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位一体”预防职务犯罪 打造廉洁
“五位一体”预防职务犯罪 打造廉洁平安国税
国税系统职务犯罪实质是以权谋私、以权谋税,与受贿腐败联系在一起,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防止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活动的根本所在。打造平安国税,则是各级国税机关通过坚持预防为主,惩防结合,创新预防能力,增强预防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阻止各类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目标要求。临安市国税局根据这一实际,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上推行“五位一体”预防机制,做到五个常抓不懈,即学习教育长抓不懈、完善制度长抓不懈、化解风险长抓不懈、加强监督长抓不懈、规范执法长抓不懈。让干部职工在税收工作中不敢乱作为,不想乱作为,不能乱作为,打造廉洁平安临安国税。
一、学习教育长抓不懈
预防职务犯罪,重在预防,关键在思想。要始终坚持从强化全员思想教育入手,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抓深抓实,教育始终是国税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从源头筑牢防线,防止问题的发生。
1、开展好日常教育,不断提高全员思想认识。根据上级党风廉政教育、反腐败斗争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好各类集中学习,对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法律法规、理论篇章都要认真学习,领会要点,熟记于心。通过日常化的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不断增强党性宗旨意识,端正价值取向,从思想上筑牢防线,抵制腐朽思想侵蚀。
2、开展好岗位廉政教育。将岗位廉政教育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岗位廉政学习计划,重点围绕廉政规定,抓好学习思考,用廉洁从政纪律要求指导工作言行。坚持抓好干部廉政谈话制度,主要领导为党员上好党课、为干部上好廉政课,打造“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认真落实“一把手”讲廉政党课、纪检组长作反腐倡廉形势报告制度,广泛开展“强化廉政意识,防范执法风险”增强干部职工职务犯罪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3、开展好警示教育,使全员时刻绷紧预防工作这根弦。一是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上级通报的、媒体披露的、身边发生的职务犯罪反面典型案例;二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每月观看一次廉政中国及职务犯罪案例电教片,以案释法,引导大家汲取他人教训,引以为戒,时刻绷紧预防工作这根弦,进一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敬畏意识和勤政廉政意识;三是把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案例警示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内容来抓,做到“警钟常鸣,毛毛雨长下”;四是组织编辑双月廉政教育文辑,依据省市局、市委市政府的一些活动,如作风建设、民主政风行风活动、效能建设等方面,编辑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以及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案例和知识。
4、开展好形势教育,增强全员对预防工作的敏锐性。认清形势,对提高税务人员自我防范、自我约束能力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开展形势教育宣讲,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要与检察、纪检监察部门建立联手预防职务犯罪机制,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加强工作沟通,不定期邀请检察人员、纪检干部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开展预防工作形势教育。通过检察、纪检监察部门送法上门、形势宣讲,使干部职工对反腐败形势有所清醒的认识,从思想上增强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敏锐性和紧迫感。
5、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到基层、入家庭”活动,用喜闻乐见、具体生动的形式启迪、教育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税务系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实施意见》和《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不准”》,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深化岗位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对《岗位廉政教案选编》进行学习,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每年还着重开展党纪政纪教育,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者予以相应处理。
6、积极开展活动,寓教于活动。注重发挥党、团、工、妇等组织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积极作用。组织干部积极开展进企业体验生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税军、税企、税村、税校共建等工会1+1各类文化活动。通过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感召力,让“廉荣腐耻”成为国税干部的共识,成为国税干部日常生活和税收工作中的实际行动。
二、完善制度长抓不懈
