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举措

时间:2019-05-13 20:1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举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举措》。

第一篇: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举措

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举措

摘要:本文从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和复杂形势入手,剖析其存在问题的根源,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提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论述了加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八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 形势任务 对策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认清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水利发展新特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问题,确保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一、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和复杂形势

(一)水资源短缺长期客观存在

这一供需矛盾问题目前已日益凸显。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水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这一问题已经使我国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挤压。我国约三分之一国土面积水资源过度开发,北方地区尤为严重。黄河、辽河、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达到82%、76%、106%。西北内陆河区经济社会用水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比例达到39%。过度开发、严重的水污染及河湖生态空间的侵占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干涸、河湖连通性和自净能力下降、湿地绿洲萎缩退化、滨河滨湖带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三)废污水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

这是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在700亿吨左右,主要污染物COD入河量在900万吨左右,重点区域污染物入河量远远超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特别是我国石油化工、制药、造纸及制革等高污染企业等潜在风险源多布局在大江大河沿岸,企业生产装置爆炸、废水事故排放及危险品交通运输事故等可能导致重金属、有毒有机物及石油类等污染物进入水体,易引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突发水污染事件高发频发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四)地下水超采严重和污染凸显

这一问题已经危及生态环境安全。全国有23个省区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北方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开发利用程度达85%,其中冀津豫晋超过100%。地下水超采引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海水入侵、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全国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面积已达到8万平方公里,因超采引发的地面塌陷面积超过2300平方公里,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海水入侵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地下水污染总体上呈现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的趋势。

(五)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刻不容缓

从全国范围看,部分城市水源地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超标,水库水源富营养化现象及河道水源水质风险凸显。部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供水设施简陋,水源地水质不达标,水量不稳定。多数农村水源地没有划分保护范围,管理基础薄弱。现行涉及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法律多为原则性要求,与流域管理衔接不够,对跨界水源地管理缺乏相应措施,缺乏畅通的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造成以上严峻形势的原因是复杂的,从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的角度来分析: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大,仍未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二是尚未建立水功能区纳污限排倒逼陆域污染物减排机制,陆域污染物减排目标与水域纳污能力未有机衔接,客观上导致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脱节;三是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不完善,以流域为单元的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流域机构的监管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与水污染严峻形势不相匹配,责任追究机制尚待加强。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新要求和总体思路

(一)建设生态文明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水资源管理等各项涉水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各方面和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环节,以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以维持河湖健康和水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水生态修复、加强涉水制度建设,促进人水和谐。

(二)国家水安全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总书记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论述中,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这要求我们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保护水资源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切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快构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有序推动河湖休养生息。

(三)经济转型升级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发展既是仍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的换挡期。水资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落实中央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部署,一方面,要求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调度,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四化同步发展的合理用水需求;另一方面,打好深化水资源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的攻坚战,充分发挥用水总量控制、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通过近几年大力推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已基本确立,目前已进入从制度建设向制度落实迈进的关键时期。总量控制、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以及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各项制度,都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抓落实,一扫多年以来水资源管理制度之网偏松、执行之力偏弱、追究之力偏软的现象,在强化制度执行、严格红线约束上动真格,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上见实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严格”管理。

(五)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2015年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强化了监测规范的效力,强化了主管部门监测信息公开义务和责任,明确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明确规定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水资源保护相关政策时,应确保决策的科学严谨,努力实现水利技术政策的环境友好。

落实好以上新要求,必须按照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总体思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控源减排为核心,以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加大政策力度为重点,以水系为脉络、流域为单元,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全面实施控源减排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确保“十三五”期末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和污染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三、加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和具体举措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各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和地方水利部门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突出工作重点,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内容,着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行为约束;以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为途径,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拓展城市水利工作为重要方向,着力推动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为重点领域,着力改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状况;以提高水意识、传承水文化为重要措施,着力营造有利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三是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二)明确工作思路,做到抓住线、建好点、带动面

在流域层面上以水系干线和省界水质保护为重点,抓好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宏观管理;在地区层面上以水源地达标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为重点,抓好重点水功能区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在全国层面上以水功能区考核为重点,推进各项水资源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即,以推进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达标考核为重点,严格流域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以加强省界断面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为重点,完善流域水质监测评价体系;以水源地达标建设为重点,加强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以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为重点,构筑以水功能区监管为平台的流域水污染联防体系。

(三)落实管理制度,保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一是完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监督管理体系。二是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划定入河排污口禁止、严格限制及一般限制水域,建立入河排污口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严格控制新改扩入河排污口设置。三是建立以水定发展规模、定产业方向、定城镇布局的约束机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淘汰高耗水的落后产能。四是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

(四)狠抓源头治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一是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的理念,强化实施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工业污染治理模式。二是推进再生水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开展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全面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和现有合流管网系统改造。三是综合防治面源污染,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氮肥用量;科学划定禁养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合理确定水产养殖规模和布局,加强重点湖库的水产养殖管理。

