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拿大畜牧业国际市场分析报告
加拿大畜牧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加拿大的畜牧业和饲料工业都很发达,加拿大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国土面积有997.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是世界粮食和畜产品出口大国,出口农畜产品货值243亿加元。全国常年谷物产量5000多万吨,农业劳动力人均谷物产量达80吨,被誉为“北美粮仓”。丰富的农业资源,充裕的谷物生产,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拿大畜牧业主要有肉牛、奶牛、生猪、羊和家禽。据统计,加拿大生猪存栏1466.7万头,肉牛存栏1345.4万头,奶牛存栏107.5万头,山羊和绵羊存栏100.6万只,鸡存栏1.6亿只。其生产方式是以规模化、集约化的家庭牧场为主。主要特点表现为:牧场土地资源与养殖生产规模相适应,饲料生产和家畜饲养相配套,执业兽医防疫与牧场自行防疫相结合。特别是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全混合日粮肉牛育肥、胚胎移植、青贮与半干青贮、仔猪早期断奶、饲养全程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在家庭牧场被普遍采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畜禽生产的潜能,个体生产效率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全国奶牛平均年产奶量为7328kg,最高的达1.1万kg。据统计,加拿大肉类总产量424.8万吨,人均141.6kg;奶类总产量788万吨,人均262.7kg;蛋类总产量39.4万吨,人均13.1kg。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超过了50%。
据加拿大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加拿大畜牧业总产值180亿美元,高于种植业。其中肉牛业占42% ,奶牛业占23% ,生猪占12% ,家禽占20% ,其他养殖业占3%。可见加拿大畜牧业60%靠养牛业支撑。
加拿大发达的畜牧业带动了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去年加拿大生产配合饲料2500万吨,其中商业饲料1500万吨,畜禽养殖场自配饲料1000万吨。加拿大饲料产品总销售额为35亿加元,在全国工业行业中排第16位,是世界第六大饲料生产国,也是连续5年饲料工业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加拿大饲料品种结构以牛猪禽配合饲料为主,其中牛配合饲料占44%(其中肉牛29%,奶牛15%),猪占37%,家禽占16%,其他占3%。近年来,加拿大饲料企业竞争激烈,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商业饲料加工企业已从7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600家,从业人员只有9000人。其最大的Land鄄mark和ShurGrain两家饲料企业的产量即达5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0%。
据中国记者报道,今年8月,加拿大种猪将正式产仔,目前,仔猪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9年,中国养殖厂青睐加拿大优良品种。
禽肉价格分析
估计2008年—2009年加拿大肉供应会紧张,价格会上涨。猪肉价格会随着猪供应相对紧俏而上涨。虽然牛肉产量较大,估计出口强劲会支持牛肉价格增长。2009年鸡肉价格也会高涨,这是由于饲料成本上涨导致产量下降所致。蛋价格预计也会增长,因为鸡蛋相对生产很弱价格猛增。
2008年生产分析
由于原材料价格的飞速上涨,2008年加拿大肉总产量估计稍有下降,因为牛肉产量降低稍超过猪肉和鸡肉生产的增加。牛肉生产预计会降低,因为牛存栏和市场低于预期。猪肉产量会增长,因为6月27日的季度育肥猪和仔猪报告表明下半年屠宰猪的数量增加。鸡肉生产从上个月开始在增长,因为屠宰数据显示在整个接下来的08年肉鸡生产会持续增长。
2009年生产预测
2009年肉产量预计会因为饲料价格高而降低。
牛肉预计与上个月估值没有变化,估计生产者为了应对高饲料价格,会购买更大体重的牛犊饲养。7月牛盘存报告单(该报告在7月25日定期公布)会给予生产者的关于育种的扩张与否以及饲养场进牛犊的可行性生产意图走向。
猪肉产量预计比上个月估值高。虽然生产者企图在2008年下半年减少妊娠母猪,但是每窝超出预期的仔猪数部分抵消了妊娠母猪的下降,导致2009年上半年育肥猪更多。估计2009年上半年妊娠母猪持续下降会导致下半年屠宰猪数量降低。育肥猪胴体体重估计也会减轻,因为饲料价格太高,生产者会提前让猪尽快上市。2009年肉鸡和火鸡产量预计会比上个月估值低。微薄的生产利润估计会给部门增加压力,2009年产量预计会低于2008年。产蛋量估计不会有变化,因为鸡蛋价格较高会弥补高饲料价格。
市场展望
加拿大禽肉产量增幅不大,2009年价格高位运行。2008年加拿大禽肉产量下降,出口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也高位运行,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预计2009年价格将高位运行。
饲料工业拥有完善的饲料安全监管体系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为应对世界范围内饲料和畜产品安全问题,保障加拿大畜产品安全,加拿大政府将关口前移,从饲料安全的源头抓起,理顺体制,完善法规,健全标准,搞好检测,加强监管,有效地保证饲料和畜产品的安全。
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对畜禽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加看好的是绿色、保健性畜禽产品,因此,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以及饲料在饲料工业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饲料工业已从过去谋求向广度发展的趋势转向深度发展。21世纪的饲料工业将是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时代,充分利用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低质、廉价的饲料资源,充分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保护人类的自然环境,是饲料工业发展的方向。
第二篇:国际会展市场分析报告(模版)
国际会展市场 分析报告
撰写时间:2014年6月9号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会展行业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行业前景分析............................................................................................................4 市场格局............................................................................................错误!未定义书签。前景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面临的问题......................................................................................................................5
三、SWOT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一)S-strength(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二)W-weakness(劣势).........................................................................错误!未定义书签。(三)O-opportunity(机会)....................................................................................................8(四)T-threat(威胁)..............................................................................................................9 结束语...........................................................................................................................10
