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2:0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46——P49。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思考,能够记住各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材分析:《年月日》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给出了一些年历卡的图片,注意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是有好处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年、月、日”知识的感性经验,一部分学生对“年月日”已形成简单的认识水平,但是知识掌握得并不全面。本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创新。

设计思想: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闰年的判断方法,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背景作依托。从以前执教过的情况来看,学生如果只是机械的记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记忆是不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想办法记住?这节课通过提供的1997年——2008年这12年的年历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自主建构知识意义。

这节课内容比较多,而很多地方又需要计算,很费时间。尤其是学生计算整百年份除以400,超出了他们的学习范围。因此,老师让学生准备了计算器,并课前教会利用计算器计算除法,告诉他们如果除法显示的结果是小数,那么就表示这个数除以4或者400,是有余数的。这样课堂上关于计算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节省下来的时间能较好地利用到其他的学习环节中了。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份年历卡(2000年——2008年)、计算器、作业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提问:录像播放的是什么镜头?给你映像最深的是什么?谁知道神州六号是什么时间飞上天空的?(学生回答问题)(PPT文档上显示: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他们环绕地球飞行77圈,历时115小时32分,总行程325万公里;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52分,神舟六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2、关键词。师:仔细看这段文字,里面有一些表示时间单位的词语,你们找到了吗?说说看。

3、揭题。师:时、分、秒是我们学过的用来表示较短时间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相对较长时间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大月和小月知识。

4、引新。师:关于“年月日”,你们都知道哪些知识?能说说吗?(学生说,教师即出示板书)比如:一年有12个月…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你们还想了解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大家学了以后还会有新收获的。

5、探究

(一)。课前雷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2000年至2008年的年历卡,这里面蕴藏着很多知识,各组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探究一些小课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探究学习单

(一),看表填空。根据提供的年历卡任意选择其中的3、4个年份,将各月天数填入表格中,并用计算器算出全年的总天数。(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6、交流。师: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有哪几种情况?

汇报,归纳,(随机板书:每一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也就是大月;每年的4、6、9、11月都是有30天,也就是小月;每年的2月份有28天或者29天。一年有365天或366天(要说明计算方法,进行学法指导)……)有些学生可能会填写连续几年各月的天数,教师及时提出表扬,说明他们思考问题很严谨。

7、记忆。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知道这几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就会知道这个月有多少天,所以,记住大月和小月还是挺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记住大月和小月呢?(根据学生的回报进行介绍)

(1)拳头记忆法。介绍方法,强调:拳头突出来的地方是大月,凹进去的是小月,还有一个2月是特殊月,也是凹进去的,但不是小月。(同桌同学互相数数看)

(2)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读一读)

(3)以7月为界。7个大月心中装,7前单月7后双。

8、游戏。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看同这们有没有记住大月、小月。请男生表示大月,女生表示小月,老师出示月份,是大月男生起立,是小月女生起立,看谁的反应既快又准确。

10月

3月

7月

8月

2月

老师:“2月”为什么大家都不站呢?(对啦,因为2月是个特殊的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二)探究平年和闰年知识

9、询问。师:想不想知道为什么2月的天数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为我们揭开这个奥秘吧!(课件演示)

10、探究

(二)。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那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判断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探究学习单二,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同学们,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有规律吗?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学生汇报)引发思考:闰年的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小组内讨论讨论。引导学生计算一组:

从而得出结论: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这一年一般就是闰年。

11、判断。下面来看看我们中国在几个特殊年份发生的令我们中华儿女感到骄傲的大事,并判断其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1)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1997年7月1日,香港胜利回到祖国 怀抱,洗去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3)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主办。

12、探讨。某国王是1900年出生的,那么1900年是不是闰年?(用计算器算一算)。

13、发现。电脑出示万年历:1900年的2月份只有28天,质疑:这是怎么回事?(多媒体课件介绍并演示,引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也就是说。整百年份的数,应该除以几?

