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时间:2019-05-13 02:0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吴忠市东塔中心学校第三小学

【专题】:名著之旅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六”组成。五篇课文中,《少年闺士》《凡卡》《孔明借箭》是精读课文,《战风车》《童年乐趣》是略读课文。这是一组反映中外优秀文化的课文,篇篇都是世界级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少年闰土》节选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故乡》,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

《凡卡》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反映了旧俄时代穷苦孩子的凄惨遭遇,抨击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孔明借箭》节选自我国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斗智故事,着力赞扬了诸葛亮的超人智慧。

《战风车》节选自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伟大作品《堂吉珂德》,讲的是堂吉珂德模仿古代骑士第二次出征中的一段故事,表现了他一心行侠仗义、行动盲目可笑的形象。

《童年乐趣》节选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讲述的是作品主人公童年时的一段生活,表现了他儿时的乐趣、儿时的可爱、儿时的天赋。【教学目标】

1、认识23个字,会写32个字,掌握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

4、注意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 的奥妙。【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

3、注意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

【教学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

前面说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所谓“对话”这一理念,就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以27课《凡卡》为例。教材编排的课后第2.3两道思考题就是有意识地在发挥这种作用,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两道题去“与文本对话”,来读懂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内容穿插,相互映衬。全文以凡卡的信为主线,穿插写了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初读时,学生可能不易梳理清楚);二是对比反衬,暗示寓意。信的内容与凡卡的回忆形成强烈的对比。课后这两道题是这样的:2.把凡卡写给爷爷的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再说说信的主要内容。三是课文中三次写到凡卡叹气,找出写他叹气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认真体会凡卡每次叹气都想到了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凭借这两题就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理出主线,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课文蕴含的意思。

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要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学会默读,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教学时,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一定的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画出重点,标出疑问。读后

要有自己的感受,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主动提出,教师可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过程,一定要把训练落在实处。

第二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

主要内容

第六单元由一首律诗和两篇叙事文章组成,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军人的风采。前两篇课文都是写长征的,歌颂中国工农红军的崇高精神,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后一篇是讲人民解放军如何与洪水作斗争的,表现了新时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体察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2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材分析

《七律 长征》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律诗。以囊括宇宙、包容古今的巨人的心灵总揽长征,仅用56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所遇到的千难万险以及表现出来的英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如果说前面的律诗是对长征的概揽,这篇文章就是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人物对长征进行了细描。课文讲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不顾战士们的劝阻,忍痛下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它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大江保卫战》课文以通讯报道的形式,记叙了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保大堤的惊心动魄场面、战洪水的铮铮铁汉本色、救灾民的感人事迹,真可谓是“气壮山河”。

课时安排

《七律 长征》2课时《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课时《大江保卫战》2课时 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紧扣文章主旨,把文中诗句的讲读、课后练习的设计和课外收集的长征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情境的创设、语言的品味和朗读的训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第三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组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九色鹿》。《诚实与信任》一文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地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珍珠鸟》和《九色鹿》都谈到人与动物建立信任、友好相处的问题。前者应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后者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动,应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读懂课文,复述课文。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3、学会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会用“居然”“不由自主”“只好”“竟然”造句。

4、了解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以及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5、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2、了解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以及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课时划分:

诚实与信任 2课时

珍珠鸟 3课时 九色鹿 2课时

练习六 3课时

19、诚实和信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打电话”这部分内容的朗读中,认识、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教 法:启发 讲述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投影片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感知大意

认知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能力目标: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初步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 引导说出课文大意

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

1、(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2、(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

3、(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

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下发生车祸的。

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

4、齐读。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并无一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三、练习写字。

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讨论如何写好生字。范写“驱、障、寄”。学生描红,临写。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能力目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认真朗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对话,从中读到了什么?

2、指名分角色读

3、交流

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出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4、重点句理解

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指名读

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名演一演。

5、略读课文第三部分

齐读第11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车主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

二、总结课文

师述:本文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三、回归整体 听读课文,读读出示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更好的题目?

