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

时间:2019-05-13 09:3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

第一篇:*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

*县古称杨侯国、杨县,隋改为今名,是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大县,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大槐树移民遍及全国各地,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境内辖16个乡镇,463个行政村,73万人口,面积1563平方公里。1995年8月,*县县曾以其骄人的文化工作业绩,被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城市扩张力度的加大,原有文

化设施或被拆或被占,新建设施正在规划建设,没能及时到位投入使用。为此,2005年被摘掉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帽子。“将士知耻而后勇”。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迎难而上,快速行动,全方位出击,高起点赶超,尤其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下力用功,很快改变了整体工作面貌,完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大转换,县域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为*县现代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今年4月,临汾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县现场会,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贾新田等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充分肯定了*县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文化领导体制机制日趋健全

文化建设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源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县这一宏伟目标,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必须破解当前在一些城乡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工作地位低化、功能弱化、方法老化和阵地退化等现象,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立足乡情民意,反映时代特点,把握文化建设目标时代化、阵地现代化、活动经常化、内容品牌化、服务社会化的“五化”趋势要求,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坚持把建设文化强县作为构建和谐*县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领导组,建立了书记、县长挂帅,分管领导协调,职能部门主抓,县、乡、村三级共建,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县县文化强县(2005-2008)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创建文化体育先进乡镇、村活动方案》、《关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暨农村文化大院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文化建设统一纳入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同步部署,调整经济结构与壮大文化产业同步规划,文化阵地建设与城乡基础建设同步推进,经济指标与文化建设同步考核。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研究一次文化工作,每年都要召开全县文化工作会议,由县政府领导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签订文化建设及发展目标责任书,同时兑现上一年度的责任书。文化工作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二、不断加大投入,文化事业经费持续增加

繁荣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是保障。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捐助为辅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了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县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当年文化工作事宜,将确定的文化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据统计,2006年县财政收入132070万元,拨付文化事业经费1812万元,2007年县财政收入164735万元,拨付文化经费2007万元,2008年县财政收入190599万元,拨付文化事业经费2159万元,文化事业经费的增幅均高于县财政收入同期增长幅度,人均文化事业费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区别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全额、定额和差额财政补助,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人员工资、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文化稽查队、电影公司、飞虹影剧院、大槐树蒲剧团则实行定额和差额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财政补贴。三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公益事业,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类社会力量捐助文化事业的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上。

三、重抓基础设施建设,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现已重构形成基层文化阵地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2005年,在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中,我县被摘掉了这一荣誉称号,县委、县政府以此为戒,汲取教训,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连续三年,通过财政拿一点、乡镇筹一点、单位助一点、企业捐一点、农民集一点的资金投入办法,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使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得以恢复重建。2006-2007年,由县财政出资800余万元,对原财政培训中心进行了改造装修,建起一流的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两部分,其中文化馆建筑面积达到1750平米,内有400平米的多功能演艺厅、350平米的休闲音乐厅、120多平米的老年书画室、200多平米的音乐培训教室、100多平米的舞蹈培训基地,配备钢琴、电脑、音响、投影等一流设备;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1750平米,内有350平米的图书超市,300平米的图书报刊阅览室,300平米的图书藏书库和350平米的书画创作展示大厅,馆藏图书达到10万册,年入藏量达到1万余册,电子阅览室装备了60多台电脑,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同时,投资900余万元装修了飞虹影剧院,使之具备了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的功能。2008年,县委、县政府又将建设16个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个农村文化大院列为全县百项重点工程和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拨专款120万元给予扶持。新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00平米和150平米以上,内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特色文化室、多功能培训室、棋牌室等多种机构。配备了电脑、电视、音响、dv投影、数字电影放映机等多种设备,具有图书阅览、文化娱乐、科技培训,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县有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的目标,初步形成以县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纽带,以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

2009年,县委、县政府又作出新的决定,在原有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在县城再新建一处文化活动中心,其中包括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演艺中心、文体广场,新规划的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将达到22000多平米。

