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测量》教案

时间:2019-05-13 02:0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密度的测量》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密度的测量》教案》。

第一篇:《密度的测量》教案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难点

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小石块、石蜡块等,天平及砝码(根据学生数和分组情况确定数量)。

一、新课导入 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1.量筒的使用

m(1)由公式ρ=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V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

(2)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呢?

教师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教师强调】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提问】使用量筒时应如何读数呢?

【教师归纳】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的顶部相平。

【教师提问】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那么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教师总结】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可采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2.测液体的密度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盐水的密度。【教师提问】测盐水的密度,为什么要先测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且采用剩余法?引导学生讨论,并形成共识。

【教师点拨】测盐水密度时,如果先测盐水体积,量筒中盐水倒入小烧杯后,总有一部分残留在量筒中,质量偏小。同样,如果先测小烧杯的质量,再将盐水倒入小烧杯测出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最后将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总有一部分盐水残留在小烧杯中,使盐水体积偏小。

3.测固体的密度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石块的密度。【教师提问】测石块密度时,为什么不先测石块的体积?

【教师总结】若先测石块体积,石块沾水,测出的质量会偏大。

【教师提问】如何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固体(如塑料块)的体积呢?

【教师总结】可采用“悬垂法”。具体的做法是:先测出悬挂重物浸没于量筒中时液体对应的体积,然后将物体与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物体的体积。还可采用“针压法”,具体的做法是:先读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再用针将物体压没于水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物体的体积。

三、课堂小结

测量液体的体积1.量筒的使用

测量固体的体积2.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一部分的盐水倒入量筒,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3)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m1-m2(4)计算盐水密度:ρ= V3.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步骤: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其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的示数V2; m(4)计算石块的密度:ρ= V2-V

1四、检测反馈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答案 左 3.675 2.实验室现有如下四种规格的量筒,应用密度知识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酒精,那么可以选用的量筒是()A.测量范围是0~100mL、分度值为1mL的量筒 B.测量范围是0~200mL、分度值为10mL的量筒 C.测量范围是0~25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 D.测量范围是0~400mL、分度值为10mL的量筒

答案 C 3.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1)

B.(2)或(4)C.(3)

D.都不能省去

答案 B 4.小明为测量“花花牛”牌牛奶的密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 B.将适量的牛奶倒入杯中

C.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D.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m2-m1E.计算牛奶的密度ρ= V(1)你认为这个方案有什么缺点?(2)请你提出改进实验的办法。

(3)如下图所示为用天平测玻璃杯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情况,则玻璃杯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1)不应先测空玻璃杯质量。(2)先测牛奶和玻璃杯总质量m1,倒入一部分牛奶到量筒内,再测出剩下牛奶和玻璃杯总质量m2。(3)33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 2.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1.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倒入量筒部分盐水,读出量筒的示数V 3.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m1-m24.计算密度ρ= 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将量筒中加入适量水,记下示数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沉没入量筒的水中,记下示数V2 m4.计算密度:ρ= V2-V1

第二篇: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孙恒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测体积时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如下图所示:

将物块竖直放置,然后如图所示,将其夹到中间,最后下面用尺子测量,即可得圆柱体的直径d,所以这个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即可知道.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圆柱体的高,根据公式V=π()3即可得物块的体积.

以上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第二种方法,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

d2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测出物质的质量即可得体积,最后还得用质量m除以体积V即可得到物质的密度.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

[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师]具体如何来测呢? [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 [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

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有. [师]怎么测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 [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参考实验数据:

ρ铁:7.9×103kg/m3 ρ铝:2.7×103kg/m3 ρ铜:8.9×103kg/m3

花岗岩 ρ:2.6~2.8×103kg/m3 ρ水:1.0×103kg/m3

三、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行的实验综合了许多前面所学的知识,对于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了解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很大帮助.测定物质的密度的方法不仅有这一种方法,今后还要深入地学习.密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与我们后面学到的许多知识都有联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部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加任何限制.也许学生的观点不是完全正确,但要求说明理由,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结果] 1.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也强.