得出结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4、运用。现在,我们已经会判断平年和闰年了。那么谁能说说我们一般可以根据哪些信息来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三、运用新知

15、我知道。

(1)一年有()个大月,()个小月。

(2)1980年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一年的二月有()天。

(3)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小明在外婆家连续玩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分别是()月和()月。

16、我能想。

下面的问题,你会做几题,就做几题:

(1)我是()年出生的,那一年是()年,我出生的月份是()月,那个月是()月。

(2)小明问妈妈今年几岁了,妈妈说:“我一直到2004年才只过了8个生日”。你知道她妈妈今年多少岁了吗?

答:是()岁

(3)2006年的1月1日是星期日,那么2006年的3月1日是星期()。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遗憾吗?有人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是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去掌握更多的本领。

第二篇:人教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

乌鲁木齐市第93小学

陈艳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表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2.在比一比活动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的表象。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学具:水彩笔,单位面积的图形若干,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感知面积。1.情境导入,(1)出示两块黑板报的版面。引发思考:要换新的板报,擦哪块黑板用的时间短?为什么?

(2)总结:黑板面的大小不同。2.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请学生找找其他物体的面并汇报交流。(2)拿起数学书,组织学生找出数学书的面。(3)师生击掌,说说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4)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找哪个部位的面比手掌面小。(5)说明: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3.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课件出示一些物体的画面,说明将它们的一个面画了下来,说说这些图形的形状。

(2)引导思考: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3)总结:它们都是封闭图形。

(4)出示一个角的平面图形,将它变成封闭图形,再给它涂上颜色。(5)说明: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的面积。4.引导学生小结什么是面积。二.比较面积。

1.出示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2.展示比较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3.组织学生比较作业纸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4.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咱们85小操场的面积,还能用这些办法吗? 三.创作:创作图形,使它的面积占7个方格。四.全课总结

第三篇:人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学一点种植技术

学一点种植技术

教学目标:

1、能设计简单的水栽植物和做扦播的实验;学会简单的无土栽培和扦播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画图等方式把自己的研究向他人介绍;体会到这两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却需要人们去研究部,去总结经验,找到规律。

2、活动中积极与同学合作,乐于交流和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乐于纠正。

3、了解两个现在学用种植技术:无土栽培和扦插,能举例子说明两种方法。内容设计:

第2 课中学生了解了科技化温室中如何栽培植物,有的栽培方法并不复杂。在这一课里,学生亲自动手,偿试运用无土栽培和扦插的方法来种植物,这也是本课的两个活动。通过这两个活动,增强学生对植物种植技术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关注植物种植技术的发展。

(1)进行简单的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节约土地、提高产量的常用办法。用于无土栽培的介质除水外,还有蛭石、陶粒等。有的植物适合于水培,有的植物需要用蛭石。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学生用除土壤以外的介质来培养一段时间植物,观察植物生长效果。体会到无土栽培的方法即干净,又便于管理。在学生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烂根、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度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在科技温室中,针对不同的植物,要采用不同无土栽培的条件,如培养介质、营养成分和浓度。这些方法都上植物专家通过实验摸索出来的。

(2)扦插植物。扦插是我国农业史上很早就运用的方法。有的植物易于扦插成活,有的植物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进行扦插,有的植物产不易于扦插成活。这个活动鼓励学生多用几种植物进行扦插,看哪些植物能成活。这个活动重在参与,扦插的植物能够成活与否都不重要。教学准备:

活动(1):无土栽培的容器、漂浮的泡沫塑料、植物营养、固定用材料等。

活动(2):物色几种当地适宜扦插的植物,适宜扦插的植物参考资料中有介绍。导入:前一段时间,我们种植一些豆类种子,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种植 的。

(无土栽培)

一、学习种植技术。

1、无土栽培技术 用含有营养的水和其他材料代替一然土壤种植植物

2、各小组确定研究问题:

(1)怎样配制营养液

(2)鱼缸种能种吗?

(3)每天换水吗?

(4)加多少水合适?

