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字母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2:1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英语字母课堂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英语字母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英语字母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字母课堂教学设计

昆明市晋宁区晋城第四小学 陈永娇

一、小组讨论

1、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内容有哪些?字母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字母教学包括26个字母的读音,辩认和书写三项内容。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达到能认字母的音和形,能读准字母,能按正确的笔顺和规格书写,能按顺序背诵和默写字母,同时能初步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为进一步学习单词的读音和拼读打下基础。

2、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有哪些基本环节?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环节主要有:Warming up-----Present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Homework Warming up 阶段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注意力;Presentation 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接触语言目标,感知语音与语意;Practice 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活动进行机械操练;Consolidation 阶段是让学生在一些真实意义活动中运用语言目标。

可以运用儿歌、复习等方式来导入教学;运用实物、图片、卡片、动画等呈现;通过游戏来操练;运用儿歌、律动复习或巩固。

二、教学过程与实施

1、Warming-up 歌谣引入法:比如学生十分熟悉的《ABC song》。复习导入法:复习就知引出新知。律动导入法:字母操

2、Presentation

运用卡片、图片、动画等方法来呈现字母的形,示范准确发音,并示范正确书写顺序。让学生对字母能够认读和书写,还要掌握在单词中的正确发音,做到字母不离词。

故事教授法;直接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吸引法;游戏教学法;音标衬托法(将字母与其能常发音的音标相结合,以音标衬托字母,以字母带动音标。)

3、Practice 字母操练我们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例如: 1.“What's missing?”游戏 学了几个字母以后,把字母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然后抽去其中的一张,让学生寻找:“What's missing?”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于表现自己,识记的效果就会很好。2.“左邻右舍”游戏

学生准备好已经学过的字母卡片,教师出示一个字母,让学生找出它的左邻右舍,请找到的几个学生快速把字母拿到讲台上站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余的学生一起认读这几个字母。3.“Make letters”游戏

让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示不同的字母,或让学生用火柴棒拼出不同字母的形状。(1)象形字母:教师出示一些与字母相像的图案或实物,学生通过想象去认,看看像什么字母。

教师准备:与字母相像的图案或实物。

学生准备:将与字母相像的图案或物品带到学校,同学们相互看。

(2)不同材料的字母:让学生用绳子,珠子,石子或铁丝等物品组成各种字母。教师和学生准备:绳子,珠子,石子或铁丝等材料。

(3)字母抽象化:看图,找出所有的大小写字母,还可以让学生用大小写字母自创一副图,与同桌找字母。

(4)游戏字母:学生们用自已的身体来组成字母。例如:表演“A”字母的是两个全班最胖的男孩,两个一左一右隔着在约半米的距离并排站好,慢慢地左右倾斜头紧紧贴在一起,一左一右两只小手拉在一起,这样就组成了字母“A”。

4、Consolidation 1)律动:字母操 2)音素家族chant:

A、H、J、K 是A 家族,A,A是族长。E的家族有八位,BCDE,GPTV,E,E是族长。

/e/ 的家族没有族长,它的成员有七位,FLMN,SX 和Z。U 的家族有三位,UQW,U,U是族长。

I 的家族有两位,IY,I,I是族长。(手势指着自己)R 和O单独住,它们自己是族长。3)生活中的运用

让学生联系生活,留心观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字母,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例如:在商场里,学生注意到了表示服装尺码的字母,L(大号),M(中号),S(小号),XL(特大号);在马路上,学生注意到了停车的标志P;甚至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学生注意到了s(面积),x(未知数),r(半径)等。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缩略语。如:PR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USA是美国;CCTV是中央电视台;字母V表示胜利;医院透视用X光;评价等级用A、B、C、D等。这些内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字母教学不再成为一件枯燥无味的事。

三、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字母读音教学 1.注重示范发音的正确性

字母发音直接影响着学生单词的发音,而且学生错误的发音一旦形成就很难再纠正。因此教师在教学字母之前一定要多听录音,纠正好自己的发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听磁带跟读,观察他们的口形,并鼓励模仿得好的学生示范领读,帮助其他同学纠正发音。2.把握学生的发音难点

受各地方方言的影响,学生对字母的发音往往会出错。比如:南方人容易把A读成/e/。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方言发音难点,预先采取各种教学方法防止错误发音的出现。3.强化个别字母教学

尽管许多学生对字母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字母学习,中间难免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现象。例如 “G g”和“J j”强调[dэ]的发音。“H h”注意[ei]的发音。“Q q”和“R r”要让学生能辨清与语文音序表发音的区别。“U u”和“Ii”要让学生把音发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这几个字母的训练。4.注重读音归类教学

把字母按读音进行分类是字母读音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的一项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得掌握,教师可采用“分家”游戏的方法,按“家族”将26个字母进行分类记忆。首先将字母划分为七个家族,再对号入座,最终编成一首音素家族chant 帮助学生记忆:

A、H、J、K 是A 家族,A,A是族长。E的家族有八位,BCDE,GPTV,E,E是族长。

/e/ 的家族没有族长,它的成员有七位,FLMN,SX 和Z。U 的家族有三位,UQW,U,U是族长。

I 的家族有两位,IY,I,I是族长。(手势指着自己)R 和O单独住,它们自己是族长。5.注重语音暗线的铺垫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用书中,字母读音和字母例词的安排是一条语音暗线,教师教学时要努力让学生掌握字母的正确读音,并初步感知字母在例词中的读音,为以后学习语音奠定基础。比如讲到字母Ee时,例词是egg,elepghant,教师可突出字母E的发音。英语中共有48个国际音标,如果学生能在学习26个字母的同时掌握与此相关的26个音素,将会为以后的语音学习打好基础。

英语字母发音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在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1、看。在教授字母时,教师要做好示范,读清每一个字母的发音,放慢速度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型变化,领会教师的发音要领。

2、听。在学生看清教师的发音口型变化后,在模仿发音时,教师应做到耳灵眼明,快速检查每位学生的嘴型与发音,对读得好的,尤其是声音洪亮、清楚标准的学生,可适时让他们登台表演示范。

3、说。在发音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全面练习。除了齐读、分组读外,还要特别注意个别读,如开火车顺着座位挨个快速读,扩大练习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当堂教授的字母名称用升降调轮流带读几遍,使学生在跟读中体会英语的基本语调,对升调和降调形成初步的印象。每教完几个字母,让学生按字母表的顺序背上几轮,可分集体背、男女生分开背、同桌背、按座位顺序逐个起立背、个别抽背等形式。对性格内向或发音偏轻的学生,在平时应多关心他们,多想到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发音练习机会,帮助他们克服“怕”的情绪,启发他们懂得:不怕读错,只怕不读,不学“聋哑英语”。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做到当天教的字母名称、读音,当天就要学会。