四、拓展练习

1、迁移:试着围绕一个中心与同学、老师或亲戚打电话,做到条理清楚。

2、拓展: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或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19诚实与信任

比金钱更重要

深深印在脑海里 课后反思:

20、珍珠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重点: 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 法:启发式 情境式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投影片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感知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本学期我们学过《鸟语》这一课,懂得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的相处的乐趣。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珍珠鸟: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拨开、细腻、淘气、索性、帮晚、呼唤、扭动、不由自主、信赖、居然、神气十足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 撞、傍、蹦、唤、肩、腻、扭、赖、蔓、雏(2)、解释词语

拨开、细腻、淘气、呼唤、扭动

(3)指名学生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4)、齐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

1、第1、2自然段。(1)指名读。

(2)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喜悦)这一段最后一句话里的“巢”指什么?(鸟的窝)“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给珍珠鸟安排的?(是课文里的“我”给安排的)这反映“我”对珍珠鸟什么的感情?(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3)“我”对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齐读第2自然段再回答。“垂蔓”、“蒙盖”、“幽深的丛林”是什么意思?“我”把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下面,让珍珠鸟得到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也说明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4)小结: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怎样的语气来读。(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这些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三遍。

2、读、抄词语。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怎样?

三、细读“活动情况”

(一)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4--6句,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

2、板书: 笼子周围 屋里 小桌上 “我”的窗口

(二)细读句4

1、自由读句4 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о”圈出有关词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

2、关于珍珠鸟的可爱(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1)“„„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a 读句 交流词语。b 进行补充发言。C a生进行朗读。D 余生评价 指名再读 E 齐读:增加难度

(2)”„„竟然„„小桌上„„“(3)”„„挨近„„蹦„„俯„„喝茶„„偏„„瞧瞧„„“(4)”„„啄„„笔尖„„。“(5)”„„啄„„手指„„。“(讨论方法同句①)

3、流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4、配乐朗读

(三)同法学习句5

1、指读、圈划

2、交流

3、激趣:同桌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应答的过程。

(四)同法学习句6

1、默读圈划

2、交流

3、想象,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甜甜地睡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些什么呢? 四.学习悟出道理

1、示句:”信赖„„境界„„“ a.:”信赖“的意思?谁信赖谁?是一下子就信赖的吗?看看板书,说说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板书: 信 信 信

b.珍珠鸟为什么会逐步信赖”我“? 板书: c.理解”美好的境界“(看板书回答)

d.配乐赏读。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 e.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节中的词语。

2、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珍珠鸟,体会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懂得了:只有信赖,人鸟才会和平共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信赖,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板书设计: 笼子四周 屋里 小桌上 ”我“的窗上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练背第4-7自然段。

2、用”居然“、”不由自主“口头造句。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学过程: 组词。

拨()淘()唤()扭()拔()掏()换()钮()扒()竟()陪()概()趴()竞()部()慨()

解释下列带点字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熟

(1)雏儿在我肩上睡得好熟呀!()(2)秋天,果实成熟了。()(3)米饭煮熟了,香喷喷的。()深

(1)珍珠鸟在里面,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2)这个问题他讲得深入浅出。()(3)夜已经很深了,王老师还在备课。()(4)对他的遭遇,我深表同情。()(5)我俩已认识十年,友谊很深。()

造句。

不由自主-----居然------板书设计:

珍 珠 鸟

住处:舒适 温暖 安全

雏儿 外形 小脑袋 红嘴红脚 毛 整个身子

活动 起先 渐渐地 后来

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后反思:

21、九色鹿

教学要求: 基础目标: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发展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实施开放式教学,通过多渠道的说话训练,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能有创造性的复述、表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教 法:启发式 情境式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投影片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感知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童话和民间故事?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九色鹿》。(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布置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九色鹿是一只什么样的鹿?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检查生字词语,(出示)

(1)皇、榜、斥 自读;(2)指名领读。

(3)提醒易读错的字音。(4)开火车认读。(5)齐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理清脉络。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5自然段);第三段:(第6~9自然段)。

三、指导写字 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范写“谢、誓、魂”。学生用钢笔描红。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童话故事——《九色鹿》。

2、九色鹿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

3、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九色鹿和调达。同学们对九色鹿都很——喜欢,而对调达都很——讨厌。(板书)你为什么会喜欢九色鹿,而讨厌调达呢?(板书)。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二段。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看课文是如何来体现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配图的课文录音)

1、故事听完了,请同学们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1)九色鹿对调达有什么“恩”呢?

