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雷锋精神与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
浅谈雷锋精神与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
摘要:雷锋精神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内涵,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就是这种创新的一种具体体现,它与雷锋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需要我们向雷锋那样,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努力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文化,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雷锋精神 服务型教育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那些陈旧的、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已完全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实际中不断去更新理念、创新内容和形式。我们在新形势下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正是这种创新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一、雷锋精神为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内涵
雷锋不仅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而且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的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钉子”精神是我们工作的无穷动力,他甘当社会主义大厦“一块砖”的公而忘私精神、对待工作“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待同志“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对党对人民“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为我们的服务型建设工作提供了深刻内涵。现在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先进文化,成为了一种特色的文化资源,我们把雷锋精神与学校建设相结合,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就是在挖掘和创新雷锋精神丰富的内涵,为雷锋精神开辟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二、服务型教育教学与雷锋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雷锋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的无私奉献。服务型教育教学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和谐与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与幸福成长、学校的效能与卓越进步为目标的管理文化。这种管理文化要求我们要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尊重与欣赏,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从而真正让学生获得成功,让教师感到幸福。简言之,就是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其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建设目标,与雷锋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如何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
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其核心就是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文化,它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其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在此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五化”模式。
1.行政工作服务化。要发扬雷锋“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校长及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要站在服务的角度,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为学生创造适宜学习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提升良好的发展空间,行政重心是为教师教学教研及专业成长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支持,为学生成才提供最有效的后方保障。要求首先要制定好领导规章制度,强调服务理念,明确岗位职责,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和一种文化,并养成习惯。要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和教代会的作用,关心教职工生活,充分保障教师的民主和各项权益,形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工作局面。
2.管理行为公平化。民主、公平是服务型学校管理的基石,要发扬雷锋“一块砖”的公而忘私精神,学校一切的管理行为及制度都应建立在公平、公正从全局出发的基础上。要建立师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师德、能、勤、绩的科学评价体系和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各种制度和考核结果要公开、透明,有问题要公开解决。要完善校务公示制度,认真实施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保证学校各项事务的透明和公信度。
3.教师培养人文化。学校一切工作的执行,都是以教师为核心的,让所有的教师感到幸福,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的人文化管理,坚持以欣赏的眼光看教师,为教师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引导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追寻有意义的快乐。要关注教师的发展,特别是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把促进教师的发展作为人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要建立教师成长计划和培养机制,并最大程度地给予支持和服务。要发扬雷锋“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升协作意识。协作是一种甘为他人服务的理念,协作意识是服务型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要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培养协同作战、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和文化意识,为教师整体成长搭建平台。
4.学生教育人文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个性差异的人、有自主精神的人。我们要通过营造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让校园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乐园;要尊重学生,以鼓励为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抓好学生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多用激励的话语,对问题生提倡赏识教育;要丰富校园文化,并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心灵得到陶冶,情操得到升华;要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建立多种学生活动团体和课外活动小组,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志愿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并明白自己就像一片“树叶”,懂得感恩反哺,将来回报社会。
5.管理工作信息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学校服务型管理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要像一颗钉子那样,积极钻研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先进管理技术,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和手段,为教师日常教学和科研提供高效的资源服务,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资料收集、信息采集、互动学习的平台,为家长提供相互沟通的渠道,保证各项服务工作的高效进行。
(责编 田彩霞)
第二篇: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5
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班级:五(1)、五(2)班任课教师:代茂金时间:2012年9月12日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对所开设的课程有一些了解,但不够深入。五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良好,能够从各方面对本学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充实,但个别学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此认识不深,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
环境教育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生动的社会生活中去。五年级学生在以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可尝试自己独立面对社会与自然,去关注、调查、探究、思考、总结,做出自己的判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以“环境教育”为主题,引导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整体的素质。
一、教学目的、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三、教学措施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三篇:政府内部治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内部治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马宝成公共治理的基本特征在于:一是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主体不是只有政府这个公共权力中心,除政府外,还有非政府组织、社会成员个人等分别致力于种种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二是公共治理强调各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协作,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群体势力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公共治理体系,突出自身的民主特征。三是对政府的角色重新定位。尽管治理主体是多元的,但是政府在各种治理主体中充当元治理的角色,对公共治理的成效具有关键作用。从这些基本特征来看,相比其他的治理主体,政府在公共治理中是一个关键性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政府这一治理主体看,在中国的公共治理中,政府管理和自身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在行政审批领域,政府管的过多、过细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薄弱;一些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推委扯皮,管理方式落后,行政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和奢侈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比较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长期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从政府内部治理着手,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力度。
