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征税和纳税 同步练习2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征税和纳税 同步练习2
一、单选题:
1、“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句话指出了税收具有 A、指令性 B、广泛性 C、固定性 D、无偿性
2、征收个人所得税()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不利于贯彻效率优先分配原则 ③其实质是维护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④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主要因为()A、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B、税收的增长主要靠经济的发展。C、人民群众自觉纳税。D、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4、2004年9月1日《金华日报》报道,经金华、义乌两级公安经侦察部门侦查,义乌市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义乌市法院对一起在当地影响较大的涉税案作出一审判决。义乌市义星灯饰有限公司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司及有关责任人均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这表明()A、税收具有固定性 B、税收具有无偿性 C、税收具有强制性 D、税收具有自主性
5、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付出9 945元,其中布料销售价为8 5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 445元,这笔增值税纺织厂在为服装厂购买布料开据的发票已明示。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为15 000元。服装厂应交纳的增值税是(增值税税率为17%)()A.1 105元 B.2 550元 C.2 500元 D.859.35元
6、“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对“有国就有税”的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和税收同时产生 B.任何国家的税收性质都是一致的 C.任何国家都把税收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D.国家和税收是一回事,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7、对上题材料中“有税必有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先有税,后有法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 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D.税收是国家制定税法的前提和基础
8、《新华日报》载文指出,消费者是负税人,又是纳税人。作为负税人()A.是指取得应税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B.是指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C.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D.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9、依据上题材料,消费者是负税人,又是纳税人说明()①我国税收用之于民 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
③公民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人民日报》报道,今年5月14 日,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以安徽生源医药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对其立案侦查,并查出,从1月至4月30日,生源公司共收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为2500多万元,开出普通发票数额近2500万元。生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行为是()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抗税行为 D.骗税行为
11、上题材料中生源公司的做法()①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②给人民群众带来安全隐患
③造成国家大量的税款流失 ④促进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江南时报》报道,南京市国税举报中心受理举报范围包括偷税、骗税、逃避追缴欠税以及抗税、虚开、伪造发票,非法出售、购买发票,非法提供、取得发票等行为。针对偷税、骗税、欠款、抗税等行为()①税务机关应追缴其税款 ②应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 ③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④应没收其全部财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2004年4月15日《华南新闻》报道,目前,公民作为纳税人的主体意识还不强,对依法纳税和依法保护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两方面的意识都相对淡漠,今后必须加强。公民依法纳税()A.表明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 B.是因为每个公民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C.是公民应承担的义务 D.表明每个公民都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14、依据上题材料,加强保护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就要求公民()①对税收怎样使用有知情权 ②对税收的使用具有直接决定权 ③对税收的使用有事后监督权 ④有权参与纳税税率的决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深化农村费改税的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之所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主要是因为()
A.税收的强制性避免了收费中的徇情枉法 B.税收的无偿性避免了收费过程的高成本 C.税收的固定性避免了收费过程的随意性 D.税收的法制性避免了收费中的违法犯罪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目前,我国税收有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计二十多种。在这二十多种税中,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是()A.资源税 B.增值税 C.行为税 D.个人所得税
17、下列关于增值税的说法,正确的有()A.增值税是对增值额征收的税 B.增值税可以防止各种偷漏税行为 C.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D.增值税可以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增加财政收入 18、2004年5月26日《江南时报》载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公民、法人的依法纳税意识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南京市已累计征收个人所得税60多亿元。计征个人所得税()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 C.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D.是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途径
19、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欠税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加收滞纳金。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等于应缴款项的商品或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和滞纳金。这表明()A.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B.欠税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C.税收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
D.税收的征收对象和征收数额的比率,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 20、2004年7月30日《江南时报》报道,拥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招牌,企业就可以少缴18%的所得税。众多企业尤其生产量大的企业都在“拼命”争夺这块金字招牌,当然也不排除“不择手段”者。据东方嘹望周刊报道,“脑白金”生产企业无锡健特凭借一块名不符实的“高新技术企业”招牌,获取了至少1亿元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无锡健特的行为()A.属抗税行为 B.是骗税行为 C.是违法行为 D.是偷税行为
21、国家的税收收入是从纳税人那里征收的,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A.是否取得应税收入 B.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C.是否是我国公民 D.是否在我国取得收入 22.下列属于应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王某抽中彩票获得一辆小汽车 B.个人存款储蓄利息
C.本人工资薪金 D.进口小汽车
三、非选择题
1、(辨析题)税收的固定性要求其强制性。
2、(问答题)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着偷税、漏税的行为,国家将加大打击的力度,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行为。请谈谈国家为什么要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行为?
