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服务队推荐资料---调研山东红色文化现状、保护与传承实践队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立德垂范
博学善喻
教育科学学院2011年暑假社会实践
优秀服务队推荐材料
二零一一年九月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立德垂范
博学善喻
教育科学学院2011年暑假社会实践
优秀服务队推荐材料
2011年暑假,在学校团委、学院领导的周密部署和正确指导下,我院分团委根据聊大团发《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组建了七支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深入山东省各地方,认真细致地了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尤其是学校重点立项的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省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策调研”社会实践调查服务队。作为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的一支承办小队,在分团委书记刘冰老师的亲自指导下,社会实践调查队组织优秀队员奔赴济南、青岛、临沂、聊城和东营五地进行对于山东省红色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的实地调查,活动效果突出,社会反响较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育人效果,提高了聊城大学的知名度,扩大了我校的社会影响。故推荐该支服务队为优秀服务队。现将该服务队活动情况及成果总结如下:
1、准备阶段:在7月1日至7月5日的准备阶段中,我院组成的“山东省红色文化现状、保护与传承”社会实践调研服务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确立出5支调研服务小分队分别奔赴济南、青岛、临沂、聊城和东营五地进行实地调研。在此阶段,实践调研服务队多方搜寻收集济南、青岛、临沂、聊城和东营五个调研地区的红色资源,为下一步的实地考察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组成员整理了详细的访谈提纲,并根据各地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预设了应变方案,确立出访谈对象包括各地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老红军、老八路、市民等等,这为较好地收集有效的信息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2、实地调研:7月9号,在7月1日至7月5日的准备基础上,5支调研小分队分别奔赴济南、青岛、临沂、聊城和东营五地开始了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主要运用文献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各地市档案局(馆)、博物馆等地为基地,并多方收集网络资料。聊城、济南、临沂、青岛、东营5支实践小分队分别前往了聊城市孔繁森纪念馆、市委党史办及档案部,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历城区村委会拜访老党员、济南战役纪念馆,临沂鲁东南烈士陵园、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暨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立德垂范
博学善喻
山东省政府旧址,青岛平度市烈士陵园、拜访平度党史编写人张升善老人,东营石油党委办公室、退休老党员活动中心等地作了深入的调研,尤其是对所调研部门负责人、革命老战士、老党员的面对面采访,使的我们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红色文化现状,保护与传承的第一手资料。在我院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优秀的调研报告,为山东省文化部门进一步加大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力度提供了事实依据与可靠理论,以及为红色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性意见。有利于使这些优秀的文化得以推广、普及,使红色的火把可以继续传递下去。
小组成员通过实际行动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和传承我们的红色文化,增强了社会各界对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关注。5支调研小分队分别在这五个地方针对各自调研任务进行深入调研,活动计划周密,安排布置科学,保障了整个活动的顺利平稳进行。
本次活动获得了真实可靠的山东省红色文化现状、保护与传承的第一手资料。整个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各地教育部门、文化宣传部门、博物馆及档案馆的大力支持,并取得普遍好评,在山东省各地方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凡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调研队中的调研动态。活动感悟以及对文化保护的合理建议也纷纷见于报端,新青年、聊城大学新闻中心、临沂日报、领导科学报、济南时报等多家媒体都给予了热情洋溢的报道。
3、汇总阶段:8月29日——9月6日,汇总与深化阶段。服务队实践归来共论实践感怀,系统地整理活动成果,开展“实践归来互交心得”座谈会,有效的收集了活动成果;及时总结有益经验,力争使我院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针对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案。继而将各自所得的第一手材料予以汇总,由刘冰老师、陈祖国老师等联合做成实践报告指导团队,分析材料,总结数据,指导撰写出一大批关于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及其相关的优秀实践报告。一方面提升了我院广大同学一丝不苟的调研意识,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对于促进山东省各地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该服务队队员,耐心调查,认真研究,不怕苦,不怕累,经受住了种种困难和考验,最终取得了活动的成功。他们既提高了思想认识,加深了对残疾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立德垂范
博学善喻
儿童教育与心理状况的了解与关注,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服务于社会,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是我院九支服务队中最优秀的一支服务队,特推荐该支服务队为优秀服务队,请审批!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分团委
2010年9月7日
第二篇:1-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组入驻长丰村的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安是一个。。。而长丰村更是国家主席李先念的故乡,这里走出的开国将军就有??个。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情况
长丰村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和原国务院副总理、上将陈锡联的家乡。位于高桥镇区西南四公里,与黄陂木兰山接壤,四面环山,九冲一河。全村11个村民小组,14个行政自然村,共228户,905人,党员35名。村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宜居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先后被评选为湖北省“旅游名村”、“生态文明村”、“宜居村庄”、“文明卫生村”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村”等荣誉称号。
主要的红色景点、红色故事、红色歌曲情况
2、调研准备情况