摘要
我国会展业历经30余载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拓宽,带动性逐年增强,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正以20%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会展业直接产值达到3543亿元。全球化方面,我国会展业要强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将中国会展公司、会展品牌植入国际市场。2015年,我国会展业要继续加强与国外会展企业的深度合作,在场馆建设、科技手段、会展流程、人才培养、营销渠道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全球化。积极通过互联网形式对外投资,主动拓展其他国家的市场。
前言
宁波市是我国著名的会展城市,从1997年举办首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到2003年宁波市政府将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提出建设长三角南翼会展之都,再到2007年市政府将会展业列为宁波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提出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工作目标,会展业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会展业的发展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我市在国际会展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一、会展行业概述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无烟产业”之称。会展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它起源于欧洲和北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指出,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高达40多万个,会议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800亿美元。据有关专家测算,会展业的溢出效应是1:9。国际会展市场的巨大潜能和会展经济的高额回报,加上国内会展的巨大诱惑,使得许多国内城市的政府和民间机构纷纷加入到会展市场竞争的行列,积极发展本市的会展产业。
国内会展业不仅展会数量、规模持续增长,且市场结构也不断优化。2012年全国举办5000平方米以上展会7035场,与1997年相比,增长597%,展出总面积合计87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012年底,全国会展场馆316个,室内展馆面积合计484万平方米,2012年会展业直接产值35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占国内生产总值0.68%,占全国第三产业产值1.53%。从国内会展业结构来看,中国现有展会大多为经济贸易类展会。据统计,2012年经贸类展会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米,占中国全国展会总面积的90%,全国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已经超出90个,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新兴展会增多。其中服务业展会总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占全国展会总面积的10%,UFI认证的国际性专业展会58个,位居世界第四。
二、行业前景分析
市场格局
会展业作为一个“无烟产业”、“朝阳产业”,已率先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第三产业较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形成了以“北上广”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会展城市群。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和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分别以成都、重庆,大连、沈阳,武汉、郑州等城市为内核的西部、东北、中部三个会展城市带初步形成。此外,分别以福州、厦门和海口、三亚为内核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简称海西、海南两个会展城市圈正在浮出水面。以上三大会展城市群、三个会展城市带和两个会展城市圈,构成了中国会展经济的大体框架。经过不断的功能定位和竞争合作,逐步形成了平等互动、均衡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中国会展经济大格局。
前景预测
会展经济能够带动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具体来看,会展业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如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不仅能积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一个好的会展对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9。国家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指导会展业有序发展。同时,从整体上规范、整合和完善了重点国家级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战略布局。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国内会展业仍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面临问题
近年来,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包括德国、美国等世界前10 名的国际展览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中国市场,中国的展览馆的数量和规模都堪称名列世界前茅。与会展业发展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相比,我国的会展业发展相对落后,缺乏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英国励展博览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也缺少法兰克福会展这样国际顶级的展会品牌。目前,外资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英国励展博览集团在华举办的展览及会议在行业上涵盖了航天与航空、博彩及地产等7个专业领域,行业竞争加剧。与此同时,我国会展业还面临着分布不均,国际化有待完善等问题。
三、宁波国际会展业分析
(一)S-strength(优势):
主要体现在:
(1)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大。从我国的情况看,会展业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呈现的基本的特征是:人口多,潜在消费市场巨大;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国外工商企业在我国大型批量采购较多;一些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涉及会展业的企业数量庞大,管理水平和效率都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因而现阶段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的空间很大。
(2)本土化经营:
A、是场馆化,到2012年,宁波会展区块场馆面积可达到120万平方米,是国内除上海、广州外会展场馆面积最大的城市。
B、是管理优势。从国内现有的情况看,还没有哪个城市像宁波这样重视会展产业的发展。
C、是积极的营销以及宣传。随着电子、网络等技术的发展。
