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银行业务外包劳动法律风险防控
商业银行业务外包劳动法律风险防控
作者:重庆分行 冯坤仑
发布时间:2014-07-17
摘要:业务外包通过引入外部专业化服务,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内部资源不足,有利于强化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组织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随着业务外包这一经营方式的广泛、频繁运用,尤其是《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劳务派遣规定》)将“假外包、真派遣”纳入劳务派遣进行规制以后,商业银行如何对业务外包进行有效管理和规范操作,切实防控法律风险,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业务外包
劳务派遣
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无专门法律对业务外包进行规范。从法律适用上来说,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的是业务外包合同,业务外包关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调整。同时,商业银行在开展外包业务时,还应当适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以下简称《内控指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银监会指引》)等外部监管规定。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出台的《劳务派遣规定》从劳动者利益角度规定“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外包时,必须注意规范操作,切实防范业务外包被认定为“假外包、真派遣”而引发的劳动法律风险。
一、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定义
《内控指引》对“业务外包”的定义为: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完成的经营行为。《银监会指引》“外包”的定义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来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持续处理的行为。两者定义的业务外包核心内涵基本是一致的,但《银监会指引》将其限定为“持续处理的行为”,因此,实践中存在的按项目或按次进行委托的业务(如单次采购合同、针对某个诉讼案件签订的外聘律师合同等),不属于外包业务。
二、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自2012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进行规范和限制后,不少用工单位开始探索以外包承揽方式用工,从而规避法律对派遣用工的要求。由于以外包名义从事的派遣往往损害劳动者利益,故《劳务派遣规定》对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以劳务派遣用工进行规制。但但《劳务派遣规定》并未对何为派遣、何为外包作出规定,亦未从法律层面对两者进行区分。实践中可能依赖于执法者的综合衡量和个案中法官的自由裁量,这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劳动法律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守法成本。笔者认为,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性质上的差别。劳务派遣中,用工的各项费用一般归入“应付账款”,从而使商业银行规避了对用工编制、工资总额的控制,体现的是用工单位对用工形式的选择。而业务外包的本质是商业银行把非核心业务或者自己做不了、做不好的事交给别人去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
二是管理上的差别。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商业银行虽然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负责对劳动者进行直接管理;而在业务外包中,商业银行既不负责与承包方员工建立劳动关系,也不参与对他们的直接管理。《劳务派遣规定》(征求意见稿)也将“对劳动过程直接进行管理”作为区分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的唯一区别点,但商业银行有些外包合同义务(如电子设备维护、餐饮服务、清洁卫生服务、档案管理、凭证扫描等)需要承包方员工在银行住所地或者营业场所履行,且在操作上有可能由银行工作人员具体安排和指挥,这就极易被认定为“假外包、真派遣”。所幸的是,后来正式出台的《劳务派遣规定》取消了这一规定,无论相关部门是否认识到用单一因素来区分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的不现实,这一变化对商业银行来说都是比较有利的。
三是内容上的差别。劳务派遣用工,商业银行购买的是劳动力的投入,并通过对劳动者实施管理控制来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因此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而业务外包中,商业银行不具有对劳动者的用工权利,只是通过签订外包合同,购买外包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因此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承包单位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数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
三、商业银行业务外包劳动法律风险防控
法律环境的变化给商业银行业务外包活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以更谨慎的态度,更规范的进行业务外包操作,切实防范减少业务外包劳动法律风险必须妥善处理。
一是制定业务外包制式合同。我行根据外部监管规定制定了一些内部规章制度,如《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外包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外包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国农业银行IT外包服务管理细则》等,但并没有制定相关制式合同文本。基层行在与外包机构签订业务外包合同时,由于资源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偶尔会存在必备条款不完备或者部分条款约定不合理的情况,同时在餐饮服务、清洁卫生服务、驾驶服务等领域的业务外包,基本每个基层行都会涉及,相关合同文本使用较为频繁。如果因为基层行业务外包合同瑕疵,导致被执法部门或司法机关认定为“假外包、真派遣”的,将会给我行带来极大的声誉风险和经济损失。因此,建议上级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制定业务外包制式合同或示范文本,给基层行业务操作人员以明确的操作指引,防范合同操作风险。