考虑到我们来到的是革命老区,而且是“全国 示范村”,全体组员认为立足本村特点、发挥高教优势、传承红色文化、推动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组成员坚持“中心突出、科学部署”,对本次调研重点、方案、方式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准备,并收集了相关资料,设计完成了调研问卷;坚持“深入实际,点面结合”,组员按照分工深入该村的“两组一园”(一组、六组及李先念故居纪念园),通过入村走访、入户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开展了调研活动;坚持“系统梳理,有的放矢”,结合调研、走访、问询等情况以及文献查找、分析情况,小组就长丰村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加强和改进长丰村的红色文化传承、开发、创新工作提出了对策参考与意见建议。
3、调研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长丰村一共有11个村民小组,我们选定了“两组一园”作为了调查对象,即:李先念故居所在的八组、陈锡联故居所在的一组以及“李先念故居纪念园”所在园区。本次调研共抽样走访了36位当地群众,发放问卷36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4份,占??%。在调研整体情况中,从年龄看:30岁以下?人,占??%;30-50岁??人,占比例??;50岁以上??人,占??比例。从性别比例看:男性??人,占??%;女性??人,占??%。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文化??人,占??%,小学及以上文化??人,占??%。从政治身份看:党员??人,占??%,群众??人,占??%。
本次样本兼顾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政治身份及性别区别,特别是坚持每户一人,所有调查对象占到全村住户数的1?%;党员更是占到了所有党员的7%,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红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良好趋势
近年来,长丰村以“打主席牌,走招商路”为目标,以建设“旅游名村”为着力点,按“旅游名村”总体发展规划,先后投入各项资金650万余元,开展了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红色产业发展态势喜人,群众对红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认识、拥护、期望不断提高。
1、红色旅游景点得到开发和宣传。近年来,以李先念故居纪念园、李先念故居图书馆、陈锡联将军故居、秦??将军故居、红马寨、红军洞、共和城等红色文化旧址等为重点,完善了各红色旅游景点的服务设施建设,加大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长丰红色旅游品牌。近年来,每年村里的接待游客约30多万人次,在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村民普遍认为,2015以来,在本村参观考察红色文化的人数有增长,其中:认为大幅度增长的??人,占??%,略有增长的??人,占??%。而来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各级领导干部、单位组织的学员”,近年来,旅行团和个人来旅游参观人员也明显增多。
2、红色人物故事和歌曲得到挖掘。当地编著的《红安将军志》、《李先念的故事》等等书籍,《红安魂》等故事,为长丰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史料依据,是 人们了解长丰革命史的教科书,也是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小小黄安》、《八月桂花香》等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在调研中,会唱3首左右红色歌曲的村民约??人,占??.%。会讲陈锡联参军、李先念避难红军洞的故事等人占??人。。。特别是,有很多村民都提到《铁血红安》的播放后,参观人数明显增多,这不仅仅是革命老区本身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也是文化宣传带来的变化。
3、红色资源开发得到赞赏和拥护。在调研的村民中,对于开发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态度赞成的??人,占到??%,不赞成的??人,占到??%。赞成的民众全部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同时有部分村民还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可以教育民族、值得传承和创新,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随着路网建设,特别是红色旅游公路专线的开通,李先念故居纪念园、陈锡联故居景区游客接待量不断增加,全村从事旅游服务人员达100余人,主要从事保洁、厨师、卖小商品等工作,年营业收入在1-2万元左右。家里有红色文化相关产业的有??户,占??%。大多数家庭希望政府能够组织有序开发,争取能够有更多经济来源和工作岗位。
三、红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对红色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及民众对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越来越重视,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开发上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
1、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认识不足。在调研过程中,有约一半以上的村民认为,目前本村红色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均不够,一共有??人,占??%,还有??人,占??%,认为只重视开发,保护力度不够,还有??人,占??%,认为注重保护,但存在资源浪费等。长丰村走出的将军多,但红色文化资源较为分散,交通不便,资源损坏严重,一些革命旧址也都分散在广大农村,多为年代较久远的祠堂、民居,多数房屋建筑已无人居住和使用,损坏较为严重,部分革命旧址、旧居濒临消失,有的已经仅剩遗迹。由于缺乏资金保障,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致使红色文化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比如:陈锡联故居就 处于无人看管的现状,严重影响墙体,房屋漏雨,墙体坍塌,没有人维修。还有村后扁担山上还有抗日时期留下的战壕也无人问津,更难谈保护和开发。一些乡(镇)的领导、部门的领导,还有不少干部群众,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认识不足,没有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遗址的财富性和保护的重要性,脆弱的红色文化建筑和遗迹可以说是风雨飘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不够,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的潜能还没有发挥出来。
2、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长丰村红色文化资源较为分散,对外宣传相对滞后,没有打造出代表自己形象和独具吸引力的品牌。长丰村是最早创建党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之
一、共有480多人参加革命、284人为革命流血牺牲,在册烈士150人。但是这些历史,并不是所有长丰村民都了然于心,在参加问卷调查的34人中,只有??人全部知道,有??人知道1-2个,还有??一个都不知道,全部不知道的占到了?%%。同时,长丰村2015年被国务院、省扶贫办确定为国家、省级两级旅游扶贫试点村,34人中只有??人知道,大部分村民不知道。在从长丰村走出去的将军情况,少数村民也一无所知,长丰村一共走出了??个将军,知道有将军的也大部分限于李先念和陈锡联,对其他人则鲜有人知。这说明,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还没有将红色人物、事迹、故事深入人心,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旅游市场中标志不鲜明,特色不明显,印象不深刻。随着历史的推移,很多资源损坏严重,有的濒临消失,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3、对红色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对象普遍反映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整体规划,未能够形成有效的开发保护生态战略机制,影响了长丰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旅游市场的知名度。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划情况,群众不知晓。“政府对本村红色文化开发与保护规划”的知晓率极低,仅仅有?人表示知道,有??人,占??%的人都表示对规划不知道,甚至认为就没有规划。二是宣传单
