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与措
施
2010-09-07 10:18:25 作者:cegov 来源:西安日报 网友评论 0 条
网络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政府管理方式正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研究熟悉网络,重视网络舆情处理,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是新形势下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只要科学应对,善于运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将会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建设性力量。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党员干部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必须学习在群众和舆论的批评和监督下推进工作,主动接受网络监督。通过网络这个载体,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老百姓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让互联网成为执政党学习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把互联网作为向实践学习和群众学习的有效途径,借助互联网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良好氛围。网络反映的问题,有些不完全准确,有些偏颇过激,这需要领导干部具有清醒的判断力,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寻找舆情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我国现有的传统主流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宣传机构,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应把这种信誉和权威延伸到网络,依托党报党刊办好政府能掌控的主流核心网站。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本地主流核心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主要商业网站正面言论“放大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构建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网上舆论引导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网民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容易形成热点等优势,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在洞悉网络舆情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网民的有序参与,善于倾听网民的心声和民情,坚决抵制和批判失实、低俗信息的传播,使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传播和弘扬的场域,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
(三)建立健全应对舆情的工作制度和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定相关应对预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预见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地方政府要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应的反应机制。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四)以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和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构建网络问政新体系。
网络在反映群众心声、表达群众诉求方面有独特优势。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成为党和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体察民情的“晴雨表”。要认真对待网民留言,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努力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正性、增加透明性,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对民意结果的运用,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群众贡献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把网络优势转化为执政的优势。网络问政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顺畅的舆情集中、归纳、核实、提炼、处理、反馈的机制,让网络成为干群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各级领导干部是网络问政的主体,也是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在掌握网络技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开明开放的执政理念,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承受力、超强的应对能力,通过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博客等形式与网民交流,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把网民民意内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更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改善政府形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2010-09-07 10:18:25 作者:cegov 来源:西安日报 网友评论 0 条
网络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政府管理方式正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研究熟悉网络,重视网络舆情处理,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是新形势下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只要科学应对,善于运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将会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建设性力量。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党员干部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必须学习在群众和舆论的批评和监督下推进工作,主动接受网络监督。通过网络这个载体,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老百姓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让互联网成为执政党学习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把互联网作为向实践学习和群众学习的有效途径,借助互联网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良好氛围。网络反映的问题,有些不完全准确,有些偏颇过激,这需要领导干部具有清醒的判断力,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寻找舆情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我国现有的传统主流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宣传机构,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应把这种信誉和权威延伸到网络,依托党报党刊办好政府能掌控的主流核心网站。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本地主流核心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主要商业网站正面言论“放大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构建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网上舆论引导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网民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容易形成热点等优势,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在洞悉网络舆情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网民的有序参与,善于倾听网民的心声和民情,坚决抵制和批判失实、低俗信息的传播,使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传播和弘扬的场域,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
(三)建立健全应对舆情的工作制度和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定相关应对预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预见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地方政府要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应的反应机制。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四)以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和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构建网络问政新体系。
网络在反映群众心声、表达群众诉求方面有独特优势。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成为党和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体察民情的“晴雨表”。要认真对待网民留言,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努力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正性、增加透明性,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对民意结果的运用,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群众贡献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把网络优势转化为执政的优势。网络问政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顺畅的舆情集中、归纳、核实、提炼、处理、反馈的机制,让网络成为干群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各级领导干部是网络问政的主体,也是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在掌握网络技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开明开放的执政理念,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承受力、超强的应对能力,通过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博客等形式与网民交流,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把网民民意内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更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改善政府形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第二篇: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趋势。但由于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事前缺乏监控防范,事后缺乏有效引导,以致原本很小的一件事不断被放大,甚至被以讹传讹,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正确处臵网上舆情危机,正成为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网络舆情危机及其主要特点
