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高三素材高考语文导航—考前复习、解题技巧及试卷统筹
2009高考语文导航—--考前复习、解题技巧及试卷统筹
【卷首语】
考场上保持心态平稳的关键,是不要奢求自己每一道题都会。尽己所能,将所有能够做的题做对就行了。不能因错一两道题而患得患失、急躁不安,自己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一定就能做对,考场上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宽慰。考试节奏也不要一味加快、快而不稳。
语文试题从表述上看,没有看不懂的,也很少是自己根本就不会做的。因而建议考生拿到试卷,看清题目要求,按顺序一道一道做,不必首先浏览全卷,更不必先看作文题是什么,否则会影响整个语文考试的情绪。等到我们把前面的题目答完后,再集中思维考虑作文,那该是更有把握的。当然,个别同学习惯先写默写,再按序做题,也未尝不可。
但是要注意,当我们一道一道按顺序答题的时候,一要注意保证做一道对一道,二要注意用最快的速度争取时间。若碰到自己没有把握的题,【整体统筹】
一、语言运用题答题技巧——15分钟
二、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15分钟
三、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15分钟
四、必考类阅读答题技巧——20分钟
五、选考类阅读答题技巧——15分钟
六、临场作文的答题技巧——60分钟
【友情提醒】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个人也根据自身情况略作调整。但原则上上述时间分配是答题的底线时间,超过则大不妙。
一、语言运用题答题技巧:
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我们是熟悉的,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一般用15分钟左右为宜,一时不能确定的,留待作文之后再答,但要做好标记,避免漏答。
1.字音:依靠积累、做好排除、相信语感——读完即可答题 2.成语——结合语境、依靠积累——读完略加分析即可答题
【望文生义】栉风沐雨、五风十雨、春风化雨、不足为训、以邻为壑、空谷足音、振聋发聩、与虎谋皮、投桃报李、缘木求鱼、付之一笑、此起彼伏、令行禁止、不绝如缕、反唇相讥、尾大不掉、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含英咀华、焚琴煮鹤、风声鹤唳、铤而走险、登堂入室、【感情色彩】暴虎冯河、坐而论道、甚嚣尘上、大放厥词、沐猴而冠、一念之差、睚眦必报、按图索骥、长此以往、弹冠相庆、不知所云、满城风雨、敲门砖、粉墨登场、花言巧语、无所不为、无所不至、付诸东流、旷日持久、评头论足、狗尾续貂、半斤八两、不可一世、连篇累牍
【语意重复】被人贻笑大方、使人们生灵涂炭、替他为虎作伥、使误会冰释前嫌、【适用范围】宵衣旰食、不情之请、气宇轩昂、形影相吊、应接不暇、水乳交融、拍手称快、功败垂成、毛遂自荐、添枝加叶、平铺直叙、对号入座、偃旗息鼓、摩肩接踵、鳞次栉比、寸草不留、鹿死谁手、出类拔萃、黄钟大吕、具体而微、路不拾遗、珠圆玉润、洋洋洒洒、耳提面命、分崩离析、俯拾皆是、见仁见智、敬谢不敏、堂而皇之、分庭抗礼、摇旗呐喊、呼之欲出、鼎力相助、浩如烟海、出神入化、旁征博引、乐不思蜀、乐而忘返、潜移默化、【误用词义】临危授命、不经之谈、身无长物、从长计议、手无寸铁、举重若轻、万马齐喑、心潮澎湃、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南辕北辙、细大不捐、噤若寒蝉、捉襟见肘、熟视无睹、未可厚非、安之若素、史不绝书、滥竽充数、奇文共赏、莫衷一是、春意阑珊、火中取栗、鹬蚌相争、无可非议、不胜其烦、不厌其烦、宛然在目、历历在目、心有余悸、首当其冲、轻诺寡信、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不以为然、不以为意、画虎类犬、东施效颦、休戚相关、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备考建议】这类题考查记忆力,诀窍在于熟能生巧,建议考前一个星期内要专门用三十分钟进行强化记忆本学期各次试卷之中自己出错的字音和成语,并注意把握规律。
3.病句答题技巧:(1)病句
成分残缺——一看全不全(主谓宾等)搭配不当——二看配不配(主谓宾等)语序不当——三看顺不顺(词序、句序)成分赘余——四看赘不赘(重复、多余)结构混乱——五看混不混(杂糅、混乱)表意不明——六看歧不歧(歧义、不清)不合逻辑——七看符不符逻辑(矛盾)
【一看并列短语】其语言标志是连词“和、或”及顿号等,它使句子复杂化,导致语序不当,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残缺或多余等语病。
【二看否定词】其语言标志是否定词“不”、“否则”、“杜绝”、“避免”、“预防”、“防止”、“忌”、“难道”等,否定副词的连用及其与反问、有否定意义的动词、形容词连用,易造成逻辑错误或赘余。
【三看数量短语】其语言标志是“百八十”、“将近”等表数量或范围的词,表数量减少误用倍数(只能用分数、百分数)和数量短语与表数量、范围的副词、代词连用,易造成搭配不当、前后矛盾或赘余等。“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达…以上”、“超过…以上”、“不少于…以上”
【四看“是”作判断词的判断句】其主语和宾语之间若没有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就会造成搭配不当或残缺等。“是”“成为”前后是否一致。“原因是…在作怪”、“原因是…造成的”、“被…所”、“是因为…的结果”“受…所”
【五看两面词】其语言标志是“是否”、“成败”、“关键”、“优劣”、“好坏”等,易出现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
【六看虚词或介词短语】其语言标志是介词“对”、“在……中”,副词“没有”,连词“虽然……但是”等,误用、混用、滥用、错位易造成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和赘余等。“从、在、经过、通过”易缺主语。代词指代不明。
【七看动态助词】时间副词“已经”、“将要”等与时态助词“着、了、过”连用,易出现前后矛盾的逻辑错误。
【八看关联词】当各分句主语不一致时,易因滥用省略或偷换主语导致前后脱节、关联词位置问题、关联词搭配是否得当、关联词使用是否得当。
【九看赘余词】前后两个词语在词义上重复或叠加,易导致重复啰嗦。“过分多虑”、“极大悬殊”、“早已久仰”、“得到惠赠”、“目的是为了”、“围绕以…为中心”、“大多以…为主”、“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
