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发改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行为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3 19:1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浈江区发改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行为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浈江区发改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行为工作方案》。

第一篇:浈江区发改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行为工作方案

浈江区发改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行为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未批先建、越权审批、违规审批等突出问题,促进项目决策审批行为依法、公开、透明。

二、项目范围

2008年以来,全区各级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投资项目。

三、进度安排

1、开展自查。2009年12月—2010年1月全区区级相关部门开展自查,对2008年以来审批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情况进行自查,找出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于2010年1月20日前形成本部门书面自查报告报区发改局。

2、督查整改。2010年2月—8月,区发改局开展督查。各单位针对自查和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整改到位。

3、巩固提高。2010年9月—2011年4月,各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建立专项治理长效机制。

四、政策依据和责任部门(一)加强项目建设程序的监管

1、政策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3)《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办法》(4)《韶关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5)《韶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6)《韶关市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管理办法》;

(7)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我市有关项目审批、核准的其他规定。

2、责任部门 区发改局牵头,区财政局、建设局、经贸局、国土分局等部门参与。

3、措施手段

严格做到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重点规范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审批流程,纠正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中违规行为。

(二)加强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

1、政策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3)《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办法》(4)《韶关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5)《韶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6)《韶关市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管理办法》;(7)国家有关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管理规定。

2、责任部门

区监察局牵头,区发改局、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参与。

3、措施手段

通过检查审批行为的合法性、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以及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纠正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我区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的规范性和管理水平。

(三)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监管

1、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环境影响评价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参与部门

区建设局牵头,区监察局、发改局、国土分局参与。3措施手段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监管。(四)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制度

1、政策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3)《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办法》(4)《韶关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5)《韶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6)《韶关市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管理办法》;

(7)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我市有关项目审批、核准的其他规定。

2、责任部门

区发改局牵头,区监察局、财政局、建设局、经贸局、国土分局等部门参与。

3、措施手段

推行重大项目决策专家评议和咨询、设计方案招标、限额设计等制度,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制、责任追究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五)健全项目审批信息公开制度

1、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责任部门

区监察局牵头,区发改局、建设局、经贸局、国土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部门参与。

3、措施手段

明确审批流程,及时公布审批结果。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健全行政审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和各部门有效联动的工作机制。

(六)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1、政策依据

(1)《韶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韶关市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管理办法》;(3)我区有关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

2、责任部门

区监察局牵头,区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建设局、国土分局等部门参与。

3、措施手段

对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

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 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为,切实预防腐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的招标投标活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定执行。使用其他国有资金、集体资金的项目参照执行。国务院各部门审批或直接管理的项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规定所称政府投资是指运用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和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按照规定用于建设的资金、上级部门下达的专项补助资金、国有开发投资公司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建设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贷款等政府主权外债资金,以及其他政府性资金或资产。

本规定所称行政监督部门,是指省、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行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职责的部门。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34号)、《江西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分工履行监督职责。

第三条 严格招标事项核准。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负责可研报告审批的政府部门在审批可研报告时,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招标人提出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等招标事项进行核准。行政监督部门应督促招标人严格按照批准的招标方案进行招标。

严格审批邀请招标和不招标。符合《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规定的邀请招标和不招标,应当经政府或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第四条 严格招标情况告知。招标人在发出项目招标信息前,应填报《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情况告知书》,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确认后,送达同级监察机关。监察机关原则上须在《告知书》送达当日受理并办结告知事宜。第五条 严格招标事项备案审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招标公告、资格审查文件、招标文件、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合同等进行审查备案。要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设置过高资质等级、超额提交投标保证金等不合理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倾向特定投标人,是否存在显失公平的条款;

(二)在评标办法中所列明的废标、无效标、拒收条款是否合法合规;

(三)所签订的合同是否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有实质性的背离。

第六条 统一进场交易。对于《江西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规模标准规定》规定的规模以上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必须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对因条件所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无法承接的招标投标事项,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具证明之后,招标人可以另选地点。另选的地点必须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批准,并向监察机关告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必须派员进行现场监督。

对于规模以下的项目,应当进入当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交易,可采用简易程序或实行多个同类项目捆绑方式进行发包。第七条 实行招标控制价评审制度。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等方式,根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等资料,对工程建设的招标控制价等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报告。第八条 严格控制暂列金额和暂估价。招标项目中的暂列金额和暂估价原则上不得超过招标控制价的20%,并不得作为投标让利竞争费用。暂列金额和暂估价达到招标规模标准的,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共同依法组织招标。以上招标活动均须接受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

第九条 推行合理低价法或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凡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施工招标,原则上采用合理低价法或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需要采用其他评标方法的,须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批准。第十条 明示详细评标办法。所有废标、无效标、拒收条款应在招标文件中用显著标识集中列出。不得设置不合理废标条款。评标委员会在评标时,除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为废标、无效标、拒收条款的重大偏差外,其他偏差均为细微偏差,不得评定为废标。

第十一条 改进招标投标流程。公开招标取消报名环节,由潜在投标人从网上自行下载招标文件或资格审查文件。因特殊原因工程图纸不能上网的,由潜在投标人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无记名领取纸质图纸。招标人必须将投标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在招标公告中全部载明。潜在投标人自行踏勘现场。特殊项目无法自行踏勘现场的,报经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后,可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潜在投标人网上无记名质疑,招标人在网上统一答疑。

第十二条 严格资格审查。凡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的省属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资格后审,资格审查在投标文件递交后进行。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程可以由招标人

自主采用资格预审或资格后审方式。招标人不得制定与《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计委等七部委令第30号)第二十条所列投标人条件无关的审查内容。资格审查工作由专家委员会负责,专家委员会由招标人从江西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可自主确定本辖区内政府投资项目的资格后审相应投资规模额度标准。

第十三条 投标保证金统一收退。实行资格后审的项目,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专门的投标保证金托管账户,用于投标保证金的收退。在开标前有关方面应对交纳投标保证金的情况保密。投标保证金必须由投标人在规定期限内从其企业基本账户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本单位账户(不含企业的分公司或办事处的账户)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转出,交易活动结束后退回原转出账户。第十四条 规范评标委员会组成。由省发改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尽快组建江西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必须全部从江西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抽取活动必须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不能满足需要的,招标人提出申请,经行政监督部门批准后,可以从其他专家库中抽取或直接聘请。招标人代表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委员会,须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的工程项目,招标人原则上不派代表参加评标委员会。

需组建清标工作组进行清标的,工作组由招标人代表和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第十五条 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和计算机辅助评标,加快推进招标投标工作的网络化进程。以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逐步实现信息发布、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直至合同签订、价款支付等全过程网络化。第十六条 严格项目施工和监理人员管理。实行项目经理、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施工员、质量检测员、安全员、材料员、造价员等)、驻场监理人员押证上岗制度。中标人必须将与投标文件承诺一致的上述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原件按现行规定和操作办法,交由业主或相关行政监督部门保存,之后方可签订施工和监理合同。完成合同工程量80%以上后,才能将执业资格证书原件退回。推行由项目经理担任投标人的授权委托人,对项目的投标与实施全过程承担责任。