3、“无国便无税,无税便无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的费用减除额(俗称“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据估算,这项调整将使国家财政减收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材料二 起征点提高前后纳税情况对比表纳税额变化
表纳税额下降率
(1)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对月工资收入2000元的纳税义务人适用5%税率,其纳税额=(月工资一起征点)×5%。请计算出现纳税额。
(2)材料二的表和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请运用宏观调控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4.(1)20元
(2)表反映此次起征点调整使纳税义务人可以少缴一些个人所得税。
图反映收入水平越高,纳税额下降率越小;收入水平越低,纳税额下降率越大。
(3)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属于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手段。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国家财政大约要减收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表明此次宏观调控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目的是增加个人收入,增加消费需求。
此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使收入水平较高的人,从中获益相对较小;收入水平较低的人,从中获益相对较大。这表明宏观调控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答案]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要求税收具有固定性,而不是固定性要求其强制性。因为税收以国家权力无偿参与社会分配取得物质财富,必须要有符合国家统治阶级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征税标准,否则将会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国家的正常发展。
2、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要实现职能,发挥管理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必然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任何国家的公民都要纳税,为国家存在发挥作用提供起码的物质条件。偷税、漏税在任何国家都是违法行为。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保证税收的稳步增长,国家才能富强,人民生活才能不断提高。
因此,国家必须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犯罪行为,保证我国税收的稳步增长。我国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责任维护税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同一切违反税法的犯罪行为作斗争。
3、(1)“无国便无税”说的首先是税收的起源与国家密不可分,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运行的财政税收;其次,税收的征收必须依赖国家的强制力,离开国家权力和税法,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就无从说起。所以“无国便无税。
(2)“无税便无国”是指税收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国家的存在离不开税收。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人 的基本形式,是国家行使职能的物质保证,离开税收国家就不能行使职能,国家就会名存实亡,故“无税便无国”。
第二篇: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政治:《8.2征税和纳税》教案设计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政治《8.2征税和纳税》教案 新人教
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把握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了解对之相应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第一框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 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
来源,因为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有国就有税,5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了对农业征收的税,税收与国家财政有关。下面我们结合第八课第二框题征税和纳税,就税收知识进行一个大串连。
新课教学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基本含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8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教师活动: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
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无偿性。
教师活动:引用列宁的话导入“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从
列宁的这句话 你能概括出税收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吗?
学生活动:这句话点出了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教师点评:在这边,大家要注意要无偿性是相对的,是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对整个国家来说是有偿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固定性。
教师活动: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引导学生思考: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点明了税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是能够改变的,这与税收的固定性并不矛盾,如非典时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于2008年6月30日发布实施。《意见》规定对受灾严重地区损失严重的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及进出口税收等税种。优惠期限一律执行到2008年年底止。确需延长期限的,由国务院另行决定。设问:税收具有固定性,为什么税收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提示:如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起征点的变化,银行存款利息税的改变以及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的变化等。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经济形势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可以变化,与固定性不矛盾。这正恰恰是税收固定性的体现,税收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必须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
教师活动:以上就是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请大家阅读教材69页内容,看看能否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3)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农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请大家看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
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介绍比较常见的几个税目,如消费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应税消费品,消费税征收的意义,以及什么是出口关税、股票交易印花税、出口退税、屠宰税等。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税率是17%,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举例: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价850元,增值税金144.5元(850×17%)。该增值税金由纺织厂上缴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加以注明。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1500元。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值税是多少?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17%-144.5=110.5元;或者=(1500-850)×17%=110.5元。织布厂缴纳的增值税由产品使用者――服装厂直接负担。由此可见,增值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产品销售价-原材料价)为征税对象的,它的直接负担者是下一环节的购买者。如织布厂的布的增值税由服装厂负担,服装厂的服装的增值税由百货商场负担。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缴税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教师活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请大家看 “相关链接”及有关图表,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发展情况和计税办法。从中归纳出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20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20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以上就是我们对税收知识的一个串连,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环节。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我们的共识是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为
(1)税收的性质: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义务: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行为。
(3)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1)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2)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出口退税、税收减免)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在其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4)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教师总结:好了,刚才我们一直强调公民的义务,而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那么,公民又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思考总结
