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贤亮先进事迹
罗贤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罗贤亮,男,36岁,中共党员,沙井驿街道司法所副所长,兼任沙井驿元台子社区书记,在他任职几年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在同事的指导下,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宗旨,努力做到与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为群众服务,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艰苦奋斗、扎根基层;同时积极认真地做好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得到了领导和群众们的认可。
按照兰渝铁路征地拆迁的总体规划,沙井驿辖区的开发力度日益增大,在拆迁过程中主要负责辖区内拆迁违拆的他一直在工作中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吃苦耐劳,心系民心。使得拆迁工作有序顺利的得以进行。
一、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拆迁工作是一个政策性很强、标准要求很高的工作,罗贤亮同志坚信“要想搞好工作,首先抓好学习”这一理念,他深知作为一名拆迁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知识。才能适应新时期拆迁工作,因此他坚持把学习与工作贯彻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点,当好表率,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实际,做到边学边思,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水平。他不断的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经常加班加点学习研究与拆迁工作相关的政策及规定,同时还虚心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认真的研究钻研土地法、物权法等法律,使自己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水平日益提高,得到了群众、领导的认可,为在实际中推进拆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二、以人为本,积极奉献拆迁工作
该同志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拆迁过程中,他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以换位思考的形式开展工作。
该同志坚信摸清被拆底数是推进拆迁进度的有效办法,于是他以“假如我是拆迁户”的思维方式带领拆迁小组开展入户工作。该同志带领队员进户后,根据政府下达的任务数量,一户一户进行底数核查,根据不同情况分类,认真研究办法,制定措施,反复登门入户做思想工作,通过努力,工作逐步取得突破。针对公房积极宣传政府先拆迁多奖励,迟拆迁少奖励,甚至不奖励的政策,得到了拆迁户的理解,并用政策引导被拆迁户,用事实说服被拆迁户,以自律的言行赢得了被拆迁户的称赞。
该同志坚信做好政策宣讲是推动拆迁工作的有效保障。于是他认真研究区委、政府的拆迁政策和补偿标准,在进点前积极与拆迁办公室联系,就相关政策进行咨询。入户进点后,积极向被拆迁户进行政策宣传,使区委、区政府拆迁标准和拆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并认真根据政策规定为拆迁户测算补偿,尤其将优先拆迁的优惠政策宣讲到位,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愿,得到了拆迁户的一致认可。
该同志坚信坚持科学操作是推进拆迁进度的有效措施。严格按照规范的法律程序进行拆迁,积极和拆迁办公室联系汇报拆迁工作进度,及时与拆迁办公室工作人员联系,进行实地测量,实地核算,和拆迁户面对面的开展工作,让拆迁户感觉到工作的公开、公正性,我们做到了动员成一户就签订一户拆迁协议,就补偿一户的拆迁奖励款,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和我们拆迁工作者对他们的关爱。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科学规范的操作,拆迁小组做到了签一户,清一户,没有反悔和扯皮现象的发生。
同时,罗贤亮同志为了做好拆迁工作,日以继夜,长期奋斗在第一线,主动发扬“5+2”“白加黑”精神,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处处为拆迁户着想,及时的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群众当中树立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国家干部形象。
三、创新方法,用心做好群众工作
拆迁工作中,该同志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在政策法律范围内本着“争取群众利益最大化”原则,注重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做到依法拆迁,和谐拆迁。他本着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是拆迁工作的根本的思想。工作中,他一直强调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要求拆迁小组成员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拆迁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拆迁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沙井驿地区拆迁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被拆迁户邻里纠纷问题、被拆迁户家庭纠纷问题等,他都通过入户当面调解,将矛盾一一化解,使被拆迁户与政府之间达到共识,从而自愿的签订拆迁协议。同时他在工作中以讲解拆迁政策,宣传拆迁办法为突破口,和拆迁户以朋友的形式谈问题,不打官腔,不摆架子,以心换心,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关心,多一分责任,让拆迁户切实感觉到拆迁小组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困难,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利益,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幸福,征得他们对政府拆迁的理解,征得他们对政府拆迁的支持,得到他们对区委和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认可!