二是规范外包合同内容。业务外包合同是确定发包方与承包方权利义务的根据和载体,也是发包方与承包方员工发生联系的桥梁,是发包方使用承包方员工劳动成果的合法依据。因此,商业银行在实施业务外包时,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业务外包合同条款(尤其是由承包方提供合同文本时),确保外包合同的约定清晰、明确,并与劳务派遣协议进行明显区分。如,商业银行可以在外包合同中明确约定承包方员工是为承包方工作,与商业银行没有劳动关系,并要求承包方将这层关系向承包方员工做充分说明。又如,当承包方员工的素质和表现对商业银行外包结果的影响较大时,商业银行可以在外包合同中约定商业银行有对承包方员工奖惩的建议权。同时,对于一些可能导致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混淆的条款,必须从外包合同中清理出去。比如,商业银行在外包合同约定外包费用包含的是员工工资、加班费、奖金和管理费等;又如,商业银行在外包合同中约定提供外包服务的人员名单,工资标准等。
三是规范业务外包操作。虽然《劳务派遣规定》取消了将“对劳动过程进行直接管理”作为业务外包和劳务派遣的唯一区别点的规定,但这一识别要素仍然对两者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实践中,商业银行在业务外包之后,应重点关注以下事项:一是应彻底让渡对劳动者的管理和实际控制权,退出对外包人员的考核、管理、奖罚,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外包员工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相关安排。即使在由承包方派出员工提供驻场服务的时候,商业银行同样应当恪守以外包合同为依据的原则,通过对承包方的约束,激励或者要求承包方加强对驻场员工的管理,从而达到保质保量完成外包任务的目的,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替承包方管理员工。二是突出“按事付费”和对工作成果的验收。作为发包方,商业银行应尽量在外包合同中约定承包方的工作质量、数量标准, 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对承包方的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并据此核定外包费用 银行不能参与外包员工的薪酬、社保等福利待遇设计及支付。
第二篇:法律风险防控发言稿
学习法律法规 防控法律风险
持续提升井站管理水平
——泸州作业区阳42井
阳42井是蜀南气矿泸州采气作业区众多井站其中之一,是向泸州市华润天然气公司供气的重要窗口;也担负着向武骏玻璃、CNG加气站和鱼塘民用的供气任务;同时还担负着调控管网压力和间歇井的生产任务等工作。由于近年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井站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法律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从2014年年底开始,我站以法律风险防控为重点,以法律风险辨识为指引,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强化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班组员工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一、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律风险意识
在新的《安全法》和《环保法》颁布实施后,我们感觉到安全环保形势的严峻。同时也让我这个井站长感觉到肩上责任重大。井站涉及法律风险多,管理的事务杂。在我们的岗位上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法律风险。其中目视化管理的内容25项,生产现场操作和管理的41项。如何让井站员工和自己掌握采气和配气过程中法律风险,一直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首先是通过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法律风险防控意识。井站每月开展两次法律法规的培训和两次法律风险防控知识的自学。每次集中培训后进行培训效果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纳入业绩考核内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培训和自学,逐渐让大家掌握了我站在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安全环保等66项法律风险源,逐条掌握了对应的防控措施;二是组织员工共同参与法律风险辨识。根据我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运用我们学到的法律法规知识,对我们管道、井口、日常的设备维护保养以及用户的供气、计量等多方面工作进行了法律风险辨识。通过风险辨识,认真分析风险特点,进一步细化应对措施。三是依靠全班员工控制风险。我觉得法律风险防控是整个井站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通过学习、运用、预防和控制,增强了我们防范风险的信心,让我站可以从容面对各类生产和经营风险。
二、规范岗位操作,规避法律风险
起初,我站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岗位法律风险不了解或认识不足。在部分岗位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规范或违反操作规程操作的现象。通过学习了法律法规后,大家逐渐认识到不规范操作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
在去年的某一天,一位新来员工在进行分离器排污操作时,由于排污阀开度控制不当。瞬间造成站内积油池污水飞溅外溢,幸好发现及时,站上员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用消防沙快速地修筑了围栏,避免了污水流至站外造成环境污染。井站周边是附近农户的菜地和果树,污水一旦外溢后果将不堪设想。事后,我们立即开展了针对此次事件的分析。导致事件的原因:一是对新来员工岗位操作培训不到位;二是操作员工对排污操作的风险意识不强,对操作不当会造成的后果认识不到位;从那次事件以后,类似的操作再也没有出现过同样的问题。
随着管理进一步规范,站上员工主动规避法律风险的意识增强。我们在污水转运,更换脱硫剂以及废旧脱硫剂的处理等工作上下足了功夫。