全球的年产量越低,市场的价格越高.

2.(1)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好.在这两种金属中,铜更适合作导线,因为铜的年产量较高,价格也比银便宜得多.

(2)银的导热性能也很好.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锅是用铁(钢)或铝做的,一般蒸锅用铝做的多,而炒锅一般用铁做.因为铝的导热性能比铁好得多,而铝的熔点不很高.若用铝做炒锅,一方面会使食品局部温度很高而变糊;另一方面炒菜时外焰的温度都较高,所以炒菜时宁用铁锅不用铝锅.

(3)铝的密度最小.生活中用铝的地方很多,如门、窗框、器皿、锅、导线等.因为铝的密度小,轻便;导电和导热性能都不太差,同时它的产量较高,价格便宜.

第三篇:固体密度的测量 教案(推荐)

固体密度的测量

(一)——实验专题课型

淮安市第六中学 黄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密度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用天平、量筒等常规方法测量物质密度;

3、会运用学过的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知识,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密度的公式,明确要想测出物质密度,需从质量和体积入手思考设计实验;

2、明确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排液法;

3、围绕“排液法”的器材选择和实验思路,逐步换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对产生的新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揭示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探究性的专题逐步创设成阶梯型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发创造性思维,以产生积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知道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排液法

2、掌握密度的公式,并能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物理知识推导出密度的表达式。

二、难点:

1、对于密度测量中的一些非常规方法的理解以及方法过程的先后。【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的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回顾一下:

1、密度的公式:m

V2、常规的器材——天平用于测量质量、量筒用于测量体积

3、方法——排液法

具体方法:浸没时

V物= V排液= V2-V1

变化一下:没有量筒,对于规则物体的体积——刻度尺

强调:排液法的适用性更加广泛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提高一下:针对排液法的应用,提出两个可能遇到的问题:

1、如果被测固体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此时的 V物≠V排液,怎么办?

方法:悬沉法

针压法

2、如果被测固体易于液体反应或易溶于液体,怎么办?

方法:排面(细沙)法

方法与排液法相似

(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再进行作业纸上对应题目的解答。)

引伸一下:

一、思考如果没有天平,怎么办?

——提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常规的使用方法

2、如果提供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可以测小石块的密度吗?

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现象,提出另一方法的思考——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再进行作业纸上对应题目的解答;并且为下一问题的提出埋下伏笔。)

二、思考没有天平又没有测力计的情况,只有量筒和水,又怎么办?

(启发学生运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漂浮和下沉,学生清楚方法后,进一步提出要求写 出密度的表达式)

方法:1.将水倒入量杯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

12.将橡皮泥捏成船状,放到水上,读出此时总体积V2

3.将橡皮泥捏成球状,放入水中,读出此时总体积V3

V1VV2 3

漂浮时,G = F浮 沉底时,V物= V3-V1 表达式: ρ=m / V物

=G/(V3-V1)g

=F浮/(V3-V1)g

=ρ水g(V2-V1)/(V3-V1)g

=ρ水(V2-V1)/(V3-V1)

思考一下:

一、思考如果物体是悬浮在液体中的话,我们可以怎样测物体密度?密度计

二、并且介绍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启发学生,运用了漂浮和下沉的原理之后,对于悬浮原理的思考及灵活应用。)

(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课后讨论:

1、如何用刻度尺、烧杯和水,测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蜡块的密度?

2、如何用细铁丝、烧杯和水,测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蜡块的密度?