(2)面对不图报答的九色鹿,调达是怎么做的呢?

2、讨论交流思考题(1)(救命之恩),你能把书上描写的具体的情景说一说吗?

(引读)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生答)。面对救命恩人,调达的心情肯定十分激动,谁能读出调达当时的语气。(指名读)

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感谢九色鹿吧!(学生齐读)九色鹿救了调达却不图报答,它只要求什么?

3、交流思考题(2)。(郑重起誓)想象说话练习。(对,调达郑重起誓,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大屏幕出示题目)

4、小结。师一边叙述,一边屏幕出示板书。(当时,九色鹿救助了调达,调达非常感激,愿意永远做它的奴仆,但九色鹿不图报答,只要求调达不泄露自己的住处,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5、同学们肯定想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的讲给大家听,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练习讲故事,要求加入自己的想象,注意表情,并加入恰当的动作,同学们可以站起来练习。

指名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同学们简单的给予评价。

(二)学习第三段。

过渡:但是调达却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下面我想请4个同学分自然段读下面的课文。谁愿意?(指名)其他同学在认真听的同时思考:调达做了些什么?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2、交流思考题。(告密、带路)

3、调达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看到了重金悬赏的皇榜。)想象说话练习。(是呀,重金悬赏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同学们想象一下,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调达会想些什么呢?)

4、这就是那个又是叩头,又是感激,又是郑重起誓的调达吗?想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5、指导朗读九色鹿说的话。

面对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九色鹿也非常气愤,请同学们练读九色鹿说的话,体会它当时的心情。(练读、指名读)

真是太令人气愤了!让我们一起来怒斥这个小人吧!(齐读)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国王听了之后——(学生说),调达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九色鹿得到了人们的保护,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调达受到了重重地惩罚,如果调达现在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如果调达在你的面前,他肯定会被你感动的。)

2、教师总结。

我们做人要正直、守信用,可千万不要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应该像九色鹿那样救助他人,不图报答。如果调达在看到皇榜时就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知恩报恩,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呢?(学生想象)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老师指导的第二段课文的复述方法,练习复述整个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发挥你的想象,改编故事《九色鹿》,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21 九 色 鹿

九 色 鹿 救 调达(见利忘义)

出卖 课后反思:

练习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

3、写好钢笔字。

4、做做说说,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做做说说 教 法:启发式 情境式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投影片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处处留心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短文,要求:

1、读通读顺,划出疑问处。

2、了解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完成文后的练习题。

二、学短文:

1、指名回答: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探讨:

哥俩生意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

3、完成课后练习,集体订正。

(3)“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指兄弟俩原先做生意是能诚实,守信用。弟弟可能会说:“我明白了,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不能欺骗买东西的人啊!”

4、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相关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学名言:

1、自由朗读名言,你对哪一句感受最深?谈谈你的感受。

2、试背诵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到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4、交流:

肝胆相照:比喻真心相见,赤诚相待。

开诚相见:跟人接触时,坦白直率。

同舟共济:同乘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一致,共同战胜困难。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不需要说出来。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荣辱与共;光荣和耻辱一同承担。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厉害相关。

5、齐读成语,说说看这些成语都和什么有关呢?(讲的都是人与人相互间应该信任、互助、亲密合作。)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

2、小组竞赛

三、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出示字卡,指读生字:庞、磨、府。

3、观察范字,要注意笔画。(都是半包围结构,都是“广”字头在包围,并且“广”字头的一横都较短,而一撇要写得长些。)

4、描红仿影后在田字格里书写。

5、总结。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了解一些现代兵器的有关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应搜集核潜艇的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核潜艇的知识,并能熟练介绍给学生。

1.指名读本次说话要求。2.指导:

(1)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是什么?(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

(2)师生共同讨论复述的注意点:

①认真观察图画,仔细听老师介绍;

② 按照提示作相应的复述;

