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汕的事迹

时间:2019-05-13 02:3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胡继汕的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胡继汕的事迹》。

第一篇:胡继汕的事迹

看一遍胡继汕的事迹,眼眶就潮湿一次!读一遍胡继汕的故事,心里就感慨一次!想一想胡继汕的人生,心神就发呆一次!一个11岁的孩子,怎么就受这般苦?一个11岁的孩子,怎么就懂得反哺?一个11岁的孩子,怎么就能做的出? 5年中要刷锅洗灶做饭,要晒被洗衣晾绳,要为妈妈端屎端尿擦洗身体,还要上学读书做功课!这是怎样的一个连续反应?!怎样的一个连贯动作?!1830多个日日夜夜,小胡继汕熬过来了,在胡继汕的眼里手里心里,他已经十分的熟练和习惯这些动作了,而且样样做的很好,事事做的到位,母亲始终被照顾的干净整齐,自己的学习始终保持在“三好”行列。一个何等的孩子!一颗何等的孝心!胡继汕,你的坚强你的孝行你的心态……不由我们不落泪,不由我们不触动,不由我们不震撼!不由我们不为你加油呐喊!

11岁的男孩,侍奉瘫痪卧床的母亲长达5年之久,也就是从6岁开始,一个尚需在父母膝下撒欢撒娇的幼童,便开始了自理她理、操持家务的繁重劳动,可以说小胡继汕是在一刻不停地劳作着,同时还要把自己的学习坚持下去,坚持保持在三好学生行列!那些温室的花朵们,你们听了这样的故事有所感想了吗?胡继汕身边的小同学们,你们看到胡继汕的困难又是怎么做的呢?你们用心用情体会到胡继汕的坚强毅力了吗?你们能做到起码的自力更生了吗?你们会对自己的心灵进行拷问了吗?也许这样的要求对你们有点苛刻,毕竟你们还很幼小还不懂世事,但从小胡继汕的身上,我们希望你们这些未来的栋梁能做出一种反应,那就是逐步学会自理,逐步体谅父母,逐步走向坚强,逐步接受风雨阳光的洗礼,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孝心孝行发扬光大!

孩子们,让我们向胡继汕敬礼!让我们为胡继汕助威!让我们为自己加油吧!你们的未来将是不可阻挡的漫天朝阳!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快乐的,是躺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小宝贝。而有一个9岁小男孩,稚嫩的双肩早早的就担起了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的重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敬老孝亲”的内涵。他就是连云港东海县牛山镇徐海路小学四(1)班的学生——胡继汕,家住牛山镇站南社区站南巷,还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

胡继汕的生活原本很幸福,他的妈妈庞金娥,是东海县食品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爸爸打些零工,日子虽不富裕,一家三口却过得其乐融融。可就在胡继汕出生不久,厄运就降临到这个家庭,妈妈庞金娥得了类风湿病,而后其它的病也接踵而至,最后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因为妈妈病倒,高昂的医药费是雪上加霜,使得这个本就不幸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望着瘫痪在床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子,父亲胡修华心如黄连,自己本来就靠打点零工挣钱养家,如今还得放下工作照顾妻子,如今能卖的都卖了,住不起医院,只好买来药水,自己给妻子打。

为了借钱给妻子看病,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迫于无奈,胡修华只能继续出去打工,家中照顾妈妈的工作完全落到了幼小的胡继汕身上。别的孩子上学放学有人接送,雨天有人送来雨伞,回家有热汤热饭等着,可胡继汕没有人接送,从幼儿园起就一个人走,看到别人爸爸妈妈下雨天送伞,他有时也会露出羡慕的神情,可他心里清楚,自己必须坚强,要自己扛住风雨,才能帮爸爸分担一点家庭的重担!他时常鼓励自己:我已经长大了,我要快点学会做饭,喂给妈妈吃,陪妈妈说话,免得她一个人孤单。就是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爸爸不在的时候,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撑起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胡继汕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妈妈清理大小便。接着做早饭,小小的个头还没有灶台高,就踩着凳子,用一双满是冻疮的小手又洗又刷。做好饭后,再端到妈妈身边,一口一口地喂妈妈吃饭,还不时拿出毛巾轻轻地给妈妈擦掉从嘴角流出的汤汁。最后再盛一碗饭,匆匆忙忙地吞下肚,背起破旧不堪的书包,争分夺秒跑去学校。放学后,他从不在外面玩耍,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先帮妈妈翻身,擦洗,然后去洗衣服。接着做晚饭,吃完饭后就在妈妈床前写作业,写完作业还给妈妈讲学校发生的趣事,让妈妈开心。隔一段时间,他还会给妈妈洗脚,剪指甲,帮妈妈按摩。妈妈虽然常年卧床不能动弹,可是衣服、脸、身子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

两年前的一个深夜,父亲由于长期辛劳,腰椎间盘病突发,疼痛难忍,无法站立,当时年仅7岁的小继汕,推来妈妈的轮椅,吃力地扶爸爸坐上,一个人推着轮椅,跌跌撞撞地把父亲推到医院,父亲看着虽然年幼却早早懂事的孩子,但是由于家庭的苦难而如此辛苦,不禁泪流满面,抱着儿子失声痛哭……