严格日常考勤,确保上述人员每月在工地工作的时间达到合同所要求的时间。项目业主要每日对上述人员到岗情况进行核查登记,建立台账。

项目经理、主要技术管理人员、项目总监、驻场监理人员原则上不得更换。因不可抗力确需更换的,须经业主同意后,报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并分别在施工现场、行政监督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布。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承包人未经同意私自变更上述人员的违约责任。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押证上岗、施工考勤、主要技术管

理人员变更等情况的督促检查,将承包人的违约行为记入企业诚信档案,并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市场限制措施,对违约的个人依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第十七条 严格设计变更管理。业主应严格按照项目批准的设计方案、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设计的,应由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变更审批程序。第十八条 建立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制度。招标公告必须在国家或省指定的媒介上发布,同时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免费发布。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在其门户网站上设立公开栏,提供信息公开服务。项目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行政审批情况;招标公告;资格审查文件;招标文件;网上答疑情况;评标委员会推荐中标候选人的有关情况(包括项目经理、主要技术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名单和执业资格证书,在投标中出示的荣誉、业绩等);中标结果(包括中标人、中标价格等);中标人项目经理、主要技术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名单及变更情况;重大设计变更和增加工程量情况;竣工验收情况;企业不良行为记录等。以上信息必须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同步公布。

项目建设期间,要在项目建设地点设立公告牌,将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主要技术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姓名、照片、执业资格证书等信息向公众公示。

项目竣工后,要在项目建设地点设立永久性标识,将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责任人等信息向公众公示。第十九条 健全工程建设市场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管理信息平台。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建立企业名录和违法记录信息库,对工程建设从业单位进行信用评价,并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工程建设市场准入、招投标活动和市场监管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发改法规〔2008〕1531号)的规定,对招标投标和工程实施过程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企业和个人,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记入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并在处理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在网站上公布。

第二十条 规范招标投标投诉举报处理。对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2004年第11号令)有关规定处理。对于恶意投诉,应依法予以严惩。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招标投标活动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有权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举报,行政监督部门应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审查,视情况作出处理。第二十一条 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根据本规定,制订具体的操作办法,并抓好落实。各级监察机关要对本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建设项目发改局备案立项申请

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老旧锅炉

更新改造项目申请

莱阳市发展和改革局:

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拟建老旧锅炉更新改造项目。现将项目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名称:老旧锅炉更新改造项目。

二、项目规模及内容:该项目新建锅炉房、化水车间、办公室、干煤棚、水泵房、南传达室,总建筑面积约3800㎡。新购置锅炉设备2台套。

三、总投资及筹措方式: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企业自筹。

四、建设地点:莱阳市食品工业园嵩山路中段

五、建设期限:7个月,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

六、项目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向食品工业园集中供给食品级蒸汽,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燃煤排放,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如无不当,请予备案。

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08月01日

第四篇:安徽省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投标活动专项工作方案

安徽省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和招标投标活动指导意见

皖治工发[2009]1号

根据国家•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27号)、•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中治工发„2009‟2号),•关于印发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投标活动意见的通知‣(中治工发„2009‟3号),以及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厅„2009‟42号)文件精神,现就规范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标投标活动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原则

1.标本兼治、重在治本。2.明确责任,分工协作。3.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二、工作目标

以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管理为重点,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对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的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存在的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着重解决招投标领域中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突出问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监管,改进和规范工程项目决策行为,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构建招标投标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促进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推动建立全省统一开放、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

三、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

(一)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1.加强项目建设程序管理,规范项目决策。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规定,在审批(核准、备案)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建设规划、市场准入标准、土地使用、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等方面的要求,严格审查,同时加强监管,全面清理,及时纠正未批先建、越权审批、违规审批问题。(省发展改革委、经信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商务厅)

2.科学合理确定建设项目规模。严格执行•建筑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等规定,在项目前期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强制性建设标准,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认真落实项目新开工建设各项必要条件,规范项目开工管理;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的通知‣,同时研究制定省级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调整办法,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经信委、交通运输厅、水利部)

3.落实项目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时加强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监管。对于必须进行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未进行、未通过相关审查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项目也不得开工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

4.研究制定•安徽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入研究修改完善•安徽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在•政府投资条例‣出台后,及时与条例做好衔接,明确省级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投资方式、决策程序、计划等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建设和监督管理制度,并为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违法责任追究提供法规依据。(省发展改革委、法制办)

5.修订完善•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对现行办法执行情况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与即将出台的国家•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做好衔接。根据国家条例及时修订•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我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工作。(省发展改革委、法制办)

6.推进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按照国家要求,建立特别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我省重大项目评议专家库,规范重大项目专家评议程序。政府投资项目一般要经符合资质要求的中介机构评估论证,积极探索制定适合我省的咨询评估竞争规则。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省发展改革委)

7.推进项目信息公开。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方式,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信息。明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流程,及时公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省发展改革委、经信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商务厅)

8.推行责任追究制度。依据国家即将出台的相关规定,认真研究提高责任追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措施,明确责任追究的范围和奖惩措施,对于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省发展改革委、监察厅、经信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

9.加强土地管理。按照•土地管理法‣和有关要求,在项目审批(核准)时,严格用地预审,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要严格审批,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以及未按规定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的项目,严禁办理土地使用相关手续,未获得土地使用证书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对已经审批的项目建设用地,严禁变更其用途。严禁在项目建设时“以租代征”。(省国土资源厅、发展改革委)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1.组织实施好标准文件,积极推进招投标活动标准化。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发布的•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选取部分试点,再稳步推广。(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

2.根据•招标投标法‣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9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发改法规„2005‟824号)的规定,在审批(核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时,严格核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确保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全部实行招标。(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3.积极推动电子招标投标,积极运用电子技术手段促进招标活动规范化。组织开展电子招标问题调研,探索建设我省电子招标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定标等全过程电子化,实现资源节约,降低招投标成本,降低腐败发生的机率。(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经信委、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财政厅)

4.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的管理,规范设计变更。健全勘察设计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勘察设计的经济、技术、功能的比选和评价,防止简单以价格竞标的评标行为。(省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

5.整合利用好各类有形建筑市场和建设市场资源,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公共服务有形市场。逐步实现五个统一,即招投标制度规范统一;招投标信息发布统一;评标专家库全省统一;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统一;招投标信用记录统一;并逐步实现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定标等全过程电子化。(省发展改革委、省建设厅、省经信委、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国资委、省工商局、省政府法制办、省招标局、省政务服务中心)

6.充分发挥招投标厅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协调统一招投标工作思路,完善各部门在招投标制度建设、信息情况交流、重大问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健全招标投标违纪违法线索处理和案件查处协作机制,及时有效地查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省发展改革委、省监察厅、省经信委、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政府法制办、省工商局)7.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按照•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规定,加大违法行为记录披露力度,推动建立全省统一的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实现有关招投标违法行为信息统一集中发布。完善招投标市场信用记录,整合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信用记录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监察厅)

8.加强协调,不断推进我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建设。加强部门配合,整合各部门及招标代理机构各类专家库资源,建设全省统一的评标专家库,实现下一步与国家综合评标专家库的对接,进一步优化评标专家资源,真正实现评标资源共享。(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工商局)

9.完善招标代理机构准入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进招投标活动专业化。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人事部要求,积极推行招标采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动态管理,促进招投标活动的合法规范。(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信委、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

