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健康产业未来的趋势
大健康产业未来的趋势
一、市场分析,健康产业趋势
记得曾经在一则视频中听马云说过,中国未来5年将面临三大癌症的困扰: 一是肺癌,因为空气污染、家装污染等,以后肺癌将逐渐增多;发图
二是胃癌,由于中国城市的水源的严重污染,饮水质量的问题将会增加胃癌的患有率; 三是肝癌,因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食品安全隐患,将会导致更多的人身患肝癌。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过去30年我国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由75.6/10万上升至91.24/10万,而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的死亡更是明显上升,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肥胖人群,也是不断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发图)这说明什么?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发病率跟死亡率越来越高,人都是怕死的,健康已经成为所有人关注的重点也是所有人的需求。
“趋势是什么?每个人都想要而且必须要的就是趋势,而如今的健康问题,正是所有人都时刻关注而且必要的需求。
二、几大生活习惯成为健康杀手
是什么原因导致近几年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呢?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跟大家不好的生活习惯有关,接下来我来详细的跟大家说说,这个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也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一)久坐不动,长时间对着电脑
相信这条很多人都纷纷中招!久坐1小时的危害约等于抽两根烟,也就是减寿22分钟。长期坐在电脑前不动,容易造成肌肉劳损,出现颈部和肩部发僵发硬,引发颈椎病等。同时久坐不动,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在下肢血管里凝结形成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随血液运行至肺脏,引起肺梗塞而导致猝死在日本公众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列举的27项过劳症状和因素中,这一条就位居前列 二)不吃早饭,饮食不规律
对很多人来说,早上艰难地起床,匆匆忙忙直奔公司,吃早饭早就成为奢侈的事情了。早饭没有吃,中饭吃不好,晚饭就多补充补充营养,这就是眼下很多的一日三餐。不规律的饮食,其实是健康的隐形杀手。有专家指出,不吃早饭,不仅血糖低,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且空腹时分泌胃酸,时间久了,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而晚饭吃得迟、吃得多,不仅会加重胃的负担,而且容易导致失眠、肥胖、记忆力减退等。三)蔬少肉多,饮食结构不合理
近三十多年来,人们几乎只吃精致的米面,甚至把一些垃圾食品当做主食。
而三十多年前,多数家庭因为粮食供应问题只能以地瓜、南瓜、土豆、芋头等作为主食。所以,三十多年前很少有人得肠癌,也很少有人得糖尿病。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食品加工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营养摄入,饮食结构不合理大面积地导致人系统器官组织的“退化”,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四)出门打车、上下楼坐电梯
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快捷、便利,招手停车,抬手按电梯,不用抬脚就可以日行八万里。而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快节奏、节省时间,明明就在街角,拐个弯就是,也要麻烦的士大哥。有统计说,有的人每天行走不足500步。殊不知,少动多静,运动不足,会导致肌肉疲软,血液循环迟滞,脑供血不足,甚至会引起肩膀发僵、腰酸背痛或偏头痛
五)长期熬夜,顺带吃宵夜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丢弃了从小养成的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白天的事做不完就晚上做,熬夜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有人将熬夜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认为夜深人静,可以专心致志,工作效率更高。和夜工作的人相比,还有一种是夜生活,有的深夜还泡在酒吧、舞厅,看通宵电影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熬夜是拿睡眠的时间来工作、休闲,可能熬出了业绩和快乐,却熬垮了身体。长期的睡眠不足,不仅会造成身体各器官的疲劳,而且会导致心理疲乏,引发焦虑、忧郁等情绪反应。六)长期睡眠不足,工作、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精神状态不好,长期睡眠不足,会降低胃部血液流量,削减胃的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溃疡机会,并会刺激胃癌基因生长。
三、健康产业已成为刚需产业,有较大增长空间
刚才说的几种生活习惯我相信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沾上一两点,正是因为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普遍人群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一不小心可能就会由小毛病引发大毛病,一发不可收拾。大病呢就得到医院动手术,何况现在大多都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这些病基本上治不好,就算有动手术能医好,要知道每动过一次手术,对身体的损害就多增加一分,免疫力下降必不可免,身体的状况只会越来越糟。
健康的关键在于治未病,周立波曾调侃地说过:“今天不养生,明天你就养医生,今天不保健,明天你就进医院。”通过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来减少或延缓慢性病发病率,不仅促进身体健康,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咱们的两款产品长期食用,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今天我先不多说,下节课再来跟大家慢慢分享。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自然过程,其中的每一步都跟健康密不可分,健康产业是刚需中的刚需。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健康产业已成为美国的第一大产业,占GDP比重高达16.9%,居全球第一,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占GDP比重不足5%,要知道中国2016的GDP就有74万亿,比重不足5%也就是说不到3万亿的投入在健康产业方面,如果跟美国一样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让它比重上升到16.9%,那就意味着有12.5万亿的消费将投入到健康产业,3万亿到12.5万亿。在中国,健康产业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并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他说,“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受政策拉动,中国健康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马云曾说过,中国未来最赚钱的产业是大健康产业,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曾如此形容大健康产业:“这股风比房地产大。下一个五年大概有20万亿。”中国大健康产业蕴含20万亿宝藏,就等着我们去挖掘,我们要做的就是赶上潮流,顺势把握时机。
第二篇:纵观大健康产业未来5年的趋势
看大健康产业未来5年的趋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议认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在增加供给,核心要确保质量,关键靠改革创新。
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要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实现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这是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提升服务业水平、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会议认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在增加供给,核心要确保质量,关键靠改革创新。
纵观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到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接近3万多亿元,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环境污染提高健康产业潜在需求,老龄化与环境污染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201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10.5%,2010年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展望未来,人口的加速老龄化与寿命的延长将是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养老、慢性病等健康问题将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负面影响,这也提高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过去30年我国人群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由75.6/10万上升至91.24/10万,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的死亡成明显上升趋势,而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肥胖人群,也是不断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因此,人口老龄化与环境问题是驱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趋势及增速预测
中国人口分年龄占比及GDP增速
美国大健康产业结构图
中国大健康产业结构图
全球健康支出总额及其增长率
从总量来看,中国医药卫生费用在 2013 年已达到 3.17万亿,占 GDP 百分比为 5.4%,05-13年复合增长率为 17.54%,高于 15.5%的 GDP 复合增速。2012 年 3 月 14 日,国务院 “健康中国 2020”战略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要增加到 6.5-7%。假设2014-2020年我国 GDP复合增速为 6.8%,2020年医药卫生费用占 GDP比重为 6.5%,则 2020年医药卫生费用将达到 6.13万亿。
2001-2013年我国卫生费用占 GDP的比重
