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教学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教学设计
河南省南阳市七小
万晓艳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河南省南阳市第七小学 万晓艳
一、教材分析
战争是一个离儿童生活较远的话题。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两个方面来认识战争。在本课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上仍然在不断发生的战争与冲突,激发学生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通过对比体会战争中的儿童生活有多么困苦与艰辛,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进而从战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战争后遗症等角度,让学生看到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深远影响,懂得和平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三、学情分析:
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对于现在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儿童来说,不容易理解。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通过课堂上展示相互启发、感染,引导孩子们探究性解决问题。
1.课前预习,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四、教学准备
2.调查经历过重庆大轰炸的老人,请他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和感受。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可今天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出示课本48页图片1)请看,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
2.(出示课本48页图片2)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朝夕相处的乐土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3.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二)活动一:了解战争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初步感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20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填写完整的表格,让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出示表格的前3项内容)从表格里的这几组(红色)数据中,你发现世界大战的影响范围有多大?你有什么感想? 3.这两次世界大战战争费用分别是多少?造成了多大的财产损失?(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也许这些抽象的数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财产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可下面的这些图片资料,就是历史最有力的证据──(出示二战期间上海、伦敦、斯大林格勒、华沙等地被轰炸为废墟的一组图片,教师简短介绍。)
看了这一组历史照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一次战争就意味着城市的毁灭以及众多的百姓无家可归。刚才的统计数据和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足以证明战争对财产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板书:财产的损失)
4.战争的双方本身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和军费,因而世界大战也是全人类最沉重的经济负担。伊拉克战争已经让美国耗费了5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十多年的全部工农业生产总值。孩子们,假如没有战争,你最希望把这些费用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教师随机点评)
(三)活动二:深入探讨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1.战争对财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损失让我们深感痛心,可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却更让人恐惧和震惊。谁来告诉大家,两次世界大战分别伤亡了多少人?总共伤亡了多少人?(9000万)
2.很难想象,9000万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打败德国法西斯,美英盟军成功地演绎了诺曼底登陆,可无数的盟军士兵为了这场正义之战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播放诺曼底登陆电影剪辑片段)
3.看了刚才的电影片段,最让你震撼的镜头是什么?
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同样的残酷而惨烈,每场战争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双方士兵的生命,这是人类的灾难和悲哀。(板书:生命的摧残)
4.第二次世界大战曾波及我们的家乡重庆。令重庆人永志不忘的是日军对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的野蛮轰炸──(播放重庆大轰炸剪辑)
从刚才的镜头中,你看到了战争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5.今天的伊拉克,久经战乱却仍然硝烟弥漫,给当地的每个家庭和无辜的孩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刻骨铭心的伤害。(出示伊拉克少女的日记)看了照片中的女孩写的这些日记,不知道同学们心里是什么感受?谁来说说战争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哪些悲剧和影响?
6.战争就这样夺走众多无辜百姓的幸福和欢乐。无论是战争的发动国,还是受害国,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无辜的人民群众。即使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也同样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和伤害。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播放信件内容录音片段)
(四)活动三:认识战争后遗症
1.战争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瞬间消失,战争灾难中的每个家庭是那样的不幸。战争结束了,可战争带来的灾害就彻底结束了吗?有一个日本小女孩,用她短暂的一生,向人们诉说了在战争后发生的一个悲痛故事──(出示课本51页下图)谁来讲讲左左木贞子的故事?
2.听了这个日本女孩的故事,谁来说说自己的感想?(师点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战争遗留下的伤害并没有结束,这就是战争的后遗症)(板书:战争后遗症)
3.战争还会留下哪些严重的后遗症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海湾地区和伊拉克的难民营里去调查一下,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0页,认真阅读相关图片,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先各小组进行交流,准备好在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4.准备好了吗?谁先来交流?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或评价:
(1)在今天的伊拉克,粮食药品极度贫乏,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伊拉克人民的生存。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今天有什么不同?你对他们今后的命运最关注的是什么?