一、规划不科学。由于红色资源分散,红色文化指示标牌不清,一路感受不到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也看不到多少红色文化的标志,红色文化遗址主体、标志牌不显眼。三是系统性不够,整体规划机制不健全。在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时,没有发挥地域优势,把长丰村及红安各地的红色资源,系统、有效的整合,整体规划、整体开发,没有形成红色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存在引不来人、留不住客、推不出产品的困境。
四、红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建议和对策
1、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增强保护开发意识。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精华在不同时代的锤炼与提升,是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与弘扬,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为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它来对人们进行信仰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长丰的经济发展。一是加大红色文化的挖掘。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通过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及内涵,深度挖掘革命人物、革命故事、革命歌曲、革命图片等红色文化,并形成成果,编撰成书籍、影视、曲库等,激发群众、村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挖掘出长丰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搞清家底。划定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区域,增加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的碑、牌标志。二是畅通红色文化的宣传渠道。利用在每年的清明节、“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传统节日、纪念日前后,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通过瞻仰革命旧址、旧居,祭扫烈士墓、烈士纪念塔,入党(团)宣誓,邀请老红军讲革命英雄故事,访问革命烈属等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精神,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广场电视墙等媒体,加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的宣传力度,让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意识走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提升全社会的保护观念。通过宣传,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不搞好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就愧对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增强人们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法制观念。建议在公路两旁,利用石墙、护坡、闲置水渠、废弃桥梁、结合山形地势、运用壁画、剪纸、雕刻、索膜等艺术手法,打造“红色文化记忆”景观带;征集散落民间的红色实物,丰富展馆陈列的内容。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增强保护开发力度。
加大对红色文化传承开发与保护,经费支持是基本保障,并需多渠道加大对红色文化开发、保护的经费投入,才能够确保保护开发力度的提升。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和预算。加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经费的投入,要把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长丰国家级贫困旅游试点村给予文化保护经费的倾斜,积极争取上级经费。推行乡、村文物协管员体制,建立村民讲解员、保护员等人员经费预算,给予故居、旧址附近参与红色文化保护民众一定的工作和劳务经费,给乡、村、组、户一定的补偿经费,明确看护责任,让红色文化遗址有人宣传、有人参观、有人保护;做到不垮、不倒、不烂。二是积极争取红色旅游开发资金。要克服“等、靠、要”的心理,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充分发挥市场功能,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红色文化产品和红色文化品牌。积极利用招商引资,开展绿色资源与红色资源结合的旅游开发,吸引外地资金投入,努力提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经济的再生能力。发挥高教优势,依托“湖北艺术画湖北”等文化项目,建立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红色文化传承结合,既能够为文化传承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撑,也能够为大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提供基地和条件。
3、加强整体系统规划,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任何没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是没有生命力的。科学有序的规划是红色文化开发和保护的根本保障。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要上升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要从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对红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科学地规划,在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上下功夫,使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一是加强系统科学规划。要科学规划、高度重视旅游资源整合,把不同规模、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的资源连接起来,以红色为主线,建立融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形成整体效应,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最终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通过梳理现有红色 文化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东风,提升红色文化经济管理能力,将所有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逐步构建起以黄麻起义纪念园为中心,向周边将军故里、革命旧址辐射的红色文化旅游圈。发掘相关绿色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与红色革命资源的优势,有效整合老区特产、红安大布、绿色蜂蜜、华源花园、蓝莓基地等产业,形式有序、生态发展的产业链。二是突出文化品牌提质。要积极提升红色文化品位,在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上下功夫。通过发挥高教、专家设计优势,对红安长丰村传统文化的红安绣、红安布鞋、红安鞋垫等红色传统小手工艺品进行设计、推广。通过组织村民宣传队、表演队等形式,举办宣传促销、旅游推介会、节庆活动等形式,扩大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组织农户培训、外地考察、实地调研等形式,提高农户自主经营红色文化的能力和水平,丰富红色文化旅游内容,提高红色文化辐射功能。
第三篇:红色文化保护调研的背景及目的
向“中共十八大”献礼——暨红色文化遗