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公民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小结
第三篇:同步练习新课标人教语文:《氓》
《氓》同步练习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 田军 【教案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热身 **知识梳理:
1、注音并解释:
氓<)淇水<)愆期<)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载笑载言<)体无咎言<)尔卜尔筮<)<)于嗟鸠兮<)<)其黄而陨<)无食桑葚<)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来即我谋 言既遂矣<)无与士耽<)以我贿迁<)女也不爽<)渐车帷裳<)<)士也罔极<)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抱布贸丝 咥其笑矣<)及尔偕老<)隰则有泮<)言笑晏晏<)亦已焉哉<)躬自悼矣<)
2、通假字:
例句 假借字 本字 意义 氓之蚩蚩 将子无怒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隰则有泮 不可说也
3、古今异义: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今义:)<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义:。今义:)<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今义:)<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今义:)<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今义:)<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今义:)<古义:。今义:)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义:。今义:)<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古义:。今义:)<9)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古义:。今义:)<1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古义:。今义:)
4、词类活用: <1)三岁食贫<)<2)士贰其行<)<3)二三其德<)<4)夙兴夜寐<)
5、一词多义:(1>其: / 3 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②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黄而陨 ③士贰其行 ④咥其笑矣(2>以: ①秋以为期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③以尔车来 ④以我贿迁(3>于:
①俟我于城隅
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4>之:
①匪女之为美 ②美人之贻
③氓之蚩蚩//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⑤静言思之,躬自悼矣(5>言: ①载笑载言 ②体无咎言 ③静言思之(6>说: ①说怿女美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犹可说也
6、学成语识文言:<解释成语意思)①搔首弄姿: ②踟蹰不前: ③贻人口实: ④匪夷所思: ⑤图穷匕见: ⑥若即若离: ⑦尔虞我诈: 出尔反尔: ⑧毫厘不爽: 屡试不爽: ⑨载歌载舞: ⑩忠心不贰: ⑾白头偕老: ⑿信誓旦旦: ⒀夙兴夜寐
7、文言句式:<翻译下列诗句,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 译文:
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译文:
8、固定句式
①载笑载言<载……载……,固定句式,译为“一边……一边……”)
②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焉哉,固定结构,语气词连用,表示强烈的感叹,可译为“了吧”。)
9、古文化词语: 总角之宴
二、品味鉴赏: **整体感知课文:
1、《氓》是以谁的口吻写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了哪些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3
第四篇:高中政治 3.8.2征税和纳税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3.8.2征税和纳税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基础达标】
1.(2014·大连高一检测)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某全国政协委员指出,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为此,他指出,推进水资源费改税工作十分必要且紧迫。推动水资源“费改税”主要着眼于税收的()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多样性
【解析】选C。推动水资源“费改税”主要是为了避免乱收费,因为税收具有固定性,征收对象、税率等都以税法的形式固定下来,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与题意不符;D项不是税收的基本特征。2.(2014·泰安高一检测)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的,表现为()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 ④三者统一于税法,缺一不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联系。①②④是对税收三个基本特征关系的正确认识,故选D。③表述错误,三者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3.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或特征是()A.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 C.税收是根据税法征收的
D.税收是国家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
【解析】选B。本题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识记即可。
4.(2014·益阳高一检测)对右边漫画中的行为进行依法制裁,说明税收具有()A.强制性 C.固定性 B.无偿性 D.返还性
【解析】选A。税收的基本特征都是对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约束。强制性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否则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图中行为是偷税和骗税现象,对其依法制裁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选A。
5.(2014·枣庄高一检测)某批发公司2014年4月份购进彩电1 000台,购入价200万元,彩电销售总收入
【解析】选D。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规定性,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材料主旨强调通过纳税可以诱发纳税人对国家和税款使用的关切。D项本身表述错误,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是国家的具体职能部门,而非纳税人。
2.下边漫画中老板的行为属于()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解析】选A。漫画中老板的行为是偷税行为,故选A。
3.(2014·衡水高一检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减除费用(个税起征点)由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同时调整了税率。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利润减少→投资过热得到抑制 ②个税起征点提高→收入分配更趋公平→社会更加和谐
③个税起征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出国留学费用降低 ④个税起征点提高→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个税是对个人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税,个税起征点提高与企业的利润没有直接的关系,①说法错误。个税起征点提高和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没有关系,排除③。
4.“国是篱笆税是桩,拆了桩子篱散光。你添饭来我加桩,国富民强世代昌。”这条税收短信启示我们()A.税的征收是法律规定的 B.税收具有无偿性的基本特征 C.税收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解析】选D。短信的内容主要表达的是税收的重要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选D。短信表达内容与税收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因此,不选A、B、C。
第一步,说明“是什么”。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性质、作用)。概括时要有意识地向相关的知识点上靠,但设问中(或材料中)已有明确表述的,则这一步可以省略。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即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设问中所描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这一部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原因或现实原因;另一方面是现实意义。
第三步,说明“怎么办”。即说明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么做,如何解决问题。一般而言,包括两部分:理论要求和现实要求,要结合材料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分析,但材料中已有清楚表达的,则这一步可以省略。
第五篇:高中政治必修2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2014年7月10日,潍坊市物价局举行城市公交票价听证会,来自社会各界的18位听证会参加人围绕城市公交票价制定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①民意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②政府充分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③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④民主决策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约束人肉搜索曝光个人隐私等侵害人身权益的行为。这一规定 ①目的是坚持和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②不利于公民充分行使监督权 ③有利于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说明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14年l0月7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登革热疫情重点地区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登革热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这一要求有利于
①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②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③公民监督政府工作,促进廉政建设
④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提高政府威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为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应该