(二)、字母书写教学

字母的书写过程要一步步进行:先观察性状,再观察笔顺、占格情况,然后书空,使用活动手册进行描红,最后达到仿写。1.字母认读的教学

字母的书写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区分一些形近的字母。有些字母可以通过猜谜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它们的形状特点。例如:弯弯的月牙(C)、一条小蛇(S)、三叉路口(T)、1加3(B)、一座宝塔(A)、胜利的象征(V)、大号鱼钩(J)、一张弓(D)、一扇小门(n)、一棵小苗(r)、一把椅子(h)。这些谜语既能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谜语学习字母,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另外,还可以将字母的一部份遮住,让学生根据漏出来部分来猜字母。2.字母书写的教学

字母的书写是小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小学的英语书写一定要求学生做到严格遵照书写规范,教师绝对不能马虎。因为英语字母有印刷体和书写体之分,所以容易使学生在书写时发生混淆,教师在教学时应多在这方面进行强调。(1)笔顺教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让学生仔细观察字母的笔画和笔顺。正确的笔顺在活动手册的描红练习中有正确的示范。但有时学生会受到汉语拼音笔顺的影响,错误书写字母,因此教师要对容易出错的笔顺进行比较细致的指导。如i和j都是后加点,t先写钩,H先两竖等。建议教师不妨采用汉语拼音的教法,使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书写规则,防止笔画出错。比如:H是一双筷子拴根线,j是海豹顶皮球,i是小海狮头上顶个球,t是伞把带开关等。

在教授新字母时,教师应先把字母卡片挂出来,边示范边讲解,什么地方起笔,什么地方收笔,几笔写成,占哪几格,是否顶格,宽窄比例,倾斜度等。接着,教师再作示范,一边叫学生跟着教师的笔顺用手指同步书空模仿,一边报笔划,使每个学生对笔顺和笔划有一个清楚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用铅笔描红,逐步过渡到临摹抄写。(2)格式教学

字母的占格同样是字母书写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当字母的大小写混在一起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混淆。这样,教师要先清楚示范,提醒学生注意并总结字母占格的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儿歌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占格规律。如:英语书写,四线三格,大写字母一二格,上不顶线是原则;小写字母认准格,上面有„辫‟一二格,下面有„尾‟二三格,无„辫‟无„尾‟中间格;“i,t”中上一格半。在学生掌握了字母的占格规律后,还要通过活动手册上的描红来加强练习。这里要注意的是,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能在没有四线格的一条线上,甚至是没有任何线的白纸上也能正确地表示出字母的书写格式。

四、案例实践与考核(演课、评课)

1.以小组为单位,观看示范课,然后每组学员写评课稿。

2.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学生从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自选字母教学素材,编写一份全英文详案,推举代表进行15分钟演课,由学生自评、互评,最后老师评价,要求学生写教学反思,获得的分数是团体分=学生互评30%+学生自评20%+教师评价50%。

第二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字母游戏举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字母游戏举例

学习语言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劳动,如果一堂英语课自始至终学生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效果未必很好。在学生感到疲劳时,用几分钟时间做一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也可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将自己收集的一些游戏介绍给大家,供在教学中选择参考。

1、抢读字母。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认读字母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记1分,最后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2、字母接龙。该游戏是集体接力背诵字母表。全班学生接力背2-3轮,字母表重复多遍,每个学生背2-3个不同的字母,要求脱口而出,发音准确,顺序正确,适合于初始阶段英语教学。

3、字母配对。这是一个训练学生听字母的游戏,将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持大写字母,另一组学生持小写字母,教师快速念字母,要求持有该字母的学生迅速站起来,最先站起来的人得两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4、辨字母。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辨别字母的游戏。教师可将读音易混的字母分别写在板上,如GJOW,等,共准备2~4套,同时将学生分成2~4个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到讲台前面向全班站好,教师发给每人一套卡片(2~4张为宜),游戏开始,教师念其中的一个字母,学生应立即找出并高举起该字母,先找对的得2分,最后得分多的组为优胜。

5、摘字母。这是一个训练学生听认字母能力的游戏,教师先把所学过的大小写字母写在卡片上,按大小写把卡片分成两组贴在黑板上,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游戏开始,每组的第一名学生上黑板前等候,教师说出一个字母,这两名学生就立即摘下教师所念的字母,放到讲台上,一人摘大写字母,另一人摘小写字母,摘得对而快的得2分。在教师念第一个字母时,各组的第二名学生应上前等候,在第一名学生摘完字母后,教师立即说另一个字母,游戏接着进行,最后得分多的组为优胜。

6、找邻居。准备两套字母卡片,分别发给两组学生,每人一张。老师说一个字母,比如“Ee”,拿“Ee”同学必须迅速地找到拿“De”和“Ff”的同学,速度快的一方为胜。

7、传递字母。每一排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分别发给每一组最后一排的学生一张纸,上面写一个字母或两个字母(如:KG-PV),在教师说“开始”后,最后一排的学生即用耳语把卡片上的内容告诉前面的学生,这位学生再把听到的内容告诉前面的学生„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第一排的学生把所传的字母或字母组写到黑板上,传得最快,最准确的组获胜。

8、跟我走。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按字母表顺序记忆字母的游戏。开始前,先把字母卡片发给学生。然后说出一个字母(如:M),持有该字母卡片的学生站出来并说:I am M Follow me,please.持有字母N的学生应立刻站在持M卡片学生的后面,并说:I am N.Followme.please,依次类推,对的给1分,错的不给分。这个游戏也可以倒着排序,也可说I am M.Who is before me?持字母L的学生应立刻站在持M卡片学生的前面。

9、字母链。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记忆字母顺序的游戏。教师点名,并出示一张字母卡片。

被点名的学生立即读出这个字母,并说出一个包含该字母读音的单词接着由被点名学生的前一位学生说出这个字母的前一个字母,和一个含有该字母读音的单词,然后由被点名学生后面一位学生说出这个字母的下一个字母和含有该字母的单词,如:被点名学生:B-bag,前面的学生:A-apple,后面的学生:C-cat。

10、字母接力赛。把两组20个字母大小写的卡片打乱次序贴在黑板上,一边一组。然后将全班分成两组(或按男女分组),游戏开始,各组依次上来一个学生,以接力的方式,一人移动一个字母,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看哪组最快最准确。

11、字母对抗赛。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对抗赛在两个小组中进行,在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说出一个字母(如C),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应立即说出下一个字母D。说错或不能迅速说出字母的扣1分,最后哪组扣分最少为优胜。

12、字母排队。每人发一张字母卡片,教师说一个字母(如C),则持字母C及其后四个字母(DEFG)的学生应立即站出来按次序排好队,如班级人数较多,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竞赛。