10.加强对招投标行业协会的指导,健全招投标市场自律机制。充分发挥安徽省招投标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意识,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解决好招投标市场存在的问题。(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

四、自查工作安排

(一)自查形式

各级相关部门按照自查内容,对照检查本地区、本部门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求,是否存在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况。针对自查发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认真组织整改。

(二)自查内容

1.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重点检查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中的有关内容。具体包括:(1)项目建设程序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未经审批、核准、备案先行建设问题;是否存在越权审批或核准问题;是否存在以备案代替核准问题;审批或核准时,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存在分拆审批(核准)问题;是否存在违反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审批、核准、备案问题。

(2)项目建设方面。项目建设规模确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建设标准;是否按照•建筑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落实项目开工建设各项必要条件;是否执行有关工程造价标准;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项目概算调整。(3)环评和节能方面。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履行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就开工建设的情况;是否存在越权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问题;是否存在未按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要求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报告表问题;是否存在应备案项目未备案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其他问题。

(4)信息公开方面。对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规定,是否存在应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信息而未公开的情况;是否存在应向社会公开有关投资管理程序和审批流程而未向社会公开情况;是否存在未及时向社会公开应该公开的审批结果的情况。

(5)责任追究方面。是否存在违反项目建设程序审批(核准)投资项目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有关咨询评估机构在咨询评估时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或者评估结论意见严重失实的情况;有关勘察、设计等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严重失职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

(6)土地审批方面。是否存在越权审批建设用地问题;是否存在未办理农用地专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问题;是否存在越权批准农用地专用和土地征收,特别是越权批准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问题;是否存在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项目批准土地问题;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但已办理土地使用相关手续问题;是否存在“以租代征”问题。2.规范招投标活动

重点检查招投标活动中执行•招标投标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的情况。具体包括:

(1)依法实施行政监督情况。招投标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是否健全;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是否建立,是否依法公告违法行为记录;是否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有关规定,积极推进招标投标信息公开;是否存在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情形;是否存在阻挠、干预外地投标人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阻挠、干预外地投标人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等情形;围标串标治理情况;招投标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2)严格执行依法必须招标制度情况。达到国家和我省规定范围和规模标准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和主要材料采购是否严格执行了招投标制;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核准其招标事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是否依法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公告,是否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在国家或省里指定的媒介发布;是否存在要挟、暗示投标人在中标后分包部分工程给本地区、本系统承包商、供货商的情况;投标人是否存在挂靠有资质或高资质单位并以其名义投标,或者从其他单位租借资质证书等行为:中标后,投标人是否转包,项目分包是否限定在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否有另行订立背离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有形建筑市场是否依法办理招投标事宜,是否存在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3)保证评标活动公正性情况。评标委员会的组建是否依据法定条件,是否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在招标文件中公开载明,在评标过程中是否存在随意改变评标标准和方法的情况;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是否限定在一至三人,并标明顺序;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项目中标人的确定是否严格执行了有关特别规定;评标专家是否存在收受投标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与评标有关的其他事项等情况;对评标专家在评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依法给予查处。

(4)规范招标代理机构行为情况。招标代理机构是否与主管部门脱钩,是否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违反•招标投标法‣和•行政许可法‣规定,设立和认定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行为;对违法违规的招标代理机构是否依法给予处理。

(5)招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是否存在非法设定投标许可、资质验证、注册登记等与•招标投标法‣和•行政许可法‣相抵触的规定和要求;是否存在通过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标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招标信息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的规定;是否存在以获得本系统、本地区奖项作为评标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的情况。附: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标投标活动的主要依据 1.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方面(1)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文件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55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550号)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9号令)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2656号)

——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9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7号令)(2)安徽省有关政策文件

——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通知(皖政„2004‟86号)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及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厅„2008‟33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核准办法及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04‟85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皖政办„2008‟3号)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经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393号)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试行)‣的通知(环监„2003‟115号)2.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方面(1)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34号)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招投标工作职责的复函(中央编办函„2003‟8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4‟56号)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令第3号)

——招标投标部际协调机制实施办法(发改法规„2009‟124号)

——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发改法规„2008‟1531号)

——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计委令第9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05‟824号)

——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国家计委令第5号)——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国家计委令第4号)——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媒介的通知(计政策„2000‟868号)——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计委令第30号)——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国家计委令第27号)——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等8部门令第2号)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国家计委等7部门令第12号)

——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委令第29号)

——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6号)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令第1号)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国家计委令第6号)——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暂行办法(国家计委令第18号)

——•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试行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等9部门令第56号)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002‟198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录的通知(发改法规„2004‟1103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废止的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8号)(2)安徽省有关政策文件——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

——安徽省评标专家名册管理办法主题词: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招标投标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录的通知(发改法规„2004‟1103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废止的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8号)(2)安徽省有关政策文件——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

——安徽省评标专家名册管理办法主题词: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招标投标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录的通知(发改法规„2004‟1103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废止的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8号)(2)安徽省有关政策文件——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

——安徽省评标专家名册管理办法主题词: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招标投标通知

安徽省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皖治工发„2009‟2号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厅„2009‟24号)的精神,现就规范全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围绕解决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擅自改变城乡规划、改变土地用途问题以及在房地产开发中违规调整容积率等突出问题,全面开展排查,完善法规制度,坚决纠正和严肃处理城乡规划领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实施,力争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使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规划变更、容积率调整中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

(一)重点对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1.对建设用地容积率指标的规划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在城市规划区内以划拨、出让、转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地容积率等强制性指标的管理情况,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容积率等强制性指标的管理情况,同一建设项目(含分期开发的建设项目)在提出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规划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项目竣工规划核实过程中对建设用地容积率等强制性指标的管理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察厅、国土资源厅)

2.对调整容积率指标、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领取规划许可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清理检查。对涉及提高容积率以及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城市水源和河湖水系用地、绿化用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用地、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住宅用地的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逐一清理检查。主要检查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中,提高容积率、改变土地用途是否有法定依据,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是否依法公开,是否缴清土地价款和配套规费等情况。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处理到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察厅、国土资源厅)

3.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完善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通过监督检查、受理群众举报等多种渠道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建设用地规划变更、容积率调整中玩忽职守、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监察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加大规划行政执法力度

1.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管理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督促各地对本地区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的具体条件、审批程序及管理措施作出明确规定,抓紧完善容积率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大规划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违纪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察厅)

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制定的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中违反•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政策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清理。对清理出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谁发布、谁纠正”的原则,提请或督促原发布机构予以纠正。(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察厅、国土资源厅)

3.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严格执行经批准的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察厅)

(三)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及监督检查制度

1.争取在2010年12月底前出台•安徽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进一步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修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修改、审批程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开展完善•城乡规划法‣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的研究工作。抓紧出台•安徽省违反城乡规划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等制度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察厅)

3.加强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管理工作,尽快出台•安徽省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暂行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4.2010年3月,配合国家开展•城乡规划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公众参与度

1.加强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公开和征求公众意见等工作,推进“阳光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察厅)

2.对•安徽省城市规划公示暂行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规划公示制度。(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察厅)

三、自查标准

(一)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和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重点检查建设用地容积率指标的规划及调整管理工作情况。具体包括:

1.建设用地容积率指标的规划管理。是否存在未经规划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规划条件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况;是否存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划拨、出让、转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地擅自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强制性指标的情况;是否存在擅自变更、调整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容积率等强制性指标的情况;是否存在同一房地产项目(含分期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提出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规划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项目竣工规划核实过程中擅自变更规划、调整建设用地容积率等强制性指标的情况。

2.建设用地容积率指标调整的规划管理。是否对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领取规划许可的所有房地产项目进行清理;是否重点对其中涉及提高容积率,以及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城市水源和河湖水系用地、绿化用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用地、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住宅用地的房地产项目进行逐一清理检查;项目提高容积率、改变土地用途是否有法定依据,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是否依法公开,是否缴清土地价款和配套规费;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是否严格依法处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存在与•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政策规定相悖内容;对于清理出的规范性文件,是否按照“谁发布、谁纠正”的原则,提请或督促原发布机构予以纠正;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否予以废止;部分条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否予以修订。

(二)规范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管理重点检查城乡规划,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管理工作中的有关内容。具体包括:

l.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方面。编制主体和程序是否符合•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要求。

2.城乡规划审批方面。是否存在违反•城乡规划法‣法定程序进行规划审批的问题;是否存在有关规划审批程序和审批流程未向社会公开情况;是否存在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修改、审批程序问题;是否存在未及时公布审批结果的情况。

3.城乡规划修改方面。是否存在未经法定程序对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进行修改的问题;是否存在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擅自改变城乡规划、改变土地用途问题;是否存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擅自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是否存在违规调整容积率环节腐败问题。

4.城乡规划实施方面。是否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对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有关规定;是否严格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对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规定。

附: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5.风景名胜区条例

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7.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8.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9.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10.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

1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12.建设部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规„2002‟)270号)

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建规„2008‟227号)

14.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15.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第189号令)16.安徽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办法(省政府第208号令)17.安徽省建设厅、监察厅•关于加强经营性用地规划条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规„2008‟204号

安徽省规范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审批和

出让行为工作指导意见

皖治工发„2009‟3号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厅„2009‟42号)和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规范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审批和出让行为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治工发„2009‟5号),现就我省规范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审批和出让行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进一步发挥市场配臵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着重解决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违规征地拆迁,以及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等突出问题,逐步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矿业权等要素市场和综合监管平台。

二、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

(一)完善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严格限定协议出让范围,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监管,积极推进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

1.深入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清理工作。(国土资源厅、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

2.按照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01号)精神,开展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落实情况的联合检查,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国土资源厅、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

(二)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科学设臵矿业权

1.加强对地方各级土地规划修编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抓紧完成土地规划修编和审查报批,2010年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推进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设。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规程和技术标准,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环境保护厅)

3.进一步健全土地规划管理行政程序,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听证制度,明确违反规划处罚办法。(国土资源厅、监察厅、环境保护厅)

4.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对农用地转用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政策,科学设臵矿业权。(国土资源厅、监察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5.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和规划实施管理的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监察厅)

(三)严格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审批和价格评估的监管;加强对征地审批和批后实施的监管,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1.组织开展建设用地审批情况和探矿权、采矿权审批出让情况的专项清查,建立防止和纠正非法批地行为的有效机制。(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监察厅)

2.加强对征地审批和批后实施的监管。规范征地中拆迁农村房屋行为;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臵换的实施;建立征地批后实施情况动态反馈制度,落实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区片综合地价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落实改进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用地的有关制度。(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财政厅、审计厅)

3.严格规范国土资源部门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方式、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审批出让制度,落实深化矿政改革、完善矿政管理的意见。(国土资源厅、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

4.组织开展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验收执行情况的检查。(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监察厅)

5.加强评估行业诚信、自律制度建设,加强评估报告的业务审查和评估结果备案管理。开展土地估价报告的随机抽查,加大对土地评估机构和土地评估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贯彻落实矿业权出让评估委托和矿业权评估报告备案等要求,严格执行规范矿业权评估机构行为管理办法。(国土资源厅、监察厅、财政厅)

(四)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矿业权等要素市场,建立和完善土地审批、供应、使用等管理和矿业权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

1.组织开展土地要素市场和监管平台的调查研究,建立“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逐步形成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和监管平台。(国土资源厅)

2.组织开展矿业权要素市场和监管平台的调查研究。建立完善矿业权管理综合监管平台,推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国土资源厅、监察厅、财政厅)

3.探索建立规范的矿业权交易市场,健全矿业权交易信息平台和矿业权交易信息公开制度,规范矿业权交易审批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显化矿业权市场交易的有效形式。(国土资源厅、财政厅)

4.进一步规范矿业权交易中介机构行为,培育独立的矿业权交易中介机构,为矿业权交易提供规范的市场服务。(国土资源厅、财政厅)

附规范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审批和出让工作的主要依据 1.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03号)

2.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示范文本(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3号)

3.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86号)

4.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文本格式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0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73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8.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 9.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10.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11.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12.关于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开采登记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7号)

13.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8号)

14.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09号)

15.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197号)16.关于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34号)

17.关于进一步加强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97号)

18.关于加强国家规划矿区内矿权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6号)

19.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

20.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

21.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监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有关问题的通知‣(皖国土资„2008‟42号)22.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

2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的通知(皖国土资„2007‟127号)

24.关于印发•安徽省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矿业权出让转让受理审批工作制度‣的通知(皖国土资„2009‟29号)

安徽省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

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皖治工发„2009‟4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27号),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全省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现就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项目为重点,对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的投资项目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加强过程监管,用2年左右的时间,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薄弱、转包和违法分包、不履行监理责任、建设质量低劣和质量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强化建设、施工总承包企业主体责任和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等单位的质量责任,完善法规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投资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

按照行业管理原则、项目属地管理原则,根据行业分工,交通、水利、通信、电力、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质量安全责任分别由交通运输、水利、工业和信息化、电监会、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分工牵头负责。

(一)加强工程建设实施过程的管理

1.加强实施过程的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按季度全省开展工程质量巡查,每年对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项目的开展专项检查,以落实市场准入退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许可和开工报告、合同管理、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为重点检查内容,切实防止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情况的发生。

2.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合同管理。推行按照项目属地和行业管理原则建立合同备案制度,各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总承包、分包及劳务等主要合同的管理,建立健全合同订立和履约监管机制,动态掌握合同履约情况,强化对合同重大变更的备案管理,促进当事人提高依法办事的合同履约意识,提高合同履行水平,防范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3.严格依法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实施过程的监管,对于发现的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要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并迫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记入建筑市场信用记录,对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的单位公开向社会曝光。

4.完善劳务分包制度。积极发展成建制劳务企业,建筑劳务作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劳务企业雇用农民工要“先培训、后上岗”,要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及时按合同支付农民工工资;禁止非法人组织承揽劳务作业,提高劳务队伍职业素质,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对于使用非劳务企业形式从事劳务作业的总包企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其用工行为的监管,检查其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1.提高工程质量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有关各方责任主体和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建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程质量责任约束机制,有效保障工程质量。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各方责任主体以及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侧等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和注册执业人员,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即使离开原单位,仍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落实建设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是项目实施管理总牵头单位,对工程质量负全面和终身责任;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建设监理单位要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有关单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解决问题,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对我省境内在建工程项目上担任工程总监及项目监理人员、总分包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员、质检员等重要岗位人员,严格实行打卡考勤制度。各地要制定打卡考勤具体实施办法,打卡考勤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工程所在地管理部门负责督查,因故请假按照“谁管理、谁批准,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审批手续,对打卡考勤弄虚作假的要严肃查处。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队伍挂靠承包,不得以低于国家取费标准签订监理合同,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暗示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对于发现存在以上行为的项目,有关部门要依法责令改正,严肃查处。

