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申报材料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先进地区申报材料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福州市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有关会议的部署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着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为增强福州文化软实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保障
福州市坚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市改革攻坚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布局,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考评体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健全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福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在市委宣传部成立了文化发展改革处。同时,福州市主要领导高度 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有关问题。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福州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实施方案》、《福州市文化强市纲要》、《福州市推动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福州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实施意见》、《福州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福州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二、攻坚克难,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按照中央确定的“路线图”、“时间表”,福州市将2009年-2010年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突破阶段,2011年-2012年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阶段,有组织、分阶段、分步骤地加快市属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文化行政主体、文化综合执法机构、国有文艺院团和广电网络整合归并的改革步伐(我市没有非时政类报刊社和新闻网站、经营性出版发行单位和具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一)全面完成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广电网络一省一网工作
2009年末福州市完成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市属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福州市电影公司、福州市大众电 影院)的转企改制,办理了工商和税务登记、事业单位法人注销、与在职职工全部签订劳动合同等相关手续。
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我市认真整合福州广电集团所属的网络资源,积极配合省政府做好成立“海峡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工作。
(二)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2010年7月福州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合并成立福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行政主体。同时,归并明确了原来的广电、新闻出版、文化等单位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以及相关的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能,于2010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为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管理的相当于副处级事业单位,编制25人,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实现了统一的综合执法。各县(市)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也同步推进,整合了各单位的文化执法权限,于2011年3月挂牌成立。
(三)不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福州市属国有文艺院团有福州市歌舞剧院、福州闽剧院、福州市曲艺团。福州市歌舞剧院在充分发挥原事业编制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先成立福州市歌舞剧院茉莉花艺术团,作为市歌舞剧院的二级院团,茉莉花艺术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全员聘用制,采取企业化模式运营。改制后的市歌舞剧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都取得显著 成效。2010年共完成各类演出188场,演出收入达1697万元;舞蹈《冰心〃繁星》和《林觉民〃与妻书》、舞蹈诗剧《坊巷春秋》等作品在国家、省级大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总结茉莉花艺术团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福州市歌舞剧院按照改革四项标准,落实工商税务登记、事业单位法人注销、事业编制核销、签订企业劳动合同等相关程序,组建海峡演艺集团,实现企业化管理和运营。对涉及承担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的福州闽剧院和福州市曲艺团,我们正积极申请中宣部保留其事业性质。同时,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各县(市)区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工作。
(四)全面完成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每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增长幅度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一五”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完成。
1、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完成了31家街道综合文化站和1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建设,起草下发了《福州市街道综合文化站考评暂行办法》、《福州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考评暂行办法》,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长效管理。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我市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服务点 建设,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改造完善建设,利用农村基层党员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加快实现资源共享的步伐。目前全市共有1个市级支中心,11个县级支中心。全市173个基层服务点实现了全覆盖。
3、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以来,我市扎实完成每年下达的建设任务,至2010年底前累计已完成1336家。2011年安排农家书屋建设任务800家,将提前一年完成所有行政村都建设一个农家书屋的既定目标。
4、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我市按照“十一五”建设目标,先后于2006年完成50户以上、2008年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其中完成50户以上的村282个,26305户,完成20户以上的村299个,15613户。
5、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我市按照“村村每月一场公益电影”的要求,认真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其中,2009、2010年共计放映5.4万场次,观影人700万人次,放映场次任务均超额完成,受到农民群众广泛好评。
