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考研政治复习:精准扶贫需创新机制
http://www.xiexiebang.com/kaoyan/ 考研政治复习:精准扶贫需创新机制
2017年考研政治毛中特中,考察了一个关键热词“精准扶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全面建成小会,更难做到的是全面,没有全面小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当前的扶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因而要积极创新扶贫的机制,切实精准扶贫,今天文都考研政治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精准扶贫。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面临来自多方面的考验。精准扶贫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帮助,更是在教育、技能和观念等方面的帮助,因而扶贫的思路需要拓宽;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投入的成本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政策对接无落差,衔接无缝隙,承接无障碍,探索扶贫新路径;受帮助的地区面临着来自生态环境的压力,面临着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因而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协调兵种,优化扶贫结构,提高扶贫的效果,实现扶贫成效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随着贫困地区居民各方面意识的不断加强,要顺应其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加强的趋势以优化扶贫结构,提升扶贫治理能力。
为了实现稳定脱贫,从根本上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要精准发力、精准施策,构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和人口的主体能动性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构建自上而下的管理参与机制,主动参与实施、管理和监督,保障当地居民的权利,加强监督,注重公平,确保扶贫的措施真实地扶贫,脱贫,让人民增强参与感、获得感,调动积极主动创造性。
建立健全涵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全流程全方位个性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网络体系,实现督查、考评和管理的精准化,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多方位宽领域脱贫扶贫,科学构建扶贫资源投入评价监测机制,积极创新农业生态补偿扶贫模式,健全多元立体精准扶贫治理体系。
http://www.xiexiebang.com/kaoyan/ 2018考研学子想要了解更多考研资讯、复习资料与备考经验,可以搜索文都网校进入考研频道,查看2018考研辅导课程,咨询专业老师考研相关内容。
考研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漫漫考研路上,文都网校考研老师会一直陪伴在同学们左右。祝2018考研学子备考顺利,考研成功!
第二篇:创新扶贫机制 促进精准扶贫
创新扶贫机制
促进精准扶贫
摘要:当前我国呈现出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容易导致诸多社会问题,例如贫困人口过多,政府负担和压力巨大,贫困延缓社会发展的步伐等。虽然国家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扶贫政策,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导致扶贫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对扶贫政策和措施进行改革,也是政府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创新机制;精准扶贫;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32
目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设定了到2020年完全脱贫的目标,而各省也确定了今后扶贫工作开展的原则,即以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思想为指导,对重点贫困县、特困县拓展扶贫政策,从而达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奔小康的目标。笔者就创新机制促进精准扶贫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主要是指政府扶贫过程中应当具有系统化理念,即通过由上而下进行逐个地区、逐个村镇,逐户逐人进行核查,然后按照指定程序锁定准确的扶贫目标,即入户评议、地区公开、政府审核、市检查以及省备案的逐层程序,从而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同时本着统筹以及持续发展的眼光,从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入手,可以分为居住条件、家庭负担、经济来源三个方面,然后将锁定的贫困目标再次分为三种:特困人口,即没有基本生活保障;五保户,即只有低保来源,生活困难;一般贫困户,即难以维持未来发展,从而进行识别和区分,采取相应的手段,差别扶贫,进而将扶贫工作有效落实下去[1]。明确救助
明确救助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在救助过程中应当明确救助机制以及底限,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低保标准,即对不同困难程度的低保户每月可以发放不同数额的特殊补助金,而且可以根据低保类型配合新型标准完成扶贫目标;二是强化资源统一,即对更多发展困难户,解决相应的生活资源缺乏问题,诸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饮水问题等,发挥教育、住房、交通以及水利部门的联合效益,体现系统化扶贫方法,若暂时无法解决相应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对贫困人口进行相应补助,特别是一些残疾类贫困人口;三是优化保障,主要可以对供养进行统一或者分开落实,主要目标就是保证五保户的基础生活条件,例如以福利院、敬老院等形式对贫困人员进行集中供养等[2]。教育扶助
教育扶助也应当遵循从个人到户再到村、镇的循序渐进原则,即通过省、市、镇、村四级协助,从而加大扶贫政策宣传,特别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宣传,主要是提升贫困人口整体劳动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特别是一些特困户,家庭内部包含正常劳动力,则可以通过特殊招聘的方法优先分配就业。另外强化在校特困生的学业资助,避免因为学费问题而导致辍学,同时也能减少贫困代际传递。服务落实
加大服务落实也是扶贫的一种特别有效的策略,特别是对于公共服务项目来说,应当抓住项目落实,进而将其深入推广到家家户户,例如对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地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投资方式建立自来水厂,然后根据地区贫困人口情况,酌情进行免费安装和提供自来水服务。可以联动地区集市、银行、交通以及娱乐等服务推广,让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得到相应改善。另外,着重加大地区危房改造力度,同时村镇规划、农村改造等服务,引导贫困户建立特殊居住区,从而推动搬迁扶贫策略实施。动态管控