随着网络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地方政府只有积极促进以网络舆情为代表的民意得到充分表达,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形象的提升。网络舆情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但并不是所有的议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议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发表意见的网民达到适当的比例,才能构成网络舆情。而本文所提出的“网络舆情危机”,也是
就地方政府而言:正面的网络舆情可以发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地方政府管理的效应;负面的网络舆情则会妨害地方政府管理,甚至危害这个地区的稳定发展以及人心所向。网络舆情危机,就是指这种负面的危害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
通过对近年网络上热议的网络事件分析,可以发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1、紧扣社会民生问题,以负面新闻为主。目前各地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大都与社会民生问题紧密相连。从医疗改革、户籍改革到高考,都是普通民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其次这些舆情危机事件以负面社会新闻为主,比如杭州“飙车案”、“躲猫猫”事件、河南农民工“开胸验肺”等等。
2、网民普遍“同情弱势群体,否定强势群体”。“嫌富爱贫”的“弱者思维”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同情弱势群体,否定强势群体”是很大一部分网民对于新闻事件的惯有态度。这种“弱者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也给地方政府的应对和处理带来了难度。
3、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实质还是网络传播活动,都带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4、暗含不确定负面性因素。由于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差异,各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都不会遵
循固定的模式,发展过程中都会暗含着各种不确定的负面因素。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误区
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主体多元性、影响广泛性、类别多样性、主题集中性、聚焦持续性、信息偏差性等明显特征,客观上决定各级政府和官员不能再沿用惯性思维去化解危机。但当前一些官员面对网络舆情危机,常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结果把自己摆到了民意的对立面,事件越处理越被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一堵了之。在一些地方,网络舆情爆发后,官员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删帖和堵塞言论。殊不知,网络传播点多面广,一删了之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如今网络舆论日益成为民意的晴雨表,党政领导干部无视或轻视网络,等于自断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自毁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
2、错失处置时机。山西“黑砖窑事件”由河南大河网首先发帖,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引起重视,短短几天就形成了舆论狂潮。事后有关领导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一个重要原因和教训在于没有敏锐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动向,没有及时做出正确的回应。
3、重处置轻引导。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看来,网络舆情是千里之外的事,作为一级地方官员,只要把自己辖区内发生的事件处臵好就行了。但在无孔不入的网络面前,这样 的想法太幼稚。湖北省天门市发生城管殴人致死事件。尽管当地政府当晚就组织调查并进行处理,但事过几天才公布事件真相,致使不实传言通过网络炒作演变成社会舆论,引发上千人游行。
4、仓促发布结论。重视网上舆情需要严谨的态度。如果政府为应付而应对,在真相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急于发布结论,转移舆论焦点,非但不利于舆情引导,还会引起群众的更多质疑和不满,进而成为网上舆论攻击对象。黑龙江省铁力市呼兰河大桥发生垮塌致4人死亡。当地政府为平息事态仓促结论:“可能是一辆载重车严重超载,首先把桥梁压塌了。”然而一个多月后,专家组经过反复调查一致认为:导致桥梁垮塌的直接原因是3号墩基底局部被水冲刷脱空,承载力不足,基础沉降和位移,而不是什么车辆严重超载。
三、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策略
(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
1、高度重视网络上的新闻信息,加强“舆论检查”。安排具备网络专业知识的人员严密监看,收集整理有关的网络舆论。搜寻网络上新闻群组或是 BBS 上面是否有值得注意的相关议题。
2、敏锐判断网上有害信息,快速有效处置。快速查明最先刊登虚假的负面舆论媒体,及时与之进行沟通,要求对方删除相关的虚假负面消息。
3、创建本地网络舆论平台,强化网络把关。可以在本地主流媒体、民众关注的论坛上创建地方政府的舆情互动平台、反映平台、解释平台等,使出现的负面网络舆论能就地消化而不扩散到其他媒体。如淮安市纪委等有关部门在淮水安澜网站开设的阳光纪检等板块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民众的舆情在这些平台中得到表达,然后把关人员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最终达到舆情干预的目的。在把关中对负面舆论不能仅仅采用“删贴”等简单粗暴方式,否则会引起发帖人的反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要善待善引,互联网将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建设性力量。
(二)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制度
1、制定周密而详细的网络舆论应急预案。所谓网络舆论应急预案,是指根据预测,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臵方案,通常包括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等。
2、统一口径,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纵观几起全国性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往往与舆论对象的内部人员口径不一有关。因此,一旦负面网络舆论事件发生,立即启动新闻发言人机制,第一时间公开网络权威信息,统一舆论对象
单位内部思想和口径,一个声音对外,切莫出现杂音、噪音,以免“雪上加霜”再添乱。同时,由于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高效”与“贴近性”的特性,舆论对象要学会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
3、抓住“黄金时间”,把握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恰当时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多次提出“黄金四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牢记及时性原则,把握舆论的“麦克风”。因此,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地方政府必须把握危机处理的恰当时机,及时地出台相应的网络公关策略,由此才能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做到快而不乱、游刃有余。
(三)营造网络主流强势舆论
1、加强与主流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强化主流媒体引导。现在的新闻媒体虽然数量众多,但人们对主流媒体的信赖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国家与地方重点新闻媒体,包括电视、报纸和新闻网站,无疑具有这种让人们信赖的权威与优势。
2、培养网上舆论引导员,发挥网络评论员的积极作用。在相应的网站论坛上主动发布具有一定深度的正面贴文,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并针对网上负面贴文进行跟贴,在网上澄清事实、释疑解惑,消除负面影响。实践证明,网评人员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正如美国政府毫不讳言的:“白宫的日常新闻操作就是引导舆论”。
3、借助网络“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在许多网站开辟的论坛中,一些网民凭借较高的自身素质(如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等),能够为论坛的辩论定下基调,最终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成为了论坛的版主、坛主——“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尤其要注意加强与这些网上“意见领袖”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利用他们的号召力来进行有效引导。
第三篇:网络舆情考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网络舆情考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来源:网络传播 10年7月号" >网络传播
网络舆论的兴起给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放大器,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日益展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为党委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推动执政风格的开放带来全新的模式,科学应对网络舆情正在成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手段。
互联网是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和晴雨表,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给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将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舆论直通车考量地方政府网络舆情表达的快捷性,信息多元方式的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互动意识、参与意识,它以即时、互动为特点,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直通车”,已成为广大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
