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

时间:2019-05-13 19:3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

第一篇:2016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

2016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

201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和众多复杂因素叠加情况下,我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发展承受一定压力,在保持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上,派遣人数和期末在外人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总体发展仍具规模。

行业总体情况

2016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外派人员规模和期末在外人员规模首次同时出现同比下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外派人数规模继续下降,在外人员规模首次出现下降

2016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9.4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3.6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2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6.4万人。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二年出现派遣规模下降现象。截至2016年1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6.9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5.8万人,首次出现下降现象,降幅为5.65%(见表1)。

从统计数据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部分承包工程国别市场和日本等劳务市场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派遣人数和在外人数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二、亚洲地区业绩规模基本稳定,非洲地区有所下降

从外派劳务人员规模所分布的地区看,与2015年相比,亚洲地区外派劳务人员34.9万人,同比持平;非洲等部分地区外派劳务人员均同比有所下降,其中非洲减少3.2万人,欧洲减少0.4万人,拉丁美洲减少0.3万人,大洋洲增加0.2万人,北美洲增加0.07万人。

在外劳务人员的地区分布分别为:亚洲64.4万人,非洲23.3万人,拉丁美洲4.6万人,欧洲2.9万人,大洋洲1.3万人,北美洲0.4万人。其中,亚洲和非洲作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地区,所占比重为90.5%,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从2016年全年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分布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我外派劳务人员主要分布在: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巴拿马、马来西亚、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地区),共计30万人,占全部外派人员的60.6%,比2015年下降0.6%(见表2)。

截至2016年12月末累计在外劳务人员分布的主要国家(地区)为:日本、中国澳门、新加坡、阿尔及利亚、中国香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巴拿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共计63.5万人,占全部在外人员的65.6%,比2015年增长1.1%。

对比2015年派遣规模位列前十的国家和地区,除哈萨克斯坦、安哥拉调整为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外,其他国家地区仍保持在前十位内。但其中阿尔及利亚的派遣规模大幅降低,从2015年的4.6万人降低到2016年的2.99万人,降幅近35%;日本从2015年的4.2万人降低到2016年的3.65万人,降幅超过13%。

三、承包工程项下与劳务项下派出人数均有一定降幅

2016年派出承包工程项下减少2.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减少1.3万人。

承包工程项下派遣人数主要分布在亚洲140,888人,期末在外173,780人,同比基本保持规模;非洲71,548人,期末在外165,080人,与往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欧洲5,737人,期末在外9,244人,与往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拉丁美洲9,398人,期末在外19,115人,与往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大洋洲2,184人,期末在外3,963人,同比略有上升;北美洲491人,期末在外1,698人。

劳务合作项下派遣人数主要分布在亚洲207,978人,期末在外469,996人;非洲20,111人,期末在外67,438人;欧洲6,275人,期末在外19,962人;拉丁美洲23,048人,期末在外26,473人;大洋洲3,994人,期末在外8,461人;北美洲1,993人,期末在外2,743人;其他国家地区610人,期末在外903人。

四、海外雇用所在国人员数量连续两年下降

截至2016年12月末,我企业在外共雇佣项目所在国人员70.09万人,相比2015年的72.99万人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也是连续两年出现下降。

主要分布地区:亚洲28.29万人,相比2015年度的22.79万人上升明显;非洲36.22万人,相比2015年度39.95万人小幅下降;欧洲0.84万人,相比2015年度的3.94万人大幅降低;拉丁美洲3.73万人,相比2015年度的5.39万人有一定幅度提下降;北美洲0.12万人,相比2015年度的0.14万人略有下降;大洋洲0.64万人,相比2015年度的0.77万人略有下降。

五、在外人员规模首次出现下降,建筑、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主要行业降幅明显

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在外各类劳务人员仍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三大主要行业,合计人数70.6万人,所占比重为72.8%;其中建筑业45.1万人,制造业15.3万人,交通运输业10.2万人。

与2015年同期相比,除住宿和餐饮业、科教文卫体业在外人员同比增加外,其他行业人员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见表3)。

六、领军企业派遣规模相对稳定,排序略有变化

2016年,外派劳务人员位居前列的企业是中国水电建设公司、广州国际、广东珠海国际公司、湖北电建一公司等企业,前20家企业外派人员合计14.63万人,比上年略有减少;所占比例为29.61%,比上年略有增加;期末在外人数17.66万人,同比减少4.28万人(见表4)。