(五)严格水源地保护,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一是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把供水人口20万人以上的水源地纳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二是提高应对供水安全突发事件能力。对供水人口20万人以上、饮用水源单一的城市,制定应急备用水源方案。加强重点流域和地区水资源统一调度,建设相应工程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等应急供水能力。三是坚持进度、质量、效益并重,通过工程改造、升级、配套、联网等方式,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和自来水普及率。

(六)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努力修复河湖生态

一是以自然河湖水系、调蓄工程和引排工程为依托,以水资源紧缺、水生态脆弱和水环境恶化地区为重点,逐步构建国家、区域、城市层面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工程优化、保障有力的河湖水系连通格局。二是加强江河湖库水量调度管理,分期分批核定重要江河湖泊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三是切实加强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实行河湖分级管理,有序推动河湖修养生息。四是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防洪减灾、水污染防治和生态治理等要求,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

(七)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展地下水超采和污染综合治理

一是抓紧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开采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开采总量接近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二是划定地下水超采区,核定并公布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围,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和水位双控制,采取多种措施,削减地下水超采量,涵养地下水源。三是开展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格区域内废污水排放、垃圾填埋场、加油站、矿坑排水、农药和化肥使用等管理,严防地下水污染。

(八)完善监控体系,推进水量水质水生态统一监管

一是科学制定陆域污染物减排计划,严格以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作为陆域污染物减排计划的刚性约束,将限制排污总量逐级分解到各行政区域和入河排污口,分阶段、分区域制定陆域污染物减排计划。二是优化水功能区监测站网布局,完善流域和区域相结合、水量水质水生态要求相统筹的水资源保护监测网络和信息管理平台。三是对重点水域和控制断面实施水质自动监控,定期组织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全指标监测。四是以流域为单元,推进建立部门间、流域与区域间监测资源的协调和监测信息的共享机制,完善水功能区风险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熊定国.蓝色星球的尴尬―地球水资源危机及其应对[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

[2]贾绍凤等.中国水资源安全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2

[4]《中国水利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水利年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11

(王成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产业经济专业在读博士)

第二篇:关于我国现代化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国现代化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若干思考

张军扩 侯永志http://www.xiexiebang.com2010/9/10 10:31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

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设想,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标,人民生活在上个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所做出的部署,本世纪头5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小康更加宽裕,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现在即将进入第二个十年,即2011-2020年,正在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0年的努力,在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现代化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彻底改变了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改革开放以来长达30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的高水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按照世界银行统计计算,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如果用汇率法衡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6.4%;而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法衡量,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为11.3%,高于日本的6.2%,低于美国的20.4%。与此同时,体现综合国力的钢铁、化工、粮食等若干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国民经济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空前提高,为经济持续增长和技术不断进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祖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根据2008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标”,2006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2.7岁,高于中等收入国家71.1岁的水平。同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达到93%,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生活从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过渡。200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6.6%,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28.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每年有1000—2000万人口,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跨越50%的大关,将实现从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到以非农业为主的城市社会的历史性过渡。

第三,中国已经成功开辟了适合国情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和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引领我国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的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保障。它不仅能够提供现代化所需要的动力,而且能够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兼顾和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巩固政治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在看到我国现代化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现代化水平总体上依然较低,在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比如: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不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个水平仅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纪40年代初、日本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韩国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水平(参见附件1)。

——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不多,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在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研发人员数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倍左右。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已有显著提高,但绝对水平依然较低。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0多个多百分点,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个多百分点。况且,这46.6%的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但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文明生活的农民工群体。

——虽然我国现代化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养老、医疗和住房等方面,为全民提供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而我国在这些方面,不论是就保障水平还是就均等化程度而言,与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总体来讲,我国国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甚相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的阶段有关,最主要的是与我国国民受教育的水平有关。2006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仅为21.6%,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为24.7%,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66.6%,美国为81.8%。考虑到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更低这一因素,我国国民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要远低于发达国家。

——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很明显。为评价各国的环境和生态状况,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四家国际及学术机构联合开发了“环境绩效指数”(EPI)。根据其2008年发布的报告,我国在报告所列出的1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05位,而排位在前50名之内的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我国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

可见,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国要在2050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于这个目标,有两点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一,什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二,我们要达到的,究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三步走”战略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是2050年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理解和认识,所谓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应当是指发达国家群体中的中位水平或平均水平,而我们要努力实现的,应当是2050年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不应当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见附件2)。据此,我们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要求做了情景分析。即,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50年达到届时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后的40年中仍然按照它们过去40年的年均2.6%的速度增长,那么,我国在今后4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需要达到7.3%左右;而如果发达国家年均增长速度降至2%左右,那么我国需要的增长速度为6.6%左右(见附件3)。

当然,这只是就经济增长的目标要求而言的。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实现其他方面的任务,保障现代化的全面协调推进。

第一,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始终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但这并不能保证今后还能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内外经济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要想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十二五”或稍长一段时间里,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此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还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深化。为此,要通过扩大人民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没有自身的文化建设作后盾,现代化模式将是无力的,不稳固的。同样,只有物质的现代化,而没有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文明素质的明显提升,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取得最终成功,就必须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开放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博采众方之长,逐步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开放性的优秀文化。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全体国民的文明素养,形成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具有自信、开放和现代意识的国民素质。