四、提供优质服务,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文化建设重在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近年来,我县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尽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一是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组,建起了县级支中心和380个基层服务站点,同时整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业科技培训教育网络、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网络,使文化信息资源网络的覆盖率达到100%。二是积极组织本县文艺团体和邀请外地文艺团体来洪演出,从2007年至2008年,每年戏曲晚会和文艺晚会都在1000场以上。三是紧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广泛组织社会各界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仅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期间,全县开展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就达600多场。四是县电影公司,组织全县16支农民个体数字电影放映队,坚持长年下乡放映电影,2008年仅农村公益电影这一块就达到5500多场,这还不包括县城广场电影、学校教育电影,商业广告电影。五是坚持不断的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县图书馆每年的购书费均在10万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加强公益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我县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阵地的作用,坚持常年开办舞蹈、器乐、书画艺术培训班,免费借阅报刊、书籍等,优惠提供上网查询资料浏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大槐树蒲剧团、*县道情剧社、老干部合唱团、天使少儿艺术团每年在*县演出多达600余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突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农民工三个重点,县老干部局于1999年创办了老年大学,至今已发展到一个总校,七个乡镇分校,学员长期保持在3000余人。县文化馆于2007年创办了老年艺术大学,坚持定期邀请县内外知名文化艺术专家,对老年朋友进行现场授课,多方面满足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累计参加文化艺术培训的老年朋友达5000余人次。县文明办、县关工委、县文体局每年都要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未成年人的文化教育工作,仅县关工委一家就成立起关工委组织机构1155个,配备起关工委成员3837人和625人的“五老”辅导队伍,创办图书室281个,藏书达358880册,创办家长学校453所,筹集资金1045500余元,资助803名青少年学生解决上学难题,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购买教育读本421898册,参加读书者达到719000人次,收集征文24034册,先后有60人受到省组委会表彰,41人受到全国组委会表彰。依托县工会俱乐部、县农业科技培训学校,全方位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08年累计培训农民工29万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素质。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一是在丰富内容上突出特色。主要是立足*县的历史人文资源,通过积极扶持和引导培育,着力塑造具有*县特色的文化品牌。特别是从1991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县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一届比一届红火,一届比一届精彩,2007年第十七届寻根祭祖节由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进行了直播,向海内外报道了寻根祭祖节的盛况;2008年第十八届寻根祭祖节则突出“寻根文化”、“乡土文化”这一主题,精心安排了“地方名优小吃大赛”、“威风锣鼓大赛”、“民间艺人绝活表演大赛”等系列乡土气息浓郁的节目,今年第十九届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支持单位,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群艺馆和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组委会联合举办了“全国鼓王邀请赛”,共组织了有10个省、16支全国一流的队伍参加了邀请赛,精彩的表演得到了现场观众的好评。此外还有三月三接姑姑送娘娘活动、三月十八广胜寺庙会、北羊农耕社祭文化活动、兴唐寺旅游观光节等,充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形成了规模,打出了品牌,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二是在节庆活动上做好文章。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县委、县政府都要组织开展春节民间文艺调演及焰火燃放活动,同时还邀请部分省外精彩文艺节目来洪展演;每年的七月至八月,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县广电中心都要组织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及学校举办广场消夏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期间,歌舞周、戏曲周、电影周、体育周,递次进行,倍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项活动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举办6届。

六、坚持“两手抓”,文化市场运行态势良好

我县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繁荣兴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一方面,我们紧紧依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以根祖文化为品牌的文化产业。2008年,全县文化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门票收入1736万元,成为全县文化建设名符其实的龙头产业。在大力培植根祖文化品牌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支持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倡导成立了威风锣鼓协会,积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辐射效应,使威风锣鼓迅速走上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现在,全县有120多支威风锣鼓队,其中有18支威风锣鼓专业演出队,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年综合经济收入达1500多万元。如今,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逐年增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大,正在成为*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文化稽查大队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得到较好落实,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规章制度,积极培训上岗执法人员,大力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活动、新闻采访秩序整治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活动。县文化体育局被评为省级“扫黄打非”先进集体。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行为,建立了网吧行业协会,聘请了社会义务监督员,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特别是2006年以来,全面加强公共文化场所安全管理,逐家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全面排查安全工作隐患,不间断巡查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确保了辖区内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经营场所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七、大力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有效

*县是山西省重点文物大县,全县现有文物古迹25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全部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文管所,做到了“四有”配套工作,一是有文保档案,二是有保护范围,三是有保护标志,四是有保护机构。县博物馆收藏的4800件文物,全部建有档案,并建立了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红外线电视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安全,组建了文物勘探队,配合县上的重点工程进行文物勘探,加大了对地下文物的保护力度,近三年来全县未发生文物被毁、被损的责任事故,馆藏文物也未发生被盗、丢失、损毁等安全责任事故。

