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及反思汇总

时间:2019-05-13 02:1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及反思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及反思汇总》。

第一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及反思汇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移植、谈何容易、幸运、袭击、期待、突如其来、空旷、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学会凭借文本语言,体会丰富的思想感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初步了解抓住关键场景对比记叙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有关段落,在反复吟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以情为主线,以两幅静静的画面为副线,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难点:以情为主线,以两幅静静的画面为副线,感受静静背后复杂的内心世界。

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上一堂语文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份资料,我们来看。(出示: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表现为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周围血白细胞发生质和量的异常,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失控制的异常增生。如果不得到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骨髓移植。而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骨髓移植,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病。会造成死亡。……)

评:你不但声音响亮,而且回答问题时特别自信;

老师特别欣赏你回答问题时的这份沉稳;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老师给你的信息,能干!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认真。

小结:同学们,面对着一段文字,我们通过朗读、思考、感受,从中提炼信息,并且用上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些都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办法。那就让我们大家带着这些好办法进入课堂,相信一定能学得特别好。咱们这就开始上课。教学流程:

一、导入,梳理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这就是台湾海峡。一边是大陆,一边是台湾。这个海峡横隔在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这片汪洋大海隔断了大陆和台湾,却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思念,更隔不断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台湾海峡两岸,题目叫——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板书课题)写到“峡”字时,师提示:峡的山字旁应该写在左边靠上一点的位子,写得稍窄。看看,在什么地方稍作停顿,就能把课题读得更有味道。(指名读(有味道)或师范读,一起读)

3、请打开书,让我们走进这个发生在杭州和台湾之间的真实的故事。因为真实,我们在读时会格外感动。就让我们放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说一说。

4、检查学习成果:

第一组:(生字词)凋零、含苞、辗转、袭击、空旷、暂停、身躯

第二组:(四字词语)骨髓移植、突如其来、平安无事、谈何容易、海峡彼岸、骨肉同胞、第二组:(多音字)间隔、沉着、白血病、血脉亲情(1)会读的请举手,指名读,读对的跟读,错的纠正。(2)同桌对读,谁来读给大家听?(注意正音。我们来看 “骨髓移植”这个词,刚才老师听到有些同学读得不够正确,其中骨、髓两个字都是第三声,当两个第三声的字组合成词的时候,前一个字发生音变念第二声,后一个字立场坚定不变调。读,个别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骨髓移植关乎一个年轻的生命,何等重要,一定要读正确。齐读。)

(3)这还有几个多音字组成的词,自由读再指名读(多音字)间隔、沉着地、白血病、血脉亲情(血有两个读音,当他是口语时念xiě,如血淋淋)

4、看来生字词都会读了,那谁试着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

提示:这篇课文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在李博士和两岸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小钱得救了。)(板书:大陆小钱 ←台湾青年

↑ ↖李博士 两岸医护人员

总结方法:抓住课文中的几个人物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这是概括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二、理清脉络,研读重点句段

1、同学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写这个故事,在写作上的一个独特的地方,他选取了同一时刻(99年9月22日),不同地方(大陆杭州、台湾花莲),同样的场合(医院)差不多的两个镜头。

简介台湾花莲慈济医院:1993年成立了台湾地区首座骨髓捐赠中心,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截至目前,慈济医院已向大陆供髓约180例。

2、快速浏览课文,在2、5自然段中找一找哪两句话,写到了这两个差不多的场景?

3、根据学生讨论交流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4、组织讨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1)让我们先把目光定格在这个画面上: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①小钱在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默读课文1—2节,想一想在什么样哪些句子在这个瞬间触动了你的心,划下来,可以在旁边写写批注。

②根据研读后的交流,出示重点句子

a:“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思考:a、“含苞的花朵”、“即将凋零”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交流后老师深情诉说:18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可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就好像那不曾开放就要凋谢的花苞一样,多么让人怜惜。那么我们就把我们的感受用朗读来表现吧!

b、还有哪里写出病情严重?研读文中第2句: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这一句是怎样表现小钱病情严重的?(好天气带给人好心情,但对于小钱来说,没有丝毫作用,无法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c、第一自然段: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美景,美好的一切,小钱都无法享受了,环境描写反衬出小钱病情的严重。)

d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生谈感受,师出示:为了找到适合的骨髓,医护人员跑遍了大江南北。他们来到(),没有();来到(),没有();来到(),仍没有()。指名说,补充骨髓库现状资料。

师:看了资料,你又有何感受?是啊,要找到适合的骨髓,谈何容易!然而,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此时,对于小钱来说,谁,就成了他生命之花得以绽放的十万分之一的可能?(台湾青年!)现在,只有谁才能救得了小钱了?(台湾青年!)

(2)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海峡彼岸的另一个镜头: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读)句子中那位青年指的是——台湾青年。他是在怎样危险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次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那些感人至深的文字,读课文的3、4、5自然段,哪些句子触动了你的心,划一划,品一品。

①根据交流出示重点句子:“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学生齐读。出示地震图片。面对地震,你想说什么?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②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他的家人在这场地震中也许会怎样?而此时,他心中纵然有千般挂念,万般担心,他仍静静的躺在病床上。

出示:在地震中,台湾青年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没有考虑(),更没有考虑(),只希望()。

回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③还有哪儿写出了他们当时的处境?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抓住“努力、暂停、间隔”来理解处境危险。)

④是啊,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台湾青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也没考虑家人安危,经过一次又一次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流出。师反问激情: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鲜红的骨髓吗?

(3)、文章学到这,让我们再一次回头细细品味文章的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你觉得这座“生命桥”只是连接着生命吗?

