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时间:2019-05-13 02:2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第一篇: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上不断创新,社会各界人士也不断献言献策。可以说全社会都在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由于食品加工行业的特殊性和食品加工行业新技术应用的不断出现、相关的标准和检测体系发展滞后、缺少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直接后果就是在全民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大环境下,还是不断有染色馒头、地沟油及近期发生的酒类中含有塑化剂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个人觉得只有建立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形成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化、生产经营规范化、执法巡查常态化、综合治理网格化、举报有奖社会化和违法必究破产化,才可以将食品安全监管铸造成保障全社会食品安全的最有力武器,才可以将我区的食品安全控制在安全线内。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从科学发展观着手、规范食品安全监管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工作难管难抓,但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这个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更要有一个质的飞跃。不能向过去那样,出了问题紧抓一下,风头过了问题再出现,隐患依然存在。食品安全工作虽然难管,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还是能找到突破口的,就是以《食品安全法》为根本,从食品原料、食品加工、食品售卖、售后服务、投诉受理、执法巡查、综合治理、责任主体追究、食品安全知识全民普及化、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和舆论监督优先制度等各个环节建立立体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以我区正推行的食品安全网络化管理为载体,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可持续的科学化规范化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二、从小抓大,严防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城乡食品小作坊、小卖部、小餐饮店、早点摊既爱又恨。“三 小一早”生存在街头巷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人民群众喜爱它们,并且离不开它们。但因加工环境达不到食品安全规范要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贫乏,操作不规范,安全隐患多。据统计,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三小一早”占到70%,是多发地区、常发地区。

要想管好“三小一早”就是要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第一,坚决取缔无证经营,让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食品加工店不能出现。第二,从业人员培训认真落实到位。第三,食品安全职能部门检查到位。第四,发挥区级、街道两级政府的组织能力,让食品安全工作不仅仅只是卫生监督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由更多的部门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筑起安全的长城。第五,在我区范围内先试点“三小一早”美食街。一方面便于统一管理,又解决了环境保护问题,达不到排烟排污要求的地段坚决不允许开店经营。第六,培养忠诚于食品安全事业的执法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和执法能力。

三、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发挥基层食品安全监督人员的作用

目前,我区各个街道都有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信息员,但大多都是“兼职”。由于缺少应有的激励机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出这一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政府应该设立专项食品安全资金,为建立科学化、规范化食品安全体系打下坚固的基石。

街道食品安全监督人员是综合治理过程中一支没有完全发挥作用的一支队伍,这就要区政府协调好食品安全监督职能部门和街道食品安全监督人员两者之间角色定位、权利定位,不能让社会行政资源浪费。

四、建立区级综合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在符合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要求这一大原则下,我区应加大综合协调机制,让综合治理发挥应有威力。历来都有人认为,食品监管职能部门人手不够,面对迅速发展的饮食服务行业,力有不逮。但政府不能这么认为,更不能推卸自己的治理责任。综合治理是一个好办法,也是填补职能部门人手不够的立竿见影的好办法,这就要颁布条例给予非执法人员更大的行政权利。比如,街道食品安全监督人员、市民义务监督人员佩戴政府发放的“食品安全员”袖章,来增加他们的工作威慑力;比如可以给予城管人员巡查辖 区内饮食行业安全状况的权利等。总而言之,各级行政机构在区政府统一布署下,积极参与、主动参战,共同为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做好初级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向职能部门移交处理,做到全局监控和专业监控有机互补的局面。

五、强化责任意识,减少官僚主义

食品安全已成为公共健康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要走“主要领导负主要责任,职能部门巡查到位、群防群治、预防为主、违法必究”的食品安全监管新路子。建立食品安全事故等级追究制度,根据危害程度,一查到底,一究到底,并通过各种公共媒体资源报导宣传,从而形成食品安全长治久安的局面。

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而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责任那肯定是各级政府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及相关行政人员了,强化他们的责任,追究他们的工作失职行为,无疑是推动科学化规范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最根本保证,其重要意义就不再这里说了。

