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1
6、梅花魂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二、【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一幅幅梅花图片,在《梅花三弄》背景音乐中,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
2.指名学生背一背课前收集的诗句。
(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3.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教师在一幅幅梅花图片和音乐中娓娓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调动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建构故事框架
出示课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学生默读、自学、画批)
1.认读本课新词。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名节 颇负盛名 2.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思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3.指名学生说一说,并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教师提炼板书:(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送梅图。(5)送梅花巾。
4.用连结事例的方法说说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意图有二:第一,引领学生整体感知,高屋见瓴,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在理清结构的同时,把课文读通、读好,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
好基础。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
(三)、解读梅魂,感受民族气节
1.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份情感与梅花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 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③“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指导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④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如此大怒?
出示:“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一包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 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了更深的了解吗?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片断教学设计先关注学生自己读懂了什么,再从学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气节的人。两次谈感悟,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
附:板书设计:
6、梅花魂 借物抒情
梅花
中华民族
愈压愈强
顶天立地
越是困境 越顽强坚定
思乡情 爱国心
第二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
6、梅花魂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二、【教学安排】
二课时
三、【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梅花的诗句。
2、自学生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颇负盛名、漂泊、气节、欺凌、珍藏、顶天立地、玷污、秉性、眷恋。
3、读通读顺课文。根据“现实——回忆——现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4、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情?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一幅幅梅花图片,在《梅花三弄》背景音乐中,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 2.指名学生背一背课前收集的诗句。
(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3.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教师在一幅幅梅花图片和音乐中娓娓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调动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建构故事框架
出示课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学生默读、自学、画批)1.认读本课新词。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名节 颇负盛名 2.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思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3.指名学生说一说,并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教师提炼板书:(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送梅图。(5)送梅花巾。
4.用连结事例的方法说说课文大意。【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意图有二:第一,引领学生整体感知,高屋见瓴,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在理清结构的同时,把课文读通、读好,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好基础。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
(三)、解读梅魂,感受民族气节
1.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份情感与梅花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1 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 投影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③“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指导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④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如此大怒?
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① 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A、“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句话中前后共出现4个。“愈”这个词,教师应抓住这个重点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这里“愈”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换一种说法行不行。不要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应认识到“愈”字反复用,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加深。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却越精神。它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德。换一种说话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来外祖父深深的敬佩梅花的感情。不要这一句话更不行。因为无法与前文我弄脏这幅图,外祖父小心翼翼地擦拭相照应;因为无法充分表现外祖父敬佩梅花的这种精神。B、体会下一句。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通过感叹号表明外祖父高度的敬佩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C、体会下两句的含义。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孕育出的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D、体会下一句的含义。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花,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这种有骨气、有品格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梅花精神告诉了我并且把墨梅花送给我,也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下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举例。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组人物配诗文的画面,师生共赏读。
于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出示:“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一包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 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了更深的了解吗?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片断教学设计先关注学生自己读懂了什么,再从学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气节的人。两次谈感悟,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四)、品读三哭,体悟赤子之心
1.读诗时无声落泪。体会外祖父读诗落泪的情感。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课件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 指名感情朗读。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穿插诗句出处。② 外祖父为什么教我读唐诗宋词?
③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你从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逐层感悟,让学生明白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是他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的眷念和向往)
2.不能回国,呜呜哭泣。探究外祖父无法回国的伤感。
①教师朗读第十一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一个时刻眷念祖国的老人是多么想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啊,但是年迈的他因身体的原因不能回去,所以忍不住失声痛苦)
3.送别时泪眼朦胧,体验外祖父眷念祖国之情。
① 指名读第十五自然段,思考:此刻外祖父为何又泪眼朦胧呢?
② 分别的时刻到来了,船开了,越去越远。双眼含泪的外祖父久久地伫立在岸边。此时此刻,海天相接,一方是星岛,一方是祖国。这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的老人有多少话还想和莺儿说,有多少话想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祖国说。你们能把老人的心里话说出来吗?