产保护调研活动背景及目的背景:
追忆贵州大学校史,始建于1902年,至此经历了110周年的历史,为了纪念贵州大学走过110周年的风风雨雨,同时也为了向中共十八大献礼,特此我资环学院青协于2012年7月15号开始了为期近一周的关于遵义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活动,红色文化近几年不仅是社会也是商业关注的焦点,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发展,遗址类纪念馆社会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大批革命遗址不断得到开发,很多地方便大兴土木,改变旧址复原规模和形式,有的甚至 不惜破坏历史氛围和生态环境,这其实与遗址遗存的保护背道而驰。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旧址本身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010年3月29日,李长春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要加快组织实施红色文化保护工程,使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成为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给革命纪念地依托红色文化,进一步如何发展,如何传播提出的新方向和新课题。那么,见证了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革命纪念地如何完成这一系统工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保护又是现实的挑战。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之际,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特组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前赴遵义进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活动”。遵义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遵义红色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
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遵义红色文化遗产是历史服务于现实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遵义斗争史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积淀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革命史迹与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珍品,对传承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引导红色旅游和带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的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革命者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革命遗址,遗物展现的震撼心魄的场景,永远都是感动和教育的最佳教材。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红色文化具有历史印证价值功能,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谛;具有政治教育价值功能,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使同学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促使同学们了解国家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到革命精神,坚定承担历史重任的不变信念。教育和鼓励年轻一代奋起直追,实现新时期跨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之中。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第四篇:县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与发展调研报告
桂东县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与发展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实施文化强省,推动桂东县的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与发展,根据郴州市政协4月18日召开的文史工作会议精神,及5月13日传真函件的要求,5月中旬至6月中旬,桂东县政协学习文史委牵头,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就“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发展”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得到了县政协主席业军的高度重视,安排了副主席邓青青、正处级干部黄仁亲带队。
调研组人员先到炎陵县、永新县、井冈山市学习考察取经二天。之后,深入到我县的普乐、沙田、沤江等镇及县纪念馆,实地调研,采取了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和走访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和收集了有关领导(包括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雷纯勇一行)、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社会贤达以及乡村干部、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梳理总结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红色文化遗址的基本情况
桂东县地处湖南省的东南边陲,井冈山的南麓,东北至东南分别与江西的遂川、上犹、崇义三县接壤,南、西、北,依序与汝城、资兴、炎陵三县的土地相连。
1452平方公里土地的桂东,留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任弼时、罗荣桓、王震、萧克、滕代远、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的足迹。桂东是井冈山的前哨;桂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3月28日,毛泽东为策应湘南起义,率领工农红军从炎陵中村进入桂东四都开展革命活动。两天之后,到了沙田。4月3日,毛泽东在沙田圩后的老虎冲三十六担丘颁布了着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沙田期间,毛泽东组织开会、演讲,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成立了桂东县工农兵政府(桂东县苏维埃政府)。
1928年7月,朱德、陈毅率红军攻打郴州受挫。为了保存实力,两位高级将领审时度势,率军于8月3日撤到桂东整修,部队分驻沙田、普乐、新坊。期间,在桂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在万寿宫召开了红四军第四次党代会、士兵代表大会(8月16日),组建了湘南红军游击队(队长唐天际),开展了游击战争。朱德在东水刘家祠亲自主持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并成立了桂东县第一个乡党支部——东水乡党支部。
1928年8月19日,毛泽东从炎陵的大院经黄洞,前来桂东迎还朱德、陈毅的红军大队。23日,在唐家大屋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议决重返井冈山。24日,撤离县城,在三台山激战至傍晚。次日,经寨前、新坊、普乐,进入江西崇义、上犹,实现了“井冈山第二次会师”,巩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5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从炎陵进入桂东,攻克县城,歼灭敌人,释放革命干部与群众。
1934年8月12日,从江西突围出来的红十七师、红十八师官兵9700余人,来到桂东寨前圩,由萧克、王震等高级将领按中央训令,宣布红六军团正式组建,并誓师西征,揭开了长征的序幕。
