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见闻及认识体会(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02:5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察见闻及认识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察见闻及认识体会》。

第一篇:考察见闻及认识体会

考察见闻及认识体会

教务处

冯薇

一、考察的总体情况

我随考察组于2011年4月7日至19日,共考察了六所电大:甘肃电大、陕西电大、西安电大、河南电大、天津电大和北京电大。以上每所电大态度热情,交流积极,我们通过座谈、参观、个别交谈讨论、收集资料等形式进行学习。本次是我新调整工作岗位后第一次走入其他省电大进行近距离交流,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次难得的、绝好的学习机会。在所到电大,我听到了工作思路,看到了基础建设情况,感受到巨大变化,对我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拓展思路,鼓舞信心等都有很大帮助。

二、考察见闻和获取的信息

1、开放大学建设方面

我们本次考察的重点内容是各电大对开放大学的认识、组建及进展状况。对此,各电大的校领导和有关人员给我们介绍了相关情况,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国家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开放大学后,各省基本都在本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及“依托当地电大组建开放大学”,我们考察的电大都提出组建开放大学,正处在思考、研究、观望和筹备阶段。

(2)各电大都明确开放大学的目标: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但其中的内涵还没有定论,没有详细的解读。目前除北京电大外,都暂时还没有出台具体、成熟的想法和方案。一方面各电大自己在尽力地认识、研究和提炼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高度关注1+5试点(中央电大、北京电大、上海电大、广东电大、江苏电大、云南电大)情况。

(3)矛盾的心理:省电大认为应借此次机会争取办学自主权,但又感到自身实力不够,一定时期内仍然要依靠中央电大的系统和资源。从目前中央电大的方案看,各省电大成为分院(分部),大家疑虑中央电大在收权和统管。部分省电大提出专科办学自主权,但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技术力量等方面的挑战巨大。

(4)开展大量的具体工作。我们考察的各电大已动手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第一,组建开放大学领导筹备工作组,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第二,高度关注和广泛收集各方研究信息和试点进展情况信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政府、教育厅的支持。如陕西电大,每两周定期出“开放大学建设信息简报”,上报政府和教育厅有关部门;

第三,科研立项,成立项目组、课题组,开展专项研究,研究开放大学的功能和定位。如天津电大,发展规划与科研处在深入研究,同时学校定期对全校教职工进行讲座和培训,将开放大学的理念和知识深入普及,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积极浓郁的开放大学建设氛围;

第四,加强内涵建设,在专业建设、资源整合、师资培训、体制改革等各方面,为开放大学奠定基础;

第五,出台方案,逐步修改和完善方案,制定组建开放大学的时间表。北京电大经十几次的修改,已提出较为成熟的方案,其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的开放大学。

(5)形成的共识:开放大学建设是各省电大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先挂牌,要依靠系统、要抓好质量等。

2、思想理念方面

考察六所电大后,我对此方面的感受总结为以下几点:(1)观念超前,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多渠道办学路子;(2)注重交际沟通,最大限度争取政府支持和各方资金,建设步伐和进度很快;

(3)重理论研究,各部门有成体系的工作理论、总结;(4)讲究实际,考虑处理生存和质量的问题,公益与利益的关系。

有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

(1)各电大重视招生,维护规模,管理队伍大量启用人事代理、聘用制;

(2)各电大重视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加强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监控和督导力度;

(3)陕西电大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以老带新,培养远程教育教师队伍;

(4)西安电大打破教师终生制,改革工作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实行以直属招生为主的战略;(5)天津电大为分校基层教师争取远程教育职称,另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处处体现“博爱、笃学、和谐、发展”的校训,干部队伍年轻,精神风貌好,工作热情高。

3、教学基地及信息化建设等硬件设施方面

我们考察的电大,当地政府、教育厅各职能部门投入经费较多,用于电大的教学基地、校园网站、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开发等建设。如甘肃电大7000万新建教学办公楼;陕西电大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落成300亩校园;天津电大今后在海河教育园区也有新校园。我们参观了天津电大和北京电大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中心,他们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经费多,门面整齐漂亮,服务器、交换机、演播间、各种数字化设备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北京市政府给北京电大共投入1600万建设校园网、数字中心等,今年北京电大又立项480万,正在招标进行开放大学的学习、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开发,拟与国际接轨,满足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学习。

4、教务管理和教材管理方面

各电大教务处机构不尽相同,除专业规则和教学计划的制定管理基本职能外,招生、学籍、系统建设、考试、教学等业务在不同电大的教务处有不同的划分,但都发挥着维护正常的教学管理和秩序的功能,是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的领头羊。值得学习的,如北京电大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和创新,教改项目做得细致扎实,注重成果的应用;投入较多经费和精力进行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已开始专本硕一体化设计。另外天津电大推行省开课程教、学、管、考一体化改革设计,共试点183门课程,学生随学随考,取得较好效果。

教材管理工作在甘肃电大是单独的教材管理处,在陕西电大是教材发行公司,其他电大的教材管理职能都在教学资源处(教学资源管理中心)。本次考察,我了解了各电大教材管理的运作模式和征订情况,也与中央电大出版社的业务主管进行了当面交流。各电大在教材管理方面存在的共同问题是:

(1)对教材发行费的认识和使用问题;

(2)缺乏有效措施保证教学点统一征订渠道问题;(3)缺乏有效措施进行“学生人手一册”管理问题,在各考察电大了解到的信息是征订率最高为60%左右;

(4)代理书店的服务质量问题。

三、考察体会和思考建议

1、紧迫感和危机感

通过本次考察,我深刻感觉自己在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见闻见识、思考研究等方面与内地电大有关人员的差距较大,今后在教务、教学管理上还有很大的需要学习和研究的空间。我们所到电大,从校领导、教务、教学、督导、信息技术几方面听到一些思考和信息,强烈感觉到内地电大近几年来的建设步伐很快,目标远大,眼光长远,加大投入,着力加强硬、软件各方面建设。我听后看后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2、努力建设新疆开放大学

新疆电大一定要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疆开放大学。考察结束后,我组群策群力,汇总意见建议,给学校提交汇报材料,从建立筹建工作组、启动专项研究、着力宣传、争取政府支持、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大力解决师资队伍、坚持内涵建设等诸多方面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个人还有三点思考:

(1)应从研究新疆电大自身的实际办学能力入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调研新疆地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努力寻找符合新疆发展的实际情况,新疆电大亦有所作为的办学空间。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要有远大的发展规划,但也要有阶段性的目标,有计划按步骤地推进,重在实施,贵在实效。

(2)我们应始终坚持以抓好办学质量为原则。作为一个大学,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是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吸引学生入学的品牌,无论电大还是开放大学,都应坚持质量标准,质量就是实力。当前全国电大都存在规模效益与质量标准的矛盾,存在对末端办学点的质量监控难题,对此,我们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做大量的、扎实的工作,我认为这个思想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

(3)本次考察,我初步接触和学习了开放大学的部分理念、知识和信息,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课题,需要关注、探索和学习的理论太多了。建设开放大学不是个别领导和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新疆电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所以我建议学校也定期对全体教职工开展宣传讲座,提升全员对建设开放大学的紧迫感、使命感。

3、尽全力做好我的分管工作

与考察电大相比较,我们教务处的人手少,但每一位工作人员敬业努力,踏踏实实地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我们的管理和操作很规范、很认真,不比其他电大弱,对此我有信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今后在做具体工作的同时,我将督促我个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多提炼理论,总结经验,多关注其他领域的信息,多汲取全国先进的思维理念,在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成果。