【十看多项修饰成分】句子的修饰成分过长,易导致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或成分残缺等语病。【友情提醒】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1)记住病句典型类型和相应的病句标志词,直接判断排除。
(2)拿到病句题,首先分析句子主干,探求主谓宾是否残缺、是否相配,在寻找修饰词是否有问题;再看关联词,位置、搭配、关系是否得当。
(3)高考病句题中的三个错句分属三种不同类型。判断时间略长于前两题。(4)前三题合计用时5到6分钟。
4.语言连贯题:排序题:找基准句(中心句、有代词句),两两联系,按序整理(1)看清题干要求,明白答题方向;(2)寻找题中暗示,找准突破口(解题关键处)。【知识归类】:
1、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2、句式是否统一
3、语序是否是合理
4、照应是否周全
5、色调是否相融
6、音节是否和谐
7、过渡是否承启
8、暗示是否回应。
解答排序题的要领是:⑴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⑵发挥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⑶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5表述题答题技巧:压缩、扩展,仿写、拟写,图表、漫画,筛选都有可能,而且极易变种。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看清题目要求,认真分析题目,依靠平时积累,发挥想象,就不难作答。
(1)仿句题:续写式、命题式、嵌入式、开放式
注意句式(保留部分、改变部分,尤其是短语结构)、修辞,以及对主题的要求。(2)压缩题: 找关键词:抓句号、辨层意、分类别(注意关联词)
一句话概括:按句号分析语段,合并同类句,分析层意,概括要点,连缀成句。分析过程:找出过程语段,划出相关语句(主题动作),概括压缩,某些限制词不可删。拟标题:抓开头,顾结尾。
(3)图表漫画:表格题:比较对象、比较角度。漫画题:讽刺对象、社会现象 标志解说: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含义、组合含义,表达某种愿望、期待、祝福(4)宣传语:按要求答题(突出要点、符合要求、简洁生动、字数要求)(5)形象生动地说明、抒情、议论、记叙(7)善用修辞、看清材料大意、事件+认识
(6)名句变换(2)(7)画外音、扩写、续写、对联、新闻点评
画外音:对画面内容的解说、议论、抒情(感慨),不可是外面人物的声音。扩写:抓住重点、看清要求 续写:议论观点、对联:对偶、仄起平收 新闻点评:常规点评:事件概括+理性观点+问题实质 争议点评:直入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15分钟完成
【备考建议】考生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人物传记居多,09年更是要回归人物传记。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建议在考前仔细翻译领会几段考过的文言传记文,了解文言用法,熟悉知识考点,避免临场发挥失常。1.材料多为短小的传记,记述的是传主的为官、为人、事君、待人接物之道,考生应首先对此心中有数。解答时可先扫读第1、2、4 题,大致清楚要考察那些词句;较细致的阅读第3题,以作为理解文段的参考,即一定要利用好第四题,帮助阅读全文,进而帮助做翻译题和另两题;
2.然后阅读文段,按时、人、官职变化划分事件,标出人物的全称,细致理解文段。
3.解答问题:
实词理解—代入原文;虚词比较—类推比较; 信息筛选—排除分析;语意理解—细对原文相应事件;
文言翻译—最好在原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大意,点出采分点,然后字字落实、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以及语脉语气。
【友情提醒】有些同学习惯于自己的做法,不划分事件,阅读后凭感觉答题,最终第2、3题错误率极高。
三、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10-15分钟完成
【备考建议】复习时一定要全面了解高考试题的命制类型和出题设问的角度等,对分析思路和答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该题可先读题干,带着问题读材料,一时不能完全理解,可以考虑这首诗的类型,借助同类型作品尤其是教材中出现的作品加以分析。
1.解诗:诗题(判断诗歌内容、情感、题材)作者注释(判断情感倾向、风格)诗词本身(抓意象、情语;分句、片理解内容,把握意境)
2.解题:分析问题,明确问点,揣摩命题者意图及答题指向。(再现诗词意境、理解作者情感、分析手法特点)
3.答题:分层回答,不忘主旨。
问语言:炼字题,点出它的妙处,即技巧。问语言风格。
问意象(景物):本诗通过哪些意象运用哪些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问意象句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问情感:本诗通过哪些景物写出了怎样的生活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手法:本诗描写景物综合运用了哪些手法,在诗中用什么比(拟)什么,先虚写什么,后实写什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地写出了怎样的愿望,从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结构:诗句在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如何围绕某句或字(在诗题里或开头语句里)展开的。(线索题)
切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四、必考类阅读答题技巧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论述类层次分明(阅读时注意理清论述层次,明确段意层意)
(一)选择题:注意关键词
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彻底”、“完全”、“这”、“与此相反”、“如此”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注意错误项的设置特点:
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主次颠倒、偷换概念、混淆时间、肯定与否定、偶然与必然、客观夸大。
(二)简答题:
重难点一: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