服务型政府是近几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是指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政府的施政目标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政府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要务。这与公共治理的基本特征是相一致的。在公共治理的实现过程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政府除了要处理好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外,还要做好政府内部的自身治理,建设高效、有力的政府,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有效公共治理的重要基础。从当前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工作来看,笔者以为,政府内部治理的核心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要改进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优化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这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内容就是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的施政目标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目的就是使公共政策能够符合或贴近社会和民众意愿和需求的重要保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主要包括政府决策的程序化机制、政府决策的制约机制、政府决策的咨询机制、政府决策的责任机制以及政府决策的纠错机制。从当前政府自身建设的具体实践和未来发展看,真正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需要处理好以下重要问题:如建立决策事项的预告制度、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和公开听政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使政府决策行为得到规范;建立健全政府决策问责制度,保证政府决策的正确和有效;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等等。通过这些制度,保证政府的公共政策能够真正代表民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实行政问责制度。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成功经验来看,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和工具。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的目的就是保证政府管理向着公共治理的既定目标努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义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上,充分考虑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容;二是使社会组织和民众成为评估主体,积极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过程;三是对于既定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展开实行监督,保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真正落实。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已被列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已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应用到自身的管理中。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政府绩效管理仍然是政府内部治理的薄弱环节。从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和中央政府的有关部署来看,政府绩效管理的未来重点工作应该关注和解决以下主要问题:明确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方法和程序;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涵盖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状况、公共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状况、社会和谐稳定、廉政勤政情况;坚持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尤其要引入民主机制,保证公民在评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行政问责制度是健全政府责任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政府正确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具有重要作用。为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需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公共服务作为行政问责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确立并坚持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有错必纠的行政问责原则;规范行政问责的主体、可体、方式、内容和程序,逐步明确行政首长和有关人员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建立严格规范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使得政府决策失误、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严肃查处。这些具体措施的落实,能够从实质上提升政府内部自身治理成效和水平。
三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前提,没有政务公开,社会成员就没有对政府管理事务的知情权,也就不可能形成一种真正的较高水平的民众政治参与,实现真正意义的公共治理。因此,政务公开制度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内部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从以往的具体实践看,我们在政务公开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如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逐步扩大,初步实现了政务公开的法制化,等等。今后,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使之真正成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提升政府内部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重点应该着眼于以下工作: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严格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强化政务公开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政务公开监督网络;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招投标制度改革和扩大基层民主能够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真正形成综合效应。
四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对于公共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已经成为政府认同的有效治理手段。从政府内部治理看,电子政务成为政府了解民意、沟通民情、消除民怨、吸取民智的重要平台,对政府治理理念、政府运作程序、政府内部治理结构和政府治理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截至2008年底,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了96.1%,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为100%,地市级的普及率为99.1%。从社会来看,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亿,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位。网络民主已经成为社会、民众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手段。由此看来,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政府管理方式。但是,我国电子政务起步比较晚,还存在“重电子、轻政务”的自我服务困局以及“电子”、“服务”两张皮的问题。在未来的电子政务发展中,我们必须克服当前存在的这些我提,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到电子政务中来,有效发挥电子政务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提高政府内部治理水平、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平台。
五是加强廉政建设。廉政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政府内部治理状况。当前,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正在成为社会民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采取了从源头上治理的综合性举措,即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制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对中央部委的纪检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对地方实行巡视制度。这些制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仍然不能有效遏制住腐败在一些地方蔓延,从最近一段时期查处的四起省部级干部腐败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廉政建设和治理
腐败的严峻形势。对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高度关注廉政建设,从政府内部治理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看,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让社会和民众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发挥他们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是未来廉政建设的重点方向,也是实现公共治理的内在要求。