教务管理方面继续加强专业规则的制定管理及课程的制定开出管理等日常工作,与教学、教材、学籍、考试等各部分工作协调好,优化流程及时间安排,为教学提供尽量好的服务。为适应开放大学建设,按照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特别要着力推进“双语”特色专业建设,形成新疆特色的专业体系。

重点实施教材管理改革。目前改革方案已提出,正在修改完善中,后续的工作是要将教学资源信息与学期开设课程整合在一起,为基层办学单位提供一个及时、准确、清晰的课程信息平台,同时实行新疆电大新的教材征订和发行管理办法,保证课前教材及时、准确的到位。试行期间,再不断地总结改进细节,开创新疆电大教材管理新局面,达到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和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以上是我通过本次考察获取的一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建设新疆开放大学尽到我全部的力量。

最后,摘录天津电大办公楼走道墙上贴着的一段话: 如果你有智慧,就请拿出你的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就请留下你的汗水;如果你没有智慧,又不愿留下你的汗水,就请离开你的岗位。

-----以此作为让自己努力工作和奉献的鞭策。

第二篇:赴上海名校考察认识体会

赴“上海特色教育考察”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2013年11月8日至15日,本人和50多名初中校长一道,随市教体局组织的“上海特色教育考察团”参观考察了上海闸北八中、嘉定一中和建平中学等几处全国知名学校,深受触动。这些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鲜明的教育特色、浓厚的教改氛围和一流的设施条件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有益的教育和启发。特别对闸北八中刘校长的成功教育感触很深。下面,就这次参观考察的所感所思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优化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 素质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首要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我们在参观考察期间,分别听取了几所著名特色学校校长的报告,参观了他们的校园环境、专用室等,到课堂中听了课,感受到上海这些中学,他们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他们不仅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更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是当前课改中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在进入上海几处中学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感到,这些学校都具有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在教学思想上,体现主体性、全面性、民主性、发展性、活动性、开放性等;在教学目标上,把教学目标定位与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程序上,使一个总体的教学模式分化出多种变化了的形式;在教学主体上,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积极参与各种教

学活动,特别强调让学生活动起来。师生的活动创设一种愉快、宽松、民主、平等、合作、共振的教学环境;在教育技术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在课堂教学的运用,创造了现代课堂教学的理想环境

二、突出学校特色与风格,构建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与发展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它在内容上是多元化的,在目标上是多层次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构建丰富多彩的学校素质教育模式的过程。

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在各个方面同时突破,而应该依据各校主客观条件选择一两个最有力的突破口,作为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切入点。我们参观的上海几所著名特色校,他们都进行了大量的教改实验和探索,开展了“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创造教育”、“和谐教育”等各种各样的特色教育,从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等入手,既做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具有学校的特点与风格,收到了突破一点,带动全面的效果。

上海嘉定一中,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学校。60年代是上海市文教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80年代是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集体;1997年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是一所与时俱进、充满生机、面向未来、持续创新的学校。他们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继承、借鉴、创新,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与人才,从小到大全面管,人脑加电脑加网络。他们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很有特色。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所有学科教学中进行;二是作为一门特定的必修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经过几年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做法,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取得了“尝试”的体验。“研究性学习”,为学校倡导学生主体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自主发展,学有所长”创造了条件。上海建平中学以优秀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秀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

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为重点,促进全面育人,倡导“我能行”教育;上海闸北八中开展“成功教育”,走“参与求体会,创新求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与风格,都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在重视特色教育的同时,他们普遍重视校园环境的优化和教学设施的配备与完善。每一处学校都注意用伟人铜像、题词来激励学生学习与发展;学校的各种设施都非常齐全,充满了现代化气息。计算机、语言、自然、史地、音乐、美术、书法、劳动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并配有体育馆、阶梯教室、学生餐厅、塑胶跑道和草皮体育场,以及藏书刊万余册的学生图书馆、阅览室和较完备的音像资料编辑演播系统。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和效仿。

三、“把孩子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成功教育”的真谛

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认为,改革无止境,创业无止境,“改革者”不是“守业者”,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是改革者、创业者应取的态度。他提出,要让学生成功,必须先让教师成功。要用成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训和提高教师。所以一整套让教师“成功”的计划在闸北八中逐一实施:师徒制,让能力强的带能力弱的,而不论年龄谁大谁小;定格研究,为每位教师实录一堂课,让教师通过录像来自我解剖,仔细分析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开展“教师发展方向研讨会”活动,帮助教师总结教育经验,发扬教学特色和发掘教改潜力……

刘京海最赞赏的一句话就是:“把孩子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这句话道出了“成功教育”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真谛,反映了“成功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这也就是“成功教育的”方法论。刘京海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教育改革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他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力以及善于借鉴和吸收的本领。他特别擅

长利用“外脑”,改造他人的经验,发展他人的理论。

他大力提倡校园“三种文化”:一是反思的文化,即要善于总结前人的、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刘京海认为,反思是取得低水平的经验甚至是失败的教训,提倡反思文化在于帮助师生寻找前进的拐杖。二是“大气”的文化,即建立互为依存、相互信赖、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刘京海认为,提倡“大气”文化,不仅有利于纠正市场经济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成心胸豁达的健康人格,为追求成功形成一个必要的和谐氛围。三是梦想的文化,即帮助师生树立成功的理想。这种梦想是站在现实的起点上,对未来发展做出合乎规律的思考而提出自我实现的目标。刘京海认为,理想是行动的先导,梦想是追求成功的动力之源。他主张人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

闸北八中的校园里,矗立着一块用钢丝编制而成的巨幅屏牌,上面缀着12个鲜红的大字;“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奉献自我”。这是闸北八中的校训,其实,它正是成功教育的精髓。刘京海,就是这12个大字的身体力行者。

四、几点思考

从上海几处特色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来看,今后我们的学校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质量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习中做到学而不厌,锐意进取,潜心钻研,勤于探索,把握教育规律,提高自身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3、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让全社会支持、关心教育事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证。

4、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共性,也有差别,要区别对待,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开展。

5、深刻领会“减负”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45分钟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把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及辅导流程。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6、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学校要把计算机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使教学手段现代化,从而步入轻松的素质教育轨道。

总之,只有创新思路,精心打造学校教育的特色与风格,我们的教育才能充满生机,我们的学校才能充满活力,创出牌子,创响声誉。

第三篇:考察体会

邦我搞一个总结,昌吉州卉产业培训班学习总结

李开花 下午 14:50:17

由昌吉州林业局主办,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承办的昌吉州花卉培训班6月24日一7月3日在云南昆明举办,林业大学对此次培训班十分重视,安排黄海泉,王锦等国内花卉业知名专家学者从国际花七

李开花 下午 15:07:12

卉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国内花卉培肓,生产技术管理䓁各项管理技术要点给予学员深入浅出的讲解,学员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能根具本县巿的花卉发展状况,积极发言交流,总结写好后根据总结内容再改一份玛纳斯县小组赴西南林业大学学习体会一同发给我。大致搞一下,不要费你太多精力。

第四篇:考察体会

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一)2010-10-08 杭州网

洪庆华(建德市委副书记、市长)