四、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工作制度
对于工作,该同志严于律己,对拆迁户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在工作中坚持实是求事,保持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作风方面,该同志积极保持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的作风,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对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各项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该同志在工作中对自己高要求,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身正气,坚持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工作阳光操作,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把好个案排查,接受群众监督,所经手的拆迁户无一差错。无一拆迁上访,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第二篇:王贤先进事迹
怀赤子之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以满腔热忱描绘农村发展美丽画卷
——赫章县水塘堡乡营丰村副主任王贤先进事迹
一、个人简历:
姓名:王贤,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80年7月。1999年毕业于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同年入伍,在广东军区政治部宣传科服兵役,2001年退伍。2001年至2007年,从事数码影像个体经营。2007年10月,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选拔,被组织安排到赫章县水塘堡乡营丰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2008年3月,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水塘堡乡营丰村村委会副主任,2009年1月,被任命为毕节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营丰村水塘堡组示范点项目专职人员。
二、服务地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营丰村位于水塘堡乡东面,是乡政府所在地,326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2、自然条件:营丰村平均海拔1800米,生态环境良好,四周林木繁茂,与国家级夜郎森林公园毗邻,森林覆盖率达85%。年降雨量1396.6mm,云雾多,日照少,相对湿度在85%以上。
3、周边环境:营丰村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15公里,地处白果镇与妈姑镇之间,326国道穿境而过,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裕,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良好的村,已纳入全乡总体发展规划范畴。
4、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营丰村辖5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2710.1亩,其中耕地面积950.1亩、林地面积760亩、草地面积1000亩。全组总户数314户,总人口135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20元,目前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玉米和马铃薯,全村通水通电通路,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五保户6户6人,低保户20户72人。全村共有党员23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特色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0%。
5、基础设施现状:营丰村已实现户户通水通电,全村覆盖通讯信号,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有待改建、改造危房户145户,待完善连户路近5公里。
6、存在的主要要问题:主导产业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7、发展目标: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注重特色、绿色,通过对农民新居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农村改革等措施,实施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通电话、通电视;改房、改院坝、改厨、改圈、改厕;建垃圾池和沼气池等工程建设,按照“一年试点、二年推广、三年取得成效”的计划,三年内将促进营丰村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8、发展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村班子建设、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三、个人主要事迹:
2007年11月,我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选拔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围,被分配到水塘堡乡营丰村任村主任助理;2008年3月,因工作出色,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在2008年3月的村委换届选举中,被推选为营丰村副主任。这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全新的转折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对自己现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到欣慰,为个人价值取向的转变和进村工作的历练而自豪!面对艰辛的基层工作,我信心百倍。
1、转变观念 扎根基层
我曾就读于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1999年毕业后第一次放弃工作分配报名参军,在广东军区炮一师政治部宣传科服役,从事美术宣传和影像摄制工作,多次荣获嘉奖。义务兵两年服役期满,2001年光荣退伍,再一次放弃分配机会,打报告申请自谋职业,领到民政部门发放的二万元补贴,又自筹资金三万余元,开办了赫章县第一家个体数码影像工作室。依靠独到的审美眼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热情,小小的工作室进展顺利,除了日常经营,还曾经先后为赫章县的若干部、办、委、局和近半数的乡镇服务过,赢得广泛好评的同时,也为自己谋取了可观的利润,月收入曾突破万元。
在探寻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由于年轻浮躁,我盲目转型投资,致使辛苦经营多年的积蓄遭受亏损。在生意场上摔打,虽然有亏有盈,但是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东山再起,为自己营造舒适的生活。然而,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价值难道仅仅局限于做生意?仅仅是为了能养家糊口?今后将何去何从,选择怎样的生活道路,既可以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又可以回报国家、社会、学校乃至军队对自己多年的培养——经过一系列思索,我毅然报名参加选拔,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围“一村一名大学生”,被分配到水塘堡乡营丰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2、不计得失 忘我工作
刚到单位报到时,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加之村里的事务很具体很繁琐,每天忙碌之余,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搞普查,群众不屑一顾;抓计生,村民不理解不配合。刚参加工作不久就面临三年一届的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我从头学起,如何能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任务,如何落实换届选举的宗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我在思索中彻夜未眠。我相信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我尽可能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文
件和网络下载,全面系统地收集了村“两委”换届选举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地展开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三个白天黑夜的交替突击中,我熬红熬肿的双眼背后,呈现的是对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透彻理解。
之后,我虚心向乡领导学习,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制订了祥实的选举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位七十余数的老大爷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这次组织的选举工作是公平公正的,对你们这样的选举,老百姓一点意见都没有,真不愧是大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感到由衷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基层工作的任重道远。