技巧3: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技巧4:(1)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 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重难点二: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1.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
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2.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2)合并各段内容, 概括中心意思: 寻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重难点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分析的具体做法是:
①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 ②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五、选考类阅读答题技巧:
(一)文学类阅读答题技巧:
1.解答此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读材料,自己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理清文章脉络,再看题做题;另一种是先通读题目,再读文段。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不易受到题目的误导,但用时较多;后者解题较快,但易被题干中的陷阱误导。采用何种方式,应因人而异,并在平时训练中摸索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此大题用时宜在15分钟。
2.文体特点:
(1)象征类散文:寻找关键句(由物到人,由实到虚),理清作者说理层次。
(2)叙事类散文:抓住中心事件(标题、首尾句),找出生活事件的特点,揣摩作者对此的态度和情感倾向。
(3)写人类散文:抓住中心人物,理清人物经历,分析人物言行,看清作者态度。
3.题型特点:
(1)表达技巧题:(A)什么手法(B)有什么好处(C)文中如何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倾向(2)结构技巧题:(A)根据位置、文章层次判断作用(B)结合文章具体解释作用(C)表达了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
(3)概括整合题:确定题干中提到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在此句的前后,确定信息范围,划出要点句子,根据问法整合答案。
(4)探究题:明确问点,揣摩文章倾向和命题倾向,结合文章作答,注意写出自己的思考。观点+分析。
【备考建议】考前一周应对该题的题型设置、技巧知识、答题术语、答题思路做一个归纳和回顾,同时选择自己做过的典型试题(得分最低、最找不着答题方向)复习,理清自己的答题思路,明确注意事项。
(二)实用类(信息大家清楚,不赘言)
两类题各有千秋,凭感觉选题,不要重复做题。10-15分钟完成
六、临场作文的答题技巧: 时间控制:40-60分钟
题型设置:话题基本消亡、命题依旧主流、材料不可忽视、寓言偶尔为之。考前准备:不同类型作文不同写法心中有数 考试思路:
(一)审题:材料倾向、题目要求、适合文体、拟写中心、明确文题
(二)列提纲:段落层次、段落大意、素材特点、论据说明、过渡语设计、首尾设计、亮点设计、字数详略安排。
(三)写作:按提纲写作,不断回头望,小心书写与卷面。【文体写法】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事件表现人物和中心思想。写法上主要是情节要有起伏。
2.议论文:(1)提出观点,正反对比论证,联系自己,总结观点。(引、议、联、结)(2)提出观点,摆事实
一、分析一,摆事实
二、分析二,总结。
(3)提出观点、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
3.议论性散文:确定中心论点、分解分论点,拟定层次。散文式的开头结尾,议论式的分层阐述。【审题技巧】
1.话题作文——抓准三个基本点和三注意
(1)抓准话题内容——能放能缩(2)抓准材料主旨——能进能出(3)抓准命题者意图——立足自己生活
过了审题立意这个关键的槛,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是不要把话题当标题。第二是防止跑题。第三是防止虚构。
2.命题作文——二法六明确
二法:(1)摘“眼”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关键字眼。题目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瞬间”,“难忘”是题眼;题目是一个句子的,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品尝了后悔的滋味”,“品尝”就是题眼;题目是独词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本质特点”即为题眼,如“路”。
(2)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评、析、读、感、谈、说、议、辨、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爱流涌动”、“绿”、“忏悔”等。
六明确:(1)明确写作对象。记叙文的写作对象包括记事、写人,状物(写景)三大类。具体说,要明确记什么事,写什么人,状什么物。
(2)明确写作目的。写文章是有目的的,即要告诉人家什么,或表示赞扬什么,反对什么。写作目的也叫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题目规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就要根据这个中心思想选材。有个没有规定,我们要根据材料确定。
(3)明确写作范围。写作范围指题目对记叙事件的时间、地点、数量的限制。一般情况是,题目越短,限制越少,写作范围越大;题目越长,限制越多,写作范围越小。
(4)明确写作重点。分析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可以看出哪些地方是写作的重点,应该详写。有的重点词语起着揭示文章中心的写作重点的作用。
(5)明确写作人称。文章的人称是指作者叙述的立场、角度。记叙文常用的人称有两种:一是用第一人称,用“我”“我们”的立场写,二是用第三人称,用“他(她)”“他(她)们”的立场写;有规定人称的,要按规定的人称写。有的题目没有规定人称,要根据所选的材料确定人称。