第四篇: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
作者:马海燕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1期
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保护是涉及许多学科的综合问题,其中许多与化学有关。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化学学科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让学生在中学学习中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确立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例如:尽管我国政府三令五申不许焚烧秸杆,但每当中秋前后,也依然有被烟雾所包围的现象,大量污染物一—农药、化肥源源不断地被撒入田地,循环进入动物、人体之内,造成深层污染——遗传基因的重组与变异,使各种疾病、疑难病症在增加。而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首先有赖于整个人类环保素质的提高,其次是人们治理和防止污染科技手段的提高。
人类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养育了人类。而人们为了让环境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在不断改造环境,扩大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这种人为的改造和利用,使环境越来越适合人类的生存,但也造成了人为对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不断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化工产业的迅速进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正常生活带来了威胁——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白色污染、海洋污染、淡水缺乏、土地沙漠化、植被的减少、生物种群的灭绝、有毒化学品应用等,其绝大多数都与化学有直接关系。从环境污染物的组成看有约70%属于化学物质,消除或减少这些污染物的危害这一任务就落在化学工作者及我们从事化学教育者的肩上,这就要求务必提早动手,加强对学生环境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加强环境知识教育势在必行
环境保护问题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而是全球性、全人类的整体性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某些人、某些部门的问题,而是每个国家、每个人、每个部门共同的问题,它需要环环相扣,层层保护,共同做好环保这件事情。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烂泥沟,清澈的太湖水中长出大量的蓝藻,大运河的鱼虾面临绝迹,1997年的黄河断流,1998年的长江洪水,还有北方春秋两季的沙尘暴等其后果都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大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是新闻了。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势在必行。
二、环境知道教育的途径结合教材讲述有关环境保护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初三化学第九章《环境与社会》就是专设的环境科学专题,通过环境化学的线索来学习环保知识,以学生所生活的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观察、收集资料了解本地区的大气、水质遭污染的程度,在上课时采用讨论——探究的方法来学习环保知识,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有的学生会谈到马路上燃油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和燃煤工厂排放的烟雾,学校教学楼的大理石贴面受酸雨的腐蚀,塑料、废旧电池的随易丢弃,破坏环境的现象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所以,宜多让学生设计解决污染问题,并提出进行治理的方法,可借此促进学生掌握环保知识。而对于大气、水体、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及其危害,可结合其他有关章节分散介绍,也可适当介绍一些典型的污染事件和污染现象,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光化学烟雾等的形成和危害。介绍一氧化碳时,可讲一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和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同时可讲解一下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的污染物;介绍二氧化碳时讲述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形成了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候变暖,水的蒸发速度加快,大气环流紊乱,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温室环境使害虫老鼠的繁殖速度加快,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有资料报道由于地表温度的升高,极地及高山的冰川开始融化,加之温度的升高引起海水体积的膨胀,可能导致海平面水位上升,使一些沿海平原和三角洲被淹没,土地减少,引起世界性的人口流动,增大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可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产生、转化、危害及二次污染物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在《炼铁》一节中,可结合教材讲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危害;在《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中讲述有关能源危机的知识和有机污染物的危害等,让环保知识渗透于平时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环境保护责任感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增强人们环保的自觉性,世界有关组织及我国政府部门规定了许多相关的环保活动及纪念日,如3月12日的植树节、4月7日的世界无烟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还有爱鸟日、土地资源保护宣传日等。结合这些活动,可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生态平衡的知识,讲述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如森林这一资源其功能并不在于木材上,而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净化空气、阻滞粉尘,吸收其他有害气体,还可消除噪音,吸收放射性物质,保持水土、防止风沙,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物,美化环境等。
掌握环境科学知识,认识环境从而激励学生“从我做起”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和实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良好素质。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的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我们共同的乐园——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组织学生对校园的水质、大气、噪声等进行化验分析和测定,掌握实验技巧和能力,节约用水,在校园内植树、种植花草,爱护校园绿化。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兴趣、责任感和积极性。结合本地污染的实际进行环境知识教育
第五篇:10.浅析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浅析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淮安市淮城镇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工作案例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淮城成人教育中心校任淑林董雪海
摘要: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老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社区教育的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丰富居民的晚年生活,让更多的老年人为社区服务,实现他们生存的价值,促进社区的稳定与和谐,是缓解老龄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老龄问题老年教育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亿,占总人口的11%,且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长。以我们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为例,全镇总人口达到20万,老年人口已达2.5万,还有约1万名53岁—59岁未到退休年龄但已从岗位上内退下来的准老年人。这么多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单位,进入家庭和社区,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从紧张的工作到闲暇的离岗休息,从具有活力的奋斗者变为旁观者,回到了狭小的家庭式生活圈中,孤独和空虚常与之相伴,在心理和行为上更多地表现出消沉、自卑和烦躁。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人身怀绝技,渴望将他们的职业技艺传授予人,他们也想学习生活中的技艺,愿意参加社区各种活动,为社会服务,丰富自已的晚年生活。但哪儿是老年人学习和奉献的场所呢?产生这些负面影响的根源不在于老年人本身,而在于我们政府的为老年人服务工作,不能适应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的精神需要,为老年人发挥余热的舞台不够广阔、不够多,现有的教育不能满足老年人对科学知识和文化、娱乐、健身等活动的需求。老年群体特殊需求的扩大,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可以形成可观的消费市场。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会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老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的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和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人人都会老,让老年人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中“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应当成为我们全社会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有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如何帮助他们学会健康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促使他们继续参与社会,服务社区,实现他们生存的价值并感到生活的意义?如何使他们有一个幸福、快乐、充实的晚年?如何开发和利用老年人身上蕴藏的巨大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政府如何满足这些老年人的需求?