发展才是硬道理。农村工作要见成效,必须为老百姓谋福利,切实调动他们发展的积极性。我结合相关政策,为村民申报茅草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动员他们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营丰村的参合率达到96%,超额完成任务。一系列惠农项目的有效实施让老百姓受益,坚定了他们谋求发展的信念。营丰村有个叫雷德柱的村民,以前从事土法炼锌,面对取谛“两土”的政策,他转向投资能繁母猪养殖场,我主动把自己的情况及时向乡领导和县畜牧局等相关部分反映,争取支持。现在该养殖场规模已逐步发展到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育有能繁母猪86头,猪仔168余头,肥猪30余头,态势良好,前景可观,必将在村民中起到发家致富的带头作用。
我非常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不断挑战,超越自我,力求完美,忘我工作。在水塘堡乡营丰村工作期间,在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的个人价值取向乃至人生观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以满腔热忱投入乡村工作,在意识形态上不再拘泥于做好一件事能为自己带来什么,而是考虑能为政府解决什么,能为村民谋求什么。每办好一件具体的实事,就能为乡镇领导排忧,为农民群众解难,在领导认可和群众赞许的氛围中,我渐渐做到了不计个人得失,忘我投入工作,满足于被人需要,能为群众办事的成就感。
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我每个月只能领到由省、地、县联合下发的600元生活补助,面对微薄的工资收入,我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中。有些人不理解,甚至嘲笑我傻乎乎的,认为我的工作没盼头,不值得太认真太投入。然而,在那个岗位上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切实落实各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信念支撑着我不屑别人的非议,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工作。
3、发挥专长 服务基层
我所在的水塘堡乡党委书记李纪能、乡长安学珍及人武部长李伟等同志对新分来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比较关心,得知我在数码影像和平面设计方面有一定的专长,之后
找我谈话,把我借用到乡党政办,为全乡的影像资料收集和对外宣传服务。自己熟炼掌握的技能终于有平台发挥,欣喜之余,我由衷感慨遇到了知人善用的领导,于是,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愈发卖力。
因为我原来个人自用的设备老化,乡里专门为我购置了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由于在乡间辗转,三角架不方便携带,我就自己买了一株独臂伸缩支架,酷似警棍,加之我的工作性质还算不上正式职工,于是,我就成了同事们口中戏称的身背双枪手持警棍“混入革命队伍”的愣小子。面对这样的说法,我一笑而过,不管是不是混入革命队伍,干好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于是,只要有任务,我就背上机器,跋山涉水,出现在全乡的每个角落。整治矿山、计生突击、抗击雪凝、两基验收、上级检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前后奔波的身影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县委办、政府办、新闻中心、报社、文联、农业局、畜牧局、供电局„„哪里需要本乡第一手资料,我总能按时准确送达。2007年末至2008年初,全县遭受了五十年不遇的雪凝灾害袭击,水塘堡乡受灾情况尤为严重。全乡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抗击雪凝,狠抓恢复重建。我敏感地捕捉到抗击雪凝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感人瞬间,并取得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将之以《在冰封雪凝的日子里》命名,编辑成画册纪念并弘扬抗灾精神。付印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以前干个体时积累的经验,面对纸张价格上涨的趋势,抓住有利时机果断作出决定,为画册的顺利出品节约了一万余元资金,《在冰封雪凝的日子里》画册的出品,全面祥实地反映了水塘堡乡受灾情况和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把该画册的作为宣传载体,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在县委组织部、统战部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水塘堡乡争取到来自中国扶贫基金会、方树堂基金会、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以及香港慈恩基金会等机构的大力资助,争取到县民政局、农业局等单位协调的物资援助,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进程,让全乡老百姓感受到了面对大灾时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乡党委书记李纪能的指示下,我迅速连夜设计了题为“抗震救灾、奉献爱心”的宣传海报,并连夜加班赶制宣传布标,在有限时间内把乡党委、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呼吁捐款的信息及时发布到各村组,起到了明显的宣传效果。短短两天时间,就在全乡范围内筹集到善款107720.60元交由上级部门送抵灾区。
4、绘发展蓝图 建美好家园
因工作出色,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在2008年3月的村委换届选举中,我被推选为营丰村副主任。继而被转聘为到村任职人员,工作待遇由原来的600元生活补贴上升到2000余元的参公工资。2009年1月,水塘堡乡营丰村水塘堡组被评定为毕节地区“生态文明家园” 建设示范点,我被委任为为“生态文明家园”项目建设专职人员,工作条件和待遇的提升让我有更大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我更加不遗余力,以满腔热
忱全身心专注地投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由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项目在毕节地区才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签,我便通过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和网络下载,广泛收集新农村建设相关资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上级相关指导性文件出台前,便提早运作,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统计,挨家挨户建立农户信息档案,把村民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住房环境现状、土地利用现状、经济收入情况等资料全部祥实记录在案。为项目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及时向新农办、规划局、建设局等单位上报相关数据,争取支持,在各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项目建设得到有序开展。
通过召开村组干部群众动员大会、深入调查摸底、宣讲政策,选择试点农户、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宣传发动等一系列工作,现已在全村启动10户危房新、改建工程,预计4月底完工,计划2009年6月底前再启动45户的危房建设。
在项目逐步实施过程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营丰村村民普遍经济基础较差,拿不出钱参与建设的现状,除了苦口婆心动员村民积极想办法投入建设改造自身的美好家园,我还及时将情况上报给乡党委、政府,争取支持,经相关领导协调,现已初步达成联系信用社放贷支持建设的方案。
为了高标准把项目实施好,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按照“楼房景观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无害化、庭院生态化、布局规范化”的要求,积极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了实现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建设目标,我通过一系列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广泛开展思想工作,结合社情民意,在尊重本村的传统文化、生产习惯、生活方式,秉承文化传统、突出人文特色的前提下,我广泛学习,全盘思考,把营造文化氛围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与村庄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把新农村建设、农村休闲观光旅游、古夜郎民居建筑与文化景观相融合,把森林覆盖率高、与国家级夜郎森林公园毗邻,适宜发展“农家乐”等优势相结合,加班加点制定了祥实的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将营丰村打造成“产业聚集、循环高效、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文艺繁荣”的综合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生态文明家园示范点,我倾注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日复一日忘我地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及农户间奔波。