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老服务医养结合(送审稿)
港都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面临的困难及
建议
截至2015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为57.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户规模的缩减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高龄化趋势明显,空巢化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日益增多,家庭与社会养老面临较大压力。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60万,约占人口总数的20%,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占比约为11%,且基本进入半自理或失能状态,亟需陪护照料。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重中之重。
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港都市社会养老服务建设规划(2011-2015年)》、《港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港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场运作,从土地供应、财政扶持、税费减免、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细化了含金量高的扶持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力推动,并将目标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个区县、部门,积极协调,加大推进力度,逐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保基本、兜底线。通过国家、省、市各级福彩公益金的大力投入,市及区县普遍建设了社会福利中心,总投资近2.7亿元,成为市、区县养老服务的示范性中心,对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民办养老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已开业运营的达到11家。乡镇敬老院通过升级改造,改善居住、取暖、洗浴等条件,向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设施,实现老年人在社区内休闲娱乐。至目前,全市各类养老床位达到1.7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1.6张。
二是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系统。为实现90%以上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在市及各区县建设12343居家养老服务热线,通过一健呼叫,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便捷养老服务的对接,连接老年人与各类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老年人足不出户,可实现服务上门。
三是老年人福利保障制度建设得到健全完善。2012年建立了城镇“三无”人员福利保障制度,散居城镇“三无”人员按照城市低保标准的150%纳入保障范围,保障180人;建立了城市社区老年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为各类困难老年人购买10-30小时不等的服务,保障168余人;2013年建立80-89、90-99岁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每人每月分别发放100元、200元,保障10797人;2014年建立60岁以上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每人每月发放60元,保障2214人。
二、我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一)我市的现状。由于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大部分因病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老年慢性病多发,因此养老服务不仅要解决“养”的问题,更要同步解决“医”的问题,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成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选择。近年来,各级民政、卫生计生部门积极支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展,对养老机构中符合条件的卫生机构及时纳入医保定点;民政部门对已开业运营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其享受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的基础上,增加一次性开办补贴,视规模给予10-100万元不等的资助,更好地扶持机构发展。除敬老院,我市已运营的14家养老机构中,有3家为民办医院开设运营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床位600张,入住老年人190余人。另外东港区新设立许可一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成为患病后需要功能康复或长期慢性病老年人的优先选择。其他养老机构均通过与医院合作或与社区卫生中心合作等方式,设立卫生室或诊疗点,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前景分析。2014年5月,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发〔2014〕11号)明确提出,“要推进医养结合,大力发展老年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功能。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单位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在养老机构设立派出机构和服务网点。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利用医疗资源建设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同时,《意见》明确要求,“以解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护理为重点,以基层 3
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为依托,探索建立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尽快在东营、潍坊、港都、聊城4个市开展试点”。市政府于2014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养老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机制市场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和“推进医养结合、建立完善养老护理保障制度、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
从中央和省市的政策性文件要求、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开展的情况看,实行医护与养老结合的医护型养老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家庭需求,也是当前养老机构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为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用好各级政策、借鉴先进经验、利用好现有的养老和医疗资源,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既弥补了当前养老机构缺少医护保健功能的短板,又为政府创新发展养老服务业解决了难题,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三、我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无论是由医院建设养老机构,还是养老机构在内建设医疗机构,其在医疗设施、医疗人员方面相对单纯的养老院资金投入大,人力资源要求高,形成了较高门槛,因此目前我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主要由民办医院建设,公立医院由于医疗水平高、客户稳定、赢利丰富,投资大、不营利、风险高的养老行业对其吸引力不大;二是由原有设施改造建设的多,由于这些设施建设时间较早,在结构布局、4
消防安全等方面有先天缺陷,养老档次较低;三是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由于入住老年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该项工作,目前从业人员多为45岁以上农村务工人员或城市下岗人员。
针对当前情况,要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一是鼓励公立三甲以上医院利用医疗资源建设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由于公立医院资金和人才资源丰富,有成熟的管理经验,老年人信赖程度高,发展前景好。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企业、大财团来港都兴办综合养老养生综合体,配套建设高档次医疗机构,政府在土地使用、税费减免、设备配置等方面给予优惠,带动全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展。三是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在结构和功能调整中,合理利用闲置的医疗资源,创造条件向老年养护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转型,与大型公立医院错位发展,相互补充,通过签约、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基层老年人提供养老与医疗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专访:养老服务如何“医养结合”范文
专访:养老服务如何“医养结合”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指出,健康是幸福之基,支持发展养老、健康、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作为两会热点,“养老”获得了诸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关注。很多人将自己的提案定位在“医养结合”上,观点虽不尽相同大都停留在“引养入医”或“引医进养”层面,即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业务或在养老机构中强化医疗体系建设。对此,记者走访了拥有二十余年国内外养老从业经验的益生宜适总顾问高鹏先生。
记者:
中国养老服务模式众说纷纭,养老服务将何去何从;“医养结合”论已然有不少时日,时下未见清晰轮廓,您如何见解? 高鹏:
在谈论养老服务是否需“医养结合”之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几个常识性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会误入歧途,不但浪费国家大量资源、增加老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又满足不了老人的实际需求,紊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养老服务质量令人堪忧。
1.老年人的定义是什么?
