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20:0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第一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摘要: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而且可以丰富民众精神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区城镇化尚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后劲不足、生态文化环境受损及盲目开发、民族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等突出问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明理念应该如何融入城镇化建设?具体路径是什么?需要哪些保障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5年5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因此,新时代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之中,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全区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自治区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比如,质量还不够高,实力还不够强,发展还不够均衡,产业融合还不够紧密,地域特色还不够鲜明。全区上下要站在打造亮丽风景线、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推动自治区城镇化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迈上新台阶。

1、生态文明理念应该如何融入城镇化建设

1.1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城镇化是指伴随工业化的进程,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程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主张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在价值理念上,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就是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在自然承载力范围内推进城镇化。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城镇的生态文化,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社会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的牢固树立。

在社会实践上,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到合理、有效。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形成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要求城镇化从一个区域整体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平衡,强调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功能协调互补,注重地区各自的主体功能发挥。使得大中小城市、城镇之间以及城镇内部既有交换的外循环,也有交换的内循环,甚至还有微循环。

在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因此,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不能只看当前,要看得更加长远。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而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的矛盾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这就更加需要用发展的历史观来认识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城镇化规律和内涵。

1.2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连提高效率。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连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合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1.3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1.4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2、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2.1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和传统。古人虽然对自然的认识处于蒙昧的状态,但是懂得尊重自然规律。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以及对自然控制能力的增强,生态意识却越来越淡薄了。因此,重新建立正确、科学的生态意识是保证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融入城镇化过程的重要前提。

2.2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规划空间格局。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要求根据土地空间的自然属性和自身特点,规划土地空间格局,做到合理开发和有序开发。规划空间格局重点是优化土地空间结构和提高土地空间的利用效率,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土地空间结构为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逐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城市居住空间、公共设施空间、保持农业生产空间。需要从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来系统规划,空间格局既要从国家的全局着眼,又要从地方的优势和劣势着眼,避免空间格局凌乱无序。

2.3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城镇化过程既表现为人口的聚集,又表现为产业的聚集。产业的聚集为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进入城镇的人口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大量人口向城镇集中,又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既关系到产业本身能否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城镇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动力。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良性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2.4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城镇是为人的聚集和发展提供场所,因此城镇化需要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来推进。不仅要给城镇居民提供必要的物质产品,还要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水、电、路、气、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要不断得到增强,生态环境要持续得到改善,城镇运行效率要进一步提高。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城镇化就是要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培育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理念需要通过生态文化这个载体在人类社会中传承,城镇化过程是培育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态的价值,实现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型。在生产领域,要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要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养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和个人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消费行为。

3、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需要相应的机制来提供保障,使城镇化过程向着健康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可持续城镇化方向发展。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的长效机制。

3.1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制定科学、系统的城镇规划体系。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存在于特定的土地空间。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因此,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从全局出发,注重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着力发挥地区的优势,科学地制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规划,形成生态良好、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区位优势凸显的城镇化格局。3.2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契机,促进城镇生产方式转型。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发展方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要集约使用各种资源,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要制定合理的开发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注重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的产业结构体系。

3.3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要求,积极培育城镇生态文化。

要加强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首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举办一些生态文明相关的会议,组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其次,要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载体建设,为生态文化的传播提供渠道和途径。最后,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向公众和社会提供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最终形成可永续传承的生态文化。

3.4以生态补偿机制为手段,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

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不同,承载的生态功能不同,各区域实现城镇化的途径也会存在差异。对于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应发挥其经济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等优势,实现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的主体功能。对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应发挥其土地生产力较高、生态涵养较好的优势。要建立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主、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为辅的经济手段,实现不同区域的经济互补和环境互补,推动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3.5以财政金融手段为引导,提高城镇化发展效率。

财政政策要着眼于支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利用财政政策杠杆来有效引导城际间产业分工与协调。要利用合理的金融手段拓宽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适合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6以科学的考评机制为载体,形成城镇化的绿色导向。