*县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饶的地方。*县道情、三月三走亲习俗、大槐树祭祖习俗、*县威风、*县琴书、*县金鼓乐、北羊农耕文化、*县通背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别具魅力。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拨出专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463个行政村,逐村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4月,我县“三月三走亲习俗”、“大槐树祭祖习俗”、“*县道情”三个项目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这三个项目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保护项目名录,*县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拥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县,在临汾市申报成功的八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我县就占有三项。2008年7月,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召开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现场会,充分肯定了我县申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今年,经过我们的努力,*县通背缠拳、*县金鼓乐、*县琴书、*县北羊农耕社祭、*县乾元山仙道奇观五个项目,已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另有十二个项目被列入临汾市市级保护项目名录。

八、稳步推进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活力增强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文件精神,在大槐树蒲剧团、县电影公司、县飞虹影剧院等单位进行了改革,扩大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实行面向市场、择优录用的办法,招聘人才,在保持财政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对这些单位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大槐树蒲剧团年经营性收入达32万元,县飞虹影剧院年接待各种文艺演出100余场,创收15万元,县电影公司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一年演出5600场次,创收37.9万元。

其次,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以事设岗、一岗一薪的管理办法,适当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有效地激活了内部机制,工作责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

通过改革,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稳步提高,专业结构岗位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依托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大力发展音乐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威风锣鼓协会、太极拳协会等18个民间团体组织,发展会员达5000多人,这些协会每年都坚持不断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城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当前,全县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这次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科学规划*县文化发展的前景和蓝图,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雅安市申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材料

雅安市申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材料

雅安市是四川省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雅安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雅安市始终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积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破除了文化发展障碍,理顺了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市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

一、全面完成新华书店和市电影公司体制改革工作。全市新华书店系统于2003年通过改革,正式加入省新华书店集团,原事业单位国有身份职工,全部转变为与集团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人。2010年雅安市电影公司启动改革,2010年底全面完成改革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电影文化需求,雅安市引进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公司投资改造西部影都,2011年国庆期间,雅安市太平洋电影城正式上映,截止目前,雅安市已引进三家电影放映公司。

二、全面完成有线广电网络资源整合工作。2009年开始启动全市有线电视网络资源整合工作摸底调查、资产评估等前期工作。1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全市网络资源整合基本结束,按照全省广播电视一张网的部署,挂牌成立四川省广电网络公司雅安分公司、县(区)分公司,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三王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早在2006年4月,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归并成立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后,庚即成立了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实现了市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2011年以来,雅安市加快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力度。2010年上半年,全市按照省上的时间节点要求,全面完成6月底前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市、县两级挂牌成立文化综合执法机构,并充实了执法人员,形成了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格局。

四、全面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制工作。雅安市仅有雅安文工团、雅安川剧团两座文艺院团。2003年,雅安市雨城区完成雅安文工团改制工作;2010年,雅安市启动雅安川剧团改制工作。截止2011年底,雅安市全面完成了两所文艺院团的改制工作。

五、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了4319个20户以上己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点建设任务;全市直 2 播卫星受益群众达 50539 户;全市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14个、农家书屋966个,市、县(区)两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建立;全市每个自然村(社区)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已全部对公众开放。

六、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雅安市立足文化资源优势,狠抓砂器、石雕、根艺和藏茶产业等独具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具有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如:宝兴县充分利用当地的汉白玉石材资源优势,结合当地旅游发展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已规划灵关镇作为石材工业集中区集约发展,其中汉白玉工艺品已纳入该县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初具一定规模,显现出了一定的效益;芦山县充分利用当地乌木、根石资源,通过民俗文化节的影响力,引导相关文化企业相对集约化发展,逐渐形成了“根雕一条街”的聚集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和集聚效益。

(七)文化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雅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认真分析雅安市情,将文化工作摆在了全市重要的战略位置。2009年,雅安市制定《中 3 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雅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雅委发„2009‟6 号),设立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资金,从当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文化改革发展工作。

第三篇:申报班级文化先进学校材料

加强德育工作新举措 做好“班级文化”大文章

(申报班级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材料)

文化是社会群体的人生信条和价值观念,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学校文化的内涵是决定学校教育内涵品质的根本因素。从2010年秋季开始我校在参观学习常州北环中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们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