2.老年群体的特性是什么?
3.老年群体的需求是什么?
4.养老行业困惑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近年世界各国国民健康状况、平均寿命、劳动人口结构、退休年龄等综合因素定义由之前60岁以上改为65岁以上人口为老龄人口,即老年人。被多国采用。
通常老年群体的特性与年龄关系不大,主要与生活经历、身心状态、价值观念、社交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大致可分为四类:积极向上型、被动依赖型、固执过剩型、自身否定型。
老年群体的需求与年龄的关系也不大,与所处状态有关。主要取决于身心健康状态、家庭成员状况、生活行为能力、周围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及个体性差异。
提到老年人,大多数人普遍会认为他们需要护理、需要医疗、需要照顾、需要精神慰藉等种种固有观念是不正确的。恰恰相反,事实上绝大多数老人是属于积极向上型,即:对工作及生活充满热情,同时对兴趣、爱好充满激情,拥有健康感和安定感。亦或是属于固执过剩型,即: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生活规律、责任感强、做事严谨,对所取得的成绩尚不满足,追求社会责任和自身价值。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是:希望获得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为社会、家庭、亲人做贡献的机会和平台,以便体现自身人生阅历、经历、经验等价值,维护自身人格尊严。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预防失能、预防失智等方面欲望强烈,有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交愿望等精神需求。
相比之下,需要帮助和照护的老年群体就整体而言属于少数,这个认识至关重要。只有按身心状态划分老年群体去挖掘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精准定位,才能更接近目标,才能更具有针对性。这部分群体虽占比属于少数,但人数众多,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有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科学的养老行业发展理念,更需要的是有计划性的培育养老行业专业人才。只有掌握老年群体由于身心各种机能老化给生活带来何种影响的专业知识人才,才是实现养老行业朝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科学发展的源泉和保障。
毋庸置疑,无论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老龄化人口比例是绝对比还是相对比,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庞大已是不争事实,潜在商机令人看好。随着政府鼓励政策陆续出台,以开发商、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具有获取各种资源能力的大型企业和民营资本蜂拥而至,或以己之长各显神通,或采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压倒一切之势,纷纷进军养老领域。虽现象可嘉,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具有老年期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难以推出适合自身企业并契合老年群体实际需求的本土化养老产品,频频出现投资过大、供求脱节、床位闲置等经营困惑。
诚然,任何行业的兴起,大多会经历盲人摸象阶段的困惑期,养老行业更是如此。因为其服务的核心是给有着七、八十年生活经历的群体提供适合他们价值观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要符合传统文化,又要符合生活习惯、身心状态、生活愿望、家属期望等等诉求,绝不是简单的引进、复制、臆断或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能够打造出来。因为养老体系不是孤立的、也不是能凭空打造出来的,而是要根据国家现行社会体系,确立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会体系当中的位置、重心和比重,制定符合国情的激发养老行业的政策导向,整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社会资源服务于养老行业,有机的形成养老产业链,才有助于养老产业健康、稳定、科学发展。
基于医疗机构本来就具有针对全社会、覆盖所有人群、满足各类患者救治需求的保障性社会职能。理应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用不断提高医疗专业服务水平来保障国民健康和解决疾病给患者的痛苦,尤其是婴幼儿和特殊老年群体。而养老机构很难具备经营医疗机构的能力,内设医疗机构也很难满足老人实际的医疗需求,不但浪费资源、加大养老机构运营成本,还增加老人经济负担,可能阻碍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的满足居家养老及机构养老的老人实际医疗需求,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价值、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更好的弘扬关爱老人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在现存医疗机构中开设老年人就诊专用通道,各大医院的特需门诊向老年人开放,增加老年病科室,加大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投入和医疗资源配置,并启动社区医疗机构首诊制度,同时覆盖社区及居家养老的医疗需求。养老机构应加强护理员专业培训,并掌握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可注册护士,可经营康复护理院。解放医疗保险覆盖家庭病床和养老机构病床,并将记忆障碍、认知障碍等失智病症纳入医保等举措会更有实际意义。我理解的“医养结合”不是单纯的“引医进养”更不是“引养进医”,而是要彻底解决老年特殊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就医难的问题。