目前,除了危户改造的启动,还在全村范围内建设完工15口沼气池,建成共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养猪场两个,育有能繁母猪135头,猪仔270余头,肥猪60余头。另外,现已种植核桃50余亩,计划一年内再扩种200亩。其它诸如垃圾池建设、连户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畜牧、种植等发展项目正在积极筹备,我坚信,在孜孜不倦的工作中,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协调配合,一定能圆满完成“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任务,通过逐步实施,必将以实实在在的示范效果,向各级各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5、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虽然多年持续不断的学习让我在数码影像、平面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对农村工作也积累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然而,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若不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学习和提高,便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的时代步伐,势必被淘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非常注重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学习的平台,逐步拓展和丰富自身能力。再通过不断的实践,把所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以便能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除了技能的提升,我还非常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情操培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随时以努力上进的姿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先进党员看齐,时时处处克服一切困难,办好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争取不辱“一村一名大学生”及到村任职人员的光荣使命。
在基层的大熔炉中,我为找准自己的定位而倍感欣慰。我深信,有一个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作后盾,有孜孜不倦的努力上进,有为人民服务的坚强信念支撑,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我就一定能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添砖加瓦,在忘我的工作中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为所在村组的全面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美丽画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二OO九年三月
第三篇:罗倪平先进事迹
先进工作者罗倪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罗倪平,女,1976年2月出生,现任我司鹿山厂钢材仓库保管、发货员之职。
1999年8月,罗倪平同志进入我司鹿山厂后被安排在生产科做统计工作。期间,她对工作做到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特别是在2011年8月,因工作需要,她被往公司钢材仓库后,不但能正确处理好调与留的关系,而且做到了既无怨言,也从不向公司讨价还价,自学并无条件地服从了公司的调动与安排。
进入钢材仓库后,面对既繁琐又杂乱的工作,她及时理清工作思路,并把多年来积累起来的统计工作经验应用到仓库统计、管理工作中去。通过她坚持不懈的积极努力,不久钢材仓库各项工作均有了明显的起色,受到了公司上下一致的好评。
2011,罗倪平同志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
第四篇:吴淑贤先进事迹
奉献在岗位,无悔献青春
——吴淑娴同志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
吴淑娴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人做个现代的中国人,跨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呼唤少先队要把素质教育摆到突出的位置。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严以律己,乐于奉献、辛勤工作,能出色的完成学区党务工作和团队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党务工作中,她能积极协助学区总支书记开展党务工作。为了不影响日党务性工作而影响本职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在每年的党员发展工作中按程序认真准备材料,能严格按照缴纳党费的标准收缴党费,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好党务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关系,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责任和热衷于党务工作事业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担任团队工作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几年来,她组织过“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有红歌比赛、经典古诗文朗诵、书法绘画比赛、象棋、乒乓球赛;有“争做善行
小富翁”的道德实践活动;有“扬传统美德,做文明新人”的中队会等。尤其是她组织在宋澄小学开展了大型 “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参观演讲比赛活动,这项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开展“雏鹰行动”的活动中她组织各学校优秀中队争夺雏鹰奖章,使他们投入到生活、劳动、学习当中,提高了“五自”的能力,丰富了少先队的教育内容,拓宽了少先队的教育空间。还开展了“人人争当好孩子”的调查活动,学校、家庭都参与了活动,加强了联系,切实解决了学生在校内外表现不一的问题。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团队的工作历程是她一生宝贵的财富,也是她做好党务工作的铺路石。
她也十分重视知识的更新,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党务和团队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
在政治素质方面,她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在思想素质方面,她能从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入手,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她能积极参与,并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必读篇目,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党性分析材料和制定整改措施。在积极协助总支书记做了相关材料上报和各类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在业务素质方面,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党务工
作,她经常通过加强学习,不断的从书中吸取营养,来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几年来,他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对待工作的,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
在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几年来,学区党员发展工作很有成效,先后吸收符合党员条件的4名积极分子入党。另有2名积极分子也已进入考察期。每当代表党组织找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思想工作,对符合发展条件的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输入党的宗旨和思想,充当宣传党的知识的传播人;对不太成熟的同志,以情动人,春风化雨,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并鼓励继续努力。
她这种不为名利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党务工作的满腔热情,深受党员和群众的好评。
在繁杂的工作面前,她始终保持着微笑面对生活与工作,每天送一个灿烂的笑容给她的工作伙伴,在遭遇难题的时候秉着不气馁的干劲克服难题,在收获成绩的时候怀着谦卑的心感谢所有帮助、支持她的人。
以上是她从教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她和她的领导一起研究各学校工作,让她历练和成长;她将与同事朋友一起研修,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努力的成长,慢慢的体会自己的收获,也在体验着累并快乐着的幸福,她将不断调整自己一直努力快乐地走下去。不论是团支部的工作还是学区党务工作都让她体会到了一名教师的光荣感和所肩负的使命感。她相信今天的成绩是明天的新起点,她将一如继往把对党的忠诚献给教育事业!