(五)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据统计,2008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占全市GDP的5.38%;2009年增加值达153.82亿元,占全市GDP的6.1%,增速达25.1%,分别高于全省12%和全市13%的GDP增速。各类经营单位达到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201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同意福州设立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这是继天津市之后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影视动漫实验园。截至目前,福州已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和1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打造了三坊七巷文化旅游、温泉文化旅游、海峡版权博览会、动漫游戏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六)先进事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我市在认真做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改革2011年第一期全篇刊发了《福州市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简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网福建频道》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也多次多角度报道了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事迹,起到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2011年3月25日
第二篇:雅安市申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材料
雅安市申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材料
雅安市是四川省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雅安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雅安市始终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积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破除了文化发展障碍,理顺了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市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
一、全面完成新华书店和市电影公司体制改革工作。全市新华书店系统于2003年通过改革,正式加入省新华书店集团,原事业单位国有身份职工,全部转变为与集团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人。2010年雅安市电影公司启动改革,2010年底全面完成改革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电影文化需求,雅安市引进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公司投资改造西部影都,2011年国庆期间,雅安市太平洋电影城正式上映,截止目前,雅安市已引进三家电影放映公司。
二、全面完成有线广电网络资源整合工作。2009年开始启动全市有线电视网络资源整合工作摸底调查、资产评估等前期工作。1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全市网络资源整合基本结束,按照全省广播电视一张网的部署,挂牌成立四川省广电网络公司雅安分公司、县(区)分公司,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三王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早在2006年4月,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归并成立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后,庚即成立了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实现了市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2011年以来,雅安市加快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力度。2010年上半年,全市按照省上的时间节点要求,全面完成6月底前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市、县两级挂牌成立文化综合执法机构,并充实了执法人员,形成了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格局。
四、全面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制工作。雅安市仅有雅安文工团、雅安川剧团两座文艺院团。2003年,雅安市雨城区完成雅安文工团改制工作;2010年,雅安市启动雅安川剧团改制工作。截止2011年底,雅安市全面完成了两所文艺院团的改制工作。
五、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了4319个20户以上己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点建设任务;全市直 2 播卫星受益群众达 50539 户;全市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14个、农家书屋966个,市、县(区)两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建立;全市每个自然村(社区)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已全部对公众开放。
六、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雅安市立足文化资源优势,狠抓砂器、石雕、根艺和藏茶产业等独具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具有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如:宝兴县充分利用当地的汉白玉石材资源优势,结合当地旅游发展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已规划灵关镇作为石材工业集中区集约发展,其中汉白玉工艺品已纳入该县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初具一定规模,显现出了一定的效益;芦山县充分利用当地乌木、根石资源,通过民俗文化节的影响力,引导相关文化企业相对集约化发展,逐渐形成了“根雕一条街”的聚集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和集聚效益。
(七)文化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雅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认真分析雅安市情,将文化工作摆在了全市重要的战略位置。2009年,雅安市制定《中 3 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雅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雅委发„2009‟6 号),设立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资金,从当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文化改革发展工作。
第三篇:宁波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宁波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昨日,从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宁波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我市自2003年6月被确定为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来,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文化产业迅速成长,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产业园区蓬勃发展,文化产品层出不穷,艺术精品异彩纷呈。
据统计,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完成810.5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250.2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已建成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十里红妆女儿梦》、音乐剧《茜茜公主》等文化大戏在全国及世界各地巡演,掀起一股宁波文化热潮。
文化惠民工程也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我市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经验也在全国推广,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和“一村一年演出一场戏剧”的目标。近几年,全市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000场;有效保障了市民基本文化权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初步形成。