六、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在科学化规范化食品监管体系中占着重要的角色,只要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调查到最后都少不了生产经营者玩忽职守、都少不了责任人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等原因。生产经营者不按照《食品安全法》等国家食品安全条例来组织生产和经营工作,是所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源头,所以治理源头,才是治本良方。只有从严执法,加大违法成本让生产经营者不敢以身试法,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建议在如今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就应该用谁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当儿戏,谁就要承担倾家荡产的后果,让谁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就让谁破产,成为那些不负责任的人不可逾越的雷池,就像酒驾坐牢、世人皆知,酒驾自然少了一样,最后形成谁也不敢冒着坐牢、倾家荡产的风险、抱着心存侥幸的态度来违法经营。

七、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舆论监管优先制度,群防群治更有保证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这不能是一句空头口号。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对我们是一个警告。要想人人有责,就要在建立政府部门科学化规范化执法以外,还要建立起我区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将举报电话公示,不能只公示在某些报纸、电台上,应该在每个商场,农贸场所、“三小一早”的店面都有举报电话。举报电 话分为三级,职能部门举报电话、监督部门举报电话、区级食品安全综合办监督电话,形成监督举报体系。

在我国任何一件事要想办成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同样道理,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利益,人民群众是最有权力,也是最有主观能动性来推进科学化规范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在群众举报途径已经方便了许多,可以打“市长热线”,也可以打“卫生热线”,但有一点,职能部门受理的热情和速度都不及我市警察的出警速度,这大大削弱了群众举报的热情。所以,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媒体舆论的力量,媒体具有及时性,连续性的特点,是我们可以借重的一支力量。媒体将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曝光肯定对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领导有一定的影响,但我认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是推动我们工作的催化剂,所以媒体舆论、监督优先是要大力提倡的制度性创新工作。

八、从规范入手,走科学化监管道路

食品安全监管不论是创新还是改革,都不能离开依法治理、依法监管。这就要政府领导、职能部门行政人员、综合治理相关人员都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都要规范工作,从日常巡查、食品安全培训到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调查、追究和反省都要依据各个工作条例进行规范处理,切莫小事不理,大事难理。

综上所述,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肩负起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核心作用,运用自身掌握的权利和行政资源,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到食品安全分级控制,从饮食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到执法巡查力度控制,从饮食网点布局到食品安全全区无事故,都应有科学分析,长远规划。只要全区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就一定能将我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关于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

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也是生命和健康的基础,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抓好食品安全工作、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最近国内个部分地区频频发生“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问题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以及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和公众高度关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暴露出了部分企业诚信缺失、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食品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健全等问题。由于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中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产业链管理过长,政出多门、基层执法力量不足,部门协调和指导不力现象在部分地区较为严重。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一大障碍,为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着力改善民生。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食品安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组建完成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基本在全国乡镇和城市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国近90%城乡,力争在三年内全面完成食品监测监管信息四级网络建设,建成食品安全流通追溯体系。全面落实食品生产大中型企业食品监察派驻制和属地管理负责制。逐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二,调整涉及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职能。

1、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局,在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挂牌,为整合市场监管资源,形成市场监管全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将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监管职责、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商务部市场秩序管理、反垄断职能合并组建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涉及部门众多,涉及工商、质检、卫生、农业、食品药监、商务、工信、粮食等部门、政出多门、加之条块分割,食品安全监管未形成工作全力,监管水平较低,部门协调困难,2009年,我国颁布实行了《食品安全法》,2010年,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办公室,但是就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监管合力机制等方面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仍然艰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全监管网络建设。

组建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局主要承担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进出口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信息发布、监测评枯,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的市场规范、整顿并查处违法行为,牵头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实施标准、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度等工作。

