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产业扶贫机制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扶贫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扶贫开发中,我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以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民族和边关旅游、劳务经济等为主的产业扶贫,并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市场变化特点,积极探索创建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在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
从我区实际看,目前制约产业扶贫的问题主要有: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后续资金不到位,影响产业培育和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不够,数量少、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不平衡,一些贫困地区始终未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不显现;产业项目与市场不衔接,市场竞争力弱;产业扶贫创新机制不完善,等等。要把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作为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发展产业扶贫中促创新,在创新中谋产业扶贫大发展。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
精心编制我区产业扶贫规划,确立具有我区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类别、扶持项目,发挥产业扶贫的最大效应。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是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下大力气壮大我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万元增收工程”,集中力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示范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发展。加强旅游开发规划引导,对贫困地区山水风光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带动旅游相关的餐饮、旅馆、电信、交通等传统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拓宽旅游扶贫的发展空间,增加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
抓好产业项目开发,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发展一个好的入户产业项目,是帮助农户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好产业项目,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粮食、蔗糖、水果、桑蚕、蔬菜、茶叶、中药材、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等重点产业,促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在发展非农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缫丝、制药、剑麻、木片加工等农林产品加工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题旅游项目,以及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民族传统美食、农副土特产品开发项目。通过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扶贫产业模式,把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的产业开发项目发展起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的实现路径 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着力在提高生产者与市场的关联度上做文章,从战略制定、要素提升、健全机制等方面进行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在战略上制定产业化扶贫的目标和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把科技扶贫和劳动力培训作为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持续支持贫困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金融改革,破解探索股份化扶贫模式的难题。开展金融扶贫工程,实行从种养加到销售、品牌推广全产业链的融资支持。推进产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示范、入股分红和股份合作经营等产业扶贫发展机制;建立扶贫资金统筹和监管、扶贫项目建设和效益评价、到户精准扶贫等扶贫管理机制;建立县乡主体责任、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社会扶贫参与等扶贫协调机制。
从“四个着眼于”切入,为产业扶贫创造良好条件
着眼于提高扶贫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从基础设施、农村市场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4.94% 资金 研报]质量安全等方面,创造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着眼于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力,从统筹规划、政策扶持、产业投入、市场信息服务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创造产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整合资源抓好扶贫开发,从整合各类政策、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改革资金分配使用方式、下放项目资金调配权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集中解决好群众迫切需要的产业发展问题,提高产业扶贫成效;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众参与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农民参与产业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条件,促使贫困群众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双提升。
