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二〇一四年一月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根据X政办发[20XX]70号文件关于《XXX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要求,加强我公司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全面提高防灾和灾害处置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建立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的定义
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级别
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重大气象灾害被确定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Ⅰ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Ⅳ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四、预警信号分类
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调度室要设专人进行气象值班,收集天气信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要立即向全矿发出预警信号:
1、矿区内3小时降雨量预计达到50mm以上,或者已达到50mm 3
左右且降雨仍在继续;
2、发生大于200mm的暴风雪时;
3、灾害性天气造成供电线路接地、短路或供电线路倒架断线等;
4、风力超过6级的大风可能严重影响矿井的供电线路时;
5、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可能造成其它较大的危害时;
6、与大阳矿互通信息,在一方发生灾害可能危及另一方时。
五、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体系
1、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气象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2、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
3、县煤炭工业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4、县煤炭局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 4
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县域各企业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5、公司接到预警信息,必须对预警做出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矿井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县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6、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县煤炭局。矿山企业要按照煤炭、安监等部门的要求,及时反馈矿区降雨和停产撤人情况,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7、各级各部门要不断积累预警工作经验,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事故灾难的工作能力,严防因灾害性天气引发各类事故灾难。
六、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工停产撤人制度。气象部门要认 5
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的传达: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矿属各单位,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科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副科级以上领导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得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5、要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的物资准备工作。提前将编制袋、铁丝、铁锹、应急照明灯、水泥、沙子、排水管及快速接头、发电机组、备用水泵、劳动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建立专用仓库储备到位。
6、距掘进工作面不超过100米处必须安设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施工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单位必须组织全体职工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 6
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施工地点都必须悬挂避灾路线图,沿途揭示避灾标志牌,使所有进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撤退。
9、汛期之前,完成了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个水平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雨季必须空出一个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汛期杜绝按部就班执行谷峰排水。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不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严格执行“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方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坚决杜绝超层越界开采,对与受水威胁区域或相邻矿井实施的隔离工程包括所有的水闸墙、密闭墙等,定期进行检查,有失修的立即采取措施。要与大阳矿加强联系,相互之间签定安全开采协议,搞好区域联防,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保相邻矿井的安全度汛。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二篇: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一月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为贯彻落实,晋煤办明电[2016]32号文《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汛期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和临煤防发[2016]132号《临汾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汛和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加强我公司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全面提高防灾和灾害处置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建立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的定义
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级别
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重大气象灾害被确定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Ⅰ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Ⅳ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四、预警信号分类
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调度室要设专人进行气象值班,收集天气信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要立即向全矿发出预警信号:
1、矿区内3小时降雨量预计达到50mm以上,或者已达到50mm 左右且降雨仍在继续;
2、发生大于200mm的暴风雪时;
3、灾害性天气造成供电线路接地、短路或供电线路倒架断线等;
4、风力超过6级的大风可能严重影响矿井的供电线路时;
5、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可能造成其它较大的危害时;
6、与大阳矿互通信息,在一方发生灾害可能危及另一方时。
五、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体系
1、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气象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2、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