(6)明确写作的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应用文。3.材料作文——五步法
(1)找对象(2)分主次(3)抓关键(4)辨是非(5)定立意 【拟题技巧】
1.化用古诗名句2.化用课本名言3.化用影视音曲词4.化用时髦语言5.童话、悬念 【谋篇技巧】
1.亮化开头:记叙文注意悬念、议论文注意明确、散文注意点题。中心单独成段。2.巧妙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前文+点题(深化、推广、引用)
3.巧分层次:小标题、分论点一要符合中心,二要立意递进、含义加深,三要精炼醒目、力求对称。放在开头,注意过渡衔接;放在结尾,注意单独成段醒目。
【素材技巧】
1.考前积累:分坚强乐观理想追求、感动感恩亲情友情、理性分析社会民族三个专题准备几篇范文和尽可能多的语段(事例简述+情感哲理+个性议论),既要有古今中外经典实例,也要有当代热点时事。
2.试卷作文整理:整理考试前老师讲评的优秀作文,仔细思考其长处。3.考场化用:在审题准确的基础上,巧妙组合素材,注意两点:层次、自我。
【卷面技巧】改善卷面、少写错别字是每个考生的梦想。除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外,我建议:1.列提纲。一则有利审题立意准确,二则可以将文章的开头、结尾、亮点、结构、层次理好理清理顺,在卷面的关键点不犯错。
2.设计开头,写好结尾。考场作文,写草稿不现实。随想随写往往无法考虑好结尾,而结尾往往是作文分数上下的关键,因而应该事先写好。开头只要想好即可动笔,倒不用在提纲中写清了。
考场作文是一种应试作文,应该在打动阅卷老师上下苦工夫。下面几点最受阅卷老师的青睐:一是思维敏捷开阔,关注社会生活,富有时代责任感。二是感情真挚美好,弘扬真善美,摈弃假恶丑。三是材料新颖简洁,语言清新畅美,文采飞扬,文思动人。四是书写整洁秀美,卷面美观大方。平时就要针对以上几点互进行训练。
高考作文中,如能由文题中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现象,文章的主旨就深刻得多了;思辨能力,作文中最好说理公允,把持有度,全面分析,反对绝对化、片面性。
考场上,你若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可以以自己的见闻“编”一个美丽的故事展示哲理,写一篇感人的记叙文;你若属于多情善感之辈,则可以让情感的溪流汩汩地流淌到一个个方格内,以一篇动人心弦的散文去“打动阅卷人的心”;你若长于想象,则可以天马行空、叱咤风云,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幻想
小说或想象作文;你若平时就爱发议论,析事论人一针见血,大可在几十分钟内完成一篇漂亮的议论文或杂文。
【友情提醒】
一、理清试卷思路、做好时间分配、文具准备。
二、多记多读、不要意外失分。
三、考前静心、不要患得患失。
四、最后一周自习时间,复习有以下注意: 1.不要贪多,抓住能涨分的内容复习。
2.不要求全,抓住重点复习,其余明白基本技巧和答法即可。3.不要恶补,细水长流,适量适时复习,追求实效。
4.坚持阅读,一则开阔视野、增加素材,二则活跃大脑,有利复习记忆。
第二篇:高三语文作文高考素材考前提醒
合作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孙权
以群而强,以孤而败。
——谭嗣同
巨厦将倾,一木固不能支;黄河将决,一掌固不能掩。
——恽代英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有矛盾。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统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皇帝命令郭子仪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利用手中权力寻机报复。李光弼硬着头皮对郭子仪说:“我过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处置我,我无怨言,只希望高抬贵手放过我妻儿„„”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满眼流泪地说:“国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眼下正需要你这样人才,此时,怎能计较个人恩怨?”从此,郭李同心,将帅协力,在平息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越著。维勒和李比希性格迥异互补
杨振宁李政道
希尔顿集团公司总裁唐拉德·希尔顿在服役期间深刻认识到,在战场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要靠许多同时执行任务的忠诚的战友互相保全。正是靠这种“团队精神”,希尔顿集团上下团结一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时值经济危机,为摆脱困境,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董事长松下幸之助亲自前往拜访冈田干电池公司的董事长,商定双方各免费赠送1万只电灯泡和1万个干电池,合作进行产品宣传,以此举发挥了最佳的宣传效果
1945年,瑞典皇家医学院决定将该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弗洛里、弗莱明和钱恩三人。授奖词中把青霉素的发现称为“现代医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贡献”,并特别强调指出,这是“不同科学方法为了共同目标而协作的杰出范例。” 伽尔顿集市集体称牛实验 1197 1198 诚信
虚伪永远不能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大仲马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顾炎武 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取信(新法)
阿伯拉罕·林肯在朋友开的一家商店里当店员。有一天一老妇来买纺织,多付了12美分,林肯当时没有发觉。等他结帐时发现多收了钱,当晚就步行赶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钱退给了那个老妇。
晋文公退避三舍(楚)曾参杀猪 宋濂抄书
晏殊14岁推荐给宋真宗。当张知白带他去见皇帝时,真宗皇帝正在主持进士考试。皇帝听说晏殊的文才特好,就叫他也一同参加考试。晏殊把考卷拿起来一看,便说:“这篇文章我在十天前就已经写过,作文的稿纸还在呢,还是请皇上另外出道题吧!”