为完善制度规定,规范权力运行,近年来临安市国税局对部门现有的制度规定进行了清理、修订和补充,初步形成了17个管理制度。最大限度消除制度盲区,堵塞制度漏洞,建立了按制度管人、用权、办事的部门管理机制,规范了权力运行,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确保干部规范执行文明服务,切实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预防工作中,一是建立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成立由局领导牵头负责、各部门共同参与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负责预防工作日常事务的机构,引导和组织开展各项预防工作,开展各类教育,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预防工作齐抓共管局面。二是建立了目标责任机制。科学地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内容分解量化,逐级逐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预防工作职责和内容,尤其对各级领导干部在预防工作中应负的责任、达到的目标进行严格规定,实行“一岗双责”,使预防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清楚,为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三是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考评机制。根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和业务性质,制定出具体的、科学的考核办法,将预防工作纳入税收日常工作目标,通过逐月考核考评,通报奖惩,提高各部门的预防工作质量,增强各部门、各环节的预防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保证预防工作取得实效。2011年,临安市国说局各科室、分局开展了民主政风行风方面存在问题自查活动。从4方面31个小点开展自查,着力发现存在的问题。查规范执法,看是否坚持规范公正执法,是否推行执法公示,是否推行执法服务型稽查,是否有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等。查优质服务,看是否遵守国税行业服务规范,是否落实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项措施,是否落实服务承诺。查工作作风,看单位和个人是否存在作风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查为税不廉,看是否有“吃、拿、卡、要、借、玩、报”的现象,是否认真及时处理纳税人投诉等。通过查找,针对8个方面41个问题和建议交办给各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并及时上报了整改结果。
三、化解风险长抓不懈
近年以来,我局以建立“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为载体,坚持把内部控制作为腐败惩防体系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内容、重要措施来抓,规范运行权力,加强干部监督,初步形成了“岗责确权→流程分权→排查风险→完善制度→立体防控”的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新模式。初步实现对税收各项工作的全覆盖,达到从源头识别风险、监控风险、化解风险、处置风险、警示风险的目的,有效推进了廉政建设。
1、明确岗位职责,查找岗位风险。对照科室岗位职责,重新确认了岗位职责,确定了党务、政务、业务等三大类共158个岗位,先后采取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查和集中审查等方法,共排查出各类风险点158个。按发生频率高低、人为因素大小、自由裁量幅度、制度机制漏洞、危害损失程度等因素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分级评估,确定了高风险点110个、中风险点30个、低风险点18个。
2、优化工作流程,分权控制风险。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的思路,从党务、政务、业务等三大类划分税收各项工作,编制了工作流程158个,并相应制作了流程图。通过流程再造,形成了纵向授权制约、横向流程控制的权力运行机制,做到下一道程序对上一道程序进行控制,每道程序之间互相制衡,将权力行使过程公开化,使每项权力的行使过程都做到可视可控,实现了分权控险。
3、查找风险点、以案教人。通过查找风险点,按税收征收、管理、稽查、综合管理、行风政风五个方面编写了国税岗位廉政教案,每个教案以岗位为单元,突出个性化廉政教育,以鲜活的不同岗位廉政风险的情景再现,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预防职务犯罪化解风险的能力。
四、加强监督长抓不懈
监督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关键。牢固树立监督就是履行职责,监督就是关爱干部的意识,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和延伸到哪里。提高已有制度的执行力。
1、贯彻落实干部备案管理、走访地方单位部门、“一案双查”、“三书两报告”、税检联席会议、廉政谈话、“公述民评”等制度规定,进一步完善运用“公述民评”网上评议系统。
2、深入贯彻总局《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重要性,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实施。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自觉接受监督。
3、加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执行重大事项报告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凡属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
4、开展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创新税收执法检查日常工作新机制,将部门内控机制引入税收执法的全过程,对各分局进行执法监察,加强对执法领域的风险防范,重点对税收政策和增值税起征点政策的落实,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增值税专用发票限额和数量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人情选案、该查不查、该罚不罚等方面监察。力求对违法违纪行为做到“见微知著,防患未然”,要积极创新执法风险监督方式,探索监督关口前移。
5、加强有关事项备案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干部家属兼职会计、经商办企业等涉商情况。继续加强对行为不廉洁、作风不检点等问题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责任追究和问责力度,减少和杜绝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6、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根据临安国税实际,在抓好普遍监督的前提下,必须抓住重点,加大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的过程监督,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一是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解决好失监、漏监、弱监的问题,转变监督工作思路,把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重点放在对权力运作的制约上来。强化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权力运作透明度。二是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对象廉政管理,实现干部自我警示、自我约束、自我廉洁。三是加强对税收执法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强化执法责任追究;四是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提名、考察、决定以及人员录用、调配等环节的监督;五是加强对稽查办案情况的监督检查;六是依托现代化科技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监控管理,增加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通过网络技术,使管理者和社会各界能够对“两权”进行更加有效地管理和监督,赋予政务公开新的内容和方式。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优化层级管理结构,减少权力运行的中间环节。利用网络建立一个税务机关与社会各界畅通的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工作环境。