3、县煤炭工业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4、县煤炭局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县域各企业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5、公司接到预警信息,必须对预警做出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矿井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县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6、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县煤炭局。矿山企业要按照煤炭、安监等部门的要求,及时反馈矿区降雨和停产撤人情况,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7、各级各部门要不断积累预警工作经验,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事故灾难的工作能力,严防因灾害性天气引发各类事故灾难。
六、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工停产撤人制度。气象部门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的传达: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矿属各单位,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科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副科级以上领导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得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5、要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的物资准备工作。提前将编制袋、铁丝、铁锹、应急照明灯、水泥、沙子、排水管及快速接头、备用水泵、劳动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建立专用仓库储备到位。
6、距掘进工作面不超过100米处必须安设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施工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单位必须组织全体职工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施工地点都必须悬挂避灾路线图,沿途揭示避灾标志牌,使所有进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撤退。
9、汛期之前,完成了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个水平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雨季必须空出一个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汛期杜绝按部就班执行谷峰排水。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不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严格执行“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方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抓住红线,守住底线,严格执行极端天气停产撤人制度。严格按照“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级响应机制。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三篇:煤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纳雍县焦硐煤矿 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纳雍县焦硐煤矿 二0一七年四月
纳雍县焦硐煤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根据《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煤炭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加强我矿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掌握汛情水情,全面提高灾难防范和处置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工作。
全国近几年连续发生多起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加强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矿应高度重视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工作,充分认识建立“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认真研究,密切合作,及时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避免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保障我矿安全生产。
二、我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应对措施:
1、建立严格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机制,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部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听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我矿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矿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上下畅通。)
5、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6、井下作业地点都有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电话距工作地点距离不得超过50米)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作业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部门必须组织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作业地点都悬挂了避灾路线图,并健全了井下明显避灾标志,使所有井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安全撤离。
9、汛期之前,我矿必须完成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各工作面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并将副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未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我矿严格执行大到暴雨天气停产撤人制度、“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相邻矿井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之间搞好区域联防,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保相邻矿井的安全度汛。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体系: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和贵州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贵州卫视和“贵州省气象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纳雍县工科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纳雍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我公司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我矿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纳雍县 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给纳雍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纳雍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纳雍县煤炭局。我公司做好情况反馈,纳雍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四、“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联系电话:
第四篇: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应急预案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应急预案
预案 XXX 矿位于XX 市县XXXX 乡XX 村,周边无相邻矿井。开采下限 为-200m,井田面积约 0.18k ㎡,主要开采 A、B 两组煤。现有 1 个 主提升立井(井口标高 27.688m),1 个辅助提升斜井(井口标高 31.835m)和1 个回风立井(井口标高27.879m)。目前主要进行-120m 水平以上B 组煤开采,A 组煤正在补充勘探之中。矿井具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和生产系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 和《煤矿防治规定》有关要求,为保证矿井安全,防止因灾害性天 气给矿上造成损失,特编制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应急预案,内容如下:
一、编制目的 为了在遇到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 灾害性天气情况下,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制定本预 案。
二、适用范围 在出现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灾害 性天气职工生命财产和矿井安全生产受影响或威胁时适用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紧急情况是指,由于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险情或各类突发事故;由灾 害性天气引发的矿区大面积停电、停水;由于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 成路面封冻,导致车辆、人员无法出行;灾害性天气导致矿区内重 点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矿井正常安全生产,以及导致职工生活 秩序不正常等。2
三、编制依据 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规 定》结合本矿实际编制本预案。
四、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灾害天气危险源评估 本矿处于八公山脉西端南坡,属晚壮期低矮山岳山麓坡积地 形。地势北高南低,标高25m~52m,平均标高30m,矿区地表标高一 般在25m-32m左右,地形高差较大,最高点位于斜井地面工业广场,标高32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面冲沟内,标高25m,相对高差7m。1)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水害 本矿区所处位臵属淮河流域水系,矿区及周边无河流和水体,西面距淮河约3 公里,汛期河水最高水位17m 对矿区无影响。矿区 内北部有一处早期露开挖及开挖粘土留下的土坑,坑内无长年积 水,受降水影响,雨季时矿区工业广场下部的土坑内有暂时性积水 出现。据新据凤县气象站资料,本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为615mm~1500 mm。我矿工业广场由于受早期露天开挖影响形成南高北低的坡地,斜井口地表高,主井口地表低,雨季汛期时降水,斜井口地势较高,地表无积水,主井口地势较低大部分雨水经过工业广场周围排水沟 流入工业广场北面的土坑用水泵进行抽排。主、副井口及工业广场 内建筑设施均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加之备用的防洪沙袋,矿 3 区工业广场内受汛期雨水的威胁程度很小。2)灾害天气停电:因大风、暴雨、雷雨、暴风、冰冻等自然 灾害,可能造成线路接地、短路或遭雷击接地、倒架、断线、短路 引起两回路停电,造成全矿井停电。导致矿井的通风、排水、提升 运输、压风等各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危及整个矿井的安全。3)暴风雪灾害性天气 暴风雪会造成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导致交通路阻塞、停水、断 电、严重时会崔垮建筑和生产、生活设施,严重影响矿井安全和职 工正常生活。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虽然我矿地面受水威胁的可能性较小,但矿井如果发生溃 水事故,将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2)矿井总停电及大面积停电,可能会造成主风机、主水泵、主绞车、压风机停运,这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停电时间越 长,造成的后果越严重。3)道路交通受阻。一旦发生矿区、工广、生活区道路积雪、洪水,直接影响到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甚至引发各类事故,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4)暴风雪灾害天气使井下、工业广场、生活区温度大幅降低。一旦发生暴风雪,天气骤冷,会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五、应急处臵基本原则
1、事故报告原则:事故发生后,事故地点人员要及时向矿调 4 度室汇报,调度室接到汇报后要立即向值班矿长和矿矿报告。
2、统一指挥原则:成立应急救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在指挥 部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3、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的原则:及时把受灾人员撤离灾区,最大限度的减轻或避免因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同时确 保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
4、资源整合原则:救援队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 作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对已有的各类应急处臵系 统进行资源整合,实行人员、物资、车辆、设备等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能。
5、及时抢险原则: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 有效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救援队伍接到通知后要第一时间携 带救援抢险设备迅速到达事故发生地进行抢险救援。6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根据灾害的情况,在事 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要根据有关政策和 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7、通讯畅通原则。井上下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金诚煤矿抗灾救灾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本矿灾害性天气情况下各项应急工作。5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主 任: 办公室实行24 小时值班。值班电话:0000-000000 内线电话:8000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6 个组
1、抢险救灾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技术处理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4、通信信息组: 组 长: 副组长: 6 成 员:
5、警戒保卫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6、事故调查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应急救援组织职责 A、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
1、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方面的规章制度;
2、根据气象情况成立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传达贯彻应急救 援预案,组织指挥抢险救灾、转移灾区人员和物质。
3、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决策工作,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 研究、拟定救援方案,组织开展大风、暴雨、雷电、冰雹、暴雪、冰冻等天气造成的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抢险救灾工作,做到统一 领导、集中指挥、组织协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救援工作的进 展情况;
5、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协调现场救援力量,并决定是 否向上级有关救援部门发出援助支持的请求; 7
