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能避险的农业险
3.4 不能避险的农业险案例
2009年,七圪台村320户农民为他们种植的1000亩小麦投了保险,没想到遭遇了旱灾,收成不到正常水平的10%,而承保的安华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以下简称安华保险公司)赔偿的钱还不如交的保费多,这让七圪台村投保的农民非常失望。
七圪台村村委会主任郝文宽介绍,2009年,承包了七圪台村1000亩备耕地的320户村民在整个地块上全部种植了旱地小麦。播种结束后,村民们就向安华保险投了保。按照安华保险公司的要求,该村村民贺忠厚代表320户村民向该保险公司支付了1680元保险费,该公司给贺忠厚出具了《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合同告知单(保险凭证)》。该保险合同告知单中的条款内容都有明确说明,在保险金额一项,旱地小麦的保险金额为210元/亩,在保费构成一项,明确了农民在投保旱地小麦时,每亩只需要缴纳全额保费16.80元的10%,即1.68元,其余的保费则由中央财政补贴40%、自治区财政补贴20%、旗县财政补贴30%。在七圪台村村民开始收割这1000亩小麦的第3天,一支由安华保险公司、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呼和浩特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赛罕区农牧业局等单位组成的调查组来到七圪台村,对1000亩小麦核定损失。
既然已经有了定损结果,七圪台村的320户村民便开始等待安华保险公司的理赔。可是,直到2010年春节,村民们才从安华保险公司设在七圪台村的保险协保员付仁义口中得知,安华保险公司核算出来的赔付款为13500元,现在已经到了金河镇的专门户头上,只等村民们的“一卡通”办下来,就可以按照投保名单赔付了。
如按照旱地小麦保险金额210元/亩以及70%的核定损失,1000亩旱地小麦应该赔偿14.7万元,13500元的赔付款明显违背了保险合同。据了解,七圪台村的这1000亩小麦每亩投入分别是:80元的良种、30元的肥料、8元的农药、至少15元的收割机雇用费、1.68元的保险费,最后还需要花10元翻地,至于春天耕种、翻地用农用车所产生的柴油费、人工等全部忽略不计,每亩旱地小麦的生产成本便将近145元。如果没有遭灾,旱地小麦每亩可以收到200公斤,而去年遭灾后每亩只收了约15公斤,按照目前市场的小麦收购价格1.72元/公斤计算,每亩旱地小麦的收入只有25.8元。
负责办理七圪台村农业保险业务的安华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中心支公司业务经理唐红军介绍,2009年11月,安华保险公司就已经和金河镇政府、七圪台村村委会有关人员进行了理赔协商。由于农业保险是以村委会为投保单位的,所以在协商赔付的时候,就没有专门邀请投保个人。针对村民们的质疑,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农业科的王科长介绍,农业保险的性质就是广覆盖、低保障,是国家惠农政策的体现,和其他一些商业保险是有区别的。七圪台村发生的小麦歉收的灾情,村民及时向保险公司报灾,农牧业局工作人员曾3次去现场了解受灾情况,主要工作就是核实灾情、协议理赔。农牧业局出的是理赔建议,并没有出具其他的受灾损失报告。保险公司也有运营成本,即使是投保的农作物绝收了,保险公司也不可能100%赔付。农业保险保的就是低水平,也就是说,保的是种植成本,不是收入,这是国家政策决定的。农民通过参加农业保险,每亩旱地小麦仅交了1.68元保费,其余都是三级财政补贴,遇到灾年歉收,每亩地获得了13.5元的赔付,投保的农民已经享受到了惠农政策的好处,保险公司的赔付符合政策要求。
据了解,村民每亩地交了总保费的10%,即1.68元,其余的15.12元保费是由国家、自治区、赛罕区三级财政给交的。安华保险公司承保这1000亩旱地小麦,拿到的保费是16800元,而在遭遇灾年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仅赔付13500元。
内蒙古典泽律师事务所的李文生律师说,农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保险,不适用《保险法》,且无相关法律。但是农民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照约定履行义务,享有权利。村民依照约定在缴纳了保费后,就享有在发生保险事故时得到保险赔偿的权利。虽然每亩的保费是16.8元,村民仅交了1.68元,剩余部分是由各级财政补贴的,但是村民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
“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合同告知单(保险凭证)”在赔偿办法中约定,所投保地块受旱灾损失在40%以下的不予赔偿。所以,应该由安华保险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以及呼和浩特市农业局、呼和浩特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相关单位组成调查组,对1000亩小麦损失作出结论,如果符合约定的赔偿条件,保险公司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给予赔偿。
第二篇:知险避险交通安全手抄报简单漂亮
又是全国交通安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身边点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重视交通安全吧。今天小编整理了知险避险交通安全手抄报简单漂亮8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知险避险交通安全手抄报
校园交通安全知识
集体外出,要有教师带领。在没教师带领的情况下,要推选一位“路队长”来管理队伍;外出时要整好队,横列不宜超过二人;行进时,应靠右侧走在人行道上,不能走入车行道。队员应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离队,不能相互追逐戏闹,不三五成群地并肩行走或交通拥挤的地方聚集、停留,以免影响他人通行。