由于长期为母亲治病,家中如今已一贫如洗,胡修华常常一人独自叹息,泪水纵横。胡继汕看在眼里,一次他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上学了,这样可以省点钱,给妈妈治病,你去打工,我在家里照顾妈妈。”看到懂事的孩子,胡修华一阵心酸:“孩子,你懂事了,可是爸爸再苦,也不能不让你上学呀!我和妈妈都希望你有出息。”从此以后,胡继汕更加努力了,从上一年级开始,胡继汕成绩就在班上名列前茅。即使每天都要奔波于学校和家之间,但他的学习从来没有落后,年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在妈妈的床头上贴满了他的奖状。在学校里,他从不怕脏怕累,争抢着打扫校园。课间别的同学在玩耍,他默默地做功课,成为班级的模范,同学们都把他当做学习的榜样,只要提到他,同学们都说:“真佩服他”;老师夸他是“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邻居夸他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社区夸他是道德模范、孝老爱幼的好少年。

看着如此不幸的家庭,周围的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他家所在地站南社区居委会积极努力为他家申报办理了低保户,把他家作为重点贫困户给予上报,争取最大限度的照顾。作为学校领导,韩磊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让胡继汕这样的贫困学生减轻负担,安心学习,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救助,并在校园开展了“爱心救助”活动,发动师生积极伸出爱心之手,帮助这个贫困家庭。同时在学校广泛宣传胡继汕的感人事迹,号召全体学生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力和敬老孝亲的优良品质,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永驻师生的心间!

第二篇:8月份班组动态胡继连的事迹

8月份班组动态胡继连的事迹

胡继连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矿山井下掘进工作,以刻苦专研、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特别能吃苦、勇挑重担、善打硬仗、拼搏进取的敬业精神,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用其智慧的头脑和超凡的组织指挥才能,为九井开拓掘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胡继连同志之所以能在平凡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总结起来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长抓不懈

胡继连他深知一个道理,要想有好的效益必须安全生产,因此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保安全、保生产,勤思考,防范未然,警示安全。安全是煤矿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也是煤矿管理者头痛的难题。他一直在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努力着,思考着,探索着。他认为工作面最重要的是要规范工人的操作行为,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为此,他带头规范指导、规范工作、规范现场环境,全区形成了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在全井每日的安全学习上,他针对安全知识和经验不足,技术不够规范的特点,自觉学习煤矿安全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和事故防范能力,由原来要我做好安全的被动管理,变为现在主动我要做好安全的转变过程。一年来,全队杜绝了轻伤以上的人身事故,破皮伤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0%,“三违”发生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为全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质量标准化持之以恒

抓管理,整章建制,层次分明。熟悉某某的人都知道,生活中他是个不张扬、善于思考的人;切实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使个别干活毛手毛脚、操作不规范的人员感到震慑,不敢碰这一根根“高压线”,从而大大减少了“三违”行为的发生,较好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上水平,在工程质量上更是严格要求,要求锚杆上尺、上线,钎花眼痕、两帮的质量管理、巷道造型、风水管路的吊挂、文

明生产等著多方面,必须上标准,每一条巷道必须按尺线施工、吊中心、画眼位,光爆眼矩半煤岩为200MM,全岩为300MM。由于质量抓的好月月达标,连续一年月月进尺达120米以上,工作完成的特别出色,在他的精心组织和科学的管理下,全井进尺水平最高,工程质量上最优。

三、聚人心,以情感人,稳定队伍。

作为农民工、合同工、自流人员组成的队伍,由于技术素质、思想素质的参差不齐,又因为各人的生活工作状态不一样,现在的采掘职工思想不再象以前那样单纯,职工经常有想法也是正常的,当职工管理起来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应当多与职工沟通,多关心职工的具体困难,以此增强全队的向心力、凝聚力。

他的掘进队已经成为九井一支能打攻坚战,善打攻坚战的王牌掘进队,不善张扬的他也在领导的眼中成了得力的战将。

8月份班组动态王继波

九井90901掘进队班长王继波,与井口一起成长壮大,始终保持生产稳定,质量最佳,素质一流,在前进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超越中前进,在稳定中提高。

一、打硬仗,善打硬仗生产上的尖兵

90901掘进队所掘的煤层为87号层,平均煤厚1.3米~1.5米,这层煤是向阳煤矿最厚的煤层,需要打锚索三根,钢还一个,锚杆两根,还要铺设钢丝网。工序十87煤层煤口松,不易管理,巷道总要清理,别的队都偷偷的劝他们说:“别干了,找井长涨价吧”,“同样掘进,钱又没比别人多挣”面对这样的话,他们平静的说,工作不能遇到困难就停下来,我们都干习惯了。在这样的困难下,没有一个人请假,没有一个人休班,班班多进尺,每个人脸上都露出自豪的微笑。

班长王继波,是共产党,是这个掘进队的灵魂,他以默默无闻的工作来展示一名共产党的风彩,这个队每个班都不会缺人,工人家里有事他必到场,有困难他会默默的帮助,工人们都说看到班长这样,都不好意思休班了。就是这样有着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掘进才能保证九井每月进尺。正是这样有着不畏艰难,团结奋战的掘进队,才能展示九井全体干部职工的风采。

二、质量标准化示范队

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坚持开展小班质量达标活动,高标准、严要求,推动质量达标活动的纵深发展。强力推进井下文明建设,工具架、器材设备摆放井然有序。你任何时间到这个工作面,工作面都文明整洁,兑规作业,通过开展小班安全质量评估,放炮线,风水管路,水沟,道木全部达标,从没因生产任务紧而忽视质量标准,人人讲标准,人人干标准,标准化意识入脑入心。

三、安全之星闪耀

这个采煤队员工虽然比较年轻,但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没有冒险、蛮干、思想麻痹、习惯性违章等,他发挥班组长和老师傅的带头作用,用他丰富的经验、强烈的安全意识,在现场作业中,通过传、交、帮、带等方法,指导和教育年轻的员工注意并避开方方面面的危险点,保证自身的安全。做任何工作之前,应先检查