据以上数据分析,我国对于大健康产业所投入占GDP不足6%,而美国占GDP16%,而日本占GDP9%,欧洲也将近占到了GDP11%。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医疗健康年支出总额占 GDP 总额的 9%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市值约占总市值的 13%。全球医疗健康支出总额从 1995 年的 2.20 万亿增长到 2013 年的 6.62 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6.3%。进入 21 世纪后,医疗健康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新一轮增长主要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人均健康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新一轮产业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带来的增长动力。假设 2014-2020 年健康支出仍以 6.3%的速率增长,预计 2020 年全球健康支出总额将达到 10.16万亿美元。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2016三农健康发展,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6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特别是在民生方面也有许多重要举措。
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提高到420元
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人均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到45元
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2017年,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专业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历练中培养成长的。“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另一方面,采取包括“双创”在内的各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全社会勇于创造,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业界学界纷纷响应,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不过也有少数观点认为,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总的来说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不宜在全社会广泛号召动员。实际上,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错误的。
一方面,“双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要使经济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市场参与者、灵活高效的调节机制和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都少不了一个“众”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如果只有少数市场主体参与,显然难以满足全国统一市场的需要。许多地方经过发展认识到,“活力增长财力,人气带来财气”。推进“双创”,既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推动人财物等各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更可以倒逼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实现改革突破,最终提升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市场如果死气沉沉终究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根据经济规律不断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让经济“活起来、动起来”。鲶鱼效应也好,蝴蝶效应也罢,都是通过关键环节的突破,最终带动面上的变革。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回旋余地大,经济基础较好。“专业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历练中培养成长的,“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
另一方面讲,“双创”也是践行群众路线、满足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愿望的必然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参与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采取包括“双创”在内的各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全社会勇于创造,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篇: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速度正在从高速转入中高速,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发展,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不仅仅是产品结构要向中高端迈进,也包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里与大健康有直接相关的就是内需的拉动。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至2014年全民医保体系已经覆盖13.25亿人民,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得到了明显的实惠。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国务院在2013年9月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举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其中还指出要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和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包括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主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等。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还强调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这些都为医药卫生事业和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大健康行业整体来说也面临一个新的、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讲,健康产业还会继续保持比较高速的增长,而且是加速度增长。同时,产业的融合、产业形态的交织,会是未来5年健康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特征。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
一、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健康产业已不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的产业,而是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二、新兴业态正在不断引进和成形,养老、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态在中国已逐渐成形,并聚集了足够的产业技术力量、资本力量,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三、新一代技术会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品形态。
新一代技术到底有多重要?无论是受资本机构委托去研究,还是从部分医疗服务机构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1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
(传统的非医疗企业,国际国内的巨头IT企业、传统的企业)的发展过程分析,都得出一个结论:新一代技术会成为健康产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包括其中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移动医疗服务,不仅能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同时也是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好办法。
有些产品已经开始初步应用这项技术,比如三星galaxy4手机,集成了一些前端医疗应用和设备,它们可以每天实时监测用户的生命指标和状况,通过云技术把数据实时发送到云平台。
如果中国有五千万人甚至一亿人加入这个医疗数据库,就会拥有海量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就能分析中国人的健康特征,包括不同地域、自然条件、饮食结构、年龄段的人的生命和健康指标,并实现进行提前介入和干预。
很多医疗机构非常关心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在美国,由于药方潦草导致拿错药的现象经常出现,给患者造成极大损失,加深了医患矛盾。现在,通过高价值医疗器械的管理,能避免类似的医疗事故。
互联网技术还能实施智能安防,对重要区域实施监控自动化。在医院还可以构建更高端的监测实施体系,比如高端穿戴健康设备定制,实现实时监护病患的生命体征,更有效地和他互动,介入干预活动。
还有医院转诊难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医疗云构建的一系列跨平台调用数据、构建信息的交互得到解决,从而提升医院管理便捷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目前,我国急救车体系的效率比较低,而在日本,通过对云技术等新信息技术的导入,将病患从简单检测到分类送医的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5分钟,这5分钟,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
养老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建养老机构场所,而是应当用新技术去构建虚拟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多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比如应用于监测类产品,能使对老年人健康指标的监测更为方便。
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在这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有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
可为。穿戴技术能够通过对预防和观察的对象进行实时、分布、移动式的监护,极大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提高研发速度。
通过云方式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
