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云南省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3 01:2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4、云南省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4、云南省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24、云南省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管理暂行办法

2007-11-13 17:29:41

为推进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贫工作,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探索资金、权力、责任、任务到县的扶贫模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扶贫资金的到村、入户率,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依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管理办法》、《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的精神,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试点县的确定

(一)试点县确定的基本条件:党委、政府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有如期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积极性;扶贫开发工作措施过硬,有解决温饱的成功经验;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良好,扶贫资金管理规范,使用效益好;贫困人口较少、贫困发生率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高;属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其。

(二)试点县确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全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经济综合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占有耕地资源。人均粮食产量)、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肉类占有量)、农村贫困规模和程度(绝对贫困入口、绝对贫困发生率)等指标,加上权重进行综合测算,提出如期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试点县的名单。征求各地州市意见后,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三)经省政府同意,确定昭通市威信县、昆明市禄劝县、曲靖市富源县、楚雄州永仁县、红河州泸西县、文山州文山县、思茅市普洱县、大理州弥渡县、保山市施甸县、迪庆州德钦县、丽江市永胜县、怒江州泸水县、临沧市临翔区为试点县,开展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工作。

第二条创新扶贫机制的内容

从扶贫对象的确定,资金和项目安排的透明度、公开性,贫困农户的参与性,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持续性,项目资金的整合与项目管理权限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第三条工作任务

试点县实行一年一定工作任务,一年一考核的方式管理。

根据《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中所规划的扶贫任务,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各县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具体的年度建设任务与年度工作目标。

第四条工作方式和原则

试点县扶贫开发工作要依据扶贫开发规划,坚持以贫困村委会为基本单元,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扶持手段,采取开发式扶贫的形式,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坚持四个原则:

(一)目标瞄准原则。要以尚未解脱解决温饱的特困人口(2003年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37元)和初步解决温饱但不稳定的贫困人口(2 003年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82元)为扶贫对象。

(二)广泛参与原则。农民是扶贫开发的主体,是主要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一切扶贫开发活动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农民的愿望出发,服务于农民,从扶贫开发项目选择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要切实保证农民的参与。

(三)综合开发原则。扶贫开发要坚持综合开发、全面发展,把扶贫开发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四)可持续性原则。扶贫开发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扶贫开发必须与计划生育、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相结合;扶贫开发必须把提高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根本目标。

第五条扶持政策与措施

(一)列入《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l一20l0年)》规划的重点村建设、,温饱村建设、安居工程、特困民族乡、易地搬迁项目资金,按照总体规划给予安排扶持;

(二)以工代赈资金,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在项目安排上给予适当倾斜扶持;

(三)加大信贷资金规模。本着“贷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增加投放规模;

(四)相关部门的项目安排,围绕着安居工程的配套,即基本农田、五小水利工程、沼气、节能灶、经济作物、经济林果、发展大牲畜等项目进行配套安排;

(五)交通、电力、水利、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安排的项目对试点县进行倾斜。

第六条资金项目管理

(一)试点县年度扶贫资金安排计划由省扶贫办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当年财政预算和扶贫任务编制年度投资计划,联合报省政府审定同意后直接下达试点县。以工代赈资金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各县根据省下达的扶贫资金规模,按照已编制的扶贫规划自主整合编制年度项目计划,报地(州、市)扶贫办及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备案。

(二)试点县应根据扶贫规划建立扶贫项目库,按照项目安排扶贫资金。严格实施对象,优先安排最贫困的村和农户。项目的选择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项目的实施。要建立责任制,落实责任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投资较大的项目工程依法实行招标制,做到项目建设和物资采购公开透明。严格把关,确保扶贫物资质量。项目村要结合村务公开,张榜公布项目实施数量、建设内容、资助对象、补助标准及物资发放等情况。要切实加强项目的后续管理,充分发挥各类设施的使用效益。

(三)试点县要按照中央和省制定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和使用好各项扶贫资金,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财政专户管理,认真执行资金回补报帐制、扶贫资金使用公示制等制度,确保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第七条组织管理

试点县要按照“省级监督检查,地(州、市)督办、县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在思维方式、领导考式、工作方式上力求新突破。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统筹,将扶

贫资金与扶贫任务、责任、权力挂钩,由县级扶贫部门为主负责,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部门的扶贫开发行为,整合资金,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全面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进步。

试点县要将扶贫开发工作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各级责任人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监督检查

(一)试点县每年要将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实施情况向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出书面报告。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对试点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专项检查。