缺衣少食又会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有什么影响?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什么影响?(2)战争所造成的物质损失,也许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却久久难以平复。我们想知道,战争会给人们留下怎样的心灵创伤?(3)战争也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和影响,海湾战争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警惕,谁来给大家交流这方面的资料?
(4)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可一次小小的战争就足以让她毁于一旦。你知道哪些人类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和践踏呢?
(五)激情结课
1.这节课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战争引发的巨大灾难。假如你是一个伊拉克孩子,此刻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其实,全世界人民也深切体会到了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因此,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请看!(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背景音乐和反战游行图片)
结束语:我们相信,和平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力量,它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板书设计:
第二篇:《战争,人类的灾难》教学反思
《战争,人类的灾难》教学反思
《战争,人类的灾难》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和平,我们共同的心愿》的基础上,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和平对人类的重要性的前提下,使学生初步明确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不幸和灾难。但对于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来说,战争里他们很远,他们平时只能从电视、报刊中接触这类内容。他们对战争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调查、访问、网上搜集等。)搜集有关战争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战争,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课教学我觉得有几点成功之处:
一、课堂教学中,我加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和帮助学生回忆六、一儿童节汇演的情景。通过对比,学生能深切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如家园被毁、失去亲人、无家可归、伤亡惨重、精神创伤,还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等。从而感受到和平的美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教学中,我重视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在观察、倾听、交流中注意获取学生的表情变化,心理和思想变化。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启发引导,肯定性评价,简练的小结,引起学生自我反思,使学生的感悟不断完善和提升,也受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生的激励和促进。当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后,不论是否令人满意,我都会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如我班苑林美的《我们不要战争》的演讲稿,语言充满诗意,情真意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她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向往,我便让全班给她掌声。
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还不充分,特别是抗日战争的资料及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地区存在战争,学生知之甚少,还需教师大量补充。本课时间安排欠妥,学生合作交流不充分。教师还需深刻挖掘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7 战争,人类的灾难》教案范文
《7 战争,人类的灾难》教案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发生的重大战争。
2、探索现代战争中的生化武器、核武器等技术的运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
3、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感受和平和珍贵。
教学重难点
1、简单了解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发生的重大战争。
2、探索现代战争中的生化武器、核武器等技术的运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
3、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感受和平和珍贵。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了解战争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初步感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说说看。
3、这两次世界大战战争费用分别是多少?造成了多大的财产损失?也许这些抽象的数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财产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可下面的这些图片资料,就是历史的最有力的证据——(出示二战期间上海、伦敦、斯大林格勒、华沙等地被轰炸为废墟的一组图片,教师简短介绍)
看了这一组历史照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一次战争就意味着城市的毁灭以及众多的百姓无家可归。刚才的统计数据和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足以证明战争对财产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
4、战争的双方本身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和军费,因而世界大战也是全人类最沉重的经济负担。伊拉克战争已经让美国耗费了5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十多年的全部工农业生产总值。孩子们,假如没有战争,你最希望把这些费用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教师随机点评)
第二课时
活动二:深入探讨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1、战争对财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损失让我们深感痛心,可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却更让人恐惧和震惊。谁来告诉大家,两次世界大战分别伤亡了多少人?总共伤亡了多少人?(9000万)
2、很难想象,9000万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打败德国法西斯,美英盟军成功地演绎了诺曼底登陆,可无数的盟军士兵为了这场正义之战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3、看了刚才的电影片段,最让你震撼的镜头是什么?
老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同样的残酷而惨烈,每场战争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双方士兵的生命,这是人类的灾难和悲哀。
4、第二次世界大战曾波及到我们的家乡重庆。令重庆人永志不忘的是日军对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的野蛮轰炸。从刚才的镜头中,你看到了战争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5、今天的伊拉克,久经战乱却仍然硝烟弥漫,给当地的每个家庭和无辜的孩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刻骨铭心的伤害。谁来说说战争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哪些悲剧和影响?