校园文化是学校中所有人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班级师生在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培育形成的班级形象、奋斗目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的总和。我校开展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是一场以班级为基地进行的由班级管理走向班级建设,由传统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学校德育的变革,旨在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让班级“主人”的权利和地位回归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会成功的欢乐。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让学校文化回归学生日常班级生活。

我们的班级文化不仅着眼于当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更关注学生终身成长和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正确积极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让学生学会做人为目标,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核心,以建立高效互助的自治管理模式为手段,着力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形成厚重的班级文化积淀和清新的班级文化风尚,注重实效,扎扎实实的以创建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口,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三、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具体措施

1、突出高中特色,体现“文化引领”

我们在借鉴常州“北环中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努力突出自身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市高中名校的不断扩招,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我校的招生情况日趋严峻。虽然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生源质量整体下降,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在高考成绩提升上也存在“瓶颈”。要想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突破高考成绩的“瓶颈”,我们选择以“文化建设”作为突破口和支撑点。积极调整办学思路,体现“文化引领”“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热情的班级文化,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建设和课堂建设中来。让学生尝试、体验文明礼仪教育,文化的渐染熏陶,使外部教育、环境影响转化为学生内心自省、自励,变成自觉行为,从而真正提高高考成绩,实现突破。

2、对接课程改革,体现自主学习

我省从2009年起,进入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热情,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紧密围绕“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深入。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小组也就是课堂讨论合作,课下交流互助的基本单元。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对话”的基本理念,抓好小组这个班级最基本的单元,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和高效课堂教学的对接。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特点提出问题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加以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提出,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

同时,我校除了每周一的常规班会外,在每周三第8节课还设置了班级文化建设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给出充分的小组班级文化建设时间,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班级文化的影响。我们还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七一”红歌会、18岁成人仪式、秋季运动会、教师节献礼活动等各种形式,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3、坚持物质文化,突出精神文化

和传统的班级文化坚持突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这样的“静态文化”不同的是,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更加突出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这样“动态文化”的作用。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分为班级静态文化氛围布置活动和班级动态文化教育管理活动两个方面。班级静态文化包括设计班级文化标志,如班名、班训、班徽、班歌、班级誓词、班主任寄语、班级公约等以及选择班级文化主题;班级动态文化包括重建班级组织架构、设计班级自治制度、设计班级有效活动等。我们首先完成重建班级组织架构、设计班级自治制度工作,建立起横向、纵向交叉,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班级管理模式,建立起班级自治组织,达到时时事事有人做,时时事事有人管的目标,让学生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人。班级自治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班主任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使学生认同班级的制度,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遵规守纪的典范。在班级组织架构建立起来的基础上,发动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设计班级文化标志和确定班级文化主题,形成班级的精神文化和共同的班级愿景。最终使得各个班级、各个组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当中切实起到“精神引领、自我教育”的作用。

4、围绕建设主题,凸显级部特色

我校实行级部管理,分为高

一、高二和高三三个级部。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各个级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效的建设活动。深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创建文明的学风、校风、和谐的校园环境。

高一级部着力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新生入学即为学生开设文明礼仪课或讲座,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适应高中教育教学环境。高二级部侧重于各个班级不同文化特色打造,体现学生自主管理。继续开展“六比”活动,即比文明、比诚信、比卫生、比集队、比纪律、比学习,以此检验班级文化开展的实际效果。评选优秀班徽、班歌、班训、组部和班级文化建设先进班集体。倡导宿舍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宿舍”创建评比活动。开展校园文明用语征集评选活动。开展“课前一支歌”和“唱响红歌”活动。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另外,每月双周开展高一高二年级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展示PK活动,每月月底举办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论坛活动,对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工作艺术及特色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交流。

高三级部紧密结合高考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引入两种模式。即在学生程度差距较大的同学之间采用“互助模式”,相互帮扶,共同提高;在学习程度差距较小的同学之间采用“竞争模式”,互相促进,激励发展。这样是整个高三复习备考过程充满热情,实现高效复习备考。

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是班级生活的主体、学校生活的主体为行动理念,旨在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让班级成为让学生生命精彩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土壤,更为重要的是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点燃了学生们的信念,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第四篇:公安局申报“全国优秀公安局”先进事迹材料

公安局申报“全国优秀公安局”先进事迹材料

以国优公安标准抓工作

为少奇主席故乡树形象

——××县公安局申报“全国优秀公安局”先进事迹材料

××省××县隶属××市,地处××东北部、×ד五区一廊”金三角地带,是省会××的西大门,是××通往××、××之要冲,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