3.落实施工总承包企业责任。总包企业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合同的约定承担施工总承包的责任,按照合同约定设立现场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业齐全的管理人员。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组织施工,严格执行质量安全要求,认真落实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总包企业分包工程及变更项目经理需经建设单位书面同意,并报项目所在地建设、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门备案。

4.规范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行为。监理企业要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选派有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保证专业配套、人员到位。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理规范和监理合同,认真履行职责,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严禁索贿受贿,严禁转让监理业务。5.规范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行为。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行为,取缔无资质检测,严厉查处挂靠检测、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检测行为,重点监控不合格率异常低的检测机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见证取样制度,明确检测责任,见证取样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数量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6.创新质量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各方的责任,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完善质量保险、施工图审查、质量检训竣工验收、质量保修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改革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明确监督机构的职责和定位。结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制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规程‣,开发建设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监督程序、明确监督职责、创新监督方式,针对项目特点和质量管理水平,实施差别化监管;强化监督抽查和巡查,注重把关键环节抽查和随机巡查有机结合起来,把施工前预控、施工中检查和竣工验收有机结合起来,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运行和必要的行政处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效能和水平,努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质量监督。切实落实质量保修责任,强化“市场”与“现场”的联动,提高监管效能。

7.加强工程质量监管队伍建设。按照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建质„2007‟184号)开展对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工作,各级监督机构根据建设规模的需要,充实相应专业质量监督人员,组织开展对监督人员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实施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考核和资格认定,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质量监管队伍,提高监督执法水平。各级政府应切实保障质量监督工作经费,确保政府监督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劳务队伍、农民工管理等监管和服务队伍建设。

8.开展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定期对全省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同时不定期开展督查。一是检查各地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开展工程质量检查的情况,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行为进行查处的情况,对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投诉的处理情况等;二是检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及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三是检查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以及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实体质量。四是检查建设工程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及试生产管理情况。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严格依法给予处罚,切实落实建设各方和相关人员的质量责任。

三、自查标准

(一)工程质量自查标准

1.质量责任落实方面。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和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等有关单位及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否及时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是否执行了环保“三同时”制度,试生产管理是否规范。

2.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方面。质量监督工作经费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保证;质量监督人员配备是否满足需要;是否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实施对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考核和资格认定。

3.质量事故和质量投诉处理方面。是否对质量事故和质量投诉及时进行查处;是否符合有关处理程序;是否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人员依法进行处罚;是否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建设项目质量自查标准

1.建设单位。是否履行对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责任;是否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证及竣工验收备案等相关法定手续;是否制定和落实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打卡考勤制度;打卡考勤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现象。是否存在拖欠工程款、直接发包劳务作业或指定劳务分包人;是否支付工伤或意外伤害保险费用。是否落实并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关键岗位打卡考勤制度。2.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企业是否具有相应资质等级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合同施工企业与实际施工人是否一致,是否实行统一财务管理;总包企业与现场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管理人员间是否有合法人事关系;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管理人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得到落实,是否对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项目经理是否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现场的技术资料变更、洽商等往来文件是否由签订合同的施工企业签署;主体结构工程使用的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等主要材料是否按规定进场验收,施工过程检验是否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3.劳务分包和用工方面。总承包企业直接用工的,是否直接与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并办理工伤等社会保险;总承包企业进行劳务分包的,劳务分包单位是否具有资质,是否监管劳务分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考勤及工资发放、持证上岗情况;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是否存在用工管理混乱、劳务纠纷、群体性事件、个人挂靠或劳务作业违法分包等问题。

4.工程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签定的监理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是否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是否建立并落实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总监理工程师是否具有具有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现场监理人员配臵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否存在不具备监理资质的人员签署监理验收意见现象;监理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项目监理资料是否齐全完整,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场监理人员是否履行巡视、旁站和平行检验等职责,进场材料及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可靠。现场监理是否有实效。

5.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是否严格按照相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否建立不合格项目台帐,是否建立不合格项目检测报告制度,是否将不合格项目检测情况及时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是否存在混凝土、砂浆和钢筋等影响结构安全的检测项目结果不真实可靠的问题。

附: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5.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8.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9.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10.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7号)11.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8号)12.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1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14.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3号号)15.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号令)16.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17.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03号令)

18.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建质„2007‟184号)

安徽省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皖治工发„2009‟5号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27号)、•省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厅„2009‟号42号)和•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中治工发„2009‟7号印发),现就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强化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落实工程建设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水平,提高监管履职能力,抑制违法违规行为和腐败现象,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建筑施工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有效控制一般事故的发生,推动我省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工作原则

坚持行业主管、各司其职;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监管;坚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建设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中介机构等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将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解并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情况考核结果纳入政绩、业绩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推动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

2.监督检查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设工程有关单位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工作部署的情况,通过检查,创新监管工作方式,探索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的责任体系。重点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监管机构设臵、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职责分工、履行职责方面的情况是否落实;建设单位依法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和提高安全投入、合理工期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的情况是否落实;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中介机构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安全投入、制度建设、监督检查、隐患治理、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是否到位。

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安全生产专业性检查,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责任。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跟踪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整改。组织、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和领域、跨地区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并监督落实。重点排查:房屋(市政)、铁路、公路、电力、水利、工业建设中的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工程、深基坑工程、长大隧道工程、高墩大跨桥梁工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和城市基础设施拆除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和设备设施;近年来我省建筑施工事故多发的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各类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施工现场和环境隐患。

(二)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制度建设结合•安全生产法‣、•建筑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对有关部门出台的安全生产规章规定进行清理,将与近年来出台的法律法规相冲突、不符合当前安全生产实际的予以修订或废止,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做好相关法规的配套制度建设,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不健全、不配套、不适用等问题,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草案及意见和建议,制定、修订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指导工程建设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修订工作等,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工作。组织实施或督促指导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高危行业、较大风险行业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办法,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认真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实施工作,严把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关。加强对许可证动态监管,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安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不再具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转让、冒用或者使用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坚持依法予以纠正和处理。依法开展对工程建筑领域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严厉查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非法违法行为。重点在:非法建设、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资质不符等从事建筑施工的行为;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和资质挂靠的行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而且施工管理秩序混乱,逃避或者拒绝安全监管的行为;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行为;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对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单位以包代管和包而不管的行为;建筑施工现场“三违”行为,以及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予以整改的行为;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迟报、漏报的行为;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日常监管工作中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为。

(四)建立健全事故查处、责任追究和预警防范机制严格贯彻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要求,依法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重点查清事故原因,举一反三,提出防范措施,堵塞漏洞,落实整改措施,防范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加强对事故查处、责任追究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查处情况,强化行政问责和社会监督;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对重大和典型事故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深刻分析事故原因,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对工程建设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研究分析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的倾向性、规律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研判、预测安全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提出防范事故的重大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五)深挖生产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把查处腐败问题贯彻于事故调查的全过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发现和掌握案件线索,严肃查办生产安全事故中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的案件,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和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机关要健全办案协调机制,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查办、信息共享等制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查办案件的工作合力。