第四,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国际经验表明,由政府以公共产品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社会

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减轻居民后顾之忧,使居民把原本用于养老、看病、子女教育等的储蓄转化为消费,从而扩大总的消费规模;还有利于改善国民健康状况,提高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后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再发达也会黯然失色;收入水平再高,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全面和高质量的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虽然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但把生态文明列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重要内容,还只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时代背景所决定,我们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此,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等,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生产模式;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和引导城乡居民形成文明、合理的消费理念,减少直至杜绝消费环节中的各种浪费现象,形成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消费模式。

我国现代化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主要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主要有以下五个有利条件: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多数基础性因素,在今后一个时期还会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有些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在较长时期保持较快发展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仍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继续存在,并得到质的提升。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优势又呈现出高素质劳动者数量多、成本相对低的特点,这使得我国有可能在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素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和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扩大了我国技术选择空间,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革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以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空间、海洋等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并不断地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酝酿技术突破和孕育新经济增长点。“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概念的出现,预示着信息技术与物质生产有可能形成深度和全面融合,并对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可以使我们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进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虽然经济全球化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总体趋势不会改变,而且还可能在结构变革的基础上得以深化。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跨国、跨境交易更加

便利,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过程相比,现阶段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程度更深,这可以使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更长一个时期的平稳较快增长。

第四,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最为重要和基本的条件。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社会政治的稳定是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我们现在不仅具有这样的前提,而且也有能力维护这样的前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的国情特点相适应。既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又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促进发展,又可以保持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作为我国现代化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丰富的保持政治社会稳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执政经验,也具备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自我完善能力。

第五,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推进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在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和认识成果、充分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现阶段变化和新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它不仅与新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也站在了世界发展理念的最前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能够指导我们有效解决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保障我国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实现既定的目标。

与此同时,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在传统的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加重的同时,又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压力。我国的人口规模比世界上现有的56个高收入国家的全部人口之和还要多出3亿多。如此规模的人口进行现代化,相当于把过去一两百年来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重演一次,而我们既不具备他们早期发展所具有的相对宽松的国内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也不可能像他们那样通过开拓殖民地掠夺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在能源和其他资源约束加强的同时,水资源不足的约束更具挑战性。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而且在可预见的较长时间内难以缓解。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正赶上世界范围新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印度等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使我们面对的资源环境挑战更为严峻。

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减排的本质是给全球的增长附加了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要求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单位碳排放的产出。显然,这种约束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将产生重要影响。虽然目前我国人均历史累积碳排放水平仍然很低,但年排放总量已达世界前列。而且,由发展阶段所决定,我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还不可避免地具有高碳排放的特征,使得我们面临的减排压力和难度异乎寻常。我们既要在国际谈判中积极争取我国应有的权益和发展空间,又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减弱的同时,将会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而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政策的转变,这

种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模仿、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空间越来越小,传统意义的后发优势也会逐步减弱。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人口的老龄化。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在2013年左右达到最高值72.1%,而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将会在2016年左右达到最高值,为9.97亿左右。另据全国老龄委预测,本世纪头20年将是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阶段,期末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而2021-2050年将是老龄化加速阶段,期末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的迅速提高,和人口总抚养比的大幅攀升,势必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人口红利”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消失。

第三,由我国发展阶段和独特国情所决定,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还是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表明,“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利益格局和社会成员相对地位的变化,需要始终把握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面临的矛盾更为复杂,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是从发展阶段来讲,我国正处于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的时期。二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和地域大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利益关系问题更加突出。三是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体制改革的过程,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异常复杂。四是我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在较长时期完成的任务,使得我国现代化过程同时存在传统农业社会的矛盾、工业化进程中的矛盾,以及后工业社会中的矛盾,而这三种矛盾在发达国家是在不同时期相继发生的。

第四,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现代化将会面临一些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外部挑战。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对全球市场供求关系和既有国际经济和利益格局有重要影响。虽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会相应增大,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我国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期望,也会不断提高。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虑,甚至采取或明或暗的方式进行干扰、阻挠和破坏。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在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性,我国也将始终面临一些国际势力西化、分化的企图。另外,各国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反思和应对,可能导致今后一个时期有关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治理结构的重构,以及国际利益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如何促进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着朝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是辩证的。如果应对得当,就可以将挑战转化成机遇,而如果应对不当,则不仅会使挑战变成难以克服的现实困难,还可能丧失宝贵的发展机遇。比如,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成本,增加了难度,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减排将会催生许多新技术,包括节能技术、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这又为我们提高生产率、改善发展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全过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才能抓住机遇,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把我国的现代化顺利地推向前进。

第一、在我国现代化成功启动并已迈出历史性步伐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环顾全球,曾经成功启动过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少,但真正能够推动现代化进程持续不断进行下去,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国家并不多。不少国家在启动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但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阿根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上世纪上半叶时,人均收入水平与最发达的国家不相上下,但此后其国民收入一直没有显著增长,甚者出现过大幅下降。又如印尼,它曾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但一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使其收入水平下降了将近一半。再比如伊朗,在上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上半期,其增长速度之快堪称举世无双,但此后国内社会和政治的连年**,也使得发展进程严重受阻。