许多行业的商户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电子、网络、移动媒体传达到目标客户手中,有着固定的网络和渠道,熟悉政策环境,利用其广大的社会资本在短期内利于争夺客户。(百度网盟资源品台)
(二)W-weakness(劣势):
主要体现在:
(1)会展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展技术主要指信息化技术、展馆设施配套和展示技术、运输、管理技术等。纵观我国的会展业,其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服务水平较差。6
(百度会展数据)
(2)会展整体规划不够理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以省及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制定会展发展战略规划,实际上,由于会展业运作本身具有功能整合和跨边界的特点,一个城市发展会展产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甚至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服务行业发展等相匹配,怎样使其结合为一体。
(3)国际化的冲击力,服务水平低,地域局限性。我国会展企业数量较多,但国际化相对而言的宁波会展比较小,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出现了结构性供需矛盾。由于各省市自办会展的比例过大,专业会展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导致先期建设的高水平会展中心经营困难,正在经历高投入,低回报或无回报的时期。百度助阵后,不仅缩短企业间的沟通距离,直接性的为您搭建桥梁,减少投放成本,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地域的局限,你只需轻轻一点,带给你的,是源源不断的客户信息。
(三)O-opportunity(机会):
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扩大了会展业市场容量。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跨国公司正准备将我国变成制造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这一趋势无疑会增加我国会展业市场的容量。8
而品牌专区是在百度网页搜索结果最上方为著名品牌量身定制的资讯发布平台,是为提升网民搜索体验而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展现结果的创新搜索模式。打造美誉度和信任度,树立高段平拍形象,才能牢牢把握市场机遇。
与此同时,一些国外会展企业的进入有利于我国会展企业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国内会展企业被推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在与世界大公司的同台较量中,我国的会展企业可以借鉴吸收它们的先进理念和成功运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组织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迅速向规范和现代化会展企业靠拢。
(四)T-threat(威胁)。
主要体现在:
(1)中国加入WTO三年来,特别是大陆和港澳CEPA安排的实施,外商也越来越看好中国国会展业,中外会展企业的合作呈现多层次、全方位态势。美国、德国、英国等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公司都在寻找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或合作建立企业、或合作办会展,形式多样。大量跨国会展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会展业面临重新洗牌。一方面,一些大型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德国汉诺威、意大利米兰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这三个世界展览业巨头都在黄浦江畔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和先进的专业管理经验,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国内会展市场的雄起,如依力于广交会的广州国际会展、上海新国际博览会、南宁、无锡、苏州等等。9
现阶段一些有眼光的会展企业为了避免陷入孤军奋战、分散经营的局面而适时调整战略,加强合作和结盟,搞“兵团”作战,从资源、资金、网络的规模化入手,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通过兼并、代理、战略联盟等方式走规模化经营之路。(百度)
结束语
依托互联网平台,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展会。依托宁波地处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经济圈的区位优势,10
(资源投放后的效果)
积极整合现有会展市场资源,发挥消博会、浙洽会、服装节等大型展会在宁波会展业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品牌龙头展会。继续按照“依托信息网络、服务 产业、提升产业”的办展方针,培育和引进具有宁波比较优势的展会,不断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力,使之成为专业特色显明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展会,以不断发展和繁荣宁波的会展市场。
第三篇:国际农业机械市场分析
国际农业机械市场分析
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土地耕种就是全人类的一项基础工作。但如今各国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品种上却有很大不同。在很多发达国家,由于小型农场已经转变 为农业公司,因此只有不到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这主要是由资本投资、技术进步、集约型农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造成的。
北美、西欧和某些太平洋沿岸地区农业收入充足,而且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在贷款时有足够保障和资金支持。而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情况则正好相反,农业收入仍然很低、资金匮乏,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手工犁进行生产。
具 有讽刺和悲剧意味的是,如果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率能够提高的话,这些国家将从中受益不少,但是现在却拿不出进行资本设备投资的资金。但是,目前这种情形 正在发生积极改变,不少国家的经济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因此,尽管发达国家在全球农业机械市场上仍占据了较大份额,但是在2005~2010年间,美 国、日本和西欧的市场增长速度将放缓(年均增长1.0%~2.3%)。而亚太、拉美、非洲/中东和东欧四大区域的增长将明显提速,其中亚太地区将实现年均 增长7.9%、拉美地区6.2%、非洲/中东地区5.5%、东欧地区5.8%。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将是中国,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1%。
需求和供给
某 一地区或国家农业生产比重较大并不意味着会成为农业机械的大市场。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这些国家用人力和役畜进行农业生产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实际上,全球农业产值最大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农业机械使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印度的农机化差距最大,该国 6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20%。在上述四国中,多数基础型的农业个体收入有限,甚至连最低端的机械设备也买不起。但是 这些国家的农业部门团体正在兴起,一些本国的设备制造商已经在市场上立足。印度的Mahindra & Mahindra公司是这些企业的佼佼者,其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拖拉机制造商,并且有可能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商。