3、扦插技术: 介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容易生根,木本植物中灌木比乔木容易生根,在灌科,葡萄型 比直立型容易生根。

极易生根植物:杨、柳、黄杨、连翘、月季、迎春……

容易生根植物:泡桐、山茶、茶花、银杏、番茄……..较难生根植物:枣、松柏种、梨、、桃…….生根困难的植物“月桂、柿、板栗……..扦插方法依据营养器官的不同分为枝(茎)插,叶插、芽插。

二、同学们尝试进行扦插

植物选择:月季、绿萝……。

小结:学一些种植技术,在准备一有些难度。扦插植物有,但 是即不够每个孩子的都有一个数量,回想在原来赵老师 种的那些植物,现在想起来,那都是有用处的,下学期,在自然教室中,还要多种些花草。

第四篇:人教数学三年级下 《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绿城育华亲亲学校

丰兴康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通过摸一摸理解面积的意义;通过操作探究,学生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思考和对比,学生体会到选择正方形来测量面积是最理想的;

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的形成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理解什么是面积;通过认知冲突,学生感受统一面积测量标准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发现和认同用正方形作为测量面积的工具是合理和方便的。突破:通过学生的讨论和PPT的演示,对比解决。【教学过程】

一、感受“面”,认识面积(出示两个物体)

师:观察垫板的这个表面和盒子的这个表面,你有什么发现? 生:垫板的表面大,罐子的表面小。

师:谁能上来边摸边介绍这两个表面的大小?

生:(摸垫板的表面)垫板的这个表面比罐子的这个表面(摸罐子的表面)大。师:你介绍的非常棒。现在也请同学们找一找身边物体的表面,并像XX同学这样来介绍它们的大小。开始吧。生1:„„ 生2:„„

师:他们说的都可好了。一定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请你对着你的同桌来说一说吧。„„„„

师:原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给它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面积。

师:你怎么知道“面积”这个名字的? 生:听XX说的/ 从XX看来的。

师:你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是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我们一起读一遍。

师:物体的表面有面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也有面积吗?(PPT出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生:有面积。

师:你能找到它们的面积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边框内的所有部分。生:圆形的面积就是圆边框里面的所有部分。生: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边框里面的所有部分。师:我明白了。那么这三个图形有面积吗? 生:第一个没有,第二个有,第三个没有。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第一个、第三个没有封闭。师:我不是很明白。谁再来跟我说说。

生: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不封闭图形大小是不确定的。也就没有面积。师:哦。这样啊,我懂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下什么是图形的面积。生: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它们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来判断,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表示它们的面积吗? 生:„„

师:学到现在我相信同学们一定知道什么是面积了。谁来小结下?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面积。

二、经历面积单位的形成 1.观察、重叠比一比面积大小

师:一课四练封面的面积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比较,怎么样? 生:一课四练的面积比数学课本的面积大。

师:中国的国土面积和意大利的国土面积相比,怎么样? 生:中国的国土面积比意大利的国土面积大。师:刚才比较面积的时候,我们用了什么方法? 生:观察法。

师:来比一比这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XX,你怎么认为? 生:正方形的面积大/ 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们同意吗?我不是很相信,因为我观察不出来了。你有什么方法? 生:重叠着比一比。

师:PPT演示。比出来了吗?XX你来说一说这两个面积的大小。生: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2.讨论如何测量面积(出示两个图形)

师:你能观察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试试重叠法。谁大谁小? 生:(各种答案)

师:看来重叠法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你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割下来继续重叠

师:不断割,不断重叠一定能比出来,不过操作起来可能很烦琐,而且还伤害了这两个图形。为了不伤害这两个图形,我想我们需要去测量它们的面积。测量肯定需要测量工具了。用尺子能测量出它们的面积吗?

生:不能,尺子只能测量长度,是不能测量面积的。师:那同学们认为测量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引导到用图形去测量)

师:同学们非常有想法。我们学过的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什么图形来测量既合适又方便呢? 生:„„(得到结论用正方形)

师:正方形由于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用来测量面积的大小比较收欢迎。

3.引发认知冲突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每个小组长处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有一个这么大的长方形,还有一些小正方形,请同学们相互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摆出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那么大。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师:好了,请问这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24个/ 6个。

师:每组的长方形可是一样大的,怎么测量结果相差这么大呢?我请两个组上来摆一摆。„„

师:你能解释为什么他们测量结果不同吗? 生:正方形不一样大。

师:是啊,正方形不一样大,测量标准也就不同了。看来要使得大家测量结果都一样,必须采用相同的测量标准。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正方形来测量这两个长方形。(PPT出示)第一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24个。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每行8个,有三行,三八二十四。