医疗器械方面,目前我国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未来,这个产业会向两极化发展,一个是高端大型设备,一个是便捷化的个性设备。这其中,可穿戴设备仍会有很好的前景,除了鞋之外,衣服、帽子、拐杖、智能轮椅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产品都会成为便携式的个人医疗器械,从而构成实时、动态、便捷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平台。
用云技术分析数据,构建后端一系列模型,又会反过来使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除了关注医疗行业本身的发展,也可以跨界思考,利用交叉性的融合性的新技术,来促进健康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包括企业跨越式发展。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3页
第四篇:养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范文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养老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养老产业市场刚需大趋势-----4 第二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立足做好养老地产市场需求与发展-----5 第三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养老产业走向智能化-----------------------7 第四篇: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8
一、项目名称--------8
二、项目背景--------8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9 第1章:养老产业项目总论--------------------9 1.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9 1.2 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9 1.3 前瞻汽车后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9 2.3 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前瞻预测-------------9 3.3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10 第3章: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0 3.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10 3.1.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10 3.1.2 中国养老产业所处阶段---------------10 3.1.3 中国养老产业需求分析---------------10 3.1.4 中国养老产业供给分析---------------10 3.2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10 3.2.1 中国养老产业营收规模---------------10 3.2.2 中国养老产业成本规模---------------10 3.2.3 中国养老产业利润规模---------------10 3.2.4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10 3.3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瓶颈-----------------10 3.3.1 中国养老产业供需瓶颈分析---------10 3.3.2 中国养老产业政策瓶颈分析---------10 3.3.3 中国养老产业观念瓶颈分析---------10 3.3.4 中国养老产业配套设施瓶颈---------10 3.4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10 3.4.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升级趋势---------10(1)宏观机制升级-----------------------------10(2)养老模式多元化--------------------------10(3)养老服务信息化--------------------------11 3.4.2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测---------11 第4章:养老产业市场竞争状况分析------11 4.1 我国养老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11 4.2 养老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11 4.2.1 养老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整合特征 11 4.2.2 国际养老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11 4.2.3 国内养老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11 4.3 典型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路径--------11 4.3.1 国际典型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路径 11(1)高利泽集团11(3)欧葆庭集团24
3、养老服务多元及生活领域拓宽需求增加-----------------------------25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一篇:养老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养老产业市场刚需大趋势
养老地产实现了品质地产和优良健管家服务的有机结合,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餐饮服务到日常起居呵护,增加设施设备和精心打造专业管理团队。养老地产主要的产品形态包括:保险资金推出的升级版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把养老地产视做商业地产项目长期经营;开发商推出的养老地产项目。
纵观当下市场,“养老+地产”的模式逐渐成为房企转型的新突破。据业内专业人士表示,在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下,健康养老的朝阳产业已经被开发商提上日程,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其俨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更被大多数房企选作突围转型的主要方向。随着房企的陆续进入以及转型的逐步深入,未来养老地产的热度或将不断提升。
据有关机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亿,每年并以1000万的人数急速增长,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养老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庞大的老龄人口将成为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各种重要因素中的重中之重。
随着养老房产的热度不断上升,相关地产专家表示,未来的楼市将朝着更加生态化,配套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树林、空气、阳光都成为人们选择养老地产的首要因素,而配套中的入户温泉、垂钓园、动物园等设施,也将随着人们生活的多元化更加受到市场青睐。
小区绿化环境、健身娱乐场所、社区医疗服务站、小区居住人口结构等都是需要养老房产的重点关注方面。
复式、错层结构的房型会逐渐为底层楼盘让出一部分市场空间,另外,由于房子面积太大,不便于日常打扫也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空寂感,未来养老房产或也将以小户型为主力。
文中数据参考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立足做好养老地产市场需求与发展
中国老龄化发展很快,2013年老年人口占到14.8%,人口规模超过2亿。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规模接近5亿。以3年、5年为一个周期,看人口结构变化,很快从三角形变成一个纺锤形,老龄化速度很快,规模也是很大的。
养老产业涉及老年用品、养老服务、养老设施、老年金融等与一、二、三产业都有关系。养老服务是整个养老产业中的一部分,养老设施跟我们关系很大。机构养老直接影响养老设施的需求,居家养老当然也影响到机构养老,关系更大。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老龄化的发展,我们要建造和发展适合不同老年人的不同要求的各种类型的住宅。其中老年公寓会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对老年公寓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将会推动养老地产市场进一步拓宽。
社会资本纷纷进军养老地产,目前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由于养老地产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市场养老的模式刚刚起步,普遍存在养老住宅入住率不高,表面上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
目前,我国处于老龄化初期,虽然已经开始出现老年专项市场,但由于老龄化并未加剧,该市场对养老地产的需求量并不大,加上养老人群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以及养老消费理念较为落后(主要依赖儿女),致使养老地产仍处于发育期。
养老市场的成熟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也将促进政府完善养老政策,不仅健全养老社会保障制度让客人放心消费,还将在拿地、金融、经营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介入的机构重点应从老人的核心需求出发,打造充分体现大健康和老人生活需求的“医养康结合”的社区。立足大健康谈养老,创新商业模式。统筹全产业6 链条的产品、服务、设施、金融等。
养老地产的发展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例如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这对于处于行业生命周期上升期的养老地产来说,增加了拿地、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由于缺乏政策保障,使得新兴的养老地产产品更难以被风险意识强、行事谨慎的养老专项市场所接受。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养老产业走向智能化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业,必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业内专业人士介绍: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产业有生力量的催动下,以智能硬件、云平台与大数据作为核心内容的智能养老正在成为极具活力的产业补充。
自2013年9月国务院35、40号文件出台以来,国家各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了多项养老和健康服务业新政。新政策涉及用地、融资、财政资助、税费减免、人才队伍建设、医养结合等诸多方面,为突破多年来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几个瓶颈提供了政策保障。虽然各级政府不断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但我国养老产业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很多方面仍不尽完善。由于缺乏服务经验与内核,相关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供求失衡、匹配失位等症结,养老产业仍需进一步激活社会化服务力量,让市场选择成为产业主导。