这次到上海、苏南考察收获很大,回去以后重点围绕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和产业转型在五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大力度推进土地整理和农村住房改造。在完成市域总规和土地利用总规修编后,大力度推进土地整理和农村住房改造是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只有把这两项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保证土地利用空间的实际落地和城乡区域统筹的可持续推进。二是认真实施区县协作发展工程。做好借力发展、协作发展这篇大文章,重点推进工业和服务业主平台建设,考察中已与协作单位江干区、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进行了初步沟通,双方都表示要按照“提供土地和发展空间与城区协作开发”的思路,大手笔推进我市产业集聚和提升。三是积极做好中心镇培育小城市工作。最紧迫的任务是积极引进合作单位参与中心镇新城建设和农村住房改造,从而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四是切实保护好人文、生态资源。人文、生态资源是建德最核心的资源,其价值将随着城乡统筹的推进越来越显现出来,要把保护好人文、生态资源作为城乡统筹的基础性工程落实好。五是认真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按照加快融入、统筹发展这个主题,把“十二五”发展规划谋划好、编制好。

郑荣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湖区委书记)

此次随杭州市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时间虽短、收获很大、感受颇多,特别是四地市超前的理念和规划,开拓创新、敢想敢干的精神,做强做大的气魄,抓发展、抓落实的力度,强县市、强平台的战略,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力和推动力等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使我们找到了新的差距、新的感触,激发了新的激情、新的冲劲。

我们将以这次学习考察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西湖区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一是做强产业。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构建以总部楼宇经济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今年文创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27%以上,旅游经济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1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50%以上。二是做实平台。进一步做强做实三大科技园、三大文创园、五大新区、六大综合体,并在高、精、尖,即高强度投入、高效率产出,精细化管理和发展尖端科技上有所作为。三是做大项目。一方面要做大已有的成长性较好的优势企业,另一方面要招引大项目,以此来推进转型升级。四是做优服务。要求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创新办法、敢于挑担,克难攻坚、解决问题,把规范与服务、程序与效率统一起来。五是做出特色。展现一流生态、优美环境,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为实现首善之区和全国最美丽城区的目标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六是做足干劲。进一步动员全区干部发扬拼命干、不放弃、特别能、争一流、负责任的西湖创业精神,激情创业,永不满足、永不停步、永不僵化。

张耕(高新区(滨江)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四天四地密集的学习考察,感受颇多,深受启发。特别是苏南四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标准的发展定位、以改革促发展的发展路径、高强度政府投入的发展举措、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以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新区(滨江)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赶、超”的切入点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杭州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发挥我们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结合我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市场引领、创新驱动,着眼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发展服务外包、物联网、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光伏太阳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产业链的规模优势和价值链的高端优势。一是构筑大平台,在现有1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好物联网产业核心区、中国互联网经济示范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二是发展大产业,力争在“十二五”末期,打造1个千亿级、2-3个500亿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是招引大项目,重点培育和引进华为高容错计算机、阿里巴巴云计算、华为三康下一代互联网设备、正泰智能电网设备等能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四是培育大企业,认真组织实施好“7823”企业培育工程。

徐文光(富阳市委书记)

苏锡宁地区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县域经济强,富阳深感压力很大、责任很大。为此,我们将把深入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与落实这次学习考察收获体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富阳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真正在五县(市)中发挥龙头作用。一是完善战略规划。我们将坚持原有战略的坚定性、规划的持续性,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同时,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深化完善战略规划,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事关富阳发展全局的大项目,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二是突出转型升级。在政府转型上,将深化完善工作运行、资源配置、考核奖罚、监督管理、基层基础等五大机制,努力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城市转型上,将重点抓好“山路”、“水路”建设,顺藤结瓜,加快“山路”科创园、文创园、高教园和“水路”东大道城市“小客厅”、新沙岛城市“绿心”、东洲岛头城市“大阳台”等建设,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产业转型上,将重点抓好“三个两”产业平台建设,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江南造纸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战略产业的扶持培育,打造产业集聚区,推进产业高端化。三是扩大开放合作。我们将紧紧抓住杭州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机遇,充分利用即将建立的区县协作机制,全面发挥富阳在资源、环境、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在产业、设施、技术、人才、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协作区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7月11日至14日,市委书记吴天君、市长马懿率领党政代表团赴成都、长沙、合肥考察。图为郑州党政代表团在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本报记者 李利强 摄

7月11日至14日,市委书记吴天君、市长马懿率领我市党政考察团赴成都、长沙、合肥三地学习考察。吴天君在考察中指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要在四个方面做真功、求实效:认清自己,切实增强危机感;找准自信,切实增强紧迫感;明白责任,切实增强运作能力;重点超越,切实增强工作推进力度,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责任、更好的担当、更实的措施,努力赶超先进,持续加快发展,全面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

市领导白红战、李秀奇、胡荃、高建慧、郭锝昌、孙金献、薛云伟、王跃华、张建慧、姚待献、张延明、刘东、马健、张学军、张建国参加考察活动。

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随团考察。

考察团一行日夜兼程,先后参观考察了成都、长沙、合肥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实地感受这三个省会城市的火热建设场景和良好发展态势。在成都,考察团马不停蹄地参观了成都规划馆、天府软件园、成都传化物流基地、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基地,全面了解成都市在“三位一体”、“四态合一”、“产城融合”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规划建设方面的思路举措,详细听取成都市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世界生态园林城市的先进经验,现场感受成都市全面推进区域现代化的超前思维和宏大气魄。在长沙,考察团参观了橘子洲生态文化公园、大河西“两型”社会建设先导区规划展示馆、梅溪湖国际服务区、宁乡县关山村、三一起重机产业园、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切身体验长沙市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国际一流产业龙头培育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在合肥,考察团先后造访了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熔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江汽轿车基地、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滨湖新区和天鹅湖黄金海岸,系统学习合肥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城市开发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每到一地,考察团成员都实地学习感悟三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认真查找我市在城乡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深入分析郑州的比较优势,反复思谋立足岗位加快推进郑州发展的方法措施。一路走来,大家普遍觉得,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印象深,感受多,发展压力倍增,思想触动很大。学习考察途中,考察团还挤出夜间休息时间召开座谈会,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负责人谈感受、话心得,研究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学习考察收获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推进工作的实际行动。

吴天君在考察中指出,面对周边省会城市和全国先进城市的强劲发展局面,对比他们在快速发展中展现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后劲,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差距,切实改进工作,从四个方面下大力气、练真功夫、谋求实效。

一要认清自己,切实增强危机感。对照此行学习考察的先进城市,我们明显感到,在发展理念、工作机制、产业提升、开放带动、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等许多方面,郑州已经落后。主要表现为:战略性谋划不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慢;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强力推进工作的精神明显不足等。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清醒忧患意识,正确认识差距,深入分析原因,学习先进找方法,咬定发展不动摇,努力在全国找坐标、在中部求超越、在河南挑大梁,以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效,全面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

二要找准自信,切实增强紧迫感。在正确认识差距的同时,我们也应理性地看到,无论是郑州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大发展,还是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的持续发展,以及新世纪以来郑东新区的创新性规划建设,无不彰显着郑州人的开拓精神、创造精神和实干精神,这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而且,随着郑州都市区规划蓝图的确定和发展内涵的丰富,我们理清了郑州都市区未来3~5年的发展路子,细化了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功能区分和空间布局,站位更高,层次更清,谋划更科学,目标更清晰,我们理应从中找到更大的自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规划、计划把工作做细做实。

三要明白责任,切实增强运作能力。按照《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纲要》确定的框架体系,各地各部门要找准自己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位置、责任和担当,以敢为人先的胆略,以勇争一流的气魄,敢负责任,敢担风险,讲究方法,科学运作,锲而不舍地推进发展。

