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20:1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及对策》。

第一篇: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及对策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了较大的增强,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正在不断提高。但仍有少数干部存在着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党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现对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的突出表现及治理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一、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 从近几年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来看,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主要表现为:

1、特权思想严重,公仆意识淡薄。受几千年封建思想余毒影响,少数干部头脑中的特权思想还根深蒂固,造成其总以执政者自居,以为自己执行的是国家公务,别人只能俯首称臣,惟命是听,导致作风不实,不能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作为人民公仆应尽的义务看成是自己手中的特权。在执行公务时,习惯按个人意志办事,把权力当成用来治理他人的手段,不愿对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外,少数干部公仆意识淡薄,想事情、干事情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导致决策不合民意,做事损害民利。

2、法制观念不强。少数干部因为不学法、不研读政策,所以不懂法不懂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违法乱纪,损害群众利益;有的虽然知法、懂政策,但由于有私心杂念,工作中不依法行政,不按政策办事,做出一些有损群众利益的事情。

3、工作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在落实上级强农惠民政策和文件精神时,存在走样、打折扣或曲解、隐匿政策等现象。一些干部在执行法规制度时,不够公开、透明,存在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现象。

4、素质偏差。少数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只知道吃喝玩乐,组织原则、纪律观念、民主意识不强,缺乏民主、科学决策,独断专行,有的乱作为和不作为,作风不实、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欺上瞒下、坑害百姓、徇私舞弊、损害群众利益。

5、滥用权利。少数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进行贪污、吃拿卡要、挪用公款,克扣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有的以权谋私,在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等方面违规操作,从中得回扣、收好处费和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等。

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对策

1、加强对干部的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进行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荣辱观、得失观的教育,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明礼诚信、勤俭节约、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强化干部的人品、官德、党性修养,使之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增强“公仆”意识,使广大干部能够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肃落实责任追究。一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必要的法规知识,熟悉和正确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规政策,使他们具备运用法律手段完成行政管理职能的相应能力,学会有理有节做好群众工作,把完成任务与执行政策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二是严肃落实责任追究。加强对干部队伍的作风整顿,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对干部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和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或给国家、集体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与后果的要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直接追究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的相关责任。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信访问题和违纪案件要认真调查,一经核实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手软,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3、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之所以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监督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才能使执法行为受到有效制约。一是充分发挥各级监督主体的作用,把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权力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群众舆论监督相结合起来,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地开展监督工作,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体系完备、制约有效的监督网络。二是对干部的从政行为、工作活动、党风廉政建设、个人生活等领域进行监督。在监督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注意发现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信息,提前防范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

4、加大惩处力度。群众利益无小事,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不单是给群众造成经济的损失,更是给党造成民心的丧失,执政基础松动。要把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摆在案件查处工作的突出位置,严肃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使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人和事经济上得不偿失,政治上捞不到好处,形成一条触碰不得的“高压线”。

第二篇:析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原因及治理对策

析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原因及治理对策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如征地拆迁、农民建房、强农惠农、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逐步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党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一、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

从近几年群众信访反映来看,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主要存在于征地拆迁、就学就医、行政处罚、强农惠农等方面。主要表现为:

(一)少数地方征地拆迁不规范,群众缺乏知情权、参与权,干部有了“政绩”,群众却蒙受损失。一些地方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的不尊重民意,不征求群众意见,干部“说了算 ”;有的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采用欺、骗、压等手段,强行征地,强迫群众拆除房屋,而对拆迁安置工作却怠慢拖延甚到置之不理,一些被拆迁户多年得不到妥善安置,一直住在临时简易棚;有的地方征地补偿款标准不一,往往让“老实人”和愿意配合者“吃亏”,从而引发群众上访。

(二)就医就学问题边治理边反复,个别问题局部还很突出。在就医方面,看病难、看病贵是“老大难”问题,开高价药、滥用医疗器械检查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仍旧很突出,尽管城镇医保和农医保普遍推广,但重症患者个人所需支付的费用也是难以承受之“重”;在就学方面,补课、办班、滥订辅导资料和提供有偿家教的现象在个别地方演绎得比较激烈,不少家长有种无奈的紧迫感和无形的压力,为了孩子,群众只要忍受着利益被侵害之苦。

(三)滥用行政职权乱收费或收费行为不规范,加重群众负担。一是滥用行政职权。有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行使职权或者行为带有随意性,利用手中的权利强制收取有关费用,损害群众利益。二是收费行为不规范。有些单位的收费随意性很大,可以“ 讨价还价”,缺乏原则性和严肃性,造成收费不公正,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三是乱收费或增加群众隐形负担。有些单位受部门利益驱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向群众乱收费。、少数村级组织违法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有一些村级组织违反农村税费改革政策,面向农民搭车收费、盖章收费,还有一些村级组织不考虑村情和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乱搞建设,随意集资,加重农民负担,侵害群众利益。