目前,养老产业正在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推动,千亿级的市场容量与百姓日渐强烈的养老需求是最强的催化剂,众多资本与民营企业开始逐力于这个新生的朝阳产业。
在众多针对养老产业的不同解读与市场实践中,“智能养老”这一新兴概念开始浮出水面,并以其独特的产品魅力与科技趋势,逐渐在养老产业未来蓝图之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智能养老即智能居家养老,其基于物联网的概念而生,通过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监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与健康状态,以达到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健康晚年生活的目标。
目前,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刚刚起步,众多企业却已经将目光瞄准这一片广大的蓝海,以乐源数字为代表的新锐科技型企业,正在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结合先进科技理念,以满足更多的本土老年人的健康与情感需求。
未来我国养老产业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谋求创新,并做好最基础的产品服务,才能夯实基础、赢得未来。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篇: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一、项目名称
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背景
养老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业,也是从各种具体需求延伸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托底服务,养老产业是生命存在的服务产业,切忌不可仅仅为满足部分生命的服务,并且养老产业绝对不可以只针对老年人群,应该是包含和覆盖老年人群,因为健康生命的延续和简单,所以OLDAGE提出了养老产业是生命开始的需求研发、设计、准备、应用产业是养老产业8 的定义,并且一切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产业都是为了其服务的产业。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即将进入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入发展时期。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2.2亿人,2027年超过3亿人,2044年将达到4亿人。在未来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呈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庞大的老年人群以及未来数十年不断增长的趋势,决定了老年人消费群体将支撑起一个庞大的老龄产业市场。
根据预测,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2014年至2015年间,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起步,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我国至少需要10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550万张,缺口达450多万张。特别是要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第1章:养老产业项目总论 1.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 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1.3 前瞻汽车后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 养老产业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 养老产业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 盈利情况分析 2.2.2 市场竞争分析 2.2.3进入壁垒分析
2.3 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3.3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第3章: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3.1.2 中国养老产业所处阶段 3.1.3 中国养老产业需求分析 3.1.4 中国养老产业供给分析 3.2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3.2.1 中国养老产业营收规模 3.2.2 中国养老产业成本规模 3.2.3 中国养老产业利润规模 3.2.4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3.3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瓶颈 3.3.1 中国养老产业供需瓶颈分析 3.3.2 中国养老产业政策瓶颈分析 3.3.3 中国养老产业观念瓶颈分析 3.3.4 中国养老产业配套设施瓶颈 3.4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3.4.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升级趋势(1)宏观机制升级(2)养老模式多元化
10(3)养老服务信息化
3.4.2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4章:养老产业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4.1 我国养老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2 养老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4.2.1 养老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整合特征 4.2.2 国际养老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4.2.3 国内养老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4.3 典型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路径 4.3.1 国际典型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路径(1)高利泽集团(2)AVEO企业(3)欧葆庭集团(4)DomusVi集团
4.3.2 国内典型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路径(1)金陵饭店进军养老企业(2)金鹏集团进军养老企业(3)复垦集团进军养老企业 第5章:中国养老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5.1 养老服务市场分析 5.1.1 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历程
5.1.2 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5.1.3 中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容量(1)市场需求状况(2)市场供给状况 1)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规模 2)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量 5.1.4 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发展
(1)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新思路(2)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新途径(3)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新模式 5.1.5 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潜力 5.1.6 中国养老服务业投资效益 5.2养老地产市场分析
5.2.1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历程 5.2.2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现状 5.2.3 中国养老地产业市场容量(1)市场需求状况(2)市场供给状况
5.2.4 中国养老地产业存在问题 5.2.5 中国养老地产业开发模式 5.2.6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潜力
5.2.7 中国养老地产业投资效益 5.3 养老日用品市场分析
5.3.1 中国养老日用品市场发展历程 5.3.2 中国养老日用品市场发展现状 5.3.3 中国养老日用品市场容量分析(1)市场需求状况(2)市场供给状况
5.3.4 中国养老日用品市场存在问题 5.3.5 中国养老日用品市场发展潜力 5.3.6 中国养老日用品市场投资效益 5.4 养老文化娱乐市场分析 5.4.1 中国养老文化娱乐业发展历程 5.4.2 中国养老文化娱乐业发展现状 5.4.3 中国养老文化娱乐业市场容量(1)市场需求状况(2)市场供给状况
5.4.4 中国养老文化娱乐业存在问题 5.4.5 中国养老文化娱乐业发展潜力 5.4.6 中国养老文化娱乐业投资效益 5.5 养老金融保险市场分析 5.5.1 中国养老金融保险业发展历程
5.5.2 中国养老金融保险业发展现状 5.5.3 中国养老金融保险业市场容量 5.5.4 中国养老金融保险业存在问题 5.5.5 中国养老金融保险业发展潜力 5.5.6 中国养老金融保险业投资效益 5.6 其他养老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第6章:养老产业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 6.1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6.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6.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6.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第7章:养老产业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1 养老产业项目组织架构 7.2 养老产业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第8章:养老产业项目实施进度分析 8.1养老产业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8.2养老产业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9章:养老产业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 9.1养老产业项目投资预算 9.1.1 项目总投资 9.1.2 固定资产投资
9.1.3 流动资金
9.2 养老产业项目融资方案 9.2.1 项目资本金筹措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篇:2015年养老产业包含项目介绍共7大产业!