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应走人行横道。在有信号灯的地方,要在绿灯亮时通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车行道,要在暂没有来车时抓紧时间通过。如果来往车辆较多,应在人行道上或路边耐心等候,不要随便乱穿,更不要在车辆临近时急穿。
乘车
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上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很不安全。
道路不是游戏场
道路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戏、追逐,把它当作“游戏场”,放学以后在道路拉开“场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会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车前车后乱穿,甚至相互扔石子,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学,因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间拦车、追车、扒车和向汽车投掷石块,以此为乐,这是最最危险的举动,一旦被车撞倒,后果不堪设想。道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我们要互相提醒,大胆劝阻,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
避让转弯车辆
当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时,告戒人们,汽车要转弯了。我们应该注意避让转弯车辆。
现代汽车的转向,都是依靠前轮来转向的。随着前轮的转动,汽车车身也逐渐改变方向。汽车转弯时所占用的空间往往大于车辆固有的宽度。前轮行驶的轨迹不与后轮的轨迹重合,也就是说,前后两只轮子不会走在同一条弧线上,而是有一定距离差别的。这就是汽车转弯的“内轮差”。由于这种“内轮差”,使汽车转弯时,前轮可以通过道路的某一物体,而后轮却不能通过。
懂得了汽车转弯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在道路上碰见转弯的车辆时,不能靠车辆太近,不要以为汽车的车头可以过去,就没有事情了。其实如果你离转弯汽车太靠近,就很可能被车尾撞倒。
乘车注意事项
(一)选车及乘坐共同准则
要选好车,特别是学校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要取得与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并在他们的指导下,确认驾驶人员的准驾资格后.选择有交通管理部门认可、有准运资格、质量优良的客运车。发现驾驶员患有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酒后开车或疲劳驾驶的,不要乘坐该车;发现驾驶人员无驾驶证、机动车不具备载客准运资格或有明显质量问题的.不乘坐该车;不乘坐超载车。
尽可能坐在有安全带的座位,并把安全带系上。如坐在前排一定要佩带安全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可随意触摸车上的控制器.如车门锁等;不要向车外抛物品。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更不能中途跳车。为了你及他人的安全.绝不能携带酒精、汽油之类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乘车。
(二)安全带的使用
安全带是防止和降低交通事故损害程度的一种切实有效的装置。安全带把人和汽车结成—个整体,能够避免乘客撞上方向盘和玻璃,以及被抛出车外的危险。
(三)不同种类车的乘车要求
1.乘坐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一般行驶固定的路线.并在指定的车站上、下车。公共汽车站有标志指明,在路面划有停车站标线。在公共汽车站候车时.不要太靠近车行道.应排队等侯。公共汽车靠站时,待汽车完全停稳后,方可上车。如公共汽车没有分出口和入口,乘客应本着先下后上的原则上、下车。
上车:不要与人拥挤,要按顺序先下后上。
乘车途中:在车辆行驶中.不要与驾驶员闲谈或妨碍驾驶员操作,不要随意开启车门、车厢和车内的应急设施,不要向车外抛投物品,不要在车内随意走动、打闹。
下车:下车后要横过马路的乘客,须待公共汽车离去,能够看清道路两边的情况时再横过马路。如公共汽车仍然停在站上,要远离公共汽车才可横过马路,不要在公共汽车前面横穿。
2.乘坐出租车
需要坐出租车时.应在路边伸手示意,切不可站在车行道上拦截,要在出租车站或者出租车可以停车的地方上、下车。一般在上车后再告诉司机前往的地址,这既可以防止司机拒载,又不会因为站在车外对话而发生意外。
3.乘坐二轮摩轮
乘坐二轮摩托车者年龄需在12岁以上,并戴好头盔.在驾驶员身后两腿分开跨坐,不能偏坐或倒坐。不要乘坐货车或拖拉机。
第三篇:都说农业险有前途
都说农业险有前途,我转一个帖给大家看看
农业保险处于两难的尴尬中:制定商业化的保险费率,农民投不起保;制定农民能接受的保险费率,保险公司又赔不起。如今,农业保险险种不断减少,部分险种已经停办,保费收入逐年萎缩。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生产的形式是以农户个体承包土地为主,大量农户分散在广阔的农村。我省农作物种类繁多,生长期短,受旱、涝、洪、雹、风、虫、冻、病等多方面灾害的影响较大。保险是降低农业风险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是,农业保险情况复杂,技术难度大,战线长,范围广,投入高,风险不宜防范,受灾面积大,理赔数量多,理赔金额高。受此影响,在我省的保险业中,没有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敢于经营农业保险。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农业保险之路,但业务却呈萎缩趋势,部分险种现已停办。
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介绍,该公司自1982年开办业务以来,试办和开办了15个农业险种。自1985年到2003年,种养两业保费总收入2.287亿多元,赔款总额2.1113亿元,赔付率92.31%。现在开办的种养两业险种很少,主要是奶牛、人工林、烤烟,而且只是在部分地市开办,承保面较低。据测算,全省农业保险承保比例不足0.7%。由于承保面低、风险相对集中,直接成本偏高,经营总体上是亏损的。以齐齐哈尔为例,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由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仅占民政救灾的7.79%,赔付的农户仅占受灾农户的13.45%。可见,目前在我省农村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较低。