二、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

从主观上分析,产生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主要原因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宗旨意识淡薄。一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想问题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里,干事情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导致决策不合民意,做事有损民利,有的为了 “升官”、“保官 ”,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做出一些损民利己的事。二是法制观念不强。有的因为不学法规政策,所以不懂法不懂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违法乱纪,损害群众利益;有的虽然知法懂政策,但工作中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也经常做出一些有损群众利益的事情。三是不良利益驱动。有的是因为当地财政困难,要自己找“活路 ”,想着法子弄钱;有的是单位把收费罚款与个人的收入挂钩,多收多罚多得,为了小团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去损害群众利益;有的则是为了所谓的个人政治前途,不顾群众利益去捞取政治资本。

从客观上分析,产生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原因主要也有三个方面: 一是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屡纠屡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制度不健全,使得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有机可乘。有的领域制度虽然不少,但制度制定的不科学,实际操作性不强,缺乏约束力;有的管理上制度健全,但监督等配套制度不到位,制度形同虚设。二是体制转型政策法规不配套,为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提供了空间。如在农民工工资方面,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农民工的待遇由企业主决定,国家虽有制定最低的工资标准,但其他的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农民工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在治理企业污染方面,污染企业给周围群众带来损害,国家只对业主给予停业或经济处罚,没有建立相应的利益损害赔偿制度。农村土地征用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土地资源价值也不断发生变化,国家对征用土地补偿标准调整不及时,导致一些地方以地生财,侵害群众利益。在教育方面,政策允许收取择校收费、私立学校多收费,但由于管理制度不配套,导致一些学校乱收费。在城建拆迁方面,由于制度滞后,造成城建拆迁工作不规范,造成许多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些地方虽然制定了拆迁管理规定,但执行起来却是说一套做一套,损害群众的利益的事还时有发生。三是工作机制存在弊端,是导致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难纠的关键原因。当前,许多领域的工作机制不严谨不规范,随意性大,弊端多。有的工作机制缺乏有效预防和有力惩处措施,有的虽然建立了预防和惩处措施,但由于预防无力惩处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助长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盛行。比如在政绩评价机制方面,虽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但有的评价机制不科学、不规范,奖惩措施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吹牛得 “牛”现象并非鲜有见闻。

三、治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对策

加强教育,是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首要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重要理念,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记“ 两个务必 ”,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宗旨教育,深入 第4/7页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统一的观点,进一步提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健全制度,是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根本措施。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之所以纠而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的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方面制度,完善药品定价机制,规范各类招投标、拍卖、采购行为。要进行制度创新,针对行政执法中职能 “缺位 ”、“越位 ”和“错位 ”问题,研究制度符合法律和市场准则的制度措施,确保执法行为不盲目,不被动。要坚持重大决策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建立制度运行保障机制和制度运行监管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人员,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曝光的要曝光,该追究的要追究责任。

强化监督,是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重要环节。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只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 第5/7页

挥监督主体的作用,才能使执法行为受到有效制约。首先要畅通监督渠道。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只有实行了公开,才能便于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要有专门机构或人员收集处理,处理情况要及时反馈给反映人,使群众监督渠道成为 “绿色通道”。其次要构建监督网络。要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把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权力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群众舆论监督相结合起来,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地开展监督工作,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体系完备、制约有效的监督网络。在监督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注意发现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信息,提前防范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一要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主渠道作用,捕捉苗头性问题。认真倾听群众的利益诉求,定期进行信息分析,及时发现损害群众利益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二要注意从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在执法检查中,不但要检查执行的结果是否达到要求,更要检查实施过程是否正确,善于从过程中分析可能产生危害群众利益的倾向性问题。三是加强对违纪违法边缘问题研究。对一些有明显损害群众利益,但又不触犯法律的行为,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判断是倾向性问题还是偶然性问题,属倾向性问题的要及时制定规范,防止倾向性问题的扩大化。

加大惩处,是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有效手段。群 第6/7页

众利益无小事,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不单是给群众造成经济的损失,更是给党造成民心的丧失,执政基础松动。要把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摆在案件查处工作的突出位置,严肃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使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人和事经济上得不偿失,政治上捞不到好处,形成一条触碰不得的“高压线”。

第三篇: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治理对策探讨

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治理对策探讨

有效预防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必须针对其产生的根源,积极探索对策,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方针,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落实,讲求实效。