(二)省里每年将组织有关部门对试点县的扶贫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同时各试点县要接受财政部驻云南专员办对扶贫资金的检查。

第九条考核

(一)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1 3个试点县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次年初试点县自查核对责任状中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地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初审验收,经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检查后,确认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二)对部分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民年人均占有粮食、全面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安居工程、易地搬迁工程等考核指标中,凡有一项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验收。其他指标有两项以上(含两项)达不到标准的,检查验收不予通过。

(三)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和用扶贫资金平衡财政预算的,要追究直接责任入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同时追回被违规使用的资金。

第十条本办法由云南省扶贫办负责解释。各试点县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第十一条本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23、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保证财政扶贫资金合规使用和充分发挥效益,根据国家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农字[2000]18号),省委、省人民政府制定的《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云发[2002]7号)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云发[2004]2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是各级人民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设立的专项资金。

本办法所称的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列入国家预算“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科目中的财政专项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第三条 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按照《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所确定的目标、扶贫重点、工作任务及补助标准进行分配。

第四条 中央财政补助的财政扶贫资金,按照中央规定的使用范围安排使用。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应当与中央补助的扶贫资金统筹安排,重点投向国家和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落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乡、村。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随着本级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不得要求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配套财政扶贫资金。

第六条 财政扶贫资金应当用于下列项目:

(一)支持贫困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贫困乡村的道路(含桥、涵)、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生态建设、易地扶贫开发项目、架设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贫困乡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方面的补助;

(二)对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设施补助。包括贫困农户的茅草房、杈杈房等危陋住房改造,以贫困农户为单元修建的小水窖、小水池、沼气池、节柴灶、人畜饮水工程及牲畜厩舍改造等;

(三)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开展科技扶贫(包括优良品种、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等),对贫困地区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企业或农户的贷款贴息补助;

(四)与贫困乡村的外资扶贫项目相配套的开支;

(五)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而进行的技能和科技知识的培训;

(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提取的扶贫项目管理有关开支。

以工代赈资金的重点投向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条 财政扶贫资金不得用于下列支出:

(一)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开支和人员工资;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

(三)弥补企业亏损;

(四)修建楼、堂、馆、所及职工住宅;

(五)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下属的经济实体的开支;

(六)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政府性非扶贫债务;

(七)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八)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

(九)小额信贷及其他形式的有偿使用;

(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

(十一)其他不符合财政扶贫资金用途的支出。

第八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省、州(地、市)、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当开设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对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当年结余的扶贫资金,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专户存储所得利息,全额用于扶持贫困乡村的经济社会扶贫开发项目。省、州(地、市)部门使用的财政扶贫资金,应当在同级财政报账;县级以下部门使用的财政扶贫资金,应当在县级财政报账。

第九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拨付。实行报账制管理的财政扶贫资金,对直接用于农村贫困人口的补助费用,应当按照项目预算一次性拨付;对建设性项目拨付的第一笔项目启动金,其比例最高不能超过投入资金总金额的50%;对扶持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项目,只能按照投入总金额30%的比例拨付,其余资金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实行财政报账回补。

第十条 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程序。中央和省级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由省财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扶贫工作计划提出初步分配方案,与省扶贫办、省发改委等部门协商后,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同意的扶贫资金预算,由省财政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发文执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变更省下达的扶贫项目、扶持标准、定额和预算。

第十一条 财政扶贫资金必须及时足额到位。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主管部门项目计划,自收到中央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之日起15日内,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落实到项目并拨付到地州市级财政;州(地、市)财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省级财政下拨的财政扶贫资金之日起7日内将上级财政扶贫资金拨付到县级财政;县(市、区)财政部门自收到上级财政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之日起10日内将扶贫项目的第一笔启动金拨付到扶贫项目实施单位,并督促项

目主管单位及时进行项目资金报账和回补剩余的项目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扶贫项目实施单位加快工程进度,尽量减少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年末结余。

第十二条 扶贫项目管理费的提取和使用。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每年从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中分别按照1.5%和1%的比例安排项目管理费;州(地、市)、县(市、区)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扶贫开发工作需要,从本级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中按照不超过1.5%的比例提取项目管理费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财政扶贫资金中提取项目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

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必须全部用于县级;省级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必须用于省、州(地、市)、县(市、区)。

财政部门安排的扶贫项目管理费,应当用于扶贫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项目资金报帐制管理、扶贫公告公示等开支。