13、找朋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组大写字母,每组选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教师发给他们打乱次序的小写字母卡片,在教师宣布“开始”后,他们要尽快按大写字母的次序把小写字母贴在黑板上,贴得最快最准确的组获胜。

14、抢凳子。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发给26个字母大写和小写的卡片,并在台前摆放五张凳子围成一圈,游戏开始,教师说出三个字母,同时开始播放音乐,两个组中持这三个字母卡片的六个学生应立即上前并围着凳子小跑;音乐一停就抢凳子坐好,组内三个人都抢到凳子的,给该组记10分。

15、字母滚雪球。这是个训练学生记忆字母能力的游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或男女两组。游戏开始,第一位学生说一个字母(如:B)第二位学生在后任意加上一个字母(如:BE)然后依次进行(如B„BE„BEX„BEXG„BEXGL„),说错了就被淘汰,说得多而准确的小组为胜。

16、字母竞猜。教师用手指在空中写一个字母,如A,让学生猜,猜得最快最正确的小组赢一分。随着学生对字母的熟悉,教师加快写字的速度。此外迎合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说得又快又准确的学生不仅可以为本组赢一分,还有机会上讲台模仿教师写字母,让其余学生猜。

17、书写快递。这是一个训练学生书写字母的游戏,以每一排为一组,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分别发给每组最后一排的学生一张纸片,上面写有一个字母,只允许这个学生看这个字母,在教师说“开始”后,最后一排的学生即用手指把纸片上的字母写在前面学生的背上„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第一排的学生把所传的字母写到黑板上,传得最快最准确的组获胜。

18、书写对抗赛。在黑板上挂一张字母表,参赛的两个组各派四人到前面,面对全班站好队,游戏开始,甲组的第一名学生转过身面向黑板,乙组的第一名学生在字母表上任意指一个字母,甲组的第一名学生看清后,便在该组第二名学生的背上用手指写这个字母,然后让第二名学生把这个字母说出来,说对的记1分,游戏继续进行,由甲组的第一名学生指字母,乙组的第一名学生书写,乙组的第二名学生猜字母,最后得分多的组获胜。

19、摘苹果。教师先在黑板上挂一张长满苹果的果树挂图,每个苹果上都写有一个字母,再出示几个篮子,每只篮子都贴有一个字母,然后找几名学生上前面来,把果树上的苹果摘下来,将含有相同音素的字母放入相应的篮子里。如:将写有F,M,N,X等字母的苹果放在贴有字母S的篮子里,将写有B,C,D,V等字母的苹果放入贴有字母E(或P)的篮子里,最快最准确的获胜。

第三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专题一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讲(下)

[讨论8:如何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活动?]

主持人:下面我们继续讨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我们继续请程老师和刘老师为我们分析案例,然后去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设计的活动要便于在课堂上实施。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我们放过的片段当中,我已经讲述过,这位老师让学生去做Turn left.这样的一个动作。那么老师用长段的英文去解释,发指令,孩子们听完之后呢,仅仅的跟着老师follow了Turn left.而没有做动作。那么接下来老师继续用英文解释,那么这次孩子们似乎听懂了,这时候孩子们做了Turn left.的动作,但是同时也做了Go straight on.的动作。那么反复两次这样的出错,程老师,您认为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为什么会出错?那么我们从这个活动能发现什么样的一些问题?

程老师:我自己觉得这个活动的问题主要是指令不清楚。也就是我们现在上课的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向学生发出指令。第一是老师实际做动作学生跟着做,另外老师说英文指令,第三就是老师说中文指令,那么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有些指令,比如说Turn left.Turn right.这种本来就是相当于练听力的这种指令。还有一种指令就是课堂活动本身的一些指令,比方这个老师他讲了说 You must listen to me carefully.If I say turn left.You just turn left.Do not to go straight on.You do the actions.OK? 实际上这些指令呢,根据我的判断,学生为什么出错?就是指令不清楚,学生并不知道老师要他们干什么,所以学生就反复出错了。这个指令问题,在课堂上我也发现很多情况,有的老师自己说的很清楚,学生没懂,或者是老师自身指令本身就很不清楚,要么就是没有逻辑,要么就是说的不清楚。

主持人:好,确实,我们活动的指令要非常的清楚,这样孩子才能好实施这样的一个活动。那么在第一节课当中还有这样的一个活动,是Get the Halloween presents.老师在做这个活动之前做了一个示范,然后让孩子们之间互相问Can I have some bread? 那么学生来去相互的回答Sorry, you can’t.或者是Yes, you can.这样的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刘老师您看这样的设计是否合适?那么,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操作起来是否可行?

刘老师:在这个活动设计的时候呢,我们老师就一定要,就是刚才程老师讲的,也就是你的指令instructions一定要很清晰。因此这个活动,如果是老师手上拿着一个东西进行示范的时候,他应该最好是有一个同学,因为你要形成最后是学生双向之间的一个pair work。如果老师仅仅一个人示范,你记住这个时候,角色要很清楚。当我们在看到很多外教做这种示范的时候,他一下站这边,然后又站到那边,做另外一个脸儿,这样就使两个之间的交互活动很清楚。比如我手上有这个东西,然后对方问我Can I have some…? 我一看我上面有Yes.Of course.我就可以给你,如果我的图片上没有,我就不能给你。所以,应该说这个活动老师的设计呢,他是考虑到让学生有一种双向的交流。但是如果这种双向的交流的一个指令不清楚,或者你这个设计的整个不能够形成一种交流,学生实际上还是在一种简单的模仿。

程老师:我倒是还有一个建议,可能更有意思一些。比如说,让每个小组自己设计一些食品,比方说你最喜欢的或者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其他同学再来这个组问,你们有没有什么,我想要什么,有没有?这样他就更有挑战性,更有意思了,那么就是说不是老师事先给他规定的有还是没有。

主持人:还有一点,我注意到,我们学生在去寻找万圣节礼物的时候,孩子们是下座位来去做的这个活动。我们看到录像当中,确实这个教室有这样的空间,但实际上我们的课堂上五、六十人的大班,是不是有这样的空间呢?所以说,我们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你学生的人数,以及你教室空间的情况。

