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麦盖提县“四抓四建”激发“两新”组织党建活力 文档
麦盖提县“四抓四建”激发“两新”组织党建活力
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麦盖提县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以“四抓四建”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激发“两新”组织党建活力。
党群配套共建,抓企业核心建设。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较快、数量逐渐增多的特点,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工会、团委、妇联及基层党(工)委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深入到非公有制企业调查了解情况,宣传动员,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业主正确认识建立党组织和配套组织的目的意义。通过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等多种方式,已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8家,新社会组织6家,覆盖率达100%。
严把一线关口,抓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动员企业在生产一线骨干,技术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落实入党积极分子统一培训制度,把好“入口”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自2008年以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新组织中发展培养党员25余名,入党积极分子40名,帮助转化积极青年100余名。
部门联动帮扶,抓企业基础建设。通过为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系帮扶、组织企业党建对口单位交流赞助、组织部门基层党委帮扶等途径,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配备党建专柜、电视机和远程电教设备,订购党报党刊,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上缴的党费,每半年全额返还一次,作为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专项经费。先后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新组织配备党员电教设备60余台,返还党费10余万元。
丰富活动载体,抓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企业党支部联合社区党支部先后开展了“学习现代雷锋郭明义,争做企业先锋”、“我为企业献计策”、“等主题活动以及“党旗在非公企业高高飘扬”、“颂歌献给党”演讲、歌咏比赛等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先后开展各类争创活动10次,帮助服务群众500余人次。
第二篇:打通镇“四机制”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打通镇“四机制”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今年以来,打通镇党委在党建工作中,坚持把创新完善各类工作机制作为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增强党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抓手,提高了全镇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夯实责任机制。与各党支部签订了党建目标责任书,并要求各包村干部积极参与支部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纳入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党员教育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和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各项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事务工作中,做到党建工作与日常事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使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了均衡发展、整体推进。
规范议事机制。集合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机制,规范相关议事机制,明确规定各个社区集体无论大小事,一律按照“4+2”工作法实行,即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完善服务机制。镇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开展网格党员结对互助、网格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等活动为形式,探索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建设一支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高、能带民致富的农村党员队伍。
严格考核机制。制定村干部岗位责任管理机制,在设岗定责的基础上,对各村干部按照百分制的考核办法进行动态管理,并实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考核办法,对考核结果排出名次,考核结果与干部工资、补贴、评优评模挂钩。同时,探索将考核机制和村后备干部培养制度结合,提倡以老带新,对培养后备干部的老干部予以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第三篇:玉门市:“五建双管”模式激发“两新”党建新活力
玉门市:“五建双管”模式激发“两新”
党建新活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按照这一要求,玉门市主动顺应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称“两新”组织)快速崛起的新形势,着眼推动“两新”领域党建大提升、经济大繁荣,创新建立起了以“条件成熟单独建、行业相近联合建、因企制宜挂靠建、协调同步规范建、群团先行逐步建和属地管理为主抓覆盖、行业管理为辅促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五建双管”模式,着力激发“两新”党建工作新活力,为“两新”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初衷考虑
近年来,玉门市“两新”经济蓬勃发展,“两新”组织异军突起,使基层组织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党建工作体制和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两新”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党的组织“覆盖难”。“两新”领域党组织在凝聚人心、促进就业、构建和谐、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但一些“两新”组织存在重经济、轻党建、重短期、轻长远的思维定势,认为在企业或合作社中组建党组织会动摇业主的领导地位,对组建党组织心存顾虑,致使个别企业不敢、不愿、不主动组建党组织,导致部分“两新”组织尚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一些已组建的党组织党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企业缺乏发展活力。