要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加大生态文明相关指标在城镇化考评中的权重。通过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

4、结论

自治区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和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诸多难题。要想走出一条符合自治区实际、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必须把握好积极稳妥扎实推进的指导思想,使城镇化成为自然发展和科学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把握好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要求,加快推动自治区城镇化由速度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把握好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二篇:生态翻译学视角下

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泊秦淮》的几种译本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3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谈新闻英语的翻译

4从功能主义角度研究戏剧翻译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Drama Translation 5从目的论视角看菜单翻译—基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分析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6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电影剧本的英汉翻译

第三篇: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滁州市委党校课题组

【内容提要】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是环境问题的多发期。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当前步入城镇化快车道的滁州市所迫切面对的问题。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国家未来政策走向的衔接性,课题在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国家正在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作为研究视角,并根据相关原则和实际情况对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做了一个定性划分。把握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内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平衡点,必须在统筹谋划不同主体功能区域中城镇化建设涉及到的关键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水平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发展规划、政策和其它管治措施。基于此认识,课题对如何利用城镇化进程中所涉及到的规划、产业、人口、土地等关键性因素作为调控内容,对滁州市辖区下两个性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协调分别作了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 滁州市城镇化生态文明主体功能区调控方式

一、本课题研究必要性和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研究的合理性

(一)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城镇化在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城镇化发展不当时,会导致许多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会影响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构想。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危机反思的成果,它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的现实需求是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的提出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协调。

作为农业大市的滁州,城镇化水平较低,低于全国45%、全省38%的平均水平,城乡二元矛盾较为突出,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此,滁州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并将其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与此同时,建设山水相连、生态优美、宜人宜居新家园的要求,也使滁州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为此,滁州市提出了打造“生态滁州”和“五城联创”等口号和具体目标。基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往往是资源环境问题易发期的警示和滁州未来发展的环境需求,协调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应时性,是滁州当前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研究及视角选取的合理性

滁州是安徽省辖市,下辖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各地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因而笼统地谈各地的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如何协调,显然缺乏明确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了增强课题的针对性,避免笼统化和泛化,本课题将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二者如何实现协调。下面来谈一下选取此视角的合理性。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此处的“开发” 是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通过谋划来明确我国陆地国土上的哪些空间应该优化或重点地推进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从而形成少数以生产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和经济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哪些空间应该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从而形成更多的以生产农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或以生产生态产品、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建设主体功 1

能区的根本动因就是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与保护进行统筹规划和管治,以解决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从而遏制一些地方政府无序开发,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的现象。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来研究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具有如下的合理性:首先,它能够针对滁州辖区各地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划,差别性地提出二者协调的对策,具有针对性;其次,该视角符合国家未来的空间开发和管治思路,具有合趋势性;最后,选取该视角易于找到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平衡点。这是因为城镇化是主体功能区划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是主体功能区划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显然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研究易于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平衡点。平衡点就在于针对各类不同主体功能区中城镇化建设涉及到的关键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水平来统筹谋划,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发展规划、政策和其它管治措施。

二、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方式

(一)滁州市辖区主体功能区划的设想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组成。滁州市的主体功能区划要与国家级和安徽省的主体功能区划相衔接。尽管目前国家级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正在积极编制之中,还未最终出台,但我们仍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和情况,对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建议性的划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规定主体功能区划的单元原则上应以县一级为主。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按照目前出台的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思想与相关原则和滁州市自身条件与实际情况,设想如下:

大滁城区为重点开发区:该区包括滁州市主城区、琅琊区、南谯区的乌衣镇等部分离滁州市主城区较近的区域、来安县城、全椒县城,也即滁州市目前正在竭力打造和建设的以滁城主城区为核心,以全椒、来安和南谯区的乌衣镇为副中心,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了便于行文,该区域下文简称Z区)。该区域的整体建设规划已通过省政府批复。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与泛长三角合作的核心区,位于安徽最具活力的皖江城市带内;腹地深广、资源特别是非金属和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丰富;工业化处于初中期阶段,所受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生态承载力较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家电、汽车等产业发育良好;发展势头和潜力很大,面临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的对此区域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视察滁州时明确提出要求:打好 “三张牌”(区位、资源、环境)和建设“三个园”(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紧靠南京的同城新家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由此可见,该区域总体上划为重点开发区的可能性很大。