即使那些最终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多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西欧北美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此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和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瓜分世界市场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白热化竞争,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不仅使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也使世界经济出现了长达30年的停滞与徘徊。

直观来看,导致现代化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有的是由于国内社会政治动荡导致发展过程受阻;有的是由于在经济对外依赖较大的情况下受到外部因素的严重冲击;有的则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长期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等。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关键是没有及时调整发展方式,而这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增长已经跨越最初的启动阶段、传统竞争优势开始减弱的情况下,由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及相应的体制未能及时做出调整,使得新的竞争优势迟迟未能形成,从而导致发展动力不足。二是由于经济和社会政策未能随经济发展阶段和利益格局变化而适时变化,导致国内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财富分配极不平衡,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国内社会政治动荡。

转变发展方式是现代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如果能够成功应对这个挑战,就能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反之亦然。我国的经济已连续保持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要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最关键的是要适应发展阶段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创新和提升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增强抵御内外风险的能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同时,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及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全社会能够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更加注重现代化的全面协调推进,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只有经济的现代化,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7

上,现代化的某些方面可以发展得快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可以发展得慢一些,然而,如果这种不协调长期存在下去,则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延缓现代化进程。

从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来讲,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很难在一个国家的某个或某几个地方率先实现。比如: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是全国范围内的事,很难在一个地区单独推进。因此,人们常说的某个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率先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或其他某个方面的现代化,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也正因为如此,在评判现代化实现程度时,学者们大都认为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才是较为理想的评判单元。

国际经验也表明,区域差距过大,既不利于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也不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和政治局面。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大多聚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民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得协调推进各地现代化、保持区域发展大体平衡尤为重要。当然,所谓不同区域之间现代化的协调推进,主要是指,使不同地区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和福利水平,而不是说所有地区都要实现相同水平的工业化或城市化。相反,由于不同地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不同,其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全局中的功能和定位也应该有所不同,其现代化的过程和最终形态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三、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我国后发优势的新特点,牢牢把握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我国的现代化总体上属于后发国家的追赶式现代化。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这种现代化一般都会呈现出“时间压缩”和“内容叠加”的特征,我国也不例外。实现同样水平的收入增长,我国所用的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比如,按照1990年可比价格衡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美国和日本用了将近70年,而我国只用了不到20年。这说明,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后发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但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后发优势。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和快速传播的背景下,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所决定,我们利用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具有增长空间大、成本较低的优势。发达国家在传统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而其市场则相对饱和,需求增长的空间小、速度慢,在进入新的技术和产业领域时,往往需要大规模淘汰旧的生产能力,面临大量沉没成本。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国内市场需求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增长迅速。这使我们有条件直接“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增需求”,而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必须大量淘汰现有生产能力。比如:为了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我们既可以直接采用超超临界技术建设1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在经济性允许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最新光电转换技术和风能技术建设电力设施;为满足我国城乡建设对钢材的大规模需求,我们可以集成当代先进技术,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型钢铁企业;为了满足城乡居民迅速增长的对家庭轿车的需求,我们也有可能在技术和成本条件允许时,直接采用最新技术生产节能环保汽车。

同时,国内潜在市场巨大,也有利于新产业的成长及其规模化发展,积累产业发展的经验,快速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迅速回收投资成本,缩短新技术应用周期,推动技术以更快的速度进步。

另一方面,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又具有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明显优势。我国不仅在一些新技术、新产业领域接近世界前沿,甚至在若干领域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具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人才储备和研发能力;而且,由于我国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使得我们具有更强的将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这些条件有可能使我们在一些新的技术和产业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还可能局部领先。当然,也要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的竞争必将异常激烈。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采取行动,力争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赢得优势。比如,美国奥巴马政府准备把研发投入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欧盟宣布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本地区的“绿色经济”。面对竞争,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国内潜在市场规模大的有利条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选择一些具有优势的技术和产业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全面系统地加快制度建设,为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根本保障。制度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化又好又快推进的根本保障。国内外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的启动与现代化过程的持续需要不同的制度安排,前者只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条件,比如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等,而后者则需要更多的持续不断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比如建立完善的价格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国家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等。据《哈佛商业评论》最近刊发的一项研究成果,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上,发展绩效与制度因素之间的关系不甚密切;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绩效和制度因素之间的关系则越来越密切。这项研究还表明,如果不能建立起良好的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制度,那么,一个国家便不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发展水平最终难以逾越人均收入10000-12000美元的“高墙”,而进入现代国家行列。

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要清醒看到,这个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过去,改革的重点是突破旧的体制,而新时期则需要更加注重体制创新,不仅要在经济体制方面继续创新。也要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形势的变化,经济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体制障碍也会有所不同,改革和创新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变化。

纵观建国以来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国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我国的现代化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领导人民根据时代变化,独立自主地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要继续顺利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我们依然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与模式创新。

附件1

中、美、日、韩发展比较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的分析,按照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衡量,200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83 美元(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统计》,第562页)。