在几年前,中国人讨论的最多的还不是这个问题。许多人讨论的是,养老是事业还是产业?甚至到现在有一些比较固执的人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如果养老只能当做事业来做,那么中国也就没必要改革开放了,回到三十多年前吃大锅饭算了。既然养老是产业,那在这条产业链上有哪些内容呢?有一部分养老产业的先行者爬过20世纪就开始探索,到现在似乎也没有谁归纳过。据我所知养老产业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老年疗养和老年用品在中国起步较早,但目前的市场很混乱。老年疗养包括老年康复医15 疗,保健医疗,养生保健等。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车、老年手机、助听器等。老年服务目前多以家政的形式存在,包括生活料理、养老保险和心理辅导等。养老地产目前炒得很热门,包括养老公寓和养老社区等。老年文化多以老年大学的形式存在,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老年出行多是旅行社的细分业务,包括老年旅游等。在目前的中国似乎没有见到专为老年人开的餐馆,而他们的餐饮需求却与年轻人的需求截然不同。所以老年餐饮亟待开发,其潜力也是巨大的。这些链条都不是很完善,均有待进一步开发。在此只是简略的谈谈内容,相关的市场潜力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分别具体谈到。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篇:“互联网+”辅助养老产业养老保险前景分析
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1万亿元,截至2013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资产占GDP比重为5%,企业年金占比为1.1%,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养老资产严重不足。2014年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长至33%,商业养老保险成巨大的蓝海。
近年来,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托管资产规模稳定增长,且增速均保持在32%以上。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可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业务等养老保障领域获得发展,并在养老金资产管理范围上得以拓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了低层次需求的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将有所增加,居民储蓄也将持续增长,而居民储蓄与保险行业发展具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
据悉,在“互联网+”的战略之下,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将辅助养老产业中的远程医疗服务、云智慧处理中心等领域。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符合老年群体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流行也将成为数据获取的强大手段。然而,由于用来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家用医疗器械普及率较低,没有现实数据上线汇集,健康管理的模式更多停留在通过社区门诊或医院体检获得的健康数据。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七篇:养老服务产业投资需加强养老产业前景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群体也造就了潜在的巨大市场。当前,养老市场存在公办和民办两种体制。公办的养老机构由政府投资,运营上享受各种税费减免以及财政补贴,还有一些“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模式,基本上都是以不完整、不真实的成本参与市场竞争。
伴随着国家对养老业的重视及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该领域。从全国养老机制来看,对养老的研究和养老机构的分类建设都处于初期水平,很多时候这些工作还在无序发展,这将不利于我国养老业基础数据的完善。
目前,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左右。根据老年人口的状况,单靠国家投入肯定不够,发动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十分必要。但是,由于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产业非常艰难,除固定资产投入外,人力成本、能源费用、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构成的运营成本也非常高。同时,由于市场需要培育,前期入住率不足,民营养老机构运营压力非常大。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篇: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模式浅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声称要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大多与地产相关。
正因为此,国内的地产商进入养老地产时虽然颇为高调,但在实际运营中,却又小心翼翼。记者选取了国内几个有代表性的样本调查后发现,由于养老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是同一个企业,也不一定只选择一种模式,而是多方面试水,试图寻找出最合适的盈利模式。
以万科幸福汇为例,其主要以养老概念来“卖房子”。北京房山窦店的“万科幸福汇”在2013年完工,推出100多套养老地产房源作为试点,分成两种业态,分别是利用商业配套建设的“活跃长者之家”、配建于住宅部分的“活跃长者住宅”。其中,“活跃长者之家”是老年公寓,共有130套房间,户型面积在60~8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公寓周边配套医疗服务站、心理咨询、老年学校等设施,以及24小时呼叫护理服务、送餐、17 果蔬超市等送货上门、收费代缴等服务,公寓的持有者即万科本身。“活跃长者住宅”则直接面向市场销售。
此外,万科在杭州的“随园嘉树”项目,也是养老概念,首度开盘推出两栋楼共50套,售价15000元/平方米,很快售空。但万科并不认为这是成功,因为“买主都是青壮年,是为自己日后养老做准备”。
万科方面曾对外表示,未来将在16个社区配建养老配套综合楼,全部由北京万科的养老团队持有和运营,不对外销售,仅为满足万科小区的老人。
万科的探索并不止于此。除了“幸福汇”,万科还推出了“橡树汇”品牌,主要“卖服务”。
保利地产的模式稍有不同。公司在2012年11月推出了“保利安平·和熹会”,第一个项目名为“西山林语和熹会”,由北京保利安平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是由保利地产及安平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内设200套居住单元,分为标准间、VIP套间、加护间。和熹会采用的收费模式同样为 “会员制+房租”,前期需要缴纳10万元的押金,还有2万元的医疗押金。入住者离开时,这笔钱可以全额退还。
这部分费用看起来有些像会员制,但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世联行在其关于养老地产的报告中指出,第一,从财务角度,押金严格来讲不能算作收入,但是会员费用可以较为灵活地计入财务报表;第二,从盈利效果角度,押金制受限于床位数量,而会员卡可以实现超售;第三,从经营角度,押金对应的房间或专业床位是固定的,会员制可以比较灵活安排。
除了押金之外,和熹会的收费标准按不同房间来定,根据居住面积和朝向,租金从5000元~11000元/月不等;每个房间有两张床位,单张床位租金是房间租金的一半。此外,每人每月伙食费900元,看护费500元及以上不等。
项目开发初期,入住率并不理想。从2013年8月开始,和熹会对价格进行调整。记者从和熹会官网上看到,费用调整后,如果按照最优惠的价格计划,和熹会靠北边的房间,自理型老人一个月吃住护理全包支付3400元即可。据媒体报道,其负责人表示,价格优惠后,入住率有一定提升。
保利地产副总经理胡在新曾表示,目前西山林语和熹会项目还处于亏损阶段。未来计划用3~5年时间使养老产业的运营进入稳健经营阶段,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同时规划用8~10年左右达到发达国家的盈利水平,打通金融通道,通过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上市。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篇:未来养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在老人与养老院之间的矛盾已经像医患矛盾一样,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的原因是护理员自身的问题。首先是护理人员的水平不高,其次是人员流失非常严重。松鹤养老院总经理劳伟敏曾这样一针见血的指出:“社会上对养老护理员的总体观念还没改变,愿意做这些事的基本都是40岁以上的‘阿姨’级人物,而且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还怎么去做好专业的护理?”专业护理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民办养老院发展的重要瓶颈。
我们国家被称为“先老后富”,国外发达国家被称为“先富后老”,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护理业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国外发达国家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体系,从事养老护理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修完国家所规定的课程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通过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但现在国内这一套养老护理培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截至2013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212万人,较上年增加1785万人,同比增长5.92%。其中,参保职工2.44亿人,同比增长6.16%;参保离退休人员0.78亿人,同比增长5.41%。