第四篇:在莆田市申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汇报会上的讲话
全国文改工作先进地区申报材料
以改革促活力 以创新求发展 积极开创莆田文化建设新局面
——莆田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
2011.3
文献名邦,活力奔流。近年来,莆田市立足实际、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乘势而上,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从长远战略高度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以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支撑城市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莆田市以改革增活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步伐迈得较早,于2002年起便率先推进行政主体、综合执法整合等改革任务,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进入完善与提升阶段;以改革促产业,文化产业特别是工艺美术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增长12.5倍,2010年总产值达205.6亿元,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集群及城市名片,莆田市也先后获得“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政务商务礼品特色产业基地”等国家级称号;以改革推事业,在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巧借载体、深挖典型,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近日在闽考察工作期间专程考察了我市的村级文化室建设,对我市共建共享推进村级文化室的典型做法予以充分肯定;此外,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加演活动的典型经验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
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肯定和批示,要求向全国推广。现将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理关系、聚合力,文化改革先行先试
为解决文化发展中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等问题,扫除发展障碍、凝聚发展合力,莆田市于2002年起便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调整。一是先行先试,成立统一的文化行政主体。我市于2002年将原属于市委宣传部的新闻出版办与市文化局合并,成立市文化与出版局;于2005年将市广播电视局与市文化与出版局合并,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一承担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版权的行政管理职能,各县区也相应成立文体局。通过撤并,主管文化的行政机构设置得到精简,管理职能有效集中,行政运行成本得以降低。二是升格增编,强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我市于2002年已调整归并原有的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有关行政执法队伍,成立市文化市场稽查队,依法在全市范围内行使市文化文物、出版、版权、广播电视、扫黄打非等行政执法,为正科级事业单位。2010年12月,升格为“莆田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副处级事业单位,各县区也相应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领导体制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审批、多头执法等问题,形成综合执法合力。三是整合推进,完成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我市于2009年起推动市电影发行
放映公司、人民影剧院两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转企转制工作。改革妥善解决职工的养老保险、医保等问题,处置相关土地资产,实行免征税收政策等。两家电影经营单位已完成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法参加社保,核销事业编制,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同时,我市成立莆仙大剧院有限公司,着手对两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发展集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影视、会展等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四是传承保护,妥善推动文艺院团改革。我市拥有莆仙戏一团、二团、鲤声剧团三家事业性质文艺院团,分属荔城区与仙游县。莆仙戏是宋元南戏活化石,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古老剧目莆仙戏,进一步增强文艺院团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我市按照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组建莆仙大剧院,吸收一团、二团骨干力量,同时撤销莆仙戏一团、二团机构建制。鲤声剧团完成整体转企改制工作,按企业模式运作。
二、抓特色、树品牌,文化产业提速发展
莆田市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特色文化优势,以品牌带产业,初步打造了一批具有莆仙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一是工艺美术产业迅猛发展。加大财政投入,有效运作资本,积极推动工艺美术城、宝泉工艺产业园、上塘珠宝城、坝下工艺村、莆田油画村等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建设,高起点规划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妈祖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工艺美术骨干企业,培育出“连天红”家具、“集友”油画艺术等一批产值上10亿的工艺美术企业;大力发展文化会展业,连续举办五
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连续参加四届深圳文博会,在京举行莆田工艺精品展等,扩大莆田工艺美术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市场知名度。工艺美术产业成为我市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迅猛发展,最近5年规模以上产值增长12.5倍。截止2010年,全市工艺美术规模以上企业164家,规模以上产值78.56亿元,总产值达205.6亿元,从业人员近25万人。二是以妈祖文化为龙头,带动文化旅游业稳步发展。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我市连续举办十二届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连续四年承办中央电视台品牌活动,组织莆台妈祖文化活动周、“天下妈祖回娘家”、“妈祖金身巡安兴化”等活动,推动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不断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并带动风光游、度假游及周边旅游线路的发展。2010年,我市文化旅游产业产值达78.6亿元。三是做强莆仙戏曲品牌,促进文化演出业繁荣。我市注重挖掘和开发莆仙戏、十音八乐、车鼓等民间文化资源,大力扶持、引导莆仙戏职业剧团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有12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演职人员3500多人,每年在乡村巡演6万多场次,吸引观众3000多万人次,莆仙戏演出业年可创产值5300多万元。
三、夯基础、抓典型,文化事业稳步推进