滁州市下辖的定远、凤阳、明光、南谯远离大滁城区的区域、全椒与来安大滁城区外的区域,总体上应划为限制开发区(该区域下文中简称X区):该区是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是滁州作为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滁州“百亿粮仓”规划的主要粮食生产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大规模发展制造业和集聚人口的条件相对不够好。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意见》(国发[[2007]21号)规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据此可见,虽然该区域地形等条件也适宜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保障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未来此区域总体上被划为限制开发区的可能性很大。

天长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工业基础较好等原因,在此将其作为特殊情况,暂不列为讨论对象,待后续研究。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Z区既要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特别是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也要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末来支撑全国和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X区将成为以生产农产品、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与区域重要生态屏障的地区。二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各自区域内的城镇化建设的方向要符合各自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也决定了在这两个功能区内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

(二)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方式

城镇化过程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生话方式城镇化4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核心,是指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以及

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所导致的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二是经济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是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第三产业的状况是城镇化程度的表现;三是土地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载体,是指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过程;四是生话方式城镇化。它是指伴随着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形成与乡村不同的生话方式。

由城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城镇化过程中会涉及到规划、投资、产业、人口、土地、环境等等方面的因素,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就是要针对这些关键性的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水平来统筹谋划,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对策。

1、规划调控

规划引领行动,要确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性地位,调适其它相关规划。在对滁州市辖区进行定性的主体功能区划之后,Z区和X区就应按照国家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制定各自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所指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应确立它在各自区域内的基础性的地位,明确它和各自主体功能区内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宏观层面上的框架性、指导性规划,是其它各项总体规划的龙头,能够为城市规划、产业规划、人口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的空间规划。针对区域开发强度的不同等级而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通过其它相对具体的规划逐一落实,它们一方面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空间管治目标方案,另一方面又将管治目标方案细化为具体的指标要求。在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前提下,需要对区域内的其它相关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进行修改和调适,以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意图和目标得以实现。为此,要处理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其他规划的地位关系。这样,在各自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和相关规划配合下,协调Z区与X区区域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就相应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较为具体的内容。

2、产业调控

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经济城镇化时的产业定位对一个城市的功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功能区域内的城镇化能否体现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由其决定。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选择进行调控是协调功能区域内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关系的非常重要手段。

(1)Z区主体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要大力加快工业化步伐,以工业化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推力。在城镇化过程中认识到发展的环境压力,并不是要减缓发展速度,认为只有经济零增长慢增长才能保护环境的观点在实践中已为人所不取。只有X区加快工业化步伐,成为国家与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人口集聚区,才能体现国家推行主体功能区划的的战略意图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扬长避短与能者多劳思想,才能在将来有实力回馈禁止与限制发展区为了保护资源环境而牺牲经济发展的举措,才能引吸更多来自禁止与限制开发区域的外迁人口,减轻当地因人口太多而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从而为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为国家和区域的有序开发作出贡献。当前,作为重点开发区的大滁州市区应紧紧抓住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外移和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有利时机,在清醒分析自己不足和基础上,充分立足于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区位、资源与环境方面的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做好产业的承接转移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园区、融资、中介服务等产业承接转移平台建设;强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引进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工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基蓄势,力争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得先机。

Z区在用工业化强力推进经济城镇化进程和努力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世界和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往往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发期。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曲线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揭示了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倒“U"型的演变规律,提出城市化引发的环境及生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因此,Z区在用工业化强力推进经济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