第二篇:创新扶贫机制 促进精准扶贫
创新扶贫机制
促进精准扶贫
摘要:当前我国呈现出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容易导致诸多社会问题,例如贫困人口过多,政府负担和压力巨大,贫困延缓社会发展的步伐等。虽然国家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扶贫政策,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导致扶贫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对扶贫政策和措施进行改革,也是政府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创新机制;精准扶贫;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32
目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设定了到2020年完全脱贫的目标,而各省也确定了今后扶贫工作开展的原则,即以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思想为指导,对重点贫困县、特困县拓展扶贫政策,从而达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奔小康的目标。笔者就创新机制促进精准扶贫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主要是指政府扶贫过程中应当具有系统化理念,即通过由上而下进行逐个地区、逐个村镇,逐户逐人进行核查,然后按照指定程序锁定准确的扶贫目标,即入户评议、地区公开、政府审核、市检查以及省备案的逐层程序,从而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同时本着统筹以及持续发展的眼光,从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入手,可以分为居住条件、家庭负担、经济来源三个方面,然后将锁定的贫困目标再次分为三种:特困人口,即没有基本生活保障;五保户,即只有低保来源,生活困难;一般贫困户,即难以维持未来发展,从而进行识别和区分,采取相应的手段,差别扶贫,进而将扶贫工作有效落实下去[1]。明确救助
明确救助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在救助过程中应当明确救助机制以及底限,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低保标准,即对不同困难程度的低保户每月可以发放不同数额的特殊补助金,而且可以根据低保类型配合新型标准完成扶贫目标;二是强化资源统一,即对更多发展困难户,解决相应的生活资源缺乏问题,诸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饮水问题等,发挥教育、住房、交通以及水利部门的联合效益,体现系统化扶贫方法,若暂时无法解决相应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对贫困人口进行相应补助,特别是一些残疾类贫困人口;三是优化保障,主要可以对供养进行统一或者分开落实,主要目标就是保证五保户的基础生活条件,例如以福利院、敬老院等形式对贫困人员进行集中供养等[2]。教育扶助
教育扶助也应当遵循从个人到户再到村、镇的循序渐进原则,即通过省、市、镇、村四级协助,从而加大扶贫政策宣传,特别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宣传,主要是提升贫困人口整体劳动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特别是一些特困户,家庭内部包含正常劳动力,则可以通过特殊招聘的方法优先分配就业。另外强化在校特困生的学业资助,避免因为学费问题而导致辍学,同时也能减少贫困代际传递。服务落实
加大服务落实也是扶贫的一种特别有效的策略,特别是对于公共服务项目来说,应当抓住项目落实,进而将其深入推广到家家户户,例如对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地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投资方式建立自来水厂,然后根据地区贫困人口情况,酌情进行免费安装和提供自来水服务。可以联动地区集市、银行、交通以及娱乐等服务推广,让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得到相应改善。另外,着重加大地区危房改造力度,同时村镇规划、农村改造等服务,引导贫困户建立特殊居住区,从而推动搬迁扶贫策略实施。动态管控
要保证扶贫是“真扶贫”,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大动态管控力度,主要也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一是构建动态管控机制,目标主要是根据“抓观点,精引导,细清除”入手,从而构建起准确的贫困人口数据库以及脱贫流程记录,同时每年跟脱贫人口数目定期进行审核和注销,若出现返贫,则应当二次审核,并且进行记录;二是强化区分监测机制,主要将贫困户归纳为民政局的监管职能,以救助扶贫的方式介入,同时诱发市场的推动例,开展开发扶贫策略,另外对一些“暂时贫困”的人口,则应当仔细监督管理,同时利用社会扶助,从而达到参与扶贫目标;三是通过科学评估体系构建,获得扶贫具体效果。例如将贫困人口平均生活水准以及脱贫人数作为判定指标,进而每季度核查,每年一验收,从而保证扶贫策略循序渐渐,逐步落实下去。结语
创新机制促进精准扶贫是目前政府部门急需落实的政策,也是改变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的最好方法,要保证扶贫工作的完全落实,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落实,配合多种制度联动,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海涛.创新机制促进精准扶贫――龙凤镇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探索[J].政策,2014,06(06):49-50.[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模式完善机制精准扶贫结硕果 凝心聚力勇于担当精准脱贫再发力――黑龙江“十二五”扶贫开发成就巡礼(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10(05):01-12.