四要重点超越,切实增强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市委确定的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全力打造“一区两城”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学习先进中把握关键因素,重点从四个方面谋求超越:一是在城乡统筹发展上求超越,要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六个切入点工作,巩固扩大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城乡统筹,让郑州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富足幸福;二是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上求超越,要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推进各种交通方式的立体互动发展,打造更具辐射带动力、更高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三是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上求超越,要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高科技高成长性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重组改造步伐,同步推进战略支撑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在城市形态风貌建设上求超越,以“六旧九新”片区改造开发、城市次中心建设、纵横轴线区域改造提升、新组团起步区、“两环十七放射”、十条快速路、生态廊道沿线开发建设为重点,力争用3~5年时间,营造出充分展现大都市风采的现代城市形态风貌。

吴天君强调,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学习先进,赶超先进,全力以赴,推进发展。要牢记责任使命,敢于担当,勇于超越,付出比别人更大的艰辛,承担比别人更大的风险,坚持比别人更高的工作标准,采用比别人更大的工作力度,落实推进措施,落实发展责任,用务实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开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新局面。

——赴深圳、香港、上海等城市考察学习体会

中共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袁 周

2008年5月9日至5月29日,我参加了中组部第105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班(第一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专题班)的学习考察。第一阶段分别在深圳、广州、中山市听讲座和现场教学;第二阶段在香港学习考察;第三阶段分别在上海、苏州、昆山市听讲座和现场教学。这次学习考察时间虽然短,但收获很大,既系统地学习了规划理论专业知识,又在实证分析、实地考察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当前,贵阳市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我们在城市规划中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率先发展的深圳、上海、香港等城市都曾经历过,借鉴其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教训,可以使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少走弯路,减少“试错”成本。在学习考察期间,我结合贵阳城市规划工作实际,重点对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以城市发展战略为核心,在更广阔的时空域中为城市发展准确定位。城市规划实质就是城市发展战略在地域和空间的落实。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重点和核心是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具体体现为城市的发展方向、形象定势,而形象定势是由时空域中的城市定位决定的。此次学习考察的重点城市都高度重视城市发展战略的确定。如上海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总体发展战略。将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按照“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发展战略构想,将城市发展定位由“改革开放的先发城市”进一步明确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并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城市”。香港则提出“国际金融中心、大珠三角地区的商业中心、国际/区域交通枢纽、汇聚优秀人才”的发展策略。这些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是科学规划的前提,体现了前瞻性和超前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共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战略,围绕这一目标,我认为可将贵阳市发展定位为三个方面:

(一)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省会城市,是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特大型城市。将贵阳市定位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决定的。从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是分区域和有梯度的。贵阳市不仅是贵州省的省会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云、桂、川、湘、渝经济区域的特大型城市之一,在区域经济活动中对邻近五省、区、市具有强力辐射作用,又受到五省、区、市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当前,东部发达地区已进入城市群发展阶段,象广州与周围的佛山、中山等城市已连成一片,并与深圳、香港等城市形成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杭州、昆山等城市相隔仅有几十或上百公里,区域内各城市按比较优势发展,形成各自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分工,城市间功能不同,互为补充,使长三角经济规模化集群发展。从贵州邻近省、区、市看,广西有南宁、柳州、桂林、湛江等大城市支撑发展,四川有成都、泸州、内江等大城市支撑发展,这些城市形成各省较为完整的城市体系,支撑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观贵州省则是一个缺少大城市体系支撑的省份。全省除贵阳是城市人口超100万人的特大城市,遵义是城市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外,其余城市不论人口、规模、经济总量都难以起到带动辐射作用。可以说贵阳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特殊、作用特殊。如果不充分发挥贵阳作为西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不仅贵州经济难以跨越发展,西南地区整体区域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和制约。因此,将贵阳定位于西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大中城市带动战略的部署,突出贵阳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做表率、走前列”,努力辐射带动全省的发展,主动在西南地区各大城市中找准发展定位,突出比较优势加快发展。

(二)东盟、泛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结点城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现代经济已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呈现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我国高度重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国际合作上看,我国与东盟各国加强了联系和交往,中国-东盟经济体正在逐步形成。从国内区域发展看,长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已成为领跑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努力促进成渝经济圈发展。各经济区域有自己的专业分工,随着区域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经济区、经济圈之间的合作将日益密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贵阳作为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历史上贵阳一直是西南地区陆上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贵阳至广州两条快速通道的加快建设,兰州经成都至贵阳的快速铁路抓紧立项,黔渝快速铁路、黔滇快速铁路和滇黔高速公路将贵阳与重庆、昆明联为一体,形成了贵阳向北联结成渝经济圈通西北的快速公路、铁路网,向西经昆明、向南至广西联通东盟的高速公路网,向东通广西、广东至香港横贯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六条快速通道。三个经济区(圈)虽互不联通,但联通三大经济区(圈)的通道呈“十”字形交汇于贵阳,使贵阳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贵阳将紧紧抓住国家产业和交通布局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大交通带大物流,以大物流促大产业,通过加快二戈寨物流园、扎佐物流园等物流园区的发展,使贵阳市迅速崛起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特色产业中心。同时,加快推进龙洞堡航空港建设,抓紧规划开阳港建设,尽快在贵阳形成水陆空立体物流运输网络。

(三)中国避暑胜地及夏季旅游目的地。贵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气温温差较小,年平均气温在14℃至1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在24℃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6%至83%左右,年均风速2.2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同时贵阳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中心城市之一,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风景名胜区9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黔灵公园、花溪公园、天河潭、息烽集中营、开阳南江大峡谷、修文阳明洞、青岩古镇等景区(点)已在全国或者省内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春,人居舒适”的面貌已经呈现。加上多彩贵州“公园省”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贵阳作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对周边地区旅游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完全有条件依托城市气候及旅游资源、市场优势,倾力打造“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城市旅游品牌,使贵阳成为中国避暑胜地和夏季旅游目的地。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动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工作。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和发展的价值取向。这方面深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很好的启示。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化进程迅猛,为有效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分流人流、车流,深圳提出了多组团带状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从实际效果上看,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深圳街头的交通拥堵现象也不明显。而上海在建设浦东新区的过程中,曾片面追求气派,一些城市主干道宽度达120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拥堵的问题,但客观上也造成道路两边人群的物理隔离,这也是浦东新区多年来人气不旺、商业难成气候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说是城市规划的局限。当前贵阳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城市发展不可避免地遭遇诸多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特别要深入研究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找准切入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着重针对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制约本地区长期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重大问题,整体、健康、有序地推进城市发展的各项工作。要坚持和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遵循以人为本,群众利益为重的原则。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规划为谁”和“怎么规划”的根本问题。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教育、科技、文化、民生、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加快“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环境。要明确建设时序,建设项目一旦批准,应督促建设单位先行开工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首先开工沿路的建筑物,尽快形成城市街道景观。

(二)把握分区开发、错位发展的原则。要按照 “三轮驱动”的城市化发展思路,努力推进老城区稀化、美化,提升形象,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金阳新区要按照“行政办公、居住、文化和高新技术为主”的规划加快开发建设,与小河、花溪、乌当等区域错位发展。三桥马王庙片区作为联接金阳新区和老城区的重要区域,要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优势,改造重组区域内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或引导其通过“退二进三”实施搬迁,使该片区成为全市第三产业发展中心。龙洞堡片区要以建设“临空经济区”和贵阳南大门为目标,形成继金阳新区后第三个中心组团。修文、开阳、清镇要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和特色经济,成为贵阳特色经济的主要基地。