坚持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巴尔扎克 有了坚持德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贝利
我们永远不应该抛弃一个事业。如果它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或好几代的功夫我们也献给它一点也不吝惜。——左拉
幸运中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中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培根 《史记》司马迁 齐白石描红 哥伦布每天日记最后—我们继续前进 门捷列夫,阿基米德
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放在家中各处以便随时记诵。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拉玛艰苦止步,前方以琳富饶《圣经出埃及记》 凡尔纳投稿16次被拒,迪士尼公园提302次 本草纲目27.资本论40.浮士德60.战争与和平37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65岁开始创业,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侯宝林抄书
爱迪生为找出可以做电灯灯丝的材料,试验了1600多种矿物和6000多种植物
放弃取舍
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歌德
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伦敦汤普森急救中心
雅典奥运会1万米女子长跑冠军邢慧娜在十几岁时一次参加800米的比赛途中跑掉了一只鞋她果断脱掉了剩下的一只用赤足跑完比赛并夺得了第一名 爱因斯坦拒绝去当以色列的总统
豪马克·吐温曾经搞过经济活动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了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近10万美元。重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 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痴迷音乐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老师呢还是做个歌唱家”其父亲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选一把椅子 庄子放弃了功名利禄,悠闲自得
陶潜放弃了官场爵位,种豆南山下
昭君放弃了家乡 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告别了大学480 康多利扎顿斯钢琴-政治,乔安娜文学-表演,赵小兰 巴西*阿根廷伊瓜苏瀑布之争 李时珍三考举人失败从医
创新变通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的一颗棋子,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歌德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不创新即灭亡。——彼得·杜拉克
创新即是创造一种资源。——德鲁克
毁灭是创新的序曲。——伊斯拉谟 小玛丽亚鉴别过的玩具给斯帕克特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索尼:研究使它与众不同研究新情况,发展新技术,开辟新领域,占领新市场,先人一步,以期胜人一筹。索尼人特别乐于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企业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狼桃
齐白石晚年变画法学我者死,似我者死,我有我道,我有我法自创了“红花墨叶”派 史博改进指挥棒,马云,老干妈陶碧华,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文武中兴),李斯楚—秦 郑板桥自成一体
挫折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茅盾 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 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成功还要高贵。——纪伯伦 从不获胜的人很少失败,从不攀登的人很少跌交。——惠蒂尔 古希腊荷马盲诗人,荷马史诗 博尔斯坦巴赫9岁父母相继去,作父亲后,孩子中的11个送进坟墓,为医治眼睛曾两次作了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月下抄书 亨德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的练习弹古钢琴 卧薪尝胆
素哈占德兰 残疾 跳舞是不需要脚的 犹太作家奥利莫维列 集中营中的尊严
专注
在事业上,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
培根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者患心虑纷乱,不能静,此则天下公病。
宋程颢、程颐 卡拉扬朱尔斯坦闭眼弹琴指挥 董仲舒专心治学目不窥园 王羲之陈毅吃墨
泰勒斯古希腊哲学家,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痴迷地眺望星空,以至掉到眼前的坑里 安培追马车,车厢做“黑板”演算
挑战权威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歌德
牛顿的经典力学超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爱因斯坦相对论挑战牛顿的经典力学 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挑战亚里士多德
哥白尼挑战托勒密提出日心说。塞尔维不畏权威坚持自己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研究。
詹天佑打破了西方人在铁路建设上的垄断
李四光不迷信西方专家对中国地质条件的断言
明朝李贽挑战儒家学说
小泽征尔指挥比赛中挑战评委设定的错误
细节
细节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用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汪中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无视细节的企业,它的发展必定在粗糙的砾石中停滞。
——日本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 上海地铁一号线二号线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四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细节是魔鬼”五个字。
希尔顿要求每个员工不管多么辛劳都要向旅客保持礼貌的微笑 加林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发现者,哥伦比亚
改过
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宁
能够忏悔的人,无论天上人间都可以不咎既往。——莎士比亚
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达尔文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托尔斯泰出身于俄罗斯贵族家庭,青年时期,他一度很放荡。不久他醒悟了,总结了自己的八点错误,并把它们写在日记本上。为了更好地杜绝产生错误的根源,他毅然报名从军,用军队严格的纪律约束自己,使自己能自立自强,并且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东汉时的王涣,年轻时喜欢与一批轻薄青年玩耍,但后来转变了,史书上称他“晚而改节”,做官名声卓著;东晋时的著名爱国志士祖逖年轻时“性豁荡,不修行检”,到十四五岁还“不知书”,以后发愤学习,博览群书,被人称为“赞世才具”;初唐的陈子昂“十八未知书,以富家子,尚气侠,弋博启如”,以后感悔,成为开盛唐诗风的诗坛巨擘 张学良戒毒,唐太宗纳谏
尊重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穹苍。———莎士比亚
施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刘墉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曹操在官渡之战许攸来访,赤脚迎接取得胜利。西川的张松前来献图,他却态度傲慢,给张松留下了“轻贤慢士”的坏印象。张松临时改变主意,把地图献给了刘备。周总理礼貌待人
晏子与越石父
萧伯纳和安娜
澳大利亚74老人贝克尔,状告总理霍克,说霍克在一家商场内就养老金问题与他争论时骂他是“愚蠢的老家伙”。地方法院把传票下到总理府,一时舆论为之哗然。霍克总理专门就此事举行记者招待会,对自己说出这句粗野的话向这位老人公开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的确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贝克尔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实践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知识是保库,开启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便是实践(托·富勒)
除了实践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狄德罗)
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 司马迁史记,19岁全国大游历
李时珍尝百草
纸上谈兵赵括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从事气象之日起,每天都要亲自到室外观测气侯,进行记录记录,数十年如一日。终的前一天,还用颤抖的手在病榻上记下当天的气温 李四光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考察