第三篇: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产业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产业活力
**镇蔬菜产业示范带地处镇宁自治县**镇西北部,距黄果树瀑布10公里,距离镇宁县城20公里,是**镇重点打造蔬菜产业示范园区。近年来,**镇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有关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立足点,突出我镇蔬菜产业特色,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决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继续深化“三权”促“三变”改革,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立足优势,精准定位产业发展
**镇地处黄果树5A级旅游景区和夜郎洞4A级旅游景区之间,沪昆高速、六镇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耕地多处于山槽之间和河流沿线,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有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镇党委、政府通过研判,确定把蔬菜和精品水果作为主打产业,并聘请贵州省农科院果树所为我镇编制蔬菜产业和精品水果发展规划,规划在可布河沿岸、夜郎洞公路沿线发展蔬菜种植和精品水果种植,打造集采摘体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带,逐步形成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
二、筑巢引凤,完善生产销售链条
2017年5月至今,**镇政府采用“筑巢引凤”的方式,通过申报产业扶贫、一事一议、土地整治、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建设机耕道53.5公里、整治土地8000余亩、配套配管设施1000亩,修复灌溉排洪沟渠13公里、整治山塘1个,疏通河道3条8公里,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园区建设环境,切实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两年来,**镇政府已成功引进贵州新润园林有限公司、贵州惠农达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贵州盛泰绿源农业科技发有限公司、镇宁同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镇宁粤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五家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分别对全镇流转的15000余亩土地进行农业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并利用企业人脉和资源优势,把农产品直销贵阳、重庆、长沙等地农产品交易中心,解决农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和生产风险等问题,增强群众种植信心。
三、整镇推进,规模发展农业种植
由镇级平台公司统一流转土地,龙头企业负责经营管理,农户土地入股,村集体组织协调,采取“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合股联营、合作生产的方式,实施现代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园和蔬菜产业示范带建设,整镇推进蔬菜、精品水果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四、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镇大力推行“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可获得保底租金,在扣除生产成本后利润按比例分红,同时可以“返租倒包”的形式发展产业,也可在蔬菜产业园区内务工,实现了“生产投入零成本、经营管理零风险、劳动就业零距离”,有效解决了农户就近就业和增收问题。
五、产业转型,打造扁担亮点
一是实现土地资源向市场资本转变。**镇政府平台公司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流转,并与第三方企业合作统一进行经营、管理,为规模化、节约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提供了用地保障,使**镇以前零星低效益耕作和撂荒的土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二是加速农业结构深度调整,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镇实施“筑巢引凤”工程,通过在流转的土地上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龙头企业把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产业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园区及蔬菜产业带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三是探索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引领当地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整镇推进蔬菜、精品水果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四是实现了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有效破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通过采取“平台公司+企业+农户”的模式规模化生产后,农民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在园区学到了现代农业耕种技术,实现了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一方面增加了收益鼓了腰包;另一方面还能照顾家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土地闲置问题、脱贫增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政策宣传,转变群众观念。加大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力度,在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将土地流转发展产业,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二)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及资源优势,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农业经济资源,加速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优化结构,向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方向发展。
(三)依托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依托我镇资源禀赋,加大力度扶持优质蔬菜、精品水果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体,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推进**镇农产品精深加工,扩大产业链条。
(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依靠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动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挖掘培养农村优秀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培育农村经济自身“造血”功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第四篇:创新财政扶贫机制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范文