目前国内老年健康保险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住院补贴、意外险等,预计未来随着保险行业竞争的加剧,将会有更多的针对老年人健康保险产品出现。不过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由于现实因素的制约,针对老年人的重大疾病类的保险仍将较为稀缺。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篇:养老产业发展前景浅析
2020年前,广州准备开建的养老地块一共有53处,全部建成后,广州养老床位可达到8.26万个。广州一直在发展养老服务设施,除了公办养老床位,还有众多的民办养老机构。19 但是,寻找养老床位的家庭还是感觉一床难求,这是为什么?有业内人士就表示,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缺少良好的沟通渠道,导致许多老人找不到合适的床位,而不少养老机构又面临床位空置的情况。目前,广州急需开发一套养老领域先进又人性化的信息查询系统。
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第三个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大平台的缺失,导致养老产业相关的产权技术无法得到有效交换。2013年,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领域共取得653.95亿元的投资,仅次于互联网与电讯行业,排全行业第3位。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宏广曾预言,我国健康产业已进入“十年黄金期”,未来可能会涌现一批千亿元企业。“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保健品市场潜力在1万亿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呼唤有实力的大平台来团结行业力量、引领产业发展,这就需要一个权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上述三大矛盾已经严重制约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甚至制约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热切问题。
据权威人士透露,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业内人士的关心与努力下,国际大健康养老产业(广州)信息港将于元月8日举办盛大的启动仪式。信息港的建立,将带来广州市养老产业平台的创新升级,开启广州市养老服务产业的新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篇:养老产业前景分析养老投资管理发展加速
截至2013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除了利好养老产业,也使得个人养老投资被频繁提及。
从余额理财、风险投资,到子女教育、退休养老,不同的投资目标对应着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执行方式。就个人养老投资而言,其目标特点决定了投资在规划和执行方面不但要注重安全性和收益性,而且要兼顾长期性、持续性和个性化。
其中,养老投资管理中有两个关键时间,分别是预期退休时点和现在到退休的年限。面对较长的投资期限,养老产业独具匠心地提出需求端与供给端概念,即从受益于老龄20 人口增加的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向把握,挖掘优质成长公司,在初期的配置和策略上更着重资产的成长性,而对投资组合短期波动的敏感性也较低。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产业的发展被日益重视,并将迎来了朝阳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主题之一,将为养老产业细分行业带来结构性机会。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二篇:我国养老产业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我国现有的养老产业供给不足,已形成了非常尖锐的矛盾,例如,城市里养老院从登记到被告知要等8年甚至10年的时间,农村中老师不仅要照顾责任田,还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和留守儿童,面对这些我们不能回避的矛盾和问题,显然需要官民互动、公司合作,调动一切潜力和可能调动的积极性,应对今后很长时间段内的挑战和考验。
应对中国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要靠大量分散的主体,靠民间的智慧,民间的潜力和活力地释放。原则上政府应该把自己的定位把握好,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政府更多的是维持社会上信息的畅通,创造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合理的规范,经得起公众考验,而不要陷入透明度很低,大家一起来拉关系的状态,如果陷入那种状态,它就没有可持续性。
在支持养老产业、养老事业发展的方面,所有这些配备和激励机制,应该找到一套有利的组合让这些因素在市场上发育起来,成长起来。一定要培育一批这样的主体,他们成长起来以后,一起来应对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篇:我国养老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发改委等十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大政府投入和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通知强调,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途径,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21 合作(PPP)等方式,参与医疗、养老、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和公立机构改革。
通知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快速释放。健康、养老、体育健身事业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具有一定基础,但总量普遍不足、布局与结构不合理,总体发展明显滞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养老产业市场空间巨大。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特征(如关爱消费、价格敏感和侧重居家等),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应有的放矢。截至2010年,我国年均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而老年人市场需求达1万亿元左右,供需之间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养老地产市场潜力巨大
现阶段,我国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初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释放了老龄产业发展空间,未来中国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目前,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市场供给不断扩大,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产业的热情日益高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老龄用品业市场日渐升温,老龄用品、辅具和保健品等需求旺盛;老龄服务业发展持续加速,以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为主的老龄服务业成为市场投资热点,老龄房地产业市场供给走旺,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保险公司等为代表的各路资本竞相投入。
预计,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地产作为细分市场的重要领域,商机巨大。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22 律责任!
第十五篇:养老产业前景分析老龄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大
当前,中国老龄产业由老龄金融业、老龄用品业、老龄服务业和老龄房地产业四大板块构成,并且其态势已逐渐清晰。由《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初期,未来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作为朝阳行业的养老产业将拥有百万亿级市场“蓝海”,可谓潜力无限。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尚未形成、政策规划不完善、消费观念落后等问题,发展养老产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老龄产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其中,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理念滞后,重老龄服务,轻老龄用品、老龄金融;产业组织培育滞后、产业空间布局无序、产业结构雏形尚未形成;产业有效需求不足,鼓励老年人消费的政策支持不够;老龄产业政策系统性不强,落实不到位,老龄产业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
