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9:4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日期:2010-02-05]

来源:湛江市国家税务局 作者:蔡正维

[字体:大 中 小]

内容提要:构建科学规范的纳税评估新机制,是推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本文试从揭示纳税评估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纳税评估 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纳税评估作为新时期税务管理的一种创举,税收理论界、决策层和实践层都期望它成为纳税申报的“监视器”、强化税源管理的“助推器”、强化稽查的“瞄准器”、涉税违法的“警报器”和促进征纳和谐的“润滑剂”。然而,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推进,纳税评估工作的目标要求使基层国税机关及人员面临着新挑战,而现行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纳税评估机构设置、评估人员综合素质技能却未能与时俱进,导致纳税评估工作的期望值与实际效果产生明显落差,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应对。

一、当前纳税评估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无须讳言,从征管一线反馈的客观情况看,总体上说,当前纳税评估效能欠佳。纳税评估之所以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效能,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信息传递、反馈、整合、共享问题,也有人员技能问题,更有征管运行机制问题。

(一)评估信息匮乏。目前,国税机关运用的评估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收管理员日常采集、发票领购开具等内部信息资料,而来自税外部的涉税信息却少的可怜。造成信息资源缺乏的原因:一方面外部信息交流不够畅通。国税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长效稳定的信息交流机制,信息“孤岛效应”明显;另一方面,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欠准确,共享程度较低,且以手工传递为主,信息系统自动传输为辅。上级部门不能定期发布宏观税收分析指标及行业税收预警值,为基层人员开展评估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比对依据;内部科(股)室之间的各种涉税信息不能充分相互交流,及时传递,造成大量评估信息沉淀。此外,还有税收管理员日常信息采集欠全面,纳税人虚报、假报、少报信息资料等现象也是造成评估信息匮乏的重要原因。

(二)制度体系欠健全。总局于2005年3月下发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只提供了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至今还未出台一套各税种合一、统一规范、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存在着评估文书、表格填写过于繁琐难操作的问题。各行业、各税种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预警值还需各地自行设定,各地在没有可资借鉴经验的前提下,“摸着石头过河”,出台很多办法、措施,但实际上大多处在试行、探索阶段,不够完善的指标体系仍是强化纳税评估的重要制肘因素。如:现行的《广东省国税系统增值税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的纳税评估文书多达12份,还没有包括评估结论书,就其程序而言与税务稽查无异,而又难与稽查的刚性和法律地位相比,由于办法对评估结论的反馈形式与内容等尚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是在方法上侧重体现为约谈、自查为主,然后在正常申报环节报缴税款。

(三)部分评估操作失范 一是在筛选评估对象时往往“遍地开花”,不能实施分行业重点评估,难以达到评估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税务管理目的。

二是只侧重对纳税人所报送资料进行案头审核,往往忽视对纳税人的资金流、实物存货等实地核查。

三是有的基层国税机关和人员搞纳税评估流于形式,为评估而评估,局限于“走走路、下下户、看看表、翻翻账、对对数”,浮在浅表层面上。

四是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对实行定期定额(定率)征收税款的纳税人以及未达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可参照其生产经营情况,利用相关评估指标定期进行分析,以判断定额(定率)的合理性和是否已经达到起征点并恢复征税。”这一规定,拓宽了纳税评估的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不折不扣地落实,一些基层国税单位只把纳税评估着力点放在一般纳税人或中小规模的企业上,使纳税评估不能全面拓展。事实上由于个体户具有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实施税收监控的可控性较差,偷、逃税的空间更大,更需要强化评估,以更好地堵塞税收漏洞。

因此,操作失范也是当前仍未能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对强化税源管理,提高征管质量,优化纳税服务等职能作用的重要原因。

(四)信息化应用滞后

当前纳税评估主要采用手工操作,利用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进行人工案头分析比对,评估方式落后,效率低。纳税评估应用平台尚未建立起来,利用计算机自动选案、信息比对、查找纳税异常现象的软件模块有待尽快开发。

(五)评估机构欠健全

基层国税机关的纳税评估机构尚未建立健全。目前,基层国税机关根据《税收管理员制度》,多在税源管理部门设置纳税评估岗,在负责征管的同时进行纳税评估,纳税评估岗人员相对来说比例较低,且税源管理部门人手少,往往一人多岗,管理与评估合一,纳税评估工作经常被日常征管事务充斥或取代,没有从计划、实施、处理上形成一套工作机制。在这种“管”与“查”不分离的机制下,加上评估职责、质效要求不明确,未能充分与岗位考核、奖惩制度等激励机制相结合,导致缺乏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有些管理员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应付纳税评估工作。

(六)人员素质欠高

评估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纳税评估的效能开展。纳税评估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复杂工作,客观上要求评估人员精通税收业务知识、相关财务知识和电脑操作技能。尽管基层国税人员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仍缺乏业务强手,相当一部分评估人员知识面窄,没能掌握科学的评估方式、方法和技巧,往往是停留在查看征管软件系统、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等浅层次上,而不能从各种涉税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或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基层评估人员的政治修养、工作作风、业务素质能力远达不到提高纳税评估工作效能的要求。可见,缺乏专业的评估人才也是评估效能打折的瓶颈,造就一支作风优良、爱岗敬业、业务精熟的高素质评估队伍是当务之急。

