012‟号)和《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大委发„2012‟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紧紧围绕发展战略,确定工作目标
2012年,是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推进大安发展新跨越的起始之年。今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战略,按照“全党抓发展、重点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的总体思路,依托中心城区布局调整,全面推进城乡建设,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提升规划品 1
位,完善城镇功能,加强精细管理,夯实基础设施。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繁荣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主要工作目标是:城镇化率达到45%,规划覆盖率达到85%,建成区面积达16.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42.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1.6%,燃气普及率达78%,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30%;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逐渐合理、功能逐步完善,重点建制镇和村庄基本实现绿化、亮化、硬化、净化和美化,卫生医疗基础设施齐全。
二、突出规划管理服务,推进城乡全面发展
(一)构建科学规划体系,统领城乡特色发展
按照适当超前、功能完善、彰显特色的要求,抓紧编制完善区域控制性规划、集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及特色街建设等专业性规划。2012年,完成《燊海井片区控制性详规》、《马吃水-西山路片区控制性详规》、区行政中心建设规划和区域新村规划编制,协助市上编制自贡东北部新城控制性规划,完成牛佛、何市、三多寨等场镇规划的调修,完成重点乡镇集聚点规划的编制,四级规划体系逐渐完善。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综合功能
围绕打造“一城一中心一目的地”重点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城区、重点镇、中心村为重点,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 2
居环境,完善城镇功能。按照“总体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重点实施大山铺恐龙博物馆段排污二期工程、东环线至北环路排洪工程、改造北环路皮革城至家居城段道路,新建大山铺A线道路、东门客运站枢纽站B线道路,开工建设东环线延伸线一期工程。全力支持市上完成成自泸高速公路大安段、东环线、东延线等重要交通建设。全力争取启动大山铺火车站升级改造、开工建设成自泸赤高速自贡北互通及连接线。力争实施省道206改线绕城、沱江航道大安段整治及牛佛货运码头建设、牛佛沱江二桥及连接线等项目。积极谋划自内、自威快速通道、眉自隆省道大安段和自贡外北环线、鸿板大道至北环路延伸线,争取自贡大件路途经大安。继续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建设,修改扩建农村公路108公里。开工建设牛佛沱江防洪堤一期、何市长滩河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力争启动4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胜利11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工程建设并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实施10千伏以下线路新改建313公里;新增燃气用户1000户,力争城区及所有乡镇供气主管全覆盖;继续实施场镇道路、垃圾库、公厕、路灯等设施建设。
(三)加快安居工程建设,优化城乡居住条件
力争市上早日启动大安旧城棚户区改造,改造棚户区2000户。全年开工建设廉租房760套、公租房196套、经济适用房25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08户。加快东环线安置房、东延线安置房、皮革城安置房、福缘康居农民拆迁安置房二期、和平3
新村花园、三多寨同春村双置换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石院子地块、绿洲花园三期、芭蕉冲商住楼、马吃水立交桥东侧地块商品房开发,全年竣工商品房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
(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增强区域承载能力
按照“产城一体、功能分区、配套完善”的原则,稳步推进大塘山锅炉机械特色园区建设,力争启动沱江工业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工建设1-2个项目。开工建设华夏阀门、钛黄粉等项目。全力打造区域性大市场、大商贸、大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川南家居城一期工程建成营业步伐,启动川南家电批发交易市场一期建设,力争启动川南皮革城二期等区域性专业市场。完成牛佛商业步行街一期建设,启动二期工程。完成人民路特色一条街建设和两口塘、和平、马冲口3个农贸市场建设工作,启动大山铺盐史风情街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依托成自泸赤高速大安段、东环线大安段、东延线大安段等骨干公路,大山铺火车站及沱江等交通优势,重点打造大山铺火车站仓储物流加工园、东门客货运输中心,启动川南公路物流港建设。强力推进三多寨同春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继续推进肉牛、肉兔、花椒、水产等特色商品农业发展。
(五)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围绕建设天蓝、山绿、水清和环境优美的生态大安,以提升城镇品质和完善城镇功能为关键,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全域绿化,完成北环路皮革城至家居城段道路,大山铺A 4
线道路、东门客运站枢纽站B线道路等道路绿化建设,完成燊海井路、马吃水立交桥2个节点和3个社区广场建设。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将森林引入城市、园林辐射郊区,实现城市园林化、农田林网化、山冈森林化,整体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将城市与乡村建设成为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启动一个公园建设、协助市做好东部湿地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实施大安寨山体绿化。继续巩固和创建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和村庄(社区),新增省级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庄(社区)4个。加快东北部新城污水处理设施与管网的建设进度,实施北环路排水排污管网工程建设,相机启动远郊垃圾、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的监管,加强道路硬化、黑化工程,及时修复损毁路段,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控制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切实加大城区和城区附近工业噪声的治理力度,对交通、建筑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全力争取市上尽早关闭自贡市水泥厂、大安盐厂等严重污染企业,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
(六)严格规划审批管理,提高精细管理水平
以规划为统领,严格规划审批管理,加强规划执行监察力度,建立完善的行政检查、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牢固树立“规范化”的精细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健全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大力推行中心城市标准化、网格化管理,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乡管理体 5
制,探索建立部门联动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城乡管理责任制,推进城市执法向乡镇延伸。加强城市和小城镇环卫基础设施配备和管理,充实管理力量,提高管理实效,建设清洁优美城镇,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工作合力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建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时研究和解决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相应的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相关单位由1名科级领导负责、2—3名专(兼)职干部具体抓城镇化工作,相关部门人员配合抓好城镇建设管理日常工作。