刘老师:而且老师设计活动呢,一定要有可操作性。比如说扔色子,往地上扔,还是往桌上扔?很细节,往地上扔的话课堂的整个秩序就会乱。所以你不如色子做小一点,往桌上扔,这样小孩们在一个group里面,他形成一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很有趣味。当然我们还有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传篮球,这都是不合适课堂操作的游戏。[讨论9:如何设计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主持人:在我们看到的片段当中,有一位老师在练习Go straight on.这个活动的时候呢,他先是分别的让几个同学上来,老师发指令,学生去做动作,接下来又让两个学生上来,一个学生发指令,另一个学生去做动作,那么其他全班的同学在这观看。那么这样的一个活动在学生全体参与的这方面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请刘老师就这个方面来谈一谈。刘老师:这个实际上前面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了这个,就是一个活动的一个可操作性和一个面向大多数的问题。如果教师的示范活动,叫一个同学做的示范活动是起到示范作用,而为全班的其他同学继续做后面的类似的活动做准备的话,这是非常好的。如果整节课都是老师和一个学生之间单向的活动,那就是不好的。从这个老师整个的案例来看,他首先是让几个同学走上去,实际上他就强化Go straight on.这个指令,那么然后让同学去发这个指令,那也就是他提出新的要求了,学生不光能够听懂指令,而且能够跟自己去发出这个指令。但是用什么更好的方式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来呢?那就判断这个同学做的动作对不对,如果孤立的一个指令,那这个活动就没有什么很大意义了。

程老师:是这样的。你比如说我们看录像里面,这些同学他在前面说指令,另外一个同学去做,其他同学观看。那观看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啊。但是这种效果是不是那么好呢?就可以打一个问号了。那么其实还有一个片段,片段9,就是这个老师让学生重新编歌谣,老师先做一个示范,然后学生小组之间来编歌谣。这个时候,就像刚刚你所讲的,我先做一个主要活动,后续的学生来自己做,这样实际上他这个参与面就广得多。在录像里面看得很清楚,学生四个人一组或者五个人,自己在那编歌谣,等于是每个人都参与了。所以这种形式,恐怕学生参与度要高一些。

[讨论10:如何使活动激发学生的深层兴趣?]

主持人:好,确实是,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考虑到能让更多的学生去参与,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么谈到活动当中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昨天看到的一个片段当中的后半截,教师在训练Turn left.Turn right.的时候,采用的都是听指令做动作的一些活动,刚才我们已经做了介绍,在这就不再赘述这个过程。那么这样的活动,看起来呢是比较热闹,全班同学都在参与。但是实际上我们细看一看,这个活动设计的是否合适呢?请程老师来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程老师:这个活动我看了,就是应该是比较简单的,老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实际上,我们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特别强调用TPR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减少学生语言产出的负担,直接听指令做动作。但是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学生的话,你简单的让他Turn left.Turn right.可能有点机械,或者至少挑战性不够。如果四年级的话你可以给一些难度高一点的指令,或者略为复杂的指令。

刘老师:对,可能这个四年级的教学要求,他就是要学生能够听懂指令做动作。但是你不一定非要老师发指令,学生都要按指令做。你实际上也可以用一种FLASH的理解,看一个图形,有一个指令,然后看那个图形,转对了,还是转错了。这实际上对学生是一种判断,也是一种对那个指令的一种判断,看那个执行人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所以还有一种指令的方式,不一定是老师当着学生的面去发指令。像我以前教学也试过,你就远离学生,或者用一个另外的录音的声音给学生发出指令,这样叫学生可以熟悉各种不同的声音,避免我们小学课堂上老是老师的一个声音。就让学生能够去体验到更多的环境下,更多的情境下的这样一些动作。还有一个听指令以后要学生画箭头。所以他这个实际上这个方式是非常多的,不一定就拘泥于某一种形式。

主持人:还可以这样设计,比如说,我们可以让一个学生上来蒙上眼睛,藏起一个班里的某一件东西,可以是我们学生的某一个用品,书啊、铅笔啊,或者其他的一些东西,藏到某一个位置,然后通过发指令,让这个学生找到这个东西。那么这样的一个方式,也是我们可以让全班的更多同学来参与进来的方式,您看是吗? 刘老师:对。

程老师:但是这个活动的话,因为在教室里面你要Turn left.Turn right.它实际上这个空间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刚才也在听这个问题,他到底摆在什么地方,因为教室它肯定是座椅板凳很整齐的,前面讲台可能有一点点空间,那么左转、右转能转到什么地方去? 主持人:对,也有局限。程老师:这就是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

刘老师:对,还要注意课堂安全,小孩转的时候摔跤了,那也是不允许的。

主持人:对,尤其是孩子蒙上眼睛的时候。

我们还在前面的片断7当中,看到教师让学生去Design their own robots.这个活动当中教师先给孩子们做一个示范,他自己画一个想象当中的机器人,然后写下来He will fly.He will talk.等等之类的语言的描述,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做,自己设计一个自己想象当中的机器人。那么这样的活动是否能够激起孩子们这种深层的兴趣呢?

刘老师: 这种活动的出发点非常好,因为他能够激发学生一种创造精神,就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做。你看我到美国一个小学看到小学校上一个标语啊,他就是observe, 然后是explore, discover, imagine, 也就是说他小孩首先是观察,然后去探究,然后发现。她很强调小孩的想象力,叫小孩去画一个自己的机器人,他有很大的一种想象空间,然后小孩画过这个以后,然后进一步随着语言的深入,他能够用语言把他这个robot介绍出来,或者描述出来。如果他是学的那个人体的器官,什么大眼睛啊,高鼻子啊,小嘴巴啊,那么他也起到一个作用。然后学颜色的时候,他如果这个robot,他可以说它什么颜色啊,穿什么衣服啊。那么激发这种学生想象的活动呢,应该说在我们小学课堂上现在采用还是比较多,很多老师都发挥了很好的一种创造力,给学生设计这种活动。但是要注意一条,就是这个活动一定要最终落实到和学生用语言的表达结合起来。因为用图形表达是一种方式,还要有一种语言的表达,哪怕标注几个单词,看图片给那个图片写一个说明,哪怕标一个单词说My robot.主持人:是,其实这个案例当中,我觉得还有一点非常好,就是这个老师在做示范之前,发给每个孩子的让他自己画的一个小纸卡上面,提示了一些语言,比如说fly 这样的词,比如说 He will… She will…等等这样的一些语句,这样的一些提示,是不是就能够像您说的那样,能够帮助他去回忆起来学生需要使用的语言。

刘老师:这就是对大班教学,一种是control,一个是less control,一个是free。就是教学中有个控制,一个是给学生一种思维空间,但是还是控制在我一定的目标范围内,另外一种完全让学生自由的一种思维。应该从大班教学,特别一个班上有40多个人、50多个人,那这个时候老师的设计活动应该还是有所控制。所以在老师给他的那个纸片上给他一些fly,给他一些work,或者是listen这样一些词,对学生的想象他有一定的目标要求,这个也是不同层次地给学生一种思维的空间。

[讨论11:如何设计含有“信息差”的活动,促成真实的交际?] 主持人:好,我们再回顾一个片段,在昨天放过的片段12中,这位老师与学生做的一个Funny sentences这样的一个活动。刘老师,您看在这个活动当中,学生的惊呼声啊笑声啊此起彼伏。那么这样的活动,您是怎么看待的?