①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
②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成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行使立法权
②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行使决定权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于2014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本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这是因为 A.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B.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D.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7.2014年9月21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纪念日。65年来,人民政协在建言献策、增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①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②依法积极参与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④围绕参政议政这一主题开展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青州市是山东省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县(市)之一,各民族交错居住在同一社区的现象比较普遍,做好社区民族工作非常重要。做好社区民族工作
①应当赋予少数民族居民民族自治权
②必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需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
④有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面对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呼吁,调动多方资源,向西非埃博拉疫区伸出援助之手。这主要表明
A.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B.中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
/ 5 C.共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的中国特色的是
D.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制度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②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 ③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
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2014年11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16周年纪念日。16年来,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威信高、政治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被推上了村级领导岗位。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 ①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有利改进农村基层政权机关的工作 ③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④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必须 A.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B.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C.调动各族群众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性
D.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13.从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到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从推动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到规划中国——东盟高铁“黄金走廊”„„一个活力四射的经济圈正在形成。我国这样做是基于 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C.当今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各国处理国际关系以尊重双方利益为落脚点
14.出席2014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这是因为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 ③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4年7月22日,经国务院研究决定,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我国政府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①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②树立了政府威信,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
③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关键
④促进了政府管理创新,提高了行政效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2014年9月18日至19日,全国推进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座谈会在杭州召开。所谓权力清单,是指对政府及政府部门行使的职能、权限,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不属于清单列举范围内的职能和权限,行政机关不得为之。这表明政府致力于
A.强化管理
B.依法行政
C.科学执政
D.民主决策 17.2014年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重视扶贫富民表明我国 ①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人民民主有了法律保障
④是人人当家作主的国家
/ 5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8.2014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认为,要采取特殊措施支持南疆发展,加大以贫困群体为重点的民生改善力度。采取特殊措施支持南疆发展是基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心工作和核心内容是发展经济
②南疆的发展是加强南疆地区各民族大团结的物质保证 ③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为民族团结打好坚实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杜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构成的
③坚定不移地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证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④三者分别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根本保障和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0.李克强在做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脱稿谴责昆明暴恐事件:“今天大会开始时,我们对3月1日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表示了强烈谴责,对不幸遇难群众表示了沉痛哀悼,对遇难家属和受伤群众表示了深切慰问,我们要坚决打击一切亵渎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的暴恐犯罪,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建设平安中国。”从总理的讲话中可以看出
①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
②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针对以往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严格按标准程序选举,积极解决部分村民(居民)参与选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严厉打击拉票贿选等违纪违法行为;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以保证2014年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搞好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
22.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PEC蓝”,用来形容本次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在此之前,以治霾为契机,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北京及周边省市政府积极行动,多措并举,联防联控,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民众对政府的治霾措施给予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治霾过程中政府和公民是如何作为的?(6分)
/ 5
材料二 本次会议,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出共同规划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共同谋求联动发展等4点主张。其中,中方将捐款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未来3年,中国政府将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用于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能力建设项目。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会议达成共识及中国提出相关主张的原因。(8分)
2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结合材料,说明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上述原则的政治生活依据。(7分)
24.建设法治国家,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一一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的依据。(9分)
/ 5
综合2选择题答案:
1---5ADDBC 6---10CBCAB 11---15CDBAD 16---20BDCAA
非选择题答案
21.24.①宪法和法律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制保证。(3分)②党的执政地位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绳;(2分)③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4分)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