奉献在岗位,无悔献青春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
望洪学区:吴淑娴
第五篇:桂贤娣同志先进事迹
在暑期教师培训会上的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受中心初中的委托,今天让我在这儿作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桂贤娣老师事迹的辅导报告,我深感荣幸。说实话,刚接到这一任务时,心中着实抱怨过,因为以前对桂老师的事迹没有丝毫了解,更谈不上有何感受和体会,要作这个辅导报告谈何容易。但自从我在网络中了解了桂老师的优秀事迹,前两天有幸到孝感市教育局亲身聆听了桂老师的报告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一位痴迷教育事业的教师而感动;为一位一生为教育不懈奋斗的教师而感动。下面,我把搜集到的桂老师的部分事迹和我听了桂老师报告后的几点感受提出来,同大家共享。如有不妥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桂贤娣老师简介
桂贤娣,女,1961年11月出生,现任教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提名奖”、“教育系统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湖北名师”、“湖北省第八届党代表”、“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教育届十大名师”。市区教育局和钟家村小学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为桂老师出版了专著《以情感激活童心》和《丹桂》,2007年9月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敬业爱生的模范班主任”,并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向桂贤娣老师学习。
她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她妈是不生男孩决不罢休的。一连生
了五个女儿,名字都是什么“弟”,直到第六个终于生了个真弟弟。她排行老四,是1961年11月出生的,她刚出生,妈妈看又是个丫头,差点用被子把她捂死,是她的爸爸救了她的命。她从小过着清贫的日子,而且还不能公平的享受到妈妈的爱,但和父亲感情很深。那时不像现在有什么电视、电脑、学习机等高科技产品,唯一的乐趣是村口的有线高音喇叭。爸爸喜欢喝酒,每天下午都要坐在高音喇叭的下面边喝酒边听广播。而那时的她就做在他的腿上,每到听完一段广播剧时,父亲便会朝她的屁股打一下,把她从腿上放下来,然后说:“丫头,表演给老子看。”而她总能表演的声情并茂、惟妙惟肖,成为父亲的下酒菜。她说,正是听广播既训练了她的语感和肢体语言,更丰富了她的知识面。像《海的女儿》,《格林童话》,《背影》。。。都是在那时听的。这为她以后学好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桂贤娣老师的教书经历
中师毕业后正好从他们那一届开始实行“从哪来到哪去”的原则。于是她和其他的2位同学一同被校长用拖拉机接回了学校。虽然没能留在城市,但也并没有太多失落,反而感到被校长亲自用车接回来是很光荣的。在校长办公室里,校长笑眯眯的对比她漂亮、她的女同学说:“你当我们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兼四年级的语文教师。”然后又给那位男同学安排好了工作,接着便不说话了。她愣了半天才站起来问:“校长,我带哪个班啊?”可是校长却冷冷的告诉她——你不是咱学校的,你在何刘小学!她回忆说,当时她并没有哭,也没有抱怨任何人,因为她相信: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于是她很坚定的告诉
校长:“谢谢你,校长,我到何刘小学报到了。”第二天父亲挑着她的行李,她跟在父亲的后面,在众乡亲的送别下,他们走了30余里地来到了何刘小学。面对乡亲们羡慕的眼神,看着父亲挺直腰杆挑行李的身影,想着父亲自豪的笑脸,她暗下决心,今生一定要把书教好——为了父亲,为了所有的孩子。
写到这,我最大的感慨是——正是她特殊的出生条件和家庭环境造就了她不服输的个性,敢于挑战的品格。她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一个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全国“十佳”中青年劳模、旅美学者。。。从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到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学专家去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去全国各地讲学。。。这些都是她有个性、敢于挑战的诠释,这些都是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小学教学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丰硕成果。
桂贤娣老师的成就
桂老师在小学班主任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她潜心探索,敢于创新,创立并形成了“情感育人”法:形成了“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特色”;总结出“因生给爱十法”和“学生进步,老师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了省、市即全国的教育教学专家、同仁、学生、家长的肯定和称赞。为此《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日报》、《现代教育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湖北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分别以《用“情感”激活童心》、《情感育人》、《创造情感教学的桂贤娣》等为题,对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报道了60余次;
她撰写的情感教育教学论文近30篇公开发表在《全国小学语文论坛》、《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学研究》、《湖北教育》等刊物上。因此,她被誉为“湖北教育专家”“教坛常青树”。
桂贤娣老师的“情感育人”法
1、“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特色”:即师生双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情感交流而相互影响。一方面,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升华。这是情感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升华的过程,也是教师情感价值的引导和学生情感自我构建的过程。