2005~2010 年,全球农业机械需求量将实现年均4.8%的增长,到2010年市场总额将达到890亿美元。受美国市场疲软影响,这一时期的增速将比2000~2005 年的增速有所减缓。2005~2010年,希望有利的经济条件能够促使发展中地区农民和农业生产收入增长,从而使农业机械的需求实现增长。在亚太、拉美、东欧、非洲/中东地区,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帮助农场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力很大。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和小型农场的结盟将会促进对新产品和自动化投资的增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小型农场将会选择低价和二手设备,而这必然会使新设备的销售受阻。
2005年,全球农业机械市场需求总额702亿美元,除西欧和日本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上实现顺差外(西欧顺差21亿美元,日本顺差8亿美元),其他地区均为逆差。
全 球最大的农业机械生产国有美国、中国、德国和意大利,每个国家2005年的出货总额都超过了45亿美元。排名其后的是印度、法国、巴西、加拿大、韩国和英 国,每个国家
2005年的出货总额也超过了15亿美元。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商都有一个巨大和多变的国内市场,都拥有技术、管理和营销等专业技能,并做好了 进入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准备。但是制造商们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且/或者与当地制造商建立伙伴关系。亚太和拉美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 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都对投资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北美地区
美国占据 了这一地区农业机械市场85%的份额,而加拿大不管是从人均还是从GDP占有率来看都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墨西哥2005年市场总额为7亿美元,爷具有 相当的市场潜力。美国农业以多种农作物生产和家畜养殖为特征,并对商品价格和农业收入较为敏感,拥有成熟的农业机械市场。收获机械和其他机械在 2000~2005年间销售良好,但预计未来数年内将出现显著减缓。美国主要设备制造商有AGCO、Deere & Company、Caterpillar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本土拥有尖端的产品线并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子公司。
西欧地区
西 欧具有传统的工业设备生产实力,目前这一地区是世界第三大农业机械市场,并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中拥有较大顺差。西欧主要设备制造商有CNH Global(意大利)、CLAAS(德国)和Same Deutz-Fahr(意大利)。巨大的国内市场份额、强大的工程技术实力以及强烈的地区间竞争都对多种类先进农业机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与美国和日 本的商家一样,西欧制造商都具有尖端的产品设计和广阔的产品门类。同美国一样,西欧国家政府传统上都给予了农民强劲支持,因而其国内农业机械市场不断壮 大。
2005年西欧农业机械市场需求中,法国占25%、德国占20%、意大利和英国分别占18%和7%。除意大利农业机械进出口 贸易为逆差外,其余国家均为顺差。法国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农业机械市场。小麦、黑麦、燕麦、土豆、乳制品和葡萄酒生产在法国农业中占据主导地 位,是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德国CLAAS公司在法国拥有子公司,并且拥有Renault Agriculture公司80%的股权。Group Exel Industries是一家生产喷雾器的法国企业,其产品在法国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比达到50%。
亚太地区
2005 年,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需求来自亚太地区,总额约为240亿美元。但是从单位美元农业产值需求和人均需求来看,这一地区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仍是许 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在GDP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亚洲国家的农业部门将从工业化进程中受益更多。
目 前,亚太地区农业机械市场需求中,中国占48%、日本占17%、印度占13%、韩国占8%、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分别占4.5%和2%。尽管其他国家经济在 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农业,但贫困、官僚政治、低投资额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成为了其购买农业机械的绊脚石。尽管如此,已有当地和外国制造商在建厂和发展 营销网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总体而言,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和韩国的经济前景相当看好。
拉美地区
这 一地区主要的农业机械市场是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在2005年地区市场份额中分别占比49%和27%。巴西在农业机械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出口总 额20亿美元,顺差达到5亿美元。巴西是拉美地区唯一一个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上实现顺差的国家,其产品除销往邻国外,还远销到澳大利亚和意大利。大多数 主要制造商都在巴西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当地企业同样不可小觑。有些大企业在当地拥有多条组装生产线,如Deere & Company公司在巴西的第三家工厂已经建成。在发展中国家中,阿根廷是对使用农业机械热情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本国产品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其他有能力生 产农业机械的国家还有智利、秘鲁和委内瑞拉,但也仅限于产品配件及简单工具等低端产品的生产。
东欧地区
这 一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拉美地区相当,预计市场需求将从2005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1亿美元。但是东欧地区5.3%年均增长率低于其他发展中 地区,这主要是由于西方投资者对这一地区,尤其是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有所担忧。东欧地区最大的两个农业机械市场是俄罗斯和波兰,此外捷克、匈牙利、罗 马尼亚和乌克兰的市场也具有吸引力。
2005年,俄罗斯在地区市场份额中占比27%。俄国内拥有众多可用耕地,可种植多种农作物 和养殖多种家畜,因此其先进农业机械市场潜力巨大。尽管目前俄罗斯农业机械产值(约6.5亿美元)仍难以达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的水平,但当地和外国 制造商已对相关领域,特别是播种设备进行了大量投资。波兰在地区市场份额中占比12%,目前波国内新的农业机械制造厂数量快速增长,这些工厂中既有如 Zaklady Ursus(拖拉机主要制造商)公司的本土企业,也有来自西欧和美国的企业。
非洲/中东