(二)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城镇化建设统筹规划和协调服务,要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策划包装争取项目,多方捆绑资金,全力协作配合,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行政执法、日常指导和督促检查,提高城镇化建设管理水平。要广泛宣传城乡建设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城镇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区委、区政府把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工作纳入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单项目标考 6
核,年初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半年检查、年终总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完不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真正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强大合力。
2012
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办公室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年2月 日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012峡江县决战城区实施意见(送审稿)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深入完成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决战城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生态优美、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思想,坚持主攻项目、决战城区不动摇,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打造建筑精品、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产业,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完善市政设施,改造道路和管网,搞好绿化、美化、亮化,保障居民住房。2012年全县城镇总人口达到
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 万人。全县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
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0.91%;城市绿化率达到47.3%;开发廉租房500套。
三、工作重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必然结果,是当前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推进峡江进位赶超,必须针对我县项目少、规模小、城市经济水平低、城镇化率低的短板,--------------------------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按照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民生需求优先、聚集人气优先原则,加大实施“决战城区”力度。
(一)继续强化城镇规划。加大对规划的投入力度,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按照“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县城及巴邱镇总规修编,科学编制道德经文化公园、玉华路特色商业街、玉笥北路及巴邱沿江小区等城市设计,完成城市道路、绿化、消防、污水处理、地埋管网等专业规划,进一步修编完善6个建制镇和5个乡集镇总体规划编制,继续完善重点乡镇集镇商贸市场、垃圾填埋场、公厕、排污管网等公共公益设施规划编制;完善村镇规划体系,尽快完成全县新农村示范点及移民安置点规划编制。
(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继续以中心城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一批环保生态工程、框架拉动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投入,更强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城建投资
亿元。
形成“大投入”,项目建设上规模。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是当前促进我市赶超发展最重要的抓手和推力。全市务必抢抓机遇,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继续保持主攻项目的强劲态势,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力争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迈--------------------------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上
亿元大关。
1、(1)启动道德经文化广场和物流园建设。(2)美化百花公园、玉峡大道景观工程,打造县城景观区、休闲区,提升城市品位。(3)接通碧玉路至百花路段和玉华路至群玉路段,使城区与工业园区连接互通。(4)拓宽玉笥北路、元阳路,并搞好绿化、亮化。(5)启动玉笥路和百花路“白改黑”工程。(6)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重点工程。
(三)合理开发房地产。根据市场需求,适度投放土地,对规划控制土地按需分期分批开发,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商品房地产项目:年内计划开发商品房面积
㎡。重点是开发府后住宅小区和普正住宅小区,并督促已出让土地加快开发进度。
2、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年内计划开发经济适用住房8套,面积
㎡;廉租住房300套,面积
㎡。
(四)加强城镇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围绕巩固“三城同创”成果,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市场化、全覆盖。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探索建立负责任、全天候城市监督管理以及数字城管,提升城管实时监测和动态控制能力,积极投入“三城”同创活动,组织开展争创“绿色机关”、“绿色小区”活动,引绿进城,组织实施“万株大树”--------------------------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工程,完成好省级园林城市的复查评审,并致力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完善行政执法部门职能,强化城镇街道、镇对辖区公共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注重物业管理、市场培育与监管,健全业主委员会、楼长、栋长责任制,培育优秀物管企业,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继续抓好中心城区和县城街景改造、绿化亮化美化,明年中心城区完成青原大道、吉州大道、韶山路街景整治,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城镇社区管理,建立“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城镇卫生、农贸市场、广告市场、建筑市场、集镇改造、交通秩序和生态卫生环境整治,不断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形象。三是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城建执法监察管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全面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大力查处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解决好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着力推进物业管理。同时,抓好建设行业的规范约束,坚决打击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着力打造建筑诚信企业。