为了让老人享有就近、便捷、及时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为了创建健康养老环境、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养老行业的科学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作大力支持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实乃民之幸、家之幸、国之幸。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指出,健康是幸福之基,支持发展养老、健康、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作为两会热点,“养老”获得了诸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关注。很多人将自己的提案定位在“医养结合”上,观点虽不尽相同大都停留在“引养入医”或“引医进养”层面,即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业务或在养老机构中强化医疗体系建设。对此,记者走访了拥有二十余年国内外养老从业经验的益生宜适总顾问高鹏先生。
记者:
中国养老服务模式众说纷纭,养老服务将何去何从;“医养结合”论已然有不少时日,时下未见清晰轮廓,您如何见解? 高鹏:
在谈论养老服务是否需“医养结合”之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几个常识性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会误入歧途,不但浪费国家大量资源、增加老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又满足不了老人的实际需求,紊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养老服务质量令人堪忧。
1.老年人的定义是什么?
2.老年群体的特性是什么?
3.老年群体的需求是什么?
4.养老行业困惑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近年世界各国国民健康状况、平均寿命、劳动人口结构、退休年龄等综合因素定义由之前60岁以上改为65岁以上人口为老龄人口,即老年人。被多国采用。
通常老年群体的特性与年龄关系不大,主要与生活经历、身心状态、价值观念、社交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大致可分为四类:积极向上型、被动依赖型、固执过剩型、自身否定型。
老年群体的需求与年龄的关系也不大,与所处状态有关。主要取决于身心健康状态、家庭成员状况、生活行为能力、周围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及个体性差异。
提到老年人,大多数人普遍会认为他们需要护理、需要医疗、需要照顾、需要精神慰藉等种种固有观念是不正确的。恰恰相反,事实上绝大多数老人是属于积极向上型,即:对工作及生活充满热情,同时对兴趣、爱好充满激情,拥有健康感和安定感。亦或是属于固执过剩型,即: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生活规律、责任感强、做事严谨,对所取得的成绩尚不满足,追求社会责任和自身价值。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是:希望获得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为社会、家庭、亲人做贡献的机会和平台,以便体现自身人生阅历、经历、经验等价值,维护自身人格尊严。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预防失能、预防失智等方面欲望强烈,有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交愿望等精神需求。
相比之下,需要帮助和照护的老年群体就整体而言属于少数,这个认识至关重要。只有按身心状态划分老年群体去挖掘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精准定位,才能更接近目标,才能更具有针对性。这部分群体虽占比属于少数,但人数众多,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有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科学的养老行业发展理念,更需要的是有计划性的培育养老行业专业人才。只有掌握老年群体由于身心各种机能老化给生活带来何种影响的专业知识人才,才是实现养老行业朝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科学发展的源泉和保障。
毋庸置疑,无论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老龄化人口比例是绝对比还是相对比,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庞大已是不争事实,潜在商机令人看好。随着政府鼓励政策陆续出台,以开发商、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具有获取各种资源能力的大型企业和民营资本蜂拥而至,或以己之长各显神通,或采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压倒一切之势,纷纷进军养老领域。虽现象可嘉,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具有老年期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难以推出适合自身企业并契合老年群体实际需求的本土化养老产品,频频出现投资过大、供求脱节、床位闲置等经营困惑。
诚然,任何行业的兴起,大多会经历盲人摸象阶段的困惑期,养老行业更是如此。因为其服务的核心是给有着七、八十年生活经历的群体提供适合他们价值观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要符合传统文化,又要符合生活习惯、身心状态、生活愿望、家属期望等等诉求,绝不是简单的引进、复制、臆断或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能够打造出来。因为养老体系不是孤立的、也不是能凭空打造出来的,而是要根据国家现行社会体系,确立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会体系当中的位置、重心和比重,制定符合国情的激发养老行业的政策导向,整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社会资源服务于养老行业,有机的形成养老产业链,才有助于养老产业健康、稳定、科学发展。