这 一地区是仅次于亚太地区的世界第二大人口稠密地区,包含了约70个国家。尽管有些国家相对实现了工业化,有些国家是拥有石油的富裕君主制国家,但是多数国 家仍非常贫穷,并且人口增长迅猛。这一地区最大的两个农业机械市场是土耳其和南非,分别占市场需求的21%和17%。尽管土耳其以工业化为发展重点,但农 业部门在土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该国农业活动仍以小型和乡村农场经营为主。土耳其农业机械市场总额为5亿美元,设备多为本国企业所生产。南非农业机械市 场总额为4亿美元,该国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逆差明显,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农业在这一地区多数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及资金缺乏是阻碍制造商设备销售的主要难题。这一地区农业机械基本依靠进口。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拥有设备制造厂,其中以色列的Netafim是一家主要的灌溉设备制造商。
第四篇:畜牧业情况报告
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畜牧业发展调研情况报告
为了了解目前开发区畜牧业的生产情况,最近开发区畜牧业分管人员深入部分畜牧养殖场和养殖户进行调查,就国家发展畜牧业的扶持政策、畜产品价格、饲养成本、疫病情况以及养殖户担心的问题进行了座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畜牧业生产调研报告。
一、开发区畜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继续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市场变化,通过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受政策扶持和市场价格拉动的共同影响,畜牧业呈现出效益大幅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截止目前,全开发区畜禽饲养总量达 只(头),肉蛋奶总产 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共累计发展规模以上养殖户 个,各类标准化养殖场
处。
(一)认真落实国家对生猪和奶牛的各项扶持政策 去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猪和奶牛生产的扶持政策。一是发放能繁母猪补贴和奶牛补贴,每头母猪和奶牛分别补贴50元和500元。2010年我开发区能繁母猪存栏 万头,奶牛存栏 头。二是全面开展了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三是积极启动现代农业生猪项目建设。
(二)生产效益随市场价格出现波动
生猪价格曾一路飙升,上涨到17.2元/公斤,但今年,活猪价格呈下滑趋势,目前活猪价格约为10.8-11.2元/公斤,猪粮比价为6:1,略高于盈亏点5.5:1。按照自繁自养模式核算,饲养一头商品猪需成本1100元,毛收入基本为零,由于无利可图,养猪户补栏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三)生产后劲明显增强
受饲养方式改变和我市发展畜牧业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现代规模养殖、圈舍养殖已成为开发区畜牧业发展的主线。在畜牧业生产上,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饲养量大。二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三是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科学饲养等技术已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四是对农民增收作用增强。一部分人已经靠发展养殖致了富,过上了小康生活。养殖业已从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开发区畜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草食动物饲养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缺乏搞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设备和能力,在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草食动物饲养的产业化程度比鸡鸭饲养的产业化程度低。整体上看,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还不高,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科学养殖素质低,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粗饲料秸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目前开发区的畜牧养殖业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偏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制,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散养户和小型猪场的疫情高于规模场,主要原因是散养户和小型猪场饲养条件差、管理不到位、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一些疫病,如口蹄疫、腹泻、猪瘟等还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隐患。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禽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长,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畜产品质量不过硬,生猪出栏率、肉牛出肉率等指标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
2、草食动物饲养总量低。草食动物无论是饲养总量还是产品产值都在全开发区畜禽饲养的“大盘子”中处于十分弱小的位臵。当前我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进入一个新阶段,消费结构也由原来的以粮食产品为主正逐步向绿色无公害肉类产品(特别是草食动物产品)转变,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牛羊类产品需求与当前牛羊饲养总量偏低之间形成了一对比较现实的矛盾。
3、标准化饲养场数量少。调研时,我们发现,由于受投入资金和建设用地制约,全市 个牛羊饲养场(户)中,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的仅有 个,而且在所有饲养散户中75%以上的养殖户都是从事3-5头或者10只左右的牛羊饲养,养殖相当分散,多数是在自己家中饲养,养殖技术相对落后,粪便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离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4、科技兴畜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农户特别是散养户总是满足于传统的畜禽品种和养殖方式,学习和接受科学饲养方法的意识不强,饲养场地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着严重的人畜混居现象;饲养技术落后,舍不得投入,“穷养牛”现象比较普遍;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员的设备简陋,操作技术水平急需提高,畜禽品种改良得不到有效推广。结果造成专业户饲养和普通农户饲养,同样是搞牛羊养殖,有的年年滚动发展、规模欲做愈大,有的是年年萎缩,生意越来越小,难以持续经营。
5、畜产品质量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动物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这是制约畜产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市场竞争的瓶颈。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重、难度大。
三、养殖户担心的问题
一是市场风险。养殖户进行很大投入的同时,担心会不会出现市场饱和,肉价下跌,给养殖户造成损失。
二是疫病风险。如果防疫工作跟不上,时常造成很大的损失,不少养殖户都经历过这方面惨痛的教训。
三是资金缺乏。不少养殖户想扩大生产规模,苦于缺乏资金。养殖户从办理贷款到款项到位,需要较长的时间,耗费很大精力,还难以办成,甚至要专门有一个人办理贷款事宜,常常因为资金不到位而错过了投资机会,所以宁愿高息借钱,也不愿意跑贷款。另外养殖户感觉利息太高,造成了养殖成本的提高。在贷款这一事情上,养殖户希望,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能否限时办理,另外政府在扶持养殖户的政策中能否增加一些无息贷款或者低息贷款。