2、调整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一是各级食品药监部门调整为药监部门,由卫生部门管理。负责药品、化妆品和保健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工商、质检部门不再承担化妆品的监管职责,食品经卫生部门许可并注册为保健品的,其生产、运输、流通环节监管由药监部门负责,二是各级卫生部门不再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餐饮环节食品监管职责(含机关、学校、厂矿食堂)的由卫生监督部门调整为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住宿业、保健按摩业、洗浴业和公共场所禁烟等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三是个体食品生产作坊由市场监管部门全程监管负责,四是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质量监测、由卫生部门具体监管负责。

三,加强对农产品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1、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统一监管,农业生产投入品使用直接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现有有农资监管主要涉及农业、工商、质检、经贸、供销、公安等部门,管理力量分散,职能交叉,特别中农村地区执法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农资的日常监管,建议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兽药、饲料等农资产品的生产、运输和市场流通由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具体负责,其中,农资生产监管由省、地市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流通消费环节由县级农业执法部门监管,工商、质检等部门不再承担相应监管职责,2、强化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我国现有农产品监管体制中,农业部门负责生产源头的质量监管,工商负责运输、市场流通领域的农产品质量监管。质检部门负责农产品加工生产质量监管,商务流通部门负责流通中的质量体系建设,涉及部门较多,管理环节多,未形成统一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由于农产品质量重在抓源头监管,建议由农业部门承担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备和市场流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生产及乡镇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农产品运输、物流储存由县级出入境农产品检查机构(在县级动物防疫检查机构上组建)负责,其中乡镇、城市定点牲畜(生猪)屠宰场由商务部门管理调整为农业部门管理。国家在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集中地区增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机构由县级农业部门统一管理,通过调整并实施统一监管,有效地防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漏洞。极大提升了农产品监管水平。

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由于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环节多、标准严格、社会公众关注高,受到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限制,很难在全国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标准体系,其次是农业生产管理不规范,大多生产基地和农户未建立农作物生产档案、多数农产品交易网点购销台账,国家未实行水果、蔬菜、副食品产地检疫制度,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无法实施动态追溯监测。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为此,建议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规范工作,一是逐步落实农产品生产档案和生产质量制度。具体由农业部牵头制定实施细则,首先在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开展试点、逐步向小型农产品基地和农户推广,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和管理,可以委托和受权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县级和乡镇镇农业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管农产品基地和农户做好质量规范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健初级农产品产地检疫制度,配合动物产地检疫制度统筹实施,具体为生产基地(农户)提供生产档案—乡镇农业部门出具检疫证—县级农产品出入境检查机构检查—城市农产品监测机构监测,从生产到餐桌全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食品安全中重点产品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1,加强食品生产水源、生活饮用水源和矿泉水监管,现有体制中,环保部门承担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卫生部门承担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工作,水利部门承担水源开发管理工作,矿泉水生产、流通质量安全分别由工商、质检等部门负责,由于食品生产水源及饮用水直接关系人体健康安全,建议将食品生产用水、生活饮用水源保护、矿泉水的生产、运输和使用监督列入各级卫生部门职责,由卫生疾病控制部门统一监管负责。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2、加强对食盐、烟草、酒类、粮食产品的日常监管,由于体制原因,我国食盐、烟草等产品质量属于行业部门管理,各行业部门既是生产经营部门,同时又是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由于食盐、烟草、酒类、粮食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建议由市场监管部门统一监管,相关质量标准,由原有涉及部门配合完成。同时,卫生部成立全国禁烟禁酒协调办公室,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调整酒类、烟草产品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技术研发力度,发展低度酒,降低烟草焦油含量,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五,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属地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1、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实行“上级指导、属地为主”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逐步将承担食品安全管理的部门调整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的工作部门,下放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加强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特别是乡镇级执法队伍建设,增加乡镇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人员编制,建立城市农产品监测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夯实工作基础。实现由食品安全监管“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2、进一步实施食品安全监察员派驻制度,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实行督导分级负责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5000万元以下食品生产企业,由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派驻安全监察员。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食品生产企业,由地市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派驻安全监察员,年产值1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下食品生产企业,由省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派驻安全监察员。20亿元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直接由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直接派驻安全监察员,食品安全监察员主要负责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投入品监督、产品质量监督、质量体系建设监督,其监督结果每月直接上报派驻部门,由派驻部门直接处理和受理企业违法行为。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联动、形成良好协调会商机制,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专业协调机构建设,要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代表各级政府覆行好食品安全监管综合监督职责,二是强化部门职责,农业、卫生、公安、商务等承担食品安全职能部门要设置专职食品安全联络员。并按照职责要求,切实承担行业监管任,三是加强协调联动力,务部门要相互反馈食品安全重大信息,同时加强部门执法队伍的联动,联合执法,确保综合协调和执法联动工作不走过场、不留形式,四是建立联席会议会商机制,定期召开食品安全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安排部署食品安全监管日常工作,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食品生产经营者向社会提供公众赖以生存的食品,是一个典型的良心产业。在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该行业中的一些问题,如近年来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咸鸭蛋”、“瘦肉精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因此,在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保证食品安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监管,十分重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则是食品监管工作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辅助工具,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监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能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正常、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从事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监测、许可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监督机关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一)了解食品生产经营状况