战争与和平中战争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托尔斯泰的亲自考察。
都灵大学不要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一定要学会劳动和谋生的本领;也不要贪图享乐,害怕艰苦,这山望着那山高。丰子恺画羊
宽容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 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汉.陆贾
鲍叔荐管仲 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曹操刘秀烧叛敌信件
潘家铮感谢三峡工程的不赞成者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诸葛亮初出茅庐关、张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
感恩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文立芳
饱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去北美新大陆寻求宗教自由。活下来的人们生活艰难,祈祷上帝保佑丰收 后来,庄稼终于获得了丰收。感激上帝的恩典,永远纪念。这就是美国感恩节的由来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有记者问为什么时,他极为真诚的说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的确,人类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对于这个世界,人类不可能有征服它的能力。相反,人类需要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人类才有可能生生不息的传乘下去越人寇不韦为避兵灾逃至剡溪。困顿中,徘徊于天姥山下的他与妻子在一株极其繁茂的大树下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寇不韦举起斧头想砍下树枝当柴烧。妻子阻止他说:“我们能活下来,多亏了它。我们应该像敬仰自己的慈母一般感激它。” 女记者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使你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你不觉得命运让你失去了很多东西了吗?”霍金微笑依旧,用手指敲击几下键盘,在屏幕上出现了那么一句话:“我有我始终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黄轲82城13000km轮椅上的感谢之旅 韩信一饭千金
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 亚洲金融风暴
青蛙试验 叶志平是四川安县桑枣初级中学校长,他因所在中学在大地震中抗震表现异常优秀而被人褒称为“最牛校长”。危楼进行了修整每学期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
日本是个岛国,多火山、地震。于是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预灾系统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厚积薄发 李根 林书豪
弗莱明
维勒 局里
威林顿
谦虚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 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唐]魏征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黄石公
诺贝尔一生不愿意宣扬自己,拒绝自传。他惊人的业绩与他不平凡的谦虚分不开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拒听忠言,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富兰克林撞头
刘邦与项羽 白居易作好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好,才算定稿。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
梅兰芳演出中听取老人意见深感自己疏漏,称谢不止。以后每在此地演出,必请老者观看并请其指正。
第三篇: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素材
高考语文复习:熟语运用“九项注意”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常见的,也是高考(Q吧)常考的。如:
例
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全国卷Ⅰ)
例
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全国卷Ⅱ)
例3: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安徽卷)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意思是“为节目叫好”。例2的成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效法的经典或法则。该句误用为“不足以拿来教训”的意思。例3也因为望文生义而致误了,“不容分说”不是“不用说,肯定是”的意思,而是“不容许别人讲话就直接做某事”。
二、褒贬误用
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如:
例4: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安徽卷)
例5: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广东卷)
例6: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年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重庆卷)
例7: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江苏卷)
“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是个贬义词,不能运用于该句的“光彩事业”。“睚眦必报”是个贬义词,意思指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这里所用的感情色彩刚好相反了。“无所不至”多含贬义,多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和句中的“关心”感情色彩刚相反。“品头论足”是贬义词,用到该句明显属于褒贬不当
三、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如:
例8: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山东卷)
例9: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湖北卷)
例10: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辽宁卷)
例: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江苏卷)
“潜移默化”所用的对象是人的思想性格,而该句的对象是人气、环境,因此属于对象用错致误。“绘声绘色”所形容的对象是文艺或作品,而该句却用于话剧表演,明显用错对象。“珠圆玉润”形容的对象是歌声优美或文字的流畅,不形容人的穿戴。“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受到一样,一般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表示感激和谢意
四、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例11: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广东卷)
例12: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广东卷)
“不堪设想”指预料的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该句强调说“这种做法是不要得的”,不符合该句的语境。例12的这个熟语比喻人多力量大的意思,而该句只强调向别人请教,与该句的语境不符合。
五、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和其他成语在字型、读音较为相近,或者说有相同的语素,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混淆而出现误用。如:
例13: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浙江卷)
例14: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全国卷Ⅰ)
“不胜其烦”是不能忍受烦琐的事物,这里应该改为“不厌其烦”。“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受失败,含惋惜之意,而该句成败未定。这里应和“成败与否”形近混淆了。
六、不明典故
有些成语是有典故或来源的,如果我们不明白典故的含义的话,使用此类成语时就容易产生误用。
例15: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浙江卷)
例16: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安徽卷)
例15这沉成语是涉及到一个典故,传说人中最武勇的是吕布,马中最好的是赤兔马,比喻人才出众,了解了此典故,就可以判断此例是误用。“洛阳纸贵”有一个典故: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该句指的是著作出版热卖,正好符合此成语的意思,此成语用于这,正好!