四、关于我开发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在畜牧业发展上,我开发区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我开发区气候及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产量可观,饲养资源充足,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很多畜种都能适应我开发区的气候。二是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逐渐增多。三是人力资源充足。可为发展畜牧业从规划、选种、生产、品种改良、疫病监测防治、饲料搭配、产品加工、质量鉴定、销售等多方面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应注重从舆论、政策、执法、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认识。我开发区是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粮食种植水平较高,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的约束,牢固树立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战略任务的思想,进一步跳出“种粮稳、稳种粮”的圈子,实现由种粮为主导向畜牧业为主导转变,实现畜牧业由家庭副业向主业的转变。
3、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步伐。针对目前扩产无地的实际,本着集约集聚和便于管理的原则,下一步应重点在畜禽养殖业用地方面出台倾斜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小区建设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主体进行自主建设;二是可以吸引社会投资进行建设,投资方负责建设小区并配套完善水、电、路、厂房、仪器设备等各项基础设施,探索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建议按照“谁入住、谁受益、谁负担”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引众多散养户搬入小区进行集中饲养。
4、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服务和管理功能,尽快成立畜牧养殖服务中心。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及时把国家和省市各级的养殖业发展政策传达到养殖户手中。二是完善品种改良体系。不断增加品种改良网点,加大品种改良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认真抓好官方兽医服务。聘请兽医专家组成诊疗服务中心,负责区域内养殖户的畜禽诊疗。着力解决养殖户看病不及时和看病质量难保障的问题。四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快速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及时把养殖信息、价格信息、购销信息、资源信息、产品信息等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养殖户。五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养殖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在供种和销售上为养殖户提供便利。六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狠抓畜牧技术培训,结合农时季节,采取定期不定期形式,聘请资深专家举办培训班,采取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办班培训等形式,加强同农业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5、突出龙头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要求,不断加强龙头组织建设,要让龙头发挥桥梁纽带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经营机制上,强化龙头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饲养场+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发展途径上,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外资建龙头。
6、突出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畜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一是狠抓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对畜牧企业的生产管理不断进行规范,保证其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对进入市场的种畜、饲料、兽药、疫苗等要加强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销售领域。
7、突出规模饲养,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一是立足实际,建立养殖基地。以场户带群体,以群体促规模,不断扩充饲养总量。二是加强规模饲养场建设。坚持政府给政策创造环境,发展民营畜牧企业,支持、鼓励农户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建设饲养场。三是加快小区建设。改变过去分散饲养的模式,兴建各类养殖小区,壮大养殖规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想办法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积极引导养殖场(小区)按照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准入城市的要求,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努力实现产销对接。
8、加快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开发、技术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
9、进一步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从调研的情况看,广大饲养户都有扩大再生产的强烈愿望,但是牛羊饲养不同于鸡鸭饲养,它的周期相对较长,而且投资成本较高,规模小则无效益可言,规模大就会面临资金制约。当前银行信贷资金一是贷款门槛高。需要抵押或担保,耕地、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用于抵押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农民普遍缺乏抵押品或者是担保人;二是贷款额度小。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的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就调查掌握的情况看,多数在1万元左右。下一步,建议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对畜禽饲养业主的贷款门槛,尽最大可能的增加农户的贷款额度。
10、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要依托现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积极采取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通过合资合作、技术嫁接等方式,重点招引与牛奶加工、肉牛(羊)加工为主的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和扎堆优势,进而辐射带动我开发区畜牧业特别是牛羊饲养业进入产业化经营的快车道。
2011年4月 日
第五篇:2012市场分析报告
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全面解析
本报记者潘春花
元旦的钟声即将敲响,2012年仿若一个轻盈的女子,伴着紫荆花灿烂飞舞的落英与花絮,翩翩然而来。无论是怎样的寒风凛冽,南方的冬日始终不乏艳丽的阳光。就像陶瓷行业正在历经的寒冬,虽然寒风过境,却总能在这凛冽里,觅得一丝温存,因为,希望不灭。
2012:大环境不可逆转,小环境可拨云见日