基于医疗机构本来就具有针对全社会、覆盖所有人群、满足各类患者救治需求的保障性社会职能。理应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用不断提高医疗专业服务水平来保障国民健康和解决疾病给患者的痛苦,尤其是婴幼儿和特殊老年群体。而养老机构很难具备经营医疗机构的能力,内设医疗机构也很难满足老人实际的医疗需求,不但浪费资源、加大养老机构运营成本,还增加老人经济负担,可能阻碍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的满足居家养老及机构养老的老人实际医疗需求,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价值、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更好的弘扬关爱老人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在现存医疗机构中开设老年人就诊专用通道,各大医院的特需门诊向老年人开放,增加老年病科室,加大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投入和医疗资源配置,并启动社区医疗机构首诊制度,同时覆盖社区及居家养老的医疗需求。养老机构应加强护理员专业培训,并掌握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可注册护士,可经营康复护理院。解放医疗保险覆盖家庭病床和养老机构病床,并将记忆障碍、认知障碍等失智病症纳入医保等举措会更有实际意义。我理解的“医养结合”不是单纯的“引医进养”更不是“引养进医”,而是要彻底解决老年特殊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就医难的问题。为了让老人享有就近、便捷、及时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为了创建健康养老环境、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养老行业的科学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作大力支持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实乃民之幸、家之幸、国之幸。
文章来源: 中国网
第三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现状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现状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现状
多年前,国内的相关机构就在进行”医养结合”的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养老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下两种医养结合模式:(1)完全“医养结合”医护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包括既有配建医疗机构或卫生室的养老机构,也有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结构。(2)医疗养老机构联合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由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的模式。
中国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模式目前还远未完备。即便是名义上开展医养结合的机构也不足养老机构总规模的60%。医养结合的问题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和养老机构自身因素两个方面。
外部环境对医养结合的制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 养老顶层设计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1.政府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形不成政策合力。2.相关政策的权威性不足,利好政策往往流于形式。
3.政府部门受制于财力、观念等等因素,对养老支持力度不够。二 医保结算尚未大范围铺开。主要表现为:
1.医保的顶层设计就是围绕医院展开的,对养老院缺乏支持力度。2.对套保行为的担心加重了了社保部门的疑虑。三 医疗机构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
1.养老机构赚的这点辛苦钱,根本无法引起优质医疗机构的兴趣。
2.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于老人及家属之间的种种纠纷,医院缺乏参与动力。四 对医养结合的各种制约因素太多。
1.很多地方对养老机构的医疗资源作出种种限制,不得对外行医,不得设床位等等。2.养老机构药品往往进货价格偏高。3.医保报销条件苛刻。
养老机构的内部环境对医养结合的制约也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养老机构对医养结合的规律和认识不足。
国内的养老机构往往认为医养结合就是想在机构内请医生坐堂,看病开药。把养老机构的医养鸡和跟医院看病混为一坛。造成盈利模式不清,亏损严重。二 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严重缺乏,水平低下。
三 标准的医养结合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很多养老机构无力负担。四 养老机构太小,形不成开展医养结合的基本规模。
第四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探索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探索
医养结合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疾病诊治护理、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服务方式。
在雅安市人民医院一楼康复科的理疗室里,68岁的蔡先生站在一台微频震动的器械上有节奏地活动着手脚。60岁出头的弟弟守在他身旁,眼里带着惊喜:“我哥患有脑梗阻,一年前手脚完全不能动,在医养中心一边养老一边接受治疗后恢复得不错,现在都能自己走路了。这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确很不错!”