刘老师:这样的活动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它有意思为什么呢?就是他给四个孩子手上的那个信息是其他同学所不了解的。比如说某个同学手上拿到的一个信息是某一个人,但另外一个人手上拿到的是一个地点,另外一个是拿到他做的事,另外一个是拿到一个时间,当其他的同学提出一个Who is it? 他说出一个人,然后就提出Where is he? 或Where is she? 他在什么地方,这个时候可能说出一个地方,组成一个句子,是人们很难以想象的。比如说某一个人他如果是在北极、南极,从意义上来看,可能就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特别到这个人在干什么,如有人说了在和布什谈话,或者在和布什聊天,甚至和萨达姆在一块,这个就可能会引起一些兴趣。因此,在课堂上穿插这样一些活动,它还是很有意义的。另外,从另一层意思来看,这种活动设计,它还可以进一步往前推进,他可以形成学生一种逻辑的思维。比如现在是某一个人到他的时间、地点,让他来描述一个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而到今后的,随着学生的深入,可能是三个互相之间有逻辑关系的句子,让学生能够把它串联成文,应该这是课堂设计中同学能够达成很轻松的这样一种交流的机会。但是从真实交际的角度呢,这个活动基本上老师还是控制的。所以,什么叫真实的交际呢?它应该就是说,我原来看过一本书,就是老师他能够严格控制答案的,这个就叫meaningful,是有意义的,但是不一定是communicative。但是如果这个活动设计以后,老师是无法控制学生的答案的,比如说让孩子们去画一个robot,你不知道学生会画成什么样。再一个呢,让学生去猜就是让学生去猜某一个袋子里面有什么东西,这个时候学生所说出来的猜的东西,不一定是你老师限定他的一个词汇范围,那这个时候他就是一种学生用思维来表达自己心里面想象的事。因此从这个练习来看,它有这种贴近交际,因为他可以向其他同学传递某一种信息这样一种作用,但是从双向的这种真实交际来看,它还是一种预备期的。

主持人:好。确实是,尽管有些活动当中已经设计了信息差,但是设计了信息差是否就能达到真实的交际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在放过的片段11当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练习使用What are you doing? I’m … 两个学生一问一答,进行了这样的一个练习。程老师,您看在这个活动当中,学生是否进行了真实的交际呢?

程老师:他这里面一问一答是这样的,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了一个动作,比如说我在听音乐,我在看书,我在打电话,就每个纸条上写的一句话,另外一个学生就问他,被问的这个学生就根据纸条来回答。应该说这个设计意图也跟刘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就是他有一个希望,创造一个信息差,关键问题是这个信息差是老师事前控制的,是事先预置好的,所以这种信息差,我们现在可以把它叫做不是真正的信息差,或者是虚假的信息差。那么这个活动应该怎么去设计呢?我倒是有一个建议,比如说我们让每一个同学从家里带一张自己的照片,在照片上是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拍的,然后我们拿来以后,因为照片本身可能看不出在做什么,那么另外一个同学就得问What are you doing? 比如说I’m talking on the phone.那进一步再去追问Who are you talking to? 或者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这样就是真实的了。因为比如说我有时候把我的一些照片拿来给我的朋友看,他们就问你这是在什么地方?你在干什么?你就给他讲,这就是真正的信息差。如果按这种信息差去设计教学的话,才是真正的交际。

刘老师:对。像现在进行时的这种真实交际应该非常好设计。如果你叫一个孩子上去做一个动作,那么其他同学猜What is he doing? What is she doing? 这个时候他就形成一种真实的交际了。再一个,我们看那个Follow me的节目里面,因为他听一个声音,听到一个声音What is he doing? 这个时候学生猜他是用思维,在用英语表达他听到的声音,他猜想他做什么,这就是一种真实交际。

主持人:对。那么同样是这样的一个问答练习,我们还看到一个案例,就是在第一节完整的课当中,那位老师跟孩子们一起做Get the Halloween presents.这样的活动,那么教师发给孩子们每人两张这样的卡片,学生下座位一边问Can I have some…? 然后找到与自己手里相同的卡片。那么在这个活动当中,学生是否在真实的进行交际? 刘老师:实际上这个应该还是属于一个drill,还是个meaningful practice,有意义的操练。因为孩子们手上拿到的都是老师限定他的,比如他手上拿的是一个苹果和一个那个香蕉Can I have some bananas? 然后我有Yes, of course.主要老师的目的还是在练习Can I have…? 和Can I have…? 表示请求的一种答语,在这个地方值得区分的,Can I have…? 表示一种请求,所以我倾向于一般的回答应该是Yes, of course.Here you are.就行了。但是好像我们老师就侧重在这个结构的点上,她是比较强调Yes, I can.No, I can’t.这个我觉得从表示一种请求要东西的话呢,好像不太得体。

程老师:对,就是回答的人不能简单说Yes, you can.或者No, you can’t.应该是如果有的话就给人家,如果没有你就是Sorry, I don’t have any.刘老师:而且另一方还说Thank you.就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一种交际氛围。

[讨论12:如何设计充分体现学生语言运用的活动?]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这才是营造一种真实的交际。我们看到的片段13当中,老师利用Tony在家的一段录像让学生做reporter报道的这样的一个活动,同时在这个学生报道之前呢,拓展像first, then, after that, at last等这些词汇,之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展示,最后让学生完成这封信。那么,这样的一个活动我们看看是否体现了这种语言的真实的运用?

程老师:我觉得这个活动设计还是很有创意的,等于这个老师先给学生放一段录像,这个录像里面有一个小男孩在做一些事情,最后希望学生看完这个录像之后做一个报道,而且还用一些连接性词语,这个设计意图是很好的。但是你刚才提到就是让学生给Tony写一封信,既然是让学生做报道,那就是说我客观报道Tony他一天都做什么事,应该是给另外一个人写一个报道,为什么是让学生给Tony写封信呢?

主持人:这个活动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一个片段,所以可能之前的这个活动我们没有看到。之前的这个活动呢,老师是展示了Tony写给其他的小朋友的来反馈自己昨天在家干什么的这样的一封信,但是由于Tony比较小,我们看到录像当中的小孩很小,可能也就刚刚上学那个年龄,那么他有很多的词汇是不会写的,这个时候老师拿出来,让五年级的孩子给他去补充这样的一些信息。程老师:那是给他不是帮他来写信。主持人:对。

程老师:是帮他还是给他写信? 主持人:帮他来去完成这封信。

程老师:那就应该是让学生完成Tony写的一封信。也就是说替Tony来写这封信,这创意也是可以的。

[讨论13: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顺序?] 主持人:在我们看到的片段5、6、7,这几个片段其实是一课当中的连续的几个环节,那么从一开始的听句子、判断正误,到看动画片练习重点的语句,到最后设计机器人。那么这一系列的活动,程老师,您看安排得是否合适?