再根据2001~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中国统计摘要2009,第22页),则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的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应为6902美元。这相当于美国1940年的水平(在二十年代末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6899美元,但由于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延误了十年的增长);相当于日本1966~1967年的水平;相当于韩国1987年的水平。

附件2

关于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两点认识

第一,所谓中等发达国家,首先应当是属于发达国家,而不是中等收入国家,但又不是最发达的,也不是发达国家中水平最低的,因此应当属于发达国家群体中的中位水平或平均水平。

第二,关于现代化,理论界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它看成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即由工业革命所导致的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根据这种理解,一个国家可能并不需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赶上世界最新潮流,就可以实现现代化。而另一种理解,则把现代化视为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和世界潮流的过程。按照这种理解,即使一个国家完成了传统意义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但如果其与发达国家或与世界潮流存在较大差距,仍很难说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对于我国而言,第二种理解可能更为贴切。就是说,我国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赶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潮流的过程。事实上,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先驱,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大都是从这个意义上认识我国现代化的。如果到2050年我们达到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与2050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存在70年的差距,这很难说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附件3

中国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景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按照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下同)计算,200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84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为34312美元。

如果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需要达到目前(2007年)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则2008~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达到4.5%。

假设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2050年维持其过去47年的平均增速,即2.6%,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50年达到当时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3462美元,则2008~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达到7.3%。

假设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2050年年均增速降至2.0%,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50年达到当时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80399美元,则2008~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达到6.6%。

第三篇: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水资源治理工作应贯穿在人与水的各个环节中。从更广泛地意义上讲,正确客观地调查、评价水资源,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都是水资源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水资源治理的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 面临问题 治理对策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冲印组成部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水资源正是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并对一个地区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使得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更加紧张,所以需要制定一定的治理对策来解决这些严重的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一)人均拥有量少

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仅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未来十几年后,人均水资源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紧张的。

(二)水资源分布不均

地球上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并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我国各地区的可用水量甚缺。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和年内分配的差异,水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根据1993年资料统计,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7%,耕地占全国的6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5%,但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9%;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耕地占全国的3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而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27立方米,仅为南方人均量的1/3。北方地区,河流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现象日趋严重。

(三)水质恶化和地下水超采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 由于防污和排污技术的落后,水资源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十分突出。全国80%左右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部分河段鱼虾绝迹,部分湖泊发生富营养化。

地下水超采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大量环境地质问题。在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及某些井灌区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枯竭。地下水的超采还引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造成了城市地面积水,房屋与道路开裂,河面上升,桥梁房屋下沉,污水倒灌等危害。另外,沿海地区的地下水超采使海水入侵,造成水浇地废弃,企业产品质量受损,海港区工厂企业设备损坏严重。

(四)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目前,全国农田灌溉大都用土渠输水,渠道水的利用系数为0.5左右,进入田间的水由于采用大水漫灌,又有近一半渗漏、蒸发掉了,真正被农作物利用的,只是灌溉总水量的1/3左右。我国单方水的效益平均不到1公斤粮食,而不少国家利用现代的先进灌溉技术,单方水的效益均在2公斤粮食以上。供水工程体系保证率不高,对于大多数水利工程上的水库均为年调节水库,稍遇多年连旱往往蓄水不足,抗旱保证率极低;另外水利有效利用率不高,由于灌区配套不全,群众节水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原因,浪费水资源现象仍十分突出。

(五)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水利设施安全性能不高

防洪除涝设施不完善,工程标准低;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农田水利投资规模小,主体单一;农田水利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工程建设推进难、项目管理难、设计变更多;相当一批数量的病险小水库尚未脱险,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洪水调度手段还很落后;小流域防御洪水的能力极为薄弱;小型水库自身度汛安全保障低,一些水利工程自身不配套;城区防洪工程没有完善,内涝仍然存在,某些镇(街道)防洪能力弱;在水库工程区,水体向堤防区以外渗流而产生水量漏失,导致涵闸老化,水体渗漏等多种情况。

二、水资源的治理对策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的问题。在可供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针对我国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的状况,一项气势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之中。尤其是近两三年来北方地区频繁告急的水危机和今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确定,早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显得尤为迫切。

国内部分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部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一项全局性控制工程,也是解决华北以及西北部分地区水危机问题的主要途径。这项工程,以其巨大的工程量、调水量以及投资量,将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调水既可以解决华北、西北当务之急,又可一劳永逸改善调入区水环境、提高当地水环境容量。但是这项工程涉及到的生态环境、有效运行管理、最优线路、最优方案等,仍应进一步开展细致、深入、完备的研究工作。

(二)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

这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主要方法有: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工业用水量的主要途径是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提高循环用水率。回收和重新使用废水,使其变为可用的资源是另一种提高使用效率的办法。

(二)灌溉方式的改进是农业节水的重要途径

每每提到水资源短缺问题,人们总是把很大希望寄托在推广节水项目尤其是农业节水上面。农业节水主要措施包括渠道防渗及采用低压管道输水,尽量减少输水损失;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小畦灌溉,隔沟间歇灌溉,以及地膜、秸秆覆盖农田等。