近年来,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各地政府陆续推出了不同的养老模式。其中“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服?漳J健D敲矗?医与养如何有效结合,四川在这方面有何探索,前景是否乐观?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需求――“有医院的养老院我们住得更放心”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环边的成都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是一个拥有两万多平方米,集24小时养老、残疾人托老、医疗、康复、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养老服务机构。在3楼的活动中心里,90岁的冯珍秀老人告诉记者,她来这里居住快一年了,每天的生活安逸、舒适,房间里有电子呼叫系统、中央空调,除了日常照料的护工,楼道里还有24小时值班的护士站,每天社区医生要来巡诊两次,“住有医院的养老院比住在家里还安全”。
“我们把医疗和养老结合在一起,实行全科医生责任制,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的护理、康复、医疗和养老服务,让老人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康复养老。”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院长林源介绍,目前中心设立的老年病医院硬软件设施已通过验收,现在就等着走完医保流程就可以正式运行了,今后中心的医疗条件对老年人来说将更专业、更有针对性。
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是此次走访的10户“医养”服务机构中的一户。记者了解到,这些医养机构大致有四种运作模式:一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模式,以养为主、以医为辅,主要接受健康、半失能老人;二是医疗机构设立养老床位模式,以医为主、以养为辅,主要接受失能、半失能老人;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经营模式;四是社区医院参与社区养老辐射模式。
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像崇州花果山寿康老年公寓那样环境生态、能同时提供较高“医养”服务且收费适中(3000元左右)的床位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吸引了大量来自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退休老人入住,高峰时甚至需要提前半年预约。
现状――老人:医保报销额度制约大 企业:投资大,回报率低
“养老护理没有跟医保接轨,除了交养老服务费还要另交治疗费,在医养机构的医疗报销限制太多,中下收入水平的家庭承受不起。”在成都聚源养老中心,前来咨询的患者有些望而却步。
“医养服务机构受规模、医疗水平影响,一般仅能被评定为二级医院,在医保报销上受到单次就诊额控制与医保报销总额控制。由于医疗机构医保报销费用的不足,制约了医养服务机构扩大人群服务范围。”成都聚源养老中心总经理李先生对记者说。
“很多医疗项目报销还有治疗时间限制,好多不能超过90天,但是老年人多是慢性病,90天的治疗时间往往不够。希望政府尽快出台‘长期照护险’具体实施细则。”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一位住院老人说。
对老年人来说是医养费用的问题,对医养机构来说,普遍反映的是投资大、回报率低、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在走访的10户医养机构中,养老服务能够持平或微利的仅两户,其余企业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政府补贴或通过内部医疗盈利补贴养老亏空的方式维持经营。
“社会资本参与医养服务建设的投资额均在千万元以上,部分企业投资回报周期需要20年以上。”雅安德仁医院院长张剑宏对记者说,医院投资3000万元改建医院及养老服务中心,目前设立的68张养老床位全部住满,但每月营业收入尚不及成本的一半。“政府应该统一规划,提供土地或基础设施支持,将目前分散而又弱不禁风的社会资本集中,医养结合才能长远发展。”
“还有就是人才问题,医养服务机构中有资质认证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低且流动性较大,严重影响医养服务质量。希望政府能在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上给医养服务机构以支持。”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李德春呼吁道。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因受到资金、服务水平、价格偏高、医疗设施有限等因素影响,部分医养服务机构床位还存在闲置。
对策――政策扶持 + 部门合力
“今年7月1日开始,我母亲就领到了1739元/月的长期照护补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在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76岁的重度失能老人张德芬的家属非常感激这场政策的“及时雨”。
“张德芬作为重度
(三)失能老人,她的补贴目前是最高等级,重度
(一)、重度
(二)的补贴分别是1005元/月、1437元/月。”林源院长对记者说,今年7月1日成都市开始试点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在试点阶段,根据评定的失能等级确定具体支付标准,成都市的失能老人或其家属,可以向属地医保局进行申请。
随着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所有养老健康企业均获得了1万元左右的养老机构新增床位建设补贴,部分地区还出台专项政策,如崇州市印发了《建立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雅安市印发《雅安市2017年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工作要点》《实施“五十百千万”工程 推动医养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大力支持养老健康产业发展。
“解决养老服务中的‘医养’问题,离不开民政、卫计、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部门间合作,做好政策衔接,完善‘医养’医保政策,合理简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针对老年病特点适度提高报销额度,探索将养老机构康复治疗和‘医养’护理纳入医保范围。”在调研中,一位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养老健康服务是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医养结合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强的人才队伍。应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快培养老年病学、康复、营养、心理咨询工作等‘医养’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大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医疗培训,鼓励医疗机构优秀人才到养老机构中服务,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水平。”雅安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万定蓉说。
(责编:裴佩)
第五篇:中医药健康养老完善医养结合服务论文
中医药健康养老完善医养结合服务
健康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推进健康中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必经之路。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托,医养结合已成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认为,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一体化全链条服务是发展的方向,为了有效防治老年慢性病及重大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充分利用中医诊疗、养生、康复等综合服务职能,做好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对推进健康中国具有现实意义。
探索中医养老试点
从规划来看,国务院将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
尤为重要的是,未来5年内,全国范围内还将积极探索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