二、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对策思路

(一)规范纳税评估运行程序

一是鉴于纳税评估目标模式有强大的税源监控功能,国家税务总局应迅速制定统一的《纳税评估办法》,对纳税评估的概念、评估的范围、内容、岗责、执法规程、工作规程等予以进一步明确界定,规范统一操作,并适时将纳税评估作为税源监控的重要内容纳入税收程序法予以规范,使纳税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本着简化、实用的原则,结合试行实际,研究制定贴近、适用于基层国税机关工作实际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精简、合并相关文书、报表等资料,进一步规范确定工作程序,增强纳税评估程序、方法的简便性、可操作性,保证纳税评估管理操作规范运行,加强对纳税评估质量的全程监控,明确征收、管理、稽查系列在纳税评估领域的相互协同关系,界定好职责范围,使信息传递反馈通畅,信息有机整合,各项工作、各节点工作紧密衔接,形成税收征管合力,防止纳税评估流于形式。目前,纳税评估文书中,只有纳税评估过程适用的文书,没有结论性文书,且《征管法》中并无明文规定,应当不具备法律文书的作用和效力,纳税人收到与否或签不签收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因此,将纳税评估的纸质文书简化,重点放在评估的结论上,作为纳税人税款申报入库后的依据,并在CTAIS增加一个纳税评估模块,使相关纳税评估的结果与征收模块相关联,形成电子征收数据。与此同时,在日常纳税评估中,发现纳税人存在有疑点的,通过质询、约谈或企业自查的方式,督促企业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调整账务,将纳税评估工作的重点放在税款入库管理上。

三是通过加强对小规模临界一般纳税人标准的纳税人进行评估,扩大一般纳税人认定的范围。严格执行一般纳税人认定规定,凡符合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户,一律按规定敦促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对已符合条件而不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按适用税率全额征收增值税。

四是建立健全纳税评估结果报送制度,健全纳税评估的反馈机制。除对纳税评估的有关结论及时详实地告知纳税人外,还须总结成果,定期向税源管理部门反馈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强化日常征管,达到通过纳税评估规范行业管理的目的。同时加强与各级稽查部门的联系,及时移送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重大涉税案件,增强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威慑力。

(二)改进评估的方法体系

在目前手工评估、“人海战术”的现状下,实行分类纳税评估管理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针对不同类别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纳税评估手段、方法,实现对纳税人的整体综合评定:

对大型企业集团或重点税源,依托信息数据库、电子报税等系统,利用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力争尽快实税企联网,开发应用纳税评估软件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过程实施全方位的监控。对一般纳税人针对某一时期、某一行业、某个突出问题实施有侧重的纳税评估,既保证评估效果,又有的放矢地解决某个环节的征管问题。

对中小企业实施行业税收监管,通过行业税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统计分析,对纳税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确定评估对象作出评估处理。对小规模纳税人可用同一行业、同一地段、同一规模、同等费用业户相比较、经营信息数据特别是涉税数据纵向比较的方法实施纳税评估,或按其经营成本、经营费用等,用“保本法”实施纳税评估。

对个体工商业户,可采取事前测定评估方法即计算机定额管理系统管理,将个体业户的平均经营水平和销售水平,用保本推算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计算机得出一个定期内与营业规模相适应的较为合理的应纳税定额。

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某行业作为重点纳税评估对象,平衡行业税负。如:当前应注重对品牌专营店的纳税评估,因为这类纳税人购进渠道单一,只要找准物流和资金流作为突破口,并结合对门店收银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的核查,可以在短时间见效果。在完善增值税纳税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注重拓展纳税评估的范围,使纳税评估涵盖所有税种,贯穿征管全过程、各环节,实现对纳税人及所有征管业务的全面监控和综合管理。

(三)优化评估人力资源配置

一方面要健全人员适配机制。合理调配责任心强、懂税收、通法律、会财务,熟电脑操作的人员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在岗师资”作用,实现税收征管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最佳组合。区分不同经济区域的特点,逐步建立纳税评估机构:在市区、县(市)城经济较发达区域,税源管理部门设置专职的评估岗位,组成评估小组,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单列一个税源管理部门作为纳税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例不少于50%;在农村欠经济发达区域,抽调人员组成专责评估小组,并指定一名基层分局领导具体负责,评估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例不少于40%;合理调整岗位和明确职责,侧重于通过纳税人申报资料的评估分析,下户核查,堵塞漏洞。这样,既可转变增加税收依靠查补的传统做法,也可增强纳税评估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另一方面,要健全业务培训机制。在强化职业道德等一系列教育的同时,要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电脑操作等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尤其要通过加强集中培训的方式来提高评估人员的审核、评析、测算、取证、质询等技能;注重扬弃传统的“以师带徒”的在岗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在岗传、帮、带、练对提高评估人员素质能力的独特作用;在机制上激励业余自学自练,造就一支专业性强、富有战斗力的“专家型”纳税评估团队。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试行纳税评估能级机制:在定期对纳税评估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纳税评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评估能力,优化干部激励的人文环境的同时,打破“大锅饭”,积极探索纳税评估人员的能级管理机制,并与奖惩及经济利益挂钩,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利益分配格局,形成学业务、长本事、长技能的良好导向。通过对管理员的业务考核与实际操作竞赛,评定管理员的纳税评估级次,并将能级高的评估人员纳入人才库实施,与职务晋升、工资补贴待遇等挂钩,增强管理员的上进意识,提高业务素质能力,提高纳税评估绩效,减少评估失误、降低税收执法风险。为此,应建立健全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与纳税评估相应的岗位考核、奖惩制度;制定年度、季度、月份评估工作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会议制度,总结经验,交流做法,寻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月度纳税评估情况通报制度;每年终对纳税评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制度。将纳税评估工作列入岗位责任考核内容,对达不到纳税评估质量要求和完成不了纳税评估指标的,追究主管负责人和纳税评估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健全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健全科学效能的纳税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在对纳税人涉税信息全面收集整理、抓好纳税评估基础指标测算的基础上,对纳税人正常经营状态下的销售额、销售成本、流动资产等指标进行纵横对比分析和综合测定,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提高“筛选”异常信息的准确性,为纳税评估的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运用量化分析方法提高纳税评估的准确性。并将纳税评估范围扩大至纳税人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进销规模、仓库出入等方面,实现对生产销售的全方位分析,应用经济指标,进行非量化的模糊分析,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

(六)提高纳税评估的信息化水平

一是整合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运输发票税控、出口退税管理、所得税申报管理、CTAIS等相关系统,结合各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的要求,设计一般纳税人、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分类分行业统一的纳税评估软件,最大限度降低手工评估的工作量。以多元化电子申报为切入点,减少人工输入信息量;重视信息的应用,加强纳税评估所需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能力,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集成加工和广泛共享,扭转信息处理分散、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