师:这岂止是一座桥,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把我们的感受融进去读。(出示诗的形式,并播放音乐)两岸骨肉同胞, 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五、拓展延伸,表达感激

小钱得救了,小钱康复了,当他的父母告知他海峡对岸那感人的一幕后,小钱凝望着窗外,此时此刻,小钱的内心激动万分,让我们将他的想法诉之笔端。生命在延续——

小钱苏醒后,得知海峡那头地震中感人的一幕,内心激动万分,他……

教学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语言朴质而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两幅“静静地”画面体会小钱和台湾青年的不平静,初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课堂上,我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引导学生理“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体会小钱的病情严重及骨髓对他的重要性。抓住“谈何容易”、“辗转”感悟骨髓难找,还蕴含着医护人员及他的家人在找骨髓当中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通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初步领会本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二、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用课外资料来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在上课前,我补充白血病的资料,以便于学生感受小钱病情的严重,以及对骨髓的迫切,学生对“静静地”一词有更深的了解。当讲到找骨髓谈何容易时,我又补充骨髓库现状资料,让学生进一部感受到骨髓的难找。当学生讲到“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时,我及时出示了地震的资料图片,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台湾的李博士和青年在余震中进行抽取骨髓手术的危险性,从而感受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对理解课题中“生命桥”的含义就水到渠成了,那是用骨髓、亲情、爱心架起的生命桥。

三、注重语言实践点的设计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当地震发生时,台湾的手术室里可能会是怎样的场景?”“为了找到适合的骨髓,医护人员跑遍了大江南北。他们会来到哪里找,结果怎么样”“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等,并注意了学生的读写训练,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在经历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对比、体会手术危情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最后以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升华了主题,引发了学生对爱的思考,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四、不足

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溶入到朗读中。这也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努力的方向。同时,感觉自己的教学评价、引导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上一层楼。

其次,课堂上朗读训练稍稍欠缺,《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应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每段中的重点语句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再感悟说感受,再进行朗读,这样一步一步进行的话,可能课堂就不会像我这样混乱了。

还有在进行想象说话时,我出示了一句排比句: 为了找到适合的骨髓,医护人员跑遍了大江南北。他们来到(),没有();来到(),没有();来到(),仍没有()。这个比喻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全部填写完整的话有点难,学生支支吾吾想了很久才说完整,现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叫三个学生让他们每人说一句,这样降低了难度,也节省了时间。

第二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洪 花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读”而展开的。先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正确;接着指导、帮助学生把课文读连贯,读流利;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自己的感受。这种以读为本的设计,首先要注意读的层次性:从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循序渐进,层层拔高。其次要注意读的目的性:每一层次的读都不是走过场,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落实不同的目标。

这种读的训练还要注意它的指导性:

一是指导学生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如,“间隔”的“间”读jiàn,“骨髓”的“髓”读suǐ等。

二是指导学生读好难读的句子。如,“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一句,在指导学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断开。

三是注意对读得差的学生的指导。要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读好的信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四是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达到入情入境地朗读。比如,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当读到“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时,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到,正值如花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这是多么痛心的事。并能通过朗读的语气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再比如,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这位台湾青年和李教授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想着他人的高尚品德,从而体会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真正含义。

这样,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悟中又有所表达。学生能不能入情入境地朗读,答案是肯定的,就看教师放不放手。

第三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 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 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 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的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一开始上课我就通过声情并貌地朗读将学生带到了1999年9月22日,并通过环境的渲染来反衬小钱的处境。学生在这种情境的创设下,一入课堂就有感觉,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对小钱的关怀与同情之心。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自己感动的句子,一边读一边理解,同时适时给予点拨,扣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

三、借助对比感悟,深化课文理解

作者在细节描写上多次运用对比,使故事更具感染力。在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朗读:将“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与杭州的 美景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景色虽好而小钱的生命却即将逝去的悲哀;将“台湾青年不清楚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与“他知道小钱期待着骨髓”联系起来体会,让学 生感受台湾青年的伟大。将“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与“李博士的沉着”、“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联系起来,使他们一心为小钱着想的形象 跃然纸上,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体现无余。

四、注重读写的训练,敞开心扉表达。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当地震发生时,台湾的手术室里可能会是怎样的场景?”“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 说些什么?”等,并注意了学生的读写训练,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 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在经历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对比、体会手术危情和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最后以歌曲《感恩 的心》结束,升华了主题,引发了学生对爱的思考,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一开始上课我就通过声情并貌地朗读将学生带到了1999年9月22日,并通过环境的渲染来反衬小钱的处境。学生在这种情境的创设下,一入课堂就有感觉,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对小钱的关怀与同情之心。

二、词语的学习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实际来选择。

本课的词语有很多。在选择时,我主要挑选了学生易错的词语如:白血病、辗转、间隔、骨髓等,尤其是髓的读音 不仅是学生,就连我们大人都非常容易读错,很难纠正。课堂上我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巩固字音,为后面读文扫清障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理解记 住。对于凋谢、绽放、含苞等词语,我让学生用话来造句子,在句子中理解。并配以图片使学生理解他们的不同含义。

三、借助对比感悟,深化课文理解

作者在细节描写上多次运用对比,使故事更具感染力。在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朗读:将“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与杭州的美景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景色虽好而小钱的生命却即将逝去的悲哀。

四、不足与遗憾.在课文学习中,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体会语句含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 声音把感情表达出来.学生有时朗读表达不够充分,例如:重点理解“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 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可贵,体会到生命将逝的悲哀,感受到骨髓移植的必要性,急迫性.应读出这些感受来,学生朗读时并没 有把这种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到位.课堂上这一环节就让学生读了两遍过去了,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如当时,老师能够给予恰当的范读,从声音带动学生,将会对学 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作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语言朴质而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新 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 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应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 整个教学过程,每段中的重点语句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再感悟说感受,再进行朗读,这样一步一步进行的话,可能课堂就不会像我这样混乱了。

还有在进行想象说话时,我出示了一句排比句: 为了找到适合的骨髓,医护人员跑遍了大江南北。他们来到(),没有();来到(),没有();来到(),仍没有()。这个句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全部填写完整的话有点难学生支支吾吾想了很久才说完整,现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叫三个学生让他们每人说一句,这样降低了难度,也节省了时间。

《跨 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 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 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同时,“生命 桥”的意义又是课文的难点。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受人物的处境。

播放杭州西湖畔杨柳依依的美丽画面,插入悠扬动听的乐曲,我诵读第一自然段,将学生很快带入情境。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杭州美丽的画面,此刻教师用沉痛的语气创设情境:“可是,在杭州一家医院的病床上却躺着一位不幸的青年——小钱 „„”两个画面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心里落差,从而对主人公小钱产生同情,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可贵,理解了骨髓移植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找到合适的骨髓的不容易。在同一时刻台湾又是怎样的境况,直接将画面切换到台湾。播放1999年9月21凌晨1时47分 发生的地震,我配以当时地震情况的解说,让学生感受这次灾难巨大,当时环境的危险,想象当时的台湾人民最迫切要做的事,学生说了逃离险境,寻找家人,抢救 伤员等等。进而引入台湾青年这个人物,他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恶劣的环境反衬出他的伟大品质,置家人于不顾,更好地理解人物。