实施城镇人口倍增计划。以放活政策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聚集,力争城镇人口实现十年倍增。为此,要抓紧研究制订中心城区和县市城镇人口--------------------------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倍增计划,出台鼓励外来人口落户中心城区及县市城镇的激励政策。要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对外来落户人口给予就业、就学、就医同等政策,统一纳入城镇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保障体系,吸纳更多农业人口和高素质人才在城镇就业落户,力争明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四、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推进新型化城镇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责任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集中力量抓好推进新型化城市的各项工作。
2、强化集体决策。全面建立科学民主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决策机制,继续完善乡镇(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县人民政府三级规划评审制度,对修建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建筑单体设计方案以及村镇总体规划等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公示,修改通过后逐级报批。
3、推行县级领导挂点制。筛选一批重点项目,继续实行领导挂重点项目制度,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力加以推进。坚持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工程和重点乡镇责任制,积极实行重大事项定期会商办理制度、重点项目情况月报制度、城镇工作定期分析制度,对确定的重--------------------------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定期督查通报。
4、落实考核奖惩。县委、县政府将推进新型化城镇建设实施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办法,落实考核奖惩,建立起完善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评价考核体系,积极稳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精品
文档-------
第四篇: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2峡江县决战城区实施意见(送审稿)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深入完成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决战城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生态优美、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思想,坚持主攻项目、决战城区不动摇,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打造建筑精品、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产业,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完善市政设施,改造道路和管网,搞好绿化、美化、亮化,保障居民住房。2012年全县城镇总人口达到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 万人。全县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0.91%;城市绿化率达到47.3%;开发廉租房500套。
三、工作重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必然结果,是当前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推进峡江进位赶超,必须针对我县项目少、规模小、城市经济水平低、城镇化率低的短板,按照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民生需求优先、聚集人
气优先原则,加大实施“决战城区”力度。
(一)继续强化城镇规划。加大对规划的投入力度,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按照“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县城及巴邱镇总规修编,科学编制道德经文化公园、玉华路特色商业街、玉笥北路及巴邱沿江小区等城市设计,完成城市道路、绿化、消防、污水处理、地埋管网等专业规划,进一步修编完善6个建制镇和5个乡集镇总体规划编制,继续完善重点乡镇集镇商贸市场、垃圾填埋场、公厕、排污管网等公共公益设施规划编制;完善村镇规划体系,尽快完成全县新农村示范点及移民安臵点规划编制。
(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继续以中心城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一批环保生态工程、框架拉动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投入,更强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城建投资亿元。
形成“大投入”,项目建设上规模。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是当前促进我市赶超发展最重要的抓手和推力。全市务必抢抓机遇,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臵,继续保持主攻项目的强劲态势,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力争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迈上亿元大关。
1、(1)启动道德经文化广场和物流园建设。(2)美化
百花公园、玉峡大道景观工程,打造县城景观区、休闲区,提升城市品位。(3)接通碧玉路至百花路段和玉华路至群玉路段,使城区与工业园区连接互通。(4)拓宽玉笥北路、元阳路,并搞好绿化、亮化。(5)启动玉笥路和百花路“白改黑”工程。(6)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重点工程。
(三)合理开发房地产。根据市场需求,适度投放土地,对规划控制土地按需分期分批开发,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商品房地产项目:年内计划开发商品房面积㎡。重点是开发府后住宅小区和普正住宅小区,并督促已出让土地加快开发进度。
2、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年内计划开发经济适用住房8套,面积㎡;廉租住房300套,面积㎡。
(四)加强城镇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围绕巩固“三城同创”成果,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市场化、全覆盖。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探索建立负责任、全天候城市监督管理以及数字城管,提升城管实时监测和动态控制能力,积极投入“三城”同创活动,组织开展争创“绿色机关”、“绿色小区”活动,引绿进城,组织实施“万株大树”工程,完成好省级园林城市的复查评审,并致力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完善行政执法部门职能,强化城镇街道、镇对辖区公共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注重物业管理、市场培育与监
管,健全业主委员会、楼长、栋长责任制,培育优秀物管企业,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继续抓好中心城区和县城街景改造、绿化亮化美化,明年中心城区完成青原大道、吉州大道、韶山路街景整治,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城镇社区管理,建立“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城镇卫生、农贸市场、广告市场、建筑市场、集镇改造、交通秩序和生态卫生环境整治,不断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形象。三是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城建执法监察管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全面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大力查处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解决好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着力推进物业管理。同时,抓好建设行业的规范约束,坚决打击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着力打造建筑诚信企业。