主力红军撤离苏区后,桂东成了湘粤赣边区红军游击的中心。湘赣省苏维埃教育部长、毛泽东的老师方维夏就跟随红四团红军,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率领的红军……他们与当地游击队在桂东东西两边山及周边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方维夏、蔡会文1936年就牺牲在桂东的普乐山岭。
来过桂东的红军队伍还有很多——红三军团(彭鳌),红七军(邓小平、张云逸)第五十八团进入青山宋家、彩洞……
桂东沙田万寿宫还是新四军留守处;桂东四都、青山是八路军南下支队王震上将战斗过的地方,桂东是湖南省第一个解放的县。
市政协调研组认为:桂东的红色文化,种类多、渊源清晰、时间最连续,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的地方坐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渊源;其珍贵的历史,独一无二。
桂东,到处红彤彤。您只要踏上一步,就会踏上红色的印痕。遗留下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点多面广,数量多,全县15个乡镇都有。桂东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上百处,主要的红色文化遗址27处。
1、红色文化遗址按类别分:①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1处。即:桂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万寿宫、红四军军部旧址——东水老屋、红四军医院旧址、红四军兵工厂旧址、湘南游击队组建和授枪旧址——文昌阁、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唐家大屋与杨岸、龙溪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国共产党湘粤赣特委和湘粤赣边区游击队总部旧址——赤水仙、中国共产党西边山边区委员会旧址——桃寮。②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1处。即:大岭坳战斗旧址、“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沙田戏台、同益店、寒岭界战斗旧址、城隍庙、毛泽东警卫排驻地旧址——母公祠、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方维夏牺牲地——仙背山、桂东武装起义旧址石围里、陈奇烈士故居。③革命领导人旧居1处,即邓力群旧居。④纪念设施4处,即: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毛泽东同志塑像、第一军规广场、桂东革命烈士纪念碑。
2、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级别分为:①省级红色遗址文物保护单位8个,即“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万寿宫(含沙田戏台)、毛泽东迎还红军大队旧址(含唐家大屋、城隍庙)、桂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红四军普乐活动旧址群(含:红四军军部——东水老屋、红四军医院旧址、红四军兵工厂旧址、朱德居住旧址)、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含:寨前圩、朱氏祠堂、扶氏祠堂)、中国共产党西边山边区委员会旧址——桃寮、毛泽东活动旧址——同益店。②市级红色遗址文物保护单位2处,即:陈奇故居、邓力群旧居。③未定的12个。没有国家级红色遗址文物保护单位。
3、红色文化遗址,利用级别情况是: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即“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万寿宫、沙田戏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唐家大屋、城隍庙、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即邓力群旧居。未定级别的20个。没有省级的。
二、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现状、发展情况
(一)保护现状
1、遗址保存完好的有2处,即第一军规广场、桂东革命烈士纪念碑。
2、遗址保存较好的11处,即:“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万寿宫、沙田戏台、同益店、唐家大屋、城隍庙、毛泽东警卫排驻地旧址——母公祠、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邓力群旧居、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毛泽东同志塑像。
3、遗址保存一般的4处,即:桂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东水老屋、红四军兵工厂旧址、红四军医院旧址。
4、遗址损毁严重的有10处,即:陈奇烈士故居、大岭坳战斗旧址、湘南游击队组建和授枪旧址——文昌阁、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杨岸、寒岭界战斗旧址、龙溪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国共产党湘粤赣特委和湘粤赣边区游击队总部旧址——赤水仙、方维夏牺牲地——仙背山、中国共产党西边山边区委员会旧址——桃寮、桂东武装起义旧址石围里。
(二)开发利用情况
从2006年以来,桂东县共投入了资金3千余万元,用于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发展:
1、在沙田镇,兴建了第一军规广场、第一军规纪念碑等配套基础设施,修缮了万寿宫、沙田戏台等。
2、在流源乡,修缮了邓力群旧居,建造了小广场。
3、在寨前镇,建造了红六军团誓师西征的雕塑。
4、在县城省级森林公园三台山上建造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完善了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一些配套设施。
5、即将竣工的有三台山烈士陵园文化墙。
军规广场、纪念碑、烈士碑、纪念馆等红色设施的建造与完善……不仅彰显了桂东浓厚的红色文化,诠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桂东轰轰烈烈的红色文化历史,而且成了县内外、省内外人们瞻仰、祭扫、缅怀与寄托哀思的圣地,成了人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与圣地。
三、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认识不足
一些乡(镇)的领导、部门的领导,还有不少干部群众,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认识不足,文物法规意识淡薄,没有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遗址的财富性,保护的重要性,认为保护是一个包袱——保护要花钱,只算眼前经济账,不考虑桂东经济发展的长远之计。
主要表现:一些乡镇、乡村的红色文化遗址受到冷漠,如:红四军军部旧址——东水老屋、兵工厂等。许多人认为保护是政府的事儿,与己无关。屋内、屋外堆放了农具、杂物等,严重影响墙体,房屋漏雨,墙体坍塌,没有人维修。任脆弱的红色文化普通建筑风雨飘摇。
2、文物保护机构势单力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全县设有文物保护管理所1个,与纪念馆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共有7个编制,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所2 人,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这与所承担的文物鉴定、技术保护、规划编制、文物执法等繁重的保护工作任务极不相称。
纪念馆(含沙田)临时讲解员的工资待遇过低,试用期每月800元,期满后每月1000元。由于待遇低,流动性就大,直接影响红色文化宣讲质量。
十几年以前,桂东成立过文物工作管理委员会,可由于领导的经常变动,管理委员会等于虚设,工作没有启动。
3、文物保护经费没有列入预算,保护工作不到位
桂东是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县,县级财政除了每年确保必要的工作经费外,再没有预算钱来实施抢救和保护。省、市没有固定的文保经费下拨,每年得写报告去争取三五万,争取来的经费也不单纯是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还要用于古建筑(聚龙居等)文物的保护。
可以说,省、市两级拨给的文保经费,对于拥有浓厚红色文化,拥有点多面广的红色遗址的桂东来说,保护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所以,桂东的红色文物遗址保护乏力,保护设施简陋,保存条件也差,一些馆藏红色文物已移放到国家、省、市妥善保护与管理。一些散件红色文物也无钱收购。一些馆藏的文物急需修复,也无钱修复。