二、以“静静地”为点,巧对比,重体验。

以 文中描写的小钱和台湾青年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个细节做为教学的突破口,这两处的语句看似是普通的细节描写,其实是对比中突出了人物的高大形象,点明 了文章的主旨。因为小钱是因患了严重的白血病,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期盼着拯救他的骨髓,而台湾青年则不然,他是在余震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为大陆青年 小钱捐赠骨髓的,神情、处境截然不同。在教学“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的时候,我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身患重病的小钱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什么?此刻他在想什 么?使学生们更深入地体悟了小钱的痛苦,急需爱心奉献的渴望;激发孩子对小钱的同情,学生自然明白“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原因。在这时候,我话锋巧妙 一转,引出话题,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台湾青年躺在病床上是为了什么?此刻,他又在 想什么?设计巧妙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台湾青年不仅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连亲人的安危也不顾,从而走进台湾青年的内心,从而体会台湾青年的高尚情怀。整个环节 的设计巧妙自然,不是通过简单的讲解,而是通过强烈的对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理解两个“静静地”的含义以及人物内心的不平静。引导学生进行品 读、感悟,从而理解人物的品格,以达到突破中心与难点的目的。

三、抓重点词句,读说结合,品人物形象。

引 导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幸时,我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通过“刚满、即将、唯有、才能”体会到花样年华的小钱生命即将终结,骨髓移植是唯一的办法,只有找到合适 的骨髓才能挽救他,再通过带着朗读感受小钱的不幸。在理解寻找骨髓不易部分,我出示一段话,让学生找出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找到合适的骨髓不容易,带领学生通 过想象可能找了哪些地方,范围从身边慢慢扩大,从而理解“几经辗转”与“谈何容易”。两个部分合在一起,理解了小钱是不幸的,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在理解台 湾青年的这部分时,主要采取读说结合的方式。出示填空“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 ——”,引导学生理解他不知道的情况还有很多,但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这是他唯一的想法。从而体会他这种为了他人而不顾家人的安危的精神,进一步体会他为小钱捐献骨髓的坚定信念。

在突破难点——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用什么搭建起来的呢?我出示了:这是一座()的生命桥,让学生填入恰当的词语。学生有的说用爱心,有的说用生命,有的说用骨髓,有的说用血脉亲情。学生体会到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体会到了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使主题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

教然后知不足。上完这堂课,静心思考,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课文的学习在一堂课内完成,课堂容量大了,因此,提出问题后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了,学生回答的空间也小了,课堂任务完成得有些仓促,学生参与课堂的面不够广。

第四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习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们高尚的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骨髓一直对小钱的重要性。

2.难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习相关部分,体会找骨髓的困难及对小钱的重要性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找骨髓的困难及对小钱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收集白血病、骨髓移植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猜谜导引

师:老师有个谜语,请大家猜猜。

谜语:水里看是一个洞,岸上看是一张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东。(打一交通设施)

(学生数人发言,都猜到谜底是桥,并说明了猜谜理由。教师由此谈话:是啊,桥是联系河两边的,其实我们刚才的交流就像已在我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友谊之桥。)

三、揭题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边写边教“峡”的书写,“山字旁”要写得瘦些。)

2、生读题,教师问学生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

生:生命桥是从哪里到哪里?

生: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生命桥指的什么”这个问题引入文本:那么,就让我们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反馈:

(1)(教师出示词语认读。)

我能读准,我能读懂:步履间隔凋零暂停身躯袭击空旷辗转血脉白血病骨髓移植

a、师:在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

(生数人回答,主要着眼于字形、字音和自义。其中“骨髓”这个词读错的人较多,教师作了强调,但在后来的反馈中还是有学生读错,教师自己也老是读错。还对“间隔、暂停”等词正了音。还有学生提了几个容易写错的字,教师课件出示了“袭、暂”的田字格。)

b、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步履”,教师作了引导。

(2)、(教师出示句子认读。)

我能读准,我能读通: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这个句子中包含5个生字,谁能读准?

(生数人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好几个学生“白血病”的“血”读错,教师正音,但感觉引导得还不够,其实在三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中就出现了血的两个读音,区分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

五、结合“谈何容易”研读课文

1、师:救这个青年容易吗?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词语。

(生数人回答,答案有“谈何容易、终于”等)

2、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理解读)

师:为什么这么不容易找呢?从文中找到有关句子。

反馈:

生1: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生读时不理想,鼓励后再读有进步,表扬。)

发散:小钱可能会在哪儿找骨髓?(在学生的回答中理解辗转。)

(拓展小资料:我国大陆的骨髓库起步较晚,人们对骨髓的知识欠缺,意识淡薄。目前捐献者库存资料加起来还不到3万份。而台湾有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库,库存资料30多万份。)生3: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从哪儿体会到不容易。)

六、小结课文,结合“谈何容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台湾青年捐献骨髓的经过

2.总结全文,启迪学生为两岸人民的团结做出贡献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地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指名反馈:

3.教师导读:

二、说感动、感悟的品质

1.教师: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2.集体交流感动的句子,引导探究

三、升华情感、体会生命桥的含义

1.经过李博士不分昼夜的奋战,由于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无私奉献小钱得救了

2.引导学生讨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这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

3.教师小结:是他们的爱心给了小钱第二次生命。

四、总结全文:宝岛台湾与大陆同胞被台湾海峡所隔,但血脉亲情是无法割舍的这种血脉亲情——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2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方面:认识8个生字,读准并理解“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方面:正确流利用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重点难点: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案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读熟课文,查找“凋零”“辗转”的意思,“慈济医院”“白血病”的资料,找出感动自己的语句。

课前交流:

今天上午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我来XX小学,还记得我姓什么吗?我是第二次来到我们XX小学,因为不熟悉道路,上午第一次来时,老师费了不少周折,询问路人才来到这里,我想啊如果,在老师的学校和你们学校之间架一座大桥,让老师直接通过这座桥来,你有什么想法?

(出示地图),你们看,就是这幅祖国的版图,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这里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在他们之间不仅隔着千山万水,还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峡,在它们之间架一座跨海大桥,怎么样?好了,关于桥的话题,我们就先说到这儿,大家准备好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准备好了吗?上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质疑)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2.(出示词语: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生自由读,指名:你想提醒哪个词语?)