一次灾害吃掉数年积累
黑龙江保监局专家认为,缺乏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巨大的经营风险是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展农业保险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农业保险完全靠收取保费支付损失和费用,费率必然很高,投保者难以承受。如果采取投保者可以承受的费率,保费收入无法足额补偿巨额风险损失,于是我省农业保险短期内只能按照“低保费、低赔付、基本保障”的原则经营,即只承担保险标的部分直接物化成本,对减产三成之内的灾害损失依据国际通行做法实行免赔。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大都实行国家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实行全额免税。而我国只免收农业保险的营业税,其它税收照缴,较重的税赋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目前,人保经营的农业保险基本上是处于亏损状态,种植业保险赔付最高年份的1985年,保费收入81万元,赔款353万元,赔付率431.99%;养殖业保险最高赔付年份1988年,保费收入49万元,赔款支出160万元,赔付率326.53%。这种得不偿失的经营使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农业保险风险较大,属于靠天吃饭的险种,有时一次灾年,就可吃掉以往数年积累的资金。
定损难准确投保不积极
“大量农户分散在地理范围非常广大的地区,每当受灾时,涉及面广大、农户众多。而以商业保险公司目前的人力、物力,难以及时赶赴灾害现场进行查勘。加之交通工具有限,缺乏必要的专业人员及技术手段,难以做到准确定损。因此商业保险公司很难大面积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一位从事农业保险的人士道出保险公司的苦衷。
由于农业保险的“低保费、低赔付、基本保障”原则,保险只能补偿受灾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产资料成本,农民感到“不解渴”,投保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加之现行保险条款老化,如农业机动车条款已有20年没有改动,这也束缚农业保险的发展。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保险互助共济、经济补偿、防灾防损、资金投入等功能不太了解,有时甚至把保险与乱摊派、乱收费混淆,视为增加农民负担,予以取缔,阻碍了农险大面积发展。
政策性农保公司将撑起保护伞
据黑龙江保监局农业保险调研课题组有关成员介绍,1938年,美国率先颁布农作物保险法案,此后许多国家为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通过立法来增加政府干预农业保险的能力。国际上凡是开办农业保险的国家,政府都将财政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农业信贷、价格保护、农业灾害救济、生产调整等措施配套实行。甚至明确规定,不参加保险就不能贷款,不参加保险就不能享受灾害救济。这种由配套措施共同推动农业保险,对农民的吸引力大,约束力强,运作效率高,比较容易为农民所接受。因而不少国家还把农业保险视为农村救济、农业贷款、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福利等政策的一部分。农业保险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保护伞。
中国加入WTO,首当其冲的是农业。根据加入WTO农业协议的规定,对农资价格补贴、对农业市场支持水平,必须控制在农业生产总值的1%以下。显然,这不利于中国通过产品的价格政策和生产资料补贴政策来调控市场,发展农业。
目前,省农垦总局已引入保险机制,全面推行了风险互助形式的农业互助保险。在种植业、养殖业、田间作业机械、水稻育苗大棚及森林火灾等多个领域开办了风险互助业务,年互助保险保额32亿元,年互助金10400万元。这种风险互助已经成为垦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黑龙江保监局获悉,我省已申报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东方阳光农业互助保险公司”,该公司以省农垦总局为主。希望此举在平抑自然灾害风险,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同时促进我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据悉,我省提出的这种农业互助性质的保险构想并付诸实践,在全国是第一家。
(黑龙江日报
第四篇:你不能不知道的农业保险那些事儿
你不能不知道的农业保险那些事儿
进入7月以来,广西出现了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大雨到暴雨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广西多地区农业生产受灾,农民损失惨重。灾害来袭时,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福搭村的种粮大户陈仕深种植的163亩早稻正处于灌浆期,他有74亩水稻先后于7月1日、9日两次发生倒伏受损,经保险公司现场勘察定损后,共赔付了21200元,他感触地说:“有了农业保险,遇到意外灾害能弥补部分损失,也没那么怕了!” 此前在农业部门的宣传发动下,他每亩只花了5元钱,共815元对其163亩水稻投了农业保险。
图为北部湾保险公司为陈仕深水稻勘察定损现场
那么,什么是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能保什么、有什么种类、好处有哪些、怎么投保、怎么理赔呢?让我们来说说农业保险这些事儿吧!