1、井站生产污水的处理,采用指定有资质的污水转运单位拉运至指定站进行回注。在进站前核对转运车辆和人员的资质,装水前核对罐装水的方数,检查确认连接管道完好情况、并对车身正面和侧面进行拍照留档、站上建立污水拉运登记台帐。每一车水拉运的离站时间、到达回注站的时间和以及井站气田水运输签运单都进行了相应的登记。确保每一方气田水都完全回注或处理,避免气田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严格把好各个环节的管理,有效地规避了气田水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前几年,某个单位出现过由于气田水处理和转运管理不规范。为了省事和节约成本,司机将车上气田水在途中直接排至路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来经当地老百姓举报后,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取证后,转运单位和司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新的《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后,类似的事故再发生,处罚会更严重。
2、脱硫装置是用于含硫天然气的净化和处理,为了保证气质达标,站上每月10号、25号分别进行一次硫化氢含量测定。在H2S含量接近标准值时,立即汇报进行脱硫剂更换。在更换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许可的要求,认真履行属地监督职责和义务,对更换过程全程监督。确保作业人员的规范操作,操作环境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硫化铁粉遇空气自燃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和废脱硫剂的妥善处置。严格按照操作卡步步确认,及时制止和纠正施工单位的不规范操作。对废脱硫剂立即采取用水喷淋的方式,避免自燃发生。对废弃脱硫剂的运输和处置,站上建立了《干法脱硫富剂处理台帐》。台帐上明确了运输单位车辆号牌、转运时间、转运物品的数量、转运目的地及包装完整情况等。以上每项内容,运输司机和当班员工确认后在台帐上签字。
正是有了事故的教训和法律法规学习,让我们更清楚如何规避与岗位相关的法律风险。同时也使我站在管理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关注易发风险,严把风险防控关
1、我站处在复杂的城乡结合地段,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突飞猛进。我站的井口和关联管线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施工方在施工前,没有及时和当地政府、气矿及作业区进行良好的沟通。施工过程中对我们的管线造成很大安全隐患。作业区为了加强管道的管理,成立了专门的巡管班,共有专职巡管工 28 人,对整个作业区近1000公里管线进行日常巡护。同时对专职巡管人员进行双重管理。一是巡管班的直接管理,二是中心站的监督管理。巡管工将每次巡护的结果到中心站进行汇报,让站上清楚管线的存在的静、动态隐患及隐患处置的具体情况。为控制管线风险和应急处置管线突发事件提供了依据。确保管线可靠、安全运行,从根本上保证气井的正常生产和用户的平稳供气。
2、每年春节和乡里乡亲家里红白喜事,周边居民都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有几家离我站距离较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动走进农户家中,向他们宣传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说明我们井站是易燃易爆生产作业场所,附近不能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并告知如果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和危害。通过站上员工专门的讲解和日常与他们的交流,最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遇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时,也选择离我站较远的地方。从而消除了这项安全隐患。针对我们的井口和管道,我们利用巡检的机会对管线周边居民、工厂等进行管道保护法的宣传。让他们了解管道存在的风险和危害,以及危及和破换管道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四、加强治安联防、营造和谐治安环境
1、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和井站的实际情况,我站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建立了警企联防机制。鱼塘镇派出所将我站列为他们的巡逻点。定期进行治安巡逻,确保我站治安环境的稳定。
2、我站与周边住户保持友好交往,多次组织与周边居民各种应急联动演练。通过法律法规宣传和应急联动演练,不断发现和纠正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突发情况下如何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如何应对和处理治安突发事件......我们既是关系友好的邻居,同时也是治安联防的好搭档。
五、严格落实绩效考核
为了切实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学习和执行。我站制定了班组法律风险防控考核标准。我将员工的培训学习后的测试结果和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在作业区考核中占5%的权重,与员工的业绩薪酬直接挂钩。同时按照岗位需要和个人特点,划分了责任区域并落实到人头。区域责任人检查本区域的操作是否规范规范、风险点的防控是否执行到位等员工表现情况,每次记录,每周通报,每月考核。目的是让员工了解法律风险防控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法律风险存在和贯穿于生产运行的各个管理环节。每个岗位都或多或少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一旦发生,如果没有预先的防范意识,往往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严重危害。法律风险发生导致的后果就是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只有全员共同参与才能筑起一道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火墙。经过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的积累,我体会到大多数的管理,不过是将以往的经验教训不断总结后并加以改进,变成我们所用的一些管理办法。法律风险防控也一样,它分散存在于各种文件、规章制度中和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只要我们坚持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为主的原则,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法律风险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
法律风险防控效果好坏,源于我们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源于我们对岗位法律风险的认知和辨识;源于我们心中的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责任心......
