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策略5篇

时间:2019-05-13 20:2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策略》。

第一篇: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策略

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策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养老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老年人对医疗方面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所建立的养老和医疗服务体系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建立“医养结合”模式成为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不断探索研究能够看出,仍有很多实际问题存在于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设工作中,严重阻碍了养老医疗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使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得到不断完善,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分析研究了现代社区建设设计中“医养结合”的重要性及设计策略,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设施;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0-0204-02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巨大的养老刚需成为我国整个养老体系和医疗体系面临的重大难题。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使人们对医疗服务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在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老人们的养护、照顾、康复的责任开始由机构和社区养老担负起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居家养老照顾不暇的问题。当前一个时期,我国很多地方开始尝试性建立“医养结合”设施机构,但总体形式仍不明确,布局不够合理、配置不够齐全、功能不够丰富、服务不够全面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的发展。所以,各地政府需要及时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对医养结合型现代社区建设设计工作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出适合老年人生活且有利于医护工作人员展开医养作业的空间与环境。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设现状

通过对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大部分的社区疗养中心具有较差的养老设施和较低的医疗水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养老机构很多都是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这与老年人的刚性需求存在一些矛盾。在建设设计养老设施建筑中,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未能全面认识养老建筑功能。设计和建设养老建筑设施的相关构思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的积累和经验借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有较大程度的变化存在于社会老年市场中,现如今我国老年病正逐年严重,慢性病也不断扩张,但是养老建筑功能的建设只是根据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设计的,其缺乏全面的认识。(2)设计与实施管理之间的差距。目前,在适老化和无障碍设计养老设施研究方面,我国已取得了较大程度的进步,而且关于老年建筑设计的一些准则和规范也相继出台,不过还有一定的不足存在于细节和通用化等方面,后期的运营管理方面较为欠缺,特别是在软性服务方面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在设施使用时老年人没有办法体会设计者的意图。(3)养老建筑缺少“疗愈性”。养老建筑设施与其他公共建筑设施相比,在“疗愈性”方面体现出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建筑设计人性化的设施布局,营造出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从而有利用老年人康复愈合,而且也让医疗和护理人员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疗愈性”的空间在实际设计中却非常少见。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设设计策略

2.1 功能配备设计

大部分老年人受身体和心理各个功能退化的影响,使得其对于环境的感知能力不断弱化,把控能力持续下降。而现如今的现代养老社区均具有较大的建筑面积,容易给老年人带来一些迷惑性,所以在养老设施?O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分离检查、治疗、洗浴等功能不同的空间,使其整体空间成为比较集中的模块,比如在康复训练、护理中心和医疗检查等居室的附近能够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单元。与此同时,可以合理设计等候区和休息区等辅助性空间,使功能的复合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2 总体布局设计

作为一类养老设施,医养结合型现代社区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确保有良好的通风和朝阳的条件,使阳光能够充分沐浴到老年人的餐厅、居室以及活动室内,尤其在冬季,想要确保正常使用居室空间,必须满足阳光照射时间超过2h。在医养结合型现代社区中,基本布局分为两种:一种是集约式,另一种是分散式,在设计中需要有机结合居住、医疗、后勤和管理等部分。用地范围和周边道路之间的衔接关系在交通组织方面要予以明确,构建安全的设施格局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出行需求。

2.3 空间结构设计

医养结合型现代社区的空间结构主要由四个部分所构成:一是以居室为生活中心空间,二是以医院为医疗中心空间,三是以康复保健室为活动中心空间,四是以餐厨为后勤服务中心空间。养老设施建设人员要坚持组团式的原则对其进行设计,核心空间要以医疗空间为主,围绕核心空间对辅助空间进行引入,确保高效运行设施。设计人员要根据老年人特点和实际需求的不同设计公共空间,从而实现对老年人的吸引。尤其需要注意将组团居室的规模控制在5-10人之间,最远距离控制在40m以内。