6、战争就这样夺走众多无辜百姓的幸福和欢乐。无论是战争的发动国,还是受害国,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无辜的人民群众。即使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也同样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和伤害。
第三课时
活动三:认识战争后遗症
1、战争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瞬间消失,战争灾难中的每个家庭是那样的不幸。战争结束了,可战争带来的灾害就彻底结束了吗?有一个日本小女孩,用她短暂的一生,向人们诉说了在战争后发生的一个悲痛故事——佐佐木贞子的故事。
2、听了这个日本女孩的故事,谁来说说自己的感想?(老师点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战争遗留下的伤害并没有结束,这就是战争的后遗症。)
3、战争会留下哪些严重的后遗症呢?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先各小组进行交流,准备好在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
4、准备好了吗?谁先来交流?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或评价。
(1)在今天的伊拉克,粮食药品极度贫乏,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伊拉克人民的生存。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今天有什么不同?你对他们今后的命运最关注的是什么?缺衣少食又会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有什么影响?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
(2)战争所造成的物质损失,也许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却久久难以平复。我们想知道,战争会给人们留下怎样的心理创伤?
(3)战争也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和影响,海湾战争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警惕,谁来给大家交流这方面的资料?
(4)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可一次小小的战争就足以让她毁于一旦。你知道哪些人类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和践踏呢?
5、激情结课
(1)这节课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战争引发的巨大灾难。假如你是一个伊拉克孩子,此刻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其实,全世界人民也深切体会到了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因此,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请看!(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背景音乐和反战游行图片。)
结束语:我们相信,和平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力量,它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第四篇:六品社《战争,人类的灾难》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战争,人类的灾难》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与灾难,进一步体会和平的美好。2.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其他局部战争相关资料。2.老师准备与本主题有关的一些影视剧、音乐及文学作品。3.搜集世界各地儿童生活状况资料。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噩梦 1.搜集两次世界大战资料。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危害,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恐怖的战争特写
1.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近年各地的战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战争的恐怖,唤起学生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憎恶。
(1)交流各自搜集到的图文资料。如战火下人们的痛苦生活、孩子们恐惧的眼神等。(2)谈谈你对这些是件的感受。2.讨论:怎么避免战争。
三、牢记战争
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纪念日或抗战胜利纪念日、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等到来之际,选择有关主题内容,进行讨论。主题如:(1)你认为导致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战争爆发时,什么事情会降临在人们身上;(3)在地图上找出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4)在我们国家,和平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四、和平祈祷
1.唱《让世界充满爱》,感受和平的美好。
2.为仍生活在战火下的人们祈祷:远离硝烟,早日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采访
1.搜集一些有关战争的信息。采访两位成年人,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他们的希望等。2.和班上同学交流采访结果。
二、和平的颜色
1.讨论: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学会相互交流而避免发生争斗,世界会怎样。2.学生挑选表示和平的颜色,说说其理由。
三、让我们千手相连 1.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当他人用手臂伤害或关心你时,你感觉如何?