2、“因生给爱十法”
1.体弱生爱在关心;2.病残生爱在得体;3.过失生爱在信任;4.屡错生爱在耐心;5.向师生(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爱在珍惜;6.背师生(不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爱在主动;7.个性生爱在尊重;8.普通生爱在鼓励;9.进步生爱在赏识;10.后进生爱在鞭策。
3、家访激励法:
“学生进步,老师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
桂贤娣老师的“七个最”
1、最特别 : 第一课,教孩子笑
本学期开学,桂贤娣接手了自己的第19届学生。和往届不同,这次桂贤娣是26年来首次教一年级。周二上午,一脸微笑的桂贤娣走进了钟家村小学一(6)班教室。和学生相互问候后,桂贤娣并未
急着讲课。她拉着一名学生的手轻声问道:“你来告诉桂老师,你喜欢桂老师笑吗?”接连问了几名学生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桂贤娣接着告诉学生,笑能保持快乐。因此学习时要笑容满面,鼓励别人时要笑容满面„„一时间,在桂贤娣的带领下,整个教室充满了学生欢快的笑声。“孩子上学不笑,说明孩子不快乐,这样的教育并不成功。”桂贤娣说,自己的第一课,首先就是让孩子知道怎样才能快乐学习。因为有了快乐的心情,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最博大:给孩子“十种爱”
在桂贤娣的教案本上,记者看到了她自创的因生给爱十法:1.体弱生爱在关心;2.病残生爱在得体;3.过失生爱在信任;4.屡错生爱在耐心;5.向师生(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爱在珍惜;6.背师生(不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爱在主动;7.个性生爱在尊重;8.普通生爱在鼓励;9.进步生爱在赏识;10.后进生爱在鞭策。正是这“因生给爱十法”,让钟家村小学流传着不少感人的故事。
1999年,桂贤娣的学生小吕不幸身患癌症。因为经常做化疗,她满头的黑发脱落了。不愿自己的模样被同学老师看到,爱美的小吕死活不愿上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老师买了一顶小红帽悄悄地送给小吕妈妈。
第二天一早,“小红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羞涩而紧张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她惊呆了,因为教室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与她一模一样的小红帽。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小女生流出了快乐的泪花。从此以后,每天班上都会有5~6个同学和小吕一样戴着小红
帽上学,直到小吕重新长出黑色的秀发。
3、最温馨 : 不让学生出丑
范伟是桂贤娣在快活岭任教时的学生。在小学时他有个习惯:只要和桂贤娣站在一起,范伟总会紧贴着桂贤娣的身子,同时用手拉住她的衣角。
范伟爱粘桂贤娣是在一件事之后。一天桂贤娣上语文课,刚走进教室,发现班上有两个组的学生都站在门口,用书本捂住鼻子一脸厌恶,教室里隐约有股臭味。在这两组中,范伟则愁眉苦脸地趴在桌上。“范伟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得想办法不让他出丑。”见此情景,桂贤娣慢慢地走到讲台边。突然,她一下坐在地上,大喊肚子疼。她的行为一下吸引了全班学生,同学们纷纷上来询问。只有范伟只是刚准备站起来,又立刻坐回了位子。“范伟,你妈妈不是医生吗?快去帮桂老师打个电话。”见到范伟难堪地犹豫不决,桂贤娣捂着肚子走到范伟身边,抓住他的手,让他扶着自己走出教室。在厕所帮范伟清理干净,桂贤娣帮他换上了干净裤子。
回到教室,为了打消同学的疑惑,桂贤娣当着全班的面对范伟一阵猛夸:“你们看,在范伟的帮助下,范伟妈妈已经遥控治好了老师的病,范伟真厉害。”
4、最难得 用童心看学生
钟家村小学副校长朱永军曾在快活岭小学和钟家村小学与桂贤娣共事16年。在他眼里,桂贤娣的教育激情从未退却。
朱永军说,桂贤娣十分敬业。26年工作她写了6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举办了200余场公开课及学术报告,发表了10余万字的论文。
虽然工作累,但每次处理学生问题时,桂贤娣总是费尽思量。一次冬天的下午,学校突然停电,教室内黑得连书本也看不清,500多寄宿学生炸开了锅。因久不来电,有老师提议提前放学,但提前放学学生没人接送,不安全。桂贤娣提了个巧点子:今天停电,正好我们为学生开个烛光故事会。就这样,每班点起了10根蜡烛。
7点钟放学时,许多家长来接孩子,却意外地发现孩子不愿回家。因为他们被故事迷住了,不知道结局不愿离开。
对同事的褒奖,桂贤娣颇不好意思。她认为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智慧,只是观察学生更细心。桂贤娣说,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快乐。只要细心观察孩子,用童心看学生,这点并不难做到。
5、最庆幸 有个军师丈夫
“我的成就,有我老公一半的功劳。”谈到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桂贤娣说家庭的支持功不可没。
桂贤娣介绍,自己和老公谈恋爱时总是在周末见面。一见面,桂贤娣就喜欢说自己和孩子之间发生的趣事、烦恼事。每次听到这些,老公总会让她写下来。经过几次提醒后,桂贤娣真的开始照做。至今,她已写了数十万字的教学笔记。“这让我把对的继续做,错的及时改。”
桂贤娣总坚持用家访和家长进行当面沟通,至今她已家访800多次。每次家访,桂贤娣总会到深夜。此时,身为校长的老公无论多累,都会亲自接送。每次大型公开课、做报告,桂贤娣也习惯让老公
审稿。“除非他满意,不然我就不安心。”
6、最后悔 一次体罚,悔恨至今
“我并不是高大全的教师。”谈到自己26年从教生涯,桂贤娣坦言自己也做过错事。其中唯一一次体罚学生让她至今悔恨不已。
在钟家村小学任教时,她有一年接手三年级一个班。开学不久后,她发现班上总有学生反映不见东西。经过细心观察,她发现原来班上的学生贾丽(化名)有偷拿东西的恶习。经过交流,贾丽似乎改掉了这个恶习,班上也没再发生不见东西的情况。
但过了几天,贾丽的原班主任却向桂贤娣反映说:贾丽跑到自己带的班上,将所有学生骗开教室,席卷了班上所有的文具。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贤娣十分生气,也第一次体罚了学生---用扫帚棍打了贾丽右手三下,还让她回去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自己的父母。从此以后,贾丽再没有偷东西。“一个老师打学生真的是无能的表现。”桂贤娣说,这件事后,贾丽没有再偷拿东西。但直到毕业,她都很少对自己笑过。虽然贾丽改正了错误,但自己的教育却给了她痛苦的回忆。
7、最希望 当一辈子“孩子王”