③ 复述时内容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

(3)教师指图介绍核潜艇的特殊性以及它能完成的军事任务。3.练习。

(1)出示提示(1),请学生自由复述。

(2)同桌互查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价。

(4)同样方法练习复述提示(2)。4.反馈。

每组选择两名同学上台前指图复述,全班评价,表扬优秀的学生。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半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课文《雾凇》《春联》《古诗两首》。《雾凇》一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的瑰丽和奇特,向学生展示了一派北国风光,还说明了这一奇观的形成原因。《春联》是一篇介绍春联的通俗小品史,介绍了春联这一中国独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古诗两首》则是要增强学生的古诗积累,教学时应充分挖掘诗歌的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他的阅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5、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2、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课时划分:

22 雾凇

3课时

23 春联

2课时

24 古诗两首

2课时

练习七

3课时

22、雾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 法:启发式 情境式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九九歌》。

2、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 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2)释词。

(3)指读长句。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二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约在4摄氏度左右。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堤()俗()模()凝()

提()浴()摸()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a.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b.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

2、自我推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介绍雾凇 教学过程:

一、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二、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三、选词填空,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渐渐地 轻轻地 慢慢地

1、爷爷正在午睡,我()给他观赏房门。

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天边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

3、天上的白云()漂移着,变幻着,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板书设计

雾凇 奇观 水气——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后反思:

23、春联 教学要求:

l、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教学重点:

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教学难点:

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教 法:启发式 情境式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投影片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理解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大家一定要仔细听,想想我们在什么时候能经常听见它。放歌曲(恭喜恭喜)

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春联大家基本都见过,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春联告诉给大家呢?

2、同学知道的春联还真不少,那春联的内容到底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内容

3、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春联,用‘“_”画出春联的内容。

描写春联有哪几方面内容的句子读一读。教师在出示的段落中画出,生读一读。

4、描绘美丽春光的是哪一副春联?

指名回答后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指名读。

从哪几个词中看出春光是美好的?(芳草绿 杏花红)个别、集体读、指明背。

5、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指名读。

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千山秀 百业兴)你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把这副春联读好吗?(个别、集体)这里的“神州”指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不知道;师提示指“祖国大地”)读、背。

6、课文中还有两种内容的春联,大家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车安

7、结合春联内容,同桌进行讨论。

出示幻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这副春联讲的是书上哪方面的内容?

(2)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

反馈:

提示:“门第”指的是人家。“竹”指的是爆竹。(引申)

“岁”在这里指的是一年。

8、试着给课外的春联分一下它属于哪种内容。

出示:描绘美丽的春光 ——家家致富家家乐 处处迎春处处歌 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祖国与天地同寿 江山与日月争辉 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四化宏图展 九州春意浓

看了这么多的春联后,请同学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春联的内容怎样?板书:各种各样

9、出示:“我们测览„„百花园中”指导朗读

10、引读:欣赏了这些春联你会感到„„

你读了上面的哪副春联后有这种感觉的?

11、出示:“新春佳节,家家„„的气氛”

分组朗读。边读边想: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指名回答,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春联内容。

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过渡: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一些特点呢?不信我们一起看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板书:特点

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指名交流。

2、指导体会对仗。

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读读这幅春联,体会对仗的朗读感觉,从哪几个词中可看出(舒眉辞 开口贺)

适当点拨 辞:送走

书上是怎样把它分别对起来的?

请在前面几副春联中挑你最喜欢的一副,试着给它对对看?

引读:看了这几副春联,我们可以发现每副春联的上下联不仅„„而且„„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春联是讲究对仗的。

板书:对仗

3、出示: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齐读第二自然段。

4、老师读第二幅春联,听听老师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交流——这就是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板书: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齐读

试着读出这种特点

板书:声律美

5、对春联:

出示:载歌载舞庆新春 人新事新时代新

碧波跳红鲤 同心同德于四化

山美人美风光美 绿水跃白鲢 小结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两个特点后,又将说什么呢?

三、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2、出示:开耷有益齐读卷有两种解释(l)试卷(2)书本 清为它选择正确的解释。你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吗?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板书:值得一学

四、小结 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内容以及特点l还告诉我们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让我们对春联有了许多了解、同学们,春节马上又要到了。你们千万二要忘了注意一下周围的春联哩!