二是党员作用“发挥难”。玉门市“两新”经济规模不大、多处于小型、分散式运营,因此“两新”组织中员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服务,使“隐性党员”、“口袋党员”未能及时纳入党组织的管理范围,很大部分党员存在“雇用工”、“打工者”的心态,自身认识模糊,自我认同感、荣誉感不强,客观上使“两新”组织党员淡化了党员意识和先进性意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好。
三是企业业主“支持难”。基层党建工作为“两新”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着坚强保证。由于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合作社、协会的业主对党建工作存在认识误区,担心党组织的成立和活动开展会影响生产经营、增加投入成本、额外增添负担,而且没有产出效益,不愿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经费、人力支持,使“两新”党建工作缺乏应有的活力。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玉门市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创新建立“五建双管”模式,以此为抓手,通过优化“两新”党组织设置,强化衔接管理,增强“造血”功能,从而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探索开辟“两新”党建工作新路径,致力提升“两新”领域党建科学化水平。
主要做法
玉门市在“两新”领域创建“五建双管”模式,具体通过“五建”抓覆盖、“双管”促提升、载体激活力来推进和落实。
1、创新“五建”方式抓组建,构建全覆盖组织网络。主动适应各类“两新”组织的不同特点,灵活采取“五建”方式,狠抓党组织建设工作,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两新”领域的全覆盖。通过条件成熟单独建,将凡有3名以上党员、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全部纳入到单独组建范围,先期在经营状况良好、党员职工队伍相对稳定的规模以上企业和运行良好的专业经济协会和合作社进行组建,起到示范引领抓组建的带动效应;通过行业相近联合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生产经营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两新”组织,由乡镇、园区党(工)委指导建立联合党支部,开展正常的党内活动和党内生活,待条件成熟后再单独组建,通过党组织拉近企业间的距离,促进沟通协作;通过因企制宜挂靠建,将规模小、人员少、分散经营的个体经营户(企业),纳入市工商局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针对玉门老市区关停破产企业多的实际,成立市委直属留守企业党支部,将改制留守企业党员组织关系统一划转,由市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管理;通过协调同步规范建,将因企业改制、党员流转等原因不适宜原有组织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进行调整撤并,优化组织设置,规范正常管理;通过群团先行逐步建,将没有党员、条件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先行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党组织。通过因企制宜推行“五建”方式,2010年以来,玉门市共在26个“两新”组织中新建起党支部,在花海镇4家棉花加工企业中组建起联合党支部,在11个“两新”组织中组建起工青妇群团组织,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43名,使全市“两新”领域党组织应建组建率达100%,从而构建起了全方位的组织网络体系,动态保持了“两个全覆盖”工作成果。
2、创新“双管”举措促规范,形成顺畅化运行机制。持之以恒把“两新”党建作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短板”来抓,探索建立起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条块结合抓党建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体制。在属地管理上,由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党(工)委管理辖区内“两新”组织党组织,直接负责组建覆盖、健全制度、发展党员、规范运行等各项工作,形成区域化管理的工作格局。在行业管理上,成立市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分别挂靠工商、民政部门成立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两个党工委,按照职责分工抓好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两个领域的党建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结合工商企业年检、信息录入等业务工作,对非公有制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市委新社会组织党工委结合民间组织登记、年检等工作,对全市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管理指导。针对“两新”组织实际,玉门市同步建立起选派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专列党建经费支持、“两新”组织党费先征后返和全额反补制度,同时采取业主兼、公开选、上级派等办法,为32个“两新”组织选配了党支部书记。通过双向选择下派29名机关干部入驻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和党建联络员,指导帮助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和组建党组织,全面推进“两新”党建工作。2010年,玉门市统一将59个“两新”领域党组织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其中调整隶属关系28个,规范管理体制22个,撤并和规范运行机制9个,从而在全市构建起了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协调联动的“两新”党建工作新体制。
3、创新党建载体激活力,催生竞相式发展态势。坚持以务实管用的特色载体为牵引,贴近“两新”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强化分类指导,着力激发“两新”党建内在活力,推动“两新”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突出以夯实“两新”党建基础为着眼点,在全市扎实开展“强基固本促发展”行动,在完善阵地设施、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提高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广大党员积极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在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内部管理、推进技术革新、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领头羊”和“主力军”作用。突出以促进“两新”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互促双融为着眼点,在“两新”组织中部署开展“争创科学发展好支部,争当支持党建好业主,争做爱岗兴业好党员,促进生产经营见效益,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两促”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和挖掘出玉门静洋钛白粉制造有限公司党支部、玉门清泉康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科学发展好支部”,带动玉门静洋钛白粉制造有限公司成为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玉门“祁连清泉”人参果跻身国家A级绿色食品行列,在抓实“两新”党建工作出特色、打品牌的过程中,促进了“两新”经济的繁荣发展。突出以培育党建示范点为着眼点,重点确定生产经营规模大、辐射带动效应好的18个“两新”组织,先行创建示范点,建立起市级领导包挂、相关部门联系、职能部门全程指导的“孵化培育”机制,引导各示范点创新开展“红旗示范车间”、“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争创活动,党组织带领党员在攻坚克难中比经营业绩、在开拓市场中比销售份额、在革新工艺中比技术水平、在诚信经营中塑造企业形象,催生出了带动赤金镇发展“万亩无公害韭菜基地”的玉门市“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等一批“两新”领域党建示范点,带动各类“两新”组织踊跃抓党建、聚人心、促发展、增效益。