网络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政府管理方式正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实践证明,相对于普通的社会舆情,网络舆情具有更广泛、便捷甚至真实的优势,这种原生态的舆情和智慧如能得以集纳与传播,可以知民情、纳民意、聚民智、解民忧、谋民利,从而为党和政府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正鉴于此“,网络舆论场”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肯定,它不仅使得政府工作更加透明,也使社会民主化进程更加完善。
网络舆论既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催化剂”,又是化解危机的“灭火器”。由于常规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传统媒体的舆论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我国的互联网承载着更多的民意表达、情绪宣泄功能。在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逐步推进的今天,能否通过互联网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快速广泛的沟通平台,不仅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量,更是对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检验。领导干部重不重视网络、懂不懂得网络、上不上网、用不用网,这不仅仅是个个人习惯的问题,而是说明领导干部是否具备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在地方许多干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恐惧”心理,担心个人信息、工作疏漏或违规行为会被网络曝光而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并非如此,公众并非政府的敌人,而是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政府和公权力的监督者,是与政府所捍卫的公共利益是一致的。政府坦诚
地公开信息,坦诚地面对舆论,让公众参与到一些问题的治理中,就能共同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从而帮着政府一起解决。把舆论当成站在对立面的敌人,政府永远无法以正确的姿态应对网络舆论,无法与舆论形成治理问题的合力。
妥善、宽容、积极地对待网络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进步,更是一个现代政府和负责任政府应该具有的品格。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网络、学习网络、运用网络、管理网络,抛弃“轻而视之”、“敬而远之”、“居高临下”的观念,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开明的姿态、阳光的心态面对网络舆情,积极参与互联网上的各种讨论,虚心听取和收集互联网上的民意,为决策提供依据。在新媒体时代,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充分尊重媒体,坦诚对待公众,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增强网上权威声音的力量,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网络舆情,以娴熟的技巧应对网络舆情,让网络成为地方领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舆论阵地,这是各级党政部门和官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科学应对网络舆情化解社会矛盾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和民主政治的参与方式,对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加速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各种利益纠结,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网络舆情热点层出不穷,涉及的地域越来越宽广,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学会正确处置网上舆情危机,已经成为当前地方党政干部面临的避不开、躲不过的现实课题。目前中国网络舆情呈现出热点多、涉及面广、持续性强、社会影响增大等特点,网民把社会问题“暴露”在网上,形成民间舆论的集散地,网络对现实社会影响日益加大。
网络舆情热点凸显公众对公权力
的信任缺失,体现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追求真相是网民对网络舆情热点穷追猛打的直接原因,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促使网民不自觉地团结一致,形成一股无形的社会力量,通过包括“人肉搜索”在内的各种手段,改变事件的发展方向。在2009 年的多起公共突发事件中,一方面说明网络舆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和方式还不够成熟,未能与网民形成良性互动。网络是现实的影子,社会转型期,矛盾复杂多发,在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在涉及群众利益、公共权力的使用、社会良俗维护等问题上,互联网开辟了民意诉求新渠道,网络民意的“力量”在近两年愈发强大,正对现实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民意正助推各级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认识真理的工具,也是一种新的治理工具。对地方政府来说,应该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尽可能多地把公共事务交由社会管理,实现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管理者的地位没有改变,但其权力的运行空间被缩小,运行过程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监督和制约,运行结果要经得起有效性和责任性的评价。实践证明,网络表达与政府监管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及共同合作的可能,网民与政府之间也存在着大量可以共建却未共建与共治的领域。
要充分重视和高度尊重网民的呼声和利益诉求,面对汹涌的网络民意,政府和主流媒
体只能因势利导,主动揭示真相,澄清流言,坦然承认和认真改进政府管理的缺失,才能赢得主动权,争取话语权; 只有主动吸纳网络舆论,意识到民心可用、民怨可畏,才能化危为机,优化社会治理环境,推动良政和善治。以公共治理的方式处理公共事务,有助于社会的互动与和谐,培养网民参与社会管理,有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是地方政府走向善治的一个重要契机。
提升地方政府应对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变得非常迅速,影响力巨大,地方政府对舆情的判断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熟悉网络,重视网络舆情处理,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是新形势下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只要科学应对,善于运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将会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建设性力量。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 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作为一个新时期称职的领导干部,面对舆情,官员首先应该摆正位置,真正弄明白政府权力与公众权利之间的关系,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寻找舆情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要加大对本地主流新闻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主要商业网站正面言论“放大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构建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网上舆论引导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网民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容易形成热点等优势,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
建立健全应对舆情的工作制度和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掌握舆论发展动向。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靠前性; 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 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 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利用大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媒体的支持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以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和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构建网络问政新体系。互联网在反映群众心声、表达群众诉求方面有独特优势。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成为党和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体察民情的“晴雨表”。要认真对待每个网民留言,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努力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共性、增加透明性,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对民意结果的运用,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群众贡献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把网络优势转化为执政的优势。网络问政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顺畅的舆情集中、归纳、核实、提炼、处理、反馈的机制,让网络成为干群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各级领导干部是网络问政的主体,也是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在掌握网络技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开明开放的执政理念,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承受力、超强的应对能力,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把网络民意内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更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改善政府形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