(进一步改变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后更加深入思考。启发学生,其实测密度的方法根据器材选择的不同还有很多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找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思维和勇于钻研的精神。)

附上:课堂同步学案

固体密度的测量

(一) 以下实验请至少设计两种方法

实验一:请你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测量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蜡块的密度。

实验二:请你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测量生石灰块的密度。

实验三:请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量筒、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四:请只利用量筒和水,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实验五:实验室备有毫米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小刀、玻璃杯、足够的水、细线、盐、密度计等,请你从中选用适当器材,设计测量山芋密度(山芋的密度一般比水大)的实验方法。(尽可能多想几种方法)

第四篇: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教案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密度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用天平、量筒等常规方法测量物质密度;

3、会运用学过的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知识,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密度的公式,明确要想测出物质密度,需从质量和体积入手思考设计实验;

2、明确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排液法;

3、围绕“排液法”的器材选择和实验思路,逐步换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对产生的新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揭示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探究性的专题逐步创设成阶梯型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发创造性思维,以产生积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知道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排液法

2、掌握密度的公式,并能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物理知识推导出密度的表达式。

二、难点:

1、对于密度测量中的一些非常规方法的理解以及方法过程的先后。【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的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回顾一下:

1、密度的公式:m

V2、常规的器材——天平用于测量质量、量筒用于测量体积

3、方法——排液法

具体方法:浸没时

V物= V排液= V2-V1

变化一下:没有量筒,对于规则物体的体积——刻度尺

强调:排液法的适用性更加广泛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提高一下:针对排液法的应用,提出两个可能遇到的问题:

1、如果被测固体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此时的 V物≠V排液,怎么办?

方法:悬沉法

针压法

2、如果被测固体易于液体反应或易溶于液体,怎么办?

方法:排面(细沙)法

方法与排液法相似

(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再进行作业纸上对应题目的解答。)

引伸一下:

一、思考如果没有天平,怎么办?

——提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常规的使用方法

2、如果提供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可以测小石块的密度吗?

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现象,提出另一方法的思考——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再进行作业纸上对应题目的解答;并且为下一问题的提出埋下伏笔。)

二、思考没有天平又没有测力计的情况,只有量筒和水,又怎么办?

(启发学生运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漂浮和下沉,学生清楚方法后,进一步提出要求写 出密度的表达式)

方法: 1.将水倒入量杯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

12.将橡皮泥捏成船状,放到水上,读出此时总体积V2

3.将橡皮泥捏成球状,放入水中,读出此时总体积V3

V1V2 V3

漂浮时,G = F浮 沉底时,V物= V3-V1 表达式: ρ=m / V物

=G/(V3-V1)g

=F浮/(V3-V1)g

=ρ水g(V2-V1)/(V3-V1)g

=ρ水(V2-V1)/(V3-V1)

思考一下:

一、思考如果物体是悬浮在液体中的话,我们可以怎样测物体密度?密度计

二、并且介绍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启发学生,运用了漂浮和下沉的原理之后,对于悬浮原理的思考及灵活应用。)

(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课后讨论:

1、如何用刻度尺、烧杯和水,测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蜡块的密度?

2、如何用细铁丝、烧杯和水,测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蜡块的密度?

(进一步改变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后更加深入思考。启发学生,其实测密度的方法根据器材选择的不同还有很多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找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思维和勇于钻研的精神。)

附上:课堂同步学案

第五篇: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张君娟 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测量方法

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测体积时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如下图所示:

将物块竖直放置,然后如图所示,将其夹到中间,最后下面用尺子测量,即可得圆柱体的直径d,所以这个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即可知道.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圆柱体的高,根据d公式V=π()3即可得物块的体积. 以上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第二种方法,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测出物质的质量即可得体积,最后还得用质量m除以体积V即可得到物质的密度.

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观察示数时应注意问题:

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还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

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教师补充评价

四、课后作业

五、课后反思

下载《密度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密度的测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密度的测量,密度与生活

    课前问答: 1. 使用量筒时需要注意什么?量筒以什么单位标度? 2. 不规则的小固体怎么测量体积?液体又如何测量体积?3. 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条件?4. 密度的单位是什么?5.......

    《密度测量》教学反思

    《密度测量》教学反思 刘纯武 本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应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实验应当测量的物理量以及选择的仪器,并进而明确实验的原理。本节实验能力......

    密度的测量实验教案[优秀范文5篇]

    密度的测量实验教案 所用教材《物理》第1册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学会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理解实验原理密度定义式ρ=m/V,并学会测量密度的实际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1课时【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 本节课......

    密度教案

    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密度教案

    密度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

    密度教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初步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2、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