A“凋零”。一起读,“凋零”是什么意思?草木枯萎,花儿凋谢。屏幕上有个词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绽放。还有一个跟花有关系的词,是--含苞。(出示句子)在课文中的句子里,这三个词语还是在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了?(自由读,回答。)师相机介绍“白血病”的资料: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骨髓移植,但是要找到配型相同的骨髓是非常不易的。

C剩下的词语你能读准么?“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间隔”的“间”,要读第四声,齐读。谁知道“慈济医院”,指生介绍:慈济医院,位于台湾花莲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B“辗转”,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你查了字典,字典上怎么解释的?(生读解释)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你很会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出示第三句)不过,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出示前两句)。谁先来读前两个句子,(指名)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么?(生读)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几个有适合骨髓的人?一个。十万分之一呀!而且还是有可能,不确定啊!真是谈何容易!想象一下,医生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还可能在哪些人当中找过?找到了吗?在他的家乡杭州找到了吗?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像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

3.词语都会读了,课文你能读熟练吗?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叙述的过程中,课件出示:“杭州小钱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捐献骨髓”。我们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内容说得明白又完整?)

5.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

三、细读课文谈感受,指导朗读感受深的语句。

1.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课文的第3、4、5自然段的内容。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一会儿我们交流。

2.默读画语句,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好,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谁愿意先来交流。

A交流第四自然段语句“在这场灾难中......不清楚。期待着他的骨髓。”

1.指名交流。

2.评价:你能把两句话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真会读书!对于这两个句子,还有不同的体会嘛?再指名交流。

3.评价:这位同学更了不起,能联系自己体会到台湾青年的精神。

4.(出示句子第四自然段)看看台湾青年冒着地震的危险,离开自己的家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想着什么?

他虽然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心里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牵挂自己的家人。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这句话(课件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指生读)

5.那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的,小钱期待的,是怎样的希望呢?我们一起去感受小钱那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音乐起,教师深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6.听老师读了这段话时,你心里都有什么感受?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在为小钱着急呢!你希望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我感受到了你那颗纯真的心!是的,小钱是幸运的,他在台湾找到的这个人即使是在地震的危急时刻,心里想着的依然,读书,女同学读刚才的那个句子,“但是,他知道”接下去“在海峡的......”

7.请大家看这段话里这些红色的词语(苍白、红润、凋零、绽放),你能不能用上一个或几个,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屏幕: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台湾青年想着一个生命康复的希望,多么善良的心啊!多么博大的爱心啊!

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我们已经走进了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现在再读这句话,(男同学读)感动我们的正是这颗善良的心,这份博大的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书,用你们的朗读感动自己的同时,也能感动在座的每一个人,齐读。

B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

1.你们用朗读表现出台湾青年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谁画了描写李博士的地方,体会到了什么呢?(指名朗读、交流。“沉着”句。谈体会。)

2.评价:他抓住“沉着”这个词语来体会,会读书!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

3.评价:发现了吗,她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内容都联系起来了,在体会李博士的沉着,她是在用心读书。(板书:沉着)来,我们像她这样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都联系起来体会这个“沉着”:他在什么情况下还这样沉着?读哪一句话(指名)。余震都能使针头都从肌肤里脱落出来,多么突然啊!哪个词语是突然的意思?强调这个词,谁再来读一遍(指名)。想象一下,当时手术室里可能还有什么东西在摇晃?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怎样地站在病床旁?(沉着地)继续读书,此时此刻,跑到哪里才比较安全?读哪一句?(指名)。手术室是空旷的地方吗?可李博士却怎样地站在那充满危险的地方?(沉着地)

“此时此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师:难道同学们认为“余震”是件小事?

(余震虽然这么强烈,甚至有生命危险,可他们心中,只想着小钱,所以觉得是“小事”!)

师:那么,“此时此刻”指什么样的时刻呢?

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大地震刚过,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危险时时威胁着他们。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小钱静静地躺在杭州医院的.病床上焦急地等待着骨髓。

生:--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还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也许他们的家人正遭遇不幸,在死亡线上挣扎。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也是一场跟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那里等什么呢?他说对了!变红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指生读。

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的,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爱心。

4.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

屏幕出示:

10时20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

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

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快算一算,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小钱的身边,用了多长时间?(生答)只差5分钟。就是整整十二个小时啊?这是怎样的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课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表达的就是这十几个小时的艰辛、紧张与漫长,快找一找是哪一个?(板书:奔波)读这个词语,读出紧张的感觉、读出艰辛的感觉、读出漫长的感觉......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

(再出示:22时50分,骨髓移植手术开始了。第二天凌晨2时整,手术才顺利完成!)第六自然段中还有一个词语写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看书。是哪一个?(连夜)连夜啊!多么让人感动啊!让我们把内心的全部感动,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引读第六自然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接下去--。)

三、激情扣题,结束。

1.小钱就这样得救了!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课题的疑问一定已经解决了,(如果时间够: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大家对课题的疑问解决了吗?是什么架起了这座能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出示“这真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发散填空)

(师板书:骨髓、爱心、血脉亲情)

这座用骨髓、爱心、血脉亲情架设的生命桥,将永远屹立在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心中!(板书:大陆同胞、台湾同胞)

2.其实,台湾慈济医院向大陆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感人事例还很多很多,我们课文写的,仅仅是其中一例。(课件出示几例子相关例子,音乐起老师动情诵读)。

①1xxx年4月,该中心首次进行横跨两岸的骨髓移植,将台湾一名54岁妇女的骨髓,移植给大陆一名17岁男孩。

②1xxx年7月29日台湾身患残疾的汤女士带着伤病的身躯,为西安29岁的白血病患者王健作捐髓手术。

③200x年11月14日上午,该中心几经辗转,将台湾女青年捐献的新鲜骨髓送到汕头,挽救了汕头市工贸中专的学生姚文健的生命。......