(三)突出地域特色,开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原则。要结合“拆除违法建筑”活动,加强高层建筑群、沿街建筑、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南明河沿岸以及城市主要出入口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加快制定城市景观导则,明确城市主要景观轴线和城市主要节点的城市设计,使贵阳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凸显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以构筑现代化城市路网为龙头,拓展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路网是城市各项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载体,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先导和龙头地位。联系贵阳实际,在城市规划中,首先要规划好城市路网,对道路设施的规划,除了城市规划所确定的交通流量测算之外,还应考虑三个因素:

(一)要从构筑贵阳城市经济圈的高度,确立综合立体交通城市的框架。为对接上海发展,宁波投资修建了杭州湾大桥,为促进沪宁杭经济互动发展打下了基础。当前,我市面临省委、省政府实施通道经济的重大机遇,贵阳至广州两条快速通道正抓紧建设,贵阳与泛珠三角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更加便捷。同时,黔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镇胜高速公路即将通车,黔渝、黔滇高速铁路正抓紧进行前期工作,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年内就要通车,我市将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构筑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使贵阳东进西出、南拓北连,为我市实现城市新一轮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我们还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与安顺、黔南、毕节等地州市加强合作,加快贵阳到清镇、清镇到织金、修文到金沙、息烽到金沙、开阳到瓮安高等级公路及小龙经济带城市通道建设,形成连接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快速基干城市通道,构建一个空间形态比较有序、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共享、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体系。

(二)要立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强力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此次学习考察可以看出各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快路网建设,这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城市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香港在上世纪突出抓了青马大桥、青屿干线、大屿山公路、大榄隧道等工程,将整个香港岛连成一个由城市路网有机联结的整体;上海提出将实施“越江工程”,即到2020年,跨黄浦江修建23座大桥,使黄浦江上桥梁密度达每隔两公里就有一座大桥,解决浦东和浦西交通不便、城市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贵阳老城区目前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发展空间狭窄、道路建设总量不够、路网结构不合理。从城市空间上看,贵阳虽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城,但城市建成区仅129公里。从道路总量上看,国家规定城市道路密度规范值为3—4公里/平方公里,但贵阳道路密度为2.86公里/平方公里,还没有达到规范值的下限;从人均道路面积看,一般来讲,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不到10平方米以上就很难畅通,而贵阳只有5.44平方米。在结构上,没有形成通畅的内外循环系统,很多过境车辆要穿过中心城区,加之有像北京路、延安路这样的断头路,要素流动更加不畅。因此,我们首先要着力拓展城区面积。当前一方面要加快金阳新区建设,尽快形成“双中心”城市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快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建设环城高速公路将把三环以内的贵遵、贵新、贵黄高速公路分别向北、东、西移出城市规划区,形成4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和400万人聚集的空间,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其次要按照“畅通工程”规划,尽快实施“三环线十六射线”城市道路骨干路网系统规划,建设北京西路、花溪二道、油小线、贵金线、清金线、麦修线等城市快速通道,通过路网将老城区、金阳新区与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联通,并进一步形成与清镇、修文、开阳、息烽联通的快速通道体系,构架支撑贵阳发展的完整的路网结构。

(三)要着眼于提升城市形象,探索建立城市生态交通模式。城市规划设计大师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的通道、边缘、地域、布点、地标是构成城市表层形象的五大因素,通道本身的形象是基本因素,并直接影响其他四因素的构成。目前,香港、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十分重视城市道路可视范围内的景观整治。在我市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的类型、绿化方案和机动车、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协同度等都必须精心设计。当前,我们要做好机场路、花溪大道等城市主要出入通道和中华路、遵义路等重要城市干道沿线的街景整治、立面设计,对广告、绿化和交通进行整治,通过加强管理美化城市形象。

四、以最大限度地集约、节约用地为要求,为贵阳未来发展留足发展空间。城市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城市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香港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城市,但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了集约、节约用地意识。据香港规划署前署长潘国城介绍,香港现在中心区有72平方公里,人口为123万人,人口密度为1.7万人/平方公里,整个香港岛现有土地约1100平方公里,其中约23%可用作城市建设用地,目前香港岛已聚集人口700万人。针对人多地少的现状,香港确定了高密度发展的城市规划思路,将中心城区很多山地、坡地都开发作为居住用地,而且住宅楼以高层为主,最高的住宅楼达60多层。高密度发展促进了香港的集约开发和节约用地,目前香港还有近180平方公里土地可用于城市建设,这为香港今后的建设储备了土地和发展空间。香港是中国城市的缩影,其集约、节约用地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贵阳借鉴。贵州是一个无平原支撑城市发展的喀斯特地区,城市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可谓寸土寸金。贵阳目前城市人口160万人,但中心城区土地面积仅80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2万人/平方公里,这样的人口密度在世界城市中都是少有的,但我们在规划中的集约、节约用地意识仍待进一步加强。像金阳新区以前的许多城市道路就设计了500米的绿化轴,对建筑物设置了12米的限高线,我们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及时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减少了绿化用地,增加了高层建筑用地。今后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千方百计集约、节约用地,鼓励建设高层,增加建筑密度,为市民提供户外活动空间,为子孙后代留出发展空间。

五、以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特色为旗帜,在建设和保护中焕发城市灵气和魅力。个性和特色是城市规划的生命。这次考察使我们感受到香港、上海、深圳等城市强烈的现代化大都市气息,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些城市现代化特征过于雷同,处处高楼林立,城市淹没在钢筋水泥森林之中,能体现城市特色和个性的建筑不多,千城一面现象较为严重,这也使我们感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贵阳作为欠发达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有后发优势,不能亦步亦趋,东施效颦,而应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构筑独具特色的贵阳城市形象。

(一)突出贵阳山水林城的城市生态景观特色。经过多年的建设,贵阳已初步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景观体系,但由于城市面积过于狭窄,城市建筑挤占了我们的生态空间,使贵阳人有“身在林城不见林、身在山城不见山”的缺憾。以后我们要按照老城区稀化的原则,对老城区只拆不建、多拆少建,加大山体公园建设进度,努力抓好城市立体绿化、南明河长治久清等工作,使城市显山露水透绿,彰显生态文明城市的独特魅力。

(二)发掘和保护特色民俗、历史文化资源。一个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贵阳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市区内的甲秀楼、文昌阁、忠烈宫、阳明祠等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比较专业的保护。今后要在继续保护好这些历史遗存的同时,收集、研究、整理和恢复当地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通过举办中国避暑季系列活动,向海内外展示贵阳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充满独特魅力的城市特质。同时,做好城市文化的创新式修整复兴。如苏州在对“十全街”进行改造时,将当地房屋按照质量分为三类:质量较好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的房屋在外貌整改后予以保留;现存较好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房屋经修缮后加以利用;确无文化价值的破旧危房及近几十年来乱搭乱建的违法建筑予以拆除。十全街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在全球化、信息化风格迅速普及、新型建筑材料快速更新的大潮下,城市在保持区域特色、传统文化特色和自身魅力方面积累了经验。我市在推进民俗博物馆、步行街等的建设时,要借鉴苏州市的做法,高度重视民俗特色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通过建设一个项目,保护一批历史文化建筑,改造一片城区,体现出贵阳的城市民俗文化特色。

(三)全方位地设计贵阳城市的信息标志及识别系统。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信息标志、个性特征。为了使现代城市有一种个性之美,就必须使城市具有既符合国际规范又有自己风格的各种信息标识和识别系统。如城市的行道树种、花草、路灯、路牌、邮箱和各级政府、公司的牌名等。我市近年通过评选并宣传市树、市花等,强化了城市信息识别系统。今后在城市建筑中,可结合贵阳石材丰富的实际,用石材代替磁砖、玻璃幕墙等,形成贵阳城市建筑的特有风格。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对城市信息标志及识别系统进行构筑,使城市大到城市色彩,建筑风格,小到每一根电杆、每一个垃圾箱,都能体现城市的独特个性,散发出城市特有的文化味。