是否存在危险,三思而后行。从习惯性安全检查到反习惯性违章作业,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浓厚氛围。一个班组整体队伍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预防危险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班组长在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时,着力加强职工的技术素质教育,要让职工不仅仅对生产工作面有所认识,更主要的是对整个系统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们通过新老成员“结对子”的形式,学习生产的经验和技术;也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练兵、必知必会学习、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充分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采煤队整体素质。几年了消灭了轻伤以上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人人都可以担当安全之星,学习之星。

王继波拥有着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勇气和决心,带动全井安生生产质量达标工作向前推进,为向阳九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任成军事迹

任成军同志,44岁,中共党员,现为向阳煤矿九井90901掘进班长。他1994年参加工作,从事煤矿工作已有8年,他所在的班为安全放心班、质量标准化班。他个人连续几年被矿评为优秀群监员,安全生产工作者,十佳班段长,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其主要事迹是:

一、注重安全知识学习,个人岗位安全技术素质不断提高

他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一是勤学;二是不怕吃苦;三是有责任心。努力学习“三程”,必知必会,对集团公司和矿安全1号文进行了学习,对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及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预案等内容进行了学习,按时参加安全活动、“每日一题”、安全教育等时间的活动,长期坚持对有关的安全指示、指令、事故通报、电文等安全文件的学习,对“一通三防”安全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他参加工作以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专学历,每天准时上班前大课,并带动小班人员学习必知必会,工人关绍波文化水平底,他利用班中工作休息时,班后回家以后一句一句的教他,关绍波必知必会成绩明显提高,遇到考问的再也不逃避了。小班工人姜海涛家离井口远,为了保证他也能准时上班前,他每天都提前20分钟骑摩托车去接他。他本人也因学习优秀连继被评为集团公司必知必会先进个人。他以制度抓管理,从严要求,严格考核,在执行制度中,处处以身作则,有一次自己因故开会迟到,他主动上缴罚款20元,职工被他的举动所折服,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二、勤于监督工作,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

一是他为认真履行班长职责,每天上班,他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总是哪个运输环节好出问题,哪里的道岔合茬不严,哪个职工的安全意识较差,时刻做到心中有本“安全帐”,现场安全状况,对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坚持亲自动手,亲自处理,其下井率、制止“三违”率、合格率均达到100%。一年来,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共16条,均被井口所采纳。二是他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总是在井下工作中勤于观

察,安全质量有哪些工作要做?有哪些需要超前做好的工作,勤想在工作中班前、班后的时间由哪几个安全意识薄弱的人员须潜移默化的帮助叮咛,勤想工作中如何巡查安全质量情况;勤于按章处理所发现的事故隐患;勤于向领导反映个人的安全生产建议,勤想着如何将个人的职责落实到安全上,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他让每一个熟悉他的人感动。“他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是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忘我工作的人”,有人这样评价他。有一次工作面跑仓,工作面下巷已被浮货堵死了,需要立即恢复,当时50车多煤,还可能有再冒的危险,工人消极怠工,有抵触情绪,自己却带头冲进里面修复仓口,边干活,边组织工人有条不紊下料、打顶子、刹帮、清货。在他的带动,苦战了一个班,提前两个班完成井口下达的期限。

三、坚持用亲情助人,共筑安全防线

他常说,在我们班长的岗位上,面对井下复杂的生产过程、工作地点移动性大。经常与矿井水、火、瓦斯、巷道通风设施、通风系统、安全和质量工作打交道,在我周边的职工中,存在着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事故的机率较大,是每一个班长不容忽视的现象,做好安全监督工作,是我的本分,也是我个人的应尽的义务,从他任班长以来,不仅能够按照标准积极抓生产,而且时刻关心职工的状况,当工人有困难时,他都想办法帮忙解决,一提到他小班工人一定会说:“在工作中,太要求的十分严厉,在工作中一旦发现我们的不当操作,就会批评我们,并且及时让我们改正,在每次的打眼放炮过程中,他都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监督指挥我们工作,也正是因为他对工作的认真和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才使我们在生产中一直保持零事故。有个工人因病连续几天没有来上班,他在下班后,直接去了工人的家里去了解情况,到了工人的家后,他主动带工人去医院检查,陪着打针,抓药,并劝工人安心养病,好了再上班。在生活中,他是个绝对的热心肠,不管谁家有事,他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帮忙,排忧解难,让职工安心工作。”

四、生产上的冲峰队质量标准化示范队

他们队所开采的的92号煤,平均煤厚0.3米~0.5米,这层煤是向阳煤矿最薄的煤层,这层煤工人上下工作面,胖人上不了,穿厚一点也上不了,夏秋两季顶板湿度大,在工作面一会就弄得全身湿透,很深易照成感冒,他们队经常带病工作,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92煤层优点是顶底板好,煤质好,矿里给92煤一吨22元,任成军小班由于有名工人有事请两个月假,小班就只剩下3个人,一班三个人可以出二十多车煤就可以每人挣到1百多元,也算井口比较高的工资了,任成军没有光考虑个人,他说我再上个放仓的人就可以一班多出10车,井口的产量一天就多出三十吨,也就为全矿多出三十吨,他到井长那里要求加人,有的工人说他傻,他说我要做个合格的班长。他所在的采煤队,攻难克坚,每月都完成3000吨以上,质量标准化建设也是全井的典范,今年3月份,他们又成功转型为掘进队,是九井文武双全的队,2010年第三届矿工节被七煤公司评为功勋班组,这个队多次成功召开龙煤、公司、矿质量标准化现场会。

他常说的一话是:在我身边无“三违”,有我在场无违章。他总是把矿井生产安全和身边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一线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因为他的优异表现,他所在的班组几年来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为矿井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篇:胡佩兰事迹

胡佩兰事迹

【颁奖词】秋兰为佩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事迹】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仁心大医——记2013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

来源:郑州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4-06-18

“活着总得对人有点儿用处,对人没一点儿用处多没意思啊!”