要保证扶贫是“真扶贫”,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大动态管控力度,主要也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一是构建动态管控机制,目标主要是根据“抓观点,精引导,细清除”入手,从而构建起准确的贫困人口数据库以及脱贫流程记录,同时每年跟脱贫人口数目定期进行审核和注销,若出现返贫,则应当二次审核,并且进行记录;二是强化区分监测机制,主要将贫困户归纳为民政局的监管职能,以救助扶贫的方式介入,同时诱发市场的推动例,开展开发扶贫策略,另外对一些“暂时贫困”的人口,则应当仔细监督管理,同时利用社会扶助,从而达到参与扶贫目标;三是通过科学评估体系构建,获得扶贫具体效果。例如将贫困人口平均生活水准以及脱贫人数作为判定指标,进而每季度核查,每年一验收,从而保证扶贫策略循序渐渐,逐步落实下去。结语
创新机制促进精准扶贫是目前政府部门急需落实的政策,也是改变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的最好方法,要保证扶贫工作的完全落实,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落实,配合多种制度联动,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海涛.创新机制促进精准扶贫――龙凤镇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探索[J].政策,2014,06(06):49-50.[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模式完善机制精准扶贫结硕果 凝心聚力勇于担当精准脱贫再发力――黑龙江“十二五”扶贫开发成就巡礼(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10(05):01-12.
第三篇:瞄准目标 精准扶贫 创新机制 促进发展
瞄准目标 精准扶贫 创新机制 促进发展
--县2014年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 县2014年扶贫开发工作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针对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县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按照“瞄准目标、精准扶贫、创新机制、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解决“扶谁、谁扶、怎么扶”这一问题,确保我县扶贫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力争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年内减少贫困人口 人的目标。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完善扶贫瞄准机制,解决“扶谁”问题
精准扶贫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清、效果不佳的有效途径。搞准搞实扶贫对象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前提基础,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靶向”扶贫。一是做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根据自治区扶贫办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县依据乡镇实际情况,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分解,制定了《 县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五不准”原则,按照倒排队识别法,在 个乡(镇)个行政村共识别出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 人 户,目前,已全面完成贫困户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建档立卡工作。二是做好贫困村建档立卡。按照自治区扶贫办 1 文件要求,综合考虑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制定了《 县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县 个乡(镇)个行政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 %,比全县贫困发生率高 个百分点;行政村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以下,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选定了 个贫困村,目前,按照贫困村识别相关程序正在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给贫困户建档立卡实现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解决了认识不清的问题。
(二)强化扶贫责任机制,解决“谁扶”问题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只靠扶贫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作用。
1、强化行业扶贫。通过“四结合”确保强化行业扶贫。一是与我县特色优势产业补助政策相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项目的特惠性补贴政策与各个部门的普惠性补贴政策相结合,促进在 等乡镇草畜产业,乡 等村组中药材种植,等村组设施与冷凉蔬菜种植等项目发展。二是与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在整村推进项目村优先实施危房改造项目,通过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三是与幸福村庄建设项目、主干道大整治活动结合,对整村推进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与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相结合,对整村推进村道路进行硬化。
2、引导社会扶贫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2014年社会帮扶主要以定点帮扶为主,全年参与帮扶的单位包括区、市定点帮扶单位、企业和县直部门、单位共 个,其中区级帮扶单位 个,市级帮扶单位 个,县级帮扶单位 个。我县把社会定点帮扶工作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把帮扶项目、帮扶资金与各类扶贫和农业项目、资金做到整体规划、整合项目资金,提高了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升了帮扶力度。
(三)多措并举,解决“怎么扶”问题
1、做好整村推进方案编制工作。一是各乡镇在编制整村推进村实施方案时,以“至实、最细、实用”为原则,了解贫困村的情况,对贫困人口分布、结构、致贫原因等做到了心中有数。二是科学规划,认真做好全县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基层,以乡镇发展意愿为依据做好全县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制定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一是对有发展能力和意向的贫困户,根据贫困户自身意愿制定产业帮扶措施。在 个重点贫困村种植中药材 亩、苗木 亩、菊芋 亩、冷凉蔬菜 亩;在 乡补栏基础母牛 头,在 等村补栏二元母猪 头。二是根据贫困村群众的要求,制定基础设施帮扶措施,解决贫困村群众急需解决的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在 等 个村拓宽田间道路 公里,在 等 个村硬化村组道路 公里。在 修建排水渠和农田灌溉设施。在保留自然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在 重点贫困村改造危房 户,在联 等 个贫困村实施房前屋后通道整治铺沙、垃圾处理、河道治理和大门、围墙修葺工程,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美化。