七、各省市业绩排序基本稳定,业务集中度提高

从201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的数量看,总量排序基本稳定。对比同期位列前十的省份,辽宁省较去年增幅较大重返前十名,北京市的外派规模相比2015年降幅近50%,排名下降到第15名。当年外派人数达10000人以上的省份由2015年的15个省份降至13个,且期末在外人数规模所占比例升幅明显,业务集中度出现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2016年,中央企业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1,413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58,215人,劳务合作项下13,198人;期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32,758人。

八、经营主体规模有所增加

截至2017年2月,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共828家,比2016年同期增加17家。

九、外派劳务人数咨询多于投诉

2016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外派劳务人员投诉中心)共受理劳务人员信访6件次,涉及劳务人员18人;上访11批次,涉及劳务人员50人;向外派劳务人员提供咨询376人次。其中下半年受理劳务人员信访5件次,涉及劳务人员16人;上访1批次,涉及劳务人员23人;向外派劳务人员提供咨询170人次,投诉和咨询较上半年有所减少。部分国别、地区市场业务盘点

一、中国澳门

2016年中国澳门地区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11.81亿美元,相比2015年的17.79亿美元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2.33亿美元,派遣各类劳务人员69,717人,相比2015年的73,258人减少3,541人。期末在澳122,636人,相比2015年的121,995人,增加641人,占在外总规模的12.7%,仅次于日本占据第二位。

二、中国香港

2016年中国香港地区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4.88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7.78亿美元,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0,028人,相比2015年的40,143人略有下降。期末在港47,825人,相比2015年的53,154人减少5,329人,占在外总规模的4.9%,同比2015年的5.2%有所下降。

三、新加坡

2016年,我对新加坡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5.97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6.66亿美元。共向新加坡派遣各类劳务人员37,724人,比上年度的38,312人小幅减少588人,占我国当年外派劳务人员总数的7.6%,期末在新各类劳务人员100,612人,比上年度的102,385人减少1,773人,占我当年在外劳务人员总体的10.4%,规模低于日本和澳门地区,占据第三位。

四、日本

2016年日本经济继续复苏,就业形势持续改善,对外籍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10月,在日外籍劳动者共1,083,769人,较2015年同期增加175,873人,增幅达19.4%。

从国籍分布看,中国籍劳动者人数最多,为344,658人,占所有外籍劳动者人数的31.8%。其次是越南(172,018人,占比15.9%)、菲律宾(127,518人,占比11.8%)、巴西(106,597人,占比9.8%)、尼泊尔(52,770人,占比4.9%)等国。同比增长较快的是越南(同比增长56.4%)和尼泊尔(同比增长35.1%)等国。

我在日劳动者的在留资格分布相对均衡,其中持“专门技术领域”在留资格者84,229人(24.4%)、“特定活动”3,469人(1.0%)、“技能实习”84,373人(24.5%)、“资格外活动”85,275人(24.7%)。目前技能实习生仍是我在日劳动者的最大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我在日技能实习生的规模在逐年减少。2016年10月在日技能实习生仅为84,373人,较2015年同期的85,935人减少1,562人,同比下降1.9%。占日本外籍技能实习生的比例同比减少0.5%,降至40.0%。期末在外人数暂居首位。

五、阿尔及利亚

2016年,我对阿尔及利亚工程项下累计派出劳务人员21,783人,相比2015年的35,363人大幅减少13,580人,回到2014年派遣规模;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0.83亿美元,同比降低1.06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33亿美元,同比减少1.38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8,148人。当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9,931人,与2015年的46,204人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期末在阿各类劳务人员91,596人,相比2015年的91,122人规模稳定。

六、沙特阿拉伯

2016年,我对沙特阿拉伯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27,520人,期末在外31,633人,同比分别增加了3,684人和4,299人;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0.078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0.25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1,903人,期末在外10,436人。当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9,423人,期末在沙各类劳务人员42,069人。

七、巴拿马

2016年,我对巴拿马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270人,期末在外354人;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0.42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3.03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18,554人。当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8,824人,期末在巴各类劳务人员19,662人,占总在外人员规模的2.0%。

八、马来西亚

2016年,我对马来西亚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9,294人,期末在外12,312人;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0.99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0.72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3,589人,期末在外6,885人。当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883人,期末在马各类劳务人员19,197人,占总在外人员规模的2.0%。

九、伊拉克

2016年,我对伊拉克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12,140人,期末在外7,822人;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0.095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0.041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401人。当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541人,期末在伊各类劳务人员8,148人。