在对2011年行业进行了相对全面的回顾之后,2012年的发展趋势又当如何呢?本期专题栏目,就让我们在元旦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总结各专家及业内部分代表人士的观点,与诸位一起分享2012年的形势展望。
从行业角度来说:
大环境持续低迷,短期内不可逆转
从欧债危机到人民币升值,从房产调控到通货膨胀,从节能减排到转型升级,从产能过剩到产品滞销,从节能环保压力到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全面攀升„„对于持续低迷的2011年陶瓷行业市场,相信大多数业内人士深知其中原因,这些原因中最根本的部分,正如金意陶的黄惠宁高级工程师在2012年佛山陶瓷学会理事会议上所做的行业形势报告上所说一样:“2008年的那次危机是由外至内产生的,主要是由外部环境的危机导致的,因此,不算真正的危机,而此次的危机,则是由于国家内部的政策调整导致的,是从内开始的危机,相比而言,这次的危机堪称真正的危机,从性质到导致的结果,都将比2008年更甚!”多少有点“病在体内”的感觉,从医学的角度来类比,相比“病在体表”而言,多少医治的难度要大些。
正如简一的董事长李志林所说,2012世界整体经济的形势仍将十分复杂,行业整体日子都不好过,故此,不管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建筑卫生陶瓷专委会秘书长黄芯红还是金意陶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黄惠宁,都一致认为:2012年的形势,虽然有些不好预测,但鉴于欧洲债务危机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房产调控带来的房产价格低迷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升温、过剩的产能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消耗、上涨的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也不可能短期内回落,故此,大环境会持续低迷,短期内不可逆转!
从企业角度来说:
小环境虽扑朔迷离,却不难拨云见日
有人说,2011年的陶瓷行业,如一阵寒风过境,遍地萧条,但业内大多数人士则并不这样认为,尤其,不少新的企业和新的品牌反而是在众人都认为的寒冬里,悄然诞生,迅速成长起来。比如薇莎瓷砖、比如依然陶瓷。
依然陶瓷的总经理郭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曾经说过:“当一片大排档都相继倒闭的时候,不妨在这片废墟上建立一座五星级的酒店,或许,酒店就成功了。”他告诉记者,市
场从来不缺乏高端消费群体,产品滞销的那都是没有个性,没有特色的产品,依然陶瓷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大建展厅并筹备以新的姿态面世,是经过详细的考察和调研的。无独有偶,薇莎瓷砖董事长陈晓波同样表示,在寒冬里,始终是有阳光的,也就有希望。宝丽瑞嘉新上任的总经理王振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危机危机,危中必然暗藏着机,我相信我会寻觅到这个机遇的。”
与此同时,简一陶瓷董事长李志林也在陶瓷50人论坛上信心十足地说:“危机或者说大环境的低迷,对小企业来说反而是福荫,因为小企业转型转向都非常地快,看着势头不好,调转方向就渡过去了,反而是大企业掉头难,危险性大。”
此外,据新中源相关人士在年会上的报告得知,新中源在2011年的年销售额不减反增,且增额相当可观。故此,对于明年的形势,我们可以这样大胆推测:尽管对企业来说,小环境似乎有些扑朔迷离,但拨云见日却不难。
市场说法:
并购重组和新品牌迭出,各有各理
不少业内人士都倾向于认为,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陶瓷行业当前正历经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产能过剩之后,依据市场规律,下一阶段即将出现的,就是整个行业的大洗牌,并出现资本重组现象,换言之,就是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然后出现寡头时代。持有此种说法的,在业内不在少数,乃至从业内知名人士到企业领导代表。黄惠宁在第十二届佛山陶瓷学会理事会作行业形势分析时提出,随着2011年危机的延伸,在未来将有诸多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最终会被逐渐取代或者被有实力的大企业并购,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资本重组。他说:“明年的形势,我认为,上半年整个市场形势严峻,日子比较难过,下半年会有一些波动,但政策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调整,故此,下半年不一定好,房价是否会跌到谷底则很难说。2008年不大好可2009年反而还不错,上一次是外部的,只影响了出口企业,但这一次来自中国内部,很不乐观。所以,明年出口和内销均不乐观,明年会有很多企业倒闭,重组必然发生。”
与此同时,不少媒体的报道中也多次提到“寡头时代”即将到来一说,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说,似乎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方向。此外,某企业董事长曾具体指出,这种并购重组将从瓷砖行业上游企业率先开始,他说,现在已经有陶企在全国各地布局设厂10大基地,未来几年如果有陶企在全国各地每500公里半径内设一生产制造基地,全国设有50个基地,这个行业的重组就自然形成了。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陶瓷行业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品牌,会不断地有品牌消亡但也会不断地出现新的产品,将会是新品迭出的情况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尹虹博士的观点,他认为:“尽管中国瓷砖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残酷,行业的洗牌、重组、扩张、布局一直都在进行,但结果未必就是寡头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可能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说:“行业会出现重组,会出现替代,但新品牌也将不断涌现。比如,当前的大企业自身就有若干个不同的品牌,好多企业自己的品牌都不下五六个,这些品牌分别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代表不同的风格。和服装行业一样,虽然有很出名的高端品牌,但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低端品牌,陶瓷行业和服装行业是有共同点的,它可以随人的眼光和品位能够有很多不同的喜好,与电器行业有共同的标准不同,所以电器行业可以出现资本非常集中并最终形成品牌的垄断,但陶瓷行业则不会。”
综上所述,2012年,陶瓷行业将会出现并购和重组、会有大洗牌现象出现,与此同时,也同时会涌现出诸多新的产品和品牌,应该会是一个新品迭出的情况。
为突围“2012”献策
既然2012大形势不可逆转,那么如何从小环境上拨云见日,寻求突围之道,必然是所有陶企老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们就此广泛收集了业内人士的观点,现整理集结如下,希望为老板们在年初决策方向上提供借鉴。
特地陶瓷董事长冯红建: 关注产品对象
我认为企业应该引起反思,企业家们的反思。现阶段,中国独生子女进入了消费的主流群体里面,70后和80后进入了30~40岁的黄金主流消费段,这一代人成长的特点是什么,这代人的喜好和要求是什么?他们已经不是上一代人的思想了,他们的要求开始是居住更好的房子,居住有品位的房子。所以,我认为,应对低迷环境的出路,应该是从生产为核心转变为以销售和研发为核心,从产品产量的增长转变为产品质量和品位的增长,乃至,运营品质变为全员80后品位。
薇莎陶瓷陈晓波: 分散突围,不再做全能冠军
2011年对于薇莎来说是一个生存年,而2012年则是一个初步发展年。我觉得全能冠军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未来怎么走呢?我认为要分散突围,再不能做全能冠军了。比如我们推出的“洞石一号”产品,它其实是一个环保产品,细分到环保产品的领域。
简一陶瓷李志林: 慎重上新线,依靠创新转型
我认为,短期内的应对策略,当然是“缩紧裤腰带过日子”,在上新线的时候得慎之又慎,慎重的做法是暂时停下来上新线的计划,免得造成自己资金的困扰。那么从长期的出路来说,是创新,还得依靠创新谋求转型升级和新的发展。当然还有做品牌,将品牌做大做强。我个人认为,从国家的发展来看,我们国家至少还将会有20—30年的高速增长期,GDP增长虽然有所减缓,但不能说就不是增长。从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我们国家的购买力方面与美国来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此同时,世界上的三次生产力革命,中国都没有太多的改变。美国人的发展都是在车轮子下跑出来的,我们国家还有大量的购买力在农村,故此,我还认为,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将货品送到农村市场去,我国农村还有很大一片市场尚未开发。