第三篇: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总结材料
多措并举控风险,全力筑牢“防火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有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多措并举控风险,全力筑牢“防火墙”》。
销售企业是中国石油的窗口,销售环节是集团公司整体价值链的重要环节,与消费者的接触最多,法律风险也最大。XX销售地处9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幅度进一步拓宽,而随着竞争的加剧,面临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法律风险源不断增多。为及时消除隐患,化解风险,XX销售借助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紧密结合示范站建设、精细化管理和队伍素质提升,重点从七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风险防控,初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为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将XX销售在法律风险防控中所做的一些工作与大家交流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重点突出,重心前移,全面强化员工培训 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是做好法律风险防控的前提和基础,为营造全员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XX销售首先从源头抓起,加强了员工的法律知识培训。一是完善培训方案。在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开展之初,XX销售制定了涵盖机关、区域、加油站、岗位的四级法律风险防控培训方案,并分层施教,逐级推进,认真开展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宣贯和法律知识培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今年以来,共借助中油班、人才库出入库等各类培训的契机,组织了5期法律知识培训,大大增强了基层员工的法律意识。三是创新培训形式。结合元旦、国庆等节假日,制作员工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案例,突出法律培训的趣味性、实用性,以员工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学到实用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培训效果,有效促进了员工法律意识的总体提升。截止9月底,XX销售未发生一起行政处罚、交易赔偿和侵犯他人权益的案件。
二、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全力打造示范油站 作为销售企业,加油站是我们管理的重点,也是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的主阵地。为推动法律防控工作的进程,我们借助示范站建设,以点带面地开展了法律风险防控示范站工作,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31座加油站作为示范站,以“分步实施、逐步推广、统一标准、严格执行”的原则,结合法律风险岗位防控责任书的相关内容,从油品销售、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劳动用工等6个方面制定了20项检查标准,并与示范站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共发现涉及法律风险的问题62个,全部及时进行了整改,截止9月底,XX销售共建设法律风险防控示范站44座。下一步,XX销售将持续推进法律风险防控示范站建设,将其余站点全部纳入示范站范围,逐步推进。同时,按照新站就是示范站的原则,在新站开业之初各项管理就按示范站的标准进行规范,在高标准要求的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另外,我们还将对前期已达标的示范站开展“回头看”,实行“红黄牌”制度,定期检查与回访,保持法律风险示范站建设的持续性,力争用两年的时间,使所有加油站都成为示范站,全部符合法律防控的要求。
三、关口前移,规范制度,深入夯实法律基础 国家需要法律法规,企业需要规章制度,尤其是现代企业,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正规化的基础和保障。规章制度要想科学严谨,必须先要符合法律的要求,否则,有法律漏洞的规章制度就成了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为了消除因制度疏漏造成的法律风险,XX销售从控制风险、简化流程的角度出发,对费用管理、生活及办公、生产设施维修费用管理办法等38项制度进行了集中修订与更新,使这些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如今,XX销售将法律风险防控的关口进一步前移,在规章制度起草时,逐条审查,从源头控制,防范制度上的法律漏洞。今后,XX销售还将维持目前的审核体系,对目前适用的所有规章制度逐一梳理,在结合公司实际对内容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的同时,重点审查是否存在法律漏洞,确保公司的每一条规章制度在符合公司实际的同 时,合乎法律规定。
四、精细管理,双管齐下,尽力消除证照风险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各种原因,XX销售在证照办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给加油站的正常经营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为了消除这一风险,XX销售借助战略协议推进的机会。一是加强前期遗留问题的解决。对前期因政府拆迁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证照不全问题,分别交由相应的专业线牵头负责,及时协调政府职能部门分批补办。通过与XX市政府、发改委、商业局等反复沟通汇报,多渠道努力,目前,湖北省政府和市发改委已明确要尽快研究,妥善解决XX销售36座历史遗留问题加油站,为所属加油站的正常运营提供了政策保证,避免了行政处罚的风险。
二是加强证照变更年检指导。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和丰富,各种行政审批手续逐渐增加。而且XX市各区政策不统一,行政许可证照办理手续多、难度大。一些站经理,特别是新任站经理,对年检、变更证照的相关政策、程序不了解,无从下手,有很强的畏难情绪甚至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常用的行政许可办理程序及审批规定进行梳理,给加油站编发了《证照办理、年检须知》,明确了证照办理的时间、程序、要求等,简单而实用,帮助加油站提高了证照办理的效率,保证了各类证照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办理完毕。三是实行证照临期预警。为增强加油站自我管理的责任心,落实证照管理的精细化,防范因人为原因造成行政处罚等情况,XX销售建立了证照临期预警制度,以扫描件电子存档加油站所有证照,分门别类进行登记。由综合办公室每月对证照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对临期证照提前预警,督促加油站或证照对口管理部门,及时送检或换证,确保各类证照年检变更及时。今年以来,XX销售未发生一起人为原因造成证照过期的情况。