七、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就其本身的意义来看尽管准确,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子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
例17: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四川卷)
例18: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浙江卷)
“熟视无睹”针对的是多次看到某现象漠不关心,句子里才“一次”,前后矛盾。“宛然在目”是仿佛在眼前,是一种回忆。而句子已说一切就在眼前,所以属于前后矛盾。
八、词义用错
成语是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的含义也相对固定。因此,成语在使用时要求也较高,如果句子和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出入,我们称其为“词义用错”。
例19: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重庆卷)
例20: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全国卷Ⅰ)
“投桃报李”的意思指他送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赠东西,而从该句看,有“报答”的意思,用“投桃报李”是不能表达的。“一念之差”常指因一时疏忽或考虑不周引起严重后果,而本句却是“变废为宝”的巧妙之举,用“一念之差”来表达,词义用错了。
九、重复
如:令人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素材:常见易误解成语100例
1、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2.、胸无城府: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训,准则。
4、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7、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8、在劫难逃: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9、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0、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11、三人成虎:三人谎传市上有
12、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13、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15、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8、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17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18、差强人意: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19、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0、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21、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22、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23、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24、坐地分赃:指不亲自偷窃却坐在家里分取财物。
25、红男绿女:形容衣着华丽的男女。
26、.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27、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2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29、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3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3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32、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33、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 解决问题。
34、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3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36、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37、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38、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39、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40、借箸代筹:指代人策划。
41、米珠薪桂:形容物价奇贵。
42、不为己甚:对人的处罚或责备适可而止。
43、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 改行。
44、人面桃花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45、间不容发:间:中间,间隙。发:头发。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
46、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47、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48、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49、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50、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51、侃侃而谈:。谈得理直气壮。
52、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指特别重视。
53、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54、十室九空:因灾荒、战乱或暴政使人民破产、流亡。
55、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56、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贬义。
57、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常被错误地形容美好事物。
58、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59、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60、目无全牛: 技艺十分纯熟。
61、焚琴煮鹤:比喻做煞风景的事情。
62、罚不当罪:处罚与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当。63、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很健康。
64、目光如炬:眼睛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
65、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66、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67、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常常错用为形容客观情况之危急。68、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69、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70、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缄,闭。
71、万人空巷:大家都 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 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72、涣然冰释:涣然: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像冰融化一 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74、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75、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76、暴虎冯河:暴:空手搏斗。冯河,冯,同“凭”。不用舟楫趟水过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77、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78、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79、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80、罪不容诛:诛:杀死,判处死刑。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81、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含贬义三长两短安然无恙,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含褒义。82、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83、众矢之的:形容触犯众怒例。
84、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含贬义。
85、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86、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87、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89、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90、计日程功:形容收效快。91、诛求无已:无休止的索取。
92、一树而获:比喻培育人才的好处多。93、名山事业:称著书立说。94、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95、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96、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97、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98、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99、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100、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含贬义。
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40例,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成语知识二]: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近义成语辨析 1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养痈遗患 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披肝沥胆 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貌合神离 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11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12 色厉内茬 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13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15 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 化为乌有 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18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19 步履维艰 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21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22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25 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褒贬两用成语小辑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4、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5、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6、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8、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9、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1、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2、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3、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16、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7、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19、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20、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21、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2、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3、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24、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第四篇:2014年高考历史考前复习材料 高三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素材
2014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 高三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
一、中国古代史(公元前2070——1840年)
1.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①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前8——5世纪)
②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前5——3世纪)
2.秦汉时期:公元前三世纪—3世纪(公元前221年—220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3——6世纪(220——580年)
4.隋唐时期:6—10世纪初(581—907年)
5.宋元时期:10—14世纪(960—1368年)
6.明清时期:14—19世纪中叶(1368—1840年)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近代史上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5.抗日战争(1937—1945)
◆晚清、民国概念
1.晚清:1840——1912年
2.民国:1912——1949年(台湾至今还是用中华民国纪年)
3.北洋军阀政府民国:1912——1928年
4.南京国民政府民国:1927——1949年
◆近代前期重大历史事件顺序:(西学东渐过程)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十年代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4.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90年代—1898年)
5.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
6.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7.新文化运动(1915—1924年)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1919年——1921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国共第一次内战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2.相持阶段:1938.10——1945.4(南京国民政府守住了大西南、大西北国土)
3.反攻阶段:1945.5——1945.8.15(国共两党配合苏、美、英盟军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和平谈判阶段(1945.8—1946.6)
2.国共第二次内战阶段(1946.6——1949.10)
①1946.6—1947.6:防御阶段
②1947.6—1948.9:大反攻阶段
③1948.9—1949.1:三大决战
④1949.4—1951年: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