3、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缓解产业中资金短缺问题 金融创新是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有效途 径,县扶贫办积极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一是创新担保新机制。以财政资金为“杠杆”,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与金融资金捆绑放大的机制,试点将 两乡互助资金项目款 万元存入银行作为担保抵押保证金,信用贷款额度放大 倍之多,让贫困农户获得抵押贷款 多万元用于草畜产业发展,有效缓解农业信贷中的“担保难、贷款难”问题。通过观庄乡每放一笔互助资金放大贷款奖励村干部50元等措施加快放大贷款进度。二是创新项目资金和农户信贷捆绑实施机制。及时制定了《 县 年金融扶贫实施方案》全县实施“互助资金”、整村推进和“双到”扶贫工程项目的 个行政村中的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借贷款 万元(含互助资金借款)以上并用于特色产业发展,可享受 元不等的扶贫专项资金,实现了以整村推进产业到户资金和“双到”工程扶贫项目到户资金为“杠杆”,充分发挥扶贫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带动“互助资金”健康运行,最大程度整合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到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中。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贫困村数量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近年来,扶贫成本提高,实际资金需求量大,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量小,造成扶贫资金短缺。二是产业不突出,带动能力不强。我县近年来狠抓了中药材、花卉、马铃薯等产业、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力仍然不强。整村推进贫困户住房条件普遍较差,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欠账 大,效果不明显。三是资金整合难度大,难以形成合力。由于涉农资金归口管理,资金使用和服务对象不同,要将这些项目资金用于贫困村,整合使用难度较大。四是在扶贫中金融创新和支持仍然是个短板,金融扶贫任重而道远。五是今年的整村推进存在有产业的基础设施不强、等,基础设施好的产业不明显,整体推进的效果不明显。三、一些建议
一是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危房改造作为整村推进工作的基础,要在整村推进村提前启动,并将各个部门的涉农项目向整村推进村倾斜,及早做好明年整村推进村项目对接、捆绑,切实加大整村推进村的危房改造工作,通过3年的建设工作,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建议政府对贫困户贷款予以贴息,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对互助资金发放和实施情况实行单项考核,促进互助资金良好运行,在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篇:精准扶贫需“三坚持”
当前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贫困面已大幅缩小、贫困人口持续减少,扶贫开发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我们纵观现在的扶贫局面仍有一些片面追求数字扶贫、过场式扶贫的现象存在,因此在全面实现小康倒计时的紧要期,我们更要在精准扶贫中灌注持之以恒的精神。
坚持政府主导,做好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核心保证作用,建构好扶贫开发的每一步骤。一是在认识上高度重视。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之中。各级要成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建立县指导、乡镇抓、村实施的工作机制。县、镇(乡)两级领导做到既挂帅又出征,亲自深入贫困地区实地了解贫根,制定有效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二是在实施中强化督查,要建立长效扶贫机制。为确保救济式扶贫等现象的不再重燃,要组织一批督察人员经常回头看,不定时深入到扶贫点了解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确保扶贫工作进度和质量。
坚持宣传引导,提高群众自愿扶贫的积极性。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我们在开展扶贫工作时,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支持,还要在精神上给予指引。要广泛宣传国家惠民政策、脱贫典型、动员贫困群众珍惜机遇主动因地制宜。在其政策上给予支持,思想给予鼓励,让其相信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引导山区群众解放思想,树立自愿扶贫信心和决心。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区经济。一方面坚持工业发展,充分发挥园区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优势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充分借助扶贫地劳动力富余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鼓励在家务农但经济收入不多的群众多到企业工作,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产业转移,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另一方面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紧紧围绕地方特色,发展种植业、畜牧养殖、商品蔬菜等产业,推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类型、多层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第五篇:教育精准扶贫机制
上常庄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根据县局教育精准扶贫精神和学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安排。本着“治贫先治懒,扶贫先扶智”的精神,制定我校准扶贫工作机制。
一、加强对学生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多关注贫困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该生的进步。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加以记录。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该生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
三、要关心、爱护贫困后进生。
任何学生、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对后进生则易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其优点,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学生进步的。作为老师,应尊重他们,进可能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爱他们,爱是具体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动、感化学生。
四、关爱贫困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1)做到“真诚”二字,教师不应该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2)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后进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
(3)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者对后进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五、教师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现实情况。
