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31土地含义
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即“71号令”),要求从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也就是说,在2004年8月31日之前,各省区市不得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前盛行的以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的做法被正式叫停。该文件还规定,2004年8月31日以后,发展商必须及时缴纳土地出让金,而且如果在两年内不开发,政府可把该土地收回。所谓“8.31大限”就是指这一天新的全国土地政策将正式实施。“8.31大限”也被舆论认为是中国“地产界的土地革命”和“阳光地政”。
“四创两争”的具体内容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生态城市”。
“四创两争”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一要强化规划管理。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始终坚持特色取胜,张扬凸显文化品位;始终坚持环保优先,构建打造生态文明;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二要坚持环保优先。环保优先不仅是“四创两争”的一个鲜明导向,也是这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三要完善基础配套。基础设施是“四创两争”工作的重要载体,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为创建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四要突出“创卫”重点。五要推行细节文明。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把创建活动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紧密结合,与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在全市广泛开展“细节文明推进年”活动。
《四创两争》特刊创刊于2007年7月5日,特刊每周四出版,为4开8版彩报,随《昆明日报》发行,由昆明市“四创两争”工作总指挥部与昆明日报社共同主办。《四创两争》特刊是全国第一份、也是至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份以“四创两争”工作为主题,为“四创两争”工作专门出版发行的特刊。截止昨日,特刊已出版了100期,总发行量达800多万份。据不完全统计,100期特刊共发表文章4800多篇、共计240多万字,图片2400多幅。
四创两争的具体内容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生态城市”。
仇和说,昆明市要围绕“四创两争”6年基本实现工程,继续抓好“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各项考核指标年内达标,毫不放松地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争取联合国人居城市奖和国家生态城市打好基矗全面启动“四创两争”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
仇和强调,“四创两争”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一要强化规划管理。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始终坚持特色取胜,张扬凸显文化品位;始终坚持环保优先,构建打造生态文明;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二要坚持环保优先。环保优先不仅是“四创两争”的一个鲜明导向,也是这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三要完善基础配套。基础设施是“四创两争”工作的重要载体,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为创建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四要突出“创卫”重点。五要推行细节文明。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把创建活动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紧密结合,与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在全市广泛开展“细节文明推进年”活动。
第二篇:土地征收与征用中英文含义辨析
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
内涵
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是近现代世界各国土地法律法规当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强制性地使用其他民事主体财产的法律行为,一旦情况结束,被征用的财产应返还给原权利人,并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更迭(王瑾,2004),不能返还原物或对原物有损害时应予以赔偿或补偿(王柱国,2004)。征收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将其他民事主体的财产强制性地征归国有的法律行为,其结果是所有权的转移,即国家从被征收人手中直接取得所有权,并且一般给予补偿。由此可见,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土地征用的标的物应是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针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土地征收主要针对的应是他者的土地的所有权,而且他人的土地所有权因征收而消失。
(2)都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但是征用主要出现在紧急状况下,如战备需要、抗洪抗险、救灾等特殊公共利益需要,发生频率较少;而征收中的公共利益内涵较为丰富,各个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国家制度设计的需要,均有不同的界定。我国对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需要没有严格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即包括政府机关、教育卫生文化、城市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水利等一般公共事业用地,又包括房地产开发、工业、商业等非公共事业用地。
(3)土地征用不一定给予补偿,而土地征收因为所有权的转移,理应给予补偿,但各国也根据具体的国情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是否给予补偿,如何进行补偿,设计了不同的做法。我国法律规定对土地征收给予补偿,且不管是一般公共事业需要,还是非公共事业用地,均采用相同的补偿方法,补偿水平差异不大。
其中(1)是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的本质区别,(2)是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的显著特征,(3)最为灵活,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一直以来,我国法律针对土地只有“征用”一词而没有“征收”,直到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才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与此相适应,2004年8月《土地管理法》依据宪法做出了相应修改,特别是将原《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征用”土地补偿标准修正为“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因此,从内容的实质看,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从修订前到修订后,主体上都是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规定,而对土地征用制度的规定相对很少。
关于征收与征用英文翻译的辨析