——胡佩兰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这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201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给她的颁奖词。

“人活着,就要留下脚印,要经得起检验。我老了,更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守好这个阵地,多为群众看病。”这是她在河南电视台2013“感动中原”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现场道出的心声。

作为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她学医行医70年,接生过的新生儿有6万多名,看过的患者更是不计其数。

她就是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退休医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称号的胡佩兰。

“仁心大医”胡佩兰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群众,更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

2014年5月12日,郑州市文明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胡佩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决定指出,胡佩兰是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向胡佩兰同志学习,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和自觉行动的具体实践,学习胡佩兰,就要学习她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不计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学习胡佩兰,就要学习她热爱岗位、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学习胡佩兰,就要学习她诚信友善、践行公益的优秀品格。全市各行各业要积极投身于“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紧紧围绕“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基本要求,积极做“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活动的参与者和践行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推进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胡佩兰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1986年,71岁的她从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足够她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了,家人都劝她歇歇,但她却不愿意闲着,“活着总得对人有点儿用处,”胡佩兰说,“对人没一点儿用处多没意思啊!”

正是在“有用”思想的激励下,她创办了“胡佩兰妇科专科医院”——郑州最早的民营医院之一,用自己的专长奉献社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满头银丝、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的胡佩兰,每天都要接待一个又一个病人,一笔一画地伏案写病历,那一幕,让人肃然起敬。

家人回忆,胡佩兰老人在89岁高龄时,还坚持在临床一线做手术。“没日没夜,拼命工作”是家人对胡佩兰最直观的回忆和印象。

医院在不停地拆拆建建,名字都跟着换了。但她的病人却觉得,除了岁数在增长,多了一把轮椅,胡大夫没有改变。

当胡佩兰坐在旧式的木头长椅上,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就开始昏昏欲睡。她的大儿子、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在微博里称,母亲可能是中国年龄最大的坐诊医生了。

2012年,胡佩兰已经96岁,在郑州市一家社区医院做妇科大夫。虽然出门只能坐着轮椅,但这个高龄的老太太每天都要“捍卫”她的权利:工作。她的头发全白,还有些稀疏,脖子上的皮肤已经松弛。她的轮椅也换了两个,但是车轮仍然“吱吱”前进。

她说,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她的病人在等她。

确实,在她那间不到15平方米的诊室里,几乎每个出诊日的上午,病人都会把这里挤得只剩下一条过道。木凳和病床上坐一排人,墙边站着三四个人。她们中间的一部分,可能来自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或者农村。

岁月终究是不饶人的。要搭上去医院的车,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并非易事。她缓慢地从轮椅上起身,一只手抓住汽车座椅后背,另一只手摁住挡风玻璃下的仪表盘。这是一双老得像枯枝的手,青筋凸起,上面还布满褐色的斑点。她拒绝身边人的搀扶,好似用尽全身力气蹬上了齐小腿高的汽车台阶,弓着背,身子往前倾,屁股才终于挨到了座位。

可是,只要她一穿上干净的白大褂,就会立刻显得精神焕发。

一旦开始坐诊,她就无法闲下来。一个接一个的病人,推门而入,围在她身边。

“你哪儿不舒服啊?” 她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大声地问。病人需要趴在她耳边回答,实在听不清,就找她的学生帮她“翻译”一下。她的鼻梁上架着眼镜,戴着橡皮手套的手在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字,没有一丝颤抖。在10 年前,她还可以做剖腹产手术。

胡佩兰的生活几乎就是工作,她的爱好也是工作。“上班”对这位年迈的老大夫来说,是一件光荣甚至带着仪式感的大事。“多活一天,就干一天。只要还能看病,我就要上班。”对胡佩兰来说,工作是她长寿的秘诀之一。

她必须每天8 时30 分准时出现在医院,这是任何人都不能破坏的“ 铁律”。只要她坐着轮椅出了家门,看见那辆专程来接她的旧面包车,她这一天就能收获好心情。

直到一个雪夜她在走下医院台阶时,摔断了三根肋骨,才被迫休息了几个月。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上岗的医生,她常常自豪地说起自己是新中国首批全国“劳模”的事情。当她回忆起参加1951 年国庆大阅兵的往事时,一改她平日坐诊时的平静,脸上流露着满足感。

胡佩兰的病人不少是慕名前来找她看病的,有的是一家几代人,有的是同一个社区或村子里的居民。胡大夫换医院了,很多病人打听出来新地址,再去找她看病。

“ 胡大夫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全家妇女都找她看病。”她的病人说。

在病人看来,这位医生值得信赖的地方是,“医术好,看病仔细,而且从不乱开药”。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

她用几句大白话总结了自己一直以来信奉的准则:“我用药,一是看疗效,二是要便宜,尽量不开进口药。”

“没这毛病,为啥还要检查?”面对一位心急的病人,97 岁的老大夫拿出医生的威严,劝说对方不要花冤枉钱“乱检查”。

2013年7月7日上午,胡佩兰的诊室内,木凳上和病床上坐满了病人,墙边还站着四五个病人。

看病时,患者诉说病情,她努力地侧过身子,仔细地聆听,有时候实在“听不懂”,旁边的学生便帮忙“翻译”。询问完病情,患者走进一门之隔的检查室,她双手用力地摁着桌子,慢慢站起来,将身子扭成45度,停留几秒后,扶着椅背,走进检查室。