二是处理好端信息与源信息的关系,整合评估源信息及端信息。端信息与源信息是相互联系的,源信息是端信息的基础、保障,端信息是源信息的真实反映。因此,要实施效能的纳税评估,应注重端信息的科学性和源信息的真实性。

(1)注重端信息的科学性、匹配性。作为端信息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应能综合反映纳税人缴纳所有税种的整体情况,与纳税人的财务核算实际相适应。纳税评估指标总体上说应包含同行业指标,企业历史指标,企业相关指标信息。具体应包括税负率、税负变化差异、税负变化幅度、销售变动率,销售额增长幅度与应纳税额增长幅度对比、零(负)申报次数、认证不符次数、销售毛利率、成本毛利率、往来账户异常变动情况、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对比、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在设置指标体系后,应当合理确定峰值和警戒值,及同一指标的上下区间。

(2)注重源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无论是纳税评估对象的确定,案头比对分析,还是约谈的开展,评估处理,都离不开信息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纳税评估的质效。因此,要根据端信息处理系统的要求,在掌握纳税申报资料的基础上,注意收集纳税人产、供、销、能耗等与生产经营状况相关联的信息,实地调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采集相同或类似行业的涉税信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资料,区分大、中、小规模,利用统计方法计算税负率情况,根据时间的推移逐步修正,使税负率的确定建立在科学牢靠的基础上,为选取评估、检查对象提供较为可靠依据。与此同时,注重强化与海关、工商、质监、经贸、银行等部门的联系,在法规的规范下建立长效信息交流互通机制,以外部信息为补充,保证源信息的相对真实性、可靠性。与健全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制度相匹配,制定被评估方必须提供的信息项目和具体要求,为纳税评估提供可靠的源信息。

(七)注重评估结果的效用

一是深入开展纳税评估,融洽征纳关系,化解征管矛盾,优化纳税遵从的服务环境。实践证明,通过经常性的纳税评估分析,可以及时掌控纳税人的依法纳税状况,将纳税评估结果与当事人见面,及时纠正纳税人的涉税违法行为;通过约谈或质询等方式,向纳税人说明、解释,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宣传,帮助纳税人整改问题,增强纳税遵从意识,规范纳税行为;减少国税机关和纳税人双方因转入稽查后对案情分歧而产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有利于降低税收征纳成本;减少纳税人纳入稽查的频率,起到服务纳税人,优化纳税人环境的目的。

二是有效利用纳税评估结果,对纳税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标准进行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在此基础上对纳税人提供差异化的纳税服务,对高信誉等级的纳税人为他们提供最佳纳税服务,同时对信誉等级较低的纳税人加强培训辅导,提高他们恪守税收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依法办税能力,对有意偷、逃税款的移送稽查,加大稽查打击力度,形成良好的机制激励,营造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

第二篇: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打造高效课堂

武清区城关小学 2011年11月

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打造高效课堂

完成现代化学校达标创建后,我校在教学管理中,以常规落实为起点,打造高效课堂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培养合格加特色的学生为目标,扎实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严格上课、备课、作业检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学校领导把“落实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教学管理”作为最主要的本职工作。结合我校实际,从以下几方面保障教学工作的落实与改革:

一、加强理论学习,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校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校长统筹全校的各项工作,教导主任负责教学管理,制定学校教学改革目标与规划。学校教学计划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制定,由校长亲自把关,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依据大纲和课程计划要求,结合上学期执行情况草拟,符合校情安排新学期工作,制定教育教学周工作安排表。根据学校、学科特点,建立四大教研组(语文、英语、数学、艺体),各设教研组长一人。

2、网络越来越成为教师学习的首选阵地,网站上先进教育理念、领先的教学模式、务实的教学反思成了教师理论学习的最佳资源。每周三下午的教研组活动,老师们在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常常因为讨论一个问题、设计一节课持不同观点而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区教研室侯树芹主任带领学科能手送课下乡更是成为了老师们专业知识学习的最好源泉。除每双周一的集中学习外,老师们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断成长。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创新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1、领导班子深入教学第一线,掌握教学管理主动权和符合实际的指挥权。突出抓过程管理,变终结性管理为过程管理,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项检查均有打分评定的表格,每学期期中、期末均安排有教学分析会。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除完成三个层次的视导活动听课外,校长主任随机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面对面指导教学,发现、培养典型;参加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参与学生活动。

2、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在教案设计方面要求:双色笔备课,突出课堂学生活动,教学反思必不可少。为了给“高效课堂”提供载体,我校对“问题——引导”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配合市区级课题的具体开展,老师们不断尝试创新、汇总提升。为提高课堂效率,规定教师提前两分钟侯课,尽可能的多用多媒体课件参与教学,课上用的复习题、例题、练习题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模式的完善,有效地保证了高效课堂的实施。

三、组织教学竞赛,实现课堂轻负高效

在镇教办组织的三个层次视导工作的引领下,我校先后开展了第一轮听评课活动和典型课验收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是对每一位老师的历练和提高。教师全员参与课堂竞技,同年级同科目,同讲一节课,互听、互评,互相比较优劣,互相借鉴提高。不同教师的课堂上体现了各自的独特设计思路,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睿智灵气和深厚功底。通过“同课异构”这一活动,不仅使教师在教学上取长补短,而且使一批新教师在学习中迅速成长起来。“教学经验交流会”、撰写个人心得体会、教学论文等,各项教学竞赛活动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课堂的高效率,使全校教学工作得以有力开展。

四、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保持和发扬体育艺术特色校的传统特色,我校一贯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坚持做好做优每周三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舞蹈、绘画、篮球、书法、十字绣等兴趣小组活动成果喜人,每个班则不定期进行阅读、写作、口算、计算等小型竞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兴趣中完成发展和跨越。