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则是应对的主要策略之一。产业结构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经济城镇化中的不同产业结构,决定了城镇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状况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决定着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容和形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质的提升,意味着发展更多地依靠技术工艺进步和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产业在区域内的定位更加合理,生产成本的降低等。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会提高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度。当前,Z区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还处于低端,在国家未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围绕如下方向:①合理的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依据自身的优势,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积极参与全国,特别是面向泛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重点围绕家电等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产业群,避免和相邻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导致区域内产业无序竞争的问题;②提高产业技术含量。要注意扶持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对技术含量低、污染大、无市场前景的企业和产品要坚决通过相关机制使其逐步淘汰,退出市场;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各种政策激励有条件的企业按循环经济模式在企业内部做好资源和废品的循环利用;企业或产业之间要按照生态经济的规律,建立多个企业或产业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工业生态体系。虽然在目前技术、经济等方面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整体上做到这一步还很难,但在产业规划、布局和招商时要适度考虑,要逐步朝此方向培育和诱导;④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环保产业。⑤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

(2)X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的定位决定了该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宜发展大规模制造业。为此,国家和省级政府会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来支持地方发展,从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环境的养育。该区要充分吸取东部地区由于乡镇企业分散化粗放式发展而造成严重环境问题的教训。为了维持自我发展能力和克服“等、靠、要”的惰性,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有选择地扶持和培育污染少、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可在该区域内部选择条件适宜的少数城镇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从而使得其粮食生产与保护生态的主体功能和适度工业化保持平衡。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要充分利用毗邻长三角的优势,紧紧围绕和依托粮油、畜禽、水产等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培育、壮大一批从事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要综合采用财税支持、投资优惠、生态标记等方式,扶持限制开发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和支持特色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此外,还可以探索和尝试为了提高税源而在Z区或其它适合大规模集聚产业的生态受益区划出一定空间,作为X区发展的“产业飞地”,以此来支持X区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X区境内非金属资源,特别是石英砂、岩盐等较为丰富,具有很大利用前景。该区在城镇化的产业定位时,是否应该发展基于此的资源性产业,要视此类产业发展是否会明显影响到该区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功能的发挥。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当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但是资源型产业并不必然造成环境问题。只要科学合理利用,就可避免环境破坏。在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规范运作下和一定技术条件与规模经济支撑下,如果政府在项目立项、环评、运行等环节能根据资源类产业特点和相关环保规定进行持续有效的严格监管,确保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情况下,此类产业是可以发展的。科学合理发展此类产业会增强X区的经济实力,减少国家的转移支付压力。为此,X区应该选择那些有实力,社会责任心强的大企业作为合作对象,通过科学论证来制定和规划此类产业发展的短期与中长期计划。

3、人口调控

主体功能区的核心思想包含着合理调整我国人口的未来布局。实现这一目标,合理、有序的人口迁移是关键环节。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鼓励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域应积极吸纳来自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

人口城镇化是不同功能区之间和功能区内部人口迁移的主要手段。不同功能区域内的人口城镇化要按照功能区主体功能的要求正确引导。Z区和X区,特别是Z区应按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注重人口的城镇化,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通常都很有限,或者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区域内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通过跨功能区或功能区内的人口城镇化,可以

做到人口的有效疏散,从而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其次,大批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实现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使日益凸显的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缓解;最后,重点开发区的人口城镇化或限制开发区的适度人口城镇化,可以截流人口向东部沿海的优化开发区的迁移,缓解核心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状况,缓解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趋饱和的问题。因而按照功能区要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来推进人口的有效转移,对协调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至关重要。

Z区在人口城镇化方面应通过产业的集聚和政策引导,广泛吸纳包括X区在内的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本区内流动人口的能力;X区内一些经合理规划的主要节点城镇,应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和增加公共服务等措施,来吸纳区域内的一些农村剩余人口,同时积极鼓励迁移能力较强的人到包括Z区在内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寻找就业和发展机会。