六、以发展轨道交通为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瓶颈”制约。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城市都面临拥堵问题,但同时又限于土地空间不足,仅靠发展道路交通已难以解决城市拥堵难题。为此,发达城市正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从这次考察的城市看,香港2005年轨道交通长度达204公里,2007年每日出行人数为152.2万人,35%的香港人选择轨道交通作为出行工具。香港政府提出使70%的住户和80%的上班人士可在1公里内搭乘港铁的目标,并相应规划2016年使全港轨道交通长度达280公里,客运量市场比例增至43%。深圳市提出加快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今年正在动工建设5条轨道交通线路,确保2011年形成177公里轨道交通,2020年形成614公里轨道交通。上海市2007年轨道交通长度已达234公里,日均运送客流为280万人次,今年将继续推进5条轨道交通建设。按照规划,到2012年上海将累计建成500公里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使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达40%以上。苏州城市人口虽然只有68万,在今年也动工建设了轨道交通。贵阳受特殊地形的影响,城市道路的增加和拓宽比其他城市更为困难。城市规模在扩大,交通的发展速度与城市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城市交通总是被动地去适应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贵阳经济的迅猛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成倍的增长,这使得原本就十分拥挤的交通状况更加严重。而通过轨道交通进行主动引导,使城市交通适度超前发展,引导核心区的人口向新区聚集、向周边地区疏散,可加速边缘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核心区的现代化进程。从考察城市的经验来看,轻轨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激活了沿线地区的经济。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轨道交通3/4的投资将集中在中国,轨道交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解决贵阳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在于轨道交通。我们已经完成了白云经金阳、老城区至龙洞堡,乌当经老城区至花溪的“X”型网线规划,下步要设立专门机构,抓紧推进沿线土地控制规划编制、线网规划环评报告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和总体设计安排等准备工作,抓紧按程序报审,尽快启动实验段工程,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七、以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为工作目标,增强城市亲和力和凝聚力。正如人不可能仅仅是“经济人”一样,一个城市也不能仅是经济发达、产业发展、城市设施完备等硬件设施的组合,还应满足生态、治安、福利、公共服务、人际氛围、人文社会等软环境的和谐宜居需要,其落脚点是满足人在城市生活的良好感受和促进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一)建设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类有着近山、亲水、回归森林的本能需求,山、水、林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景观要素之一。香港是一个依山傍海、城市可利用地不多的城市,但近年来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2006年,香港在新界天水围建成并开放了占地约61公顷的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一方面作为补偿天水围新市镇发展所损失的生态环境而建造的生态缓冲区,同时又结合了湿地的天然美景和展览区的精湛展品,将这一生态缓冲区提升为一个世界级的生态旅游景点。另外,香港充分发挥依山的特点,由政府出资在城市周边的山坡修建了麦理浩径、卫奕新径、大屿山径、小榄山径等登山路径,总长逾230公里,各登山路径相互联通,方便市民从城市各处登山。登山路径的修建,既为市民提供了健身场所,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观景的去处,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游客专程到香港登山,使香港成为亚洲登山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地。贵阳作为世界喀斯特地区森林资源保护最为完好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山、水和森林景观资源,应借鉴香港的做法,在城市规划中将山、水、林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创造富于魅力、个性独特的景观。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后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理念,遵从自然,遵从文化,将山水地形、森林景观与城市整体布局相结合,将自然生态系统及多种生物引入城市规划,从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描述的人工艺术与自然景观“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的境界。

(二)营造贵阳特色的城市文化氛围。文化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灵魂。从贵阳来看,当前要注重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是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按规划有序推进金阳新区文化山项目建设,配合抓好省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贵阳的硬件设施建设比较晚,但也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加科学地构筑现代文化设施。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我市正尝试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引进民营资本进行建设和经营。二是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城市规划服务于城市定位,最终目标是打造城市形象。上海为了打造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影响力,目前正举全力筹备2010年世博会。贵阳通过举办避暑季系列活动,城市知名度得到了提高。从规划角度讲,我们举办避暑季活动时要与“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的城市品牌形象有意识、有机地、科学地结合起来;要让市民普遍受益,与推进城市景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要让民俗特色文化得到弘扬。

(三)营造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氛围。城市规划必须充分考虑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香港由于人多地少,50年代曾出现居民“一房难求”的局面。香港政府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推出了公营房屋计划,又于1976年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1987年推出长远房屋策略。主要是由政府统一修建公屋,对年收入不足2.2万元的家庭提供公房,对缴纳公房租金仍有困难的,政府可免收其租金。年收入高于2.2万元又没有能力购置私人楼宇的家庭,政府将劝其退出公房购买居屋(居屋由政府统一修建并限定价格、面积和利润)。通过一系列举措,香港很好地解决了市民“住房难”问题。当前,我们要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六有”民生计划体现在城市规划中,特别要加大“住有所居”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满足城市居民安居乐业的梦想。

八、以建设最适宜创业城市为发展追求,合理规划建设城市生态产业体系。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没有发达的产业体系作支撑,城市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快城市化进程也成了一句空话。合理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并相应做好城市产业用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这次考察中,各个城市都十分重视产业发展,都将产业的发展落实到了城市用地规划上。上海规划了六个产业发展园区,特别是新竹高科技园区,并根据发展需要将规划面积由20平方公里、40平方公里调整到200平方公里。随着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必须将产业发展放在城市规划的首位,高度重视城市产业用地规划工作。

(一)合理规划并预留城市产业用地。深圳市根据产业发展计划,编制了工业、物流、金融、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等一系列产业空间规划,并相应明确了保障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效益型城市理念的城市增改用地规模。以产业繁荣城市经济,以产业促进就业。上海市目前是典型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但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了二、三产业并重的发展思路。贵阳在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中,必须将第三产业发展放在首位。现在我市发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方面规划水平滞后,但“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留出金融区用地、文化产业用地、CBD用地、物流园区用地,特别要抓好重点商圈、区县商业街区、特色商业街、中心城镇商业中心四个层次商业设施规划,加大重点商圈、商业街的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要进一步细化规划,使服务业发展有“规”可循,促进我市服务业高起点健康发展。同时,由于贵阳有较好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将二、三产业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产业空间布局中要重点加强我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化工、生物医药等工业园区规划,特别要结合我市磷、煤、铝等资源优势,做好磷化工、煤化工、铝加工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提前预留充足的工业发展用地,为工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努力促进产业与城市的和谐共进。从规划角度来说,工业区是由包括厂房、仓库、动力和市政设施、维修和辅助企业、综合利用加工企业、运输设施、厂区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实验中心和卫生防护带等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建筑和设施组成的综合体,便于集约土地和集聚发展。苏州工业园不仅布局了工业上下游企业及辅助设施,还合理布局了房地产、金融业、餐饮服务业等服务业项目,使工业区不仅是单纯的工业聚集发展区,而且是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城市功能区。广州科学城在规划和建设中既布局了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房地产,也考虑了高新产业发展用地,产业与城市共同推进。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借鉴这些做法,在推进高新区拓展、小河至花溪孟关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科学制定园区规划,对服务业、居住区等进行集约布局,使产业园区成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区。