虽然目前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节水的呼声很高,但从实践来看,节水项目的推广步履维艰,很多节水项目仍然停留在试验和示范阶段,尚未大面积地推广应用。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虽然农业节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战略和策略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重视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高效用水体系,单项工程投入大,高效用水科学技术体系研究投入少;在工程方面,规模小、质量差、寿命短、零星分散,没有形成像样的规模效益;在管理方面,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缺乏发展战略、策略、水价政策和管理体制研究;另外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健全,跟踪监测管理不力。

(三)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前述水资源紧张的第一个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气候,地理位置,淡水分布不均等问题。人们试图通过调节水源流量,开辟新水源的方式加以解决:

1、建造水库:建造水库调节流量,可以将丰水期多余水量储存在库内,补充枯水期的流量不足。可以提高水源供水能力,还可以为防洪发电,发展水产等多种用途服。

2、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可解决海滨城市的淡水紧缺问题,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总能力为2.7km3/a,不到全球用水量的千分之一。我国可以建造淡水海化管道引水工程,可以解决海边缺水的地区。

3、合理利用地下水: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储量仅次于极地冰川,如河水,湖水,和大气水分的总和还多。如果做到充分并且有节制的使用地下水,可以解决喝多用水方面的问题。

除以上方面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也需要完成的:

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节水型经济;

2、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3、开发和利用天空水资源;

4、防洪减灾。这些工作我们国家也是一直在努力的,也正在慢慢的完善。

水利建设方面需要人才,水利建设遇到的困难需要我们这代接班人解决。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即实现对水利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和建设,丰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我也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的水资源需要我们去保护和合理利用。这对我将来越来越频繁的接触与水有关的专业课将是一个极大的帮助,至少,我不再因为水利学子不懂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而羞愧。参考文献:

[1]顾圣平田富强 徐得潜,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郝艳飞,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及节水措施,水利电力科技,第3期:2011

第四篇: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壹)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 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 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 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又在急剧减少。大气中水蒸气量为地球淡水总量的0.03%,为13万亿吨,它以降雨的形式为陆地补充淡水。目前能够为人类开采利用的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一般只能达到40%。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 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¼,居世界第121位 ,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 559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占10.1%。

==========贰)我国水资源面临形势

a)新世纪面临的重大水问题

当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但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有限的,从目前现状来看,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 立方米,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这是先天决定的水情。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西部比东部可以高达五、六百倍。这是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的根本原因,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性的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尤其北方地区发生水危机已不是危言耸听。

(一)主要灾情

进入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洪涝灾害:累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2684亿元)。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2)干旱灾害: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正常年份和较旱年份,粮食减产在100~250亿kg(正常年份,如1996年减产100亿kg,较旱年份,如1994年、1995年减产粮食250亿kg),但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476亿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

(3)水环境:一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30亿吨,其中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二是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占中国年GDP的8%。这就表明,水环境质量在继续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

以上这三大灾害合计年均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占全国年GDP的15%左右。从这三大灾害损失来看,进入21世纪这三大灾害,水资源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主要矛盾

1.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五十年来,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21%。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供水能力增长缓慢,1978~1998年全国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为1%左右,而同期国民经济以8~12%的高速度增长,同期人口又增加了约2.5亿,更加剧了缺水矛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降雨与径流关系,产流与汇流条件都

在发生变化,有些江河的天然来水量己呈现衰减的趋势。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海河成为季节性河流,以及内陆河部分河流干枯,2000年发生的旱灾,经济损失严重,充分暴露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和农村抗旱能力的脆弱性,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

目前,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农村还有2400多万人饮水困难;在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天津市由于连续四年遭受华北干旱影响,为天津供水的潘家口水库水位已接近死库容,于桥水库已无水可供,直接威胁到天津市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尽管采取一系列限制用水措施,但今冬明春用水水源仍难以保证。为此,国务院批准了水利部制定的“引黄济津”应急输水工程的实施方案。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而用水量却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2.水已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严重问题

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海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我国每年平均损失耕地100多万亩,流失土壤50多亿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旱和风沙灾害。我国自然生态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水体污染。

全国地下水由于长期超采,又不能得到回补,目前年超采量达80多亿立方米,已形成了56个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导致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河湖萎缩,下游有些尾闾与湖泊消亡,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胡杨林大面积枯死;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此外,有些灌区和绿洲,由于大水漫灌、排水不畅,导致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质量下降,农业生产能力衰减。1999年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606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7%,生活污水占33%。根据1999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11.36万公里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Ⅰ、‖类水河长只占30%,Ⅲ类水以上的河长占70%(其中Ⅰ类水河长占 5.5%,‖类水河长占24.5%,Ⅲ类水河长占32.4%,Ⅳ类水河长占12..6%,Ⅴ类水河长占7.8%,劣Ⅴ类水河长占17.2%)。

b)十大挑战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要研究下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采取有力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水利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水利建设作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

(一)人口增长出现峰值,人均水资源量降到低谷。我们面临的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2030年人口增长达到峰值总人口就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750立方米。人口的增长不仅增加对水的需求,而且增加对资源和生态环

境的压力,对水的有效利用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未来5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