实施城镇人口倍增计划。以放活政策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聚集,力争城镇人口实现十年倍增。为此,要抓紧研究制订中心城区和县市城镇人口倍增计划,出台鼓励外来人口落户中心城区及县市城镇的激励政策。要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对外来落户人口给予就业、就学、就医同等政策,统一纳入城镇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保障体系,吸纳更多
农业人口和高素质人才在城镇就业落户,力争明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四、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推进新型化城镇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责任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集中力量抓好推进新型化城市的各项工作。
2、强化集体决策。全面建立科学民主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决策机制,继续完善乡镇(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县人民政府三级规划评审制度,对修建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建筑单体设计方案以及村镇总体规划等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公示,修改通过后逐级报批。
3、推行县级领导挂点制。筛选一批重点项目,继续实行领导挂重点项目制度,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力加以推进。坚持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工程和重点乡镇责任制,积极实行重大事项定期会商办理制度、重点项目情况月报制度、城镇工作定期分析制度,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定期督查通报。
4、落实考核奖惩。县委、县政府将推进新型化城镇建设实施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办法,落实考核奖惩,建立起完善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评价考核体系,积极稳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五篇: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纵深推进“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定南”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发展中心城区,全面推进圩镇建设,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五型”定南目标,围绕打造“边际明珠,宜居山城”和“小县大县城”战略的总体要求,把县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人口聚集、市场繁荣的新型县城。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打造精品建筑,优化发展环境。同时,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镇。
(三)工作目标
力争到2009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8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8.84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7.2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1.72%。
力争到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8.3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9.38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7.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
力争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13.3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13.53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1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各中心镇为基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格局。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规划体系,发挥城乡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一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大对规划的投入力度,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拓展规划视野,对外开放规划市场,提高规划技术水准,增强规划科学性、民主性、操作性。按照“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修编第四轮县城总体规划、东部工业园、老城工业走廊、城西北片区、老城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管网敷设、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力争2010年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地段控规覆盖率达100%。完成鹅公、老城、天
九、龙塘、岭北、岿美山6个镇中心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对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以及涉及城市整体形象和重要标志物,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二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评审、领导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评审制度,建立城乡规划专家决策的咨询机构,县域内重大项目建设规划、综合性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大型项目规划选址、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总体规划项目都须经城乡规划专家决策咨询机构论证,报经县规划委员会审查后,按程序上报审批。
三是加强城乡规划的实施。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城乡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依法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干预,更不能随意变更,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在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城乡规划的科学合理。重点推进产业布局、重要项目、重大设施、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划对接,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按照共享共建、协作分工的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和推进实施县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探索县域基础设施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切实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严格执行城镇规划“五线”管制制度,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引导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强化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创建优美人居环境