九、以最严厉的环境保护为手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次考察的城市的管理者都认为,当前最难最重的任务是环境污染的治理。如香港为解决污水直排污染海水问题,启动了“净化海港”计划,从2001年起投入81亿港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现仅有75%的污水经过处理。预计在2009~2014年还要投入80亿港元,才能使污水得到全部处理。贵阳的美,美在山、水、林,这是贵阳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是城市发展的最大资源。作为后发城市的贵阳,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样的发展代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一)强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生态发展用地保护,既可提高当代人的环境福利,又为后代人预留了发展空间。深圳在城市规划中,将48%的土地预留作为生态发展区用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我们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科学规划并明确城市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综合平衡各区域的发展。要以贵阳森林覆盖率达到50%为目标,严格执行城市绿线保护制度,对一、二环城林带进行严格保护,对违法占用林地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两湖一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要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安全战略研究和规划的编制,通过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供水设施建设,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二)多管齐下加大治污减排力度。广州针对工业排放、水污染、空气污染三大难题,探索出“电脑、外脑、人脑”的破解思路,通过“市长、市民、市场”三条途径,采取了五项措施,实现了“三口气”(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生活用气)咽得下去,“两股水”(流西河、东江等饮用水源及珠江的景观水)看得下去,“一种声音”(噪声)不听、“一类物品”(固体废弃物)不见的城市环境效果。贵阳市也应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当前要结合城市规划修编,对三马片区、花溪、龙洞堡等重点发展区域的污染企业进行用地调规,鼓励其在原地块“退二进三”进行搬迁,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要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规划和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示范,充分发挥环保基础设施的环境效益。加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力度,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对园区企业做到“不环保、不审批;不达标、不排放”,引导实行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进行限期治理。通过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和空间,确保建设一批效益更好、污染更少的优势项目,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同时,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使贵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十、以强化规划“刚性”为保障,着力提升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城市建设中,政府最大的责任是规划。一个好的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纲领,也是城市管理的依据,更是城市竞争的资源。这次考察的城市无不高度重视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我们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合理地搞好城市规划,聚集城市发展,扩展区域空间,合理调整战略布局,努力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一)发挥城市规划的先导作用,注重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如深圳根据产业转型的需要,分别做了工业、物流、金融等产业的布局规划,并进行了土地利用效益控制。贵阳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加快白云麦架高新技术产业园、扎佐医药工业园、小河-孟关先进制造业基地等的规划和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同时,要结合贵阳铝、磷、煤资源丰富,重化工业有一定基础的实际,根据环境容量做好产业用地规划,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和环保产业,禁止发展“三高”产业,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更清洁的经济效益。

(二)确立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增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当前,出现“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原因,一是有的规划本身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受“长官”意识影响,一些“不懂、不听、有权”的领导动辄对规划随意改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一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必须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经通过,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改动。同时,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迅猛,任何人都不可能预见到十年、二十年甚至难以准确预料

一、两年后城市的发展,这客观上要求城市规划要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二是加强领导干部规划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这次中组部将经济管理研究班明确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专题班,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大家作为城市管理者特别是市长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集中时间对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系统学习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论知识,感到收获颇丰。建议今后多组织这样的学习考察,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规划意识,达到提高决策水平,自觉维护规划权威性的目的。

考察的这几个城市都不把城建城管看成一般性的工作,而是看成对外开放的硬环境、硬任务,在他们眼里,环境效益就是投资效益,投资效益就是经济效益,优美的城市环境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竞争要素,他们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的“三高”方针,完全渗透到城建城管的方方面面,使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实实在在的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我市与他们在观念上、运作的机制上、风格特色的突出上和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上等都存在着很大差距,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体会和学习。特别要学习他们那种“不求大,但求精”的精品意识和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这是一个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水平的重要思想基础。要学习他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说了就算,定了就干,按期完成,再大的困难也不变。要学习他们管理细、要求严的工作态度。从栽什么样的树种、安装什么样的路灯这些细微之处入手,各级领导亲自抓,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使城市的环境年年有新变化。要学习他们在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等方面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划、设计、管理要一流,才能有一流的绿化、一流的亮化、一流的净化。要学习他们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城市。高效益经营城市,可聚集城市建设资金,高水平管理城市,可提升城市形象。要学习他们不仅舍得投入,而且对投入资金要严格把关、严格监督,确保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的效益。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可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加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强化了我们对一些观念的理解和领悟。

(一)发展城市就是最好的发展经济。这次考察的几个城市,他们城市建设框架的拓展,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居民居住质量的提高,既是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也为经济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刺激和拉动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城市的发展需要经济力量的支撑和推动,同时也对经济发展产生着强大的反作用。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和各类资源的有效经营和运作,能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升值,并带动工业和商贸业的繁荣,产生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的推进有利于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人口集聚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反之,城市规划建设的滞后将会严重阻碍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产业和人口的数量集聚和质量提升,严重影响城市综合经济效益的增长。从这一意义上讲,发展城市就是最好的发展经济。

(二)城市形象就是最好的综合实力体现。现代城市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还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形象的竞争,城市形象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这次考察的几个城市向人们展示良好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他们的综合经济实力,也很好地展示着他们的文明素质、环境质量、观念意识、政府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人们感受大连、成都、烟台、青岛、威海、绵阳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来自对这些城市良好形象的视觉感受。这种良好的视觉感受造就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创业决心,造就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契机,增强了这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促进城市发展是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城市发展是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所有城市工作的最终目的。城市建设必须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制定明确、切合实际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保证城市建设紧紧围绕这些战略目标进行,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服务,才能使城市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大连市把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其功能定位为技术先进的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东北亚的商贸、金融、旅游、信息中心之一,围绕这一发展目标,大连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加快改造旧市区,全力建设新市区,拓展和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显示出了年轻城市多姿多彩的风貌,体现了城市建设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宗旨。

(四)改善和优化城市环境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环境营造就是改善和美化环境,这是城市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21世纪的城市不仅需要有完美的公共设施,还需要有更加美好的环境和更加开阔的空间。营造城市环境主要是发挥公共投资的作用,提供满足需要的公共物品,如道路、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以利生产、生活。营造城市环境重在处理好人工建筑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要大规模、高水平地绿化、美化、净化城市,使城市成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和流动的风景线。特别是绿化,它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支撑点,是城市综合环境素质的重要内容,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绿化标准也应当越高。要建设一个安宜、舒适、幽雅、祥和、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就必须从建绿、增绿,建设园林城市着手,这样才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营造城市优美环境还要在防治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狠下功夫,治理烟尘、消除噪声、处理污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城市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未来经济发展更具深远意义。

(五)加强城市经营是提高城市建设效益的基本途径。城市是个超企业的经济实体,不仅要有科学的管理,还必须有与管理相结合的经营。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有科学经营的观念,向经营要效益,通过经营挖潜力,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浪费。城市经营的首要环节是盘活土地资产,实行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城市经营的重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城市级差地租效应,搞好城市用地置换,改善用地结构,促进产业效益和土地效益综合提高。城市经营的基本方式是适度超前,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善投资结构,消除历史瓶颈,保障和带动产业顺利发展。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要出“精品”。在经营城市中,要保证项目审批、土地出让、资金使用高度集中,并通过市场机制的办法,开拓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投入,严格把握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成本。

(六)提高城市建筑的文化品位与特色是城市建设的突出要求。城市建设是一定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建设,它体现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任何城市建筑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积淀和表现,只是反映的优劣有所不同。现代化城市必须是现代文化发达的城市,必然要求城市建筑体现城市奋发向上的精神。为此,要提高城市建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创造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这其中,要注重广场文化和标志性建筑文化的体现。特别是标志性建筑文化,对提高一座城市的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提起它就能想到这座城市,而提起这座城市,也会让人们想到这个标志性建筑。要改变过去城市建设长期形成的隔离、封闭、阻塞、灰暗的印象,实现“通、透、亮”,体现现代城市的文明、和谐和发达。