第十三条 扶贫培训费的安排使用。在特困民族乡、重点村、安居温饱村、易地开发、科技扶贫项目中,对贫困农户进行培训的财政扶贫资金应当主要用于对贫困农民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费用最多不得超过该项目财政扶贫资金总额的10%。除上述项目外,其他扶贫项目不得安排扶贫培训费用。

第十四条 逐步推行将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拨付到县。选择部分县开展将扶贫权力、任务、资金、责任落实到县,限期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机制创新试点,按照《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各种渠道的扶贫资金进行整合,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试点县,再由试点县确定具体实施的扶贫项目,并报省级财政部门和扶贫主管部门备案。各地应当加强扶贫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

第十五条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责任制。县(市、区)级财政部门和扶贫主管部门应当逐级签订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财政部门负责及时拨付财政扶贫资金,并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扶贫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上级财政部门和扶贫部门对县级财政扶贫资金到位和使用效益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 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财政扶贫资金的公告、公示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相关单位组织实施,按照谁决策、谁公告公示、谁受理反馈意见的原则,县、乡两级应当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公开栏(墙)、项目竣工牌、会议及告示等形式,将财政扶贫资金总量、来源、性质、用途、分配原则和计划等内容和项目完成情况在实施地点进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提高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第十七条 实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表管理制度。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单位,执行终了后,应当编制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上一级财政部门。

各州(地、市)财政部门应当根据财政部关于财政总决算的编报要求和其他有关规定,按时向省财政厅报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表,并于季度终了后10日内向省级财政部门报送本地区的扶贫专户资金拨付进度表。

第十八条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的监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及其财政、审计、监察、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财政扶贫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发现违纪违规的,应当依法处理,并追究有关分管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九条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的定期审计和检查制度。省级审计部门、财政部门每三年开展一次财政扶贫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审计部门每年开展一次财政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对查出的违规问题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有下列违规使用财政扶贫资金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一)对骗取、套取、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由财政部门会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如数追回财政扶贫资金,并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应当依纪依法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二)对滞留、截留、挪用、挤占财政扶贫资金的,由财政部门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如数追回财政扶贫资金,并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视情节轻重,依法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

(三)对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平衡预算,以及延迟下拨资金和违反规定自行调整扶贫项目资金的,由财政部门对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省级财政部门在决算中如数扣回,并由纪检、监察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其他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视情节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创新产业扶贫机制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扶贫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扶贫开发中,我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以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民族和边关旅游、劳务经济等为主的产业扶贫,并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市场变化特点,积极探索创建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在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

从我区实际看,目前制约产业扶贫的问题主要有: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后续资金不到位,影响产业培育和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不够,数量少、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不平衡,一些贫困地区始终未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不显现;产业项目与市场不衔接,市场竞争力弱;产业扶贫创新机制不完善,等等。要把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作为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发展产业扶贫中促创新,在创新中谋产业扶贫大发展。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

精心编制我区产业扶贫规划,确立具有我区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类别、扶持项目,发挥产业扶贫的最大效应。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是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下大力气壮大我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万元增收工程”,集中力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示范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发展。加强旅游开发规划引导,对贫困地区山水风光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带动旅游相关的餐饮、旅馆、电信、交通等传统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拓宽旅游扶贫的发展空间,增加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

抓好产业项目开发,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发展一个好的入户产业项目,是帮助农户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好产业项目,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粮食、蔗糖、水果、桑蚕、蔬菜、茶叶、中药材、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等重点产业,促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在发展非农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缫丝、制药、剑麻、木片加工等农林产品加工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题旅游项目,以及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民族传统美食、农副土特产品开发项目。通过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扶贫产业模式,把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的产业开发项目发展起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的实现路径 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着力在提高生产者与市场的关联度上做文章,从战略制定、要素提升、健全机制等方面进行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在战略上制定产业化扶贫的目标和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把科技扶贫和劳动力培训作为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持续支持贫困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金融改革,破解探索股份化扶贫模式的难题。开展金融扶贫工程,实行从种养加到销售、品牌推广全产业链的融资支持。推进产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示范、入股分红和股份合作经营等产业扶贫发展机制;建立扶贫资金统筹和监管、扶贫项目建设和效益评价、到户精准扶贫等扶贫管理机制;建立县乡主体责任、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社会扶贫参与等扶贫协调机制。