教育专家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四个年龄期,第一年龄期为幼儿到青年(以学校学历教育为主);第二年龄期为成年期(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第三年龄期是退休或低龄老年期(以老年教育为主);第四年龄期为年老体衰,逐渐依赖他人赡养护理照料(以自我休闲为主)。老年人通过教育,调节心理、生理活动,本质上以精神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积极促进健康老龄化,使老年人推迟和延缓进入第四年龄期。第三年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结合法国进入老龄社会百余年的实际,首先提出:“教育应成为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应贯穿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现在,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教育思潮。实践证明,通过大力兴办第三年龄期教育,广大老年人融入社区、融入时代、融入群体,使我国老年人在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区学习环境中,提高了生活、生命质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用自己新的视野、新的风范,积极参与社会,发挥了自己的睿智和才能,展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新的生命力。
所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主要在于社区老年教育,搞好社区老年教育的关键在于政府。近几年来,我们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人民政府在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了我镇老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提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观念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启动“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新形势,实施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淮城镇党委、政府面对全镇约3.5万的老年人,很清楚地认识到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镇的社会力量比较单薄,要搞好我镇老年教育工作,政府必须树立服务的观念,要加大对社区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并由政府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活动,为老年人学习、活动和为社区服务搭建舞台。我们镇政府能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全镇社会建设规划之中,与社区其他方面的发展规划紧密联系、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认真组织社区教育中心专干和教师学习社区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组织社区教育专干去苏南省级社区教育中心考察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并研究如何开展我镇的社区教育,尤其是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在淮城通讯中大力宣传社区教育工作的意义和做法,在各单位领导的思想中,树立了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和终身教育的观念。
二、加强社区教育领导,构建社区教育网络
我镇于2005年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任主任,党委副书记、政府副镇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为副主任,镇中小学总校、科技、工业、农业、司法、群团组织、村居办、成人教育中心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委员,同时下设老年教育协会。主要研究并制定全镇社区教育规划和协调工作,将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构建社区教育网络,镇政府和教育总校每年对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市民学校、社区活动场所和市民广场等进行有计划的投入,年均达220万元,主要用于全镇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活动中心修建,购买电脑、电教仪器和活动器材,老年公寓修建,社区教育活动和培训。
经镇政府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投入,我镇的社区教育网络主要由镇社区教育中心、镇成才职业技术学校、镇青年农民政治科技学校、镇党校、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人口学校、各社区活动中心、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各社区市民学校、小区教学活动点、厂职工学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社区办学网点和市民广场组成,均有健全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老年大学、各市民学校和活动中心吸纳了社区老干部、退休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志愿者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员,建立了一支思想觉悟高、社会工作能力强又热心社区教育工作(包括老年工作)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我镇社区老年教育网络的建成,有效地推动了我镇老年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体现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对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视。
三、加强社区教育管理,开展老年教育活动