3.师:截止目前,慈济医院已经向大陆供髓约180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个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正是在海峡两岸之间(指板书)

用骨髓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爱心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血脉亲情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4.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延续,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心和奉贤中重新绽放,让我们用心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5.同学们,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下节课,你们可以在班级里讨论讨论这个问题。下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惨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此岸、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梳理文章结构,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的叙述特点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内化、积累课文中的经典语言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桥”的含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总体设计】

教学分成四个实践板块:

1、初读课文,自同学字、新词,交流初读感受;

2、细读重点语句,提升感受,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表达感受;

3、梳理文章结构,拓展口语交际,积累内化语言;

4、书面表达、交流,运用语言,升华情感。第一课时基本完成前两个板块,初步完成教学目标1、2;(注:生字词语只认不写,第二课时写字。)第二课时完成第三、四个实践板块,完成全部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1、揭示课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导入: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掌握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同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屏幕出示词语,引导同学自主提示需要注意的词语:

⑴提示凋零、含苞、绽放,读通句子“这个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干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理解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⑵提示辗转,都是翘舌音。训练同学用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从而读通难读的句子。

⑶提示暂停,训练同学读准生词,把句子读通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3、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遍,考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训练同学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过渡:

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2、引导默读课文的第3、4、5自然段,画出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令人感动的做法,读给同桌听,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感动。

3、默读画语句,同桌间交流。

4、引导全班交流:

根据同学实际情况,随机引导交流以下重点语句:

⑴交流第四自然段表示台湾青年广博爱心的语句。“在这场灾难中……他的亲人……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指名先朗读画出来的语句,再谈感受。

②看录像,体会当时的台湾是一种什么情形,练读“就在昨天,一场历史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联系自身谈感受。

③结合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导同学感悟、想象,走进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台湾青年广博的爱心。战略:首先教师范读,让同学感受到小钱的倒霉,激发同学的同情心;然后情感迁移,让同学运用文中词语练习说话“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身的骨髓会让小钱。”,从而感受到台湾青年那善良的、广博的爱心。

④带着敬佩之情朗读第4自然段的语句。

⑵交流表示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

①朗读描写李博士的语句,说说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

②抓住“冷静”“突如其来”“空旷”“一次又一次”“涓涓”等词语体会李博士广博的爱心。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③出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刻表,体会“奔走”和“连夜”等词语表达出的李博士的爱心,引读第六自然段。

5、体会生命桥的含义,版画爱心,回扣课题。

四、朗读结束,安排作业

1、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后两句话,师生配乐朗读“也许,小钱和台湾青年……传下去。”

2、结束语:

同学们,假如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下节课你们可以在班级里交流交流。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海峡两地人民的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在游戏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轻松调侃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关于摘苹果的比赛,通过不断变换比赛对手(“对手”、“老师”、“饥饿的孩子”),让学生逐步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我想知道我们班哪个孩子最聪明,哪个孩子最可爱。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学生谈怎么摘,就知比赛结果)

师: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赛中不仅要有取胜的强烈欲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竞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决不能想当然的蛮干。

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题?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生谈)

师小结:看来,你们不仅很聪明,还有一个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二、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三、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在“小钱会感激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心灵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师: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师: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师:小钱还应该感激谁?(出示李博士画像,并介绍)

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在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认生字,写生字

强调:

暂是翘舌音。

峡、桂、移、湾、彼、怀、旷、胞、脉左窄右宽。

暂下边的“日”稍扁。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5

一、教材解读

课文简说。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基于这篇文章的特点我作了以下准备。

课前师生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学生交流感受。

生:我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这里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小钱得救了。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生:我读课文的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要读通顺。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看清楚词语,不能读破了。你仔细看看,轻轻练练,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大家都试一试。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6

[教学内容]

讲读第三自然段到全文结束。

[教学目的]

1、理解“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调动情感。

1、(课件出示病床图)师深情叙述事情的发生,导入新课。

2、齐读课题。

二、深入文本,感受亲情。

(一)讲读3~6自然段。

1、自由读3~6自然段,用一两句话概括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学习3~5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感动的一些句子,进行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交流。

a、围绕“此时此刻……病床上”。这一重点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结合课件等方法、手段,体会人物一心为他人着想,沉着镇定的品质。

b、抓“仍沉着”“也静静”去揣摩人物内心,感受台胞的爱心。

c、围绕“经过一次又一次……涓涓流出……”这一感人的语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进一步感受到爱和奉献。

3、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引导抓关键词,体会李博士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3)出示奔波图(课件),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感受海峡两岸之间无法阻隔的血脉亲情。

(二)品读第七自然段

(1)带着不同的感受,读“小钱得救了”。

(2)齐读第七自然段。

(3)品读课题,理解“生命桥的含义”。

(4)再一次齐读由该自然段改写成的诗。

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1)(播放音乐)小钱得救了,此时,他会说些什么?

(生讲)

(2)把小钱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爱心

血脉亲情

杭州

台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想

执教:福州市福清渔溪中心小学张建莲

指导:福州市福清渔溪中心小学课题组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

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细腻,情致淳厚感人,书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爱的赞歌。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课教学依据文章情真意切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最感人处入手,通过品词析句,联系生活,观看直观课件,揣摩人物心理,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两岸人民的'浓浓的血脉亲情。最后的教学环节--说写训练,又使得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训练巧妙结合起来,实现三维目标有机的整合。

[教学目的]

1、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顺情导入、整体感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本课的导入是由教者用深情的语言叙述故事的发生,引读课题。这样的设计使得新课导入与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衔接起来,同时又创设了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文本的欲望。

紧接着遵循由整体感知入手,精读部分,再回归整体的阅读教学原则,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3-6自然段),用一两句话归纳该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7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骨髓移植、谈何容易、突如其来、血脉亲情”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的含义。

3、情感与态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难点:

了解大陆青年小钱的白血病的严重程度,骨髓移植迫在眉睫。进一步体会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策略: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适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板书课题,追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生命桥是什么意思?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又是什么意思呢?

课文讲了两个场面,你知道是哪两个场面吗?适时板书。

二自主学习,体会人物情感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真实,我在读这个故事时,格外感动,我想大家也和我一样。

下面,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让你深受感动,或让你感受最深。把它划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默读。

三小组交流,

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四全班汇报

(一)第一个场面

预设句子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学生可以体会到:小钱得了严重的白血病,很可能呼吸都困难,再也没力气下地走路,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才18岁啊,生命才刚刚开始,就像含苞的花朵,可是却有了这么严重的病,所以说马上就要凋零了。此时,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小钱的生命。

师小结:是啊,小钱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一天都不能耽搁,甚至一个小时都不能耽搁。马上进行骨髓移植,是他活着的唯一的希望。

预设句子2:“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他生的希望来自海峡的彼岸----台湾的花莲慈济医院。

把你体会到的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二)第二个场面

预设句子1:“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重点体会“沉着”和“静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这样沉着?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内心一定很不平静,他的心里能想什么呢?

预设句子2:“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大地震动可能发生什么情况?体会艰难。

有感情地朗读。

(三)体会李博士忙碌的`一天

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时间表,在感情朗读。

(四)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回归整体,感情升华

再看课题,你还认为这是一座普通的桥了吗?

那还是一座什么桥?

六课外延伸

小钱的病好了,他一定心存感激,他都会感激谁呢?会说什么呢?