五、公正、公平、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成员在教务主任的带领下按照学期初计划全面、认真、细致地检查各项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情况,随堂听课,抽查教师教案、听课笔记和教研组记录本。教务处非常重视教学常规的有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教研组长的核心引领作用,从学期开始就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强调和细致的布置,责任到人,采取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使教学常规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每次检查情况都作了全校通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反馈处理。检查结果将纳入全员绩效考核。

(附)城关小学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化要求细则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必须行为规范,充满活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

一、教师课堂行为规范要求

1、衣着要得体,仪表要端庄大方,能体现教师应有的学识和师德修养。

2、教师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上课,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教具、学具、课件等课堂教学辅助材料,持教案入课堂。

3、上课前2分钟候课,教师提前到所上课班级,了解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进行课前组织,下课前要进行课堂小结。

4、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5、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设计合理工整。

6、严格按照课上课,不无故离开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私自调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一切事情,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意外事件。

7、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讽刺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酒后不得进课堂。

8、课堂教学要真实体现学科特点,教师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9、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和实验器材等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

10、课后要及时反思,为后续教学积累最有效的反馈资料。

二、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要求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体验、实践,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1、课前1分钟入座,做好上课准备并把书本等学习用具摆放好。

2、上课时善于倾听,勤于思考,并善于合作,和同学、老师大胆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3、读书、发言必须用普通话,吐字清楚,声音洪亮,使用礼貌用语。读书时两手端起课本,身子挺直,书稍向外倾斜,课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4、写字要作到“一尺一寸一拳头”,书写规范,有一定的速度。

5、学生合作学习时应自觉维持课堂秩序,不随便讲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6、上室外课或到专用教室上课,所有学生全员参加,不得随意在教室逗留。

第三篇:班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总结

班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按照肇东市教育工作目标考评细则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找准管教结合的最佳点,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科学管理为手段,确定结合本校实际的“行为规范标准”,加强了班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规范办学行为奠定了基础,班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改变过去落后的管理方式,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班级管理模式。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领导组织,制定了具体的《班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方案》,《班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采取了“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制度,以日检查为基础,周评比为反馈,月总结为强化教育,以日检查为日常管理方式,一周一小循环,一月为一大循环,形成了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

所谓日检查,就是每天的全部时间内,对全校学生进行的定时、定员、定量的检查,以期维护正常的教学、活动、学习秩序,达到行为规范的目的,检查内容记入《少先大队部日检查记录》,以备周评比所用。

所谓周评比既是一种每日情况汇总的必要形式,也是一种及时的双向反馈;提供了各班经验交流的机会,完成了管教循环的必要步骤。1

在一日一统计,每周一汇总的基础上,少先队组织大、中队干部,依据值周班级日检查的原始记录,根据《少先大队部日检查记录》中规定的有关标准进行量化记分,评出先进班级,在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公布并颁发流动红旗,极大地增强了各班级的竞争意识。

月总结不仅仅是工作总结,也不仅仅是制度上的行政管理办法,更重要的是本身就起到了一种阶段性的强化教育。在一周一评比的基础上,按照《少先大队部日检查记录》中规定的相关内容,按项归纳并考虑本月调控因素,合出总分,排出名次,每月评出文明班级五名,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进行总结表彰,发扬成绩,认清不足,明确下一步奋斗目标。

三、建立少先大队部日检查评比项目,使班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少先队大队部检查评比项目共分五个方面:

卫生方面:保持地面干净,不能乱扔纸屑、果皮壳等其他脏物。窗台干净,无灰尘。玻璃明净,无破损。墙壁、天花板应无灰尘和蜘

蛛网。扫除区:保持地面干净,无纸屑、果皮、果壳及食品包装袋等。

纪律方面:课间活动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无野蛮追逐和打闹现象。间操:全员出操,列队、做操快、齐、静。做操时,一人未认真做或做其他事的,每人次扣1分。

早自习方面:晨读:无迟到现象,朗读气氛好。秩序好,无乱走动,讲闲话现象。出满勤缺勤1人扣0、5分,班主任不到位扣0.5(特殊情况除外)。

标志佩戴方面:少先队员、队干部标志佩戴齐全规范。少佩戴一人扣0.5分。

备品管理方面:扫除用具齐全,摆放规则适位。饮水用具齐全卫生桌凳清洁无迹,摆放整齐有序。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得当,及时上帘防尘。

一年来,我校在实施班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方面,全校领导和教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共评选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先进班级5个,所有班级也都基本上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西八里中心小学校

2010年11月

第四篇: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的调研思考

纳税评估工作开展以来,在提高征管质量,加强税源监控,优化税收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根据总局提出的“降低频率、加大深度、提高效率、注重效益”的评估原则,今年来我局积极实施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专业化管理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使其不断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完善。

一、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的实践

1、完善组织形式,形成区局深度评估和分局专业化评估的工作格局。我局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征管的总体要求,挑选业务骨干成立深度纳税评估小组和专业纳税评估小组。深度纳税评估小组由区局税政科牵头、职能科室业务骨干参加,负责区局范围内的评估工作。专业纳税评估小组由基层分局业务领导、管理股长和业务骨干组成,负责分局范围内的评估工作。并通过集中培训、案例分析、考核评比等多种形式强化纳税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在评估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业务技能。

2、开发税源管理平台,通过“五色预警”管理,实现科学选案。我局利用自主开发的税收管理员税源管理平台,按照行业税负偏差度大小,对纳税户实行“五色预警”管理。按照预警信息的异常程度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并依此来筛选纳税评估对象,大大提高了选案的效率和准确率,收到了明显成效。全区纳税人申报率、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跃居全市前列,税负异常企业不断降低,低于税负预警值的纳税人由年初的296户下降到178户。