(七)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是城市建设的成功要素。城市建设与广大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而居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又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条件。因此,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背离这一根本目的和出发点,脱离生活实际,搞华而不实的东西,是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一切建设都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无法进行。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参加城市建设活动。由于城市建设有立有破,一项符合长远的整体利益的项目,有时也会违背居民的暂时利益,损害一部分居民的个人利益,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赢得大多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八)强化政府职能是加速城市建设的基本保证。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强化是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一是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思想如何,是能否很好地履行政府职责,建设好城市的关键因素。二是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它可以使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各项城市管理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三是要有科学的规划。规划是建设的依据,建设是规划的实践,“纸上一条线,地上几千万”,科学规划就是最好的科学投资。所考察的这几个城市总规的科学编制,住宅小区的完美设计,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和各类项目的高标准规划,使城市众多亮点的产生有了最可靠的基础,尽可能地避免了低档工程、遗憾工程的出现,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可见规划是城市的剧本,良好的剧本打造出良好的城市形象,打造出高品位的住宅小区、公园广场和各种有生命力的城市景观,更为城市产生着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所以,良好的规划本身就是城市最好的财富,真正地把科学规划作为最好的科学投资来看待和把握,用大精力和大财力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这是城市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四是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如何将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将纸上的图画变为流动的风景线,这一切就靠一个字“干”。说干就干,规划好了、决策定了,就付诸实施,拖拉、扯皮是政府的大忌。

第五篇:考察体会

东庐中学学习考察体会

周霞

体会一: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东庐中学位于南京市的一个偏远地区的溧水县,距县城约有十多公里,真可谓山区农村中学。一个山区农村中学,为什么会有“北学洋思,南学东庐”这样高的美誉,又为什么会成为江苏教育界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一座丰碑呢?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当年的东庐中学,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破败而又混乱不堪的待撤并学校。正是这种情况,给了学校一个机遇,给了老师们一次机会。虽说他们学校是农村,但毕竟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相对于那些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学校来说,条件还是好的,老师们都不愿意因为学校撤并而到更远的山区去。怎么办?校长提出来以后,一致认为,只有改变学校的这种状况,拼出一条血路,保全学校,我们才有出路。于是乎,穷则思变,首先就是要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吸引生源,学校才不会被撤并。他们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这个关键的问题,认为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质量。一个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教学模式诞生了。正是这次的撤并学校,创造了课程改革的一座丰碑,真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那种迎接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智慧。

体会二:上下齐心,其力断金

万事开头难,面对当时的烂摊子,一穷二白,要进行创业是何等的艰苦,可新任校长陈康金和他带领的一群被称作“杂牌军”的乡村教师知难而进,不为困难所吓倒,团结拼搏,艰苦奋斗,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不管是校长,还是一般老师,一视同仁,大家分工合作,他们经常加班加点,进行研讨,老师没走,校长也会坚持到最后。就是这种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老师,老师们也拼命的工作,没有一句怨言。常言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力量大”,“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东庐中学的老师在课改起步阶段,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可想而知,但他们凭着一种拼劲,一种精神,一份执着,终于走出了一片新天地,仅仅二三年的时间,便获得了南京市教育教育突出贡献奖,并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集体和江苏省示范初中,成为县、市至全省中小学学习的先进典型。再次印证“天道酬勤”的道理。

体会三:有效教学,科学管理

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改革。追求的是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课改新生之路。在这过程中,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意识到常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做了许多的无用功,被称为无效教学,课改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既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讲学稿的质量是关键,他们每年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好编写讲学稿的人员,集中一两个星期进行编写,开学后,每个主编人要提前两个星期印发每位老师人手一份,每周一次集中讨论,先由主编人解析讲学稿上每个环节的编写目的,然后每人必须发表不同的意见,领导有时会随科进行讨论,办公室里都装了摄像头,领导也可以在机房检查。讨论完后定稿,由主管领导审核,审核不过关,提出修改意见,发回主编人重新修订,听说曾有过一个老师,重新编写了六遍都不合格。

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制度来管理。东庐中学也不例外,学校的管理人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曾听到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你是东庐的学生,你会被老师感动。如果你是东庐的老师,你会被学生的懂事、纯真感动,会被校长的关怀、热忱感动,会被家长的信任、感激感动。如果你是东庐的校长,你会被教工的拼搏、理解感动。”从这里,我们就能感受到学校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不以制度来压人,不以权利来逼人。让老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

体会四:形成氛围,屡创佳绩

当我们得知他们都乐观、积极、认真、勤奋、团结进行讲学稿的教学研究的时候,大家都在猜想:要么是这里的老师待遇很好,要么就是这里的老师觉得自己在这里是最幸福的人。当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私下跟老师交流的时候,知道我们的理解错了。他们的收入也不高,顶多在镇区来是好一点的,根本比不上县城的老师,他们的也没有觉得最幸福。是什么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走到今天的呢?他们每个人的看法都一样:那就是环境氛围。十年来,他们学校早已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并不觉得课改研究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常规。正是这种氛围,这种习惯,造就了东庐中学今天的辉煌。短短几年,东庐中学获得了“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优质品牌学校”、“国家级教育改革特色学校”等含金量极高的荣誉。而这些荣誉,不正是他们身上绽放的幸福之花吗?

下载考察见闻及认识体会(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察见闻及认识体会(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察体会

    考察报告 按照部门活动安排,我们考察组一行7人,在总经理带领下,于2014年7月2日至7月4日,就温泉行业休闲度假旅游的经营情况,赴浙江武义清水湾温泉度假村、唐风温泉度假村、丽水......

    考察体会

    考察体会 2006年10月8日至15日,学校由王希和副校长带队率各高考科目到楚雄一中,建水一中,昆明十中,曲靖一中四所学校考察交流和学习,我作为成员之一,颇有些感受和启发,特作一以下总......

    考察体会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体会 新马桥中学陶亮 2009年底,我们有幸在刘校长的带领下,远赴山东参观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成果,杜郎口中学,一所边远的乡镇中学,几年之间由教育教学双......

    考察体会

    赴山东教育考察的体会 木头营子中心校:孙杰 3月21日,旗教育局为配合“学校文化建设年活动”,组织了由中心校校长、主管文化建设的副校长、中学校长等90余人的教育考察团赴山东......

    赴义乌考察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赴义乌考察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最近,参加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的到义乌考察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感受很深,深受教育和启迪。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105平方公里,下辖6镇7街道。2......

    深圳房地产考察见闻及心得

    深圳考察见闻及心得从襄樊到武汉,再到广州、深圳,本次公司组织的为期3天的考察活动行程比较紧凑,一路走来考察学习了数个楼盘,亲眼目睹了多个国内一线开发商的开发项目,从视觉到......

    赴宁波等地考察见闻

    赴宁波、杭州、上海学习考察见闻9月14日至19日,在办公厅主任的带领下,我与办公厅其他处室的同志一道参观考察了宁波、杭州和上海三座城市,一路走来感到收获颇丰。近些年,长三角......

    考察名校体会

    在附中学习的几天,震惊了我们的神经,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从来没想到中学居然可以这么办学,从来没想到附中学生的素质是如此之高。当我们的其他学校的校长,老师,学生还在为高考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