师:很好,看来只要摆一行,摆一列就能知道结果,不需要全部摆完。第二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也是24个。

师:所以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大的。看来同意测量的标准实在是太重要了。那我们想,全世界有那么多人,怎么才能统一这个测量面积的标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三、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五篇:人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植物的种子

植物的种子

教学目标:

1、能用绘图和语言描述出自已观察到的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根据种子的内部结构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的各部分将会变成什么;在教师提供实验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观察种子发芽、了解各部分变化的实验。

2、对自已种植的植物的生长感到好奇,对它们将会长成什么样表示关心;从心里上为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种植和观察、记录活动做好半途而废 备。具有创新的勇气,对于种子各部分变化的预测和观察实验设计,敢于表达自子已怕观点。

3、了解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认识一些在自已家乡常见的种子,了解植物种子的多样性。

本课是按照:提出问题观察——预测——设计实验——记录——交流的思路编写的,一共有四个活动。

内容设计:

(1)“植物生长研究会”,交流各自在前一个单元学习的同时,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和发现。由此提出题:“植物的一生是从哪儿开始的?”“小小的种子会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2)观察双子植物的种子,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并且画下来。再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也画下来。一般双子叶植物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两片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子叶和由胚根、胚轴、胚芽组成的夹在两片子叶中的小芽,生一般也会画出种皮、子叶和“小芽”这三部分,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如豆类)结构基本由这三部分构成。

(3)预测种子各部分会变成什么。在此活动中,让学生预测种子发芽长大后,种子的各部分会有什么变化,并将自己怕预测画下来。通过学生在预测过程中阐述自已的理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已有经验。接着学生再自行设计实验,检验预测是否正确。检验性的实验需要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因而学生要为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做好准备。在预测和检验活动中,激发起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学生进行较长时间栽培植物的耐心和对植物关心。

(4)认识更多的种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比较多,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植物的种子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准备:

活动(1):学生准备——观察春天植物的记录。

活动(2):教师准备——蚕豆干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其它一些豆类种子和浸泡种子如:菜豆、大豆、花生等;镊子;培养皿;放大镜。

学生准备——从家中带来一些种子。铅笔、彩笔记录本。

活动(3):学生准备——铅笔、记录本。

活动(4):老师准备——各种各样的种子。

学生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种子。

1植物的种子 导入新课: 谈话:春天来了,树、小草呀都长出了嫩芽,到处是一派生机勃 勃的景象,想一想,它们的生是从哪里开始的? 板书:“种子”

一、指导学生认识蚕豆种子的构造

(1)、观察蚕豆种子的种皮.小组观察 提问:蚕豆皮是什么样的? 讲述:蚕豆皮很厚,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蚕豆皮的科学名字是“种皮”。

..(2)、观察蚕豆种子的子叶

1)提问蚕豆种皮的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2)学生观察并回答,个别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所见到的内容。

讲述:分开的两瓣叫子叶,是供给营养的。

两个小芽,分别是胚芽和胚根。

在黑板上示意画出:与长大后的植物比较总结。

二、指导学生设计观察种子发育过程的实验。

1、想一想,怎样进行?利用哪些材料。

2、提供材料:塑料杯、棉花。

3、三人一组、进行实验。

制定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4、确定一周内的观察日记 可以记录、也可以拍照、记录发育的全过程。

三、认识更多的种子

1、椒、葡萄、南瓜、苦瓜、玉米、绿豆、芝麻、菜豆、芸豆、香瓜、西瓜、莲子、蓖麻、向日葵、红豆、花生、豌豆、大豆。

2、说一说,你的家乡,都种植上面这些种子吗? 通常是什么季节才种?

板书:

子叶

胚芽

胚根

胚芽——茎叶

胚根——根

小结:以往带着孩子们种过种子,兴致和效果不是很好,这一次,我改为三人一 组,把种好的种子放在班里进行竞争,这样一来,一下子就激起孩子们的 斗志,誓争本小组获胜。

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