3、加强行业评估和重点评估,建立和完善行业评估参数及模型。我们根据辖区内税源分布特点,选择轴承、笔刷、碳素、皮毛、水泥等行业开展行业评估。通过评估掌握了行业经营特点、财务核算特点、行业涉税风险点、评估思路与方法等,建立了15个行业评估参数及模型,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加以应用和完善,体现了评估的深度和特色,强化了税源监控管理。

4、确立“服务型”的纳税评估,融洽征纳关系。在纳税评估中,我们将评估与服务相结合,通过约谈、举证等方式向纳税人说明、解释税收政策。同时,评估人员对纳税人由于对税收政策不了解、财务知识缺乏而造成的非故意偷税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处理,为纳税人提供深层次的服务,有效地防范征纳双方的税收风险,减少征纳成本,达到了强化管理和优化服务双赢的目的。

二、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纳税评估机构还不够健全,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要有专业化组织机构和专业化的评估人员,但目前纳税评估人员基本都是管理员,均为一人多岗,除正常的纳税评估工作外,还须承担企业的各类涉税管理事项,日常管理事务较多,难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专门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因而使纳税评估显效缓慢。另外,评估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虽有一定的提高,却依然跟不上纳税评估深层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很多评估项目深度不够,评估工作的过程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纳税评估认识上存在误区,操作上不能严格按照规程实施。表现在征税人方面,工作定位不准,有的认为纳税评估就是开展日常税务检查,有的认为纳税评估就是变相的税务稽查。在此模糊认识下,一些基层税务部门不能严格按照规程实施评估,轻评析重核查,采取全面调账专人抽查、出具报告的方式开展工作,纳税评估演变成了税务稽查,使评估监控职能滑出了税源管理的轨道,管、查职能紊乱,评估工作步入误区。表现在纳税人方面,由于宣传不尽到位,工作方法欠缺,一些纳税人从心理上未能把评估工作作为人性化服务和自我纠错的机会善待,而将评估人员的进户调查、约谈工作认同为纳税检查,产生消极抵触行为。

3、纳税评估指标存有一定局限性。现行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是确定行业内平均值,实际上是企业真实纳税标准的一种假设。一般这种评估指标的测算结果都直接与行业正常值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该企业被测算的指标只要处于正常值的合理变动幅度内,就被认为已真实申报。实际上,评估对象的规模大小,企业产品类似多少等因素都对“行业峰值”产生较大影响。另外,企业还经常受到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风险、资金的流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单凭评估指标测算和评价很难合理确定申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效果和开展方向。

4、审核评析的质量不高。纳税评估主要是通过对指标数据(而非实账)的审核评定及约谈举证过程来评审纳税义务履行程度。审核评析是纳税评估的中心环节,它既是对数据审核和指标测算阶段初步评价结论的再次认定,又是进行后续约谈举证、实地核实过程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重视审核评析质量,坚决杜绝轻评析重核查的做法。当前突出矛盾是在评估力量和户数限制下,评估人员由于时间有限,对相当部分评估对象简单过场,案头分析不深不实,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各项评估工作。单纯追求评估业户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的数量而忽视质量,或对疑点问题简单定性,打乱了正常评估程序,失去了评估的严肃性,没有真正起到评估作用。

5、评估工作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纳税评估工作整体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有些环节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主要表现在评估范围不全面,对象确定过分偏重于税负指标,而忽视了其他一些异常指标信息。评估方法单一,约谈、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举证缺乏技巧,效果不明显。评估后续管理不到位,不善于总结评估经验,不善于推广应用评估成果。

三、提高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建立纳税评估专业机构,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评估队伍。纳税评估具有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的工作特点,税务机关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合理设置评估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可以借鉴一些地区做法,在市县级成立税收评估管理科,具体负责纳税评估的指导与协调。在基层管理分局内设立专业的纳税评估股,具体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实施。同时要不断提高评估人员整体素质,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纳税评估工作第一线,并鼓励干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评估能力。

2、完善纳税评估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推进纳税评估,流程规范、制度保障是核心。在评估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上,一要制定科学严密的纳税评估程序。要在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纳税评估制度办法的基础上,与本地区税源管理实际相融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纳税评估规程,将评估信息采集、评估对象选定、评估分析、评估核实、评估处理、相关文书等管理内容制度化、程序化。使系统业务流程具有完整性、规范性,全面反映纳税评估的完整运作过程。二要精心设计纳税评估文书。按照合法、规范、科学适用的原则,根据纳税评估工作需要设计评估各环节的规范文书,使纳税评估从资料收集、通知、约谈、分析、评估、审核到结果处理整个工作流程,处于规范化运作状态。三要明晰岗位职责,强化责任管理。合理设置评估各环节岗位,明确界定岗位职责,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避免职责交叉或缺位,通过落实评估责任追究制,加大日常检查、考核、监督力度,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纳税评估工作质量。

3、改进纳税评估指标体系,避免机械运用现行分析指标。信息利用的基本途径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而目前数据库中已有信息不一定完全符合模型需要。因此一方面要不断调查修正评税指标,另一方面评估手段、方式需要科学把握,灵活运用。对指标体系中用途不大的可以不用,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实用指标也可以使用。评估过程中,除了对纳税申报、财务数据进行大量的指标测算、数据比对等定量分析外,还要结合纳税人自身特点,使评估人员对行业、企业情况做详细了解,将定性分析的纳税评估与定量分析的纳税评估有机结合,从而科学鉴定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度。

4、循序渐进,重视审核评析质量。在开展评估工作时必须强调要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地做好评估工作。不重视审核评析的质量而单纯追求评估业户的数量,对疑点问题简单定性的做法,不仅会打乱了正常评估程序,失去了评估的严肃性,还会使纳税人产生容易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没有起到应有评估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审核评析的质量,要充分利用ctais2.0征管软件、省局决策监控系统、金税工程等信息资源,广泛采集企业的税务登记、税种核定、资格认定、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涉税信息,并到企业实地采集各种静态及动态数据,掌握其工艺流程,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为案头分析提供全面翔实的数据资料,确保审核评析的工作质量。

