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2:5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

第一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

【发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文号】劳社厅发[2007]1号 【发布日期】2007-01-05 【生效日期】2007-01-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劳社厅发[200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指导各地做好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实施。

二OO七年一月五日

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以下简称15号文件),完善培养、评价体系,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就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贯彻落实15号文件精神,明确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的重要意义。在推进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培训工作改革发展过程中,部分城市劳动保障部门探索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实践证明,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是提高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新时期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培养、评价服务能力不足,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必然要求,而且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劳动保障部门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新时期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15号文件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育和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在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搭建高层次公共实训平台,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服务手段不足和水平不高等问题,推动培养、评价、交流工作同步开展,带动高技能人才各项工作,加快本地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三)“十一五”期间,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立足当地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建设50个面向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其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每个省至少建立2个),初步形成公共培训鉴定服务网络,使之成为劳动保障部门新的公共服务窗口,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服务,为实现素质就业探索道路,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

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东部地区率先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工作速度,逐步在全国中心城市建成公共实训基地,并形成互通协作的工作联盟。区域内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形成公共实训基地与企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功能互补、特色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着眼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确公共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

(四)做好立项前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状况,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定位、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原则,对公共实训基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通过广泛调研论证,摸清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类型,了解区域内职业培训资源及分布情况,做好立项论证,确定公共实训基地的服务方向和工作重点,防止无序上马,盲目建设。

(五)突出公共实训和技能鉴定的核心功能。技能实训项目以企业和培训机构无力开展的高新技能实训项目为主,重点突出“高(高端职业和技能)、新(新兴职业和技能)、长(长周期技能开发)、前(前瞻性技能开发)”。技能鉴定服务侧重高端和新兴职业,主要开展示范性鉴定和试验性鉴定。与此同时,做好新职业新技能的研发试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和同业交流活动,开展师资培训,推动高技能人才宣传等项工作。

(六)切实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公共实训基地要面向本地区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开放,突出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特点。重点开展单个学校和企业无法承担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培养区域劳动力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原则上不开设企业或培训机构已经开展或有能力开展的实训项目。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城市中心鉴定所,提供高效的组织管理和高水平的技能评价服务,原则上不与社会其他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相同职业种类或等级的技能评价服务。

(七)免费开展公共实训鉴定服务。创造条件,结合落实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通过承担政府培训项目等方式,规范合理地获得政府公共职业培训补贴经费的支持。暂不具备条件开展免费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对所提供的服务,可向当地财政、物价部门申请核定收费项目和标准,适当收取培训或鉴定成本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财政管理,支出通过预算申请。

三、创新思路,探索多种建设模式

(八)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可依托现有培训资源进行改建升级,组织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资源重组,统一规划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用。选择培训场地、设施设备和师资条件基础较好的就业训练中心、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按照公共实训基地的性质特点和功能要求,集中投入资金进行改建,提高设施设备配备水平,扩展培训鉴定功能。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新址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全新高水平的公共实训基地。

四、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规范资金的使用管理

(九)以政府投入为主,解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问题。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争取财政、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从高技能人才专项工作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企业职工教育统筹经费以及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等资金中筹措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将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人员工资应争取由当地政府财政全额拨款。同时,积极探索就业再就业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加强公共实训基地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获得企业支持。由企业为公共实训基地提供资金支持,提供设施设备并保持技术更新,由实训基地在一定期限内免费为企业提供实训服务或给予企业实训教室(车间)冠名权。鼓励社会或个人依法捐赠,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资金、实物或其他支持。

(十一)多方争取社会融资。各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有关规定经评估合格,可列入我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组织的项目,获得相应贷款支持;还可通过多种渠道,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十二)有效使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参照我部颁布的有关培训设备标准,根据企业生产设备实际水平,有效使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配置先进、适用的实训设施设备。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政府投入的资金。

(十三)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内部监控。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做到监管责任到人并主动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加强廉政建设,防范资金使用中违规违纪行为。

五、高度重视,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十四)统一规划和指导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公共实训基地原则上依托中心城市建设,可以集中建在一个地点,也可以根据本地区产业分布和培训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布局。我部对部分中心城市建立的功能完善、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公共实训基地,加挂中国(地名)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名牌,形成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网络体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十五)加强公共实训基地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合理配备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公共实训基地规范管理。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专家和职业培训专家的作用,做好公共实训基地立项、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健全专家队伍,确定服务方向和重点。制定实训教学组织管理、指导教师选配、设备运行维护和职业鉴定管理流程等各项规章制度。