据《2015-2020年中国养老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比上年末增长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而根据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已超过1亿(占总人口的7.3%),到2050年将增加到4亿(占总人口的2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老龄化的发展,老龄产业市场的发展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大。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篇:2015年我国养老产业迎发展良机 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广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昨日在广州开幕。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养老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介绍,未来保利地产将在全国每个省会城市落地国际化的养老机构,带动保利地产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中国式养老发展。此外,对于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已经初步建立模型,争取用3~5年的时间提高服务水平实现盈利。
根据国家发改委预测,我国老龄产业到2020年和2030年的市场规模将分别是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分别是6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产业前景非常可观。但目前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小,还有待提高;养老产业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处于观望阶段。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七篇: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成为今后养老产业发展重心
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老龄化进一步发展,使得中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随之增加。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趋于多元化,对政府进一步引导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抱有较大期望。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成为首选
1、中老年人对生活状况较满意,代际经济支持弱化
老年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减少,一方面反映出社会保障事业的逐步健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核心家庭对于赡养老人的经济支持能力下降及代际孝道观念的日益淡薄。
2、家庭被期待作为养老服务的主要场所
在对养老方式选择的调查中,有过半的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自我依赖仍是公众对养老服务的主要价值取向,但社区居家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正逐渐被中老年人,尤其是64岁以下的中老年人认识并接受。
3、养老服务多元及生活领域拓宽需求增加
在中老年人对生活需求迫切程度中,对于身体健康、经济保障的需求最为迫切,分别在第一、第二的排位中比例最高。而当前两种需求得到保障后,照料护理、爱与尊重、社会参与的需求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的排位中比例最高。
由此可见,中老年人在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对养老需求的关注已经转移向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等更高层次。
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持有较高期望
就目前闵行区所建立的养老服务体系来说,仅有五成受访者表示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应对老龄化进程的需求。其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别有“养老服务公共资源提供不足与资金支持匮乏”、“养老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服务人才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等。
对于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中担当的角色,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政府应发挥“制定规章规定规范老龄事业的供给和需求,通过政策舆论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老龄事业的发展,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扶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第五篇: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摘 要]21世纪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集中产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前景;健康产业;政策解读;预测分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2012年8月公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为止,主要健康及其相关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包括“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等目标。同时,该文件还强调,要以“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着力解决长期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
一、大健康产业前景分析
纵观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一是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健康产业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等服务,而未来的健康产业不仅限于此,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新兴的产业形态正在不断变化,养老、保健和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界形态在国内已初见雏形,并且聚集了足够强而大的产业技术力量和资本力量,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三是新一代技术的出现会推动国内大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业及产品形态。新一代技术未来会成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的动力,为战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很多医疗健康机构非常关心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能提供实施智能安防,对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重要区域实施监控自动化。养老(服务)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建养老机构场所,而是应当用新技术去构建虚拟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加多的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老人幸福感。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穿戴技术能通过对预防和观察的对象进行实时、分布、移动式的监护,极大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云计算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
二、未来3~5年医疗健康市场走势分析
第一个趋势,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在全球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且重要性越来越强。在过去3~5年间,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可能只占全球市场不到2%的份额。过去的10年,以中国为主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对全球医疗健康市场绝对值的贡献只有6%,截止到2008 年,“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的贡献达了近30%。预测在未来数年内,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在内的高速发展中国家仍然将以高速度增长,并且这样的增长率会增加相应的商机。