程老师:我们以前讲过,就是一个课堂教学要有层次。那么根据交际语言教学过去提过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说有三种类型的活动,一种是完全控制的,就是由教师控制的;另外一种是教师控制一半叫half controled;另外一种就是叫free practice,或者是free production,就是完全没有控制的。这就有层次了。我觉得这几个活动安排还体现了层次性。首先是理解,然后是重点学习其中的一些重点句子,然后再设计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语言运用的环节。所以这就体现一个语言的接触、理解、体验,重点学习,然后语言运用。我觉得这个思路基本上是比较清楚的,我个人也比较赞赏这样的设计思路。

主持人:那么是不是我们安排活动的时候应该考虑这样的一个顺序? 程老师:这是一种思路之一,你不能说所有的活动都按照这种思路。就是刚才我们也讲了,有时候按这个思路,有时候可能需要换一种顺序也是可能的。

主持人:好。那么我们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当中看到的真是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们也想象力非常丰富,设计了很多种的活动。但是出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在这个整体的活动安排方面,有类似的像堆积式的、很杂乱无章的,那么还有一种就是跳跃式的,没有前后逻辑关系,或者说没有梯度的这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刘老师您有什么看法?或者说我们如何规避这些现象?

刘老师:听小学老师的课就是使人心跳,像参加成都的活动,好像我整天就在心跳。什么问题呢?就是小学老师本身的层次年轻,富有想象力,而且他们所接触到社会各种活动也是非常多,于是,他们就产生了一种思维上的一个误区,就认为我小学的英语课就是要活动形式多,活泼。这样就带来两个偏差,一个偏差就是忽略了我教学的目标,第二个就忽略了我们本身教材。我们经常看到小学课从头到尾,学生都没打开过书,就是跟着在动啊、跳啊、唱啊、说啊,然后就看课件啊,学生从来就没接触过书。我们教学生交流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交流,就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他和书本上的图画、书本上的文字之间的交流。因此,从这个活动的设计上来看,它就像一首交响乐,就是它有序章,也就是我们的热身,使孩子们的情绪能够进到这个乐谱里面,然后它有它的高潮,有它非常激昂的时候,但是也一定有它比较缓的那个时候。所以一堂课,它一定有它的非常兴奋的阶段,也有它该停下来思维、反馈、回馈的阶段。所以我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有些活动设计上,建议我们老师要思考,就是有些非常朴实的、非常平常的活动不能够在我们小学课堂上让它没有了。比如说学生认真的听,甚至就照着老师的那种工整的黑板上的四线格的板书去抄写,你这样一些活动都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你一个活动以后总是要有一个结果。所以我们原来也说from mechanical to meaningful to communicative,从机械的到有意义的,然后到交际的,它应该有这个过程。比如说我看到前面的一些案例里面,比如说Happy Halloween那个,如果学生看过了,听过了以后,我觉得应该让学生listen and act,学生应该模仿录音去表演这个情境,而不应该马上转到Can I have some…? Yes, of course.就转到语言的单向的训练了。实际上学生在表演这个戏剧里面,他会更深层的去理解这个情景,更深层的理解什么时候说Can I have…? 什么时候说Here you are.什么时候说Thank you.所以我们在课标里面很强调学生要去模仿、表演那个小红帽啊这样一些童话剧。为什么?学生在表演之中也是一种学习,他是一种performance,是通过一种情景去表现。所以,我想就是说,第一从这个活动的设计上就一定要考虑到我的教学目标,整节课的安排应该有张有弛,有节奏,要把握教学节奏。第二个就是要特别注意,活动的过程之中要让孩子们还有一种语言的习惯和语言的能力的训练,而老师不要满足于这个活动搞的很热闹,就觉得自己教学成功了。这就是小学的课堂热热闹闹,但是没有实效。

[讨论14:如何创新作业的设计?]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我们最后再看一下有关作业的设计。一般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老师都要布置作业。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这个作业,已经不再是以往的那种抄写单词啊、背诵一些课文啊之类的作业了,教师们都尝试创新作业的设计。比如说,我们看到第一节完整的课例当中,那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三个作业:一个是听并跟读课文的录音,然后练说歌谣;还有一个是完成活动用书当中的练习1和2;那么还有一个是试着找一找更多的有关西方节日的信息。刘老师,您看这样的作业设计得怎么样呢?

刘老师:应该说这个老师在学习我们的新课程、在课改里面,她有她的一种思维,或者有一种思路,就是注意到学生一种拓展性的和发展性的作业。我们很多英语老师往往把学生复现英语的能力就看作学生的一种应用能力,这个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从小学来看,还要强调孩子们的一种模仿。所以这个老师第一个作业布置学生们是去听录音,跟着录音去练习,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种作业形式。同时呢,老师又根据学生的一种拓展的需求,去提出一个新的作业,但这个作业,要考虑到学生能否去实现。比如说试着找找更多有关西方节日的信息,如果不拘泥于英文的话那是可以的,下节课让学生能够说出更多的一些西方的信息,如果学生很难以实现,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我想这个在大城市可能孩子们接触得多一些西方的节日,可能要在偏远的地区,他可能要考虑到一些具体实际。因此给学生的拓展性的练习一定要考虑学生是否可以实现、可以操作。这样就使我们的作业,既沿着我们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一种强化和反馈的机会,又同时有利于学生拓展性的思维和拓展性的学习。

主持人:好,确实是这样的。现在老师们在不断的去创新作业的设计,而且现在有的老师还给学生一些选择作业的机会。比如说,我曾经看过有一位教师,她有三种方式让孩子们去选择做作业:一种是可以用新颖的方式去抄写本课的单词;还有一种是可以根据课文当中的故事,发挥想象来做一本Story Book;那么还有一个呢,是可以对本课内容进行录音,参加金话筒的评选。程老师,您看这个作业设计得怎么样呢? 程老师:这个里面有两点,一个是作业的选择,就是自主选择权,另外就是作业的形式。应该说这些我都见过,我见过一个学校的学生作业,就是你说的由自己的想象的方式去抄写单词,还不是抄写,他是用自己想象的一种形式去呈现这个单词,所以他可能画一个海边的一个场景,然后他画一个树,或者画一个什么沙滩,其中有个字母来体现出来。我看过一个小学的学生作品集,非常的精美,这是一个。另外就是自己编故事,就是写Story Book,虽然有的老师觉得小学生怎么可能写出故事啊?其实不一定的,因为我们不给他这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就不知道他有多大的潜能。我也见过一个小学生编的故事,确实很有意思,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是你能看出小孩子他自己的心理的思想啊,非常有意思,尤其画的图也非常漂亮。金话筒比赛其实我在有些小学做实验的时候也有这种做法,回去以后你自己录音,你选你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或者是一个诗歌你去自己录。那些小孩就特别喜欢,而且他想录的很好,所以他回家以后跟家长讲,录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把这个录好了。这就是我说的两方面,一个是选择权,Can I have…?不是说每个学生做同样的事情,第二个就是内容、形式活泼多样。我比较欣赏这样的作业。