由于国内法律用词的模糊,致使理论界在进行中国土地征收制度讨论时经常出现“征地”、“征用”和“征收”三个词,其中“征地”是泛指,即包括“征用”也包括“征收”,但一般除特殊说明外,它们在文献中均反映“土地征收”的法律内涵。从英文翻译上看,目前国内对土地“征用”和“征收”的用词不够准确,进而在与国外进行交流时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为此,有必要在规范中文用词的基础上,对英文用词作进一步的规范。
检索中国期刊上的文献,从字面上表示“征地”、“征用”和“征收”的英文单词主要有5个,分别是expropriation、requisition、confiscation、acquisition和appropriation,从统计结果看,它们在表示“征地”、“征用”和“征收”时,不仅在某一个中文词汇上有交叉,而且还出现一个单词表示本质上有不同含义的中文词汇,由此也可以说明目前关于“征地”、“征用”和“征收”英文翻译的混乱。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expropriate 动词,expropriation 名词
动词:① take away(property, etc)for public use without payment to the owner 征用,没收(财产等):The new government expropriated his estate for military purpose.新政府将他的地产征作军用。
② dispossess sb in this way(以征用或没收的方式)剥夺某人的(财产等的)所有权:She was expropriated(of her land)她的(土地的)所有权已遭剥夺。
(2)requisition
名词:① requisition(on sb)(for sth)official, usu written demand for(esp)the use of property or materials by an army in wartime or by certain people in an emergency 正是要求;(尤指军队)征用;(通常指)征用文书:make a requisition on headquarters for supplies 向司令部申请补给品。
② action of demanding in this way 正式要求;征用:The farm was in/under constant requisition as a base for the rescue team.这农场一再征用作救援队的活动基地。
动词:① requisition sth(from sb);requisition sth as sth demand(the use of sth)by a requisition 正式要求(使用某物);征用:requisition billets, blankets, horses(from the villagers)向(村民)征用部队的住房、毯子、马。The town hall was requisitioned as army headquarters 市政厅征用作了军队的指挥部。
② requisition sb(for sth)command sb officially to do sth 命令式指示某人做某事:requisition the villagers for billets/to provide billets 命令村民为部队提供住房。
(3)confiscate 动词,confiscation 名词
动词: take possession of(sb’s property)by authority, without payment or compensation 没收(某人的财产);充公:The headmaster confiscated Tommy’s pea-shooter.校长没收了汤米的射豆枪。If you can caught smuggling goods into the county, the will probably be confiscated.假若查出你向该国走私货物,你的货物准得没收。
(4)acquisition 名词
① action of acquiring 获得;得到:the acquisition of antiques, knowledge, a fortune 获得古董、知识、财富。
② thing acquired, esp sth useful 获得物(尤指有用的):the library’s most recent acquisition, ie book it has obtained recently.图书馆最近增添的书籍。The school has a valuable new acquisition(ie a valuable new teacher)in Mr Smith.学校里来了个生力军(很好的新教师)史密斯先生。
(5)appropriate 动词,appropriation 名词
动词① take(sth)for one’s own use, esp without permission or illegally 拿(某事物)为己所用(尤指未经获准或非法者);擅用;挪用;窃用:He was accused of appropriating club funds.他被控告挪用俱乐部基金。
② appropriate sth for sth: put(esp money)on one side for a special purpose 拨出(尤指款项):£5000 has been appropriated for a new training scheme.为新的训练计划已经拨款5000英镑。
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8)
(1)expropriate动词,expropriation 名词 动词:① to take away private property for public use.② to take something from someone illegally in order to use it.(2)requisition 名词:an official demand to have something, usually made by an army or military authority.动词:to officially demand to have something, especially so that it can be used by an army: Troops had requisitioned houses in the town.(3)confiscate 动词,confiscation 名词
动词: to officially take private property away from someone, usually as a punishment: Miss Williams confiscated all our sweets.(4)acquisition 名词
① the act of getting new knowledge, skill etc: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② the act of getting land, power, money etc: the acquisition of new territory.③ formal something that you have bought or obtained, especially a valuable object: The National Gallery’s latest acquisition is a painting by Goya.(5)appropriate 动词,appropriation 名词
动词① to take something for yourself with no right to do this : He is suspected of appropriating government founds.② to take something, especially money, to use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appropriate sth for: Congress appropriated $5 mill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Woman’s Year.综上所述可以得出:
(1)具有“征用”含义的单词是expropriation、requisition和acquisition,贴切程度requisition>expropriation>acquisition;
(2)具有“征收”含义的单词是expropriation和acquisition,贴切程度expropriation>acquisition;
(3)expropriation和confiscation还有“没收”的含义,贴切程度confiscation>expropriation。一般在英文文献中常将compulsory和acquisition一起使用,以强调“征用”和“征收”的强制性(Artti Juutinen,Erkki Mäntymaa et,2008;Chengri,2007;Wordsworth Odame Larbi , Adarkwah Antwi et,2004)。
为了便于学术交流,我国学术界应该规范“征地”、“征用”和“征收”的英文用词,从而与国际接轨。
第三篇:含义博大精深
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含义博大精深
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第四篇:天人合一是什么含义?