为此当前,Z区和X区的城镇化应按照各自主体功能的要求,在人口的城镇化方面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策略: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待迁人口的动力和能力。要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待迁人口就业的能力;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变现,松动农民和农村的联系,降低农民迁移的成本,提高其在城市置业的可能性,并引导农民将外出务工收入用于在城市中置业,或者进行自身及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而非用于在农村的住房等投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探讨相关激励机制,将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土地置换与流转、经济激励政策等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待迁人口的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增强Z区和X区域内的县城与主要节点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和吸引力。为此,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进公共服务,将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当地所有有合法稳定收入和住所的居民,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要改革户籍、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定居。

4、土地调控

我国是世界上人地矛盾最紧张的国家之一。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下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也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有利于保障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保护耕地。为此,国家在设定主体功能区时,提出了构建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的设: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Z区和X区在推进城镇化时,要本着土地集约利用和严格耕地保护的思想,按照各自功能区的主体功能要求,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约束和导向功能,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思路和调控方法,以此来作为协调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手段。Z区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人口集聚区,对其的土地政策思路是:在政策和资源环境许可的范围内,在集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适当提供更多的的用地指标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速度;在集约利用前提下,对于发展中所缺的土地指标,在充分盘活功能区内存量土地基础上,可通过适当放宽耕地占补平衡标准和在保证转让方土地收益条件下的跨功能区土地指标转让等方式解决;土地指标要优先向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各类园区里的项目、产业配套项目、可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项目、生产性环保性基础设施等符合功能区发展要求的项目倾斜。

X区由于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体功能定位,决定了对其的土地政策思路是限制建设用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确保耕地的数量、质量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生态承载力。因此,对X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按功能区主体功能的要求进行限制。对一些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要从严控制,避免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的摊大饼式无序发展;对其区域内的县城和一些重点镇在科学预测未来人口迁入量和特色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其规模;对所批准的建设用地指标应主要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获取;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其新增建设用地应优先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5、考核评价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内的城镇化内容和围绕主体功能发挥所要求的环境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单纯以GDP与经济增长作为绩效评价与政绩考核的标准,去评判一个地方城镇化进程的成效与生态环境的优劣,以及它们关系的协调性,就有失公允与客观。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容易导致拥有不同发展条件的地区之间盲目攀比,造成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政绩评价与考核是政府行为的指挥棒,是引导、约束、调控城镇化合理发展的重要乎段。它的合理设置与否,将直接影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性。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差别,实行分类评价和考核,其是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调控方式。

Z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未来重要的产业的承接转移区和人口集聚区,因此对其的城镇化进程应优先综合评判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工业化水平、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对外来劳动力和人口的吸引力、人口集聚规模、就业岗位增量、对迁入人口履行公共服务的情况等符合该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的指标。

X区由于自身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与集聚人口的条件与吸引力,因此要相对弱化对其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评判,要优先评判它发展农业所需的水、土等资源的保护状况、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特色产业的发展、公共服务的提供、基础设施的改善、外迁人口能力的提高等功能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把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与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考核情况挂起钩来,控制转移支付资金流向不符合功能区发展要求的项目。

结语:本课题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研究是一个尝试,仅仅想借此给类似的研究以启示;限于时间和篇幅上的的原因,许多内容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提及,并未作深入研究;还有许多诸如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也鲜有提及,对此,后续研究将关注。

参考文献:

[1]希静,张可云.解读主体功能区[J]中国利技财富.2007,4

[2]高国力.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 J].宏观经济研究.2007,4.[3]朱传耿等.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2.[4]许根林,施祖麟.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改革与战略.2008,12.[5]汪世忠,马燕,王虹.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战略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课题负责人:姜小平

课题组成员:李孙强朱进

蒋传文 孙信文 李志忠

执笔 人:李志忠

第四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思路初探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思路初探

楼琦峰、徐珏燕、陈中岳

摘要: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内容,其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是中华大地生态与文化生命系统的基本细胞.其在维护乡村地区生态环境及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并用它来指导当前各地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浙江省诸暨市青山村正是一个典型案例。本文在分析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性的基础上.从提高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出发.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思路。