(十六)提高公共实训基地服务效能。建立企业、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实训基地紧密联系机制,提高利用率,扩大服务覆盖面。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职业培训发展状况,对公共实训基地实训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注意提升技术标准和设备设施先进水平,适时增加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新项目,及时调整已经由社会培训机构普遍开展的实训项目。

(十七)定期组织绩效评估。建立运行效果评估制度,定期组织内、外部评估,重点评估基地的利用率、服务覆盖面和其他社会效应。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接受监督。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情况介绍

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情况介绍 一、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攀钢党校)<以下简称学校>是攀钢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也是四川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办学以来,学校以服务攀钢为宗旨,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攀钢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基地为发展目标,潜心办学,精心育人,累计培养学历生5万多人,实施各级各类职业培训12万多人次,较好地满足了攀钢发展和中国钒钛钢铁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走出了一条中央企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之路。学校是四川省首批4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

学校占地945亩,现有在岗教职工660人,其中具有专任教师310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5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14人,“双师”素质教师83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兼职教师123人;每年还有外籍教师在校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年均实施党员干部培训、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1.5万人次。

设有电子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政治理论教学部和实训实验部等8个教学系部。

学校以钒钛和钢铁冶金为专业特色,围绕攀钢需求,面向钒钛和钢铁企业开设有采矿、冶炼、金属压力加工、钒钛开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等28个专业。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1个,院级特色专业5个;精品课程32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1门;有3项教改成果获省级教改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名、冶金行业名师2名。

二、公共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在攀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与学校合作建立了较为优越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学校拥有7.5万平方米的实践教学场所,建有数控实训加工中心、工业基础自动化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液压实验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中心(室)63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其中,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区域性实验实训基地。另外,学校还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2010 年学校相继成为攀钢和攀枝花市省级机修钳工、维修电工、车工等三大专业工种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考点学校和攀枝花市七大人才培训基地。

(一)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

目前,学校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固定资产总值4500余万元,实训教学系统已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集教学、生产、实训和科研于一体的担负学校发展重大任务的教学系统。实践教学范围包括:机械专业、机电专业、轧钢专业、冶金专业、材料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制冷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部分理论和实训教学,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企业职业培训任务。

实训基地硬件具体情况是:

(1)机械类:普通机床71台,设备种类包括普通车床、铣床、刨(插)床、外圆磨床、平面磨床、滚齿机、摇臂钻床、立式钻床、台式钻床、折弯机、剪板机、锯床等。数控车15台、数控铣床5台、数控电加工中心4台、四轴加工中心2台、数控镗床1台及数控机床综合实验培训系统一套。各类焊机68台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十余台。CAD/CAM实训主要配置相应的数控编程CAD/CAM应用软件、模拟编程教学软件和计算机96套,机床的数量和种类已能满足各类教学和培训的需求。

(2)信息类:功能完善、速度快捷的校园网;实验、实训用计算机800余台。

(3)电气类:“电工电子实训基地”为国家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高压供、配电(所)系统两套,钳式吊车控制系统一套,西门子、欧母龙、三菱PLC可编程控制器60套,模拟、数字交直流调速器和控制用计算机等设备。

(4)冶金类:铁矿石高温还原炉1套,炼钢连铸模拟演示系统2套,金相显微镜12台,回转式数字粘度计1套,箱式电阻炉3台,茂福式加热炉1套等。

(5)电子类:九合一家电实验台56座、家电演示板20套,制冷实验台12套等。(6)语言实验室:三个实验室,150座。

(7)实训场地: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有钳工工位260个,机加工工位71个,焊工工位40个,电工工位340个,冷作工工位122个,电子制作工位50个,家电维修工位30个。每个工位均配有配套的设备、工具和量具。

(8)共有38个实验室、5个多媒体教室,各实验室设备技术含量高、台套数多,覆盖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语言实验、计算机实验等。

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及相对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满足了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从而也保证了实训教学的质量。(二)校企共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无私奉献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适应社会职业培训和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特色鲜明、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勇于创新、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教学骨干。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开展应用性科研、咨询和服务,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教学。

实训教学系统现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其中博、硕士生12名,占15%,副教授及高级职称占22%,双师素质教师占60%。