第一,加强教育,着眼防范,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维护群众利益的自觉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内在动力,是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反腐倡廉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是要加强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决不能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要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勤勤恳恳为群众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做到爱民、为民、富民、安民。三是要加强党纪法规教育,增强纪律意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表现出来的是干部作风问题,但许多是违反党的纪律问题,尤其是违反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最近,党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保证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维护群众利益的有力武器。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纪条规,尤其要抓好两个条例的学习贯彻,用条例来对照自己、检查自己、警示自己;同时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第二,深入治理,从严查处,坚决刹住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当前,要按照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针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决纠正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群众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不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规定造成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要继续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等工作;要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问题。要通过自查自纠、全面检查、重点抽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对于那些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肆意欺压群众的行为,失职渎职、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作风粗暴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坚决查处,绝不留情,绝不手软。对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要进行通报,公开曝光,以严明的党纪政纪法纪,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三,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之所以纠而复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因此,要着重抓住那些容易滋生不正之风的领域和环节,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加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查处,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不正之风。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四项改革,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尤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实行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制,明确领导的具体任期和主要责任,在考核时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将维护群众利益等“软件工程”列入考核项目中去,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历史、经得起实践、经得起群众考验的“政绩”。要继续推行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科学的民主决策制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更好地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真正的尊重和保障。

第四篇: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总结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纠风办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把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开展专项治理,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逐步形成“纠正—评议—建设—改革”相结合的纠风工作机制,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

纠正:突出重点、专项治理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各级纠风办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不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5亿名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学校办学行为得到规范,各地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全国共有1366所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完成清理整顿工作,退回公办568所,停办182所;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全面实行“三限”政策;高校招生全面实施了“阳光工程”,违规招生现象明显减少。会同有关部门共查处教育违规收费资金41.9亿元,清退20.89亿元,教育乱收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学校收费行为不断规范。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力度加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进步伐加快,全国97.4%的地级以上城市和92.8%的市辖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7亿多人。中央定价的药品集中降价金额486亿元。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4140.76亿元,让利患者564亿元。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患者的门急诊费用首次接近零增长,住院费用首次出现负增长,患者负担有所减轻。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诊疗、用药和收费行为逐步规范,医务人员上交“红包”、开单提成和各地查处这方面问题共涉及金额4亿多元。

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取消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多亿元。通过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累计减轻农民负担606亿元。各地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仅2005-2006年就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案件15.13万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4.8亿元。据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6年农资消费投诉同比下降20.5%。自200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涉农负担恶性案(事)件。

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初步完成清理工作。据统计,参加清理的67个国务院部门和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清理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72860个。经初步审核,国务院部门共撤销项目1700多个,总撤销率80%以上;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撤销项目68600多个,总撤销率为95%以上。可节省经费约37亿元,减轻了基层、企业和群众负担。

其他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清理“特权车”“人情车”和纠正违规减免车辆通行费等工作也取得良好成效。

评议:依靠群众、强化监督

着力推动部门、行业转变职能和作风

纠风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反腐倡廉工作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专门机关的监督与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2007年,社会各界的直接参评人数达到8000多万,各级纠风部门聘请评议代表100多万,被评议的部门和行业涉及60多个,三分之二的省份实行上下联动的评议方式,乡镇基层站所的参评率达80%以上,形成了条块结合抓行风的良好局面。

探索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形式,政风行风热线普遍开花,群众监督经常化。31个省(区、市)和80%以上的市(地)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实现直播过程中一人举报、万人监督,一人投诉、社会关注,处理一人、警示一片,将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行政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民心线”,推动政府改进工作的“监督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线”。

发挥信访举报的作用,加大对重点问题的监督力度。各级纠风办制定信访件办理制度,规范信访案件查办、管理工作,提高信访件办理水平,推动重点问题的解决。近年来,各级纠风办纷纷开通纠风工作网站,为群众举报投诉提供了一条更加便捷的渠道。

建设:纠建并举、寓纠于建

引导部门和行业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各部门、各行业从领导机关做起,认真履行对本系统、本行业的监管、指导责任,做到党组有专人分管,工作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不少部门制定了行业作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带动和促进了全系统、全行业政风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部门业务管理之中,建章立制,以建促纠。各部门各行业把政风行风建设寓于业务管理之中,使业务管理始终体现政风行风建设的要求,使政风行风建设自觉为业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公安部出台了有关涉及车、枪、酒、赌的“五条禁令”,卫生部制定“八不准”规定等,通过建章立制,强化了监督,完善了管理,促进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公正清廉。<1><2>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国务院纠风办会同中宣部等有关部门,每年都加大对纠风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和部门的宣传力度,推出了辽宁省沈阳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实行药品招标“三统一”等先进典型。