(二)水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开发利用更加艰难。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专家们根据国际上评估的标准认为,中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为 10000-11000亿立方米,1997年,我国年总用水量达到了5623亿立方米。按照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初步估计,我国未来水需求将达到7500-8000亿立方米,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500-2200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鉴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可经济开发的水源不仅受到区域性的限制,而且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更加艰难,供需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三)经济快速增长相应废污水排放量将急剧增长。未来50年,这种发展趋势对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挑战。基于目前废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偏低的现状,如果未来50年工业用水成倍增加、城市化水平成倍上升、小城镇快速发展,废污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因此,中国将面临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废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

(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更加尖锐,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可能更加严重。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海平面升高、资源匮乏等将造成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降水、水资源和地区性的分配,以及可利用量势必会带来影响,尤其是北方地区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预见未来50年内,水旱灾害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尤其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五)北方地区缺水形势严峻,黄河及其以北地区河道断流情况加剧。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是随着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加剧的。黄河断流、天津城市用水告急就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黄河断流的原因虽然有许多因素,但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管理不善和用水浪费造成的,还包括区外引水等因素。专家们分析认为,在未来10-30年内,黄河每年将缺水40-150亿m3,如果未来50年,黄河流域干旱频率增高,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量增加,有可能加重水资源短缺和治黄的难度。黄河以北紧邻的海河流域,尤其是京、津两大城市早在70年代、80年代就出现用水危机。进入21世纪如果北方缺水不能未雨绸缪,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粮食增长主要在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在中国历史上水利与经济区的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盛唐时期生主要经济区在北方,当时水利设施的数量的比重占全国41%,到宋朝主要经济区转移南方,北方水利建设被忽视,这时水利设施的数量只占7%,到清朝北方又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水利设施的数量又上升到占全国49%。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主要在南方,曾形成“南粮北运”格局。然而,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水利建设力度减小,粮食增长主要转移到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导致北方旱灾更加严重。在1985年以前,中国长江以以南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占全国粮食生产总量的比重略高于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1—57.8%,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7.2—61.5%,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前期,南方粮食在低消费水平下,自给有余,余粮调给北方,1953—1959年年均南方净调给北方粮食332.97万吨,1960—1969 年年均净调给北方粮食

174.54万吨,1970—1975年均净调给北方粮食192.82万吨,从而形成“南粮北调”的格局。

由于经济发展,南方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农田水利建设比北方明显减缓。1998年南方地区有效灌溉面积35978万亩,比1980年只增加1679万亩,仅增加了4.9%,其中,东南沿海地区还减少了912万亩,减少了12.4%。而北方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由30979万亩增加到40554万亩,增加9575万亩,增加了30.9%,其中,东北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由3242万亩增加到6533万亩,增加3291万亩,增加了一倍多。蒙宁新区和华北地区灌溉面积也有很大的增加。

随着南方农田水利建设的减缓,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粮食增产在全国的贡献率大幅度减少。表8—17中列出了南北方1985年前后在我国粮食总产增产中贡献率的变化。1952—1985年我国粮食增产量中,南方占61.4%,北方占38.4%。1985年以后,粮食生产地区格局发生了巨大逆转,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的增量比重已上升到69.4%,其中华北地区占25%,而南方粮食生产增量却下降为30.6%。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北方地区由1985年占40.7%上升到48.4%,南方地区由59.3%下降到51.6%。人均拥有粮食,北方由表1985年的349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484公斤,增加了38.7%;而南方地区由372公斤只增加到377公斤,几乎没有增加。

随着南方粮食生产的减缓,导致了南方粮食总量不足。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研究,1978—1990年平均南方粮食自给率100%以上,1991—1994年平均粮食自给率下降至95.2%,1997年南方粮食自给再下降到95.9%,每年需要从北方调运粮食1400万吨以上。粮食产销地区格局逆转为“北粮南运”,这种格局的急剧变化,对未来50年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将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己十分尖锐,如果未来年粮食生产总量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未来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七)水利工程将进入百年期,巩固改造任务繁重。我国水利设施目前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着萎缩衰老的“危机”,二是工程保安、维修、更新、配套任务大,这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到21 世纪中叶这些水利基础设施将逐步进入百年期。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时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按经济规律、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不够,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再加上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因此,许多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差、尾工大、设备老化失修、管理水平低,运行状态不良,至今没有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如果未来50年,现有水利基础设施不能巩固、提高和充分发挥效益,那么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很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随着水利基础设施逐步进入百年期,巩固改造任务愈加繁重。

(八)科技含量和管理素质低,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任务艰巨。从目前来看,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未来水利基础设施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都取决于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水利领域,目前水利科技贡献率只有32%左右,水的有效利用和节水技术的应用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因此,进入21世纪,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的任务十分迫切,也十分艰巨。

(九)水价过低,建立水市场经济体制任重道远。目前水价格偏低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各方面资金投入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国内外

经验表明,提高供水价格,可以促进节约用水和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因此,制定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对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至关重要。30多年来,国家发布的收取水费和水价改革的文件,至今未能完全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水的认识,更缺乏水是商品的意识。加上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它更难靠市场经济来调节。因此,从总体来看,水市场体制的建立任务十分艰巨。