学生练说,交流。【设计意图:学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外祖父的三次流泪进行深入挖掘,进而明白:这梅花又是包含了老人一片热爱祖国的情和 3 眷恋祖国的心。通过这样几个梯度的阅读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对“梅花魂”有了一个全面的准确的感受。课堂教学流程努力实现板块状推进且环环紧扣。】
(五)、拓展课文,升华爱国真情
1.学习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指名交流。
多少年过去了,每当作家陈慧瑛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自己的手绢时,就会想到——指句子:“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学生齐读。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像“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的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课件出示:在梅花背景中推出一幅幅祖国名胜的画面,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六)、作业设计:画一幅梅花或搜集几首描写梅花的诗。
(七)、课外拓展:背诵余光中《乡愁》 附:板书设计:
6、梅花魂 借物抒情
梅花
中华民族 愈压愈强
顶天立地
越是困境 越顽强坚定
思乡情 爱国心
第三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最终版)
6、梅花魂
五年级 :李转转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二、【教学安排】
二课时
三、【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梅花的诗句。
2、自学生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颇负盛名、漂泊、气节、欺凌、珍藏、顶天立地、玷污、秉性、眷恋。
3、读通读顺课文。根据“现实——回忆——现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4、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情?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一幅幅梅花图片
在《梅花三弄》背景音乐中,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 见过梅花吗?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 2.指名学生背一背课前收集的诗句。
(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建构故事框架
出示课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学生默读、自学、画批)1.认读本课新词。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名节 颇负盛名
2.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思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3.指名学生说一说,并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教师提炼板书:
(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送梅图。(5)送梅花巾。4.用连结事例的方法说说课文大意。
(三)、解读梅魂,感受民族气节 1.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份情感与梅花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 投影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③“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指导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④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如此大怒?
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① 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 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A、“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句话中前后共出现4个。“愈”这个词,教师应抓住这个重点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这里“愈”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换一种说法行不行。不要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应认识到“愈”字反复用,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加深。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却越精神。它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德。换一种说话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来外祖父深深的敬佩梅花的感情。不要这一句话更不行。因为无法与前文我弄脏这幅图,外祖父小心翼翼地擦拭相照应;因为无法充分表现外祖父敬佩梅花的这种精神。B、体会下一句。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通过感叹号表明外祖父高度的敬佩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C、体会下两句的含义。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孕育出的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D、体会下一句的含义。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花,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这种有骨气、有品格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梅花精神告诉了我并且把墨梅花送给我,也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下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举例。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组人物配诗文的画面,师生共赏读。
于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出示:“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一包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 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了更深的 了解吗?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四)、品读三哭,体悟赤子之心
1.读诗时无声落泪。体会外祖父读诗落泪的情感。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课件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 指名感情朗读。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穿插诗句出处。
② 外祖父为什么教我读唐诗宋词?
③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你从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逐层感悟,让学生明白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是他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的眷念和向往)
2.不能回国,呜呜哭泣。探究外祖父无法回国的伤感。①教师朗读第十一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一个时刻眷念祖国的老人是多么想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啊,但是年迈的他因身体的原因不能回去,所以忍不住 失声痛苦)
3.送别时泪眼朦胧,体验外祖父眷念祖国之情。
① 指名读第十五自然段,思考:此刻外祖父为何又泪眼朦胧呢?
② 分别的时刻到来了,船开了,越去越远。双眼含泪的外祖父久久地伫立在岸边。此时此刻,海天相接,一方是星岛,一方是祖国。这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的老人有多少话还想和莺儿说,有多少话想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祖国说。你们能把老人的心里话说出来吗?
学生练说,交流。
(五)、拓展课文,升华爱国真情
1.学习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六)、作业设计:画一幅梅花或搜集几首描写梅花的诗。
(七)、课外拓展:背诵余光中《乡愁》 附:板书设计:
6、梅花魂 借物抒情
梅花 中华民族 愈压愈强 顶天立地
越是困境 越顽强坚定
思乡情
爱国心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A 梅花魂
6、梅花魂
学习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2.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3.揭题释题.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4.全班交流.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读“三哭”.感悟真情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品语句,升华情感
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归整体,理清层次
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梅花魂_人教新课标
6、梅花魂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以故乡的梅花开了,引起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怀念,通过五个小故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跃然纸上。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渗透过文字的躯干,透视文字的灵魂,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梅花魂》是篇思乡爱国的文章,整篇课文设计: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同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在落实工具性的基础上体现人文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教学方法】 教法:
感情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1、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 1 页
2、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
2.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折节
颇负盛名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板书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并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1)(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②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 2 页 ③指导朗读。(配乐)
(2)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投影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句子:“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3)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姓名。
于 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岳 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回祸福避趋之。陆游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完呢?(指导读好四个“愈”,强调“最”字)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4)出示课文句子:“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
第 3 页 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3.铭心思考,书写“梅花魂”。
(1)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哪些更深的了解?“梅花魂”中的“魂”到底是什么?用笔写出你的心声。(在写的过程中再次轻声播放《思乡曲》)
(2)交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学生齐读课题《梅花魂》。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作者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2.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像“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播放:《我的中国心》)
八、课外拓展
1、练笔:写一篇《××赞》,用上本文的写作方法。
2、课外积累思乡的诗词。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