五、布置作业:抄写课文中的五副春联。板书设计:

内容 各种各样 23 春联 对仗

特点 值得一学

声津美 课后反思:

24、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教 法:讨论 讲述 学 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元日》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元旦即元日。(齐读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画出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连起来想一想全诗的意思。

⑵、小组交流自己所画的词语,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

⑶、全班交流,重点理解“屠苏”“新桃”“旧符”。

(屠苏,指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来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大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此酒可以避瘟疫。)

(桃符,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即现在的春联。)

⑷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⑸、指定学生说诗意。

⑹、全班齐读全诗。想象过年的画面,带着辞旧迎新、欢度新年的喜悦气氛诵读。

⑺、分组接背诗句。

⑻、指定学生背诵。

⑼、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⑽、同桌互相背。

三、扩展

1、指名背诵。

2、你还知道古时候过年有哪些习俗?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江雪》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⑴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⑶提出不懂的问题。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2.学生交流。**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课后反思:

练习7 教学要求:

1、完成《处处留心》这一段习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对联的特点。

2、读读背背,诵读八个成语与三副对联。教学重难点:读读背背 教 法:启发 讨论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投影片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处处留心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

一、导入课题。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听。

三、小组汇报。

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台下学生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5.如果台下小朋友有自己的做法,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下面讨论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小组交流)

五、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六、教师小结。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该用的地方。

七、小组准备短剧。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八、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九、教师小结。会天,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

学习两首诗,总体是采取先读、二互相交流你读懂的和没读懂的地方,三感悟插图与诗文的联系,四联系诗意背诵古诗,最后讲到“文如其人”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内心真实感情。学生学的还可以,四年级了他们懂得借助字典、词典、古诗资料来学习了,这是件好事。但现在种类繁多、错误百出的工具书却对学生影响甚大。在教学中忽然发现自己要是再不好好学古诗、背古诗,可就不行了!习作七

看图写文

一、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读懂要求,初步感知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按“习作要点讲座的提示”,通过讨论领会看多幅图作文的有关要求,即“根据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写得“连贯”、“具体”的要领。

3、按照“作业”的要求,看懂四幅图的图意,仿照“例文“的写法,连贯具体地说、写《车祸》的故事。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三、教学设计

(一)看图说话

1、出示《打预防针》的挂图。

2、小组学习:看一看,说一说。

3、小组汇报。

4、师生点评。

(二)自悟要求

1、自由地读例文,找一找、划一划,比一比,说一说,你们刚才说的和文章有什么不同。

2、组织学生自由地表达。

3、教师总结:想象合理、丰富;表达具体、生动、连贯。

4、明确要求:要想把看图习作写好,必须是达到以上要求。

(三)复习方法,自主学习

1、说说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会的看图的方法。

2、总结:

(1)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2)细看每一幅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3)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4)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

3、用小黑板出示方法。

4、出示《车祸》挂图,根据上述方法,先自由练说,再小组合作学习。

5、师巡回指导。

(四)习作指导

1、小组推荐或自荐练说。

2、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3、指导如何写具体:

(1)人物是活生生的,应该怎么写才能把他们写活?引导说出要写出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具体”

(2)如何把四幅图写连贯?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地点变化,时间变化、心理活动或语言自然过渡。指名说。(3)学会首尾照应的写法。① 小朋友的表情照应。② 妈 妈的表情照应。③ 自然环境照应。

(4)小组练说,师生点评。

4、教师读下水作。

(五)成语超市

毫不犹豫 热火朝天 气喘吁吁 恍然大悟 一蹦一跳 全力以赴 配合默契 二话没说 乐不可支 专心致志 一言不发 疑惑不解 焦急万分 不动声色 万分羞涩 连连称赞

(六)练写修改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

一、导入课题。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听。

三、小组汇报。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台下学生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5.如果台下小朋友有自己的做法,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下面讨论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小组交流)

五、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六、教师小结。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该用的地方。

七、小组准备短剧。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八、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九、教师小结。会天,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

第四篇:第六单元教案及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的。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象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地阅读过程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6、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四、教学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

21《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①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②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③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b.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 空蒙淡妆浓抹相宜

③读通诗句。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板书设计

碧水:开、回

1、望天门山

青山:中断、出 孤帆:日边来

水光、2、饮湖上初晴后雨

淡妆浓抹总相宜 雨

山色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

电教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②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激趣导入