4、文物保护工作不具体,不细致
一些产权没有置换的红色文化遗址,本应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由于缺钱,没有公布。在普查的纸面上做保护,实地当中却没有保护范围、保护标志。
保护经费的紧张与缺乏,不少红色文化遗址保护难以真正落实到乡、村、组、户。
5、全县城乡建设,没有真正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整体规划
市调研组专家指出,桂东城乡建设规划不科学,红色文化遗址主体、标志不显眼。比如:沙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纪念碑、同益店、万寿宫等,被周围那些高楼大厦圈围了起来,标志物淹没在圩镇,让外面的游客不易看到。
6、对文物保护工作执法力度不够
对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定的违法行为处罚,执法权有的属于公安;有的属于工商、环保;即使属于文物部门执法的,也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因而出现了县级执法乏力、不到位现象。
7、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的政策研究不够
在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中,没有跟踪落实;政策研究不透,没有多渠道,多方位争取资金来保护红色文化遗址。
8、开发利用不理想,红色文化展示的方法单一
市政协调研组指出,走进桂东,一路感受不到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也看不到多少红色文化的标志。
四、保护、开发红色文化遗址的建议与对策
红色文化遗产是一种资源,并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红色文化遗址没有了,红色文物被掏空了,那么,红色文化的桂东就等于是一个空架子,红色桂东谈起来,也显得苍白。
因此,要转观念,强认识。要下大力气,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保护。要把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与发展,作为桂东,乃至郴州的一项红色文化事业来抓。既抓红色文化遗址硬件保护,又抓红色文化软件的保护。
通过保护与开发,把桂东办成郴州红色文化的高地,郴州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建议:
1、加大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为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只有保护好,才能更好地为桂东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它来对人们进行信仰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传统教育,廉政教育。
为了保护好红色文化遗址,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广场电视墙等媒体,加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的宣传力度,让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意识走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提升全社会的保护观念。通过宣传,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不搞好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就愧对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通过宣传,让人们深深地懂得,保护不单是政府的事儿,居住红色遗址房屋的业主有责任,全社会有责任;通过宣传,提高人们保护的认知度,增强人们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及法制观念;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加大桂东红色文化对外的推介力度,提高影响力,引起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的关注与重视。
2、理顺体制,加强文保管理机构力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建议桂东文物保护管理所单设,并更名为“桂东县文物保护局”。机构编制与其承担的职能任务相适应,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大文物鉴定、技术保护、规划编制、文物执法等工作。
提高纪念馆临时讲解员的工资待遇,确保讲解员的稳定性,以提高讲解员演讲的技艺与水平,增强红色文化宣传的效果。
启动桂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过去,因人而定,委员会形同虚设,人们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机构。建议委员会由单位——党史、文化、广电、文物、文史、宣传、国土、公安、发改、民政、旅游、建设、规划等组成,由一名县领导分管,具体抓,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整合各部门管理职责,明确各部门的保护责任,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3、加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经费的投入
一是对我县未定级别的12处红色文化遗址向社会进行公布,要把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1处1年1万元),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二是积极争取省、市对桂东这样的国家贫困县给予文化保护经费的倾斜,文保经费固定拨付给桂东;三是向上争取国家补贴支出的免费开放资金能一视同仁。四是积极争取红色旅游开发资金。
市政协调研组指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要多投入。建议从“城市发展基金”专项资金中单列“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资金”来加以保护。
刻不容缓的是,县里再贫困,也要调剂出部分资金,撒点胡椒面,抢救濒临倒闭的红四军军部旧址——东水老屋、红四军兵工厂旧址、红四军医院旧址,修葺好红十五军军政委、桂东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陈奇的故居。让红色文化遗址不垮、不倒、不烂。
4、转方式,创机制,把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做细、做实
进一步挖掘出桂东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搞清家底。划定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区域,增加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的碑、牌标志。
推行乡、村文物协管员体制。给乡、村、组、户一定的补偿经费,明确看护责任,让他们加强日常管理——让脆弱的红色文化建筑房子能透透风,换换气,屋内有人经常打扫,屋外有人清理;漏雨了,有人检瓦;墙体坍塌、损毁了,有人维修;有破坏的现象,有人制止,有人举报。
特别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城乡建设中,将危房改造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对现有红色文化遗址尽可能进行产权置换。
5、编制好桂东县城乡建设与文物保护的整体规划
为建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的长效机制,建议抓紧编制好桂东县城乡建设与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即文物保护纳入全县城乡建设规划中。
在规划上,市调研组对桂东谈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即:红色文化与绿色资源、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一起来规划。走科学规划之路。实施中,主题突出,分步进行,一步一个台阶。打好“红”、“绿”两张牌,把桂东打造成红彤彤、绿幽幽、健康康的美好地方。
6、加大文物保护工作执法力度
县文物保护所(或文物局)要经常对红色文化遗址进行巡查,加大红色文化遗址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对保护区域内有建房苗头、及堆放杂物的现象,要及时提醒乡镇、单位或业主。对保护区域内的旧房,多做思想工作,尽可能进行产权置换。不能置换的,拆旧建新时,坚决杜绝原址上重建。