天人合一是什么含义?
天人合一,从字面上来理解,是告诉我们人和天是一个整体,息息相通,息息相关,同心同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是小宇宙,天体是大宇宙。人体是天体的一个缩影,敬天爱天,效法于天,和天成为知心,是天人合一的基础。人们应天时,顺地理,即顺应日月运行,随日月星辰,太阳地球的运行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一切行为,顺应四季更替,寒来暑往,白天黑夜,身心一切行为与天地运行不息的规律和谐统一,实现人们健康长寿,无病无灾,幸福圆满的人生崇高理想和生命更高层次和境界的美好愿望。
一、天人相应
古人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天意是不可抗拒的,天人关系即神人关系。上天造就万物并赋予其美好的德性,为其制定了法则,《诗经》中有:“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儒、道、释三家对此也均有阐述。从儒家看来,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人通过修德可成贤成圣;从道家看来,修道之心人人都有,返本归真,回归大道;从佛家看来,佛性人人有,佛法无边,慈悲普度众生。由此可见,要达到人与天通的境界,人必须要升华道德,达到更高的标准以达天人合一。
古人认识到“天人”是个整体,他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对应关系。从道家看来,人是宇宙的一部份,人本身也是一个小宇宙,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宋代程颢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泛爱万物的思想,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本质上是上下贯通的。“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万物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内在依据。《尚书》中就有对尧舜“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儒家讲“致中和”,中是“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达道”,只有中和一致,才能实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谐天下。古人还讲顺应天时,即根据自然规律来安排农业生产、生活节律、社会事务,古代有专门记载天时规律的文献,叫作“月令”,如《礼记·月令》的第一部份,详述了正月的日月星辰变化、动植物物候特征,由之引申出人们在这个月应该做什么事、禁忌做什么事等,这叫作奉天时或动善时。
汉字中的“命”字既可表示“命令”,同时也是“生命”的意思。古经中常用“命”字来指代“天命”。这一字之中,一切生命与能力都在上帝的命令之中。上帝创造天地之初所做的就是发出命令。孔子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知天命”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即与天的意志相配合,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是说德是天之所予我者,我受命于天,任何事情都无可奈何于我。《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要发扬“诚”的德性,与天一致,通过“格物致知”、“至诚之道”可以“知万物之化育”,从而与天地参,也就是“以德配天”。《诗经·周颂·敬之》说:“敬之!敬之!天维丕思!命不易哉!无日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意思是:“恭敬吧!上天如此明察,获得天命不容易啊!不要以为上帝不知我们所为,要知道他的使者不断来往于天庭,时刻的注视着你们呢!”认为人来到这世上,要思考上天所给予的使命是什么呢?要善于自省,使所作所为都合乎天命,正所谓“道也不可须臾离也”。
在古人心目中,天是人敬畏、侍奉的对像。孔子主张敬天法天,称赞尧“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认为人的心性是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要求人坚守自己的良知、本心,修身养德才能达到知天、事天。《礼记·中庸》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指祭天地之礼,古时天子把自己在地上治理的成功归功于上天的指导、帮助和保佑,冬至日祭天称“郊”,夏至日祭地称“社”,合为“郊社”。祭天作为朝廷吉礼中第一礼仪,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报本,要尊天尊地,也就是尊上帝。荀子讲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春秋时的子产对于礼的认识也反映出天人相通的思想:“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二、天人感应