五、“坐堂问诊”,严格把关,源头防控合同风险 严密是合同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基础,为了保证合同的严谨,从源头上堵塞合同管理的漏洞,我们充分发挥法律事务管理的作用。一是强化审查,把好合同签约关口。每周二和周五分别请法律顾问到公司,“坐堂问诊”两天,在解答相关法律问题的同时,重点审查公司各类合同,尤其是经营合同。严格执行省公司合同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合同经法律顾问审核把关后才能签订,这使合同在签订之前就从法律的角度上堵塞了漏洞。1-9月份,XX销售共签订各类合同490份,在审查阶段发现问题合同165份,均在签订之前予以了更正。
对于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一些典型问题,XX销售还以案例的形式,对所有机关人员进行了一次专门培训,增强了机关员工对合同规范化管理的意识,也较大程度提高了合 同经办人员的合同管理水平。现在,我们在合同审查时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少,签约人与法定代表人不一致等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得到纠正,公司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动态跟踪,把好合同履行关口。合同履行过程是法律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合同有效履行,XX销售每季度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跟踪,上半年,对合同履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专门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听取法律意见,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避免了因合同履行偏差造成的法律纠纷。
六、狠抓关键,软硬结合,大力提高资金防控能力 XX销售现有加油站131座,点多面广,加油站管理幅度大,日常资金流量大,是加油站法律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是加强技防。XX销售严格控制资金风险,在技术防范上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硬件设备,上半年集中对加油站资金管理设备进行更换,为71座发卡点增配银行POS设备,为18座未上线加油站配备了无线POS机,43座A类站配备第二台EFT设备,为加油站的资金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引导加油站员工推广刷卡消费,非现金交易率由去年的20%上升到25%,员工收到假币、交接班短款的风险逐步降低。
二是加强人防。针对近年来信用卡犯罪案件增多的现象,我们还邀请银行人员专门进行了银行卡风险防范培训,进一步规范持卡人身份识别、交易单据签字,资金垫付等基础工作,有效规避了银行卡大额交易资金风险。三是加强协 调持续推进上门收款工作,克服银行因人手、运力及押运成本的影响迟迟不肯提供上门收款服务的困难,冲破重重阻力,解决了三桥、马湖新村等16座新站的上门收款工作,同时将中山路、东西湖等加油站的收款频次由2次提升到3次,大大减少了加油站资金转移造成的风险。目前,XX销售上门收款率达到94%,对于8座未上门收款的站点,采取了“着便装、两人同行、不固定时间、不固定路线”的方法进行送存,尽最大努力铲除资金管理死角,确保资金管理风险可控。
七、“内外兼修”,创新方法,杜绝新闻炒作事件 今年以来,同行业竞争者因油品数质量管理等问题频繁被媒体曝光,饱受社会批评。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出现,我们在严格落实油品数质量管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特殊时期进行专题演练,提前自查,安排专人与重点媒体联系,加强舆情监控,确保了问题及时发现、妥善处臵,杜绝因顾客纠纷而导致的新闻炒作。
为完善与政府、公安、宣传等部门的联防机制,争取第一时间在现场将矛盾化解,减少顾客纠纷,避免管理风险。今年7月份,我们还建立了与新闻媒体的联防机制,聘请了8名XX各大媒体的新闻工作人员作为社会监督员,在对加油站管理服务进行监督的同时,指导和协助公司处理新闻危 机,将新闻危机管理从被动防范转换为危机前臵管理。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提高法律风险认识,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规范经营行为、减少公司损失的必然和有效途径。XX销售在前期的风险防控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摸索和研究风险防控的新手段、新方法,把防控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为公司经营平稳运行筑造一道牢固的“防火墙”。
第四篇: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总结
关于法律风险管控工作的总结及2013年
法务管理工作目标
刘晓宇
2012法律事务部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和安排有序推进部门日常工作。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要求的特殊性,本着“风险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思路,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对部分常规性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完善。今年集团公司提出了“创新管理年”的工作精神,法务部结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积极拓展思路,努力打造出适合本企业经营情况的法务管理模式,提高法务工作的管控能力和法律风险防范。现对2012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法律风险管控工作
针对公司及项目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我部门通过了以下几项工作对经营风险加以管控,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
1、加强各业务部门的风险防范意识
(1)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我部门积极听取各部门(含项目部)发表的意见,找出风险点,提出修改意见。对风险较大的合同,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从而降低和避免履行过程中各类风险和问题。
(2)我部门对各类施工合同进行排查、把关,对法律风险大、存在问题多的合同予以揭示和警告,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施工合同进行排查,在源头上把关,降低、减少法律风险。