改革:创新体制、深化改革

不断完善预防不正之风的新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重大改革措施,加大了从源头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力度。同时,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为防治行政权力运行中的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部门各行业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减少了大批行政审批项目,简化了办事程序,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也加大了纠风治本抓源头的力度。

民主评议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各地充实评议内容、创新评议方法、拓宽评议范围、完善评议制度,不断增强民主评议的针对性、评议程序规范化和评议结果的公正性。政风行风热线也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和规范,由以往受理和解决问题单一功能,逐步向传递和解读政策政令信息、公众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有效沟通政府和公众等多功能转化,逐步实现以沟通增进理解、以理解促进支持、以支持完善监督的良性运转。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总结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纠风办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把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开展专项治理,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逐步形成“纠正—评议—建设—改革”相结合的纠风工作机制,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

纠正:突出重点、专项治理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各级纠风办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不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5亿名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学校办学行为得到规范,各地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全国共有1366所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完成清理整顿工作,退回公办568所,停办182所;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全面实行“三限”政策;高校招生全面实施了“阳光工程”,违规招生现象明显减少。会同有关部门共查处教育违规收费资金41.9亿元,清退20.89亿元,教育乱收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学校收费行为不断规范。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力度加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进步伐加快,全国97.4%的地级以上城市和92.8%的市辖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7亿多人。中央定价的药品集中降价金额486亿元。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4140.76亿元,让利患者564亿元。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患者的门急诊费用首次接近零增长,住院费用首次出现负增长,患者负担有所减轻。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诊疗、用药和收费行为逐步规范,医务人员上交“红包”、开单提成和各地查处这方面问题共涉及金额4亿多元。

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取消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多亿元。通过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累计减轻农民负担606亿元。各地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仅2005-2006年就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案件15.13万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4.8亿元。据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6年农资消费投诉同比下降20.5%。自200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涉农负担恶性案(事)件。

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初步完成清理工作。据统计,参加清理的67个国务院部门和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清理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72860个。经初步审核,国务院部门共撤销项目1700多个,总撤销率80%以上;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撤销项目68600多个,总撤销率为95%以上。可节省经费约37亿元,减轻了基层、企业和群众负担。

其他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清理“特权车”“人情车”和纠正违规减免车辆通行费等工作也取得良好成效。

评议:依靠群众、强化监督

着力推动部门、行业转变职能和作风

纠风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反腐倡廉工作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专门机关的监督与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2007年,社会各界的直接参评人数达到8000多万,各级纠风部门聘请评议代表100多万,被评议的部门和行业涉及60多个,三分之二的省份实行上下联动的评议方式,乡镇基层站所的参评率达80%以上,形成了条块结合抓行风的良好局面。

探索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形式,政风行风热线普遍开花,群众监督经常化。31个省(区、市)和80%以上的市(地)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实现直播过程中一人举报、万人监督,一人投诉、社会关注,处理一人、警示一片,将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行政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民心线”,推动政府改进工作的“监督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线”。

发挥信访举报的作用,加大对重点问题的监督力度。各级纠风办制定信访件办理制度,规范信访案件查办、管理工作,提高信访件办理水平,推动重点问题的解决。近年来,各级纠风办纷纷开通纠风工作网站,为群众举报投诉提供了一条更加便捷的渠道。

建设:纠建并举、寓纠于建

引导部门和行业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各部门、各行业从领导机关做起,认真履行对本系统、本行业的监管、指导责任,做到党组有专人分管,工作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不少部门制定了行业作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带动和促进了全系统、全行业政风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部门业务管理之中,建章立制,以建促纠。各部门各行业把政风行风建设寓于业务管理之中,使业务管理始终体现政风行风建设的要求,使政风行风建设自觉为业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公安部出台了有关涉及车、枪、酒、赌的“五条禁令”,卫生部制定“八不准”规定等,通过建章立制,强化了监督,完善了管理,促进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公正清廉。

下载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情况

    治理教育乱收费和医药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县纠风工作根据省、地、县的统一安排部署,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情况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村纠风工作根据镇委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开展专项治理,不断强化政风行风建设,为贯......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浅议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上升到反腐败、讲政治的战略高......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纪检监察报》六论学习三次全会精神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反腐倡廉工......

    关于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调研报告

    关于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调研报告 目前,工商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 “形象工程”比比皆是,行政不作为现象严重,吃拿卡要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突出表现极大地损害了人......

    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探讨

    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探讨 -- --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股 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强调将从营造反腐环境、解决影响、推进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等......

    浅谈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表现形式、

    浅谈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表现形式、 成因及对策 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并三令五申地提出过严厉要求。但也应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经济转型的新时......

    浅析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浅析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及其治理对策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促发展,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发展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