古人认为天人可以相互感应。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也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尚书·洪范》中对天人感应進行了系统性整理,把自然灾异和人事行为是否端正对应联系起来了。《吕氏春秋·明理》则分门别类的把灾异分为风雨、寒暑、阴阳、四时、人、禽兽、草木、五谷、云、日月、星气等许多方面,每个感应之中又区分出许多种复杂情况。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认为人类的行为会上感于天,天会根据其行为善恶邪正下应于人,天下应人的方式即是用灾异来谴告人,使人反省改过。他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墨子说:“天之志者,义之经也”,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也就是天意,人君须要时时刻刻注意这些变异,检查自己的德行,看一看有哪些地方违背了天意,改过自新,争取挽回天意。
古代从帝王到庶民均有祈天的习惯,古籍中记载了很多真诚而多样的祈祷:敬拜之祷、感恩之祷、祈福之祷等。孔子还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思是说如果冒犯了上天,怎么祷告都是没有用的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描写出当时发生地震及同一时期发生的日蚀等多种其它反常的自然现象,解释为朝廷“不用其良”(没有任用贤能)、坏人专权等失政行为的结果。《商史》记载了成汤祈雨的故事:成汤因久旱无雨,诚恳的向上天祈祷:“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并以六件事自责说:“是因为我政令不当使百姓失业,或是我的宫室奢侈、生活腐化,或是我管理不善使贿赂风行、小人得势?”话还没有说完,方圆数千里便下起了大雨。成汤这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的精神,儒家将其列为“圣德芳规”,成为古代官场的一种道德精神,亦称之为“官德”。
西汉时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认为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是上天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的兆示,他向汉武帝進言说:“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之灾异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恐惧,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劝谏君主必须按天意行事,象日月蚀、地震、山崩、水溢之类等灾异的发生不能只看其表象,都有其内在根源。董仲舒继承了孔子、孟子的义利观,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主张,强调义重于利,指出王道及三纲五常来源于天,道德规范是“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要接受圣人的教化而为善,坚决阻止“奸邪并出”。人的一切言行都在天的关注之下,动机不善就可以惩罚,不必等到酿成事实,并相信任何异象都有所昭示。
天人感应,因果关系,如影随形。翻开人类历史,天灾几乎从未曾断绝过,史料同时也记载了许多行善者身上发生的瘟疫不侵、水火风雷不殃,善感天地的故事,充份证实了重德向善最能够得到上天的眷顾与保护,纵使是在危难关头,他们也能够化险为夷,因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也会带动人类社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历史上许多先知、先觉和高人都能通过观察天象,预知世间大事的发生和朝代的变迁,如三国时诸葛亮的《马前课》、宋代邵雍的《梅花诗》和明代刘伯温的《烧饼歌》等,明智之士当选择以趋吉避凶。
三、天人合德