(2)有一句话叫“手臂是用来拥抱的而不是用来打斗的。”你能想出其他有关手臂的话吗?(如:手臂是用来给予的,不是用来掠夺的;手臂是用来劳动的,不是用来滥用的;手臂是用来支持的,不是用来猎取的,等等)
(3)你能够想出一句说给烦扰你的人的话吗,你能够想出其他有关和平的标语吗? 2.绘制千手相连的图画,表达热爱和平。
四、“别了,战争”演讲 1.确定演讲主题。然后阅读有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如阅读《贝拉日记》《别了,武器》等。
2.举行5分钟演讲,评出优胜者。
第三课时
活动过程
一、在“六一”儿童节的日子里
1.看一看:“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儿童是怎样过节的。特别了解那些由于战火而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儿童的生存状况,关注那些还生活在硝烟中的苦难儿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在说什么。
2.说一说:引导学生与战火下同龄伙伴的生活比一比,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小嘉姆,你听我说
1.读一读:听了教科书中的小嘉姆的来信,谈谈感受。
2.写一写:给小嘉姆写信,表达对遭受战争伤害的同龄伙伴的关心。
三、和平俱乐部
1.和老师一起建立班级和平俱乐部。2.设计自己的章程,定期开展活动。
3.俱乐部成员可以发布和平信息,颁发班级和平奖等。
第五篇:灾难带给我们的启示
灾难带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生命的价值历来面对灾害时都是最重要的。只有经历过了灾难,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的强度才会比以往更加凸显出来,才会将“人”的生命的意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生命所具有的至高性的价值更加深入人心。人类虽然有许多不同的价值和选择需要平衡,但人的生命的价值的意义更加重要。珍惜生命不是恐惧和逃避,而是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凸显和展开,让个体生命的价值被所有的其他的生命所守候,这正是人类超越自然的高度所在。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生命 国家领导人 媒体 珍惜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一场突袭巴蜀的7.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5•12”,像一块突如其来的黑纱,系在我们每个人的左臂。
汶川地震,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揪心的场景,让人不由得潸然泪下。一切都好像是发生在梦里,我们都不敢相信,只是一瞬间的震荡而已,可就是这一瞬间,无数的兄弟姐妹们失去了家园;曾经繁荣美好的城市,转眼沦为废墟……上万个美好的生命,就在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永远告别了和风阳光雨露,还有人间的欢笑泪水,永久沉睡在了众人撕心裂肺的泪水中……
在巨大的灾害面前,无数个你我,虽不曾相识,却有着相同的信念,一个简单的理由,让我们手牵手,不惧艰难危险,把步子迈向了泪水满地的四川,即使身在远方无法前行,依然用着其他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为那些哭泣的面孔送去自己的祝福。
生命和死亡似乎就隔了那么薄薄的一扇门,推开死亡的门,就再也回不到生了,生命就是如此脆弱和无常。
其实,每一次的灾难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看似强大的生命,其实很脆弱。一个转瞬,也许就会是永恒的离别。
是啊,生命看起来是那么脆弱,大地震来临,覆巢之下,必无完卵。生命的脆弱是绝对的,而生命的顽强是相对的。但往往相对的顽强却更能让人动容,让人尊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生必须首先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会活得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年轻人有时处于大好时光,但为了一些事一时想不开,就要拿生命去殉葬,这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正因为生命是脆弱而短暂的,生命才变得更加宝贵。只有在保有生命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建树生命的全部意义。灾难下的生命,说去就去,但我们自己,怎么也不能草率对待,只有足够尊重它,它给我们呈现出的才会是阳光的一面。朋友,要像埋在虚墟之下十数天却依然
不灭生存信念的灾民一样,学会善待自己的生命和人生。
人活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得到才会真正的充满感恩。在未震之前,许多人对生活有太多的不满意,或许,很容易看到阴暗的或不足的一面,往往不满足。知足常乐,其实,不是我们拥有的过少,而只是因为我们老是和别人相比,与自己活得更好的人相比,我们总是渴望得到更多,有时,却不想付出相应的努力。即使我们得到再多,都不满足,都常抱怨。但震灾让我们看到了比我们的命运更加凄惨的,这种惨又与我们每个中国人血脉相连、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让我们觉得远离震灾的我们,活得多么奢侈。所以当震灾发生,那样多的人慷慨解囊,是因为许多人认识到了,我们无论怎样做,相比受灾的同胞,都算不了什么,我们已经拥有的够多的了。
在太平盛世,我们对金钱和房子多么地看重,有时为了金钱和房子,弄得亲人反目、朋友成仇。而当地震来临,山崩海倾,刚才还繁华一片,马上就满目苍夷,血腥一片。看看在震灾废墟下求生的同胞们,喝自己的尿,吃泥巴,吃纸,喝墨水,看看那些震灾中让人异常感动又极富启示的情感故事,难道我们不觉得活着就是美好的、有信念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有亲情环绕的人生就是温馨的、活在大家庭的关爱中就是幸福的吗?