5、坚持评估实践,不断创新。税收征管新格局进一步细化了税收管理,赋予了它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有必要将纳税评估范围、方法和思路加以扩展和延伸:一要拓展评估监控面,全面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确保有效监控面100%,实现对纳税人的整体综合评定;二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约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好约谈提纲,注重询问方法与技巧。要加强举证确认环节的实用性的研究,在确保法律效力的基础上,适当简化工作程序;三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完善评估后续管理。要重视参数指标的采集,不断完善行业评估模型。将评估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的相应措施;四要坚持走专业化管理的道路,广泛开展应用性或前瞻性研究,丰富评估手段,不断探讨评估的新方式、新方法,找准工作重点,减少评估行为的盲目性和过程的随意性。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第五篇:新时期纳税评估的思考

新时期纳税评估的思考

日期:2008-10-29 作者:远安县国税局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内容提要:纳税评估是一种介于征收与稽查的服务性税收管理方式,是国际上税收管理通行的方式之一。根据纳税评估的内涵,分析我国纳税评估的现状,研究纳税评估在我国目前税收管理中的作用,探讨纳税评估在现阶段的对策与建设,致力于将纳税评估与国际接轨,发展为税收管理的核心。

关键词:纳税评估 税收环境

一、纳税评估的概述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申报纳税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通过税务函告、税务约谈和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核实,从而做出定性、定量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纳税评估的核心是对纳税人申报纳税的真实准确性进行评估;对象是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管理的所有纳税人及其应纳所有税种;纳税评估的主体是主管税务机关,客体是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评估的要素由纳税评估的主体、对象、法律依据、方法、程序、期限和目的构成。纳税评估注重评估客体的陈述申辩,一般仅限于税务机关内部,不对客体进行实地稽查。

二、纳税评估的作用

纳税评估是一个纳税服务过程,不仅是连接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的纽带,也是税务稽查实施体系的基础。从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要求出发,确立纳税评估在税收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可以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工作效率高、准确性高、成本低的优势,对不断规范和优化税收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是纳税评估是有效扼制虚假纳税申报的重要手段。纳税评估的信息资料不仅包括税务机关内部采集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获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的外部信息。通过掌握税基和纳税人的资金周转情况,了解资金的来龙去脉,可以对纳税申报进行监控。

二是有利于加强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处于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的中间环节,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机制,直接对财务核算制度、资金运作、营销管理、生产消耗市场环境等各项内容进行全面测算评估,形成科学、严密且囊括纳税人进料进货、生产经营、出库销售各项指标的税收评估体系,反馈到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行政审批等各个征管环节,不仅保证了税收评估有充分、确凿的事实依据和政策依据,而且也促进了对税源状况及时实施监控,较好的解决了新征管模式转换过程中易出现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三是有利于密切征纳关系。税务机关通过信息化手段,通过约谈、举证或质询等方式,了解和掌握纳税人财务核算和相关经营情况,并结合审查账簿报表,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申报中的错误与偏差,将评估结果与当事人见面,可以帮助纳税人提高纳税申报质量,让对方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可以有效解决纳税人因主观疏忽或对税法理解错误而产生的涉税问题,充分体现税务行政执法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人本原则;同时纳税评估对某些违规行为,可以很好的避免在处理税务案件中因处理失度产生管理疏漏和行政复议,减少了税务稽查的盲目性,增加针对性,降低纳税负担,保证税务稽查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

四是有利于完善监控网络。纳税评估强调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全方位、大容量、多角度搜集和掌握,要求管理人员依据国家政策、运用自身综合知识和素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各方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大量、充分的案头静态分析,考虑各种因素对纳税行为的影响逐步判断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使各业务环节形成有机整体,有效的弥补新税制运行中在征收与稽查之间形成的一段“真空地带”。

五是有利于搞好内部管理。在做好外部监控的同时,纳税评估还具有对内监控的职能,通过每月计算机资料的分析,对纳税申报、发票管理、户籍变化、政策执行、稽查效果等形成数据,推行数据化管理。对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内部管理问题,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也可以把对内发现的问题,引入到内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促进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纳税评估的现状

目前,从国家税务总局到各省、市、县局都制定了相关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纳税评估的范围与要求、方式方法、指标体系、预警值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都不尽相同,个性化和区域性太强,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统一的目标与要求,在根本上没有达到以评促管的目的。

(一)纳税评估的法律定位不明确

纳税评估是介于日常征收之后、税务稽查之前的一项涉税管理性服务,《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没有直接赋予纳税评估的法律地位,纳税评估的相应职责、手段、方法等都徘徊于管理与稽查之间,整个工作过程始终处于法律边缘。同时纳税评估对纳税人自行查补申报税款可以不予处罚,与《税收征管法》中申报不实属偷税行为的规定相矛盾,其结果的处理缺少法律依据,刚性不足。一是从起源来看,纳税评估缺乏法律依据。首先,依法行政是以法律、法规作为前提。纳税评估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其次,开展纳税评估缺乏依据,在职能上与税务稽查、税收日常管理相重叠,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再就是在正常的税务管理过程中,再增加一个纳税评估,不排除有些情况有些时候有些评估人员影响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可能,有“负担行政”之嫌。二是从纳税评估的程序上看。一方面,在现有的税收相关法律中,没有约谈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调查核实缺少法律程序。当前纳税评估还属一项内部工作,仅仅是对纳税人有关涉税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征管法对调查核实没有赋予具有约束力的手段和权限。三是纳税评估的效力不强。首先,行政行为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而纳税评估没有法律规定的程序,现有的程序也经不起法庭的检验,所取得的证据在法律上也就不具备应有效力;其次,《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22条规定,“纳税评估分析报告和纳税评估工作底稿„„不作为行政复议和诉讼依据”。因此,纳税评估过程中取得的相关证据的证明力值得怀疑,纳税评估报告及底稿的法律效力值得商榷。(二)纳税评估的运行环境不完善