完整、规范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包含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经营项目、联系方式、许可办理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以及抽样检测情况、日常监督情况、投诉举报情况、行政处罚情况等等内容。利用这些档案资料有利于监管者了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状况,以便及时、准确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引导社会公众进行安全、健康的饮食消费。

(二)掌握食品安全监管概况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详细记载了日常监管工作中的各种信息,是日常监管工作的真实记录。通过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可以获知区域食品安全监督覆盖率、监督频率,食品相关产品的抽检合格率等等指标,有利于掌握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情况,从而指导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高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督。

(三)提供食品安全措施实施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工作档案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监管部门能对一些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有目的地开展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由此制定预警工作计划,采取有效食品安全防控措施。

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制度不健全

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制度建设不健全,没有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规范制度,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工作无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其工作开展也得不到有力保证;

(二)认识不深

一些同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忽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工作,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归档的内容不一,归档形式多样,而且档案遗失、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监督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知识学习能力不强,计算机操作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之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人员轮岗等原因,致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管理水平不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延续性受到了不小影响。许多评先评优、提档升级、行政处罚等重要档案材料未能进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及时归档,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能全面、准确地显示出来。

(四)信息化建设不够

从总体上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十分滞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偏重于纸质档案的收集,对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的收集还不够;其次,由于缺乏现代电子信息管理人才,缺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数据库,使得档案利用仅限于目录检索,不能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信息及时、全面反馈出来。

(五)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加快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建设,需要资金的保证。要搞规范化,需要档案室、档案柜、档案盒,还需要计算机、路由器、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因特网,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等,这

些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监管单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作用。

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是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管理与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加强对工作档案转递、归档、存档、保管等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快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现代化步伐。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机构负责人及广大食品监督员都要强化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责任意识,自觉支持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要把建设监管工作档案纳入议事日程,把其当作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同时,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切实落实档案管理所需的经费、设备等问题,做到经费到位、设备到位。

(三)更新知识,加强培训

要加强对食品监督员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是由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组成,日常监管中哪些资料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材料,以及如何进行整理、归档等等。同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四)引进人才,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 需要有档案管理软件、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人才。档案信息化工作非一般打字员就能胜任,所以要提高待遇,注重吸引既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又会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改善人才结构,并对骨干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推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的运用,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综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实现日常监管工作信息的电子检索。

第四篇: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近些年来,城乡中小学校都建立了校园商店,有的是本校的教师家属承包经营,但大部分商店是租赁给外人经营,加上校园周边加工销售食品个体摊贩的介入,广大的中小学生成为最大的消费群体。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学生的饮食便利,但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园商店或周边摊贩吃到一些不合格的食品之后,引起身体不适等不良症状,使他们对孩子的健康十分担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据调查了解,校园商店和校园周边的个体摊贩已经成为不合格食品的集散地,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极大的威胁。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事食品加工、销售的店主及从业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体检,无卫生许可症和健康症,卫生状况差,不具备生产加工销售食品的条件;