[总结与寄语]

主持人:在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专题讨论要结束的时候,我们请两位老师每人说一句话,可以是对整个讨论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我们小学英语老师的鼓励。总之呢,每人说一句话作为我们这个专题讨论的结束。

程老师:一句话恐怕难以总结。我觉得首先现在很多小学老师已经开始思考怎么去设计教学,这实际上是个很好的现象,那么下面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如何去有效设计。我打个比方,就像我们为了参加某个重要的活动穿衣服,特别是女同志,为了参加某些重要的活动,总要精心的打扮一番。那么我觉得这个精心打扮或者穿衣服就像设计一节课,或者也可以把设计一节课比喻成设计一身衣服。首先你要根据这个活动的目的去选衣服,对吧?比如我们参加各种活动,有婚礼,有聚会,有葬礼,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一样的,你要选适当的衣服来达到这个目的,还有去约会,你不能不考虑这个目的来选衣服。你还要考虑这个衣服是不是合身,就相当于我们这个活动是不是有效,是不是设计得科学,衣服不合身的话穿着难看。另外活动之间的衔接和搭配就相当于我们衣服之间的搭配,你的颜色、款式,你里外的衣服等等,你要协调一致,否则的话穿出来就不好看。我就想打个比喻,不知道这个比喻是不是很合适? 主持人:我想应该是非常合适的。那么这句话就是说,我们小学英语老师设计课堂的各种教学环节就像我们选择衣服一样。程老师:就像你穿衣服一样。每天你要穿衣服,你不是随意地穿衣服,你要有一些思考的。

主持人:这其实是非常经典的一句话。下面我们请刘老实说一句话。刘老师:我这也不是一句话了,我给我们小学老师一个公式叫ABC to success,就是通往成功的ABC,就是ABC in English refers to 指南。就是A refers to attitude,就是我们教师要有一个很好的态度。什么态度呢?就是对我们整个教育??小学英语教育这个事业的态度,有了这种正确的态度,你才能够去投入你的思想和精力去思考教学。Here B refers to belief, 一种信念,就要相信我们,要依据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我们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去努力,我们是能够取得进步并且获得成功。C refers to competence, 就是能力。因此我们小学的老师很重要的一点,我根据全国的小学老师调查情况来看,很关键的还有一种自身的能力,比如说我们这几次看到的很多案例,老师的一些语言里面还是很多毛病的。能力呢,一个包括自己的专业方面的能力,一个自己在教学理论和教学的研究上的一些能力,当然还要有自己教学实践的能力。所以ABC to success.祝我们参加学习的每位小学老师都能够获得成功!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感谢程老师和刘老师!感谢这段时间以来与我们小学老师一起分享我们课堂教学的成果,一起感悟课堂教学的设计,并且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同时也感谢我们各位老师的收看!老师们再见!

[作业]

1、请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如何确立一课的教学目标?

2、您认为应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各环节?请结合课例做具体说明。

3、请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4、通过收看专题研讨课程,你认为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请就其中一个问题提出您的改进建议。

5、观看专家引领的讨论后,您有什么感想?请结合某一方面谈谈您的想法。

第四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学 校: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Unit2 My family 科目:英语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时间:一星期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2 My family

二、设计理念:

1.以单元话题为线索组织活动。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教师可将活动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展现等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仅充当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本单元以family为主题,把形式多样的活动与family串联起来。围绕family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表达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从而习得语言。2.活动要具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教学活动中要对同座(pair)、小组(groups)、全班(class)有合理的安排。活动要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使整个教学在和谐有趣的气氛中进行。

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尽享学习的乐趣。并能通过教师创设的有情境、有意义的任务活动,对所学的内容能主动联系实际操作并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恰当的运用教学评价。

利用教学评价、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形式,对学习过程和课堂总体进行评价,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1.能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say中的单词和字母。2.能够听、说、认读A、B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3.能够正确听读、指认Let’s say中的字母和单词,字母要能正确书写。4.能够理解Let’s chant部分的内容并能熟练而有节奏感地唱出来。5.能够了解Story time、Culture等部分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以family为话题,分A、B、C三个部分。以A、B部分Let’s talk中日常生活交际用语为线索,A、B部分Let’s learn中的有关家庭成员的单词为桥梁,A、B部分Let’s say中的字母教学为辅助,C部分中的任务活动为落实点,贯穿整个单元。

A、B部分Let’s talk为会话教学,内容为向别人介绍家庭成员的日常交际 会话:This is my family.Who’s that man(boy)?He’s my...Who’s that woman(girl)?She’s my...Come on!Let’s watch TV!A、B部分Let’s learn为词汇教学,内容为八个家庭成员单词:father/dad,mother/mom,sister,brother,grandfather/grandpa,grandmother/grandma,以及man和woman。A、B部分Let’s say为字母教学,学习听、说、读、写字母Ff,Gg,Hh,Ii,并能听懂、会说以这些字母为首的单词fish,father,goose,girl,hamburger,hot dog,ice-gream,ice。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落实任务型教学,将Let’s do ,Let’s chant ,Let sing和Story time等形式多样的任务活动与单元话题串联起来。在教学中,还应围绕family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情境中表达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从而习得语言。五.教学设计流程:

1.Teaching aims :A.Let students know how to ask “Who’s that man ?”and “Who’s that woman ?”.And can use “he” and “she”correctly.B.Let them can read “Who’s that woman ?”、“She’s my mother.”、“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Hi ,Mom!This is my friend ,Amy.”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And make sure students’s pronouncation sample.2.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Help the students master “Who’s that women ?”、“She’s my mother.”、“Who’s that men ?”、“He’s my father.”、“Hi ,Mom!This is my friend ,Amy.”