一、生态文明思想与城乡统筹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将会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重要事件。”而城市没有农业农村的供给,也就无法生存和保持可持续发展,这种生存不仅是供给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态型的保障。因此,健康有序的城市化道路的实现必须基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必须基于生态文明思想。

(一)生态文明思想解读

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样,生态文明也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内容。它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与物质文明是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树立自觉、自律的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74小城镇走设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荒漠化和”城市病”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妊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而生态文明正是指导这两个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理念。

(二)生态文明与城乡关系——体化,而非一致化

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城乡一体并不等于城乡一致,恰晗相反,城与乡如同磁铁,是相互吸引但又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必须坚持差异化协调发展的道路。首先,城市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预期收入,优越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等,这些都吸引着农民进入城市;反过来,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清洁的水资源和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至真至朴的乡村人文气息和文化习俗等,都是城里人所向往的。这些城市与乡村各自应有的特点和优势必须不断巩固和发扬,而不能互相抄袭。但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活动。由于往往缺乏清晰规划建设的正面指导,把新农村简单地理解为城市社区,也因此将新农村规划工作落实为简单城市小区规划,即所谓的“排排房子,整整院子”,结果不符合农村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也远不及彻底的城市化建设,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出现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的“怪胎”,反而阻碍城乡统筹发展。

(三)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自身发展——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发展乡镇企业,曾一度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乡镇企业外部环境不断恶化,乡镇企业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积极促进乡镇企业产业聚集,带动关联产业同步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链和块状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向园区和小城镇集中,推进标准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乡镇企业布局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至此,乡镇企业依靠低廉的土地成本和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将逐渐瓦解。这虽然在短期内会使一些乡镇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益的。近几年,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发展理念也开始出现。浙江省旱在2003年就推出了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通过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以上这些都表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大环境圈1破败的乡镇企业旧厂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用生态文明观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二、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乡村规划(一)务实规划,解决实际问题

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

明的内容。而物质文明始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因 此,村庄规划要体现生态文明也必须首先落实到农民的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来,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难点热点 问题。

1.经济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正确理 解和分析这20字方针不难看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 生活水平始终是村庄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诸暨市青山 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9033元;,低于其所在草塔镇农民 年人均收入15343元的水平。始建于该村的诸暨市动力 弹簧厂年产值上千万元,1997年曾被评为浙江省百强科 技型民营企业,然而随着近几年乡镇企业面临的激烈市 场竞争和不利的外部环境,该厂已于几年前搬迁至市城 西工业区续谋发展,只留下破败的厂房(见图1)。厂 址搬迁虽然对该村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但这对该村的生 态环境的改善是有利的,从此,村庄不再有轰鸣的机器 噪音和工业废水对村庄自然水体的污染。因此,农业及 与之相关的产业将重新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而青山村 本身环境资源优势也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村域北面的 青山水库、东北山间的青山寺历史文化遗迹等,还有 “农家乐”、“生态果园”、“农耕体验”等都将吸引 来自城市的人们来此休闲游憩,这正是“城市援助农 村、农民惠及市民”有效途径。2.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给排水、医疗、防灾减灾等等都是关系到农

民切身利益的生命线[程,也是“城市支援农村”的重要 抓手。要建立乡村基础没施、公益事业改造维护的长效机 制。通过农民自立、村庄自治、村民自筹、上级补助、乡 规民约管理、农民投票来确定村庄整治决策,公开帐目,让农民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村庄整治完全是 为了农民自身利益,为了农村、农民、农业的复兴,为了 生态文明的建立。这不仅涉及到农村的风貌,而且涉及到 每个农户居住环境的改善。青山村村庄建设比较落后,缺乏公建和市政设施等公共物品:(1)给排水系统不完 善,明状以山泉和水井为主要水源,消毒设施不足,水质 监管机制不键全,村民健康存在隐患;(2)20%的建筑 年久失修、残破,新建住宅零散无序、间距不足、通风不 良、消防通道不畅通,村民安全存在隐患。因此,住房问 题是村民最迫切解决的问题。3.农村生态景观的缔造