要必须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矗要充满信心地去亲近他们,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和“知心人”。
六、技术支持
积极和帮扶学生家长联系,进行家访,了解贫困生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需要,利用学校的条件提供技术支持和力所能及的帮扶。
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日前,河北省教育扶贫工作现场会在石家庄市灵寿县召开,与会代表观摩了灵寿县教育扶贫工作,听取了石家庄市、保定市、宽城县、青龙县、威县5个市县的典型发言。河北省副省长许宁、河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教民发表重要讲话。
许宁副省长就全面推进全省教育扶贫工作讲了3点意见:
一、认识要再深化,以更高的站位看待教育扶贫
许宁说,当前,我省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动力转换接续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落实好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实现增长速度的换档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无一不需要教育的有效促进,无一不需要人才的有效支撑,无一不需要创新的有效引领。可以说,教育扶贫,是利当前管长远、最根本可持续的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扶的是智力,这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之举。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完成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任务,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强人才培养、激发人才活力,依靠人才红利破难题、趟新路。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创新创造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涌现。可见,“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
教育扶贫,扶的是思想,这是贯彻国家发展新理念的战略之策。生活上的贫困只是外在的表现,思想观念的贫困才是内在的根源。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贯彻新理念,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亟需教育来普及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运用、新的文化创意,解决贫困地区观念陈旧、思想落后、意志薄弱、思路不清的问题。可见,“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
教育扶贫,扶的是能量,这是推进全面改革新任务的战略之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一方面,通过优先发展教育,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可以让大批有志向、有能力、有决心的孩子走出大山,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贫困家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或产业工人,可以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其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可见,“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近年来我省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目前65个贫困县特别是列入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37个县,发展底子依然较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教育扶贫作为最有效、最持久的脱贫方式,把办好贫困地区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将贫困家庭的孩子培养出来,彻底拔掉贫困落后的“穷根”。
二、重点要再聚焦,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教育扶贫 许宁说,教育扶贫工作线长面广,要按照“不让一所学校掉队,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的要求,以扶贫开发重点县薄弱学校为主攻方向,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倚重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工作中要以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全面改薄”项目和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为载体和抓手,突出做到“四个坚持”,努力实现“六个全”的目标。
“四个坚持”,即:坚持育人为本、脱贫为要。优先推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突出教育扶贫“造血”功能。通过帮扶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创业,带动贫困人口整体素质提升,助推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坚持全面覆盖、精准发力。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构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因地制宜、因校谋划、因生施策,确保扶持到校、资助到生。坚持工程带动、改革驱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领域有关计划、工程、项目向贫困对象精准投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贫困家庭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坚持五级联动、协力推进。建立省统筹、市协调、县落实,省、市、县(市)、乡(镇)、校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集中发力、各方出力、持续用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六个全”的目标,即:一要实现困难学生全程资助。进一步完善贫困生建档立卡管理制度,全面掌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为实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打牢基础。要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折不扣兑现有关学杂费免除和助学金奖补政策,确保符合资助条件的子女都能享受到资助。
二要实现薄弱学校全面达标。当前,“全面改薄”已经进入承上启下的攻坚阶段,国家明确要求2016年底校舍建设竣工率和设备采购率均完成规划任务的50%。各市县一定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充分解放思想,切实解决难题,在建设用地等“卡脖子”问题上创新思路、寻求突破,确保改薄任务全面落实到位。任何市县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全省的后腿。