检查完病人,她一手扒着门框,一手扶着桌子,缓缓落座,一笔一画写下诊断意见,她就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下午1点多,才看完最后一个病人。一个上午,老人没有喝一口水,没有上过一次厕所。

三儿子胡心一说,这是老人几十年来的习惯,看病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怕耽误了患者的时间;看病从不限号,坚持看完最后一个才结束坐诊回家。“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喝水、上厕所。”

那时的胡佩兰老人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腰部要靠钢板支撑,小腿浮肿,进出都要坐小推椅。

每次问诊结束,她都会顺手拿起桌上一沓打印的小纸条,抽出一张,夹在病历本中。有时,还会在纸条背面特意写下几行字——上面是建议去哪个医院做B超,以及注意事项,都是老人行医多年精挑细选出的“价格便宜,检查认真,距离患者相对较近”的医院。有一次,她给一个外地患者的小纸条上,清晰地标注上了检查所去医院的公交线路。

如今医患矛盾突出,应该怎样改善?胡佩兰老人在世时常说,双方要多沟通、多商量。当一名好医生,要有细心、耐心和爱心,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患者也要多体谅,医生并不是万能的,不是任何病都能治好,在健康方面,医生只能是一个拐棍,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病人来找你,那是信任你,你得用真心对她们。”老人从来都是为患者着想,开药便宜有效,有的家境贫困的患者付不起医疗费,她还要帮忙垫付,用她的话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

20多年来,除了坚持出诊,胡佩兰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凑一起,在8年间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托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2000年,她听说共青团郑州市委正在召集志愿者,两次打电话强烈要求参加,2001年4月,终于成为郑州市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从此开始为公益事业奔波。

2005年,胡老决定想办法为希望工程做点事,她找到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陈启明,希望医院帮她开设“爱心门诊”,把收入的40%捐赠给希望工程。从此,只要身体允许,胡佩兰每次坚持坐诊三四个小时,直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

“从2005年开始,胡老先后捐出了7万多元的退休金和坐诊收入,8年时间捐建50多个书屋。” 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副主任陈晓蔚说。那时,胡大妈每月都会从1200元退休金中拿出800元单独存着,积攒到一定数额后捐出,并计划到百岁时捐够10万元。生前老人已经捐赠了7万元,她原打算等自己百岁的时候,“再捐3 万元钱”,但遗憾的是,老人没有实现百岁捐赠的目标。

2014年1月24日,胡佩兰老人遗体告别仪式上,她的大儿子、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代表家属承诺,要完成老人的未竟遗愿。

1月27日,胡佩兰老人的儿子李宁

一、胡心

一、李建一等一行来到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表老人向希望工程捐赠3万元。这笔捐款将用来新建12个以胡佩兰名字命名的希望书屋。

“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2014年1月21日晚上,胡佩兰老人休息前,跟家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挂念的依然是她的病人。

1月22日凌晨5时30分,“中国最年老的出诊医生”胡佩兰走了,享年98岁。她用简单平凡的一生感动了郑州,感动了中国。

2014年1月24日上午8时30分,郑州市殡仪馆内哀乐低回,花圈似海,胡佩兰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老人的家人、生前的同事、患者等近200人前来给她送行,表达对她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老人的孩子们来了,生前的老同事来了,还有经她治过病的患者也来了。胡佩兰老人的遗像悬挂在灵堂中间,这是老人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她,面容平静、眼神温和,伴随老人的是两副黑色的挽联,一副上写着“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治的是病,救的是心”;另一副是“万众婴儿啼哭送别伟大母亲,廿座希望书角未了今生心愿”。

胡佩兰的大儿子胡大一致悼词时说,“老太太一生学医行医70年,仅接生新生儿就有6万多名;工作拼命、没日没夜,遇到难产或疑难杂症,随叫随到,一干就是十几小时不休息;老人家一辈子不好玩,麻将、扑克等与她无缘,她将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和学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学到新知识、新技术,为患者着想。”

“亲爱的妈妈,病人都看完了,咱们回家吧。”胡大一哽咽失声,现场很多人也忍不住落泪。

“胡大夫上个月刚给我看过病,想起她当时嘱咐我的点点滴滴,心里都疼得难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患者王女士没忍住,瞻仰完遗容蹲在一边捂嘴哭了起来。

在二七区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说起胡佩兰,她的老患者72岁的高阿姨失声痛苦,泪如雨下。高阿姨说,最让她难忘的是一次看病时,胡佩兰发现她穿得太单薄,立即让卫生服务中心的其他医生为她买来了衣服。“胡老师待我像亲娘一样,我亲娘也没有这样对过我。后来,在胡老师的治疗下,我的病好了,有了幸福的家庭,所以,我的这一切都是胡佩兰老师给我的。”

回想起恩师,胡佩兰的学生唐利平几度哽咽,掩面而泣。“医德大于一切,你要对病人好,我不是你最好的老师,病人才是你最好的老师。遇事要冷静,要心里装着病人。”这是26年前唐利平见老师第一面被面授的“秘决”。唐利平说,“那个时候我就下决心,要做跟到你最后的那一个学生。”

胡佩兰的感人故事被省会媒体报道后,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在内的一百多家网站竞相转载,一时引发全国网友热议,在微博上也掀起了转发浪潮,网友写诗赞美胡佩兰是“真英雄”——