四、职责分工

(一)安全监管局:负责牵头工作,综合协调、指导和配合各有关部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负责组织联合督查,汇总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向省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按照省政府授权,牵头查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提出防范措施,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管,指导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督促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研究提出修订和完善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建议,督促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管理,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动态监管,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宣传,落实安全措施,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监察厅:负责查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强化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造成的事故,以及瞒报、谎报事故和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查处,严肃处理。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四)公安厅:负责生产安全事故中涉嫌刑事犯罪(除职务犯罪之外)案件的立案、调查和处理。

(五)省人民检察院:负责组织、协调生产安全事故中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刑事侦查、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六)其他有关部门: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依法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生产进行监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利厅、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等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皖政„2008‟69号),结合•安徽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皖编„2009‟1号),分别负责本系统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的监管,督促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修订和完善本系统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宣传,落实安全措施,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自查标准

(一)政府及监管部门

1.对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组织实施的监管情况。

2.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并得以落实。

3.安全监管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使用是否进行有效监管。

4.安全目标责任考核的落实情况,对建设项目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情况。

5.对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督促指导情况。6.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和失职渎职行为的查处情况。

(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包括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1.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组织实施。

2.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并得以落实。

3.安全措施是否得到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取得,所承揽工程是否与其资质匹配。

4.建设项目是否组织开展了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安全措施费、监理服务费是否依法落实,安全投入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5.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是否到位,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做到持证上岗。

6.施工过程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并执行到位。

7.是否按要求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安徽省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物资采购 和资金安排使用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皖治工发„2009‟6号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现就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物资采购和资金安排使用管理等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项目为重点,用2年左右的时间,对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坚持集中治理与加强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监管薄弱、资金使用管理混乱以及严重超概算等突出问题,规范物资采购活动,促进工程建设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并结合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

二、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

(一)要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及其所需设备、材料招标采购的监管(省发改委、财政厅、国资委、商务厅)1.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一是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单项工程建设项目预算金额在100万元(适用于省级单位)以上的,是否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具体招标工作中应当审批、公告的事项,是否履行报批核准和公告手续;是否有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插手招标投标工作;投标人是否有弄虚作假、围标、串标等问题。二是保证评标活动的公平、公正。评标委员会的组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是否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在评标过程中是否随意改变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采取抽签、摇号等博采性方式确定中标人;对评标专家在评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依法给予查处。三是规范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代理机构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规范操作;招标代理机构是否与行政主管部门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设立和认定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行为;对违法违规的招标代理机构是否依法给予查处。

2.工程建设项目执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情况对工程建设投资在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目前省级是50万元)以上、招标数额标准(目前省级是100万元)以下的项目、是否全部按照政府采购制度执行;对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除招标投标环节外,其他环节是否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如:是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计划,招标公告是否在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是否在财政部门认定资格范围内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中进行选择,合同是否报财政部门备案,资金是否

第五篇:发改局2009年上半年投资工作总结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以来,**区发展改革局全面贯彻落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工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全会、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及投资工作会议精神,把做好投资工作、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作为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任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务,统筹谋划全局工作。

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实践特色

根据省、市、区委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我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及时成立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按方案认真开展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在活动中,局党组始终坚持突出实践特色,把理论学习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各项工作的关系,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以多种方式开展学习调研活动,中心组学习、支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均达到规定课时;确定并开展了扩大内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区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专项调研课题;认真开展“三走进、三突破”主题实践活动,对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问题、扩大内需工作、农村电网改造问题、教育收费问题、医疗服务价格问题、重要商品价格问题及机关作风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工作措施;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离退休职工及区直相关部门、乡(镇)、办事处对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班子成员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边查找边整改。

二、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切实履行部门工作职责

(一)做好计划编制工作,注重检查落实

由于去年下半年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和困难的局面,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对整个十一五规划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广泛听取区直各部门及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套领导班子的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草案),草案经区政府了三届五次常务会议审议修改后,在**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辖区生产总值增长11%,力争达到12%;工业总产值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50.6亿元。其中,区属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力争达到1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33.5%,第三产业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5%,达到3.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达到2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6‰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4.6%以上。

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高度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完成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工作,每月收集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总结发展态势,适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据统计快报:一季度,辖区生产总值完成193787万元,同比增长7.16%;工业总产值完成182777万元,同比增长8.3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675万元,同比增长60.12%。其中,区属生产总值实现67200万元,同比增长10.85%,比去年一季度回落1.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319万元,同比增长4.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494万元,同比增长27.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387万元,同比增长6.33%)。

1-5月累计完成区属工业总产值55155万元,同比增长1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632万元,同比下降6.30%,限额以下工业总产值20523万元,同比增长23.50%;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632万元,同比增长72%,完成责任目标47亿元的25.9%,完成工作目标50.6亿元的24%。主要在建项目76项,续建扫尾项目45个,完成投资74950万元;年内新开工项目31个,完成投资46682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425万元,同比增收3164万元,增长25.8%,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44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4564万元,增长15.3%;五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累计实现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92万元,同比增长5%。

(二)做好固定资产投资

血蟒传说 殓魂 左路天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管理工作,努力加大投资力度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今年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做好投资管理工作,努力扩大投资规模是化挑战为机遇的重要手段。2009年,全区要确保完成47亿元,力争完成50.6亿元的投资任务,任务十分艰巨。

1、按照省、市发改委的相关要求及**区实际,广泛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规划工作及储备等前期工作。

项目是促进发展的实际载体,全区上下进一步加深对项目前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国家和省、市对于财政性投资项目及产业政策信息,结合**区实际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未来一段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项目储备原则、储备重点、储备程序,切实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度和深度,针对国家和省、市建设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和企业存量资产等各种资金类型,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切实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对接,强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的支撑分析,经过认真梳理和排查,落实全区今年支撑项目共有145个项目,总投资50.654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2个,预计完成投资22.2729亿元;新开工项目93个,预计完成投资28.3817亿元。主要由能源、交通、工业、农田水利、社会事业、通讯、服务业、城建、房地产、生态环保、其他项目等十一大类构成。其中,列入省级“三个一百”在建重点项目1个(昭通师专迁建)、新开工项目5个(**区南片区物流配载中心、昭鲁大型灌区、靖安探矿区、永丰500千伏输变工程、国投中鲁果汁项目)。区属项目投资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牵头区直相关部门编制上报了《**区2009年——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划》、《2009-2011年**区廉租房建设规划》、《**区2009年扩大内需项目计划》;编制完成《**区20类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二期)》,《**区中小学建设与发展规划2009-2020》;现正在着手编制《**区2010年新增中央投资计划草案》及《**区中央投资项目储备计划》。

根据外资利用、国外贷款相关政策及外资方向,积极做好外资项目的申报工作。已上报了《**区卫生系统利用国外贷款购置医疗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总投资人民币3932万元,其中申请利用美国进出口银行主权担保融资贷款427.8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18万元,各医院自筹资金148.6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14万元;**中心城市环境建设项目也已上报列入世行贷款项目,已完成项目概念书编制工作,通过了省级评审并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目前,正积极筹备各个子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工作。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89507.57万元,其中,申请利用世行贷款6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0980万元,不足部分由国内配套解决。