从“四个着眼于”切入,为产业扶贫创造良好条件

着眼于提高扶贫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从基础设施、农村市场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4.94% 资金 研报]质量安全等方面,创造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着眼于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力,从统筹规划、政策扶持、产业投入、市场信息服务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创造产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整合资源抓好扶贫开发,从整合各类政策、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改革资金分配使用方式、下放项目资金调配权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集中解决好群众迫切需要的产业发展问题,提高产业扶贫成效;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众参与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农民参与产业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条件,促使贫困群众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双提升。

第四篇: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更新日期:2008-8-26 11:33:59

索 引 号:532329-006800-20080826-0004

名 称: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贫开办发〔2010〕108号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现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易地开发扶贫是扶贫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服从于各级扶贫开发规划,在村级规划基础上形成易地开发扶贫总项目。凡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易地开发扶贫项目规均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省、地、县扶贫办按照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负责编制本级易地开发扶贫规划和项目投资计划,协调好各方关系,组织实施好易地开发扶贫项目。

第四条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要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把好市场准入关,实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开工报告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精心勘测、设计,强化施工管理,切实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

第五条总项目的立项。易地开发扶贫总项目的立项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环节。

(一)县级扶贫办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经县政府同意后,以政府文件上报,在经上一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省扶贫办,省扶贫办组织有关专家和领导对实地进行考察评议后审批。

(二)项目建议书经省扶贫办批准后,由县级扶贫办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要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县政府同意后,以政府文件上报,在经上一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初审后,附本级政府配套资金承诺意见,报省扶贫办,省扶贫办在组织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和专家评估论证后,提出具体意见,报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

第六条子项目的审批。总项目在经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后,各级扶贫办要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估论证报告,委托有关相应资质的单位,搞好子项目前期的各项工作,编制子项目勘测、设计文件,组织有关相应资质的机构和专家对勘测、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并在总项目投资规模内,审批子项目,建立项目库。其中: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子项目,由省扶贫办负责组织评审和审批;100万元以下的子项目,由地(州、市)级以下扶贫办组织评审和审批,并根据省扶贫办备案。各级扶贫办对审批权限内,达不到前期工作深度、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的子项目,负有组织领导责任;勘测、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负责。

第七条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和下达。省扶贫办每年年初,根据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的转移安置计划和投资计划,下达各地投资规模控制数。县级扶贫办在接到此通知两个月内,按照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结合安置区建设的实际,依据投资规模控制数,编制项目投资计划,经上一级扶贫办审查后报省扶贫办,由省扶贫办审核后商省财政厅等省级有关部门,形成具体意见报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下达。

第八条易地开发扶贫产业建设贷款项目,按照《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产业开发项目贷款申报程序》和农行的有关规定,采取“双线”上报的形式申报贷款。各级扶贫办要认真做好项目的论证、审查和推荐立项工作。

第九条项目的竣工验收。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建成后,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总项目必须在子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合格后,由省扶贫办主持或委托地(州、市)级扶贫办主持验收。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子项目,由省扶贫办主持或委托地(州、市)级扶贫办主持验收;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子项目,由地(州、市)级以下扶贫办主持验收。

第十条项目的移交和安置区的考核。验收合格的项目,各级扶贫办要及时按照规定移交给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并办理有关手续;对规定之外的零星小型工程,应移交给农村基层组织。安置区的各类生产生活设施,要建立管理和维护制度,并在竣工项目区设立“标志牌”。总项目竣工验收时、安置区建成满2年时,各级扶贫办要围绕易地开发扶贫目标,对转移安置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进行初期、后期的考核。

第十一条易地开发扶贫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扶贫专项贷款和其它资金。易地开发扶贫无偿资金,主要用于安置区安居房,其它农田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服务配套工程,科技扶贫和农村生态能源的建设;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的规定进行管理,实行报帐制。易地开发扶贫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安置区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部分有偿还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扶贫信贷资金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统计监测制度。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全过程的文件材料,都要按规定收集整理、立卷归档。要建立统计监测的组织体系和内容体系,统一口径和指标,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统计监测方法,抓好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工作,实行统计年报制和监测季报制。

第十三条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各级扶贫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实行工程质量报告制,强化施工现场检查,对关

键性项目要进行稽察。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强化对项目资金的监察、审计工作。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由省扶贫办、有关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缓建或停建项目。

(一)不按政策解决转移安置农民土地、安居、户籍问题的;

(二)转移安置对象不符合标准的;

(三)非不可抗拒因素,不能按期完成转移安置计划或项目建设计划的;

(四)项目建设质量达不到要求的;

(五)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六)配套资金不能足额按归到位的;