什么是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指保险机构根据农业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简单地说就是,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农业保险能保些什么?
中国开办的农业保险险种覆盖面十分广:包括农产品保险,生猪保险,牲畜保险,奶牛保险,耕牛保险,山羊保险,养鱼保险,养鹿、养鸭、养鸡等保险,对虾、蚌珍珠等保险,家禽综合保险,水稻、油菜、蔬菜保险,稻麦场、森林火灾保险,烤烟种植、西瓜雹灾、香梨收获、小麦冻害、棉花种植、棉田地膜覆盖雹灾等保险,苹果、鸭梨、烤烟保险等等。
农业保险有什么种类?
农业保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
大类一:种植业主要险种
(1)农作物保险
农作物保险以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为对象,以各种作物在生长期间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使收获量价值或生产费用遭受损失为承保责任的保险。在作物生长期间,其收获量有相当部分是取决于土壤环境和自然条件、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生产者的培育管理。因此,在以收获量价值作为保险标的时,应留给被保险人自保一定成数,促使其精耕细作和加强作物管理。如果以生产成本为保险标的,则按照作物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投入的生产费用,采取定额承保。(2)收获期农作物保险
收获期农作物保险以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收割后的初级农产品价值为承保对象,即是作物处于晾晒、脱粒、烘烤等初级加工阶段时的一种短期保险。
(3)森林保险
森林保险是以天然林场和人工林场为承保对象,以林木生长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病虫害造成的林木价值或营林生产费用损失为承保责任的保险。
(4)经济林、园林苗圃保险
这种险种承保的对象是生长中的各种经济林种。包括这些林种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果实、根叶、汁水、皮等产品、以及可供观赏、美化环境的商品性名贵树木、树苗。保险公司对这些树苗、林种及其产品由于自然灾害或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此类保险有柑桔、苹果、山楂、板栗、橡胶树、茶树、核桃、枣树等保险。
大类
二、养殖业主要险种
(1)牲畜保险
牲畜保险是以役用、乳用、肉用、种用的大牲畜,如耕牛、奶牛、菜牛、马、种马、骡、驴、骆驼等为承保对象,承保在饲养使役期,因牲畜疾病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伤残以及因流行病而强制屠宰、掩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牲畜保险是一种死亡损失保险。
(2)家畜保险、家禽保险
以商品性生产的猪、羊等家畜和鸡、鸭等家禽为保险标的,承保在饲养期间的死亡损失。
(3)水产养殖保险
以商品性的人工养鱼、养虾、育珠等水产养殖产品为承保对象,承保在养殖过程中因疫病、中毒、盗窃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水产品收获损失或养殖成本报失。
(4)其他养殖保险
以商品性养殖的鹿、貂、狐等经济动物和养蜂、养蚕等为保险对象,承保在养殖过程中因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或产品的价值损失。
农业保险好处有哪些? 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干旱、暴风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直接危及着农业生产。一旦出现巨灾,自我救助的能力在巨灾面前就显得非常脆弱,很难通过自身的行为从巨灾中恢复过来。参加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地补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恢复受灾农民的生产和解决灾后的农民生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好处一:止损,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农业灾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是难以预料的;波及的范围有多大,受损的程度有多深事先也是难以想象的。参加农业保险,可以对受灾农户的损失进行及时、有效、合理地赔款。农民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补偿,从而为恢复农业再生产重新购置生产资料有了资金保障。
好处二:补偿,保障基本生活水平
土地收入是农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的袭击,能够致使土地颗粒无收,血本无归,农民生活就会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局面。参加农业保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保险公司对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遭受人力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产量、产值或生产费用的损失,负赔款责任。受灾农民及时得到了经济补偿,就可以重建家园,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坚定了恢复生产的信心。
好处三:减负,缓解财政救灾负担
农业生产遭到一般的灾害损失,由保险机构进行赔付。除非发生特大灾害,否则,政府是不用发放救济款的,从而减轻了财政支出的负担。
好处四:资金,积累资金发展经济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能使分散的、零星的保险费汇集成巨额的保险基金。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可把积聚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地区的投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好处五:互助,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以一家一户的孤军奋战特点非常明显,当农业生产遇到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在恢复生产中农民有时信心不足,依赖政府和社会救济的思想比较严重。保险采取的是“大数法则”,以多数人的钱,补偿少数人的灾害损失。农民只要支付少量的保费,一遇灾害都有获得经济补偿的机会,培养了农民集体互助精神。好处六:金融,结合农村金融服务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后盾,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比较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包括,农村信贷机构,农业保险机构,农村投资机构。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和农村投资上,起着“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比如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发放农业信贷资金支持农业生产,但是,遇到自然灾害农民无力偿还贷款,造成农业信贷资金拖欠、沉淀,对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相当不利。参加了农业保险,使农业信贷资金收回有了保障,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发放农业信贷资金。
据统计,自然灾害每年给中国造成100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受害人口2亿多人次,其中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以往救灾主要靠民政救济、中央财政的应急机制和社会捐助,农业保险无疑可使农民得到更多的补偿和保障。
农业保险如何投保?