2.4 软件配置设计

基于老年人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因素,养老设施的使用一般都是从老年人入住到去世,所以在设计建设现代医养结合型社区过程中,需要对养老设施的软件配置问题加强重视。在配置医护人员时,需要根据收住老年人类型、设施的定位以及医疗资源水平等因素进行确定。以照护疗养型医疗设施为例,照顾老年人不仅需要配备护士和医生,同时还需要配备护工,每100名老年人就需要配备20名护工、15名护士和3名医生。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采用隐藏化的处理方式设计内部的医疗设施,将信息通讯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认真做好。

2.5 建筑环境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环境是其核心理念。这不仅需要对室内外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还需要对触觉环境、听觉环境、嗅觉环境以及视觉环境进行充分考虑。通过长期研究得知,环境因素对老年人的康复医疗具有显著的作用。它能够通过直观的状态使老年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有助于快速恢复身心疾病。如果想充分发挥医疗景观的作用,设计人员需要对舒适、亲和以及明晰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视觉环境中增加草绿柳青的色彩,在嗅觉环境中融入花草香气,在触觉环境中融入水体、光线等,在听觉环境中设置轻音乐。对这些基础因素的利用,能够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设计建筑环境时,还需要保证养老结构无死角、无黑暗,对于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要进行人工光照。医养结合型社区建设设计案例探究

在医养结合现代社区建设设计中,本文以某养生休旅小镇建设为例,该养生休闲小镇以高端客户群为第一目标,以有治疗和养老需求的老年群体为第二目标,以有养生和度假需求的健康年轻群体为第三目标。在理念设计方面,开放式的分区结构作为主要的功能布局,通过分区界限景观水系和地形高差等,确保社区环境保持开放性和自然性;交通设计需要采取人车分流的方式,在地面上打造慢行交通系统。在功能配置过程中,林景公寓利用基地现状和植被资源建立起来,所建成的院落空间为半圈合,能够提供专业化的疗养服务,可满足酒店式护理服务需求,提供餐饮、休闲和购物等配套设施,与疗养医院形成一体化的服务。该养生休闲小镇从功能性看,充分体现的设计理念是“以养生为中心”,对生活空间和医疗空间极其重视,能够灵活置换护理单元和疗养病房之间,尽量减少老年人与员工的行走道路。结语

总之,我国目前对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需求,而大部分老年人却只有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虽然时间的推移,很多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养老需求集中体现。而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辅助生活”的养老模式,在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未能全面认识养老建筑功能,缺少“疗愈性”的养老建筑,设计与管理不协调。所以,在设计建设对医养结合型现代社区时,需要深入分析和把握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整体布局,不断完善软件配置、功能配备、空间设计等方面,扩大公共活动区域,使土地的利用资源不断提高,实现医疗建筑和养老设施之间的相互补充,为老年人建立合理、舒适的养老医疗场所。

参考文献

[1]耿桂灵,宋彦玲,肖玉华.医养结合理念下老年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构建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5,06:381-382+416.[2]高海珍.社区综合服务体系下医养结合养老方式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3]刘文俊,孙晓伟,张亮.构建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经济,2016,01:35-37.

第二篇: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社会需求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社会需求研究 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突出

随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增加,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突显,迫切需要长期医疗护理服务,且需求程度逐渐增加,因而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正在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2 空巢老人护理陷困境

我国家庭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日趋小型化,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家庭人口数少,女性广泛就业,家庭结构的转变造成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社会医疗水平进步,老年人寿命延长,“空巢老人”家庭数量增多。老年人身边经常没有子女照料,其日常需求、医护需求、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孤寡老人更甚。3 传统机构养老的医疗功能不足

机构养老无法全面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在长期护理中,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失能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病,长期护理就更需要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在日常护理基础上结合医药治疗、饮食调理、康健护理等更全面的照例。而单一依靠无医疗资质的敬老院的日常护理或社区服务中心明显无法全面满足老人长期“医护 + 护理”的需求。4 社会医疗资源匮乏