天人合德是人们追求的崇高理想,指人应该效法天德,与天合德,自觉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传统文化的做人理念主张从完善个人做起,认为人们通过修身可达到直接与大道相感通,与神相感应。儒家讲的是入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出道德修养中的克己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儒家有三省吾身、克己复礼的修身之道;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容的、安定的、和谐的社会秩序。佛道讲的是出世,通过修炼可达到佛道神的境界,道家讲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佛家讲的“佛光普照,礼义圆明”,无不济世利人,教人向善。
天以仁爱生长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天意至仁,而人之仁德取法于天。“仁愛”精神是传统道德规范的体现,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与义、德、忠恕、礼、乐等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伦理结构,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泛爱众”,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人如何成为仁,也就是人如何成为人,孟子还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说君子的崇高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了古圣王帝喾高辛的“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的盛景;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的佳境;帝禹“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的政德;周初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的仁政。被司马迁称誉的“盛景”、“佳境”、“政德”,其实都是“仁政”的代称,“仁爱”是他们共同的美德。墨子也说到“圣王法天”,认为因为天地之道的根本精神在于“无私”,所以圣王效法天德,博施济众。
古语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人的德性也禀赋天地这种好生之德。宋代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提出以天地为父母,要“体天地而仁民爱物”。周敦颐说:“天地生万物,而又唯圣人能与天地合其德”,他的窗前草不除去,有人问其原因,他说:“欲常见造物生意。”朱熹认为仁体现了宇宙的“生生之理”,说:“仁有生的意思,如四时之有春,彼其长于夏,逐于秋,成于冬,虽各具气候,然春生之气皆通贯于其中。” 程颢说:“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也’”,他认为万物生意最可观,如鱼跃鸢飞,活泼的表现着宇宙生命的和谐,而当皇帝折断柳枝时,则予劝阻说“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折”。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创造生命)就是仁,是善,天地圣人都要顺天地顺阳之道而施仁,“明道救时”,“止于至善”,并揭示出“人心不仁,天心不佑”的道理。
所谓“天人一也”,也可以统一于理,统一于道,统一于高尚的道德,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当一个人真正做到透彻的了解人与宇宙大道之间的关系后,就自然明了自身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意味着人们主动自觉的去完成上天所赋予的使命。传统理念规范明确了人们对于是非、善恶、正邪、美丑的基本判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把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第五篇:一些英文名字及含义(范文模版)
男生
Aaron 受神感召的/开通的 Adam 世上第一个男人/男性 Adrian 住在海边的人 Alan 英俊的/熟悉的朋友 Albert 尊贵的/聪明的
Alex/Alexander 人类保卫者 Alfred 睿智的参谋
Andrew 有刚强气质的/无畏的 Andy 优雅的 Angus 唯一的/爱神
Anthony 值得颂扬的/珍贵无价的 Arnold 鹰
Arthur 熊/尊贵的负重者
Ben/Benjamin/Benny 儿子/勇悍的卫士 Bill 勇悍的卫士
Bob 具名声的人/名望
Brian 能干的领袖/出身显贵的 Bruce 树林 Calvin 光头的 Carl 伟大的人物