(3)督促项目部对合同交底和揭示风险进行细致排查和落实,并对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严重问题,责成相关部门和指定具体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从而降低风险的发生。
(4)在项目部推广填报“债务风险排查表和履约信息监控表”制度,便于项目部对合同的总体掌控和与机关法务部能的信息互通,做到早准备、早预防、早联系、早解决避免发生被诉案件。
2、加强对一级、二级合同管理
(1)编制了本部门的《施工合同审查要点》,明确了本部门对一级合同审查的范围及审查重点,并且通过法律意见书的形式提出本部门对该合同的意见,揭示法律风险,从源头控制风险点,使公司及项目部领导能够在合同订立前了解在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权衡利弊,做到总体把握。
(2)严格执行对各类二级合同审查,从法律角度对合同文本中进行审查,对存在隐患的合同提出对相应的修改建议,对于风险较大的合同实行拒签制度,使签订的合同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护我方利益,且能够在履约过程中起到对双方的约束作用。
3、监督项目部完善原始资料管理
法律事务部将项目部日常工作中的原始资料的留存及有效性也作为对项目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在发生纠纷后能够体工队我方有利的有效证据,具体措施有。
(1)监督项目部在施工合同的履约过程中及时与甲方办理洽商、变更、索赔、价差、量差等事宜,要得到甲方的认可,日常工作产生的中会议纪要、函件等类文件要建立收发制度。
(2)要求项目部在履约完毕后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工作,对于洽商、价差、量差等及时得到开发商确认,掌握和整理好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原始资料。
(3)结合项目部季度考核检查工作,对合同的履约、风险排查、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料是否齐全等项内容进行检查和落实,并且对项目部的法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二、取得的成绩
1、法律事务部加强了对《建设施工合同》的风险排查力度,针对合同中不可避免的不利约定,进行了重点排查和监控,配合项目部做好风险的防范与落实工作。同时,法律事务部积极对项目部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发生的合同纠纷进行咨询和指导,问题较复杂的发挥外聘律师的优势,组织外聘律师参与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并提供专业意见。全年外聘律师共计参与解决法律疑难问题20余次,提供了大量法律意见及建议,对我公司维护合法权益和社会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2、法律事务部加强了对二级合同的法律风险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项目部取得联系,及时做好防范与落实,从而降低了合同履约的风险。通过一系列风险排查工作的实施,有效控制了诉讼案件的发案率,今年全年新发案件7件,低于去年新发案件数,且本新发案件均为2010年以前工程产生的纠纷所导致,说明近两年的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成效,很好的控制了法律纠纷的发生。
三、2013年法务管理目标及措施
1、实现新开、在施工程诉讼案件发案率为“0”,新发案件结案率达到80%以上。
2、力争将目前在XX法院的被申请执行案件在2013分批次进行支付,实现在XX法院被申请执行案件全部销案。
3、针对XXX检查的内容及公司2013年施工生产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对京内外工程的合同管理、法律监督和风险防范等项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办法。
4、完善和巩固合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避法律风险。对负责合同管理的人员组织定期学习,邀请集团法务部人员或外聘律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对合同签订前后需要注意事项和要点进行分析,由此来减少企业法律纠纷案件发生的数量。
5、坚持债权债务法律风险排查工作,严格按照公司编制的排查表进行排查,每月定期上报排查情况,做到真实、及时、准确的原则,并持之以恒。
XX公司法律事务部 2012年11月26日
第五篇:银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银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了解和掌握业务外包风险状况,促进业务外包健康发展,同时推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推广使用操作风险管理工具,总行决定对我行业务外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总行《关于开展今年下半年专项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农银办发【今年】726号)及《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行业务外包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评估的背景和目标
(一)开展业务外包风险评估的背景。
一是总行《中国农业银行今年风险管理工作要点》明确制定了上半年开展清算中心业务风险评估,下半年开展后台中心风险评估总体工作布署,但鉴于全行“三大中心”建设各行进度不同,大部分行下半年“三大中心”建设未全面完成,不能在全行进行后台中心风险评估,总行决定在后台中心、业务外包、小额农贷三个板块领域开展专项风险评估,我行被总行划分在业务外包板块进行风险评估。二是实施操作风险经济资本高级计量法的要求。总行已将经济资本分配到各部门、各级行,为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让数据和事实说话”,总行逐步在主要业务条线开展风险评估,通过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推进各条线风险评估,全面识别不同条线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潜在风险,针对不同环节风险和风险程度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防控风险,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开展业务外包风险评估的意义。
通过开展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可以从制度、流程、协议等方面查找并发现我行主要外包业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修改协议等措施,提高我行业务外包整体风险防控能力。
(三)评估目标。
1、清查业务外包领域已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收集损失数据,深入分析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内外部原因。