金意陶黄惠宁: 依靠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
在行业面临严峻形势下,我认为,作为技术人员,用技术创新来达到降低成本和转型升级的目的,是作为技术人员的共同使命和同行的责任。
陶一郎白深荣:网络营销和布局
当前,网络营销模式已经日益成熟,网络的推广力度和覆盖面积大得难以想象,传播速度也是惊人的。我们今年利用“鸡汤哥”这种网络名人事件的影响力去进行品牌宣传,取得一定的成效。并且,网络营销和布局所耗费的成本低廉,成果却突出。
海汇成长项目投资人黄东: 团队和好的盈利模式是关键
我认为,明年陶瓷行业会出现大量的倒闭、收购、重组和并购。那么在总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优秀的团队和好的盈利模式我认为是关键。比如整合销售的盈利模式,就属于一个阳光产业。比如我们家装行业出现的,提供一条龙似的服务,让顾客不必操心,从设计到装修到室内所有家具、瓷砖、卫浴的采购全部搞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
蒙娜丽莎万杏波:品牌的建立是关键
我们在2011年,着重进行了品牌形象的建立,板材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北京的安居工程项目,采用了我们的产品。那么薄板方面,我们在2012年将继续走品牌建设的战略,届时我们将完成许多个大项目的形象工程,这些大的形象工程其实从直接经济效益上来说,是没有的,好多是亏本的。但它存在很大的潜在价值,等这些工程全部完工之后,我们蒙娜丽莎的整体品牌社会效益就产生了,这个社会效益在未来会再反过来带来经济效益。
2012年产品流行趋势
在解读完2012年整体形势和突围大方向之后,具体到行业产品的流行趋势和方向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首先,由于国家政策上对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要求的日益严厉,那么毫无悬念的,节能降耗必然是大方向。其次,产品的不断创新,花样的翻新也必然是总体形势严峻下的一个趋势。第三,智能化、功能化这种趋势,也将继续成熟化。
机械化工类
国产喷墨机将进入全面竞争阶段
日前,新景泰的彭基昌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2012年国产喷墨机将进入一个成熟时期。他认为,2011年及2011年之前的阶段,是国产喷墨机的起步阶段,而2012年,随着2011年一整年喷墨市场的持续火爆和喷绘行业的大举进入,这个技术日益发展并获得了积累,进入2012年,将会是这项技术的成熟阶段。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以代理日本精工喷头而在陶瓷行业有一定名气的精陶机电,日前也推出了自己研发生产的陶瓷喷印机,该机器在解决拉线以及喷头堵塞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意欲在2012年的工业展上全新亮相。
无独有偶,喷绘行业相关人士也对本报记者透露,在2012年,喷墨行业将有大量企业进军陶瓷行业,意欲在陶瓷行业分得一杯羹。乃至,在2012年2月份的广州迪培思数码喷印雕刻展的展会上,还特别为陶瓷喷墨印刷开辟展区,展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5。成熟阶段伴随的自然是充分的竞争,故此,我们认为,2012年,国产喷墨机将进入全面竞争阶段。
喷墨墨水国产化加剧,墨水价格下降
喷墨墨水的国产化,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1年,万兴和博今皆已经研发并生产出国产喷墨墨水,但国内企业却大都担心,不太敢轻易使用。博今相关负责人吴桂周曾说:“墨水并不神秘,生产工艺和技术也不复杂,国内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他表示,在2012
年博今会加大墨水的宣传力度,希望更多的陶瓷企业多点认知这一点,希望更多的企业打消对国产墨水的顾虑,墨水国产化是必然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预计,陶瓷墨水因国产化加剧而致使墨水降价也是必然。
自动化持续升温
人工成本的攀升以及当前人们观念的转变,陶瓷厂工人越来越难招,在整体大环境的严峻形势下,陶瓷机械装备中,那些自动化的设备,可以解决当前招工难并节约人力的难题,受到陶瓷企业的欢迎是必然。自动化设备的市场在2012年继续存在,因此,自动化设备将持续升温。
节能环保装备成为主要研发方向
受到国家政策压力的影响和陶企面临严峻市场形势要缩减成本的需求,陶瓷机械装备的主要研发方向在2012年会偏重于节能环保是不足为奇的。这一点其实在2011年已经非常凸显。比如摩德娜生产的陶土板压机生产线还有陶瓷薄板生产设备,不仅从产品创新方面跟上了节能环保的脚步,也从生产设备本身与同类其他产品相较在节能上有优势。
建筑陶瓷类
全抛釉产品性能日益优化
从产品种类来说,全抛釉产品在2012年仍将持续流行,从产品性能上来说,应该会从产品的耐磨还有产品花色方面有进一步改善。对2011年全抛釉产品了解的人不难发现,在2011年秋季陶博会上,涌现出不少改进之后的全抛釉产品,比如,采用了进口金刚釉生产的产品,其表面硬度和耐磨度据说可以媲美抛光砖。按照这种趋势继续延续发展下去,2012年全抛釉的产品性能日益优化就顺理成章了。
复合工艺制造的微晶石持续流行
这里说的复合工艺主要是指混合使用了喷墨印花技术和传统丝网及辊筒印刷技术工艺而制造生产的微晶石产品,这个趋势早在2011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目前市面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冠珠微晶石。采用复合工艺制造的微晶石产品,其产品工艺上汇集了喷墨技术和丝网及辊筒工艺的优点,采取优点互补,产品花色更为精美,工艺更为精湛。
喷墨产品有望出现革命性新品
众所周知,喷墨技术相较辊筒和丝网印花不同的地方就是其非接触式,这种印花工艺最大的特色不是清晰度而是可以在凹凸表面实现印花。但到目前为止,业内喷墨产品都未能将这种技术发挥到极致,这点企业老板们都知道,关键是国内设计跟不上。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一些陶瓷企业以及喷墨机制造商,正在与一些设计企业合作,意欲一举攻克这一难题。记者了解到,已经有喷墨机械制造企业和国外的专业设计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了,那么倘若这种模式发展下去,在2012年,我们认为喷墨产品是有望出现革命性新品的,这种新品将充分发挥喷墨技术的优势,将是前所未有的产品。可能会是真正的凹凸砖,乃至是浮雕
似的砖。
陶板和薄板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陶板和薄板因为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是陶瓷企业转型升级的绝佳选择。这一点,蒙娜丽莎为筹备上市将企业更名为蒙娜丽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一事即可作为佐证。
人造板材和环保涂料将分走陶瓷市场一杯羹
人造板材,尤其是人造石英石,因其与陶瓷砖相比,节能环保优势更为明显,致使不少陶企老板将其作为副业发展由来已久。环保涂料,也成为当前人们家居建材中替代墙砖的选择之一,尤其一些功能性涂料产品的日益繁多,分走陶瓷市场一杯羹是很好理解的。
原材料类
风积沙和稀土尾矿或成热门新原料
据佛山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博士在佛山陶瓷50人论坛上所做报告分析,在当前国家节能降耗政策大环境和国家原材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风积沙和稀土尾矿这些几乎等同废料的材料倘若能够用作陶瓷原料进行生产,无疑是功德一件。尹虹博士说:“稀土矿石中稀土尾矿含量高达96%,而在做瓷砖时候理论上说,坯体中可以用到这种稀土尾矿含量高达60%。风积沙则在很多地区对环境造成了压力,政府在想办法处理,经过研究证实,在瓷砖中风积沙的使用量可以高达90%,在实际使用中,至少也能达50%—60%。”尹博士认为,这两种材料在未来将成为新的热门生产瓷砖的材料,且很有前景。
卫浴类
智能化和节水产品继续完善
卫浴方面,2012年应该是智能化和节水产品继续日趋完善的一年,总体说起来,根本技术上大约会继续在这些方面加强研发。当然,外观设计的变更,也依然会继续。
高端和低端两极分化
受到市场总体环境的影响,2012年的卫浴产品应该会高端和低端呈现相对大的分化。高端市场继续走其固有的路线,个性化,特色产品依然畅销,这方面的需求市场仍然存在。而低端市场也绝不容忽视,尤其在建的保障房市场也是一块大蛋糕,还有三四线农村市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