七全课总结:(教师配乐朗诵)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

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

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

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因为有爱,世界才更和谐,更温暖;

因为有爱,人们才更快乐,更幸福;

因为有爱,生命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8

【情景说明】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新课标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即将凋零,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册教材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课文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教学法,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同学们,在我国的东南海上,有一座美丽而富饶的岛屿,它也堪称我国的第一大岛,你们知道是什么岛吗?

(台湾岛。)

2、对,是台湾岛!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两岸人民的亲情血浓于水,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去感受海峡两岸的深情。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读正确。

3、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4、分组学习讨论。

5、全班交流:

⑴指名认读生字,词语。

⑵分段读课文。

⑶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令你感动?

三、自主阅读,体会感动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台湾与大陆之间真实故事,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非常感动,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大家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2、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还可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体会,然后交流。

学情预测:

(学生可能提出的体验点。)

⑴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余震中随时会有危险,李博士和台湾青年没有为自己着想,只想着快点抽取骨髓。)

这段中的“突如其来”是什么意思?面对突如其来的余震,李博士和捐骨髓的青年为什么还这样沉着,安定?

⑵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对白血病,唯一救治的办法是骨髓移植,小钱能找到合适的骨髓,令人感动。)

⑶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这位青年不顾自己家人的安危,一心想着捐出骨髓,挽救小钱的生命,令人感动。)

⑷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个小时。……和当地的医务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李博士几乎是24小时连续工作,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不顾劳累,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3、对学生在阅读中的以上体验,教师可以随时通过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感悟。

四、总结

在救助小钱的过程中,有许多感动我们的地方,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出我们的感动之情吧!

五、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在这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地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峡两岸的深厚情谊。

二、走进文本,感受生命之危

1、自由读课文1~2段,读后说一说此刻你眼中的小钱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交流。

(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只有18岁,患白血病,生命垂危)

3、出示句子: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4、教师引导:

⑴感悟18岁:同学们,你们向往18岁吗?在大家眼中,18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18岁是走向成熟的年龄,18岁就属于成年人,18岁正是美好人生的开始。)

⑵引导感情朗读:18岁是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然而小钱却……(引导学生读描写小钱的句子)读到这里,你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⑶指导感情朗读,在读中体会“即将凋零”的含义。

(读出“痛心、惋惜”的感情。)

⑷带着对“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的理解,再读描写小钱在病床上的句子。

5、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大家的痛心、焦急。是呀,对白血病这个难治的癌症,唯一的办法是进行骨髓移植,而要找到合适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大约在十万人里才能找到一个,也就是说救治小钱的机会只有十万分之一。这对于才18岁的小钱来说,怎能不让人痛心、焦急?小钱能得救吗?

三、自主阅读,感悟两岸深情

1、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有一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正等待抽取骨髓,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他在捐献骨髓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2、生自由读课文。学情预测:

⑴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健康;

⑵家人知道后会反对;

⑶此时有余震发生。

3、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让这位青年放弃捐献骨髓,但他是如何做的呢?请大家读课文4~5段。

(自由读,指名读。)

4、引导换位思考:

我们知道,捐献骨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人都认为捐献骨髓会影响自己的健康,难道台湾青年不担心吗?而此时正有余震发生,他不怕吗?假如你是那位台湾青年,此刻你是怎样想的呢?

5、师深情朗读:

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

6、指导朗读:

这位捐献骨髓的青年,不知道他的家人在地震中怎样了,也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同意他捐献骨髓,更没有担心正在发生的余震,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抽取骨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决心!小钱能不感动吗?我们能不感动吗?把我们的感动之情读出来吧!

(有感情地朗读3~5段。)

四、合作探究,领悟桥之含义

1、在大陆,有一位青年急需骨髓,在台湾,有一位青年捐献骨髓(画图板书),是谁在这茫茫的海峡上架起了桥,让这救命的骨髓到达大陆?

(?)李博士等

小钱──台湾青年

(李博士,医护人员,朋友,父母,为小钱的病努力的人们等)

2、在这些人中,课文重点写了谁?读课文第5、6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3、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前……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你从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李博士为救小钱,付出了许多努力?结合句子理解“沉着”“奔波”等词。

4、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表:

9月22日早晨7点抽取骨髓

9月22日上午从台湾赶往香港,再到杭州(历时十几小时)

9月22日晚上到达杭州,连夜做手术

看到这样一份工作表,你想到了什么?

5、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段话,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

6、救助小钱的过程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过程,除了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还有海峡两岸的很多人付出了努力,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心,所以,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道长长的海峡,尽管还有一些人为的阻隔,台湾和大陆还没有通航,但还是不能阻隔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正是海峡两岸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⑴现在,你对这座“生命桥”有什么新的认识?

⑵你是怎样理解“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话的?

⑶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台湾人民说?有什么话想对大陆人民说?有什么话想对世界人民说?

五、拓展延伸,升华思想感情

1、一年以后,小钱康复了,假如有一天他和那位捐骨髓的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2、进行大胆的想象。

3、自由表演。

4、你认为这个场面感人吗?请把这个场景描写下来。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本是死的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阅读,才能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因此,我引导学生潜心阅读,之后再对内容进行理解,感悟,使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读中体会”的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读中感悟。

首先,以情入手,感悟课文的感人之处。在初读课文时,在学生读通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最感动的地方,了解小钱生命的危险,另一方面感受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高贵品质。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之中,激发他们与文本对话的热情。

其次,以读为主,体会课文的情感。教学中以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表现为研读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思考,让学生从词、句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深入的体会课文的情感,引起和作者的共鸣。在研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入了学生的情感提炼,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最后有感情的朗读更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内心真实的表达。

最后,文中设计了几处引导想象的地方,如“小钱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等,并注意了读说结合,读写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

【专家点评】

本文是反映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文章,其人文性较强,教师始终坚持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去感悟这种人文性,所以读得较充分。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注意了知识积累,如“即将凋零”“突如其来”等这些词和一些体现情感的句子,把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正好体现了课文的特点。另外,从课程的流程安排上看,“由读会课文到读懂课文到体验情感,再到表达心迹”形成了一个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体系,其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陈高明)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9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含义。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白血病、地震和骨髓移植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交流,在游戏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二、初读课文,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回家把感动的段落反复诵读,并在书上做上批注,并说说为什么感动?那现在就来交流一下吧。

2、学生汇报感动之处。

三、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1、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⑴学习感激台湾青年这部分:

①为什么感激台湾青年?