十、巴基斯坦

2016年,我对巴基斯坦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11,830人,期末在外14,582人;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0.003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0.003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33人。当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1,863人,期末在巴各类劳务人员15,088人。

十一、印度尼西亚

2016年,我对印尼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11,252人,期末在外15,433人;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0.1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0.048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394人。当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1,646人,期末在印尼各类劳务人员16,435人,占总在外人员规模的1.7%。

十二、安哥拉

2016年,我对安哥拉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5,542人,期末在外19,398人,相比2015年的派出11,268人和在外31,030人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0.37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0.50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2,509人次,期末在外10,030人。当年累计派出8,051人次,期末在安各类劳务人员29,428人。

十三、以色列

2016年,中以两国政府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就签署《关于招募中国工人在以色列国特定行业短期工作的协议》、《关于招募中国工人在以色列国特定行业短期工作的协议实施细则》工作进行多次磋商。其中,中国商务部与以色列内政部将作为两国政府主管部门签署协议,授权双方执行机构间签署实施细则;根据协议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将承担中方执行机构职责,与以方执行机构以色列人口和移民管理局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2016年务实推进行业服务工作

2016年是对外劳务合作行业深化合作、创新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落实“十三五”规划、迎接新的挑战的一年。

在劳务市场萧条、行业面临发展困境、工作缺少抓手的情况下,围绕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紧贴需求、创新服务为主线,迎难而上,积极进取,深入行业研究,凝聚行业共识,充实服务板块,探索发展路径,扎实推进资源培育、市场拓展、行业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满意度,为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对外劳务合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付出了不懈努力。

一、启动了两个市场

在政府双边劳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作为协议落实和执行机构,分别启动了中以建筑劳务和中奥厨师劳务两项合作。

二、搭建了两个平台

一是根据中以劳务合作的需要,建设了中以建筑劳务合作服务平台;二是以行业协调、自律职能为基础,利用商会的影响力、公信力,探索设立以解决劳务人员直接报名、供需对接、网上办事为主要功能的服务平台,对实现劳务资源的有效配置,挤压非法中介的活动空间以及逐渐实现部分业务的市场运行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三、创新了两项业务

抓重点抓需求,针对招聘难,管理难两大难题,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贴近企业迫切服务项目,先后开发出面向赴日技能实习生的跨境综合金融服务产品和为劳务人员答疑解难的“微信群”,力求以此增加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四、推动了两项活动

(一)完善了《特色劳务领先企业认定推介活动实施办法》,首批认定了四家企业作为特色劳务领先企业,在行业内予以宣传推介。

(二)与国际组织合作,重新审视并打开欧盟、澳洲等发达国家劳务合作大门,取得了显著效果。

2017年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发展分析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由于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市场竞争形势依然严峻,行业发展仍将面临诸多困难,总体发展仍将面临很大压力。

从国内市场看,有效资源培育和储备机制尚未形成,不能满足市场拓展需要;从外部环境看,对外劳务合作新兴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行业的困难局面。

但是由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不断健全政策环境,经营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不断提振市场发展的信心指数,对外劳务合作行业仍将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2017年对外劳务合作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形式多样的资源培育方式将会进一步显现

广大经营企业积极拓展新型国别市场和新的行业发展领域,扭转以往对高端市场开拓的畏难情绪,出现了平台进校园,企业进平台,校企合作等多种中高端劳务培育形式;有的地方和企业积极拓展澳新和欧盟市场,深度开放日本、新加坡市场的中高端劳务工种,出现了外派劳务结构的明显改变。

未来的几年,在巩固传统劳务市场的基础上,中高端劳务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近年来,行业组织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国际移民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广泛开展自然人流动框架下的业务探索和合作,寻找引领对外劳务合作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积极倡导新的对外劳务合作发展理念和与国际接轨促进自然人流动的方法和措施。

广大经营企业认真研究降低招聘成本和寻求向雇主收费的方法和途径,加大培训选拔力度,一些类似免税商品导购、软件设计、酒店服务员等以自然人流动方式促进海外就业的业务,开始在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发展和扩大。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尝试促进自然人流动方面的合作,将会继续成为企业扩大国际合作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二、重点市场的拉动作用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一)随着中以劳务合作谈判进程的阶段性推进和成果落实,中以建筑劳务合作有望于2017年上半年启动,对于提振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的信心,激活对外劳务合作市场具有积极作用。该协议框架下试点阶段将派遣4000名经过技能测试和体检合格的建筑工人,并有望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拓展建筑行业以外的其他合作领域。