“我只想让孩子更快乐。”说起自己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桂贤娣说自己的动机源于父母的一句话。
桂贤娣介绍,刚毕业准备走上讲台时,都是农民出身的父母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当老师千万要记住,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正因这句话,她无时无刻不在想怎样让孩子们更快乐。
桂贤娣第一所任教学校是洪山区九峰乡何刘小学。在这所没有围墙,只有几间旧瓦房的学校里,学生很难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此,课间时,她弹奏风琴和学生们一起唱《我爱你,塞北的雪》、京剧《智取威虎山》。晚上,她又在卧室熬夜制作了27个形状各异的风筝,送给班上的孩子们。
十几年后,桂贤娣的工作从城郊来到中心城区,自己也从菜鸟教师变得荣誉满筐,但她一直不愿离开讲台。1998年,因工作出色,她被提拔到汉阳区教育局工作,她婉言谢绝。学校数次让她担任行政职务,她也全部推托。“孩子需要教师给予快乐,当教师也让我很快乐。当一名教师离开了讲台,他的职业生涯就到了尽头。我不想失去快乐,更不愿我的学生失去快乐。”桂贤娣说。
桂老师对工作与家庭的地位的看法。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要教育我的孩子不要撒谎,为人要坦诚。”桂老师说,“从我进入这个班的第一句开始,以后我对大家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绝不向大家撒谎。”结果一个女孩问:“桂老师,你爱我们吗?” “当然爱了”
又一个男孩问:“您说您绝不撒谎,那么你爱你自己的孩子和我们,哪个更多呢?”“我坦诚的告诉学生,”桂老师说:“我要说的话可能会令你们非常失望,对不起了,孩子们,我更爱我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是我身上的一团肉啊!”经常会看到报纸、杂志上刊登某某老师带病上课,结果病倒在讲台上;某某老师的孩子发高烧,可身带毕业
班的某某老师却没有抽出半天的时间去带孩子看病,仍然上课,结果等到学生高考结束了,自己的孩子却烧成了脑炎。。。“这不是在赞美咱们老师,这是在把我们老师往死里整啊。”桂老师如是说。教师不是神,教师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啊!试想如果一个不爱惜自己,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照顾好的人,还有什么精力,还拿什么爱去教育学生呢?所以她说,家庭、工作都重要,都排在第二位。当哪一样更紧急时,就把哪一样暂时推到第一位。
桂贤娣老师的真爱故事
用真爱,创设孩子健康成长的阶梯
无论学生好与坏,无论学生优与劣,无论学生调皮与乖巧,无论学生无知与懂事„„老师都要包容、都要接受。这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与学生多年的接触和交往中,桂老师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总结出“因生给爱”的教育方法,即“因生给爱十法”。这就是“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特殊生爱在鞭策”。多年的实践证明,此法行之有效,且效果良好。
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全校学生和老师站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等领导讲话的时候,桂老师悄悄地握一下班上那几个体弱学生的手。
喔,暖烘烘的小手有两三只,冰冷冷的小手有五六只!桂老师心里有数了,等升旗仪式一结束,桂老师就带着他们在操场上或围圈跑步,或男女穿花运动,或跳绳比赛等,约十分钟左右,再上楼上课。平时,桂老师总是将好几种牌子的卫生巾放到左边抽屉里,悄悄跟部分女生说好;将一些零钱硬币放到右边抽屉里,跟班上体质差、爱挑食的几个小家伙说一声,如果中午的饭菜不合口味,或下雨天没有人送饭,在桂老师的抽屉里去拿钱。钱虽然不多,但一定够有特殊情况的少数学生使用。多年来,桂老师的学生拿了卫生巾和钱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如数悄悄地还了进来!
对待学生的过失,桂老师往往给予足够的宽容和信任,鼓励他们主动改正误。有一次课间操后,学生刘浩发现自己的20元钱不翼而飞。他急哭了!桂老师说了一声:“有哪位同学如果拾到了刘浩的二十元钱请还给他,桂老师和刘浩将不胜感激。”全班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响没有反应。我没有继续问下去。下午放学之前,我将准备好的64个小红包发给64位同学,并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上刘浩丢了20元钱,桂老师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件事处理好!同学们都知道,桂老师从不骗你们,这64张红包没有做任何记号,请同学们今天回家,把自己觉得该装进去的东西装进去,明天早晨交到讲台里面。”
第二天,64张红包如数收回,那张新版的20元钱在里面!她一直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哪一个!这并不重要,但这个同学一定铭记了这件事,也永远地铭记了桂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
用真诚,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都巴望孩子健康成长,为此,他们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作好家访工作,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能够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多年来,她累计家访了800余人次,近600个的家庭。可以说,家访已经成为她工作中拉近师与生、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的重要途径。
“学生进步了,老师就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变报忧为报喜,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老师家访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荣耀,这样的家访倍受学生、家长的欢迎,打破了以往“老师家访,学生遭殃”的被动局面。由她总结出的具有良性循环作用的“生进步师家访,生再进师再访”激励性家访策略,在全省教育界大力推广。学困生张欣自从她家访后,进步更大了,她再次家访,张欣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张欣担心桂老师家访不便,特意送给她一个手电筒。大年三十的晚上,桂老师接到了张欣妈妈从北京老家打来的长途拜年电话:“桂老师,是您与众不同的家访,使我的孩子抬起了头。您是好人,祝好人一生平安!