大部分具有医疗资质的机构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一些疾病恢复期较长和慢性病老年患者需要长期的专业医疗护理,一些老年患者虽可回家修养却不愿出院,“押床”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老年人赖的不是床位,而是在医院可以获得的优质护理资源、享受医保报销。虽然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床位,对医疗设施的配备都给予支持,但对于社会养老问题的缓解来说力度还是不够。

第三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部署,根据高陵区卫健局关于医养结合的工作要求,2019年上半年公寓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方面继续探索尝试,将老年人健康评估、日常护理、失能康复、健康管理、中医保健、心理健康、绿色急救、安宁疗护等全方位融合,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管护服务新模式,现将我们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持续硬件投入、完善服务功能。

1、医务室的硬件改造和设备扩充基本到位。

目前面积达到了90.55m2,其中医护办27.4m2、药房4.75m2、治疗室10m2、输液室48.4m2。日常药品及急救设备均已配备到位。

2、中医养生馆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公寓新建成的中医馆室内面积近100㎡,目前已开展艾灸、熏蒸、中医经络治疗等特色服务项目。我们还聘请原长庆职工医院离退休医师岳志新坐堂问诊,岳大夫擅长中医针灸、按摩、骨科等治疗,对老人常见患有颈椎病、腰椎、偏瘫、失眠等疾病的老人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服务,缓解老人痛苦,得到了家属的一致好评。

3、安宁疗护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区卫健委的指导下,我们在三楼东区开辟了安宁疗护区,为重症患者提供姑息治疗、临终关怀、心理慰藉等服务,使老人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也极大地缓解了家属焦虑和悲痛的情绪。安宁疗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反响,充分验证了我们推行安宁疗护这一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坚持医养结合、注重服务细节。

1、打造一个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活动平台。

在公寓内设立室外、室外的健身活动场地、棋牌室、康复室、活动室、手工室等,组织各类适宜老人的文体活动、每天定时组织开展回春健身操等练习,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打造一个提升健康素养的培训平台。

针对老人需求,邀请医院专家定期在公寓开展老年人防跌倒讲座、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根据季节变化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知识宣传及中药预防,通过开展健康体检、日常巡诊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让老年人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定期对老年公寓的老人及员工进行老年人生活知识和急救知识讲座,提升老年人自我保健和急救意识。

3、打造一个健康阳光心态的咨询平台。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公寓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开展音乐疗法、沙盘游戏,针对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生活节奏由原来的紧张、有序转为清闲、松散,社交圈骤然缩小,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易产生失落、孤独、怀旧心理、衰老感等心理问题易产生的孤独感、对死亡恐惧、与子女及工作人员沟通不畅、自我感觉老而无用等问题,邀请专家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定期邀请志愿者开展联谊活动,引导老人积极参与,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及存在感。

4、完善健康体能评估系统。

建立评估室,对入住老人进行初步评估。初评的项目包括老人的基本资料、生活自理能力、沟通与视听力能力、认知能力等。生活能力评估包括吃饭、大小便、穿衣等日常生活内容,判断老人能不能自己完成,自己有没有感知。我们也会通过对老人的直观感觉和家属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判断老人的沟通与视听能力,对于老人的认知能力通过认知评估,我们能知道他们的认知程度,看老人能不能听懂我们的问题并给出他认为的正确答案。根据评估结果,我们会对老人确定护理等级,不同的护理等级提供对应的服务项目。

5、完善健康档案信息管理。

在建立老人健康信息档案的基础上,提供健康管理与监测。对每位新入院的老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以及老人生活能力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向公寓护理部反馈老人身体状况,共同对老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和医疗照料方案。对每位入住老人每周进行生命体征和身体情况的全面监测,主要包括老人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常规的诊疗和监测,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6、确保绿色通道快捷畅通。