初步成效
通过创建“五建双管”模式,全方位加强“两新”党建工作,促进全市“两新”领域呈现出党旗高扬、产业发展、党群共富的生动局面。
1、理顺了“两新”组织党建管理体制。玉门市通过成立市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靠实了按照行业分工具体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通过明确由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党(工)委分别负责各自辖区内“两新”组织党组织具体管理工作,初步构建起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两新”党建工作新体制,并将“两新”党建工作分别纳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以及乡镇、街道党组织目标责任书考核范围,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范围,从而建立起问责、倒逼机制,确保了“两新”党建工作始终有人抓、能抓实、见实效。
2、优化了“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本着有利于夯实党建基础、有利于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有利于调动“两新”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通过采取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两新”组织的规模、性质、注册地、经营地等因素,科学合理调整隶属关系,优化组织设置,强化组织管理。尤其在规模以上及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两新”组织中,全部建立起党组织;在党员队伍相对稳定的行业协会和运行状况良好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独立建立党组织27个;对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2个党支部及时升格为党总支,对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1个党总支及时升格为党委,从而在“两新”领域形成了“上下贯通、全面覆盖、保障有力”的组织网络。
3、增强了“两新”组织党建带动功能。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运行模式,组建产业型特色党支部12个,党组织发动产业农民党员在“党员创业示范园”中争先锋、兴产业,全市培育“先锋富民示范户”300户,“十一五”期间玉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4%以上。一批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成为了各乡镇打造“一乡一业、数村一品”产业优势的坚强堡垒。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深入开展“双争三比”、“三争两促”等特色活动,党组织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广大党员职工主动为企业节能降耗、建功创效,涌现出业务技术标兵和经营管理骨干326人,使企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几点启示
在创新加强“两新”领域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也引发了我们几点思考和启示。
1、筑牢“主业”意识是推动“两新”组织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党建也是生产力。只有增强党建“主业”意识,主动把“两新”领域党建工作高度融入行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中彰显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两新”经济发展才会更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2、坚持上下联动是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两新”组织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党员身份多样、流动性强。只有在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沟通协调、强化分类指导上形成合力,才能在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两新”领域的覆盖面上取得新突破,进而凸显出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所蕴藏的实践效能。
3、注重载体牵引是激发“两新”组织党建活力的有效抓手。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活力源”。只有联系“两新”组织实际,创新特色载体,努力为“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搭建起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实践平台,才能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新热情,“两新”经济大发展才会有新活力。
第四篇:两新组织党建
对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如何进一步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已经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也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落实,切实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
由于“两新”组织是我们党建工作的新领地,其发展相对滞后、基础相对薄弱。有的尚未建立党组织,有的建立党组织后其组织作用发挥较弱,部分党员角色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等实际情况,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分析,找到切实有效的建设发展之策。把“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从实际调查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一是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两新”组织的业主大多把精力放在如何占领市场、如何获得经营利益最大化、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方面的考虑,很少能把精力放到党建工作上来,对是否要建立党支部、如何抓好党建等问题,很少考虑,有的几乎不考虑。用他们的话来说:“赢利是真的、是主要的,其他都是假的、是次要的”。所以,没能把党建放在重要位置、摆在议事日程。这就严重影响了部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正常展开。二是党员流动大,组织意识淡薄。“两新”组织中员工党员都是受雇于业主的劳动者或管理者,随时都有流动的可能,造成长期不能稳定地参加组织生活或很少参加组织生活,同时接受组织教育、参加组织活动的机会也相对偏少,造成部分党员觉悟下降、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对党建工作带来不利。三是党员活动少,作用发挥不明显。“两新”组织虽然数量已比较多,但单位规模小,党员人数少。然而由于“两新”组织大多生产经营任务重、工作繁忙、劳动压力大,除了要求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很少有时间和机会组织党员开展相关活动,缺乏专门的活动空间和专项资金保障,使党建工作活力不足,在员工中影响力、凝聚力、向心力不强,党的作用难以发挥,从而降低了党组织地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发展进程。