2、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的投资投向政策,积极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有效推进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认真履行**区项目争取协调领导组及**区项目储备申报领导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关要求,切实抓住中央和省增加投资的机遇,结合**区实际,做好项目储备、协调、申报各项日常工作,全力抓好投资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全区上下的密切配合和不懈努力,1至6月,共争取到2009年新增投资建设项目7个,扩大内需资金16204.2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3750.19万元,省预算内资金2454.05万元,涉及教育、卫生、人饮安全、廉租住房等民生工程。上级下达新增投资计划后,及时转下达到项目实施单位。

3、坚持基本建设程序,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深入推行实施服务承诺制等四项制度,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投资体制改革文件精神,落实全市投资工作会议安排各项任务,努力做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在管理权限内,对自主投资的企业等实行备案50个,总投资244237.58万元;办理投资备案审查通知1个(昭通市**区富贵塑料制品厂提交的申办备案材料进行审查,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予备案);审批下达教育、卫生、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投资计划9个,总投资6960万元;转报了**区核桃树、金坪、银盘、岔河四个水电站建设项目核准申请,市发展改委以审批核准;初步审查转报了公安、教育、新区道路、农村公路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发改委已批复下达了**公安分局技侦大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时转发下达了卫生、计生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63万元,转发下达了北部新区昭通大道、城镇燃气、三艾魔芋基地、宏联生猪屠宰废弃物处理等项目省预算内贴息资金补助计划;会同区档案局上报了**区综合档案观建设规划、会同区卫生局上报了**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支持和配合**电网公司建设分公司做好500kv威信电厂~昭通送电线路路径走向、220kv发界变至500kv永丰变送电线路路径走向、镇雄电厂500kv送出工程线路路径走向、500kv永丰变220kv进出线工程线路路径走向等调查协调工作,召集区有关部门和部分乡镇的领导分析研究,汇总、整理出的意见及时报区政府。

4、强化投资项目跟踪检查及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及时总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了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工程进度及投资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同时对辖区内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情况加强了与区统计局及项目实施单位的联系、衔接。对我局审批、备案和核准的建设项目,加强了建设资金、工程进度及投资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参加了由我局审批项目的初验及竣工验收工作,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督促项目责任单位按要求整改。《“发改服务进千家”活动工作推进表》、《**省“三个一百”重点项目表》、《**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扩大内需项目情况表》、《能源统计表》等实行月报表制;《2008年**区新建新增廉租房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表》、《 2008年**区完善西部电网工程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表》实行了旬报表制。加大了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适时汇总分析市政府20类重大建设项目及20项重大工作进展情况,按区委督查室要求,如期上报督查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分析报告上报市发改委和区五套班子领导,送区直各部门、乡(镇)、办事处。

为确保全区扩大内需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顺利推进,实行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定期督查制、定期通报制和工作考核制,进一步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工作。区纪检监察、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多次深入各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了项目基建手续、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管理“四制”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情况,适时跟踪检查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做出整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相关手续,做到规范管理,严把质量关,加快建设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配合省、市组织完成有关调研和督查,形成相关专题报告,主要是:《**区关于2008年拉动内需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进展情况的自查报告》、《**区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专项督查报告》、《**区2008年中央新增投资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区关于2008年中央新增投资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区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情况的报告》等。配合省审计厅完成对我区扩大内需项目的审计调查,配合区财政局完成扩大内需配套资金落实,确保了2008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始终把扩大内需工作作为当前经济的重中之重,狠抓项目实施。以城建、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龙氏家祠片区开发、珠泉片区开发、古城恢复和北部新区建设全面展开,珠海大道、邦汉路、登云路、昭通大道箐门段、太平一纵、箐门四纵等路网建设正加快实施;**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沼气池项目顺利推进;洒渔至大山包段、火车站至小龙洞公路、洒渔至苏甲公路、卡子至新街等公路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在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区投资增长延续了去年快速增长的势头,1-5月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632万元,同比增长72%,完成责任目标47亿元的25.9%,完成工作目标50.6亿元的24%。主要在建项目76项,续建扫尾项目45个,完成投资74950万元;年内新开工项目31个,完成投资46682万元(本月新开工项目9项)。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势及较快增速有力地拉动了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三)做好以工代赈及易地搬迁项目管理工作,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的检查督促。

立足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做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项目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编制和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各项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协调,确保建设进度及工程质量。

完成了2007年以工代赈项目的竣工验收,下达并启动了2008年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 498万元,1至6月完成投资30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60%,其中:布嘎迎水片区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完成投资180万元,完成工程量 60%;炎山片区项目总投资198万元,完成投资120万元,完成工程量60%。靖安乡易地扶贫项目总投资222万元,已全部竣工,通过验收。

编制完成并上报了2009年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着手开展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总投资510万元;编制上报了2009年易地扶贫项目,项目总投资948万元。

(四)大力推行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公正、透明、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结合推行实施服务承诺制等四项制度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省、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一系列文件精神,及时开展相关工作,组建领导组及办公室,确定相应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任务。对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基础资料进行了补充完善,开展了政务信息网络查询工作,96128政务信息查询电话也已开通运行。1至6月,在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51条,办理96128查询电话业务3件。

(五)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价格调控工作,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2009年,物价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把价格总水平调控在5%以内的预期目标,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中的作用。

继续坚持和完善加强价格监测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周报表、月报报送、分析制度,进一步规范价格监测质量,提高价格预测预警能力。重点做好粮油、肉蛋等副食品及种子、化肥等重要商品价格跟踪监测;对国家药品价格管理中公布的最高限价药品价格等进行监督管理;结合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全面推进,切实加强对医保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管理;支持和配合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补偿工作,在**区范围内建立了涉及农副产品、建筑材料、交通运输三大类72个品种个17个 价格监测点,实行旬报工作制;做好对全区农村市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工作,根开展农村市场价格监测工作。

加强成本监审工作,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调整工作内容,完善调查制度,增强成本调查公共服务的能力。协助昭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完成了昭通市供排水公司水价调整听证会,省、市发改委已批复水价调整方案,按国家和省修订实施的新的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体系及国家、省、市发改委的相关文件要求,深入基层,加大调查力度,认真做好粮食、烤烟的成本调查工作,及时了解主要生产要素变动对生产成本和农民收益的影响。上半年完成了2009农户种植意向、农户农资购买情况及农户存粮情况三个专项调查。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4月底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响,生猪价格异常波动且急剧下跌,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意见》。在做好生猪常规调查、生猪直报调查及规模生猪生产成本情况和农户生猪生产情况调查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生猪应急调查工作,按时上报相关表册和分析资料,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生猪生产政策、稳定市场供应、防止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提供基础性信息资料。

严格实行《收费许可证》年审制度,规范行政事业收费行为,**区发展和改革局从2009年3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的审验工作, 全区共有个30个主管部门及下属146个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参加年审,年审率100%。共审验收费许可证299个(其中:正本146个,副本153),收费票据156本;审验收费项目68项,收费金额3383.41.9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项目41项,收费金额1786.96万元,事业性收费项目27项,收费金额1596.45万元)。通过审验新核发收费许可证16个(其中:正本8个、副本8个),注消收费许可证42个(其中正本21个,副本21个)。对照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的通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取消的省级批准的行政事业必收费项目文件的通知精神,我区共取消涉及相关项目25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624.3万元;退还个体工商户24.5万元;审验医疗服务收费单位23个,收费许可证56个(其中:正本23个,副本33个)医疗收入金额6852万元,(其中:医疗服务收入3397.42万元,药品收入2854.58万元)。除医疗服务收费外,行政事业性收费总额比上年有所下降。