口130万。××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故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地理位置优越,与湘潭、娄底、益阳等十个市县交界,经济比较活跃,人口流动频繁,重点工程众多,社会治安比较复杂,新时期我县公安机关驾驭复杂治安局势极具挑战性。

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党委带领全体民警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2002年、2003年、2004年,我局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2003、2004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先进单位”,2003、2004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

一、痛定思痛,迎难而上,以创省优国优为目标,树主席故乡公安良好形象

历年来,我县各种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社会治安状况相对复杂,公安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1999年发生“道林1.8事件”,2001年执法质量被挂“黄牌”,2002年1月的“灰汤涉黄事件”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加上我局队伍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多名民警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我县公安工作曾一度处于低谷,公安民警士气低落。

为彻底扭转这种状况,2002年以来,我局新一届党委班子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眼长远,立足现实,确定了通过争先创优来激励士气,促进工作的基本工作思路,提出了××公安“摘帽子、创省优、争国优”三步走的奋斗目标:2002年,在“十个不发生”的基础上,实现执法质量考核摘黄牌创优秀;2003年,创“全省优秀公安局”;2004年,再创“全省优秀公安局”,争创“全国优秀公安局”,以良好的面貌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为少奇主席故乡争光。我局认为,争创“省优、国优公安局”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程序,有其实实在在的内容,是全面推进我县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全局上下都认识到,只有自我加压,奋勇争先,对照全国优秀公安局的条件,高标准、高要求来开展工作,目标才能实现。

在具体实践中,我局从微观着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抓班子建设,造就坚强“领头雁”

要从根本上扭转工作的被动局面,全面实现“争创省优、国优”公安局的奋斗目标,领导班子是关键。一是县局党委一班人坚持团结协作,务实进取,率先垂范,要求民警必须做到的班子成员自己先做到,发挥好了表率作用;二是局党委健全了议事规则、重大问题决策、联系基层、廉洁自律等日常制度,局领导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注重调查研究,注重领导艺术,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三是带头坚持秉公执法,勤政廉政。2002年以来,班子成员共拒贿拒礼300余人次,价值10万余元。局党委班子荣获长沙市政法系统2003“好班子”,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宁乡县委授予的“四好领导班子”称号,在全局争创“省优国优公安局”中起到了领导核心作用。

同时,我局强化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管理,切实配齐配强了基层一线队伍的基层领导,发挥了强有力的战斗力。中层骨干不甘落后,锐意进取,使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营造出只争朝夕、敢于拼搏的良好工作氛围,激发了全局上下创业干事的热情。与此同时,我局的每一位民警均感受到了压力和动力,瞄准目标,用主人翁的态度立足本职,积极主动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年来,我局其他单项工作和二级机构在县以上获得荣誉138个,个人在县以上立功受奖的有521人次。

2、抓队伍管理,实现民警“零违纪”

首先抓好制度建设,落实联点、换位、末位淘汰、一票否决等制度,坚持“机制管人,实绩用人,素质论人”。强化考核,奖惩兑现,抓好了制度落实,以此来把好选人用人关,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坚决下。2002年以来,我局先后免去了12名中层干部的职务,提拔使用了32名脱颖而出的民警,有5名民警从机关换位到基层工作。2003年,一个中心派出所因综合排名末位和主要业务工作指标未完成而受到两个“一票否决”,局党委为维护制度的权威,坚持按制度办事,将该所所长、教导员、刑侦副所长全部免职。此举给全局民警特别是中层干部以极大的震动。我们坚持用过硬的班子带队伍,带好队伍促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2004年,流沙河中心派出所就是由于班子得力,民警团结,由原来的落后所一跃为全局综合排名第一,其下属的青山桥派出所也在全局乡所中名列第一。

其次,立足抓早

第五篇:申报全国先进历史文化事迹材料

**县地处**山西麓,上党盆地南缘,全县33万人口,辖6镇5乡,254个行政村,总面积483平方公里。是一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文化热土,被称为“华夏农耕文明之源、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晋和谐秀美之城”。近年来,我县文化工作紧紧围绕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璀璨的民间艺术,按照“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战略思路,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全面构建大文化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繁荣与管理齐抓、继承与创新并举的新路子。文化阵地建设亮点纷呈,群众文化活动打响品牌,文艺精品创作成效斐然,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不仅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占领了文化主阵地,而且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导,在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上上台阶,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1、建立稳定递增的文化投入机制