3.Teaching difficulities :Help the students comunicate with others in reality.4.Teaching tools :PPT、tape 5.Teaching prcedures : Step 1: Warm up(5 minutes)1.Let’s sing a song 2.Make greetings with each other.A :Good morning/afternoon!I’m Lily, I’m from China.Where are you from ? B :I’m from...A :Nice to meet you.B :Nice to meet you, too.Step 2 : Revision(10 minutes)1.T :Who’s this girl ? S1 :She’s my friend ,Amy.T :Nice to meet you.S2 :Nice to meet you ,too.2.S1 :Who’s this girl ? S2 : She’s my friend ,Amy.S1 :Nice to meet you.S3 :Nice to meet you ,too.Step 3 :Presentation(13 minutes)1.A game :The students play different people and the teacher asks a girl to stand up and asks others “Who’s that girl ?”The students answer “She’s my friend, Amy.”And the teacher asks a boy to stand up and asks “Who’s that boy ?” The students answer “He’s my friend, Mike.” 2.The teacher points the students one by one and says “She is Lily.” “He is Bob.” “She’s Marry.” and“He’s Liu Tong.”And let the students imitate.3.Show a family photo in PPT.The teacher says : “Look!This is my family photo.There are 6 people in my family.Do you know who she is ? Try to ask me ‘Who’s that women ?’” Students :Who’s that women ? Teacher :She’s my mother.4.Let the students look at the PPT and teach them the words: father, mother, man, and women.5.Show the whole contents about the PPT.It talk about ‘Let’s talk’.Step 4 :Practice(10 minutes)1.A game :I am a little dubbing speaker.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Then let the student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practice in groups.There is no one word in the picture.Last, give the students who performed best some little gifts to encourage them.2.Introduce my family members.Ask the students take out their family photos.And then the teacher teaches them this sentence: “Look!This is my family.” Teacher :Who’s that women/man ? Students :She’s my mother./He’s my father.Ask the students show their family photos in pairs and let them make a dialogue like the modle above-mentioned.S1 :Look!This is my family photo/picture.S2 :Who’s that man ? S1 :He’s my father ? S1 :Who’s that women ? S2 :She’s my mother.Step 5 :Consolidation(5 minutes)1.A game :Let’s guess Show your family photos and everyone has no head in your family photos.The teacher says: “This is my family photo.” Then points one person and asks “Who’s that men ?” or “Who’s that women ?” The students answer : “Father/dad!”or “Mother/mon!”Last ,the teacher gives the students the correct answer and gives the students who is best gifts.2.Let’s draw The teacher asks every student draw a family photo.And then introduces their family members like this : Look!This is my family photo.There are 6 people in my family.They are father ,mother....Step 6 : Summing up /Homework(2 minutes)1.Do the practise about ‘ Let talk’ 2.Homework A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dialogues about ‘Let’s talk’ B :Introduc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your best friend.C :Write the words :father ,mother ,man ,and women in your exercise book.6.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in class.1.Evaluate the best students :give them some gifts and encourage others to make the best ones as examples.2.Guide the students to evaluate and enjoy their own performance in class.Which is the best group ? 7.Blackboard-writing Words :man ,women ,he ,she ,father and mother.Sentences :Who’s that men ? He’s my father.Who’s that women ? She’s my mother 8.Teaching reflection 1.The most students can read the four sentences.2.The half of the students can’t use ‘he’and ‘she’ in the right situations.3.The students can read and write the words correctly.

第五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课时教学是依据小学英语PEP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 Let’s learn和Let’s do设计而成。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十一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而且他们接触英语已经有一年半时间,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再来,在本单元A部分学生将会接触到介绍人物的诸多单词,我相信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设计思想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最后给出语言框架。

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Welcome to my home.通过师生示范,并结合图片和动作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家,高效的完成课堂任务。

四、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2.能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 Watch TV.Read a book.Have a snack.Take a shower.Have a sleep.3.能用下列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4.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五、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2.能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

六、说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2、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3、动作教学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

5、发全身反应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记忆的目的。掘学生潜能。

七、教学难点

能理解并会说Have a snack.Take a shower.Have a sleep.等语言,并能用下列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八、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教案。

2.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家的平面图。

3.教师准备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的单词卡片。

九、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热身导入)1.Greeting:T:Hello,Boys and girls.2.Free talk:T:This is my home.I like my home(guess the meaning by looking a picture).What about you?(让学生首先感知课题,对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接受新知识)Step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1.Lean the new words:(Look at the picture)(根据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性,用图片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视觉效果能让孩子积极去思考和加深记忆)a.living room.Took at my home.What is in it?

Ss: Living room.T: Yes.This

is

a

living

room.Follow

me:

living

room,living room.b.study

T: Is this a living room?

Ss: No.T: Oh,sorry.I go the wrong way.What is this? Ss: study.T:

Yes,this

is

a

study.Follow me: study, study.C.kitchen /bedroom/ bathroom

T:look at the picture.What is this? Ss:kitchen

T:

Yes,this

is

a

kitchen.Follow me: kitchen, kitchen.2.Practice.a.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 and read.(听过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发音)b.Spesk in English,you speak in chinese.(通过这个游戏环节来巩固单词的学习和记忆)c.Draw your home and write down the name.(学以致用,发挥孩子的想象,同时培养孩子对家的热爱)

3.Let’s do

a.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带有旋律的音乐节拍,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更迫切的学习)b.Guesing the mesning.(发挥想象力,调动孩子的想象力)d.Read after the tape(指导和纠正发音,同时找个别同学站起来读,满足孩子的学习的欲望)4.Do action(学习英语和游戏动作相结合,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更生动,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

Step4: Extension(拓展延伸)1.介绍自己的家

T:(多媒体出示一张新的home图。)Look, boys and girls, this is my new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Can you introduce your home now? Ss: Yes.T: Take your pictures and introduce your home with your partner.(多媒体出示师示范语言,学生同桌介绍自己的家。)

T: Now, who can introduce your home to the whole class?(请部分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

T: Well done!Now, please walk around the class and introduce your home to your friends.(学生在教室自由走动,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

(学生的感情升华,同时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对家和生活的热爱。)

Step5.homework: Please introduce your home to your friends.十.板书设计 This is my home study

Read abook bathroom

Take a shower bedroom

Have a sleep living room

Watch TV kitchen

Have a snack

下载小学英语字母课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英语字母课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学习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学生参与语言学习和实践的最主要途径。......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汝南县清华园学校 冯宇棉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激趣”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英......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 字母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学好26个字母对以后单词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字母阶段,我们要利用一 切可利用的资......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英语字母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也是PEP教材2-3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方法 英语字母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也是PEP教材2-3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各种教学组......

    小学英语字母游戏的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中游戏的设计 英语字母教学是英语学习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平地起”,英语的学习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必须是从字母开始,然后是词,句。然而一根粉笔加......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什么是课堂活动?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所有活动都可称为课堂活动。 二、什么是课堂设计? 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

    小学英语对话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对话课堂教学设计 一、小组讨论: 1. 讨论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交际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歌曲童谣教学法都是非常适用于小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