二是无厂址、厂名、生产日期“三无”食品多。

“三无”食品多数是由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加工的食品,容易引发身体疾病,是损害青少年人身健康的一大“杀”手。

三是不合格的麻辣烧烤、油炸、腌制、膨化食品等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肠杆菌严重超标,既无专用仓库储存,又无专营场地保管,导致食品堆积发霉变质,既不卫生又不安全。

四是食品袋内玩具卡片和小食品混合在一起包装,造成食品的第二次污染。

少年儿童是消费群体中的弱势,对食品安全的辨别和防范意识较差,长期食用这些不合格食品,极易造成偏食,降低抵抗能力,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为此,特提出建议如下:

1、政府重视加强监管。建议政府将校园儿童食品安全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抓,确保少年儿童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家长舒心。食品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要严格管理、重典治乱,依法惩处儿童食品安全中不良和违法行为,使那些不良食品企业和个人不敢冒违法的风险。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要加强源头监管,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贯穿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市场流通、重点查处的全过程,使不良食品无处藏身。教育部门要改善学生食堂的营养膳食,据了解,有50%的孩子买零食吃是因为肚子饿,只有让孩子吃好、吃饱,零食购买力自然减少,潜在的食品安全危险也随之下降。

2、校园儿童食品保障安全。许多学生喜欢在学校附近小卖部、临时摊贩选购食品,学校周边的小超市、小商店以及流动摊贩往往是儿童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灾区,三无产品、“玩具化”食品、冒用安全认证标识的小食品非常普遍。建议推广学习上海的经验,将学校周边300米半径以内的区域划为少年儿童食品安全保护区,由政府职能部门不定期执法,在连续三次的明查暗访中没有不良食品和违法行为的商店,可授予“儿童安全食品商店”的牌匾,并悬挂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上。只要在任何一次明查暗访中发现问题的商店当场取消资格。就是要通过最容易辨认、最快捷区分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消费,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3、知识普及引导消费。有许多中小学生从不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的学生不关心或根本不知道安全认证标识的意义,因此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在学校开展健康消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消费体验,加深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和把握,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要对家长进行少年儿童饮食需求和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家长理性消费、不乱给零花钱、不攀比盲目消费,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意见:

2015年4月27日,依据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定,原工商、质监、食药监局职能划入到新成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我局在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加强监督检查,双向留痕监管。市场监督局岗区责任干部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户每年进行不少于2次的现场检查,市局每年不少于1次实地检查,查看岗位责任干部日常巡查情况和经营者的实际经营情况。去年以来,已开展春季食品、豆制品、鱼油等专项行动及一次校园周边专项整治行动。会同教育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逾期不改或者整改达不到食品安全要求,不具备供应学生就餐条件的食堂,坚决责令停止供应。

2、清理规范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对学校周边食品摊点、小饮食店、“小饭桌”开展综合整治。对小饮食店、“小饭桌”加强行政指导,指导其建立卫生制度,改善生产场所和卫生设施。对无证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通过自行开发的“用餐购药去哪家”查询服务平台,将学校周边餐饮单位的日常监管、行政处罚、诚信评价等信息向社会开放。

3、突出学校周边食品质量监测。对学校周边食品进行质量监测,开展围绕乳制品、饮料、糕点、冷冻饮品、膨化食品、火腿肠、糖果、袋装豆制品以及小型袋装食品、油炸小食品等重点食品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无“QS”标识的食品、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等。去年以来已抽检校园周边小食品182个批次,并对存在问题的3家单位给予了处罚。

4、加强学校师生健康状况监控。执行晨检制度、报告制度,对传染性疫情、食源性疾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治疗。