为此,我们必须正视实际、面对问题、加强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增强党建意识。不仅是各级党组织要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两新”组织的业主要提高思想认识和增强党建意识,因为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业主的认可和支持。没有业主的认可与支持,党建工作就难以开展。所以做好“两新”组织业主的思想工作是关键,要使“两新”组织的广大业主充分认识到做好党建工作重要性和有益性,认识到党组织建设是凝聚人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优化生产关系、增强生产力的重阵地和载体,是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推动单位生产经营和整体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思想上纠正以往存在的“重厂建、轻党建,重经济、轻党建”的偏见和观念,真正认识到做好党建工作的有益性和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支持和落实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作为发展自身的重大任务来抓紧抓好。二是要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两新”组织的党员要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政治核心、精神引领作用。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深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倡导先进文化和优秀精神,着力彰显党的先进性。要不断提高宣传发动能力,积极发挥监督引导的作用;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发挥凝聚力量的作用;要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发挥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好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三是要积极扩大党组织和党工作的覆盖面。对已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都要抓紧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全面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要积极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创新流动党员的管理与服务,要积极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党组织,要坚持党群共建,实现党群工作一体化,使党务工作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并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条件组建党组织,广泛开展党的活动等多种有效形式,扩大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四是要积极完善“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机制和组织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帮助指导,形成切实有效的“帮带、孵化、联合、共建”机制,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带。重点是选优配强“两新”组织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对党建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注重落实相关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自觉引导和教育业主全面做好党建工作。五是要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考核评比,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考核范围,明确具体考评办法与内容,对考核中成绩突出的要奖励,对考核中发现的不足与问题要指导纠正。通过考核评比,进一步提高“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水平。
凤鸣街道李家弄村 2012年10月12日
第五篇:两新组织党建
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
组织设置规范化。根据“两新”组织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组建方式,使符合条件的都建立党组织。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打破条块界限,联合建立党组织;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将党员的组织关系挂靠在乡镇、村及社区的党组织;对规模较大,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向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党的组织。
阵地建设标准化。凡是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努力做到“十有”,即有规范的学习活动场所,有党组织标识,有党旗,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必要的电教设备,有必要的学习资料,有党建工作制度,有党务公开栏,有“四簿两册一帐”,有党建基础资料。
党员发展优质化。按照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认真执行党员发展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优秀员工、生产经营技术骨干、经
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上,确保了党员发展质量。
教育管理制度化。认真贯彻实施党员学习、党员活动、“三会一课”、请示报告、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风廉政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等基本制度,并不断探索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建设推动党员长期受教育,使“两新”组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活动载体多样化。结合“两新”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坚持大型与小型相结合、工作与业余相结合、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结合,以小型、业余、分散为主,广泛开展了“为党旗添光彩、为企业做贡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和各类技术攻关、生产竞赛等活动,做到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实现“企业需要、职工拥护、党员欢迎、业主支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