(七)未履行报批手续擅自调整项目投资计划的;

(八)项目经考核、验收不合格的。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截留、挤占、挪用易地开发扶贫资金的,要依法对项目行政领导人、项目法人、参建单位领导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省扶贫办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五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82302

【发布文号】云政发[1999]171号 【发布日期】1999-09-14 【生效日期】1999-09-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云南省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云政发〔1999〕171号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四日)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的《云南省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南省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集中财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中发〔1999〕10号,和《 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国办发〔1997〕24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扶贫资金是指中央、省和各级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专项安排的资金(含外援扶贫资金)。主要包括:扶贫专项贷款、以工代赈资金、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央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外资扶贫资金。

第三条 第三条 各项扶贫资金以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中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安排使用。

第四条 第四条 各类扶贫资金的主要用途。

1.中央扶贫专项贷款。重点用于有经营效益、能还贷、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广、效益好、有助于直接解决群众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以及小额信贷扶贫。

2.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资金、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地区建设基本农田(地)、兴修水利、解决人畜饮水、建设县乡村公路、建设草山草场、发展经济林果,以及改土、治水、通路、通电、绿色等五大扶贫工程。用于小额信贷扶贫、异地开发扶贫、科技扶贫、畜牧扶贫、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推广、温饱试点村及扶贫安居工程等项目。适当用于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卫生、计划生育设施。

3.外资扶贫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县的大农业开发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及专项扶持等项目。

第五条 第五条 扶贫资金管理。根据“国家下达的各项扶贫资金全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安排,由同级扶贫开发工作协调机构具体负责”的原则,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根据《云南省七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对各项扶贫资金实行统一使用原则,统一使用方向,统一计划分配。分级分口组织项目实施。

第六条 第六条 扶贫项目管理。扶贫专项贷款项目由各级扶贫办负责立项,经同级扶贫领导小组批准后向同级农业银行推荐项目,各级农业银行根据《 中国人民银行法》和《 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评估、审定发放。以工代赈资金项目由计委负责立项,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财政部门下达资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持的改土、治水、通路、通电、通电话、绿色、科技、畜牧等扶贫工程或项目,由省扶贫办与各有关部门联合立项,报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下达计划。异地开发扶贫、温饱村试点、扶贫安居工程等项目由各级扶贫办(异地办)负责立项,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财政部门按项目拨(付)资金。有关部门负责具体项目实施。

第七条 第七条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统一安排下达盘活扶贫贷款存量计划,并将各地(州、市)计划完成情况与新增扶贫贷款分配挂钩。各级扶贫办要积极支持、协助农业银行回收到期贷款,努力盘活贷款存量。

第八条 第八条 加强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制度。

1.建立健全扶贫部门的内审制度。各级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负责协助审计部门定期对所使用扶贫专项资金的各有关部门的扶贫资金项目进行检查,防止改变资金用途。凡使用扶贫资金的各行业主管部门每半年将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扶贫工程的进展情况和效益报省扶贫办,由省扶贫办汇总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国务院扶贫办。

2.各级审计部门每年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门审计,并把对扶贫资金的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工作。各级监察部门要对扶贫资金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进行监督。3.对贪污、挪用、拉用、挤占扶贫资金的,视情节给予直接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对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同时追究领导责任。

第九条 第九条 建立完善扶贫资金使用激励机制。实行当年扶贫资金审计情况同次年资金分配挂钩的原则。根据对各地各部门在扶贫资金投向、使用效益、信贷扶贫专项资金的回收等情况检查的结果,次年分配资金时酌情增减,违规违纪严重的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分配制裁。

第十条 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24、云南省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24、云南省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扶贫机制 促进精准扶贫

    创新扶贫机制促进精准扶贫 摘要:当前我国呈现出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容易导致诸多社会问题,例如贫困人口过多,政府负担和压力巨大,贫困延缓社会发展的步伐等。虽然国家已经提出了......

    苏州工业园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工业园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中新金融合作创新试点,防范风险,根据中新两国政......

    云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

    云南省扶贫情况

    一、主要措施 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省份。全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483万,其中农村人口3600多......

    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合集)

    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

    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颁布机关: 颁布时间: 实施时间: 效力状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满足中低收入人群融资需求,引导......

    海洋牧场平台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海洋牧场平台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为保障海洋牧场平台及登乘人员安全,防止污染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牧场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关于同意在山东省开展休闲渔船及海......

    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加快我省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民间资本规范运作,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