@一生平安:老奶奶心怀大爱,崇仁厚德,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履行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谱写了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

@追风筝的男孩l:向胡老致敬,医者民心,这才称得上白衣天使。

@黎明前的桔光:在医患纠纷如此高发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能向老奶奶学习,那么社会将和谐很多,医患矛盾也会少很多。

@妖娆的背影:老奶奶是正能量美好人物的代言人,我们急切需要更多“胡佩兰”式的人物出现。

@难得糊涂:白发苍苍一老翁,白衣天使真英雄,春夏秋冬数十载,救死扶伤为人民。心静如水医德高,普度众生除病痛。人格高尚良心正,菩萨心肠人人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可敬!可敬!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2014年2月10日,胡佩兰当选中央电视台2013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彤给出的推荐理由是: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医生用医德弥合了医患间的裂隙,更难得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医生是一个有博爱精神的职业,应该感情投入的职业,应该是有医德的职业。不应该光看着钱。”胡佩兰在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说的一番说,在人们心中久久回荡,令人回味。

第四篇:武继军事迹

南京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一个村官的境界

30年前,村里人均不到3分地,村民收入不足百元,他是村里首个“万元户”。放着大把的钞票不赚,却接下了村主任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一年工资只有360元。

30年后的今天,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村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15万元,全村70%以上农户年收入都在100万元左右,而他一年拿的工资只有这些农户的10%。

“你敢闯敢拼,有魄力又有胆识,如果当初不选择当村干部的话,估计现在都成千万富翁了。”面对亲戚朋友的惋惜,他总是说:“能让村民过上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就是一生最大的幸福。我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他,就是蝉联16年“金陵首富村”的当家人——高淳县古柏镇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

近年来,他获得了“全国农村优秀人才一等功、全国劳动模范、第九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2010中国十大杰出村官”等等诸多荣誉。近日,市委决定,授予武继军“村官楷模”称号。

舍弃个人“钱途”,为“渔化子村”谋前途,全村第一个“万元户”弃船“上岸”

【武继军感言】“一个万元户不算啥,要是带领全村人都成为万元户,谁还会不知道武家嘴?”

武继军是村里最早走上富裕之路的。

1982年,20岁的武继军走出家门,跑起了黄砂运输。起初,和其他村民一样,他也是用小木船从安徽芜湖运黄砂到南京,一趟跑下来,赚了1000多元。“如果有条大船,岂不是挣钱更多?”初涉水运业,武继军就显示出过人的胆识,他很快借钱买了一艘68吨的木船。买船要花12800元。当时没有百元大钞,全是五块、十块的票子,村里人撺掇武继军把钱放到秤上称了一下,1斤3两!惊叹之际,大伙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借了这么多钱,能还得上吗?不会赔个血本无归吧?

不过,事实证明了武继军的远见。当时,南京正在建设新生圩水运码头,需要大量黄砂。而南京长江大桥水面船多浪高,凭单个小木船很难通行,武继军用他的大木船,第一次把芜湖黄砂运到了新生圩。到年底,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当武继军准备在水运业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决定,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新变化。

1984年,凤山乡(现古柏镇)党委找到武继军,希望推举他为武家嘴村的村主任。理由是,武继军是全村唯一一个高中生,又在村里干过会计,最关键是头脑活泛,富有创业激情。

得知这一消息,武继军的父亲坚决反对:“搞运输来钱快,村里这么穷,村主任每天工资才一块钱,有什么当头?”

权衡再三,武继军最终决定弃船“上岸”,带领大伙共同致富。谈起当初的决定,武继军说,这里头还有个故事:有一次他去高淳县城办事,听到有人问到武家嘴怎么走。好几个热心人回答:只听过芮家嘴,哪来的武家嘴?“我当时心想,光一个万元户不算啥,要是带领家家户户都成为万元户,今后谁还会不知道武家嘴?”

当年,武继军走马上任,成为武家嘴村主任。两年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看着村集体账目上仅有的126元,还是罚款收入,武继军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但他也暗暗发誓:“我跑过船,深知跑船的酸甜苦辣。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我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干,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

武继军接下的这个摊子,在30多年前是这样一幅图景:石臼湖畔的一个小渔村,人均耕地不足3分,村民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每到冬春枯水季节,他们只得走村串户,乞讨为生,遂得名“渔化子村”。

天天雷打不动看新闻,凭着对政策的敏感抓机遇

【武继军感言】“机遇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机遇是罪人。”

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城市亦或国家,机遇在其发展中至关重要,智者总是能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武继军会抓机遇的意识,最为武家嘴人津津乐道。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武继军抓机遇的“法宝”是——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他每天必看新闻,不管回家多晚也雷打不动。按照他的说法:“项目来源于信息,信息来源于政策,只有吃透了政策,才能少走弯路错路。”这种对政策的敏感,让武继军抓住了四次大机遇——上海浦东开发、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五大召开、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带领武家嘴连续16年稳坐“金陵首富村”的位置。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升温,但由于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总量,造成黄砂一度供大于求,砂价一跌再跌,而且资金回笼困难,有的要拖上好几个月。武家嘴村的造船水运业,遭遇了10年快速发展期后的第一个低谷,武继军也面临担任村支书以来的最严峻考验。

武继军当机立断,调整武家嘴航运的运输结构,扩大运输范围,除了黄砂外,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都可以运输。这一招立即见效,当周边村的水运业大幅下滑时,武家嘴村民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长。然而,武继军心里明白,这毕竟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必须调整航运方向。当时,集装箱运输已经出现,武继军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是武家嘴再发展的空间!