(冒着生命危险,不顾家人安危为小钱捐骨髓。)

②从那里看出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

③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④从那里看出台湾青年不顾家人安危?

⑤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⑥想象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在小组中讨论并尝试表演。)

⑵学习感激李博士这部分:

①为什么感激李博士?

(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取骨髓,一路奔波赶到杭州,为小钱做手术。)

②(出示李博士一天工作的安排表)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但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4、我们已经两次走进小钱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心中感激,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次走进他的心里,小钱还会感激谁?

5、小练笔:

写写小钱的亲人、朋友们是怎么关心、鼓励他的。

6、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这小钱,奇迹才会发生;正是因为海峡两岸这么多人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总结全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但是很少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更多的时候需要帮助别人,给予别人也许仅仅只需要说一句温暖的话,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是,却能给别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因为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快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10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8个,会写“峡、桂、移”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等12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渲染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识难写字词。教学目的:流利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学重点:

对有关知识点的了解,深层体会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深层体会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搭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人间的真情。今天要学习的却是从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赞美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2、揭题。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理解“台湾海峡”,适当讲解一些两岸现状,突出两岸同胞的亲情。指导写“湾、峡”。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时、地、人、事这四要素)

2、从地图上找出“杭州市”和“台湾花莲”,理解“跨越”。

3、思考:“生命桥”在课文中指什么?

三、自学生字词。

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

2、分类检查读音:a,8个生字词;L其他注音的字词。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暂(zan)、髓(sui)、绽(zhan)、辗(zhan);U的拼读:躯(qu)、腥lv);多音字读法:间(jian、jian)。

3、写字指导。9个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以“峡、湾、脉”为重点;2个上下结构的字,以“暂”为重点;另一个为一类。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四、学习

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出示重点句,与课文原句对比阅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果不尽快移植骨髓,将面临死亡。

3、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师引导从“含苞的花朵…“凋零”“惟有……才能”等词句理解小钱病情严重,急需救助,体会生命的宝贵。)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原句。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两岸同胞骨肉亲情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目的: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重点:深刻感知海峡两岸的动人故事。教学难点:感受海峡两地人民的人间真情。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谈话:两岸同胞怎样全力抢救小钱的?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2、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

3、教师的引导策略:可以从正面引导,如:a.面对地震,这位青年躺在病床上,想到的是什么? b.面对余震,李博士和这位青年是怎么做的?(仍沉着地站、仍静静地躺)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 c、李博士怎样将骨髓带到杭州?也可以从侧面引导,如:a、这位青年难道不想念家人是否平安? b.李博士和青年难道不怕余震吗? c、李博士是怎样“奔波”的?(想象“奔波”的情景)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升华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2、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a、小练笔(或口头填空):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说)一句话。小钱几经辗转,终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终于。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终于。 b.完成练笔(或填空)之后,说说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理解结句的含义。(“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a.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b.4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再向班上汇报,畅谈两岸的血脉亲情。

4、朗读背诵全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作文:以小钱的名义,给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达两岸骨肉的血脉亲情。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

提、移、救

教学反思: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今天,我教了颂扬人间真情的`一篇文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章主要讲述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

首先,在课文讲授中,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体会语句含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感情

表达出来。学生有时朗读不到位,例如: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重点是要学生体会到当时情况很紧急,很危险,朗读时要要读出这样的感情来。虽然我叫了好几个学生来读来感受,但是学生读的仍旧不够到位。感觉完全是为了读而读,朗读时声音也不够收放自如,因此感情没有到位,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如当时,老师能够给予恰当的范读,从声音带动学生,将会对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作用。

在课文讲授中,忽视了对关键词语的感悟。比如“辗转”“突如其来”学生都很难理解,虽然我放在课文中最突如其来进行了简单的解释,但是没有去深入挖掘,突如其来我还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用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对课文的内容和就挖的更深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来运用了。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课文的主题是颂扬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但是对于这个主题的点拨和深化还不够。语文课堂跟思想教育应该是合二为一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了思想教育而只进行文本,这样的语文课仅仅是工具,忽视了其人文性。

通过讲授这一课,还暴露出自身应变的能力的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没能进行很好的处理,特别是出现了很多口误,把台湾青年说成小钱而把小钱说成台湾青年,说明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也反映出自身应变能力不强,没能很好地

处理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形,还需在教学中多多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踏踏实实地把课文中的最基本的、最优秀的东西,教给学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11

原文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地高尚品质,感受两岸人民血脉亲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感悟台湾青年和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想象两岸的不同场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三、教学准备: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方面的资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导学单:

1、我要把生字写正确写规范。

“湾”笔顺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二笔是_____,组词_______。

“袭”共_______笔,第四笔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_。

“暂”读________,第九笔是___________,组词:_________。

2、我能理解下面的词语,并能联系生活用它们各说一句话。

谈何容易:凋谢:

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颠倒词序,能正确停顿、断句。达到熟读课文。

4、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生命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感“给予是快乐的!”

师:同学们,在“512地震”的灾难中,你们是怎样帮助灾区人们的?

生:自由回答。

师:钟老师知道你们不仅很聪明,而且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物质,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生:可能会出现畏怕表情。

师:有个台湾同胞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边读边思考:

①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了解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将写好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③感悟后有什么疑问?(主要是针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白血病的治疗)

生:自由读课文;写感受;组内交流。

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自由交流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认生字,写生字

1、认字: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读;一字组多词。

强调:血、髓、暂、脉等字的读音。

2、写字:个别展示;学生板书。

峡、桂、移、湾、彼、怀、旷、胞、脉左窄右宽;暂下边的“日”稍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温故知新

1、听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讲评订正。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小组内交流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重点是说出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对以下句子作重点感悟理解:

(1)学习一二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凋零、绽放、几经辗转

b。重点句子“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提示:找出两对反义词;18岁,是绚丽的花季,风华正茂,就像“含苞的花朵”。“面临凋零”文中指的是什么?)

(2)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步履、袭击、空旷、涓涓流出

b、“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红润起来”

“此时此刻,……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他们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们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说出来。

文中“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地精神跃然纸上。

(3)学习第七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骨肉同胞

b、“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两岸同胞地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三、感情朗读,拓展思维

1、有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为什么?

3、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他们的表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话?

四、小结

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一句话回顾全文

小钱几经辗转,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台湾青年地骨髓,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十几个小时地奔波,李博士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三个段落。

2、小练笔: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他们的表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话?