创新财政扶贫机制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罗霄山脉南麓中段的遂川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山多、人多、耕地少的老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现辖23个乡镇和2个国营林场,总人口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该县通过“八七”扶贫攻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新一轮的扶贫开发,该县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不断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总目标,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十年,该县多方筹措扶贫资金累计达4.8亿多元,给该县贫困乡镇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增强。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县100%的行政村实现通电、通邮;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电视;农村水利设施、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等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5.179亿元。财政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十年,全县累计投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扶贫资金达2.3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98个,基本解决了全县10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五难”和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十年来,兴建和改造乡村公路345公里,兴建桥梁101座,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兴修水利设施196处,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6宗,解决了3670人的“饮水难”问题;新建和改造电网88.3公里,解决了286个自然村、2623户、1万多人的“用电难”问题;兴建和改建学校24所,解决了2300多名学生“入学难”问题;修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9处,做到了村村有医疗卫生所(室),解决了“看病难”问题;兴建沼气池1436座,涌现出3个沼气村,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2、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该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木竹、果茶、畜禽、药材、桑蚕五大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依托产业开发、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近十年,该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立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建基地,促进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十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基地建设的财政扶贫资金达7400多万元,建成400亩以上的连片基地30多处。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多种经营基地450多万亩。其中:果茶基地158万亩、中药村基地4.4万亩、木竹基地239万亩、桑蚕基地2万亩、畜禽饲养及加工基地46.6万亩。2010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1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创税收4300多万元。产业辐射劳动农户11.4万户(其中贫困户1.6万户),覆盖农户面达83%,农民年人均从中获益280元,年减少贫困人口0.4万人。
3、龙头企业逐步崛起。该县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结合起来,以改革为动力,以资产为纽带,加速转换经营机制,采取股改激活、联合带活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已建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年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年创税收5100多万元,基本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产品流通有效搞活。该县依托区域资源的优势和产业特色,市场流通进一步搞活,目前全县共有362个流通中介组织、6.4万营销人员,在上海、北京、广东等20多个省市建立了460多个销售网点;在西南部乡镇,建成了金桔和茶叶收购市场;在县城和五大产业集中产区建成了39个遂川土特产交易市场,使遂川成为全省较大的果茶、木竹、桑蚕、畜禽、药材产销集散地。这些市场既有突出的区域特色,又有很强的辐射功能,不仅促进了生产,搞活了流通,而且为农民解决了买难卖难的问题,并从中直接受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5、科学技术不断推广。该县始终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支撑
点常抓不懈。一是广泛开展科技培训。近十年,全县共举办各类种养加工技术培训班448期,参加培训的达8.3万人次,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二是努力健全科技网络。在农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全县专(兼)职农业科技人员发展到3800多人,做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三是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为把科技信息及时送到千家万户,该县开设了“118”农业科技服务热线,成立了农业科技专家服务队,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架起了桥梁。
6、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一是确定重点扶贫对象。由扶贫办牵头,每三年一次对贫困户进行重新核定,建档立卡,进行重点扶持。按照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全县共确定了108个贫困村为重点扶持对象,并分村制订了村级群众参与式扶贫规划。二是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为解决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贫困群众的生活和生存问题,该县自2003年开始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工作中,不断强化措施,建立了“县负总责、乡镇实施、群众参与、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并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坚持深山区移民与地质灾害区移民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建设小康示范村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相结合;坚持移民安置与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个私经济相结合。八年来,全县共投入建房补助资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亿元,共搬迁移民7357户、33490人,其中就近避灾搬迁2586户、11297人。对198个行政村的511个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实行整体搬迁,共建立移民集中安置点147个,集中安置移民4781户、21563人。从根本上改变了移民的生存环境,解决了求医、就学、行路难的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的帮扶引导,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的目标。同时,该县把移民搬迁与圩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安置好了移民又做大了圩镇。另外,为切实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该县自2004年开始推行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改革试点工作。工作中,坚持“贫困户受益、向重点村倾斜、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同时结合县情,注重实效,做到了“四个确保”即:抓调研,确保对象准确;抓宣传,培育诚信观念;抓引导,确保贷款用途;抓服务,确保农民增收。七年来,全县共向15896户贫困农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9860万元,贴付利息335.6万元,贷款贴息户年人均增加收入46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发展了农村金融市场。
7、资金管理不断加强。该县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了五项制度。一是项目申报制度。通过建立财政扶贫项目库,突出扶贫重点,使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效益性。二是项目管理制度。财政扶贫项目全部实行合同制管理,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质量、时限、责任等在合同中进行明确规范。财政补助资金在5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单位。项目竣工后,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逐个进行验收,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为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制订了《遂川县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实施细则》,从2003年1月起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实行报帐制管理,即在县财政设立报帐专户,各项目实施单位按项目计划、工程进度填写请款单,定期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帐凭据,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送财政部门审批后从县专户直接拨付到乡镇专户,大大缩短了资金流转时间,防止和杜绝了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推行大宗扶贫物品(如沼气池灶具等工程材料)集中采购制度,这样既保证了资金安全,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审计制度。除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资金进行检查监督外,还接受审计部门对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监督,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五是公开制度。把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向乡镇交底,向项目单位公开,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篇:金融扶贫机制