1.投保方式。农户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也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集体投保。投保过程中可由村协保员协助收取保费并收集相关投保资料。
2.投保公示。通过集体投保的,反映每户承保情况的分户承保清单并由每户农户签字确认,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接受投保农户的监督。3.保险凭证。农户缴费后,应获取保险凭证,保险凭证上印有承保的保险公司、保险标的以及缴费信息。
4.权属信息。对于种养大户如发生土地流转等权属变更的,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明确保险标的的权属信息。
农业保险如何赔付?
(一)赔付原则
农业保险的理赔工作要认真贯彻“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方针,本着保成本赔成本的原则进行理赔。
(二)赔付标准
设置起赔点。理赔起点为30%,即承保的农作物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率达到30%(含30%)以上到70%时,按农作物生长期划分保险金额和损失率计算赔款(理赔计算公式为:赔偿金额=各生长期保险金额*损失率*受损面积)。对于损失率达到70%以上时,按该农作物生长期保险金额全额赔付。
(三)赔付流程
(1)报案与受理。农户受灾后,可以通过行政村协保员、乡(镇)保险代理员向人保财险公司报案,同时应保护好标的物
(2)现场查勘。保险公司查勘人员到达现场后,查明农作物受损原因、拍摄受损现场、核定受损数量、确定损失率,对于重大理赔案件,应组成以保险公司为主,农业、植保、财政、气象等部门参加,乡镇配合的联合查勘小组
(3)赔付协议。保险公司现场查勘结束后,根据种植业保险条款进行确定赔偿金额,分散的农户可直接赔付。大面积灾害损失,由地方政府和保险公司根据查勘损失情况,双方协议确定赔偿责任、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
(4)张榜公示。赔偿确定金额后,保险公司应按规定及时、将赔款支付给被保险人。
福利来了!!
这个福利说的当然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了!我国目前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发动组织的,旨在保护和扶持我国农业的一个公益性保险产品。它与商业性农业保险相比具有如下几点不同:
1、经营主体不同。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直接组织并参与经营,或指派并扶持其他保险公司经营,不具有盈利性;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经营范围只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承担,是以盈利为目的。
2、政策性农业保险,其产品由政府给与一定比例的补贴,而商业性农业保险则完全由投保人自己承担费额。
3、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组织推动,而商业性农业保险是由市场机制调节运作的。
4、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推动的,必须执行的。政府通过有关的法律规定对参与农业保险的农户既可享受到国家保险补贴,又可以享受到其它的优惠政策。如果不参加保险,灾后政府就不给于救济,农产品不能得到政府价格补贴等。
5、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项目,一般保险责任范围囊括范围广,保险对形象的损失概率较大,从而成本损失率高,商业性农业保险经营的项目责任范围窄,保险对象损失概率较小,成本损失可能性小。
举个粟子:广西财政厅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桂财金〔2014〕35号)文件中,种植业中的水稻、糖料蔗等保险保费农户只需承担20%,各级财政补贴80%,也就是说一亩水稻一造的保费为25元,农户需承担的,仅仅是5元钱而已!你还等什么,赶紧去当地农业部门咨询吧!(八步区农业局 黄晓刚收集整理)
第五篇:避险管理制度
避险管理制度
避险管理制度1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
3、我矿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
二、紧急避险系统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2、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避险人员提供的一个安全避险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的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的避难硐室。
3、所有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自救器。
4、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以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人员紧急避险需要为原则。优先采用避难硐室,也可采用避难硐室与可移动式救生舱有机结合的方式。
5、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险设施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检查监察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
6、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应由煤炭企业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整体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经过评审和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报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7、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有机联系,形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压气。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8、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的标示。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示,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
9、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10、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三、永久避难硐室
1、永久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特殊情况下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2、永久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室,第二道隔离门以内为生存室。
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3.0米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生存室净高不低于2.0米,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每人应有不低于0.75米2的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50人,不宜多于100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3、隔离门、墙应按不低于井下水泵房密闭门的标准建造,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米,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4、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顶板和墙壁的颜色宜为浅色。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0.2米。
5、有条件的矿井宜布置直达地表的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不小于150 毫米;通过钻孔设置水管和电缆时,水管应有减压装置;钻孔地表出口应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并储备自带动力压风机,数量不少于2台。
6、永久避难硐室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供电等管线在接入硐室前应采取保护措施。
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水量和水压满足额定避险人员避险时的需要。
硐室内部和外部应分别设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对硐室内外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硐室入、出口处应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
硐室入口处和内部应分别安设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硐室内宜加配无线电话或应急通讯设施。