①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①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学生自由读课文。

③检查自读情况。

a.检查生字新词。

b.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重点探究

①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b.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c.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d.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四、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①练习朗读课文。

②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复习回顾。

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指名读。

二、精读理解。

1、上节课同学们都读了自己喜欢的段落,这节课要来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2段,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1、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2、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用自己的话说说。

3、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1、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2、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

3、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4、明确并列段式。

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5、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第4段,你为什么喜欢这段话?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底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到处都是 大龙虾样子威武 鱼多得数不清)

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

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仿说。

●第5段,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

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c.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第6段,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

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三、背诵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四、小结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②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七、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

网络课件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比较记忆:“刮”——“乱”

“挡” ——“档”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又是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课本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的假想旅行。好吗? 要想坐上飞往小兴安岭的飞机,同学们必须先会读这些词语才能获得飞机票,你们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乘坐我们这飞往小兴安岭的航班。你们到小兴安岭去旅行,心情一定很愉快吧!那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枝叶繁茂的夏天去?是在在金黄的秋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去呢?看!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播放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

1、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小兴安岭确实景色优美、特产丰富,那么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作者是通过抓住什么景物的描写来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呢?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

(一)、学习“春天”一段。

1、指名读。

2、谁来说说作者春天来到小兴安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呢?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 过渡: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读懂了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4.小结读书方法: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

5、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美呢?(边读边想象画面)大家在朗读时就要注意突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1)、自己体会语气来读一读。(2)、指名试读。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小兴安岭的其它季节也同样的美丽迷人!请同学们按照刚才“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的方法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二)按上述方法,学生分组自学“夏、秋、冬”三自然段。随时进入讨论区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

1、学生按上述学习方法,阅读理解课文“夏天”一段。

2、检查自学

(1)、这一段有几句话?

(2)、这四句话都像我们介绍了那些景物?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4、朗读训练:这么美的景物,我们来读读好吗?喜欢哪一句的就来读哪一句。

5、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发表的见解。

过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难怪作者欣赏完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大声感慨——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过渡:刚才一组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头脑的“银幕”上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

朗读提示: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6、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

7、指名朗读。

四、说话训练

小兴安岭真美啊!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第1自然段先概括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的特点,然后第2至5自然段分别具体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最后总写小兴安岭像“大花园”、“宝库”,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六、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绿色的海洋”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

榛子

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富饶

“大花园”、“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语文课主要学习作者为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学习语言“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来教学。我先是创设一个全班集体坐飞机去小兴安岭旅游的情境引入,在让学生观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后,鼓励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却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结构美。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有感情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感悟文本,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不同的美。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本质特点。通过教学,我们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学生语文的方法,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为今后自己动手写作做好准备。

朗读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和段落进行品味,让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充分、有层次地朗读感悟文章的语文美,培养语感。这节课,大多数学生都能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学习,学生发言积极主动,但有些学生还不会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开始随意松懈了,有些随意性乱说话的现象,影响了学习的深入。出现这种现象,我想跟老师激励的方式太单一,在学生出现学习疲劳的情况下没有能有效地进行激励,加上平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不够有关。今后我要在工作中,多加强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注意激励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地,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教学难点:

课文时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自学法、合作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彭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最向往的是哪个城市?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2、师:确实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而香港这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璀璨的明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欣赏歌曲)伴着悠扬的歌曲,让我们一同走近香港。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对香港这座举世瞩目的城市你一定充满好奇。你想知道些什么?

2、带着你的疑问,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香港的?

3、在读了课文之后,同学们你喜欢香港这座城市吗?为什么喜欢?