(二)日本技能合作市场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重点市场。2016年11月28日,日本政府通过了技能实习制度改革法案,该制度框架下将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扩大技能实习合作范围,延长技能实习生期限等。新制度实施后双方还将共同认定优秀接收机构和优秀派遣机构,将扩大护理工等接收工种,技能实习生的在留期间由三年延伸到五年。根据技能实习生本人的意愿,将有可能变换工种和工作岗位等。正确导入新制度运行,对于恢复和提振我国对日技能实习市场的主导地位,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打造中国劳务品牌具有积极意义。

三、优胜劣汰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截止到2017年2月,我国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质的企业823家,比2015年增加了11家,经营主体队伍虽然有所扩大,但是业务的集中度将进一步的加剧。

虽然2017年所面临的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一方面着力市场促进、拓展、培育,另一方面做好规范、协调、自律工作,注重推动优势领域和中高端劳务及特色劳务的发展,培育业务增长点,就一定能够保持对外劳务合作行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第二篇:对外劳务合作相关业务探讨

对外劳务合作相关业务探讨

一、名词解释:

(一)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为国外的企业或者机构(以下统称国外雇主)工作的经营性活动,也即常说的“国外劳务派遣”。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专指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经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并进行工商注册的企业。

(二)国外雇主:指在国外经营的企业或机构。包括在国外项目所在地国家的企业或机构,以及在所在地国取得相应经营资格的其它国家的企业或机构。

二、对外劳务合作相关规定

(一)国外派遣可以继续经营

对外劳务合作不受2013年7月1日修正后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三性”(即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原则的约束,面向国外的劳务派遣可以继续经营。

(二)法律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三条:劳动合同,适用劳动者工作地法律;难以确定劳动者工作地的,适用用人单位主营业地法律。劳务派遣,可以适用劳务派出地法律。

如果用人单位采用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派遣劳务的方式使用劳务人员,那么劳务人员与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签订了《劳务合同》,两者之间的劳资纠纷、工伤处理等涉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及处理。

(三)劳务人员出境从业的途径

由《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可见,对于外派工程施工人员到国外从业有两种情况:

A、与工程承包企业及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

B、与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由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派出的劳务人员。

(四)风险问题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第七条:未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

格证书并办理登记,不得从事对外劳务合作。

《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通过中介机构招用外派人员的,应当选择依法取得许可并合法经营的中介机构,不得通过未依法取得许可或者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中介机构招用外派人员。

《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通过未依法取得许可或者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中介机构招用外派人员,或者不依照本条例规定为外派人员购买境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者未按照规定存缴备用金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商务主管部门可以禁止其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期限内对外承包新的工程项目。

(五)劳务人员的劳动关系问题

《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依法与其招用的外派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向外派人员提供工作条件和支付报酬,履行用人单位义务”。

使用的劳务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会被认定为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使用的劳务人员与没有外派资格证书的劳务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实施外派劳务,发生法律纠纷时,会被认定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继而会被认定为与实际用人单位或签订合同企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由于没有对外劳务合作资格的劳务派出企业属于非法经营,则在发生工伤、亡事故时无法申报或劳务派出企业不敢申报;在发生劳资纠纷、工伤纠纷时,由于工程承包单位有过错,极易将风险转嫁到实际用工企业。

(六)关于劳务人员工伤保险及其它社会保险缴纳及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三条:劳务派遣,可以适用劳务派出地法律。

劳务人员与劳务派出企业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险的缴纳、管理、赔付等工作均没有阻碍。

(七)外派劳务收费的相关规定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外派人员工资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第四条:对

于在派出期间与原工作单位仍保持劳动合同关系的外派劳务人员,企业可以向其收取服务费(即管理费和手续费),原工作单位可以从服务费中提取补偿费。服务费总额不得超过劳务合同工资(扣除驻在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下同)的25%。补偿费提取的比例由企业与原工作单位商定。

对于无工作单位或在派出期间与原工作单位脱离劳动合同关系的外派劳务人员,企业收取的服务费不得超过劳务合同(指企业与劳务人员签订的外派期间的合同,下同)工资的12.5%。

对于与企业具有劳动合同的外派劳务人员,企业收取的服务费不得超过劳务合同工资的25%。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工作的通知》(冀政办[2009]23号)第四项[收费管理]规定:外派劳务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外派劳务收费管理规定,向劳务人员收取的服务费不得超过劳务人员合同工资的12.5%,严禁另行收取或为合作单位代收代之其他任何费用,严禁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严禁层层加码乱收费,严禁将所收费用存入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