围绕2008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5%以内的计划目标,结合经济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的价格收费热点难点问题,按照省、市发改委有关安排部署,重点开展了以下专项检查工作:节假日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和明码标价检查、春运客运票价专项检查、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另外,配合市物价监督检查局开展电力价格重点检查,配合省物价监督检查局开展涉企收费检查。上半年,受理价格举报案件11件,其中来电8件,来访1件,来信1件,上级转交办1件,对属实的5件案件已在时限内办结,并明确答复举报人。

1至6月,共接受价格鉴证认案件72件(其中刑事案件43件),鉴证标的价值270多万元,为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在办理案件提供了可靠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的顺利结案。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因工作需要自1998年起,在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大力支持下,陆续借调了12名人员(其中扩大内需工作借调3人),但是长期以来无法解决他们的工作调动问题,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

二、多方面因素限制,我部门业务工作任务繁重和业务人员数量不足、业务技能不高的矛盾一直无法解决,随去年底以来扩大内需工作的全面开展,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整体素质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式高要求,穷于应付日常工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研究不够,难以达到部门自身职能职责内在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对发展工作的目标要求。

三、由于本部门和区直相关部门对于规划编制工作的认识和编制水平参差不齐,涉及相关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困难问题很多,规划先行的理念有待加强。

四、对国家和省扩大内需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有限,对国家和省投资投向研究不够深入,加之调研、规划等前期工作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编制的可研、初设等深度不够、质量不高,争取项目时热情有余、准备不足,影响了项目资金的争取和项目报批。

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难度依然较大,项目建设用地审批困难。特别是加大规划、环保、土地、林业等执法力度,加大了审批难度,延长了审批周期,部分项目由于需要国家、省级审批,项目论证审查层次多、程序复杂,时间周期长,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深度要求较高,使得许多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项目建设资金资金筹措困难,项目资金信贷面临较大难度、地方财力难以足额、按时匹配建设资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致使项目推进缓慢。

六、统计分析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影响了客观反映和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由于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对统计数据报送制度不重视,新开工、在建、竣工、前期工作等情况无法及时准确掌握;涉及省、市属项目衔接、沟通不够。

七、物价管理调控手段有限,价格监测也只能为上级提供基础资料。

近期主要工作和下步工作计划:

一、按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和本部门制定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巩固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前期阶段工作成果,继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并按要求在参加评议人员范围内以书面形式公开报告及评议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根据各方面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报告及评议情况将在参加评议人员范围内以书面形式公开。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认真做好总结测评工作,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践行科学发展观。

二、继续深入推行实施服务承诺制等四项制度及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坚持以民为本、务实高效原则,继续收集和补充完善部门基础信息,及时收集、梳理、发布、更新信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政务信息网络查询、96128电话查询受理各项工作。

三、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省委专题会议提出的“四抓一化三促进”要求,准确把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思路和重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全力以赴做好扩大内需工作。将“四抓一化三促进”和“三走进三破解”、“两个共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部门实际,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理顺关系,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加大项目争取工作力度,强化投资要素保障,做好督促检查、跟踪落实和指导服务工作,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对2009年计划及“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检查总结工作,认真做好各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工作;做好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总结工作。加强对重点、重大建设及重点工作的督查工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适时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

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投资体制改革文件精神,落实省、市审批制度改革意见措施,对国家鼓励和积极发展的产业、民生工程、社会事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尽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效率,缩短审批周期;做好土地预审的前期储备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用地进入审批盘子,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条件;加大重点建设项目的检查、督促和服务力度,全力支持市属项目的相关工作,确保在建项目顺利进行;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努力争取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强对招商引资的引导、督促、帮助和服务,提高合同履约率;加强项目建设工程、资金进度监管,及时统计汇总,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认真履行服务和协调职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和衔接,多渠道积极争取上级的投入。

六、做好能源工作。会同区煤工局等单位尽快制定和上报**区煤矿瓦斯整治方案;继续加强与煤炭管理、电力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上报能源统计数据;小河沟流域水电开发项目已经核准,督促业主尽快开工建设并落实防汛措施;按时上报西部电网完善规划相关材料。

七、加强对2008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项目的监督管理,配合各项目乡镇认真做好工程项目的跟踪管理、统计分析,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启动2009年项目计划,做好2010年项目规划前期工作;做好2009年易地扶贫赈项目可研的编制等前期工作,迎接上级评审。

八、继续加大监控力度,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监管,密切关注物价走势,确保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力争完成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做好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补偿价格监测工作;会同区建设局及市供排水公司做好**区供排水价格调整方案宣传工作,以保证供排水价格调整方案于9月份起在全区分步顺利实施。同时,将督促市供排水公司做好价格公示,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好粳稻、玉米、烤烟、露地马铃薯、散养生猪和中规模生猪六个品种的成本收益直报调查和常规调查及生猪应急调查。

九、进一步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和收费管理工作力度。继续抓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加大对教育收费的检查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检查;继续推行“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做好“12358”举报电话宣传、受理工作;认真执行相关收费文件精神,及时注销或调整有关收费项目,加大检查力度,及时查处乱收费行为。

十、切实做好信息督查工作,及时落实各项督查事项,上报部门政务信息;力争7月底前完成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面商、办复工作。

十一、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决定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落实交办的各项工作。

血蟒传说 殓魂 左路天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浈江区发改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行为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浈江区发改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行为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改局投资科工作总结2013年

    **市发改局投资科2013年 工作总结 一、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投资科在局领导的指导、同志们的帮助下,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和全局工作总体安排,科室人员积极主动,以加快我市项目......

    发改局规范行风监督员工作制度

    发改局规范行风监督员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发挥行风监督员作用,增强行风监督的实效性,促进部门和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日前,温岭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

    2011年度发改局“三项工程”工作总结1

    发改局“三项工程”工作总结 按照浑江区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局高度重视,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抓紧抓好抓落实。......

    发改局XX年度工作总结与发改局投资股工作总结

    发改局XX年度工作总结与发改局投资股工作总结合集 发改局XX年度工作总结 XX年,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提出......

    县发改局党建工作方案(优秀范文5篇)

    为切实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抓班子、强队伍、办实事、破难题、转作风、提素质,进一步提升......

    2021年发改局规范行风监督员工作制度

    2021年发改局规范行风监督员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发挥行风监督员作用,增强行风监督的实效性,促进部门和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日前,温岭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

    宁波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暂行办法(甬发改投资[2006]450号)五篇

    宁波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暂行办法 文 号:甬发改投资[2006]450号 第一条 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工作,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浙江......

    发改局办理投资项目立项办事指南

    发改局办理投资项目立项办事指南 本局办理的投资项目立项分为审批类、核准类和备案类,具体指引如下: 一、审批类投资项目 (一)办理范围 本级政府投资审批管理权限范围内,采用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