三、选择学习主题,上网合作学习

1、香港有着繁荣的经济,美丽的景色,各地美食云集„„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点击进入,去开始你的香港之旅吧

2、完成了你的单人旅程了吗?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的旅行体会。

3、谁愿意告诉我们大家你旅行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谁能担任导游的重任带领所有的同学及在座的老师,再去领略一下香港的繁荣和美丽

四、诵读体验、加深理解

1、经过香港之旅,相信大家进一步认识了香港。文章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同样让你印象深刻吧!同学们把你最喜欢的语句画下来,那可是作者的心声啊,字字句句中都包藏着作者对“东方之珠”的喜爱之情。

2、我想请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总结: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下,让我不由的感受到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

五、拓展研读

1、香港的今天是繁荣而美丽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它曾经历经百年沧桑,它曾经一度离开祖**亲的怀抱。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了这是一个载入香港历史的重要日子,一个中华民族的盛事,一个体现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胜利的历史时刻。同学们关注今日香港的同时也让我们再去目睹一下97回归时的盛况。大家可以在网上进一步了解香港。

2、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它还是世界航运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贸易中心它映射出的光芒不是几段文字能概括清的,不是小小的网站可包罗下的,但是互联网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学习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在网络中尽情遨游,享受网络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24、香港

璀璨的明珠

旅游胜地

夜景迷人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一、口语交际

①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二、习作

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三、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四、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2、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五、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办一期“可爱的中国”手抄小报。

第五篇:第六单元 劳动.教材分析doc

“劳动”

一、单元设计意图 *永恒的教育主题 价值观 *现实意义

*与第一册、相关课文的承接

二、单元组合 ㈠ 课文

《幸福在哪里》 童话 外国 《古诗二首》 古诗 古代 《劳动的开端》 记叙文 现代 ★在阅读中了解社会

《崂山道士》 民间故事 古代 ㈡ 综合活动 学生和家长的恳谈会

*目的:体会劳动的意义,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果实 *教材按活动的组织顺序编写的,四个步骤 *学习写请柬 ㈢ 金钥匙

*相对独立,可以在恳谈会之外另组织活动

*对话框:修改习作的习惯。小结7-10册教学的一个重点,引导学生认真检查,坚决落实。

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议

★组织一次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不应仅选 有趣的劳动),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幸福在哪里》留“领悟”

《古诗二首》+金钥匙 劳动是美好的,高尚的 《劳动的开端》劳动是艰苦的,辛劳的布置恳谈会 “策划”-“行动” 《崂山道士》

恳谈会 复习前三篇课文,理解“领悟” +习作

四、课文分析及教学建议 《幸福在哪里》

*难点不多,关键在感受体会(而不是知道并记住)“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要避免单纯的说教,可与下面几篇课文对比读。*理解“领悟”一词。重复别人的话不是领悟。*1节。《古诗二首》

*重点是第一首。体会劳动人民的豪情,作者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歌颂。*原诗17首,本诗第14首。“秋浦”在安徽,唐代产银产铜。赧,读第三声。*第二首平平,懂得比喻义即可。可对照《幸福在哪里》,不涉及幸福。*背,默写第一首。*+金钥匙 《劳动的开端》

*重点:A体会劳动的艰辛 B细节描写 C金钥匙

*情节曲线(挑出第一天的部分)动身——称煤——挑煤——回家 *抓细节,体会劳动的艰辛

*讨论:怎样看待劳动的艰辛?(防止两种倾向)A 目的 B 强度 C 过程 *本课语言朴素,与内容和谐 *2节 《崂山道士》

*第一节读书,复述,文后第三题

*古文部分不要翻译,整体理解,对照现代文后再读。古今异义:但;去 *集中讨论文后第二题,学习成语“不劳而获” *有条件可阅读《聊斋志异》原文

五、综合活动

导语 复习课文,对劳动的认识(甜-苦)策划 全班讨论——执笔者,复印——再讨论 行动

*选做,分工合作

*请柬内容:目的;内容;时间;地点;举办方;对被邀请方的要求;是否需要回执……

*落实家长发言;写作-自己的劳动;与家长沟通的发言稿;恳谈会议程……恳谈会 *分工合作

*议程大家商定,可征求家长意见 *由学生主持,教师随时把握进程

*恳谈会不必挤在本单元教学中举行,准备好了再开

下载第六单元教材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定稿)(精选多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单元,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的。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精选)

    第六单元概要 一、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综合性实践活动,“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板块的主题是活动建议,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我们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无论......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精选合集]

    第六单元《统计》教材分析 【 新知识点】 众数 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 教学要求】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

    第6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人物和美好品质”这个专题,选择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在阅读中了......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课本承接前8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两方面的内容。 良好的习惯的培养,有着......

    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苏教版第八册第五单元是由《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以及《习作五》、《练习五》组成。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