(八)关于劳务人员的培训

《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安全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外派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增强外派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十五条:对外承包工程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该条第三项:未对外派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的)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商务主管部门可以禁止其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期限内对外承包新的工程项目;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发生较大事故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商务主管部门可以吊销其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对工程建设类单位,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派劳务培训工作的通知》第一条:所有外派劳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方可派出。有关部门在为劳务人员办理出国(境)手续时,必须检验《外派劳务(研修生)培训合格证》(以

下简称“《合格证》”),不得为没有《合格证》者出具任务批件。培训不合格者不得派出。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安排劳务人员接受赴国外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安全防范知识、外语以及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相关法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知识的培训;未安排劳务人员接受培训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第四十二条: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第一项“未安排劳务人员接受培训”),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所有劳务人员必须经过出国前的适应性培训,且须培训考试合格获得《合格证》后方可出境工作。未经培训派往国外工作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都将受到较重处罚。

三、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的外派劳务流程及相关规定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已经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并办理登记,企业名单报至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并及时通报中国驻外使馆、领馆。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劳务合作合同,并必须载明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的十一项内容:

(一)劳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二)合同期限;

(三)劳务人员的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四)劳务人员社会保险费的缴纳;

(五)劳务人员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和职业危害防护;六)劳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

(七)劳务人员在国外居留、工作许可等手续的办理;

(八)劳务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购买;

(九)因国外雇主原因解除与劳务人员的合同对劳务人员的经济补偿;

(十)发生突发事件对劳务人员的协助、救助;

(十一)违约责任。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安排劳务人员接受赴国外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安全防范知识、外语以及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相关法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知识的培训;未安排劳务人员接受培训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为劳务人员办理出境手续,并协助办理劳务人员在国外的居留、工作许可等手续。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组织劳务人员出境后,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向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报告。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外发生突发事件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向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和国内有关部门报告。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停止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应当对其派出的尚在国外工作的劳务人员作出妥善安排,并将安排方案报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安排方案报至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

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规定企业或者机构使用外籍劳务人员需经批准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只能与经批准的企业或者机构订立劳务合作合同。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与劳务人员订立书面服务合同;未与劳务人员订立书面服务合同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服务合同应当载明劳务合作合同中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的事项,以及服务项目、服务费及其收取方式、违约责任。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组织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的,与劳务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劳务合作合同中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的事项;未与劳务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劳务人员订立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劳务合作合同中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的事项以及劳务人员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如实告知劳务人员,并向劳务人员明确提示包括人身安全风险在内的赴国外工作的风险,不得向劳务人员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权了解劳务人员与订立服务合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个人基本情况,劳务人员应当如实说明。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自与劳务人员订立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劳务合作合同副本以及劳务人员名单报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用工项目、国外雇主的有关信息以及劳务人员名单报至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

法律法规列表:

1.《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7号)由国务院于2008年7月21日颁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2.《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0号)由国务院2012年6月4日颁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3.《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关于实行外派劳务招收备案制的通知》(商合发[2008]343号)由商务部于2008年9月15日下发,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4、《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伤、残、亡后问题处理的复函》由劳动部办公厅自1994年4月19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简称《工伤保险条例》,由国务院颁布,2004年1月1日正式施行,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又做了修改,新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于2011年1月1日施行。

5、(1)《关于外派劳务人员因工伤亡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由劳动部于1994年4月19日下发,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2)《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1996年12月5日 人办函[1996]83号)由人事部下发,自1996年12月5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4年7月5日颁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7、《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0年10月28日颁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85年11月22日颁布,自1986年2月1日起施行。

9、《外派劳务培训工作管理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于2002年1月24日颁布,自2002年2月1日起实施。

10、《办理外派劳务人员出国手续的暂行规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交部、公安部于1996年12月20日联合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1、《境外就业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由劳动部于1992年11月13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2、《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规定》由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4年7月26日颁布,自2004年8月26日施行。

13、《关于切实加强保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通知》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与

劳动部于1994年10月25日颁布,并于颁布之日起施行。

14、《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外派人员工资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由财政部、外经贸部颁布,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三篇: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为国外的企业或者机构(以下统称国外雇主)工作的经营性活动。

国外的企业、机构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招收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第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依法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体系以及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

第四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外交、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渔业、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与劳务人员

第五条 从事对外劳务合作,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经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

第六条 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企业法人条件;

(二)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600万元人民币;

(三)有3名以上熟悉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五)法定代表人没有故意犯罪记录。

第七条 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称负责审批 的商务主管部门)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证明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 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持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并办理登记的企业(以下称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单报至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中国驻外使馆、领馆。