广大教师积极上进,勇于开拓,实训教师在参加各种比赛中,多人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及优胜奖。教师勤奋、刻苦、好学,不断根据科技的发展,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肯动脑筋,挖掘设备潜力,对落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既保证了教学,又锻炼了队伍。教学之余,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生产、技术革新。学术研究蔚然成风,教学、科研成果累累。

(三)实训教学模式、方法研究及改革

1、构筑目标化、模块式实训教学体系

实施目标化、模块式实训教学体系,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可选取不同的模块实施教学。此外,目标化、模块式实训教学体系明确规定了实训教学总的培养目标和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利于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也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及业务水平的提高,杜绝了因教师的变动而影响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大大节省了耗材。

2、构建合理的、系统的实训教学模式

在进行专业和基本技能教育时,注意选择那些最基本、最主要、最有用和最能涵盖相关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理论、技能作为教学内容,避免过滥或过窄,使学生毕业后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大的适应性和选择性。

充实和更新实训教学内容。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

3、以实训教学为重点,产、学、研相结合,探索高职高专实训教学的新途径 目前我院高职高专实训教学正采用及探索的途径有:

⑴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 ⑵企业、行业参与,做到教、学、做合一。

⑶以科技服务、技术培训为纽带,密切校企关系,促进师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全方位产、学、研结合。⑸建立电子、电气研究所。建立生产现场仿真系统,仿真企业、工厂的现场管理、生产及控制。

4、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相应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是建立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实训教师的实验实训指导水平等,建立科学管理机制,确保实训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四)职业技能鉴定

目前,职业技能鉴定所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可自己鉴定6个专业 17个工种,范围涉及机电、电气、计算机、冶炼、轧钢、汽驾等。

近两年我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共鉴定人数6890人次,其中初级613人,中级工6160人,高级工117人。协助集团公司对近万职工进行了职业技能的鉴定;对数千职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

三、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取得的成就

1、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输送大量高技能人才

学校自办学以来,为攀钢公司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每年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输送约500人左右的高技能人才。

2.对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培训

由于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员工素质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两年,学校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和管理干部,先后开办了各种培训班,包括计算机应用,英语等培训。其中,对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无论规模还是时间都是空前的,学校先后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开办有车工、钳工、电工、冶炼工、轧钢工、铆工、仪表工等十余个工种的脱产和不脱产培训,培训时间从两三个月到一年不等,培训人数5000余人。其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800余人都进行了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经过培训后的职工,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职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学校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还协助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近3000名职工进行了电工、钳工、焊工、车工、冷作等工种的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4、实训基地在学历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 我院实训教学之所以取得今天的重大成就和长足发展,完全得力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逐步适应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校至今共培养出机械、电气、机电、冶金、轧钢、制冷、电子、材料工程、信息技术、管理、艺术、环保、旅游等合格人才3万余人,近3年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办了10类培训班次,培养了412名人才,许多学员成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骨干、技术能手、技术精英、部门领导等,得到了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好评,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第三篇:2013年1月21日发《我校被定为冷水江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我校被确定为冷水江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郭环芳

近期,根据冷水江市人民政府批复,我校被确定为冷水江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基地承担的主要职能是: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员实训提供平台;为职业培训机构实训提供平台;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职业和创业培训、职业鉴定提供平台;为复转军人技能培训提供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岗前实训提供平台;为职业技术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共实训师资培训提供平台。

第四篇: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简介

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简介

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是池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投资举办,遵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方向的要求,以“用企业明天的需求来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指导思想,坚持“前瞻性、先进性、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了一个面向社会开放、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技术领先的公共实训基地。目前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已建有综合加工技术实训、数控技术实训、电子电拖实训、电动缝纫实训区。实训设备品种齐全:普通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镗床、钻床等近30台;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PLC编程电拖实习台等数控设备10多台;电脑缝纫机30台;钳工实习台位20个。这些实训设备覆盖20多个工种,可同时对80人进行不同工种的实训和技能鉴定。公共实训基地采用订单式培训、到企业上门培训、预约培训、假期培训等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充分体现公共实训基地公益性、服务性、开放性、共享性的培训理念,努力探索高级技能培训设施投资集约化、效益最大化的新思路。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级别评定、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实训、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家农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等。按照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公共实训基地培训的学员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并优先推荐到开发区工业园区企业就业。