新时期我国金融扶贫的机制与模式创新研究
1.关于金融扶贫机制设计问题
金融扶贫与财政扶贫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扶贫方式,在国家的整个扶贫失业中而这缺一不可。金融扶贫机制的设计需要考量财政扶贫,发挥金融业的作用,处理好盈利性金融业和政策性扶贫二者的关系,且金融扶贫需发挥主体作用。无论是财政扶贫还是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大体相同,主要原因就是政府扶贫制度不合理。扶贫机制的设计需要明确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实施者之间的关系和贫困人口与政策实施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继续沿用“财政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货”的战略体系,运行机制转变为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唐绍祥,2006)。有学者曾对环首都贫困县扶贫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扶贫项目选择和扶贫资源整合机制,确保扶贫机制的长效性以及通过机制创新,变“扶贫”为“防贫”等建议。广东省梅州市拾荷村创建了地区性的拾荷模式金融扶贫机制,实现了由传统的资金扶贫、项目扶贫向制度扶贫、机制扶贫转变,走出了一条运用金融机制扶助贫困山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王敬力,2011)。为更好的扶贫,需要通过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作用,加强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大型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中的作用很大,但近年来支农力度开始下降,这就需要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激励相容理论和博弈论等机制设计理论有效引导大型金融机构,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适用性和执行性的机制,以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王庆国,2009)。并且各种金融机构在机制设计理论指导下通过整合各反贫困力量,建设横向传递机制(赵曦,2009)。刘娟(2010)对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和实现城乡共同目标这三层次目标在不同扶贫任务和地区差异上提出“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两轮驱动扶贫机制,并提出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扶贫资金投入管理、扶贫项目瞄准、产业扶贫等机制。而韩伟等(2013)则认为其存在一定缺陷,为更好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创新。他们提出企业、政府和个人多主体参与的扶贫系统机制构建,此系统拥有启动、培育和发展三层联动扶贫机制、实施保障机制和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分别对三层次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扶贫,各个主体积极参与以实现脱贫。湖北省通过实践建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持续金融扶贫机制,制定了60余项本土的扶贫措施和5类扶贫开发举措。贫困地区的脱贫得到一定改善,但距离形成金融扶贫投入———扶贫地区经济增长———金融资产保值增值———金融资源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有一定距离。可持续发展金融扶贫机制能让金融扶贫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实现平衡,我国需要积极践行(胡德,2013)。
2.关于金融扶贫模式问题
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主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小规模的救济式扶贫到现在的以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综合型扶贫阶段,国内的金融扶贫模式也在不断改变。我国最初是具有明显政府干预色彩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模式。改革开放到2000年间,金融扶贫以注重社会效益的福利性贫困为主要模式,政府意志主导。但这种模式最终给农村地区带来很大的危害,导致金融机构几乎不涉足金融扶贫工作。在严重的寻租行为和低下的资金使用效率下,国家开始对扶贫贴息贷款体质进行改革,对扶贫贴息贷款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曾有人提出在农信社和互助资金结合上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如扶贫贷款风险保证金模式、扶贫担保公司模式、委托贷款模式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黄承伟等,2009)。扶贫贴息贷款深入推进,从奖补资金模式、担保基金模式、民间金融中介模式、国际援助模式发展到至今的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的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杨谊,鲁志新)。甘肃省贴息资金为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农户贷款渠道拓宽,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李文瑞,2012)。但国有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机构、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在商业化趋势下金融扶贫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在拥有政策和体制机遇条
件下,政府部门不断推进金融扶贫模式,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改革、创新以及政府扶持等多渠道强化。徐荟竹等(2012)认为我国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吸收国外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多元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各方面模式的经验教训,建立合适的政府积引导支持的金融扶贫模式。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之一,一直以来积极参与金融扶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扶持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培育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放贴息贷款、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机构、强化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但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不断完善,且探寻与商业化经营的结合点(农村产业金融部课题组,2013)。商业银行具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关键性的资金问题,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美国、印度、泰国和巴西等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中发挥很大作用,通过其可行性分析,杜晓山(2013)提出了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举措。不同类型的金融要采取不同的金融扶贫模式,现在的金融扶贫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金融扶贫要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制金融的作用,坚持体制上与商业性金融融合、目标上与政策性金融一致。且强调其不同于财政支农和资源的完全市场化自由配置,强化其主体地位,处理好政府与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