未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并办理登记,不得从事对外劳务合作。

第八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商务、旅游、留学等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第九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在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账户,缴存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的对外劳务合作风险处置备用金(以下简称备用金)。备用金也可以通过向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等额银行保函的方式缴存。

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缴存备用金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备用金用于支付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拒绝承担或者无力承担的下列费用:

(一)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应当退还给劳务人员的服务费;

(二)依法或者按照约定应当由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向劳务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

(三)依法赔偿劳务人员的损失所需费用;

(四)因发生突发事件,劳务人员回国或者接受紧急救助所需费用。

备用金使用后,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自使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备用金补足到原有数额。

备用金缴存、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从事与赌博、色情活动相关的工作。

第十二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安排劳务人员接受赴国外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安全防范知识、外语以及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相关法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知识的培训;未安排劳务人员接受培训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劳务人员应当接受培训,掌握赴国外工作所需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适应国外工作岗位要求以及安全防范的能力。

第十三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为劳务人员购买在国外工作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但是,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国外雇主约定由国

外雇主为劳务人员购买的除外。

第十四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为劳务人员办理出境手续,并协助办理劳务人员在国外的居留、工作许可等手续。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组织劳务人员出境后,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向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报告。

第十五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劳务人员应当遵守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劳务人员不得从事损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活动。

第十六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跟踪了解劳务人员在国外的工作、生活情况,协助解决劳务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国外雇主反映劳务人员的合理要求。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派出的劳务人员数量超过100人的,应当安排随行管理人员,并将随行管理人员名单报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备案。

第十七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外发生突发事件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向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和国内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 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发生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国政府作出相应避险安排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劳务人员应当服从安排,予以配合。

第十九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停止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应当对其派出的尚在国外工作的劳务人员作出妥善安排,并将安排方案报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安排方案报至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

第二十条 劳务人员有权向商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投诉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违反合同约定或者其他侵害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接受投诉的部门应当按照职责依法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向投诉人反馈。

第三章 与对外劳务合作有关的合同

第二十一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与国外雇主订立书面劳务合作合同;未与国外雇主订立书面劳务合作合同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劳务合作合同应当载明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的下列事项:

(一)劳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二)合同期限;

(三)劳务人员的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四)劳务人员社会保险费的缴纳;

(五)劳务人员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和职业危害防护;

(六)劳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

(七)劳务人员在国外居留、工作许可等手续的办理;

(八)劳务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购买;

(九)因国外雇主原因解除与劳务人员的合同对劳务人员的经济补偿;

(十)发生突发事件对劳务人员的协助、救助;

(十一)违约责任。

第二十二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国外雇主订立劳务合作合同,应当事先了解国外雇主和用工项目的情况以及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法律。

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规定企业或者机构使用外籍劳务人员需经批准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只能与经批准的企业或者机构订立劳务合作合同。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与国外的个人订立劳务合作合同。

第二十三条 除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与劳务人员订立书面服务合同;未与劳务人员订立书面服务合同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服务合同应当载明劳务合作合同中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的事项,以及服务项目、服务费及其收取方式、违约责任。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组织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的,与劳务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劳务合作合同中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的事项;未与劳务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第二十四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劳务人员订立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劳务合作合同中与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的事项以及劳务人员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如实告知劳务人员,并向劳务人员明确提示包括人身安全风险在内的赴国外工作的风险,不得向劳务人员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权了解劳务人员与订立服务合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个人基本情况,劳务人员应当如实说明。

第二十五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向与其订立服务合同的劳务人员收取服务费,应当符合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向与其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务人员收取服务费。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以任何名目向劳务人员收取押金或者要求劳务人员提供财产担保。

第二十六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自与劳务人员订立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服务合同或者劳 动合同、劳务合作合同副本以及劳务人员名单报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用工项目、国外雇主的有关信息以及劳务人员名单报 至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

商务主管部门发现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劳务合作合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载明必备事项的,应当要求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补正。

第二十七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负责协助劳务人员与国外雇主订立确定劳动关系的合同,并保证合同中有关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的条款与劳务合作合同相应条款的内容一致。

第二十八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劳务人员应当信守合同,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各自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 劳务人员在国外实际享有的权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协助劳务人员维护合法权益,要 求国外雇主履行约定义务、赔偿损失;劳务人员未得到应有赔偿的,有权要求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协助劳务人员向国外雇主 要求赔偿的,劳务人员可以直接向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要求赔偿。