镇政府能将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和社区建设纳入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并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实施要求,每年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社区教育中心(包括老年教育)建设问题。镇社区教育校务委员会制定了社区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社区教育工作计划、社区教育工作制度、社区教育章程和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各市民学校和社区活动中心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在社区教育的组织网络、规划、计划、制度建立后,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老年教育活动。
1.老年大学举办各种培训并开展各种活动。
我镇的老年大学于1990年创办,专业不断增加,学员人数不断增多,由30人增加到300人。根据学员需要设置了书法(包括楷书、行书、隶书)、绘画(包括山水画、花鸟画)、诗词、保健、电脑、音乐、舞蹈、武术共十个专业班。同一个学员可以同时学习不同专业的课程。还成立了老年艺术团、老年书法协会、老年武术协会和老年文学社等组织,其中艺术团规模最大,设有舞蹈队、锣鼓队、洋鼓队、腰鼓队、京剧队和淮剧队。办学18年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一是组织参观;二是远程旅游;三是组织艺术团参加市、区中小型文体表演、节日庆典;四是每年组织两到三次书画展,有书画作品242幅,诗词作品58份,参加国家、省、市作品展的就有22人,并获得一、二、三等奖。学员的作品或见于报端,或见于书画、诗词册上。老年艺术团的文艺节目还在市电市台金秋岁月频道播放,开阔了老年人眼界、学到了知识、展示了成果,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服务家庭,服务社会。
2.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为了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各社区活动中心、市民学校都有健身房,棋牌室,桌球室,常年对社区老年人开放。漕运社区和镇工会成立了老年乒羽俱乐部。在全镇东西南北中分别建有紫荆园、楚秀园、运河风光带、新世纪广场、漕运广场、海棠园等,政府投入达1500万元,为广大市民和老年人的晨炼晚炼提供了极好的健身场所。楼东社区还筹集资金派退休职工陈杏芳和张冬生去上海木兰拳协会学习木兰拳、木兰剑、木兰扇和木兰双环操,学成回来后做教练,举办木兰系列培训班。在楼东社区率先推广了木兰拳,并在漕运广场进行表演,每天晨炼。由于木兰拳融武术、健美操和舞蹈于一体,具有健美、健身和养身的功效,深受广大中老年妇女的喜爱。占岱、府学、勺湖和鱼市等社区的妇女也纷纷参加。老年大学的舞蹈、武术老师还在各个晨炼场所担任教练,教市民和老年人学习太极拳、太极剑、关节操、扇子舞、锣鼓、洋鼓、腰鼓。参加晨练的中老年人还统一服装,每个系列活动都有专门的晨炼场所,定时按音乐锻炼,成了各活动场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许多人观看,有许多老年人由“观众”变成了“演员”,现在参加晨炼和晚练的人越来越多,深受社区市民的喜爱。山一运动队常年搞体育与健身培训,喜来健活动中心常年开展社区老年健身活动。这些老年活动场所的建成和老年健身活动的开展,说明政府的服务能力在增强,为人民服务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了落实。应该说没有服务型政府,就没有“风景线”。
3.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
各社区组织退休的专家、教师和学有特长人员举办音、体、美、书法、武术、围棋等培训班,并到市民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文化馆、体育馆聘请有特长的老年专业人员举办了健美、舞蹈、书画等培训班。有许多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与音乐、舞蹈、棋类等在全国竞赛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许多奖状。通过培训提高了我镇青少年素质,让有特长的老年人有了传授技艺的舞台,老年人也能为社会作贡献,他们不是社会的负担。
4.开展社区文艺活动。
勺湖、梅园、鱼市、河下等社区每年都举办走进社区文艺演出活动,并与宣传社会公德、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相结合,寓教于乐。勺湖、楼东和河下等社区纷纷成立了老年淮剧队和京剧队,经常在社区活动中心、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开展文艺活动,或自娱自乐,或奉献社会,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政府和社区组织老年人参加这些活动,让他们忘记了年龄,少了烦恼和寂寞,多了生活的快乐。
5.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除老年大学开展专门培训外,各社区还有计划地开设各种知识讲座,勺湖社区花了3000元在淮安商场大屏幕上宣传《食品卫生法》、市民健康知识等社区教育内容。各社区利用板报、画廊和宣传册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计划生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科普知识教育。市民学校还专门聘请离退休专家开设各种专题讲座传授知识,提高了社区人员(包括老年人)的素质。促进了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社会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过程中,老年人已成为社区成员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老年人从职业生涯中退出并非人生的结束,而应当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并有新的追求。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当代老年人的呼唤,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社区老年教育为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有效的活动平台。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在服务型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必将在解决老龄问题中发挥出更加积极地作用。我们坚信:老年人能为社会作贡献,“夕阳”会无限的好,老年教育事业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注:
作者:
单位 :
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任淑林董雪海淮安市淮城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老西门大街103号85810***578haczhccrx@yahoo.cn.com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