教学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另一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李博士以及医护人员在余震的危险中做着抽取骨髓的手术,他们的努力是为了大陆青年能够早日得救。

在设计教案时,我紧紧地抓住了两个“静静地”以及“同一时刻”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明白就在同一时刻大陆和台湾同胞为了小钱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海峡的生命桥。

第五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一、教学目标:

1.巩固重点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初识课题。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看幅图片。(课件:中国地图)对,就是我们中国地图,那谁能指出台湾岛的位置?(学生指出)真棒!这就是我们的宝岛台湾。(板书:台湾)一边是大陆,一边是台湾。中间这是台湾海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杭州与台湾两地之间。

2.先来读课题,(齐读课题)读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你说,你想的真好!请坐。你有什么问题?你真会动脑筋!同学们都在想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呀?为什么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呢?带着这些疑问打开书本106页,请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问老师,问同桌,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好,现在开始!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

[1].读懂小钱的病情危急,感受等待中的焦急

1.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这些词你们会读吗?(课件展出重点字词)谁来做小老师?你来。真棒,都读正确啦!现在同学们齐读这些词语,凋零预备起。在这些词语中有一对反义词,谁能告诉老师?你说。哦,凋零和绽放。那凋零和绽放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解释的真好!赶快找到课文的哪句话包含了这两个词语,你举手了你来说。(课件展示重点句)找的真好!那这几个词语在课文中还只是形容花吗?好,你说。恩,分析的真透彻。一朵含苞的花朵即将凋零,一个年轻的生命即将逝去,看到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啊,真是太可惜了!现在齐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板书:小钱 白血病)你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体会真深刻!那么怎样才能救小钱的命呢?你来说。对!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大家知道什么是白血病吗?老师找了点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白血病介绍)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途径,那么,找到适合的骨髓是否很容易呢?对拉!不容易。从文中的哪里可以看出来?你来回答。(课件展示重点句)回答的真不错!我们来看,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还只是有可能啊,这真是谈何容易啊!我们来想象一下,医生可能先从谁那开始找适合的骨髓?(小钱的亲戚朋友)找到 1

了吗?(没找到)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也没找到)那最后是在哪里找到了?(台湾)我们再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寻找过程。(几经辗转)你们说,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曲折,多么的不容易啊!现在老师和同学一起来个朗读比赛好不好?我们都读第二自然段,看谁读的更有感情。老师开始咯,(师读)谁愿意和老师比赛?真棒!你来,老师觉得你读的比我还好,真厉害!

[2].读懂危情中的捐献,感悟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1.小钱终于找到合适的骨髓了。那么与此同时在海峡的对面台湾,正发生些什么事情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三到五自然段,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板书:骨髓移植)同学们读的很认真,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哪句话?你找到了第三自然段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哦,一个步履匆匆,紧张焦急的李博士浮现在我们面前。(板书:李博士)找的真不错!你来说说。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她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台湾青年心系大陆同胞,血浓于水,骨肉相连,不是亲人甚是亲人!体会的真深刻。请坐。你手举的这么高,你来说,你找到的是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哦?第二句也是。呵呵。同桌说第三句也是。恩,你们找到的都是第五自然段里的话。(课件展示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看课件,你们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说,你体会的很好!恩,你来说,体会的更深刻。你也举手了,你来,说的真棒!大家都体会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不顾自己的安危,心里想的只是小钱。多伟大的精神啊。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现在,你们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吗?谁来读? 大家评评她读的怎么样?你来评,她把间(jiàn)隔读成了(jiān)隔。你听的真认真!你有什么意见,你觉得她把一次又一次读的特别重,突出了地震中手术的艰难。你不但声音响亮,而且回答问题时特别自信,真棒!还有谁来评一评?你听出他把静静地,终于读的很慢,读出了青年的临危不惧和手术的不容易!大家都是小小评论家!很棒!现在,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3].读懂连夜奔波中的拯救,感悟两岸同胞的血肉亲情。

1.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歇,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板书:余震中)终于在余震中完成了手术。可是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运送骨髓的过程又是怎样呢?咱们来读读第6段。

(生读)咱们读课文可以把长长的一段话读成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这段话中,你特别关注了哪个词语。(奔波)那咱们就来看看李博士是怎样带着骨髓一路奔波,和时间赛跑的。(课件展出以下材料让学生阅读)

10:20,李博士带着台湾青年的骨髓,从台湾花莲起飞。每隔一小时要上下左右晃动,以防止骨髓凝结,影响细胞的活性。

11:10飞机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14:15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飞赴香港。

15:54骨髓运到香港特区。

20:45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

20:50浙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警车开道,直奔杭州。

22:15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人们翘首期盼的生命火种,终于如期传到了杭州城。

22:50骨髓移植手术开始。

次日凌晨2:00手术顺利完成。

2.读着这段资料,同学们又有了哪些发现?是啊,在长达十几个小时里,李博士就是这样一路奔波,连夜工作,终于将台湾青年的骨髓移植到了杭州青年小钱的身上。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李博士这么做的呢?对了!这就是一份责任,一份信念,一份骨肉同胞间的爱!

[4].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升华情感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着重号)现在生命桥的含义明白了吗?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板书:我们是一家人)

(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现在同学们把书翻过来。看着板书,按照板书的提示来总结全文。你来试试,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台湾青年在李博士的帮助下在余震中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你也要来总结,李博士在余震中为台湾青年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2.课文已经学完了,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老师配乐,学生朗读)

3.看来大家都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都读的很好!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4.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回家后,老师有几个小任务交给大家。以小钱的名义,给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达两岸骨肉的血脉亲情。还有就是,回家后,学生们搜集有关骨髓捐献的资料。

慈济医院 位于台湾花莲市,1986年正式启用。1993年,成立了台湾地区首座骨髓捐赠中心──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后发展成为慈济骨髓干细胞医学中心。现登记在册的志愿供髓人数已达20余万,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截至目前,慈济医院已向大陆供髓约180例,每一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文中提到的“李博士”是李政道教授,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1935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李博士在美国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时,发现大量患白血病的华人由于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无法得到医治而死亡,便于1992年回到台湾,开始致力于建立华人骨髓资料库。

下载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及反思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及反思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师:(课件出示:地图一角)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副中国地图。地图右下方这个狭长的小岛就是我国美丽的宝岛——台湾,它的对面是祖国大陆。......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太和六小敬会灵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苍白、红润、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突如其来、空旷、血脉亲情”等词......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范文合集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教师:洪 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四年级一班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四年级一班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方面:认识8个生字,读准并理解“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方面:正确流利用感情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年级 张爱钦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