一是着力打造山水景观城。按照“边际明珠,宜居山城”、“小县大县城”发展战略和“拉框架、显亮点、抓完善”的城市建设基本思路,着力打造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县城。纵深推进工业园区和城西新区开发,抓紧实施老城区配套设施的改造;大力实施一批环保生态工程、框架拉动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合理布局行政办公区、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住宅小区、物流园区和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块,以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双重力量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城市建设,按照壮大规模、提升质量、突出特色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各类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扩大资金投入,创新大城建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和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有序启动城区景观节点建设,促使人与山水和谐相处、人与文化和谐相依、人与城市和谐相融。
二是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策划与城市形象设计工作,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思路,对城市整体形象及工程项目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建立完善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咨询审查制度,做好方案选优,切实加强建筑风貌管理,结合人文自然元素,打造具有鲜明建筑语言和地方文化特色,促进城市建筑群体和谐统一,塑造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个性的城市景观。大力开展城市综合节能,重点加强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推广新型墙体等新材料,强化建筑色调管理。
三是集约发展宜居小城镇。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积极建设、规范管理”的思路,以先易后难为原则,科学合理安排城镇各项公共设施建设,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努力建设集约宜居小城镇。突出“一镇一特、一街一景、一路一树”,着力规划整治岭北镇、天九镇等重点圩镇,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圩镇功能,打造建筑精品,培育壮大产业。
(三)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城市经营水平
一是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培植和壮大城市建设投融资主体,将由政府出面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以建设性投融资公司作为企业向社会融资为主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二是完善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政府储备土地开发整理,将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产,建立对城市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收回、收购)、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的制度,确保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把好城市土地储备、供应和开发三个闸门,实行非饱和适度供应,运用市场机制有效调控地价。发挥土地资源价值,盘活土地存量,实行连片集约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出让收益,做活土地经营文章。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坚决杜绝“炒地皮”现象,依法确保土地交易市场活跃有序。三是放开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有序开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培育有序竞争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体系,走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经营的路子。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城市公共场所保洁等逐步推向市场,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面向社会选择作业单位、承包单位或个人,建立和实施道路养护、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的承包制度,增强市场透明度,将户外广告的设置经营权推向市场运作。
(四)加强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按照“相对集中、重心下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县、镇、村(社区)三级关系,明确城市管理职责。完善行政执法部门职能,突出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和基础作用,强化城区街道、镇对辖区公共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城镇社区管理,建立“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按照“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化城区街道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健全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救助、卫生保健、治安调解、权益保障、信息咨询、慈善捐助、老年福利、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全面开展科普、文化、卫生、体育、法律进社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保护历市河”行动,大力开展城乡卫生、农贸市场、广告市场、建筑市场、文化市场、圩镇改造、交通秩序、食品卫生和生态卫生环境整治,不断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城乡环境,提升城镇形象。
三、健全保障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一)创新投融资体制
创新政府投资方式,建立决策、管理、执行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体系。做强城市投资开发公司,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融资能力。采取政府投入、金融机构信贷、争取国债资金等多种方式,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经济强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开发管理,盘活城镇存量土地,实现以地生财。
(二)增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动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不断增强城镇吸纳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积极开展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
(三)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指导督查,定期研究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镇要成立相应机构,整合力量,完善举措,抓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组织实施。要建立新型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把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内容,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二○○九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