7、加大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政策的研究
为了桂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之计,要抓住我县红色文化特色,聘请省级文物专家编制好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规划。
加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的政策研究,积极申报“国字牌”保护单位,在一二年内实现零的突破。在申报时,把与之相联系的红色文化遗址,一并打捆包装进行呈报。要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纪念地旧址群、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和毛泽东迎还红军大队旧址群、工农红军长征先遣队——红六军誓师西征旧址群列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的重点。
市里专家说,桂东是工农红军长征的始点,意义非凡。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应该及早恢复重建,科学复原古戏台等设施。
要加大桂东申报“国保”单位的力度。为了申报成功,委任精兵强将,在申报过程中,搞好跟踪和后期管理,衔接好,落实好。争取国家的文物保护经费,来解决桂东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中财力严重不足的瓶颈问题,改善硬件建设,促进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
文物保护所(或局)与旅游局要联袂争取红色文化旅游资金,做活、做好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这篇文章,把桂东重要的、有影响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旅游发展优势。
建立多方位的投融资体制。吸收社会基金,加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亦可以奖代拨,比如:寨前的朱氏宗祠、扶氏宗祠的红色文化遗址,由他们维修,然后拨款奖励。还可向产权单位(户)伸出橄榄枝,合资、合股,共同开发红色旅游。总之,就是要酿造出一个社会关注、人人关心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与发展的格局。
8、丰富红色文化展示的内容与方式
如何吸引游客们的眼球?建议在公路两旁,利用石墙、护坡、闲置水渠、废弃桥梁、结合山形地势、运用壁画、剪纸、雕刻、索膜等艺术手法,打造“红色文化记忆”景观带;征集散落民间的红色实物,丰富展馆陈列的内容;编制画册,制作光盘、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展示桂东红色文化;开展演讲会,戏剧演出,与毗邻县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等,将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做活、做好,将桂东的红色文化推出去,进而推动桂东经济社会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弘扬“中国梦”—江西萍乡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
弘扬“中国梦”
——江西萍乡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
调 查 人 地 点
黄 林 江西萍乡
日期:2014年2月15日
弘扬“中国梦”—江西萍乡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
“中国梦”,是宏大的,代表一个民族的梦想;“中国梦”,又是具体的,包含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在我国的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长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发展速度缓慢等诸多问题,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各地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我们环顾全球,会看到发达国家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走的一些特色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模式,正是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因而,在我国悠久的文化背景和红色优良传统的继承基础之上,抓住红色文化具有优秀、多样性、适应性强的特点,大力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无疑成为弘扬“中国梦”的一个重大举措。
江西萍乡全景图
红色安源
一、调查目的
1、积极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好宣传工作。
2、调查江西安源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发现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利用其自身文化特色发扬红色文化精神的新方法、传承与发展文化的新思路、发展自身经济的新路子,并具体调研当地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如何将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为我国其它地区的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子提供好的借鉴。
二、调查方法
1、走访安源区区委,采访安源镇民政局、综合文化站;
2、走访调研安源纪念馆;
3、调研安源博物馆。
三、江西安源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3.1、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缩影——安源
红色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深深的扎根于共和国的根基,而在传承中方显其震撼的魅力。民族、国家、历史的光荣与梦想也因红色而更加炫丽。
1、中国工人“红色之都”——安源,“工人”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天”,共和国的蓝天离下永远闪耀着工人们耀眼的光芒,这也是我们这次调研感触最深的一点。翻阅沧桑的历史安源大罢工中安源人的勇敢、战争年代里安源人激进、新中国建设时期安源人的无私、改革开放后安源人的奋进将跃然眼前,红色精神在一代代的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中深深的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3.2、江西安源地区红色文化传承现状调查
(一)、红色文化重受重视程度很高
安源地区的人们对红色文化的重视度很高,人们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行为言语中流露着一些优秀的品质。根据走访我们也了解到每家每户基本都有几个长辈有参军的经历,对中国共产党都有一种特殊深厚的情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决策,思想觉悟都很高。老一辈给年轻一代讲的总是中共的光荣历史,拥军护党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爱国气息非常的浓烈。
(二)、红色精神为主导
在安源,红色文化是主导文化,当地倡导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当地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
(三)、多样化的传承方式
红色文化的形式也很多样化,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近年来兴起的红色旅游之火暴是始料未及的,除了人们对那段红色年代充满向往之外,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敬仰那些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人们在红色旅游中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山河是美的,红色热土承载的红色文化也是美的。革命老区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古朴淳厚的民俗民风,使旅游者在愉悦中感受山河之美,体验华夏民族的博大精深,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月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从而主动地、真诚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通过红色旅游这一时尚方式将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输给大众,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3、江西安源地区红色文化传承现状调查