6、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力量的调配;
7、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和保卫工作。
8、负责应急救援情况的总结、上报及相关处理事宜。B、总指挥的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核批准工作;
2、领导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当矿井灾害事故时,总指挥必 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3、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灾害事故情况和对外有关方面的联系协 调工作。C、副总指挥的职责
1、组织有关人员拟定应急救援方案;
2、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总指挥作好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必需的救援人员,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 材料。
3、根据总指挥授权,代行总指挥权力。D、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
1、制定应急救援程序,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督促检查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状 态;
3、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标定报警的方位,险情的等级等要素,及时拟定救援计划并向指挥部汇报。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修正救 援方案,供指挥部决策; 8
4、根据总指挥的授权,与相关救援单位进行协调并下达有关命 令。
5、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统计人员、财物的损失情况,并写出书面报告报上级有关部门,同时将有关材料建档、归档。E、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小组的职责
1、抢险救灾组:具体负责实施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1)侦察事故现场,分析有关技术资料,为领导小组和指挥 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制定事故抢险行动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分析灾变因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完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3)调配救护力量,实施抢险,抢救遇险人员,控制灾情扩 大。(4)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抢险指挥部汇报抢险救灾进度。(5)参与编写抢险救灾报告。
2、技术处理组:(1)分析现场情况及有关图纸、技术资料,制定技术方案和安 全技术措施,为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分析灾变因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完善技术方案和技术 措施。(3)勘察事故现场,确定事故原因。(4)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编写抢险救灾技术总结报告。(5)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技术措施。
3、后勤保障组: 9 ⑴建立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库,了解各种抢险所需的车辆和应急 救援物资的调集和准备工作,保障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所需的物资供 应,确保应急救援物资按时运送到指定地点。⑵维护供电、通讯设备及线路,确保供电、通讯畅通。⑶负责救援人员生活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4、通讯信息组: 其主要职责是保障井上、下及灾区事故现场通讯畅通。
5、警戒保卫组: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灾区事故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维护现 场治安,防止事故现场人为破坏和其他突发事件,协助救援工作组 组织调动、运输工具、维护灾区事故现场附近交通秩序。
8、事故调查组: 其主要职责是调查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及人员、财物损 失情况,提出灾害事故处理意见并写出灾害事故调查处理报告,配 合技术部门制定防范措施。三)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1、调度室:调度室值班人员要随时掌握气象信息,对气象部 门发布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值班 矿领导汇报,认真学习贯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做好大 风、暴雨、雷电、冰雹、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预警工作,为指挥部正确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协助指挥部启动灾害事故应 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10
2、生产科:及时做好暴雨、雷电过后矿区内道路的修复工作 以及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矿区交通路线的除雪、除冰、解冻工 作,保证道路的畅通。
3、供应科:负责保证灾害性天气下矿井所需的各种物资的供 应工作。
4、安检科和通风科: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要加强灾害性天气 前后的巡查工作,汛期和暴风雪前、后,加强地表巡查和水害排查; 加强矿区内房屋、车间等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督;组织开展防火、防冻,防滑、防触电、防爆、防坍塌、防坠落等专项检查,严密 防范各类事故发生,若在恶劣天气下不能保障安全的,一律责令停 止作业。
5、技术科:要切实做好水文观测工作与矿井地质工作,对重 点地域进行重点监控,及时预报,防止灾害性天气引发各类灾害事 故。
6、机电科:制定灾害性天气抢修供电线路、设备应急预案,加 强供电系统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加强地面供电线路和设备隐患排 查,保证矿区安全供电。
7、综合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设备、器材、车辆的供应,保 障受伤、受灾人员的救护和安臵。
七、预警预报 调度室设专人值班并及时收集天气预报信息,根据大风、暴雨、雷电、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影响范围、危 11 害程度、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向矿值班领导和全矿职 发布灾害天气预测、预报,并及做灾害性天预警工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立即发出预警信号:
1、矿区内3小时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 雨可能持续,立即发出预警;
2、发生大于200mm的暴风雪时,立即发出预警;
3、矿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暴风雪、冰凌等自然灾害,造成供 电线路接地、短路或线路倒架断线引起跳闸,严重影响矿井供电时 立即发出预警;
4、大风天气,风力超过6级,有可能对矿井的供电线路和安全 生产造成威胁时,立即发出预警;
5、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可能造成其它较大危害时,立即发出预 警。
6、与凤台县气象局建立通讯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在灾害性 天气多发季节,天气变化情况,做到天气变化早知道、灾害性天气 临前早预警,尽量减少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矿调度室外线电话:0000000;内线电话:8000。
八、应急处臵
1、报告与通知程序 报告程序:接到灾害性天气预警或因灾害性天气引发事故后,现场人员或知情人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矿值班室和安全科,由值 班人员向矿长报告、调度值班员通知各分管副矿长,灾害性事故发 12 生后矿长根据事故的情况立即下达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命令,组织实 施救援,并在1小时内向李冲乡政府、凤台县中小企业局、凤台县 安监局报告。事故汇报内容:灾害性天气级别、引发事故时间、地 点、类别、性质、经过及损情况。通知程序:矿调度室接到灾害性天气预警通知或事故报告后,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按照本预案中所列指挥部成员名 单先后顺序通知所有成员到矿调度室待命。指挥部所有成员在接到调度室的通知后,应迅速到位。