详细来看,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探索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包括: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新机构,以改建转型和社会资本投入新建为主,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此外,国务院还将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吸引境外来华消费,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去”。未来5年内,为吸引境外来华消费,国务院将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中医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或外宾服务部,鼓励社会资本提供多样化服务模式,为境外消费者提供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同时,扶持优秀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等中医药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境外营销网络。培育一批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中医药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中医药院校赴境外办学。鼓励援外项目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相结合。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尤其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即扶持一批市场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一批特色突出、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机构),创建若干个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区域。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等服务贸易,开发国际市场。
中医药养老是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 在老龄化发展及慢性病高发背景下,面对传统家庭照料功能减弱、养老资源失衡等问题,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构建科学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已是当下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面临重要议题。
把医养结合作为老龄化健康管理的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以整合照料、联合运行、支撑辐射为医养结合基本模式,构建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临终关怀等一体化服务政策体系,有效而实用。医养结合已成为我国养老模式的重要选择。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国家级规划基础上,相关的政策方向也会随之调整。未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
在用地保障方面,国务院要求各地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对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可根据规定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对不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在投融资方面,国务院则要求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统筹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发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新增项目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鼓励中医药企业通过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融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扶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创业投资企业,规范发展股权投资企业。加大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外汇管理支持力度,促进海关通关便利化。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
在财税价格政策上,未来5年内,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可以按规定获得财政补助,其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可由同级政府给予支持。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的捐赠,按照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在税前扣除。完善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利用中医药服务完善医养结合
中医药是健康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数千年,中医药在护佑人民健康及防治疾病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面对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中医药所具备的医疗、预防、保健等全方位价值,不仅与医养结合的内涵相吻合,其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以及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健康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可丰富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完善医养结合体系。
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衰老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虽不可抗拒,但延缓衰老却是可实现的。中医药探索衰老机理,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调和阴阳、调畅情志、食疗养生、运动养生等全方面综合调治,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在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增强体质,防治老年病发生。
老年疾病病种较多,病情复杂,患病率较高,常影响老年人获得健康养老。中医药在防治老年疾病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明,中医药通过药物疗法及饮食、运动、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增强老年人体质,增加体力及脑力活动,并可配合西医西药的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对老年病的防治可发挥积极作用。
3、提供内容,丰富医养结合服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内容及形式丰富,简便易行,操作性及接受度良好,可丰富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如国家中医管理局百项诊疗技术和推广项目中的太极拳、健身气功、中药熏蒸、药膳膏方、情志疗法等特色疗法。
在为医养结合提供服务内容时:第一,开展中医服务内容规范化研究,形成适合中国居民健康需求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第二,出台和完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相关规范和标准,引导各类机构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第三,组织开展对中医药服务内容的评价和监督管理,并通过一系列的医疗健康保险,形成长期有效的中医医养服务内容。
4、多方协作,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结合国情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居家养老等各方资源,加大医疗机构、养老院、教育机构三者之间的有机合作,发挥三甲医院的资源优势,利用教育机构的科研力量,结合居家养老,依托社区,释放中医药的自身优势能量,科学、规范、统一的制定关于中医药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中的内容及形式,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及制度提供依据,从而建立多方向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5、挖掘人力资源,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挖掘中医药在养老、预防、保健等方面的资源。在高校教育规划中,增设相关专业,开展对从事养老服务人员的中医药相关知识和专业的培训,增加并提高老年护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