三要实现均衡发展全数验收。已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的县(市、区),要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提升效果,即将接受检查验收的县(市、区)尤其是贫困县,要精心谋划、提高标准、迎头赶上。要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四要实现职教通道全部畅通。把“两集中”(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推动初中向重点乡镇集中,高中和职业教育向县城或产业园区集中)作为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尊重规律、积极稳妥,进一步畅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道、中高职衔接通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联通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五要实现教师培训全员覆盖。依托“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三支一扶”“免费师范生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培养”等项目,为基层学校输送、培训一批高素质合格教师。要完善贫困县(村)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轮训机制,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六要实现智力扶持全力支撑。采取对口帮扶和阶梯帮扶的方式,引导和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省属、市属高校与贫困县建立帮扶关系,在人才培养、区域规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地投入、严实的举措、不懈地努力,将教育扶贫的成果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贫困家庭孩子入学率的持续攀升上,体现在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规模的持续壮大和人口综合素质的持续提高上,体现在贫困地区生活的持续改善和贫困人口的持续锐减上。
三、责任要再落实,以更强的保障抓好教育扶贫
大力推进教育扶贫,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切实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能力,省委、省政府是下了大决心的。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工作合力,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德政工作抓实抓好。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扶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安排,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落实好第一责任。省教育厅作为牵头部门,要履行好职责,会同省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抓好任务落实。
二要坚持一线指导。各级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要常协调、勤调度、多问效,经常深入一线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多到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确保教育扶贫扎实有效推进。省级层面在抓高等教育上档升级的同时,将更多地在基础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特色化上出思路、出招数,为教育扶贫添砖加瓦。
三要加强检查督导。国家部署的“全面改薄”项目,已列入省政府专项督查内容。省政府督查室要对照中央和省里有关要求,会同教育、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等部门,制定督促检查方案,对工程建设进度、指标完成情况、项目推进质量等逐项督查、跟踪问效,有关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向全省通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要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强对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和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
四要深化舆论引导。各地要加大对教育扶贫工作的宣传报道,多角度、全方位报导工作开展情况,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扶贫工作,努力营造导向鲜明、声势强劲、富有特色的舆论氛围。
刘教民明确了全省教育扶贫工重点作的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切实抓好教育扶贫重点工作
刘教民进一步明确教育扶贫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着力推进精准建设。要实施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学校布局,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要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努力实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应宿尽宿。加大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贫困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着力推进精准资助。认真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资助工作,有效地帮助贫困生实现无障碍就学。教育部门要主动与扶贫部门对接,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建立详细台账,摸清底数,打好基础。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三是着力推进精准帮扶。抓好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的结对帮扶体系。抓好学生结对帮扶工作,建立“一对一”关爱贫困学生机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通过扎实工作,确保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无缝对接。
四是着力推进师资培养交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实施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实行县域内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和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落实好贫困县教师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政策,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进行倾斜。
五是着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完善以市内各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根据地域特点和产业需求,按照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水平设置专业,积极组织引导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扶贫功能,做好返乡在乡农民工、企业在职职工、农村妇女的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及成人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现“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