我县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全力以赴推动文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并在领导、机构、制度、设施、经费、管理等几个方面予以重点保证和扶持,先后制定下发各类文件、方案、实施意见二十余份,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金和物质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能够切实解决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着重抓好文化经费、文化阵地、资源共享工程三个重点。XX、XX、2012年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经费分别为141.1万元、355.7万元、1037.4万元;三年来,县政府纳入财政预算的专项经费分别是:乡镇文化站建设经费每年100万元,图书购置经费每年10万元,新剧目排演经费每年10万元,消夏文化艺术节和两节文化活动每年各5万元,文物看护经费每年5万元,专业剧团补贴经费每年3万元。同时,投资2300余万元,新建了县文化艺术中心、投资XX多万元进行天下都城隍景区改造。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大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率,人均文化事业费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

2、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阵地网络

近年来,我县从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入手,大力加强了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年间,全县城乡文化建设总投资近5亿元,先后在县城建成大型综合场馆3处、文化公园一处、大型文化广场4处,县图书馆和文化馆达到了国家三级标准。在农村兴建11个高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起省级标准化村级文化活动室 150多个,建起各类农民文化大院120所,开发修建各类历史文化景点20多处,并公开招聘17名专职文化员,充实到了各乡镇文化站。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城大型文化场馆为龙头,以11个乡镇文化站为主体,以星罗棋布的农民文化大院和村级文化活动室为基础,以遍布城乡的历史文化景点为点缀的群众性文化阵地网络,使全县文化阵地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打造共建共享的文化资源平台

我县从XX年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以来,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逐步推广”的方针,坚持社会效益和公益性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群众文化贫乏的难题,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步伐。XX年,我县投资306.4万元(包括省财政补助6.4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县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其中县支中心投入35.4万元,建成资源共享机房、电子阅览室,安装计算机30台、服务器4台,并配备了投影仪、幕布、音响、扫描仪、打印机等信息共享设备。同年7月,在全县11个乡镇25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基层服务站点,并全部实现卫星接收,有的村已接入互联网,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基层工作站点。与此同时,我县还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了图书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琴房、练声房、排练室、舞蹈室、演艺厅等多个文化活动场所,并免费对外开放,实现与群众的共建共享。

二、以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在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上作文章,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异彩纷呈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路子,本着“文化搭台、群众唱戏、市场运作”的办法,逐步由过去的政府办文化转为政府、集体、个人和社会办文化,形成了以县城文化带动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同步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1、依托各类协会组织,积极开展日常群众文化活动

我县现有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曲艺家协会、广播电视艺术协会、工艺美术协会、朗诵家协会等众多文艺协会组织。依托这些协会,充分利用他们协调群众、便于组织的特点,广泛开展书画展览、文体比赛、诗歌朗诵等各种日常群众文化活动。在具体活动组织中,我县立足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特点,从彰显地域的文化个性,增强文化的动感和色彩出发,将高雅艺术和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艺术、审美寓于娱乐休闲之中。先后举办了“鼓书展演”、“交谊舞大赛”、“秧歌会”、“八音会大赛”、“青年歌手大奖赛”等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处处有看头、长年不断线的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特别是连续九届的消夏文化艺术节,共举办晚会200余场次,吸引观众50余万人次,现已成为县城群众盛夏之夜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2、依托文化阵地平台,全力办好主题群众文化活动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县历史悠久、民俗多样,流传盛行着多种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活动。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重阳节以及各村庙会期间,我县充分利用各村的文化广场、文化舞台、文化大院等农村文化阵地,引导群众积极举办各种主题突出、别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届时,唱大戏、说鼓书、耍狮子、舞龙灯,村村流光溢彩,处处锣鼓喧天,使群众尽享节日文化的盛宴。特别是依托我县最大的文化活动场所的黎都公园,精心举办一年一度的“黎都灯会”,将各种各样的传统花灯、组合电子灯、机械灯置于公园内,并以旺火点缀、彩门装饰,吸引了邻郊近乡数十万人前来观看。使“黎都灯会”、“黎都旺火”、“黎都社火”成为上党地区三个响当当的群众文化品牌。近年来,我县还成功组织了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栏目在南宋乡的拍摄、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在我县的演出,以及各种形式不同的大型活动15次。在各种纪念日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中,已先后组织机关干部、企业工人、乡村农民、团员青年、中小学生大型歌咏比赛60余场,举办各类专场文艺晚会40余场,有力带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3、依托专业文化团体,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