7、永久避难硐室应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实现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湿度和硐室外的o2、ch4、co2、co的检测或监测。
8、永久避难硐室应按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备用系数不低于20%的。
自备氧供气系统供氧量不低于0.3米3/分人。布置有直达地表大直径钻孔的永久避难硐室应保证24小时连续供氧;其他永久避难硐室应保证额定防护时间内的供氧量。采用高压气瓶供气系统时应有减压措施,以保证安全使用。
有害气体去除设施处理co2的能力应不低于每人0.5升/分,处理co的能力应能保证20分钟内将co浓度由0.04%降到0.0024%。配备的食品不少于20xx千焦/人天,饮用水不少于0.5升/人天。配备的自救器应为隔离式,连续使用时间不低于45分钟。
9、永久避难硐室施工时,应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中应加强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应组织工程验收。
10、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和联合试运行,并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验收,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临时避难硐室
1、临时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煤)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确保服务期间受采动影响小。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入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等措施。
2、临时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
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2.0米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生存室净高应不低于1.8米,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每人应有不小于0.6米2的使用面积,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不宜多于50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3、隔离门应不低于井下密闭门的标准,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墙周边掏槽,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利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作为过渡室时,过渡舱外侧门框宽度应不小于300毫米,安装时在门框上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硐室四周掏槽深度、墙体强度及密封性能要求不低于隔离门安装要求。
4、临时避难硐室应采用锚网、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0.2米。
5、临时避难硐室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接口和供水阀。接入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硐室入、出口处应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硐室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
6、临时避难硐室应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实现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和湿度和硐室外的o2、ch4、co2、co检测或监测。
7、临时避难硐室应按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备用系数不小于10%。
8、硐室建设应有设计和作业规程。临时避难硐室硐室建设完成后,应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和联合试运行,并按要求组织验收,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维护与管理
1、煤矿企业应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指派专门机构和人员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2、紧急避险设施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指导避险矿工正确使用。
3、应定期对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期更换产品说明书规定需要定期更换的部件及设备。
应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
应每3个月对配备的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8兆帕时,应及时补气。
应每10天对设备电源(包括备用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
每年对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
4、经检查发现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维护处理。采掘区域的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采掘作业。
5、煤矿企业应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准确记录紧急避险设施安装、使用、维护、配件配品更换等相关信息。
6、煤矿企业每年应将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县级以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书面报告一次。
六、培训与应急演练
1、煤矿企业应将正确使用紧急避险设施作为入井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所有入井人员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掌握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具备安全避险基本知识。
2、煤矿企业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调整后,应及时对入井人员进行再培训,确保所有入井人员准确掌握紧急避险系统的实际状况。
3、煤矿企业应每年开展一次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档案。
七、监督检查
1、各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将本地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纳入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检查。
2、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纳入监察工作重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监察执法,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对不能按期完成建设要求的,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限期整改;逾期仍未完成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八、附则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避险管理制度2
一、目的
为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分公司生产、维修维护作业过程中对突发事故的处置。
四、相关规定
1、所有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所有员工都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3、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4、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当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必须及时向当班班长、车间、调度室、安监室以及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领导报告,同时尽最大努力作出妥善处理。必要时可先处理 。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实施紧急避险,但在行使这条权利时候,必须明确:一是危及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必须有确实可靠的直接依据;二是紧急情况必须直接危及人身安全,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不应撤离,而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或及时报告;三是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首先是停止作业,然后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采取应急措施无效时,再撤离作业场所。