联系电话:0566—24180280566—24***06695 联系人:何晓华

地址:池州市创业示范园

乘车路线:乘9路公交车或2路公交车或K1线城乡巴士到示范园下

第五篇: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2010年—2015年)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实现学生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建设职教大省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资源共享、辐射周边、自主发展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

二、建设原则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要发挥导向作用,要考虑把优质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生产有效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完善学校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通过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按照与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要求,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做到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开放性、生产性相结合。

(二)共享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要准确,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辐射周边,充分体现开放性及社会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训练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堂、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平台。

(三)效益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模和市场对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状况相匹配,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创新管理理念,注重开辟新思路、实行新机制、采用新模式,提高实训基地的投资效益,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道路。

(四)持续性原则

实训基地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增强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特别是重点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其持续运行能力,要坚持依靠专业办产业,1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进行建设,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企业化服务管理,形成管理、运行、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实体,确保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五)动态发展原则

结合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对运行规范、效益良好、示范作用显著、发展前景广阔的实训基地重点发展,支持其进一步提高水平和扩大规模。重点建设专业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发展为区域性基地。积极创建、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基地,适时淘汰不适合市场需求、共享和辐射作用不显著、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地,实现实训基地的动态发展。

三、建设目标

(一)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建设

结合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目标,学校计划投资560万元,重点建设资源共享、辐射周边、自主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两个校内实训基地;新建机械基础实验室、数控维修实训室、电子测量实训室、电气自动化实训室、气压与液压实训室。补充完善

“十一五”期间,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为: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周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习就业搭建平台。

(三)增强基地社会服务功能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努力提高实训基地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2010—2015年,根据地域经济发展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实训基地资源优势,计划每年培养预备技能人才600名以上;五年内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服务20期(次),重点包括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基础技术、总培训人(次)达到5000以上;职业技能鉴定再增加10个鉴定工种,获证书比例达到98%以上,从而使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四、运行机制

1、管理机构

在学校“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管理人员应由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法规、条例,建立既符合学校专业实践教学又适应对外生产经营服务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以行业企业管理为主,校企共建的办法进行管理。

2、培训模式

实训基地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全面开展学生实训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训基地要开展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优势,承担社会各种技术(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

3、师资队伍

为使实训基地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重点突出“双师”素质结构。增加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基地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一支实践技能教学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完成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4、产学结合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学生生产(顶岗)实训(实习)等产学结合活动,使学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同时,企业也充分参与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5、市场化运作

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实行“双轨制”,特别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除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运行外,还应按照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运行。以基地建设项目开发和服务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通过对外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实训基地人、财、物充分结合和有效利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与辐射功能。

6、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建设要认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走开放式建设的道路。要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破行业界限和产权归属,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兄弟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加强和促进与地方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实训基地师资、设备场地、材料、技能训练、管理机制、技术成果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促进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7、考核评估

实训基地实行检查、评估制度。在校长直接领导下,由相关行业人士和学校相关部门组成小组,对基地的管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各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估,并对在基地建设等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配合;要加强对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宣传,争取广大师生对基地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达到统一思想,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保证建设的目的。

(二)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对基地实行校、处两级管理体制。学小组织小领导、行业企业专家、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结合合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调研,统筹规划,充分论证,科学制定学校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分实施方案,并对基地的规划、建设、运行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相关专业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管理,保证规划的实施。

(三)制度保障

制定校、处两级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职责范围,根据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分工,追究失职责任。通过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运行管理,使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资金保障

规划期间,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设备、教学、师资、生产等方面建设,向重点建设的基地倾斜,并确保专项资金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吸引企业投资,联合开发,共同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下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建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开放实验实训基地,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共享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服务,为企业提供应......

    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 时间:2010-11-09 16:01:36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训基地的......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 建设 一、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性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精湛、娴熟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关......

    实训基地建设材料目录

    10.4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材料 目录10.4.1校内外实训基地规划和方案文件 1.市场营销专业商贸实训中心论证报告 2.市场营销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表 3.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大全)

    漯河市源汇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先进事迹活动的

    【发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文号】劳社部函[2006]58号 【发布日期】2006-04-17 【生效日期】2006-04-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劳动和社......

    高训基地公共实训资源申请使用承诺书-东莞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附件三 承诺书 (适用:院校、社会团体及社会培训机构) 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根据《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使用单位准入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关管理规定,我单位向高训中心郑......

    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生产性实训初体验

    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生产性实训初体验2014年7月18日,伴随着最后一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东职院”)同学的答辩完成,为期三周的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