也许,只有惨烈的震灾才这样无可逃避地击溃了我们的情感之堤,让我们在物质化生存中真正回首,激起我们灵魂中对生命本真的反省和再认识,我们才会更清楚的认识生命的本质。
我还记得在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总理温家宝就紧急赶赴灾区。到了晚上8点钟,总理已经坐在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的抗震棚里指挥、布臵抗震救灾工作。晚上10点到12点,总理来到都江堰几处倒塌的建筑前察看灾情并指挥救援。13号,总理继续在都江堰察看受灾情况,然后驱车180公里之外的绵阳察看灾情慰问灾民。14号一早便赶到遭受重大损失的北川察看灾情,14日下午,总理乘军用直升机前往已经断路的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在这堪比黄金的72小时中,66岁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辗转9次视察7地灾情,召开6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用高效、迅速、果断的72小时为中国赢得了强震下拯危救困的宝贵时间。“超人”一般的中国领导人的身体力行带给中国人民无尽的希望和力量,使巨大的国家似乎第一次实现了13亿人的团结一致。英国《泰晤士报》评价:“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的领导人的反应速度和关注堪称楷模,动员全国救援幸存者,预防疾病的爆发,没有比这种更鲜明的对比了。”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和特殊情况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传统媒体的第一时间的跟进报道,让人们通过主流媒介得到了来自权威渠道的信息,而迅速得到可以信
赖的消息,这就足以让多数公众避免恐慌,也使得流言难以风传,使得救灾的全国动员能够迅速展开,也推动了公众对于救灾行动的全民参与。互联网和短信等新媒体更将直接的关怀和信息传达给个人,让我们得到更加直接的、具体可感的信息,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体的真实的、充分的报道既让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凝聚在一起,也让世界知道中国面对灾难的真实的状况;说明了中国在面临考验和挑战时刻对于人的生命的至高意义的无限的关怀,让世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
这次的震灾带来的不光是不幸和痛苦,也带来了我们的灵魂的升华,三十年来发展所积累的综合实力也为救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然灾害是人类从远古以来都会面对的挑战,地震灾害是典型的传统灾害,它所造成的毁坏和损失也有时确实超出了人类现实的预测的能力,但人类也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中更加坚强,不断前进的。在这次应对灾难中,政府、公众、媒体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和能力方面都显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员能力和应对能力,显示了中国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财富的积累,也带来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和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的深化。这次面对灾难中国所表现的能力和决心,所表现的精神的凝聚和价值的认同都会永载史册,而世界对于救灾的支援和同情,对于中国的救灾行动的支持和理解都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价值的关怀是超越国界、超越一切的。全球的华人和世界的各个国家的人民和政府对于救灾的热情和对于中国的支持都让我们领悟到人类的共同的价值的意义,而人的生命所具有的意义在这里更是超越了具体的限制。没有人会忘记,也无法忘记那个灾难来临的日子,它触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更震撼了整个民族。四川大地震,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力,也见证了人在自然面前那份深藏的伟大的力量。我们也在巨大的灾难和悲痛中触摸到了有血有肉的生存过程,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力量。这次地震留给我们除了痛苦的回忆意外,还有更多铁的教训,对于教训,我们应当时刻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在下次灾难再一次来临时,才不会慌了手脚。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学会面对不可预期的事件,都应相信“灾难如同激励”。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长远来看,说不定就是生活对我们的启迪、规劝、引导、督促或奖赏。请珍惜困难带给我们的洗礼,同样也要珍惜灾难赐予我们重生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