对待后进生和后进生的家长一定要宽容、有耐心,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要以鼓励为主。学生张苗苗缺点居多,没有一个老师不烦他!期末她给学生写了鼓励加期盼的评语:苗苗同学,很高兴与你相处了半学期。可惜的是你还不知道老师和你的爸爸妈妈喜欢什么样的小苗苗呢!他们呀,最喜欢上课不拉邻座女生的头发,下课不打架,不挎同
学的裤子,不塞厕所,回家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家访不故意把门牌号码说错的苗苗!你能做这样的好苗苗,一定能!”当苗苗和家长收到这份苗苗鉴定后,主动打电话邀请桂老师登门做客,苗苗还要求亲口告诉桂老师他家正确的门牌号码。
用真情,升华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为了上好课,桂老师处处做有心人。早在1991年,在当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桂老师花400元钱买了一个袖珍录音机,不管到哪里听课,她都录下,回家将课堂实录一句句地记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到如今,桂老师的家里还保存着贺诚、张春和等老师的录音磁带,虽然早已不能听了,但她舍不得丢弃,因为它凝聚着一个普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一分心血和一种情愫。为了上好课,她强调情感教学。规定自己没有被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深深打动的,绝不跟学生上。桂老师的很多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感动得备不下去是常有的事,为此上课时的真情流露令许多老师折服。桂老师坦诚地传授年青教师:桂老师和课文中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文章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角色,桂老师没办法不为他们感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桂老师的情感育人之路迈出第二个十年的时候,终于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特色。全国小语会理事杨再隋教授评价桂老师的课:“桂老师教学已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她的独具感染力的声情并茂的导语和朗读,使学生和教材的内容产生共鸣,学生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感染,使他们终身难忘。这就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由于桂老师对家长对孩子对教学工作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因而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真诚的回报和感激。学生何瑞的妈妈在何瑞的日记本扉页上写到:“桂老师,您好!我的女儿成为您的学生,这是她的幸福,也是我们的造化,因为古人云:人一辈子从一良师不易。作为与您同一战线的我,您的感人事迹,您的骄人业绩使我对您丝毫不感陌生。女儿何瑞更将弹起您、我、她之间相知、相识的“情弦”,您将成为我的老师,你将成为我们全家的挚友。
桂老师,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班主任,为什么家长孩子们对她如此关心,如此敬仰!这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这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理想追求!
我的几点感受
我有幸听取了桂贤娣老师的报告,桂老师的报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不绝于耳;桂老师的情真令人震撼,让我们自叹不如;桂老师的智慧令人羡慕,让我们激动之余,受益匪浅。
桂老师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难以忘怀,她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可敬可爱的思想境界和优秀的品质,来源于她对学生的十分爱心、强烈的责任心;彰显着她人生绚丽的人格魅力。她告诉我们人生这样的一个哲理:每个人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态度。我们在繁琐、劳累的工作中,不仅要有着健康的身体,而且更要有着健康心态和良好的精神情绪。通过桂老师讲座,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
说句心里话,教师工作本身就是一份良心工作,既然选择了,就得认真,负责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好。否则就不做。当遇到烦恼时,不妨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坦然面对,把怨气变成锐气,变为一种行动力,坚信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教诲下,没有过不了的“坎”。坚信“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勤学苦钻,就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要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不做怨气的奴隶。
2、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
老师若生气、经常发脾气,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有损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让学生瞧不起“自己”有损教师的形象,在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多看到学生积极闪光的一面,用爱心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教育,用适当的时机争取,多种方法努力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对犯错误的学生切忌生硬粗暴,学会制怒,控制情绪,以冷静、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因为学校是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的园地。
3、少一点匠气,多一点才气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老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老师首先要做到“身先士卒,卒先出范“,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多读书,多善于总结,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摆脱“匠气”,增加自我综合能力的“才气”,体现老师人格魅力。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
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已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
4、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作为老师对此要深信不疑。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表扬和鼓励,再多倔强的孩子也会有脆弱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需要积极的呵护。人人都爱面子,在众人面前维护学生的自尊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
5、要做一个善于表现的老师。那天的桂老师,真象一位表演小品的大师;所有的故事不用看讲稿,配以活灵活现的肢体语言,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于是,所有的老师便被引进了一座座神奇的殿堂,沉醉痴迷。讲座如此,可见,桂老师上课更是如此。
6、做一个用心的老师。唯有用心才是老师成名的秘诀。你看---桂老师关于孩子的五句话总结便是她送给所有老师的金玉良言, 桂老师说:什么是孩子?----孩子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孩子就是七八九嫌S狗;童言无忌是孩子;想像力丰富是孩子;扯谎都不晓得变一下,这就是孩子。
7、做个聪明睿智的老师。在“打架闹剧”里,两个男孩打了架,桂老师没有让他们检讨,也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别开生面的让他们写打架作文,围观者点评„„从学生的角度,换一种学生肯接受的方式,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只有大智慧的老师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才能赢的学生的尊重。然而 桂老师所提到和没有提到的案例,我们所有的老师几乎都碰到
过,我们是否象桂老师那样处理得体?
当班里发生盗窃事件的时候,桂老师买了68个红包,分给68给孩子,让他们带回家,装进该装进的东西,清晨自主放到指定的地方;当学生化疗掉了头发时,桂老师给每个学生一顶帽子„„在密密的情网编织中,桂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俘获了学生的童心。
我不奢望能有桂老师这样的成就,这样的智慧。但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以桂老师这样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去享受工作、享受人生。
以上是我一点浅显的认识,不当之处,请谅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