一是纳税评估的信息化运用程度不高。信息直接影响着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而信息的来源途径就是依托信息化建设。目前仅可使用的纳税评估应用软件主要有CTAIS中的纳税评估子系统和金税工程二期拓展的纳税评估子系统。其数据的整合与提炼没有统一的软件,造成数据库的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税务数据仓库”,给信息共享带来技术障碍。

二是纳税评估缺少环境资源。纳税评估需要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而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是很健全,特别是在金融信用方面,我国金融部门没有严格执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没有控制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和使用范围,导致企业多头开户、坐支现金、大额现金交易普遍。财政部门也未严格依照《企业会计准则》对违反规定的会计主体进行行政处理,税务部门无法掌握纳税人的资金来源和去向,纳税评估监控职能显得无能为力,致使偷税、骗税现象突出,税收流失严重。

(三)纳税评估的信息渠道不畅通

.一是信息资料拥有量不对称。翔实的数据资料源是纳税评估的基础,缺乏足充的数据资料源,纳税评估工作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现实中常常遇到因信息资料拥有量不对称的窘境,如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数据和财务数据、生产经营类信息、经营核算类信息以及价格类等相关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无法把问题完整地分析、查找出来,难免出现评估效率低,而且审核误差大。

二是纳税评估的信息资料来源不广。现在,由于税务机关信息来源渠道受到诸多限制,造成现有的信息量严重不足。对内,由于征收、管理、稽查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传递不及时、不完整,信息不对称,造成评估资源浪费;对外,与海关、地税、银行、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之间,没有联网,信息渠道不畅,许多必要的相关资料不能及时收集,缺乏统一的“税务数据库”,影响纳税评估的准确性。

三是纳税评估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纳税评估主要依托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和财务数据,采取手工操作实施评估。但由于资料信息质量较差,不能准确掌握评估对象的规模大小、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风险、资金流向等诸多因素,不能对纳税人不同时期、不同申报信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此外,纳税评估的约谈式来举证,评估人员就审核分析发现的疑点问题通过约谈来核查,这样很容易被表面现象和某种似乎合理的理由蒙蔽,以直接影响纳税评估的有效性。

(四)纳税评估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当前,由于纳税评估工作刚刚起步,主要还是鼓励纳税人自查自纠,而税务机关对自查自纠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国家税收的流失,降低了税收执法成本和执法风险,虽然赢得了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但其合法性有待商榷,这就要在正常评估过程中有一个规范的监督机制。目前对纳税评估工作尚未有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即使有,也是粗线条的、原则性的,很难把握和操作,致使以评代查、评而不查,评估发现偷税问题让纳税人自行纠正或帮助纳税人隐瞒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其如何监督,规范其运作尚无完善的办法,导致一些企业埋怨税务机关“多头”检查,而在另一些企业中出现“笑迎评估,背对稽查”的现象,极有可能助长涉税不正之风。

四、深化纳税评估的对策

新时期的纳税评估,不仅要成为税收管理的一种方式,重要地是要发展成税收管理的核心,这就要以因地制宜、简便易行、依法管理、科学客观、诚信效率、降低负担为原则,建立新型的评估机制,保障纳税评估的健康运行。

(一)创新纳税评估的构建理念

纳税评估是目前国际上一种较为通行的税收管理方式,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为适应市场多样性及经济全球化、多元化的产物,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税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的情况下,纳税评估作为一项税收管理方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并与之相适应的纳税评估模式、建立严密的评估机制和科学的指标体系,理顺纳税评估与税收管理、税务稽查的关系,准确定位纳税评估的法律取向,将纳税评估发展为人文执法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明确纳税评估的法律地位

目前,纳税评估主要依据各级税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在运行,缺乏法律依据,对评估结果的应用也缺乏刚性,因此,将纳税评估进行准确的法律定位势在必行。

一是健全纳税评估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纳税评估的法律地位是纳税评估的前提。目前,我国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对其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在运行中存在法律取向问题。因此要将纳税评估作为税收管理的一个阶段,与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并列,作为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之间的一个联结过程,写入《税收征管法》,以法的形式加以规范,完善评估内容,规范评估程序,明确评估时限,统一评估文书,让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纳税评估的可操作性,使纳税评估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

二是摆正纳税评估的位置。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纳税评估机构,配置业务精湛的人员,根据宏观税收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结果以及相关数据筛选评估对象、设立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开展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移交案件、维护更新税源管理数据,确保纳税评估长期有效地正常开展。

三是统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制定纳税评估工作实施条例,将纳税评估的重点放在评估纳税人是否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上,使纳税评估真正成为基层税务机关的征管利器。

(三)拓宽纳税评估的信息渠道

一是提高纳税评估的智能化程度。充分依托信息化建设,以多元化电子申报为切入点,建立统一的纳税评估信息系统,横向的要与银行、海关、审计、水电、外贸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实行数据共享;纵向的在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以及内部的征收、管理、稽查各部门之间加强配合,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公开,建立内部信息共享的“税务数据库”,强化评估所需信息的电子转换能力,减少人工输入信息量,实现信息处理的集中加工与广泛共享,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利用效率。

二是建立数据信息库。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搜集、测算、分析信息资源的功能,利用科学的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共享信息数据库,为纳税评估提供广阔的信息资源。首先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申报、征管资料、会计资料,加强信息共享,拓展信息占有领域,提高纳税人税收征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其次,以法律的形式实现税务机关与金融、海关、工商、地税、外贸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掌握纳税人的各种经济信息,构成纳税评估工作情报库;再就是要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将国内外各媒体、各部门等信息载体的有关纳税人的商情、广告、重大投资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定期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共享信息。

三是扩大评估范围。目前纳税评估虽然涵盖所有税种,但基本局限在一般纳税人的几个主要税种的申报分析上,对其他税种以及评估对象的选择、评估方式的选择都比较单一,使纳税评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将评估范围涵盖到所有税种、所有纳税人、所有行业,甚至可以因地制宜延伸到特殊对象的评估,实现对纳税人的综合管理和全面监控。同时,在科学评估纳税情况的基础上,还要将评估工作延伸到纳税风险领域和税务执法风险领域,形成真正的征纳评估体系。