(一)、安源红色旅游文化的现状优势
1、拥有“红色安源”的著名品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是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地方经济较为发达,居民有较强的出游能力,有休闲消费的习惯。
3、具有地处江西与湖南交界的地缘优势,在当地旅游吸引范围较大。
4、安源国家森林公园获得批准。
5、安源是江西“红土地”上一颗灿烂的红色珍珠,可以借全省整体优势进行红色旅游开发。
(二)、安源红色旅游文化的现状劣势
1、“红色安源”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影响不大,游客数量较少。
2、没有适合休闲度假的名山大川与红色安源品牌相结合。
3、旧区城市生态、卫生、景观环境欠佳,没有形成适合旅游的大环境。
4、各景点分属于不同级别的不同单位,统一开发、统一管理难度较大。
5、尚未开发出吸引力较大的旅游产品。
(三)、安源红色旅游文化的现状
1.安源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由于镇区煤炭、钢铁等工业生产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加上管理体制约束,除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能维持正常开放接待游客外,其他旅游吸引物几乎没有得到开发,景区环境状况较差,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据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介绍,自1956年建馆以来,累计接待旅游参观者800多万人次,目前平均每年接待10万人次左右。
2.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景区建筑环境混乱,景区绿化和景观化水平低。3.现有基础设施与景区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基本没有形成适宜景区特色、风格及旅游容量的相应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设施。
(四)、安源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威胁
1、我国其他地区的红色旅游正在蓬勃发展,已经吸引了大部分的红色旅游市场客源,安源如果再不迅速发展,将失去争抢客源的机会。
2、发展旅游,可以带动安源产业成功转型,带动宝贵的土地资源升值,如果不积极发展旅游,将使安源失去这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机会。
(五)、安源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机遇
1、国家空前重视和大力支持发展红色旅游,成立了全国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重点红色旅游发展年”。2、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也正在深入开展,很多红色旅游景点已经成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课堂。这些都是红色旅游在今后几年保持持续吸引力的重要支撑。
3、为保障红色旅游发展,中央计划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在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及修缮、产品规划与宣传等方面予以支持。
4、安源已列入国家《发展红色旅游总体规划》中拟重点建设的红色景区名单。
5、中共中央已将井冈山确定为全国干部教育基地之一,安源有机会成为井冈山干部培训基地的一个实地教学点。
6、江西省、萍乡市和安源区的领导较以往更加重视安源的旅游发展,江西省旅游局局长联合其他7省市旅游局局长签署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共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郑州宣言》,还倡导发起了“红色之旅万里行”的品牌促销活动。
7、安源正在建设新区,发展旅游,能够提高城市整体的品味和价值。
8、萍乡市及安源区都处于产业转型期。
四、江西安源地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展望
(一)、确定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江西安源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5年内,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特色鲜明、效益显著、政策体系健全的红色文化产业运行框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红色文化精神,建设红色文化为依托的和谐文明区。努力使红色文化产业成为安源区的支柱产业,提高安源区红色文化产业在全州文化产业发展总格局中的比重和位置,使安源区成为萍乡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争取把安源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科学编制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要重视红色文化产业的规划、协调发展。制定《萍乡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安源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及保障措施,并进一步编制近期重点产业、重点地区和主要文化产业基地发展的详细规划,形成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体系。
(三)、实施文化产业集聚策略。
整合、优化现有资源,规划、引导、鼓励产业要素的集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构建一批文化产业集聚群,形成产业集聚,实现集约化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打造并完善文化产业链,提升文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红色文化产业集群。目前,要着手进行非物质文化展示展演中心、安源红色行主题公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基地的规划建设。
五、江西省安源区红色文化前景 5.1、红色中国
红色,共和国艰辛标志,共和国辉煌的象征,共和国精神力量的源泉。历经百年沧桑,中国近代历史的演进模式已经深刻的阐释了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个光荣的组织。风雨征程九十周年,是党在民族危难的关头,挽救了中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5.2、红色安源
红色文化发展传承的一个缩影——江西安源,红色文化诞生的摇篮,红色文化发展壮大的故乡,红色文化传承的圣地。本报告就江西安源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展开了深入而系统的剖析和探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安源的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还是做的很好的,整体上的效果不错,发展的现状和总体上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下一个10年期望全民族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团结一致共同奋进,红色文化积淀百年之时,绚丽的绽放于世界文化之园。
5.3、红色前景
★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红色文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 红色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