青山绿水、农田菜地、果园苗圃、古树名木、水

塘水井、清新的空气、错落有致的村舍,这些都是农村 特有的生态景观要素,也是吸引城市人来到乡村居住生 活的直接动力。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必须对这 些要素加以保护和利用,而对普遍存在的“脏、破、旧”的景观风貌也要进行有序的整治和改造,但切忌大 拆大建,要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见图

3、图4)。乡 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在于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 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多样性及人与自 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的关系。当前某 些新农村规划建设大肆开展“集中居住”式的村庄整治 以及“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作物种植计划都会破坏村 庄、田野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多元有机共生关系。4.生态技术的积极推广

目前,生态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 产生活废弃物的治理和生态能源两个方面。在村庄规划 建设中应结合乡村生活与生产混合等特点,推广小规 模、微动力、与乡村生态循环链相符合的“实用性”环 境保护技术和能源供应方式。众所周知,生活污水的处 理问题在城市相对好办,那里普遍已有或正在兴建较大 型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为此铺设的输送污水的管网系 统也较为集中。困难在于星罗棋布的小村落,那里污水 分散,集中管网难以通达,即使能够随主要道路延伸,接管费用和长途污水泵站花费都非常高,单位污水处理成本高。目前全国农村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

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农村治污要摆脱工业 化的思维定势,不能简单克隆、直接套用城市污水处理 模式,应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适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据介绍,来 自美围的阿科蔓高效水生态技术为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提 供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该项生态技术可以因地制 宜、就地处理,利用土塘、荒地、河涌、景观池等作为 处理场所,减少占地、节省土建投资费用,此外还可以 灵活规划,通过分散处理节省管网建设投资,是农民自 己可以实施的、管理简单、处理效果明显的污水处理技 术。在能源利用方面,首先应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热水 器;其次是生物质能源,如压缩秸秆等;第三是沼气、小型风能、小水电站等可再生能源。在这些方面,无论 是技术上还是资金上,建立适当的资金转移支付途径是 必不可少的。

(二)注重人文生态,塑造乡土特色

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内在要 求,也是提升乡村人文生态品质的有效途径。1.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欧洲大陆上许多国家里,教堂仍然是一个农村

社区的标志性建筑,它高于所有居住区的其他建筑(见 图5)。古老的住宅、教堂、水井,不管是否已失去效 用,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在意大利法布日奇的—个农 村广场,30年前被修建为停车场,对村庄历史文化氛围 的和谐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地政府有”亡羊补牢” 的气魄和远见,对广场进行了恢复性整治,使文艺复兴 时期所留下的文化痕迹依稀可见,古朴风雅的民俗风情 得到了保留。在我国,宗祠、庙宇历史上都是村落的社 图5《音乐之声》的故乡,奥地利村庄

会活动中心,也是农村社区的精神中心,虽然大量的历 史古迹在近几十年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那些“幸 免”的历史遗产必须加以严格保护。在中国农村这样一 个传统文化氛罔浓厚的社会里,许多人的言行都或多或 少地带有传统文化的痕迹,逃脱不了所属的文化背景。对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中的农民来说,优秀的文化传统 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文化根基,也是农民 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使村民相互联系成为一 个整体,从而产生共识。对于这些优秀文化传统资源,不仅不应抛弃,还应进一步发扬光大。《历史文化名城

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圭t2008年7月1日施行以来,已公布 了三批共计72个历史文化名村,当下全国各地的申报工 作正在积极地展开。无论是否能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每—个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都具有唯一性,每—幢古建 筑、每一座古桥、每一棵古树都是各村的无价之宝,都 起到了延续村庄发展历史文脉的作用。青山村历史文化 资源比较丰富,不但有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青山寺、清代 的石渎庙等物质遗产,还有红色革命时期留下的非物质 遗产(见图6)。在规划中,尤其要注重对这些历史文 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保护政策,新建建筑必须与之相 协调。