劳务人员在国外实际享有的权益不符合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规定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协助劳务人员维护合法权益,要求国外雇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赔偿损失。

因对外劳务合作企业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等原因,导致劳务人员在国外实际享有的权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章 政府的服务和管理

第三十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对外劳务合作信息收集、通报制度,为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劳务人员无偿提供信息服务。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对外劳务合作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布有关国家或者地 区安全状况的评估结果,提供预警信息,指导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做好安全风险防范;有关国家或者地区安全状况难以保障劳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 得组织劳务人员赴上述国家或者地区工作。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统计部门建立对外劳务合作统计制度,及时掌握并汇总、分析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情况。

第三十三条 国家财政对劳务人员培训给予必要的支持。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务人员培训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建立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为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劳务人员无偿提供相关服务,鼓励、引导对外劳务合作企业通过服务平台招收劳务人员。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服务平台运行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五条 中国驻外使馆、领馆为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了解国外雇主和用工项目的情况以及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提供必要的协助,依据职责维护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劳务人员在国外的正当权益,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及时通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劳务人员可以合法、有序地向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反映相关诉求,不得干扰使馆、领馆正常工作秩序。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外劳务合作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对外劳务合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对外劳务合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由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劳务人员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协助处置对外劳务合作突发事件。

第三十七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对外劳务合作不良信用记录和公告制度,公布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国外雇主不履行合同约定、侵害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以及对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以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商务、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处理。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防范和制止非法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的行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未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查处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以商务、旅游、留学等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二)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从事与赌博、色情活动相关的工作。

第四十一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缴存或者补足备用金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其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

第四十二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安排劳务人员接受培训,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为劳务人员购买在国外工作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安排随行管理人员。

第四十三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在国外引起重大劳务纠纷、突发事件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吊销其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

(一)未与国外雇主订立劳务合作合同,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与劳务人员订立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三)违反本条例规定,与未经批准的国外雇主或者与国外的个人订立劳务合作合同,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四)与劳务人员订立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五)在国外发生突发事件时不及时处理;

(六)停止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未对其派出的尚在国外工作的劳务人员作出安排。

有前款第四项规定情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向与其订立服务合同的劳务人员收取服务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向劳务人员收取押金、要求劳务人员提供财产担保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有关价格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向与其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务人员收取费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五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将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劳务合作合同副本以及劳务人员名单报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二)组织劳务人员出境后,未将有关情况向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报告,或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随行管理人员名单报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三)未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停止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未将其对劳务人员的安排方案报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拒不将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劳务合作合同副本报商务主管部门备案,且合同未载明本条例规定的必备事项,或者在合同备案后拒不按照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补正合同必备事项的,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六条 商务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在查处违反本条例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七条 商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申请予以批准;

(二)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

(三)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以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不依法查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有关对外劳务合作的商会按照依法制定的章程开展活动,为成员提供服务,发挥自律作用。

第四十九条 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外派人员赴国外工作的管理,依照《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外派海员类(不含渔业船员)对外劳务合作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五十条 组织劳务人员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工作的,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外交等有关部门确定的特定国家或者地区工作的,应当经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施行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应当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本条例规定的条件;逾期达不到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不得继续从事对外劳务合作。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为国外的企业或者机构(以下统称国外雇主)工作的经营性活动。

国外的企业、机构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招收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第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依法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体系以及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

第四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外交、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渔业、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与劳务人员

第五条 从事对外劳务合作,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经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

第六条 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企业法人条件;

(二)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600万元人民币;

(三)有3名以上熟悉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五)法定代表人没有故意犯罪记录。

第七条 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称负责审批 的商务主管部门)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证明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 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持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并办理登记的企业(以下称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单报至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中国驻外使馆、领馆。

未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并办理登记,不得从事对外劳务合作。

第八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商务、旅游、留学等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第九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在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账户,缴存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的对外劳务合作风险处置备用金(以下简称备用金)。备用金也可以通过向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等额银行保函的方式缴存。

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缴存备用金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备用金用于支付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拒绝承担或者无力承担的下列费用:

(一)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应当退还给劳务人员的服务费;

(二)依法或者按照约定应当由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向劳务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

(三)依法赔偿劳务人员的损失所需费用;

(四)因发生突发事件,劳务人员回国或者接受紧急救助所需费用。

备用金使用后,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自使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备用金补足到原有数额。