第二个趋势,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医械研发基地之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很多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健康产品制药专家开始回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医药研发中心会慢慢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中国就会成为与美国、欧洲研发并列的基地。
三、未来3年大健康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提出把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战略产业。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到“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的层面,显示了大健康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而在美国,健康服务是美国第一大产业,截止到2009年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7.6%。我国的健康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刚刚起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随着全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对市场放宽和相关支撑产业的培育,将有效快速的推动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见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前景非常广阔,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虽然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着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行政主体不到位,部门监管不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国人科学地接受现代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市场理性对待意识有待强化;医疗技术基础薄弱,产业个性化服务不足。大健康产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逐个突破,稳步发展。
四、结 语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在整个健康产业遇到前所未有发展契机的背景下,产业出现了重要的转折点:一是大健康产业开始逐渐形成闭环,并且其商业模式开始凸显――整个行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二是以移动医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支撑了上述两个方向上的转变,在服务健康行业的同时,壮大了医疗信息服务产业。
>参考文献:
[1]胡琳琳,刘远立.积极发展健康产业:中国的机遇与选择[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3).[2]吕岩.健康产业: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机遇和挑战[J].理论与现代化,2011(1).[3]任静,张振忠,王云屏,等.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3(6).2.2 “双重转型”思路的提出
日本经济学家加藤弘之提出“双重转型”的基本社会经济体过渡模式,其主要内涵是指在经济体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单一模式,向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经济体方面进行转型过渡,并最终形成复合市场的经济模式,中国经济的转型任务并非单一的经济体制改革,其转型过程中受各类社会因素制约,使得经济体制的转型不能有效按照预期模式进行,因此要将经济转型的每一个阶段与指标进行阶段性思考,并将改革任务与改革思路结合起来看待,而其他国家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并不能直接应用,必须进行有效地本土化创新后才可以借鉴。以目前阶段来看,“双重转型”的思路在我国的应用还并非理想,其主要原因为:①目前在经济领域,没有一套完整的“双重转型”理论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其准确性还有待验证;②转轨经济学中对于“双重转型”理论没有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背景;③该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历史阶段加以完成,而对于经济关系的施行,势必会对社会产生作用力与发作用力,因此不得不采用模型隔离阶段对“双重转型”理论进行研究,而有限的现实社会资源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猜想
转轨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研究的各个流派的更深层次的整合。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的转轨,或者只从体制改革角度研究的转型,都是不全面的,因为它没有涉及到政治、文化、民族、历史、宗教理论这些问题,这需要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我们要跳出狭隘的学术概念,特别是要避免简单的认同“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或“北京共识”,应扩大理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学科的强大生命力展望美好未来。
3.1 新制度主义研究方法
目前新制度主义角度进行的研究在转轨经济学的研究中处于优势地位。该研究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个是转轨的理论研究,另一个是对转轨中的经济运行经验或实证研究。转轨理论主要是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和公共选择理论提供研究方法“调整与变化”,解释转轨国家体制变化的利益重新分配和权利的改革进程。转轨经济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转轨经济体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以及对不同的转轨路径和过渡模式进行比较。
通过新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虽然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其中的部分缺陷和不足也使得转轨经济学在发展的同时遇到不小的阻碍和困难。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得主要核心,刘元春认为,交易费用理论属难以自圆其说的理论:其中动态宏观体系交易费用成为理论的累赘和包袱,无法成立政治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不可计量因此无法进行研究和论证。所以,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存在一定的问题。②新制度经济学满足经济人行为假说,这与古典的经济人假设并不相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人存在有限理性。方福前指出:与新古典主义相同的是,若采用不变的动机去描述人的行为存在以偏概全的情况,尤其是针对于政治活动中的人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其实不然,政治活动以及个人经济活动动机都是多元化的。③依然存在新古典经济学均衡分析模式。但与之不同的是,新制度经济学能够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在相对平衡的体系之下。
3.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收益理论下的新制度主义方法猜想
当前形势下,一项新的研究方法应该更适用于转轨经济学的研究,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收益理论下的新制度主义方法。具体方法猜想如下。
其最根本的源泉是来自政府的一定前提下的支持,允许企业和个人以增加自己的利益为的目的的行为或活动存在,同时政府采取行动来不断改善条件。此外,转轨的具体路径由于在各个经济体中存在多样的差异,因此,转轨过程中应遵循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节约成本,增加收入也必然因为经济发展阶段和条件等因素的受到制约。这条道路的探索也被描述为从“非帕累托改变”向“帕累托改进” 转变的过程。这意味着将发展中的转轨速度的水平还有路径约束考虑在内。这种研究方式使得选择和评价过程可以将转轨的进程作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使用手段和达成目的的正确定位。这项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两个体系简单的价值判断,并因此更接近现实,也更具指导性。
>参考文献:
[1]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第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剧锦文.世界经济大转轨中的转轨经济学[N].经济学消息报,1997-01-31(1).[3]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4]张宇,孟捷,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5][波]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