二、坚决确保教育扶贫落到实处 刘教民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在工作中,要坚持“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原则,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切实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实效。
一是做好对象识别。要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教育系统和辖区内的教育资源和贫困学生情况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责任清,为开展扶贫攻坚提供真实情况和准确依据。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薄弱环节进行分类研判,区分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情况,列出需求清单,做到取长补短,精准帮扶。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关于推进教育脱贫行动的实施方案》内容丰富、惠及面广,教育系统各级各部门都要做好对接、抓好落实。我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省里的实施方案,是省级层面教育系统扶贫攻坚的统筹方案,各市、县(市、区)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教育扶贫政策,吃透精神实质,结合自身实际,抓紧编制完善各自的实施方案,找准定位、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强化措施,将教育扶贫工作任务在本地落细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抓好项目实施。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对教育帮扶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上既要关注到“点”,也要覆盖到“面”,做到“点面结合”。在“点”上,各项涉及人的免费资助、支持项目要以建档立卡为依据,精准到人,增强贫困群众对教育扶贫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面”上,涉及的项目,如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要优先支持,全面覆盖到“贫困村”,落实到“薄弱校”,力争让贫困地区的教育整体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是形成工作合力。教育脱贫攻坚行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系统内部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各尽其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这里需要强调两点,第一点是从教育扶贫开展范围来讲,教育扶贫不单单是62个贫困县的事,一些地市虽然没有贫困县,但是仍然肩负着贫困生资助、贫困教师帮扶、薄弱学校改造等方面的任务,各地教育部门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谋划工作。第二点是从教育系统来讲,要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教育扶贫不是一两个处室(科室)的事,而是教育系统的大事。要纠正“教育扶贫就是教育资助、教育扶贫就是给点钱”这样的狭隘观点,除教育资助、增加教育投入以外,教育扶贫的内涵更应包括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贫困地区孩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增加等内容。
三、强力推进“全面改薄”攻坚工程
刘教民强调,2016年是“全面改薄”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在提高土建类开工率、竣工率方面综合施策,确保完成“双过半”的目标。
一是抓进度,全力以赴完成任务。改薄资金量这么大,而且是“缺什么补什么”,这是补齐短板、兜住底线、推进标准化的大好机遇,但是有的县没有深刻认识、也没有用好。目前,“全面改薄”时间即将过半,可以说是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市、县要全力以赴,动员一切力量,切实加快土建类项目进度。在项目实施上,要提前谋划,充分考虑土地征用、项目审批、招投标等前期手续时间较长的情况,提前一年或半年来安排项目,尽早启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在资金支出上,各地要进一步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当年下达的专项资金要力争全部实现支出,建设资金最多结转一年,否则按照规定资金将被财政部门统筹。
二是抓质量,毫不动摇守住安全底线。“全面改薄”要牢牢把住质量关,确保师生安全。一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规范标准,严格按照抗震防护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精心设计,认真施工,严格验收。二要不折不扣地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控制勘探、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准入门槛。三要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切实把好施工材料进场关、隐蔽工程检查关、工程竣工验收关。四是严把设备采购质量关。严格按照省制定的教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采购基本技术要求,严把招标采购规范关和设备验收质量关。
三是抓布局,细致周密调整项目规划。省里的原则是可以对土建类项目调整,但是在程序上需经县政府会议研究通过后报各市政府备案,并报送“省改薄办”。各县调整前要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重点审核实施范围是否符合要求,建设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超标准、超规模豪华建设问题,资金来源是否明确具体,地方资金是否落实等。调整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0%,今年调整的项目必须保证资金有来源、当年可实施,当年不能实施的项目暂不进行调整。
四是抓督导,强化“全面改薄”绩效管理。今年2月,省制定出台了《“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导实施办法》,各地要按照办法要求,采取“日常监督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县责任督学的作用,强化对“全面改薄”工作的日常检查,随时跟踪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督促工作进展。省将建立工作激励与问责机制,把“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对职责落实不到位的地区给予通报批评,对项目进展不力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进行问责。同时,各地要坚持加大投入与强化监管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保证资金管理使用有依据、有目标、有责任主体、有监管、有绩效。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重大经费项目必须由集体研究决定,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方向和范围,保证各项资金使用安全、合规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