我们联合长庆职工医院、太和医院、凤城医院等多家医院,在已有的“绿色就诊通道”基础上,达成医疗人才的交流和共享,对突发危重疾病的老人,依托医院120急救点的优势,确保老人能得到及时抢救和转诊。

三、问题与困惑:

1、专业医护人员难招难留。

老年公寓内设医务室需要聘请有医师资格的医生和有护理资格证的护士,养老机构难以给医护人员提供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他们在养老机构从业但无法进行执业注册,政策制约医护人员无法多点执业,对于医护人员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养老机构难以聘请到符合要求的医护人员。

2、医养结合的政策落实难。

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老年公寓推行医务结合首先要解决医务室纳入医保结算问题,现因医保资源有限、政策制约难与医保挂钩,老人就诊费用无法报销,增加了老人经济压力,老人仅在公寓做一些简单、收费低的诊疗,大大制约了老人的医疗需求,导致医务室亏损经营。

综上所述,长庆老年公寓将在上半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医养结合工作制度,完善医养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集医、护、养为一体的保障服务,同时,强化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为入住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卫生服务,保证老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能够及时得到诊治,为其提供高效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篇:浅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范文)

浅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随着衰老的健康问题当前的养老金和医疗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创新养老模式的养老服务,因此,树立健康的概念,强化医疗服务,现有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促进新的医疗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所谓“医养结合”,是对传统养老服务理念的延伸和拓展,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新种类疾病频发的新时期,重新审视和思考养老与社会医疗服务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适时调整。

二、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

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报告在年龄构成中指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此数据表明,中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和复杂。

(二)传统的居家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养老需求

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是家庭养老。但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在独生子女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的趋势,呈现“4-2-1”家庭结构,甚至出现“8-4-2”的严峻形势,支持负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护理条件的缺乏,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和未成年孩子(孩子),经济负担,精神安慰,等,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关心。

(三)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

过去只能提供基本生活养老院服务,一旦将病人送往医院,否则会延误治疗。即使没有突然的疾病,老年人也需要定期检查,高度重视预防、治疗养老机构和医院等康复设施空间距离,让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反复治疗,不得不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来回。和主要关注治疗急性康复医院的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康复治疗和护理的老人,医院建议放电观察,否则它会占据有限的医疗资源。养老院不能看医生,医院不能养老,让旧的真正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医院的医疗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没有充分发挥医院医疗救治的功能。

三、中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一)医养结合的长效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传统的养老和医疗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融资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两者的结合提供服务,融资缺口,严重影响最初的推广的服务模式。甚至政策规定的融资模式,但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系统中,实际的操作和融资风险遇到挑战,初步研究,这些问题对医养结合的筹资模式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养老床位总量不足、结构短缺

目前我国每1000老年人养老19.7床,和比例达到50%30%,目前我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床位应达到发展中国家的30%的上限。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的房子总服务满足率仅为15.9%。

(三)医养结合存在医护人员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

医养结合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训练有素的照护人员。大众对老年人护理从业者存在误解,认为从业者需要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关注,现在只有少数老年护理培训项目。高校人才培养,外国老年护理学士、硕士,医生,几乎没有领域的专业人士在中国老年保健。一方面因为旧观念旧想法,愿意参与养老服务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需要照顾老人,照护的时间越来越长。

(四)结合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老年人护理已经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系统控制,包括监督和评价机制,包括对老年人的审查,通过严格的评估系统可以,改善机构养老的质量,提出适合老年人养老新模式。如老年人机构评估量表。目前,我国老年人护理的评估标准仍缺乏明确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四、中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

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多部门协调,促进医疗支持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医疗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和健康和养老两个字段跨境合作和融合,难以建立系统的政策协调和改善。结合系统的建设涉及很多部门,民政、卫生、保护、金融、教育、司法部门,上述措施可以实现的关键,需要多部门协调的政府政策。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在医学结合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融资、政策和行业法规,等等,以及机构和服务提供内容可以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最近,志愿者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养老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医疗服务提供的组合,需要依靠更多这种力量。简而言之,通过政府的政策指导,有机结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帮助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