2、以风险为导向,全面排查业务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查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在定性定量分析风险事件和损失、风险隐患、风险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判断未来内外部环境改变后风险变化趋势,多角度、系统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防范,促进业务优化和发展。
二、评估对象及范围
结合总行评估要点所涉及的主要业务领域及我行业务外包实际,本次业务外包风险评估仅限运营管理、信用卡和安全保卫3个业务条线外包活动,具体业务产品或管理活动详见风险评估内容及要点(见附件2)。
(一)评估对象。
我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对象为市分行运营管理部、电子银行部(信用卡业务)、安全保卫部及各县级支行与三个条线业务外包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
(二)评估范围。
一是风险事件及损失评估。收集范围为2008年1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发生的业务外包类风险事件和损失。主要为:操作风险事件及损失、外包供应商违约事件及损失等。
二是风险隐患评估。包括:产品、设备、流程、系统、人员、制度、操作、管理、监督检查、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外部欺诈、客户信用、外包供应商势力等外部因素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未来1-2年内,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问题和隐患。
三是风险管理情况评估。风险识别与监控、风险评级、风险分类分级、风险报告与分析、风险处置与应急、风险抵补、风险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三)评估方式。
本次业务外包风险评估采取自查评估和现场督导评估。一是自查评估。市分行运营管理部、电子银行部(信用卡业务)、安全保卫部及县级支行与三个条线业务外包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在本级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领导小组组织下进行业务外包自查评估。各支行的派驻风险合规经理要参与派驻行业务外包的自查。二是现场督导评估。省分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将视各二级分行(县支行)自查评估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对辖内二级分行风险评估自查情况进行督导抽查。对于政策制度、流程环节、风险管理类要点,可通过访谈的方式,结合要点内容,查找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三、工作组织及部门职责
(一)工作组织。
1、成立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市分行成立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协调组织全市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董洪武(分管信贷管理工作副行长)。
副组长:信贷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安全保卫部部门负责人。
成员:信贷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安全保卫部、财务会计部、内控合规部、信息技术管理部指定1-2名业务专业人员为成员。
市分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信贷管理部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2、成立4个业务外包自评估小组,分别为运营业务外包小组、信用卡业务外包小组、安全保卫业务外包小组、综合支持保障小组。每个小组选派本部门2-3名业务骨干为组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业务条线自评估阶段有关工作(市分行业务外包评估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一览表见附件1)。
(二)部门职责。
1、运营业务外包小组。组长由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由运营管理部选派2-3名业务骨干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
①对会计凭证扫描补录、会计凭证专用包寄递、银企对账单制作寄递等业务外包进行风险评估,采取访谈、调阅资料等方式,按照分行确定的评估内容及要点逐项进行核实,填写访谈记录(附件3),对于发现的问题填写风险隐患统计表(附件4)。
②通过评估查找掌握相关的风险事件和风险隐患,填写风险隐患统计表(附件4)、风险事件统计表(附件5)。
③根据运营管理条线评估自查情况,撰写运营条线业务外包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评估的范围、银企对账业务外包开展情况的总体评价、风险事件分析、主要的风险隐患、风险整改措施及风险管理意见。
2、信用卡业务外包小组。组长由电子银行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由电子银行部选派2-3名业务骨干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
①对商户收单、贷记卡申请资料集中录入等业务外包进行风险评估,采取访谈、调阅资料等方式,按照分行确定的评估内容及要点逐项进行核实,填写访谈记录(附件3),对于发现的问题填写风险隐患统计表(附件4)。
②通过评估查找掌握相关的风险事件和风险隐患,填写风险隐患统计表(附件4)、风险事件统计表(附件5)。
③根据信用卡业务条线评估自查情况,撰写POS商户服务和信用卡对账单打印寄送业务外包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评估的范围、POS商户服务和信用卡对账单打印寄送业务外包开展情况的总体评价、风险事件分析、主要的风险隐患、风险整改措施及风险管理意见。
3、安全保卫业务外包小组。组长由安全保卫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由安全保卫部选派2-3名业务骨干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
①对市场化守护押运、自助机具巡查、保安服务、视频监控中心监控业务外包进行现场评估,根据各单位提交的各类评估表格、报告和材料,抽取部分经营行,采取访谈、调阅资料等方式,按照分行确定的评估内容及要点逐项进行核实,填写访谈记录(附件3),对于发现的问题填写风险隐患统计表(附件4)。
②通过现场评估查找掌握相关的风险事件和风险隐患,审核被抽查单位上报的风险事件、风险隐患和业务统计数据,对于发现的漏报、错报、多报,数据不准确、内容不规范、材料不全面等情况,及时对风险事件统计表(附件4)、风险隐患统计表(附件5)及相关附件材料进行补充、调整和修改。
③根据安全保卫条线评估自查情况,撰写守库押运、保安服务业务外包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评估的范围、全行守库押运、网点保安业务外包开展情况的总体评价、风险事件分析、主要的风险隐患、风险整改措施及风险管理意见。