1995年,全村还没有一艘集装箱船只,武继军仍然坚持成立了武家嘴集装箱运输公司。村民武继福说,武继军常常在船民耳边念叨集装箱运输的好处。经不住他的再三“鼓吹”,1997年后,在新造5000吨大船时,自己把货舱的尺寸设计成了能装集装箱标准箱的尺寸,村里有了第一艘集装箱船。“没过多久,一家公司找到了武书记,说要运一批集装箱到上海,当时整个村里只有我的‘武家嘴6号’能装集装箱。我一个月跑4趟,赚了整整13万元。”村民们发现,集装箱更赚钱,于是,又掀起一波集装箱大船热,全村船舶总吨位迅速飙升到40多万吨。

2002年,上海投资建设大小洋山国际深水转运港,交通部决定在内河推行标准船型。武继军从中敏锐地“嗅”到商机,他果断地向村民传递“造海船”的信息——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带来大量物流增加的契机,建造5000—6000吨江海直达船舶,实现武家嘴造船水运业的提档升级。2004年4月,依托南钢的大量外矿运输业务,武家嘴村集体、南钢集团共同组建了股份制的鑫武海运集团,旗下的2艘江海直达船舶当年就为村集体创收300万元。对此,村民武因春打趣地说:“俺不识字,武书记是一村之主,我听他的!他说的‘造海船’3个字,给大伙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可谓一字万金啊!”

“说起我们武书记,那真是‘好得不得了’。不管村民啥时找他,他都会说‘我有空’”

【武继军感言】“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帮老百姓做事”

在武家嘴,随意敲开一家村民的大门,都能听到武继军和这家的故事。

1990年3月8日,村民武学进家的一条400吨铁船在扬中水道发生沉船。武继军当时正在南京城里办事,那天刚好下暴雨,忙碌了一天的武继军原本打算找个旅馆歇歇脚。得知此事后,他立即租了一辆吉普车连夜赶往出事地点。一路上,武继军心急如焚,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最起码看了二十几次手表。

到达出事地点,已是深夜11点多。白天的奔波劳累,再加上饿着肚子,武继军早已疲惫不堪。但他顾不上喝口水、吃点东西,立即组织人员营救打捞。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沉船终于被打捞上来。打开船舱,年轻的母亲至死还紧紧搂着女儿不肯松手,她们是武学进的儿媳和孙女。看到这一幕,武学进当场瘫倒在地,武继军也忍不住号啕大哭。

当晚,武继军就睡在江边临时搭起的帆布小篷里,垫着稻草,盖着薄被,就这样打发了

一夜。之后,一连十几天,他一次次跑保险公司,用村集体的信誉担保,终于为武学进争取到一笔赔偿金。他还和武学进一道分析沉船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发展计划,鼓励武学进重新站起来。

如今的武学进经过打拼,已经拥有两条3000吨大船,成为远近闻名的运输大户。他逢人便说:“要不是武书记在关键时刻搀了我一把,恐怕我这辈子也翻不了身呐。”

58岁的孔桃美回忆说,2009年的一天夜里,她的老伴突发胆结石,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她急得都快哭了,情急之下,给武继军打了个电话,没想到,武继军很快就赶到她家,连夜开车把他们送到高淳县人民医院。后来,老伴动手术开了一刀,在医院住了一个多礼拜,武继军每天都到医院来问问情况,看看他吃东西怎么样,一直到老伴出院。“说起我们武书记,那真是‘好得不得了’。不管村民啥时找他,他都会说‘我有空’。”

对村干部,他是不近人情的“管家”,花集体的钱比花自个的钱还小气

【武继军感言】“当干部不搞个体,搞个体就别当干部。集体的事情都忙不完,如果自己整天忙着挣钱,哪有心思精力为村民的事操心?”

在村民眼中,武继军是胜似亲人的好书记。而在村干部看来,武继军又是严厉得不近人情的“管家”。

村民住豪华别墅,村干部住普通公寓楼,这是武家嘴的一道独特风景。原来,在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村干部不准搞水运,而且拿的工资只能是村民人均收入的80%。因此,村干部的收入在村里基本处于下游水平,是“相对贫困户”,最富有的都是跑水运的村民。

“当一个村干部,必须把绝大部分时间精力花在为群众服务上。集体的事情都忙不完,如果自己整天忙着挣钱,哪有心思精力为村民的事操心?”这是武继军的“逻辑”,也是他的境界。

在武家嘴村老年公寓的施工现场,村党委副书记肖健说了一件让他心有余悸的事情。今年2月,总投资1亿元的老年公寓开始浇灌混凝土,武继军常会去现场转一转、看一看。当天,正是他陪着武继军过去的。

由于有甲方代表的监理在场,现场负责的一个村干部可能有一丝松懈。武继军认真察看一圈,发现其他地方都很平整,唯独有个地方做工比较毛糙,他随手捡起一块大石头一敲,结果有碎石迸出来,原来这里有一处20平方厘米大小的空鼓。“武书记当场把那个村干部臭骂了一顿,说这可是项重大民生工程啊,叫你负责还不仔细点,再不仔细就别干了!骂了足足有十几分钟,我站在旁边都不敢插一句嘴。”

而就在这之前几天,村党委副书记刘前军,刚刚挨过武继军的严厉批评。原因是,武继军没事在村里转悠的时候,发现农民公园里的路灯竟然晚上6点就亮灯了。而按照规矩,夏季天黑晚,路灯要7点30分才亮起来,这里的亮灯时间还是冬季的,没调整过来。“武书记立马打电话给我,说你管的这叫什么事啊?村里的每一分钱都必须仔细盘算好。所以,早就有村干部开玩笑地说过他是‘花集体的钱比花自个的钱还小气’。”

30年来,武家嘴的村干部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每年只有春节放假三四天。如果当天没有会议或重要安排,武继军早上7点多钟就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想想武书记都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一个年轻村干部这样说。

20多年只带妻子孩子出门旅游过一次,帮村民不帮亲弟弟,妻子感叹:“如果自己是普通村民,得到的照顾可能更多。”

【武继军感言】“如果大家都各忙自家的事,那集体的事谁来管?”