6、对没有什么危险,故意煽动造谣,造成管理混乱者将按公司劳动人事管理规则执行。
7、在不具备紧避险的条件下,作业人员不得以紧急避险为由,擅自离开作业现场,或在紧急避险处置过程中,应处置得当,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或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否则应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公司不应因作业人员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以及在上述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解出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奖惩
1、对在安全生产紧急情况下能正确判断和处理突发事故有功人员,按相关规定予以嘉奖。
2、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以紧急避险为由,故意逃离作业现场的将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因履职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相关规定处罚,导致重大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构成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其它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2、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避险管理制度3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检科和各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1)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3)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3、安检科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4、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竣工后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5、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6、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7、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8、各队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9、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10、二氧化碳测定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的调校。
11、避难硐室内必须附置应急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
12、避难硐室内急救箱药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13、建立气密性日常检查、仪器调校、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安检科纳入安全检查,作为安全重点工作跟踪考核。
14、避难硐室内饮用水食品要有详细食用说明,必须在保质期内定期更换。
15、避难硐室供电停电后再次启动前必须进行送电前的检查。
16、避难硐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电话,不得与任何作业地点串联;通讯系统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17、严禁任意拆除或断开避难硐室的外界供电、供风、通讯系统;如在特殊情况下断电,在供电恢复后,应立即送电,保证各大系统的`正常运行。
18、严禁任何人在维护、检修过程中敲打或撞击任何应急救援设施、设备。
19、除定期维护、专项检查(参观)、应急避灾时,闲杂人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
20、在发生火灾、瓦斯或一氧化碳涌出、瓦斯爆炸事故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佩戴好自救器,按照指定避灾路线逃至避难硐室内。
21、外来参观人员进入避难硐室的数量不得超过安全硐室的额定容量。
避险管理制度4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一、管理规定
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监处和各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1)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
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3)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3.安监处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4.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5.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6.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7.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8.各队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及其避难硐室内位置的一人一位对应关系。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9.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10.二氧化碳测定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的调校。
11.避难硐室内必须附置应急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
12.避难硐室内急救箱药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13.建立气密性日常检查、仪器调校、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和一人一位对应关系说明牌,并现场定置。安检科纳入安全检查,作为安全重点工作跟踪考核。
14.避难硐室内饮用水食品要有详细食用说明,必须在保质期内定期更换。
15.避难硐室供电停电后再次启动前必须进行送电前的检查。
16.避难硐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电话,不得与任何作业地点串联;通讯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17.严禁任意拆除或断开避难硐室的外界供电、供风、通讯系统;如在特殊情况下断电,在供电恢复后,应立即送电,保证各大系统的正常运行。
18.严禁任何人在维护、检修过程中敲打或撞击任何应急救援设施、设备。
19.除定期维护、专项检查(参观)、应急避灾时,任何人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
20.在发生火灾、瓦斯或一氧化碳涌出、瓦斯爆炸事故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佩戴好自救器,按照指定避灾路线逃至与自己对应的避难硐室内。
21.采、掘工作面避难硐室必须提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纳入月度计划中,作为重点监管项目。
22.部门、队级干部进入应急救援安全防护采区,必须巡查相关设施完好情况及检修维护等记录。
23.外来参观人员进入避难硐室的数量不得超过安全硐室的额定容量。
二、考核办法
1.安检部及各队未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列入日常培训计划的,给予责任单位负责人罚款500元/月。
2.安装或拆解重组时未对密封性能进行检验,给予责任队机电队长(机电班长)、队长、书记分别罚款1000元/次。
3.避难硐室挪作它用或放置其它物件,给予责任队罚款1000元/次。
4.队班前会必须对作业人员与避难硐室的对应位置进行详细安排,否则,处罚区队值班人员500元/次,处罚队长、支书200元/次。
5.未对氧气、二氧化碳测定器进行零点和精度调校的,给予责任队罚款1000元/次。
6.未对避难硐室内急救药品进行月度检查,给予责任队罚款500元/次。
7.违反规定敲打、撞击急救设施、设备,给予责任人罚款500元/次。
8.避难硐室内电话出现串联或通讯不畅,给予调度室罚款1000元/次。
9.队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和对应关系说明牌记录不全的,视为未执行,给予责任区队罚款500元/项;弄虚作假者,给予罚款1000元。
10.违反规定进入避难硐室内,给予责任人罚款500元。
避险管理制度5
1.建立建全紧急避险系统的技术档案,并进行分类管理妥善保存。
2.对系统采取定期检查发现的故障以及处理的情况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备查。