四是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信息资源是纳税评估的基础,没有翔实、全面的资料纳税评估的分析、预测就没有准确性和实效性。拓宽信息资料的来源是纳税评估工作的切入点。首先要科学收集纳税人的申报信息。要严密结合税收征管软件,对纳税人的申报资料登机审核、准确录入、规范归档,为评估工作收集第一手资料。其次在日常管理中获取信息。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变化、市场行情、经营渠道、宏观政策等动态信息;再就是注重外部交换信息。对与评估对象有关的媒体信息、部门信息、社会信息要留意收集、分类整理,同时要与工商、技术监督、银行等部门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对涉税信息进行整合。

(四)完善纳税评估的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是纳税评估的必要条件。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要科学、细致、准确,同时要尽可能的综合反映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自成一体的指标来统一评估标准。目前我们的纳税评估指标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结合我国实际,要区别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纳税评估的指标体系上也可不尽相同,要切合实际地在指标测算、数据比对的基础上,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兼顾统一标准与个性化相结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类型、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生产能力、不同的营运方式、不同的信用等级甚至不同的纳税环节,测算、设置不同的评估指标,合理确定峰值和警戒值,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税收征管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进行更新完善,做到评估结果有根有据,更有说服力。

二是优化纳税评估方式。先进、科学的评估方法是纳税评估的重要保障。新时期的纳税评估,就要打破传统方式方法,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建立科学合理、简洁实效的评估方式,来保障评估工作向新的领域发展。评估方式的确定要以法律为主线,要灵活多样、合理合法,要因地制宜、因对象而宜、不拘一格。评估方式的确立要坚持三个结合:案头分析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纳税评估不是仅仅的案头分析,更不是实地检查,而是通过案头分析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对存在疑问或疑点进行约谈或现场核实,从而反过来提高案头分析的准确性。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相结合。一方面评估发现的偷、骗、抗税及其它应立案查处的案件移送稽查部门,为稽查提供案源;另一方面稽查为纳税评估提供保障,及时将查处的情况及时传递给纳税评估部门,纳税评估部门根据稽查部门的信息及时总结评估经验。纳税评估与税收征管相结合。对纳税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管理建议,不断促进日常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为纳税评估成更具效能性。

三是建立素质教育机制。素质能力是纳税评估工作的基本保证。高素质的评估队伍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评估效果。建立科学的培训教育机制是优化纳税评估的前提之一。一是要训。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税务综合业务培训,有效地带动评估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的提高,进而提高从多层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细致的案头分析水平,逐步提高审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逻辑分析能力;二是要跟。选派评估人员深入企业“跟班”学习,让其熟悉企业经营情况、操作流程,解企业经营特点,熟悉企业财务制度和财务核算方法。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务知识和税收理论,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信息技术与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借。就是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以期在评估方法、评估技巧、评估应用上得到突破。比如借鉴美国的智能化评估方式、新加坡的规范化评估机制、德国的科学的评估程序、澳大利亚的纳税风险评估等,都可以指导我们的纳税评估向科学性、效用性发展。

四是健全评估监督机制。首先要健全纳税评估的反馈机制。要以“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为宗旨,对评估的有关结论以详实的说明告知纳税人,评估结论不能过于简单,否则纳税人无法据此“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调整账目”。同时理顺征收、管理与稽查的关系,涉及到有关部门的,要及时进行反馈;其次是健全纳税评估移送机制。对有偷税嫌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嫌疑、拒绝约谈,或虽约谈交待问题,但不及时进行改正的,或以前纳税评估时被发现并纠正的问题再次发生的,以及少缴税额达应纳税额的一定比例或达到一定数额,应及时移送稽查,不得以评代查。

五是优化评估考核机制。考核是纳税评估的有力保障。一方面要优化激励机制。通过税收文化建设、工作质量绩效管理培养评估人员爱岗敬业精神,进一步提高全体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评估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纳税评估工作的规范运作,同时与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融为一体,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制,充分有效发挥纳税评估的效能;另一方面要健全评估考核体系,统一规范的评估面、评估有效率、评估准确率、重点评估有效率、评估结果应用率、案件移送率等综合性量化指标,保障纳税评估的质量。

下载关于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实施纳税评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税征管分局纳税评估管理实施意见

    地税征管分局纳税评估管理实施意见 地税征管分局纳税评估管理实施意见 为强化税源监控,降低税收执法风险,优化纳税服务,更好地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扎实推进纳税评估工作有效开......

    地税征管分局纳税评估管理实施意见

    为强化税源监控,降低税收执法风险,优化纳税服务,更好地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扎实推进纳税评估工作有效开展,依据《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分局实际,特提出以下工作......

    关于“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军队士官队伍的不断壮大,士官在军队中的地位的显著提高,士官已经成为构成军队建设的主体力量。院校学员队作为培养士官人才的基层......

    纳税评估

    第九章、纳税评估管理 一、填空题 1、纳税评估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对象确定、......

    浅议如何加强纳税评估

    浅议如何加强纳税评估 摘要:如何有效地加强纳税评估工作,已经成为各级税务部门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我们提高税源监控能力,增强管理信息的综合利用效果,降低异常申报率,堵塞税收......

    纳税评估

    纳税评估 纳税评估是一项国际通用的税收管理方式,几年来国税系统开展纳税评估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税收征管的重要环节,纳税评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行 纳税评估的定位......

    规范化管理实施大纲

    规范化管理实施大纲 第一条 规范化管理概念 我们所称的规范化管理,是指根据本公司的章程的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地制定公司的组织规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包......

    税源管理及纳税评估5篇

    税源管理及纳税评估 1、税收管理员要对自己辖区内的纳税人进行全面税源调查分析,并能编制。 A、稽查报告 B、.稽查结论 C、税源分析报告 D、调查报告 答案:C 2、税务约谈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