2、事故响应程序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救援小组按照各自的分工,迅速赶到灾 区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应急指 挥部逐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应急救援程序 1)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指挥部要明确救援步骤、救援范围、救援对相,各救援组根据指挥部下的救援指令,迅速开展救援行动。2)应急救援要本着“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开展工作,救援 指挥部及时了解掌握现场救援信息,并根据情况下达救援指令,尽 量控制灾情进一步扩大。3)指挥部根据现场救援情况,及时做好救援指挥调度工作。遇到灾害时井下各作业点人员撤退路线如下:-120m水平各作业点人员撤退路线:①-120m立井下口→地面; ②-120m运输大巷→-120m6槽上人眼→-90m9槽上人眼→-60m 13 运输道→斜井→地面; ③-120m运输大巷→-120m6槽上人眼→-90m9槽上人眼→-60m 运输道→斜井→地面; ④-120m运输大巷→-120m南石门→-120mA组上人眼→-60m运 输道→斜井→地面;-90m水平采掘工作面人员撤退路线:-90m上人眼→-60m运输道 →斜井→地面。-60m水平各作业点人员撤退路线:斜井→地面。
4、应急终止 现场抢险施救工作基本结束、事故的危险源被排除、事故发展 态势被控制住以后,事故现场己维持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总指挥 根据灾害天气变化情况,下在终止救援命令,并逐级向上级汇报。
九、奖罚
1、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1)在对灾害天气应急救援工作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出色完成任务的;(2)及时准确报送灾害天气预警信息,为应急处臵赢得时间,成效显著的;(3)为处臵灾害天气应急救援出谋献策,成绩显著的;(4)其他有特殊贡献,成绩显著的;
2、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问责;构成 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4(1)在灾害天气应急事件发生前后,没有按预案要求,没及时 提供情报,玩忽职守,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贻误处臵时机而造成严重后果的;(2)在灾害天气应急事件发生后玩忽职守,没有按预案规定及 时采取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3)挪用救灾物资的;(4)在处理灾害天气造成的灾害事件中,不听从指挥、或在 紧要关头临阵脱逃的;(5)对因信息沟通不及时,组织协调不力和工作不负责等原 因,对矿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后果的;(6)阻碍抢险救灾人员工作的;(7)其他失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后附:金诚煤矿预防灾害气候领导小组成员通讯录 金诚煤矿预防灾害性天气领导小组成员通讯录 姓 名 职务 内线电话 手机 矿 长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 机电矿长 调度主任 15 生产科长 安检科长 机电队长 通风队长 综合办主任 XXXXXXX煤矿 2011年8月5日
第五篇: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山西寿阳段王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编制:
审核:
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
山西寿阳段王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加强我矿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掌握汛情水情,全面提高灾难防范和处置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工作。
全国近几年连续发生多起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加强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矿应高度重视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工作,充分认识建立“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认真研究,密切合作,及时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避免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保障我矿安全生产。
二、我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应对措施:
1、建立严格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机制,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部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听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我矿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矿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上下畅通。)
5、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6、井下作业地点都有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电话距工作地点距离不得超过50米)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作业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部门必须组织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作业地点都悬挂了避灾路线图,并健全了井下明显避灾标志,使所有井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安全撤离。
9、汛期之前,我矿必须完成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各工作面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并将副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未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我矿严格执行大到暴雨天气停产撤人制度、“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相邻矿井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之间搞好区域联防,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保相邻矿井的安全度汛。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体系: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山西卫视和“山西气象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gzqxxx/yuqing.php)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
寿阳县煤炭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寿阳县煤炭局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寿阳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我公司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我矿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寿阳县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寿阳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寿阳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寿阳县煤炭局。我公司做好情况反馈,寿阳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四、“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联系电话: 晋中市救护大队值班室电话:0354-3062861 寿阳县气象部门值班室电话:0354-4602727 寿阳县安监局值班室电话:0354-4622663 段王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值班室电话:0354-4934022 段王矿总调度台电话:0354-49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