Charles/Charlie 男子汉/具强烈的男子气概的 Chris/Christopher 信基督的人 Clarence 有名望的人 Clement 仁慈温和的 Daniel/Danny 顺从上帝的人 David 挚爱/朋友
Dennis 从酒神的名字而来 Derek 统治者 Dick 勇敢的
Donald 世界的领袖 Douglas 从深水而来的 Edmund 富有的守护者 Edward 幸福的守护者 Edwin 好朋友/富有的朋友 Eric 领导者/永远的力量 Evan 年轻的战士
Felix 幸运的/喜悦的
Francis/Frank/Frankie/Franklin 自由无拘束的人 Fred/Frederick 强大的/和平之君 Garfield 战场
Gary 先锋/带矛或枪的人 Gavin 战鹰 George 耕种者
Gerald 先锋/勇士
Gilbert 蕴含智慧的誓言 Harry 家族统治者
Henry 家里的管事者/庄园的主人 Howard 看守者 Hugh 理性/智慧
Ian 彰显上帝荣耀的人 Issac 欢笑
Ivan 上帝慈悲/上帝的恩赐
Jack/John/Johnny/Jonathan 上帝慈悲/上帝仁慈的恩赐 James/Jim/Jimmy 代替者 Jason 医治者/饱学之士 Jeff/Jeffery 爱好和平Jerald 先锋
Jeremy/Jerry 上帝的崇高/公平正直 Joe/Joseph 经验丰富的/愿上帝变得更强 Keith 风
Kelvin 战士/爱武的朋友
Ken/Kenneth/Kenny 风度翩翩的/漂亮的首领 Kent 辽阔的国土
Kevin 出身很好的/圣人
Larry/Lawrence 胜利者/月桂树
Leo/Leon/Leonard/Leonardo 狮子/如狮子般威猛 Leslie 来自灰色的堡垒 Louis 战功彪炳的战士
Mark 好战的/战争之神
Martin 好战的/古罗马战神的名字
Matthew 上帝的赠予 Max 最伟大的
Michael/Mike 酷似上帝的/反映上帝真理的 Nicholas/Nick 胜利者
Oscar 神圣的持矛者/神圣的持枪者 Owen 年轻人/小战士 Patrick 身份高贵的/贵族 Paul 充满精力和信心的/小伙子 Peter 岩石/坚强的 Philip 爱马者/战士
Ray/Raymond 保护者/咨询者 Rex 帝王
Richard 勇敢的/统治者
Rick/Ricky 领导者/稳固的统治 Robert 具声名的/名望 Robin 显耀的声誉/知更鸟 Roger 著名的枪手
Ronald 强横而能干的统治者
Roy 国王 Ryan 小国王
Sam/Sammy/Samuel 上帝之名/被上帝听到的人 Simon 聆听者/上帝的恩准
Stanley 牧地/来自牧地的
Stephen/Steve/Steven 皇冠/荣耀 Ted/Teddy 幸福的保护者/上帝的礼物 Terrence/Terry 光滑/温柔的
Thomas/Tom/Tommy 太阳神/孪生子
Tim/Timmy/Timothy 敬重神只的/将荣耀归到上天 Tony 珍贵无价的/受赞颂和爱戴的 Victor 胜利者/驾驭者 Vincent 征服
Wallace 来自韦尔斯的 Wayne 北斗七星
Wesley 西方草原
William/Willy 强悍的战士/保卫者
女生洋名
Ada 出身高贵的/美丽的 Agnes 纯洁的/贞节的 Alice 尊贵的/真理 Amanda 值得爱的
Amy 钟爱的/被深爱的
Angel/Angela/Angelina 天使/信使 Anita/Ann/Anna/Anne/Annie 优美的 Annabelle 可爱的/美丽的 April 春天开始/大地回春之时 Athena 智慧女神的名字 Audrey 出身高贵的人
Barbara 异乡人
Beatrice 带来欢笑的人/祈神创造幸福 Belle 美人
Betty 上帝的誓约 Bonnie 优雅的/善良的
Brenda 强而有力的/勇敢的
Candy 坦率而纯洁的/热情而耀眼的 Carmen 感性的/热爱音乐 Carol 有女人味/欢乐之歌 Caroline 勇敢的/刚毅的
Catherine/Cathy 纯真的/纯洁的 Cecelia/Celia 具远见的/天空
Chelsea 停船的港口
Christina/Christine 信基督的人 Cindy/Cynthia 月亮女神的称号 Clara/Clare 有名望的人/灿烂的 Connie 恒久忠诚的人/坚定的 Crystal 纯净的水/如水晶般清澈 Daisy 雏菊/来自森林的金发女孩 Dawn 曙光初露/唤醒 Deborah 蜂后/蜜蜂 Diana 月亮/光亮如白昼 Donna 淑女/贵妇
Dora 来自海上的人/上帝的恩赐 Doris 海洋女神的名字/属于海洋的 Dorothy 上帝的恩赐 Elaine 光亮的/幼鹿 Elizabeth 上帝的誓约 Elva 神奇的/具智慧的 Emily 勤勉/金嗓子 Emma 无所不能的 Erica 永拥权力/似帝王的 Estella 星星/恒星
Esther 星星/爱神之木 Eva/Eve 生命
Fannie/Fanny/Frances 自由的人 Fiona 美貌的 Flora 花/花之女神 Florence 青春/开花