随着武家嘴干起有声有色的生态农业,武继军也越来越忙了,村里跑业务、上项目、调纠纷等等,哪一样都少不了他。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村里,对自己家人却很少有时间过问。

弟弟武继民常向他抱怨:“你以前跑船的时候,所有的业务联系、关系沟通全靠你一个人,现在换了我,人家根本不买账,原来闯下的市场也没能守住。如今,你当了村干部,没能沾到你的一点光。以前,为了帮村民贷个款,你买的一辆二手吉普车都跑坏了。为啥现在条件那么好了,就不能多帮帮我这个亲弟呢?!”面对弟弟的抱怨,武继军每次都会耐心劝导:“慢慢会好起来的。我是公家的人,总不能开后门给你找业务吧。”

嫁给武继军20多年,妻子袁杏美也怨了他20多年。当着武继军的面,她就数落起来:“在你眼里只有武家嘴,哪里还有我们母女啊?人家小孩上学放学都有大人接送,我们两个女儿还小的时候,早上上学你已经出门了,晚上睡觉你还没回家,一个礼拜都见不着你一次!我生病开刀住院,你才挤出时间代我去参加小女儿的家长会„„”类似的数落,袁杏美不知唠叨了多少回,武继军听了不知多少回。为这些家事,袁杏美年轻时没少掉眼泪,没少跟武继军吵嘴。

袁杏美现在还清楚地记得,2001年,武继军终于带着她和小女儿到云南玩了一次,“那是我们一家人唯一一次出门旅游。有时,我甚至会想,如果自己是普通村民,得到的照顾可能更多。”

不过,抱怨归抱怨,每当村民有困难去找武继军时,袁杏美总是第一时间作出“让步”。她说:“他带着全村人一步步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为着群众想、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这是武继军20多年村官历程的写照,也是这“区区一个村官”能够达到的境界。

向“村官楷模”武继军学习

昨天,市委召开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再动员大会,授予武继军同志“村官楷模”光荣称号,表彰了“创先典范”武家嘴村、“争优标兵”嵇艳霞同志,对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作出全面部署。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立即行动起来,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争当全省“三个第一”中创佳绩、当先锋,为南京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多作贡献。

武继军同志担任村党组织书记25年来,带领村民抢抓机遇、艰苦创业,把一个贫困村建设成“中国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和全国文明村,且连续16届蝉联“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榜首。武继军同志是我市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农村基层干部服务群众、为民造福的不懈追求,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实际行动向“村官楷模”武继军同志学习,为南京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多作奉献,造福南京人民。

向“村官楷模”武继军同志学习,就要紧紧围绕争当全省“科学发展第一、改革创新第一、和谐稳定第一”的目标任务真抓实干。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像武继军同志那样,勇于确立更高目标追求,敢想敢干、勇闯新路,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发展新路子;(

第五篇:胡娜事迹简介

胡娜事迹简介

胡娜,女,汉族,1984年7月2日出生,2004年参加工作。现为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伊丹镇第三中学特岗教师。

2008年7月,她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应聘到北京市中山第二实验学校担任英语教师。2009年5月,得知国家号召支援农村教育,她从北京辞职,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吉林省农村特岗教师,成为了伊通县第三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她在人人网上发出了帮助贫困学生的帖子,开展了“爱心包裹”活动,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2012年9月被评为“吉林省优秀特岗教师”;2013年1月被评选为首届“感动伊通”道德模范;2013年3月被评为“四平市学雷锋先进个人”;2013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作为吉林省唯一一个入围的教师,并在全国入围的100名乡村教师中进入前30名,荣获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之“特别关注”人物。

下载胡继汕的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胡继汕的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胡佩兰事迹观后感

    【最新】胡佩兰事迹观后感 胡佩兰事迹观后感 范文1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

    胡继锋中学教师远程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濮阳市2011年中学教师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颜村铺乡第一中学 胡继锋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远程培训的学习,感悟许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

    胡斌等烈士事迹

    胡斌等烈士事迹中间这座烈士墓,安葬的是胡斌同志。 胡斌烈士,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参加革命,在鄂、豫、皖地区红军游击队当战士。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他......

    胡曼精神事迹心得

    学习胡曼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毛泽东在他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

    胡国清优秀事迹

    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 ----骝马村党支部书记胡国清同志优秀事迹平凡的人,往往就象泥土一样朴实,即使擦肩而过,亦或许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然而,他们就象草木装点着大地,象泥土散......

    胡德军事迹简介(2000字)

    临朐县残联胡德军同志事迹简介 胡德军,男,临朐县残联理事长,自2009年任现职六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扎实履行工作职责,取得了较好成绩。县残联先后荣获全国白内障无......

    胡尚学事迹(缩)(五篇材料)

    代市中学胡尚学事迹材料 胡尚学同志任我校党支部委员,能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和教育法规,依法治教。勤政务实,在抓好工作落实上狠下功夫;总是以身作则、率先......

    2009学年度小继教学习总结胡[优秀范文五篇]

    2009学年度小继教学习总结 胡 蓉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就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它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