为进一步解决偏远山区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大力繁荣山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县依托县红专剧团、红旗剧团、说唱艺术团、电影公司等专业文艺团体,定期进行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成为群众日常文化活动的有益补充。在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本着实际实效、形式多样的原则,把“文化三下乡”活动办成了一个服务群 众、教育群众、影响群众的大舞台。特别是县电影公司的流动电影大篷,把一些农业实用型、科技普及型、知识教育型的影片送到了农村,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文化馆精心创作的专题晚会“煤矿工人是人间的太阳”在全县各煤矿演出40余场,既提高了矿工的安全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投身经济建设的豪情。近年来,我县借着市委、市政府“文化低保”工程、“文化三下乡”活动的东风,已先后送图书下乡8000余册,送戏XX余场,电影下乡800余场,下乡工作人员累计达5000余人。

三、以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为主线,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实施文艺精品创作上下功夫,优秀文化产品层出不穷

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必须有优秀的文化产品为支撑。近年来,我县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创作现代精品文化入手,有力提升了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率。

1、深挖历史底蕴,全面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境内山川雄胜,景物多奇。几千年来,勤劳质朴的**县人民,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迹,创造了缤纷灿烂,风情迥异的民间民俗文化,并且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为使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县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排查,加强拯救挖掘,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我县的“潞安大鼓”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党八音会细乐”、“干板秧歌”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都旺火”、“黎都社火”被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有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县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我县结合实际,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建立了保护名录和濒危名单,建立健全县文博馆、乡文化站、村文管所三级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大了对破坏和盗窃文物的打击力度,使我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全县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2012年,我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我县已建成了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保护基地内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并配有专人管理。

2、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实施文艺精品的编排创作

近年来,我县积极动员和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的潮流,足踏山乡采风,紧扣时代创新,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思想上的启迪、身心上的愉悦、审美上的享受。继《小城变奏曲》、《哼哼艺术团》、《进城》、《如诗如画我上党》、《声声赞叹唱不尽》、《不了情在歌声里》等多部潞安大鼓曲目获得全国和省市大奖后,上党八音会节目《潞安鼓乐》荣获全国第五届“四进社区”文化展演金奖、《醉了太行》荣获全国第xx届“群星奖”表演奖,去年我县创作编排的潞安大鼓《山西是个博物馆》、《依依发廊情》又在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中获奖。截止目前,我县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已获得10次国家级大奖,6次省级大奖,23次市级大奖。同时,我们还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创作为老百姓所喜闻乐道的乡土曲目,2012年围绕第八届村民换届选举和县情发展实际创作编排的上党梆子戏《呼唤》和《我的家乡**县》等,都受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从而使我县的公共文化产品内容更加丰富、门类更加齐全,影响更加深刻。

四、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为抓手,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上下功夫,文化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下载*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单位事迹材料

    **县地处**山西麓,上党盆地南缘,全县33万人口,辖6镇5乡,254个行政村,总面积483平方公里。是一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文化热土,被称为“华夏农耕文明之源、中国民间......

    申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扬州大学是在全国率先实行合并办学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近年来,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了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

    **市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事迹材料(5篇)

    **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地,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还是闻名全国的“煤炭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戏剧之乡”,拥有悠......

    在莆田市申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汇报会上的讲话

    全国文改工作先进地区申报材料 以改革促活力 以创新求发展 积极开创莆田文化建设新局面 ——莆田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 2011.3 文献名邦,活力奔流。近年来,莆田市立足实......

    县公安局申报“全国优秀公安局”先进事迹材料[5篇材料]

    ××省××县隶属××市,地处××东北部、×ד五区一廊”金三角地带,是省会××的西大门,是××通往××、××之要冲,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

    地税局工会申报“全国创先争优基层工会组织”先进材料

    税苑春晖 一、澧县地税局及其工会委员会基本情况 澧县地方税务局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应运而生。现有在职干部职工 134人,男93人,女 41人。离退休人员 27人。在职人员中,党员96人......

    申报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事迹材料

    xx村申报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事迹材料近年来,x村 “两委”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的同......

    申报先进党支部材料

    申报矿先进党支部材料通风二队党支部先进事迹通风二队党支部现有党员26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下设三个党小组。党支部自建立以来,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安全“三基”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