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预算内文化拨款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预算内文化拨款累计达到2.77亿元,其中2010年财政预算内文化拨款8053万元,比2006年的3017万元翻了近三番,年平均增长27.82%,高于同期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平均增长21.73%的6.09个百分点;市本级财政预算内文化拨款累计达1.41亿元,其中2010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内文化拨款3115万元,比2006年的1752万元增加了1363万元,年平均增长15.47%,高于同期市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平均增长13.47%的2个百分点。一是盘活文化资产,建设文化项目。充分运用级差地租,盘活原有老旧文化资产,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我市文化事业重点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投资6.248亿元建设莆田工艺美术城,投资1.56亿元建设莆仙大剧院,投资7.21亿元建设省运会场馆群,投资0.73亿元建设妈祖文化研究院等。二是完成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村级文化室品牌。近年来,我市加大力度,按序时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此基础上,我市于2002年起,积极推进村级文化室文化建设,打造基层文化阵地品牌。充分利用乡村宫庙、村部、校舍等场所,坚持多轮驱动共享共建,通过部门联建、城乡共建、村庙帮建、校企帮建等形式,吸收整合各级各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帮扶资源,进行文化资源共享。实现全市村村建有文化室,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好场所。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于近日专门考察了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的文化室,对我市的村级文化室共建共享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三是巧借载体,莆仙戏文明小戏加演活动影响深远。我市巧借莆仙戏载体,从2005年起推动莆仙戏文明小戏加演活动,发挥120多个民间剧团常年性演出的优势,广泛开展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加演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公民道德规范和廉政建设、计划生育、法制教育等内容,以群众喜
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形成。2009年4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新华社内参《莆田现代文明小戏巧借传统莆仙戏进村入户》上对这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既推动了文明道德建设,又促进了莆仙戏自身发展,要总结介绍他们的经验”。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重要批示:“借传统戏剧传播现代文明道德、转变落后习俗是个很好的做法,可向全国总结推荐”。
第五篇: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曲志红、周玮)2004年,紧锣密鼓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许多个“首次”,也终结了许多个从前的“禁区”。多年来在大步前行、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面前相对滞后的文化体制改革,终于突破体制、机制、观念等重重束缚,写下以“改制”为最大亮点的破题之笔。阳春4月,来自山东淄博的一家民营企业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首次同时获得“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营权许可”,以此为标志,民营书业开始享受与国有新华书店完全平等的政策空间和竞争平台,打破了我国出版物发行领域国有企业最后的一块“垄断阵地”。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我国出版业在发行、印刷领域不断推进改革进程的同时,明确提出,今后全国571家出版社,除各地人民出版社和一些民族、古籍等专门出版社外,将陆续全部转制为企业单位,一个新的出版物加工、制造、流通的市场经营体系呼之欲出。
盛夏8月,深圳市歌舞团演艺公司在世界之窗挂牌。深圳歌舞团由原深圳市文化局下属事业单位,转制为华侨城集团所属文化企业。深圳成为国内文化团体全面市场化、企业化改革的先行者。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深圳在文化事业投融资领域还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演出市场、图书发行、音像连锁、文化设施建设等一律对国企、民营企业和外资开放,使“企业办文化”成为深圳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据统计,目前深圳全市18个文艺团体中已有9个转为企业办团。
改革为文化事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文化市场带来更丰厚的文化产品。改制重组后的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市场,贴近儿童,以创新思路排演大型童话剧《迷宫》,从今年“六一”前夕一公演就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至今,已经演出了4轮50多场,观众达6万多人次,演出收入达到600万元,超过他们过去3年演出的票房总和,赢得了文化产品最期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打破体制的束缚,改变国有独资的单一结构,给我国电影电视剧创作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今年来,《十面埋伏》《天下无贼》《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很多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都由民营资本投资制作。
丽江模式,在2004年的文化体制改革中被人称道。总结成功的经验,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冲击和改变了以往的思想观念:破除了就文化论文化,确立起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思想;破除了单纯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传统观念,确立起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多元化投入的思想。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2004年,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立市的口号和战略目标,从东南沿海响到中西部地区。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没出路成为共识。
文化体制改革,正期待着从今天的破题到明天的全面收获。(完)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形势喜人
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问世
在即将过去的2004年里,我国广电、文化、新闻出版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初见成效,形势喜人。文化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问世,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电影主管部门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大力推动国有电影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民营和合资企业,电影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电影产量大幅度增长,连续三年从100部、140部跃升到今年200部,电影质量明显提高,《我的法兰西岁月》、《郑培民》、《张思德》、《可可西里》等一批坚持“三贴近”,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主旋律的优秀影片集中涌现,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多类型多样化创作局面正在形成。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连续三年夺得全国市场单片最高票房的桂冠,改变了美国电影连续七年占据票房榜首的局面。
今年1月,历史悠久的北京儿童艺术剧团正式改制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差额拨款文化事业单位,改制成为股份公司。改制后的儿艺制作的大型儿童剧《迷宫》,公演之后场场爆满,首轮演出票房收入262万元。目前,儿艺新创作的一部儿童剧《Hi可爱》,也将于明年1月下旬首演。
在年初的全国图书展销会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文学作品占了全国畅销类文学书籍的1/3。业内人士说,这正显示了体制改革将分散的指头攥成拳头的力量。去年9月该集团在接纳了市新闻出版局的7家出版社后,实行整体转企改制,努力建立最适应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形态。该集团在改革中,致力于建立起现代出版企业生产创新机制,1500种的“世纪人文丛书”、38卷的《大辞海》、100种的“中国专题史系列”等一批标志性出版工程,已在该集团启动。
此外,还有像浙江省广电局、广东新闻出版局、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等一批新闻、出版、文化单位,或通过转变职能,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或创新体制,转变机制,放手培育多元化产业主体,积极培育市场运营模式,大大地激发和释放了文化生产力。(记者 向兵/北京12月16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