三是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制度规范和保障。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其规范。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体系,加强执法,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的行为。制定和完善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建立相应的认证体系,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推动养老服务示范活动深入发展。

四是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无论是养老服务还是医疗行业,目前人才短缺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设施人员短缺,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能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该从现在开始规划,应该不仅在传统的学院和大学建立老年人护理专业,提高老年护理知识和专业培训,并充分利用高职、中专,职业教育系统,通过增加职业教育体系、拓展老年护理学科结构和输入老年护理培训基金,扩大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来源,不仅要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

五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以社区老年人居家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日托中心为依托,总体规划,根据实用和有效的原则,利用便利的信息网络,采用热线,爱心门铃,医疗记录,服务手册,社区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发挥社区作为综合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通过网上办公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飞燕.“居家养老”新型养老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7(12):148-150.

第五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现状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现状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现状

多年前,国内的相关机构就在进行”医养结合”的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养老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下两种医养结合模式:(1)完全“医养结合”医护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包括既有配建医疗机构或卫生室的养老机构,也有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结构。(2)医疗养老机构联合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由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的模式。

中国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模式目前还远未完备。即便是名义上开展医养结合的机构也不足养老机构总规模的60%。医养结合的问题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和养老机构自身因素两个方面。

外部环境对医养结合的制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 养老顶层设计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1.政府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形不成政策合力。2.相关政策的权威性不足,利好政策往往流于形式。

3.政府部门受制于财力、观念等等因素,对养老支持力度不够。二 医保结算尚未大范围铺开。主要表现为:

1.医保的顶层设计就是围绕医院展开的,对养老院缺乏支持力度。2.对套保行为的担心加重了了社保部门的疑虑。三 医疗机构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

1.养老机构赚的这点辛苦钱,根本无法引起优质医疗机构的兴趣。

2.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于老人及家属之间的种种纠纷,医院缺乏参与动力。四 对医养结合的各种制约因素太多。

1.很多地方对养老机构的医疗资源作出种种限制,不得对外行医,不得设床位等等。2.养老机构药品往往进货价格偏高。3.医保报销条件苛刻。

养老机构的内部环境对医养结合的制约也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养老机构对医养结合的规律和认识不足。

国内的养老机构往往认为医养结合就是想在机构内请医生坐堂,看病开药。把养老机构的医养鸡和跟医院看病混为一坛。造成盈利模式不清,亏损严重。二 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严重缺乏,水平低下。

三 标准的医养结合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很多养老机构无力负担。四 养老机构太小,形不成开展医养结合的基本规模。

下载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策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策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养老产业医养结合要点[大全]

    养老产业医养结合要点 1、为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必须联合创立专业、规范、有规模的医疗机构,实现真正意义的“医养结合”。 所谓“医养结合......

    专访:养老服务如何“医养结合”范文

    专访:养老服务如何“医养结合”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指出,健康是幸福之基,支持发展养老、健康、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开......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增加养老病房及养老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等多种方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1.社会养老服务分类方式:居家养老、社区......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行性分析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行性分析 【摘 要】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单纯的服务性养老已无法满足当前现状。本文以河南省开封市金明......

    “医养结合”破解养老之惑

    “医养结合”破解养老之惑 ——从烟台广济颐养中心看创新养老 老龄化正加速向我们走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人的国家,并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可行性报告

    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可行性报告自从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2018年2月26日从全国老龄办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60......

    医养结合(推荐五篇)

    医养结合:为何两方大倒苦水,一拍两散? 发布时间: 2014-12-26 难题:养老机构办医院风险大 我国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其中60%以上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大量失能、半失能空......

    医养结合考察报告

    医养结合考察报告 *月*日,区政府**副区长带队赴***福利中心考察了医养结合工作。 一、***医养结合概况 ***人民政府于*年*月出台医养结合方案,成立了区长为组长的医养结合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