备用金缴存、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从事与赌博、色情活动相关的工作。

第十二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安排劳务人员接受赴国外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安全防范知识、外语以及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相关法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知识的培训;未安排劳务人员接受培训的,不得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劳务人员应当接受培训,掌握赴国外工作所需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适应国外工作岗位要求以及安全防范的能力。

第十三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为劳务人员购买在国外工作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但是,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国外雇主约定由国

为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劳务人员无偿提供相关服务,鼓励、引导对外劳务合作企业通过服务平台招收劳务人员。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服务平台运行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五条 中国驻外使馆、领馆为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了解国外雇主和用工项目的情况以及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提供必要的协助,依据职责维护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劳务人员在国外的正当权益,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及时通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劳务人员可以合法、有序地向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反映相关诉求,不得干扰使馆、领馆正常工作秩序。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外劳务合作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对外劳务合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对外劳务合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由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劳务人员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协助处置对外劳务合作突发事件。

第三十七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对外劳务合作不良信用记录和公告制度,公布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国外雇主不履行合同约定、侵害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以及对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以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商务、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处理。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防范和制止非法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的行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未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查处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以商务、旅游、留学等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二)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从事与赌博、色情活动相关的工作。

第四十一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缴存或者补足备用金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其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

第四十二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安排劳务人员接受培训,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为劳务人员购买在国外工作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安排随行管理人员。

第四十三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在国外引起重大劳务纠纷、突发事件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吊销其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

(一)未与国外雇主订立劳务合作合同,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与劳务人员订立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三)违反本条例规定,与未经批准的国外雇主或者与国外的个人订立劳务合作合同,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

(四)与劳务人员订立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五)在国外发生突发事件时不及时处理;

(六)停止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未对其派出的尚在国外工作的劳务人员作出安排。

有前款第四项规定情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向与其订立服务合同的劳务人员收取服务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向劳务人员收取押金、要求劳务人员提供财产担保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有关价格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向与其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务人员收取费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五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将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劳务合作合同副本以及劳务人员名单报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二)组织劳务人员出境后,未将有关情况向中国驻用工项目所在国使馆、领馆报告,或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随行管理人员名单报负责审批的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三)未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停止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未将其对劳务人员的安排方案报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拒不将服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劳务合作合同副本报商务主管部门备案,且合同未载明本条例规定的必备事项,或者在合同备案后拒不按照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补正合同必备事项的,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六条 商务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在查处违反本条例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七条 商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对外劳务合作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申请予以批准;

(二)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

(三)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以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不依法查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有关对外劳务合作的商会按照依法制定的章程开展活动,为成员提供服务,发挥自律作用。

第四十九条 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外派人员赴国外工作的管理,依照《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外派海员类(不含渔业船员)对外劳务合作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五十条 组织劳务人员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工作的,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外交等有关部门确定的特定国家或者地区工作的,应当经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施行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应当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本条例规定的条件;逾期达不到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不得继续从事对外劳务合作。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我国对外发展对外劳务合作的思考

我国发展对外劳务关系合作的思考

摘要

对外劳务合作是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一部分,是我国当前实现“走出去”战 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年来以“输出一人,富裕一家,带动一片,安定一方”的 美誉深受我国各级政府和百姓的欢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 加深,国际劳务合作的发展步伐将日益加快。

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劳务输出 大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很不相称。行业中 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充分 认识和分析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与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 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 合的方法,在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 鉴世界劳务合作大国的成功经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部分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现状。

第三部分为我国存在的优势以及对现状的分析,并找出主要问题。首先,分析了外部环境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影响,包括市场准入限制与障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两个方面;其次,分析了企业内部的制约因素,即外派劳务结构的不合理、企业缺乏信用意识、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影响。

第四部分针对主要问题提出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第五部分为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关键词:对外劳务合作 国际劳务市场 承包商会

下载2016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活动,保护劳务人员和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五篇范文)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0号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已经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第20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总理......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精选五篇)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简要介绍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简要介绍 一、概括说明 依本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为国外的企业或者机构(以下统称国外雇主)工作的经营性活动......

    新形势下对外劳务合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对外劳务合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甘肃恒利劳务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对外劳务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和“走出去”战略步伐的加快,对外劳务合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办事指南大全

    全省外经业务培训班材料之三 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办事指南 一、资格认定 (一)文件依据: 1、•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商务部、工商总局2004年第3号令); 2、•补充规定‣(商务......

    4 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

    《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财政部令(二00一年第7号))发布时间:2006-04-18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第 一 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心得体会

    对外劳务合作“走出去”将有法可依——学习《外派条例》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于2012年5月16日公布后,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学习,《条例》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