4、综合支持保障小组。组长由市分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由信贷管理部选派2名业务骨干,财务会计部、内控合规部、信息技术管理部各选派1名业务骨干组成。其主要职责:一是牵头制定全市外包业务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二是组织召开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及评估小组会议。三是撰写全行外包业务风险评估报告。四是负责收集法律支持等检查资料、参与现场评估、针对风险评估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负责评估后本条线风险隐患的整改督办。
各县级支行要比照市分行成立业务外包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辖内运营管理、信用卡、安全保卫等相关条线业务外包风险评估。支行业务外包自评估工作由支行负责安全保卫的副行长牵头开展,派驻风险合规经理参与驻地行业务外包自评估及审核工作。
(三)分层评估。
为避免各级行对全行普遍共用的制度、流程、系统等评估要点在风险评估理解上的偏差,更合理的分配和协调评估人员工作,省分行统一了评估制度、流程、系统等评估要点,并进行WORD文档说明,二级分行对于制度、流程、系统等缺陷问题,也可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二级分行及县级支行主要负责业务外包的操作风险隐患排查、风险事件报告、填报相关统计报表及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要对辖内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描述分析。
四、工作具体安排
本次外包业务风险评估工作拟自10月8日开始,至11月17日结束,分为准备部署、评估实施、市分行分析报告和省分行现场督导四个阶段,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一)准备部署阶段(10月8日至10月18日)。
1、成立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总、分行评估工作要求,市分行成立以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董洪武为组长,信贷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安全保卫部、财务会计部、内控合规部等部门为成员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全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
2、制订评估实施方案。市分行信贷管理部牵头,会商运营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安全保卫部制订全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实施方案,明确评估范围和评估方法,细化评估步骤,落实评估责任。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后印发实施。
3、下发正式通知,安排部署评估工作。《关于开展业务外包专项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经行领导审定后印发,各行、相关部门认真按照要求组织和落实业务外包风险评估工作。
(二)自查阶段(10月19日-11月2日)。
市分行运营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电子银行部及县级支行与三个条线业务外包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评估目标、对象及范围(重点是附件2所列的评估内容及要点)分别对银企对账、守库押运、保安服务、POS商户服务、信用卡对账单寄送业务外包情况开展自查,逐项对评估要点内容进行作答,并根据自查情况及相关要求填制各类统计表,整理相关材料,撰写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内容至少包括:自查的范围、清算业务开展情况的总体评价、风险事件分析、主要的风险隐患及典型案例分析、风险整改措施及风险管理意见)。二级分行各条线相关统计表、自查报告及附件资料于11月2日前报送市分行业务外包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上级行本业务条线评估小组。
(三)市分行总结报告阶段(11月3日-11月6日)
市分行业务外包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市分行各条线自查评估等相关评估材料,汇总撰写全行业务外包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经市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后,于11月6日前报省分行风险管理部。
(四)现场督导评估阶段(11月7日-11月17)
省分行根据各行自查评估情况,抽取部分二级分行及县支行开展现场评估,核查各行自查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五、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落实相关人员和责任,认真做好风险评估相关工作。要按照评估目标、对象及范围全面、充分、真实反映风险,针对业务外包评估要点,逐条、逐项仔细进行自查。每一项评估要点内容必须阐明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做到结论清晰、论据充足、表述有条理,有证明材料支持评估结论。由于各行业务外包存在差异,对于附件2所列评估内容及要点本级行不能进行评估时,应对不能评估的内容作出说明,并经上级行同意,可对附件2所列评估内容及要点暂不进行评估。各类统计表要认真填写,报表所有内容及数据必须客观、准确,不得杜撰、造假、遗漏。对于《风险事件统计表》(附件5),要求填报的风险事件须如实反映,不得隐瞒不报和漏报,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在表格中申明和承诺已填报所有事件。自查报告要按照评估内容和要点逐项说明检查情况,详细阐明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问题,做到逻辑清楚、事实充分、数据详实、结论客观严谨。
(二)各行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评估工作会,及时了解、调度评估工作进程,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二级分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每周通报机制,按周向省分行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及评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建立联系人制度。各县级支行要指定1名联系人负责与市分行沟通联系,联系人名单于10月21日前通过信使报送至市分行信贷管理部(刘适遇)。评估工作中如遇问题,请及时与市分行(信贷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安全保卫部)联系。
附件:1-
1、市分行业务外包评估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一览表
2、评估内容及要点
3、访谈记录
4、风险隐患统计表
5、风险事件统计表
6、业务外包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