2.乡土邻里关系的延续

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居民,人际关系较为亲切和

善,村民之间更容易从邻里关系中寻找乐趣,品味幸 福。对于城镇居民,特别是大城市的居民,虽然他们的 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高,但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 很大,他们的幸福感常常被消融在职场打拼中,他们的 满足感往往淹没在钢筋水泥构筑的拥挤环境中和“老死 不相往来”的冷漠人际关系中。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创造出友谊与信任,而且能够使农民对乡村生 活产生体面和有价值的心理体验,在融洽与友善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分享农村生活的乐趣与意义,并能在与城市 的人际关系对比中【九1显乡村价值优势。正如费孝通先生 在《乡土中国》中所剖析的,中国农村是乡土社会。长 期以来,依托于乡村生活的农民,以乡土为根基,以乡 情为纽带,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恋乡睛结,农民与土地的 特殊联系使农村社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乡情 氛同。依靠亲情和乡情的支撑,人与人之间彼此亲近、沟通和认同,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应对生产生活中暂时的 困难,还可以帮助农民建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找到 除金钱以外的人生幸福感,体会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晒谷场、池塘水井、古树、篮球场这些特殊的场所都是 维系村民邻里关系的纽带,村民在此处忙农活、洗衣洗 菜、唠唠家长里短、从事体育活动,每个特殊的地点都 传递出各自特有的场所精神(见图7)。在旧村整治过 程中,首先要挖掘乡村的乡情价值,延续原有的和谐邻 里关系,形成乡村特有的“亲情生态”,避免大规模整 齐划一的桩重建模式。3.建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中的最后一

条,也是新农村规划得以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村庄的 整治是培养农民管理民主意识的重要活动,通过农民自 主、村民自治、自我决策的村庄整治过程可以培养村民 的民主管理风尚。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 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 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 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乡规划法》中明确规定村庄 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同意,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 家和公众的意见,规划草案要予以公示,公告时间不得 少于30天。这些都标志着执政党已经意识到农村社区建 设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社 会中的作用。兰、结语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村庄规划建设是在新形势

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对于促进农村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 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 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态 文明思想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毕竟还是一种新观念,在一 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进 一步探索和检验,但给今后的村庄规划建设指明了方 向,为我们如何建设好农村,处理好“三农问题”提供 了很好的思路,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启发下所做的初步 探讨。囊 参考文献:

1.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中国 建设报.2008/25 2.李翠竹.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沈阳农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政策规划司等编.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5.<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建村[2003]116-=号-)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城市发展

板块三: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城市发展

知识点整合1.广东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中提到民营经济布局是遍地开花,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快”、“平”、“乱”、“低”。

2.当前阶段建设生态城市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3.广东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难点是城市开发强度过大,生态功能区域锐减。

4.广东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主体:乡镇、集体、民营经济。5.建设生态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6.生态城市是对应生态文明的一种城市形态。7.广东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中提到: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农村工业化,主体是乡镇、集体、民营经济布局是遍地开花,其特征二——平,以镇为中心,以村为点,星罗棋布地铺开。

8.广东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中主要动力是农村工业化。

9.库里蒂巴被称为生态之都。

下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研究论文(合集五篇)

    目前,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了打造生态文明的环保型社会,就必须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二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

    新型城镇化)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大英百科全书)。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论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农机121班 何炳桥 1201140134 摘要: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当下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一判断是就其现实意义而言的,而......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城镇化是现代化最基本的战略支撑所在,是最强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当前最大的红利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

    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农民工 调查时间:2015年8月1日-2015年8月31日 调查地点:重庆巫溪、重庆大足、四川、甘肃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问卷调查、......

    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下)

    一.单选题 1.2002 年以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的县,7800 多万农民领到了养老金 。 (分 数:10 分)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30% B.40% C.50% D.60% 2.新型城镇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