(十)管理体制分割,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践表明,水利涉及到农业、工业、水运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等等;水资源利用涉及到防洪、排涝、灌溉、水电、供水等等;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思想认识上、还是经济体制上,水利只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没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对待。目前水资源分地区、分部门的管理体制,既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多龙管水”的时代应当尽快结束,现行的管理体制再不改革,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篇: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建国以来,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

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为6000多万吨,年供水量170亿立方米;在7400多个建制镇中有28%建立了供水设备,日供水能力约800万吨,年供水量29亿立方米。

农田灌溉方面,全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近8.77亿亩,林地果园和牧草灌溉面积约0.3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它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

防洪方面,现有堤防20万多千米,保护着耕地5亿亩和大、中城市100多个。现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4400多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水力发电方面,中国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约为29%,在发电量中的比重约为20%。

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只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约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在全国年径流总量中,淮、海河、滦河及辽河三流域只分别约占2%、1%及0.6%。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四流域的人均水量分别仅为中国人均值的26%、15%、11.5%、21%。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中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例如1981年,大连市由于缺水而造成损失工业产值6亿元。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尤其是洪涝灾害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1062次,平均两年即有一次。黄河在2000多年中,平均3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仅1887年的一场大水死亡93万人,全国在1931年的大洪水中丧生370万人。建国以后,洪涝灾害仍不断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兴修水利、整治江河、防治水害实为国家的一项治国安邦的大计,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特别是1991年入夏以来,在中国的江淮、太湖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连降大雨或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截至8月1日,受害人口达到2.2亿人,伤亡5万余人,倒塌房屋291万间,损坏60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15亿亩,成灾面积1.95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5亿元。在这次大面积的严重洪灾面前,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中国面临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防治对策。

除了自然因素外,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滥伐森林,破坏水土平衡,生态环境恶化。如前所述,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建国以来虽已治理51万平方千米,但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泥沙50亿吨,河流带走的泥沙约35亿吨,其中淤积在河道、水

库、湖泊中的泥沙达12亿吨。湖泊不合理的围垦,面积日益缩小,使其调洪能力下降。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查,70年代后期,中国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约有2300多个,总面积达7.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0.8%,湖泊水资源量为7077亿立方米,其中淡水2250亿立方米,占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的8%。建国以后的30多年来,中国的湖泊已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千米,占现有湖泊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长江中下游水系和天然水面减少,1954年以来,湖北、安徽、江苏以及洞庭、鄱阳等湖泊水面因围湖造田等缩小了约1.2万平方千米,大大削弱了防洪抗涝的能力。另一方面,河道淤塞和被侵占,行洪能力降低,因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使许多河流的河床抬高,减少了过洪能力,增加了洪水泛滥的机会。如淮河干流行洪能力下降了3000立方米/秒。此外,河道被挤占,束窄过水断面,也减少了行洪、调洪能力,加大了洪水危害程度。

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偏低。中国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目前除黄河下游可预防60年一遇洪水外,其余长江、淮河等6条江河只能预防10-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许多大中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差,经常处于一般洪水的威胁之下。广大江河中下游地区处于洪水威胁范围的面积达7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7.7%,其中有耕地5亿亩,人口4.2亿,均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60%。此外,各条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农村地区排捞标 准更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目前防洪排涝的要求。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受灾程度加深。一方面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却使受灾程度大幅度增加。建国以后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尤其是东部地区人口密集,长江三角洲的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0倍。全国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仅466亿元,至1988年已达24089亿元,增加了51倍。近10年来,乡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的98%,因经济不断发展,在相同频率洪水情况下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却成倍增加。例如1991年太湖流域地区5-7月降雨量为600-900毫米,不及50年一遇,并没有超过1954年大水,但所造成的灾害和经济损失都比1954年严重得多。

实践表明,水利涉及到农业、工业、水运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等等;水资源利用涉及到防洪、排涝、灌溉、水电、供水等等;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思想认识上、还是经济体制上,水利只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没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对待。目前水资源分地区、分部门的管理体制,既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多龙管水”的时代应当尽快结束,现行的管理体制再不改革,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载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举措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举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国家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郑增仪 4月17日,我与学校的陈京玉、段延伟、王鹏、高凤林等5位同志有幸参加在漯河市实验......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讲解(本站推荐)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壹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5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

    侨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侨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华大讲堂第五讲许又声 2009年9月7日 (根据录音整理,有所节减,未经演讲者审阅) 今天,我想给大家报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侨情,就是侨务工作面临的......

    建行面临形势与任务

    建行面临形势与任务 今天看到我们的会计队伍还是年轻有活力的,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一、新形势下会计业务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 目前会计工作新内容,结算产品营销,对公服务,小额......

    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一、 当前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根据我国水资源现状的研究以及水资源利用的持续实践总结,综合此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

    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稳定是执政党长治久安政权巩固的基础,也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更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实保证,不论历史发展什么时期,稳定都应......

    浅谈农村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合集]

    浅谈农村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吴才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重要目标。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