5、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校班主任组织召开“关注食品卫生,远离不合格食品”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校园食品安全知识》,做好主题班会记录。编印《“关注食品安全,远离不合格食品”——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由学生带回家,向其家长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发挥学校向家庭辐射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配合宣传,学校橱窗、广播站、校园网络,各班黑板报不定期出卫生专栏,让师生加深认识不安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利用报纸、媒体、广播等平台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安全、文明、理性的消费观念,鼓励大家在买到问题食品时及时拨打12315投诉电话。并结合12315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向青少年开展了消费教育图片展览、真假商品识别、法律知识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时间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青少年科学消费和依法维权的意识。

6、食品摊贩监管情况。目前省人大正在制定《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该条例拟规定“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不得划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食品摊贩违反规定,在划定的区域(点)和时段外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该条例实施后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尽心尽力。十分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第五篇: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必要性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食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起来,各种农村食杂店、小超市、小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犹如一夜春风来,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繁荣。在极大方便广大农民群众饮食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充分暴露出来,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特别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刻不容

缓的工作任务。

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我们发现,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仍然存在,农村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是:

(一)低级的农村食品流通体系为假劣食品提供了栖息之地。随着城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致使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普遍流向农村市场。而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只求便宜,忽视质量,也无索证索票的意识和习惯;经营者进货时顺应了农村消费畸形需求,假劣食品混迹其中;同时农村食品销售流转速度较慢,周转周期过长,存储条件差,变质过期往往成了农村食品的常态,低级的市场业态为假冒伪劣食品提供了温床,也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二)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卫生质量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差,农民缺乏基本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硬件设施简陋,环境卫生较差,食杂店商品、食品混放,与生活用品存放不分,小餐饮企业无消毒灭菌设备,居住区与消费区不分。与此同时,部分农民抱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心理,即使吃出了问题也很少有人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维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劣食品在农村的泛滥。

(三)农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少。虽然各职能部门结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农村进行了阶段性的宣传,但总体看,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力度较小、覆盖面不足,还未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宣传氛围。

(四)农村食品监管力量薄弱。除工商部门在基层设有工商所外,其余的食品安全职能部门在乡(镇)级基本没有人员和机构。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多数职能部门由于农村监管成本高等诸多原因,使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督检查次数远远少于城市的监管次数,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难于形成高压态势。

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是明确政府是农村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对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形成监管合力。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当地政府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应积极跟踪督查落实。同时,要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明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综合协调是关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认真做好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工作。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抓好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不断提高组织协调水平。通过有效的综合协调,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并把监管的重点移下农村。

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网络建设。一是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的责任意识,落实地域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环节监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段管理的原则,分工负责抓好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构建多层次、广领域的食品安全责任网。二是要健全完善群众监督网。要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乡镇协管员、村信息员的作用,建立健全协管员、信息员定期培训制度,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农村食品市场监督检查,提高他们参与食品市场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增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构筑有效的群众监督网。

下载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超市商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关于加强超市商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超市商场等新兴零售业,逐渐取代传统的集贸零售市场,成为城市家庭采购食品的主要渠道。但目前仍......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 根据市食安办通知要求,结合近几年我局在猪肉和酒类食品安全领域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们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要发挥已成立......

    食品安全监管

    按语:在申论考试中,特别强调多角度分析问题,其中,“主体的思想、主体的利益、主体的素质、制度(体制机制)、技术”这五个方面是分析问题的基本角度。从“瘦肉精”事件看食品安全监......

    食品安全监管

    以效能建设为契机全力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水平——在全市系统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市局党组的总体部署......

    食品安全监管材料[定稿]

    关于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 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全国都在探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应当说,通过2009年全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解决了部分突出问题,......

    关于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去年以来,我国继出台《食品安全法》后又进行了食......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食品安全监管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显得愈来愈重要,新时期的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 严峻的挑战。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社会......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模版)

    浅谈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相继出现,严重威胁着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凸显了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不少漏洞。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