Gloria 光荣/愉快的人 Grace 优雅的
Helen/Helena 光亮的/明艳照人的女孩 Hilary 愉快的/乐意的 Hilda 女战士 Irene 和平/和平女神 Iris 彩虹/彩虹女神
Isabel/Isabella/Isabelle 上帝的誓约 Ivy 神圣的食物/长春藤
Jacqueline 愿主庇佑/帮助别人的人 Jane/Janet 少女/上帝是仁慈的
Jennifer/Jenny 纯洁的少女/白色的波浪
Jess/Jessica/Jessie 上帝的恩宠/财富
Jo/Joey/Josephine 富经验的/多产的女子 Br />Joan/Joanna/Joanne 上帝仁慈的恩典
Joyce 快乐的/令人高兴的 Judy 赞美
Julia/Julie/Juliet 年轻的/头发柔软的 June 六月
Karen/Kate/Katherine/Kathy/Kitty 纯洁的 Kelly 女战士
Laura 海湾之树/月桂树
Linda 美丽的人
Lisa/Liz 上帝的誓约/对神奉献 Lucia/Lucy 带来光明和智慧的人 Mabel 温柔的人/和蔼可亲 Maggie/Margaret 珍珠 Mandy/Melinda 值得爱的 Matilda 战争中占优的 May 伟大的/少女 Melody 音乐的旋律 Michelle 像神的人
Mimi 懂得珍惜生命中宝贵东西的人 Miranda 珍贵的赞美/令人钦佩的人 Monica 指导者/顾问
Nancy 优雅的/温文的
Natalie 圣诞出生的小孩所取的名字 Nicola/Nicole/Nikki 胜利者/民族的胜利 Olivia 和平/橄榄树
Pamela 爱捣蛋却又教人痛惜的小孩 Patricia 出身高贵的
Paula/Pauline 娇小玲珑的人/充满精力和信心的人 Pearl/Peggy 珍珠/像珍珠般的 Polly 海的女儿
Hilary 愉快的/乐意的 Hilda 女战士
Irene 和平/和平女神
Iris 彩虹/彩虹女神
Isabel/Isabella/Isabelle 上帝的誓约 Ivy 神圣的食物/长春藤
Jacqueline 愿主庇佑/帮助别人的人 Jane/Janet 少女/上帝是仁慈的 Jennifer/Jenny 纯洁的少女/白色的波浪 Jess/Jessica/Jessie 上帝的恩宠/财富
Jo/Joey/Josephine 富经验的/多产的女子 Br />Joan/Joanna/Joanne 上帝仁慈的恩典
Joyce 快乐的/令人高兴的 Judy 赞美
Julia/Julie/Juliet 年轻的/头发柔软的
June 六月
Karen/Kate/Katherine/Kathy/Kitty 纯洁的 Kelly 女战士
Laura 海湾之树/月桂树 Lilian 百合花/纯洁
Linda 美丽的人
Lisa/Liz 上帝的誓约/对神奉献 Lucia/Lucy 带来光明和智慧的人 Mabel 温柔的人/和蔼可亲 Maggie/Margaret 珍珠 Mandy/Melinda 值得爱的 Matilda 战争中占优的 May 伟大的/少女 Melody 音乐的旋律
Michelle 像神的人
Mimi 懂得珍惜生命中宝贵东西的人 Miranda 珍贵的赞美/令人钦佩的人 Monica 指导者/顾问 Nancy 优雅的/温文的
Natalie 圣诞出生的小孩所取的名字
Nicola/Nicole/Nikki 胜利者/民族的胜利
Olivia 和平/橄榄树
Pamela 爱捣蛋却又教人痛惜的小孩 Patricia 出身高贵的
Paula/Pauline 娇小玲珑的人/充满精力和信心的人 Pearl/Peggy 珍珠/像珍珠般的 Polly 海的女儿
Priscilla 古人/远古的日子
Queena/Queenie 高贵/贵族化的 Rachel 母羊/小羊
Rebecca 忠诚的女子/具迷人的美 Regina 女王/纯洁的人 Rita 珍珠/诚实的 Rose 玫瑰
Rosemary 大海中的小水珠 Ruby 红宝石 Sally/Sarah 公主
Samantha 倾听者/虚心受教的人 Sandra/Sandy 人类的保卫者 Selina 月亮/月光
Sharon 很美的公主/平原
Shirley 来自草地或牧场的
Silvia/Sylvia 来自森林的/森林少女 Sophia 智者
Stella 星星/恒星
Stephenine 皇冠/荣耀
Sue/Susan/Susanna/Susanne/Susie 一朵小百合 Teresa 收获/得到收获的人 Tina 娇小玲珑的人
Tracy 具勇气的作战者/通往市集的小路 Valentina 健康的/美丽的 Vanessa 蝴蝶
Venus 极美的女郎/爱与美的女神 Veronica 带来胜利信息的人 Vicki/Vicky/Victoria 胜利 Violet 紫罗兰/谦虚的
Virginia 大地回春令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Vivian 有活力的/活泼的 Wendy 勇於冒险的少女
Winnie 友善的朋友/白色的波浪 Yvonne 弓箭射手/上帝的恩赐 Zoe/Zoie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