三、中国现代史(1949——今)
◆按社会性质分:
1.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1949——1956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至今
◆建国60年来可分为:
1.新中国前30年:1949——1978年
2.新中国后30年:1979——至今
◆历史分期: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2.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三大改造)①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一化三改造。
②一五计划:1953——1957年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
①中共八大:1956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
③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错误表现: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和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④三面红旗后果:1959——1961年三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
⑤1960年冬——1962年,八字方针对经济进行调整。
4.文革十年:1966——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12月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对内改革:
①农村改革起步: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试点后推向全国。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现阶段提出城镇化改革方向,农业鼓励实行土地流转,朝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1984年,计划经济下的市场经济探索。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建立阶段:1992年——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对外开放:
①改革开放起步:1980年设四大特区——②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③三个三角洲开发区——④全境开放。(1988年设海南特区;1992年设上海浦东新区;2004年设天津滨海新区)——⑤改革开放全面进行:2001年加入WTO。
四、世界古代史(距今三四百万年前——1500年)
1.古希腊雅典时期: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2.罗马帝国时期:相当于中国秦汉时期
五、世界近代史(1500——1917年)
◆历史分期:
1.手工工场时代(资本主义童年时期):
14、15世纪——18世纪60年代
2.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早期
3.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上半期
4.信息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1945年——至今
◆重大历史事件时间:
1.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
2.文艺复兴:14——16世纪: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物。
3.宗教改革:16世纪:马丁路德、加尔文。
4.启蒙运动:17——18世纪: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牛顿。
5.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1500年前后,哥伦布、麦哲伦。
对世界影响:标志着全球化的起步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19世界六七十年代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0世纪初,标志世界市场正式形成。1945年全球化趋势成为历史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
对欧洲的影响: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原始积累。
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
6.殖民扩展:16世纪——19世纪末,三角贸易
对欧洲的影响:资本原始积累。
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既是掠夺与罪恶,也是警醒及传播工业文明。
六、世界现代史(1917——今)
(一)二战后的政治格局变化
1.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对峙时期):1945——1991年。
①欧洲冷战: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舆论宣传)——1947年杜鲁门主义(政治上)——1948年马歇尔计划(经济上)——1949年北约成立(军事上)——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②亚洲热战: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越南战争。
2.国际关系体现为民主化、体系化、制度化
3.政治多极化萌生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1961年中苏关系恶化;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崛起;
③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4.多极化趋势阶段:1991年以来,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二)1917——1945年的世界经济概况:
1.苏联经济史一条线:
①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年)②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纯计划经济模式
③1921——1924年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④1925——1991年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27年工业化——1929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
⑤1953——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主,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⑥1964——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主。
⑦1985——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政治民主化改革,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瓦解。
2.罗斯福新政:1933年,市场经济加计划经济。由传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调整:(凯恩斯主义运用——国家干预经济)。
①国家干预经济手段有四:办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及直接采购;财政税收手段调控经济。
②人民资本主义;
③经营者革命;
④福利国家制度:用和平理性手段打富济贫,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人类文明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
(三)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体系化、制度化、区域一体化)
1.战后美国掌控世界经济秩序的三驾马车: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和关税及贸易体系(1995年后改称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2.区域一体化组织:
①欧盟:1967年欧共体(经济一体化)——1993年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2002年欧元启动(金融货币一体化)
②东盟:1967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20世纪80年代
④亚太结合组织:1989年
3.新经济时代:1992年网络出现后至今
第五篇:2013江苏政治小高考精选考前复习试卷
高二政治期中复习试卷 2012.1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A.思维和存在
B.物质和运动 C.世界观与方法论
D.对立和统一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5、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6、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
C、心外无物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7、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属于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
8、下列观点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物质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总和
C.物质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9、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表明
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B.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象
10、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条件性
D.规律具有主观性 11、2008年春节前后发生的雪灾中,有的地区和部门有比较成熟的应急预案,损失就比较小。这说明
A.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2、《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13、“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凳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14、毛泽东同志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5、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①联系的观点
②矛盾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 ③④
15、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可以视频通话的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事务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务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这一诗句启示我们 A.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矛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限的,真理是永恒的17、下列图示中,能形象地表示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是
18、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指
A.运动与静止
B.物质与意识 C.量变与质变
D.整体与部分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等成语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质的飞跃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质的结果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 20、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判断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就是哲学。
5、世界观体现方法论,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6、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的辨证关系问题。
9、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10、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1、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1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1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可以离开物质独立存在
15、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16、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17、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8、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主观存在的反映。
19、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20、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客观实在性。
2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就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2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3、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24、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2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6、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7、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8、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改造和消灭规律。
29、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30、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3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2、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3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只要有了人脑,就能够产生意识。
34、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5、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相互依赖。
36、正确的意识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37、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38、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9、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40、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41、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无条件。
4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43、有用的就是真理。
44、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4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47、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8、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甚至取消客观联系。
49、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50、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参考答案】(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或答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4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2分)在投资理财时,我们一方面要考虑投资的收益率,另一方面要考虑投资的风险性,做到全面地看问题。(2分)小明爸爸只看到股票的高收益,没有看到股票的高风险(或答小明爸爸投资方式单一,具有片面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