3.对所有收集的`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便于指导、改进今后的工作。
4.维护、保养人员对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必须查明事故原因,检修情况都必须进行记录。
5.技术资料管理必须是指定管理人员专门负责。
6.各类技术资料档案统一管理,严禁销毁、丢失,否则,给予当事人按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7.系统技术档案资料的查阅,必须履行借阅手续,外单位因工作需要查阅资料,须经矿、科领导批准后借阅。
避险管理制度6
1、为了强化管理,确保紧急避险系统的正常进行,避难硐室管理及维护人员必须每天有人值班,实行24 小时值班责任制度。
2、紧急避险系统值班人员必须执行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组织人员处理紧急避险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系统安全隐患,保证系统的完好性。值班人员必须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基本情况,负责对系统的'故障情况做好值班记录。当系统发出警报、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要及时上报矿调度室并组织相关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3、值班及维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保证通讯、通信畅通。不能由他人代替。吃饭时必须给调度请假,但不能超过40分钟,严禁喝酒。
4、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应及时汇报上级部门及领导,严禁漏报、瞒报,汇报不及时要追究责任。
5、值班人员要按要求做好当日值班的各项记录。对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汇报情况要认真进行记录。对当日收到的文件、措施、通知等资料必须及时贯彻,并统一归档管理。
6、紧急避险系统值班人员应经常亲临现场,检查紧急避险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现场落实维修人员督促整改,对一时不能处理的问题必须落实人员,限定时间整改。
7、矿调度室为“六大系统”值班总指挥部,负责“六大系统”整体的人员组织及指挥协调工作。
避险管理制度7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紧急避险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系统维护制度
1.硐室永久性设施
每月度检查维护一次,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井下所有紧急避险管路必须保持24小时供水、供电、供风、通讯畅通。
3.紧急避险系统主管路安设内径不小于100mm的无缝钢管,分支管路安设内径不小于50mm的'无缝钢管,管路要吊挂平直、不拐死弯,接头阀门完好不漏水、不漏气。
4.设置支管和阀门必须保证其可靠性。
5.所有供水管路三通阀门必须齐全,手把灵活。
6.紧急避险系统中的水管、三通、阀门及仪器仪表等设备的耐压不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
7.硐室前后5米范围无材料、杂物、积水现象,宜设置排水沟。
8.供风管路中的水必须经常进行排放水,保证供风正常。
9.紧急避险系统实行分区域管理,明确维护人员进行日常检查维护。
10.及时对紧急避险系统阀门、供水管路是否有跑、冒、滴、漏等现象进行系统全面检查维护。
二、巡检制度
1.由专人负责对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路进行巡检。
2.巡查紧急避险管路必须由队干部组织,认真参加巡检工作。
3.巡检硐室时发现隐患、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处理。
4.掌握紧急避险管路使用情况及锈蚀情况,做到有计划检修、更换管路。
5.对于因巡检不到位而影响紧急避险系统完好的,追究巡查人员责任,并追查相关管理责任。
6.经常对硐室内存放的药品、食品等物品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管理要求
1.各单位必须制定专人对各自管理范围内的管路进行检查,对不合格、损坏的要及时进行更换。
2.各单位要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管路进行上账。
3.任何人不得随意损坏管网、阀门及三通,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4.对硐室内存放的药品、食品等物品检查发现有到使用期限或过期、变质等情况,立即进行更换。
避险管理制度8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段队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二节 管理规定
第二条 所有员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三条 安监科和各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一) 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
(二) 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三) 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第四条 安监处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第五条 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第六条 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第七条 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第八条 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第九条 各队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及其避难硐室内位置的一人一位对应关系。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第十条 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第十一条 二氧化碳测定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的`调校。
第十二条 避难硐室内必须附置应急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
第十三条 避难硐室内急救箱药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第十四条 建立气密性日常检查、仪器调校、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和一人一位对应关系说明牌,并现场定置。安检科纳入安全检查,作为安全重点工作跟踪考核。
第十五条 避难硐室内饮用水食品要有详细食用说明,必须在保质期内定期更换。
第十六条 避难硐室供电停电后再次启动前必须进行送电前的检查。
第十七条 避难硐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电话,不得与任何作业地点串联;通讯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第十八条 严禁任意拆除或断开避难硐室的外界供电、供风、通讯系统;如在特殊情况下断电,在供电恢复后,应立即送电,保证各大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 严禁任何人在维护、检修过程中敲打或撞击任何应急救援设施、设备。
第二十条 除定期维护、专项检查(参观)、应急避灾时,任何人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
第二十一条 在发生火灾、瓦斯或一氧化碳涌出、瓦斯爆炸事故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佩戴好自救器,按照指定避灾路线逃至与自己对应的避难硐室内。
第二十二条 采、掘工作面避难硐室必须提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纳入月度计划中,作为重点监管项目。
第二十三条 部门、队级干部进入应急救援安全防护采区,必须巡查相关设施完好情况及检修维护等记录。
第二十四条 外来参观人员进入避难硐室的数量不得超过安全硐室的额定容量。
第三节 考核办法
第一条 安监处及各队未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列入日常培训计划的,给予责任单位负责人罚款500元/月。
第二条 安装或拆解重组时未对密封性能进行检验,给予责任队机电队长(机电班长)、队长、书记分别罚款1000元/次。
第三条 避难硐室挪作它用或放置其它物件,给予责任队罚款1000元/次。
第四条 队班前会必须对作业人员与避难硐室的对应位置进行详细安排,否则,处罚区队值班人员500元/次,处罚队长、支书200元/次。
第五条 未对氧气、二氧化碳测定器进行零点和精度调校的,给予责任队罚款1000元/次。
第六条 未对避难硐室内急救药品进行月度检查,给予责任队罚款500元/次。
第七条 违反规定敲打、撞击急救设施、设备,给予责任人罚款500元/次。
第八条 避难硐室内电话出现串联或通讯不畅,给予调度室罚款1000元/次。
第九条 队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和对应关系说明牌记录不全的,视为未执行,给予责任区队罚款500元/项;弄虚作假者,给予罚款1000元。
第十条 违反规定进入避难硐室内,给予责任人罚款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