五、规范执法长抓不懈 规范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落实好各项税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国税部门,要始终坚持从基础环节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将防线融入日常税收工作,确保了税收执法的准确性、规范性,确保税收政策落实到位。
1、抓学习,促工作质量到位。根据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问题,充分利用计算机,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内容丰富的培训手段,紧密联系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开展各类业务技能达标和业务知识竞争活动,并实行业务能力与岗位责任制考核相挂钩,实行优胜劣汰的末位淘汰待岗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全员执法水平,提升整体执法能力。使大家学有所用、学有所得,为提高工作质量、有效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抓服务,促征纳税关系和谐到位。全体人员牢固树立纳税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的制度。正确处理“执法”与“维权”,“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实现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营造相互理解的和谐征纳环境。
3、抓税源,促征管到位。为狠抓税源管理,首先将责任明确到每一个人,其次从思想上树立管税必须管好税源的理念,要求用这种理念来把税源管理做实、做细,做到项目清、底子清、变化清,从根本上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
4、抓审核,促政策执行到位。为确保各项政策执行到位,对减免税、退税、延期纳税、定额核定、处理处罚等采取由局领导、业务股室层层进行审核审批,同时由法规科定期、不定期加强检查考核,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执行到位。
5、抓“责任”,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把各项工作与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平安工程结合起来,查找薄弱环节,分析存在隐患,搞好思想教育,常敲警钟,把抓工作落实放在实事求是上,做到软指标变为硬实力,切实做到执法为民、为税清廉,营造公平、公开、规范、统一的税收征管环境。
6、抓监督考核,促执法到位。采取按月检查考核,充分运用执法监察系统,将各岗位执法行为全部纳入系统实时监控考核,对出现的过错行为及时发现,根据相关制度予以处罚,最大程杜绝不按程序、违规操作问题。考核以“治内”促“治外”的形式,对执法的全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动态管理,对任何一项税收执法的异常信息,经过采集、整理、评估,分析风险值,跟踪检查等有效的监督考核措施,追查原因并督促其纠正,以期达到有效的预防、处理、化解风险和促执法到位的目的。
第二篇:廉洁从政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廉洁从政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伴随着阶级、国家、职务、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它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所不容,他们都以法的形式将之固定下来,以法的手段惩治之,遏制之,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江山社稷的稳固。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职务犯罪依然存在,人民痛恨职务犯罪,要求惩治职务犯罪,消灭职务犯罪,以维护自已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首要基本特征,也是其本质特征,职务犯罪自然也不例外,其也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具有一定职务、掌握一定权力而表现出其比一般犯罪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 ㈠危害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㈡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 ㈢腐蚀国家的肌体,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打击是治标之举,预防才是治本之策。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任何事物都是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的,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然也不例外。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从内因方面只有不断优化、强化职务行为人的素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职务行为人具有良好的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不想为职务犯罪,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预防职务犯罪除了优化、强化内因以外,还应劣化、弱化外因,消除引发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下面笔者从社会风气、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及执法环境等方面谈点个人看法。
1、净化社会风气,它涉及到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的直接参与,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等措施从宏观上加强规范和引导,更需要每个公民、各个单位、部门的直接参与,从我做起,从本单位做起,从小事做起。就后者具体来讲,依法照章办事,消除单位、个人为谋非法、违章之利益而走后门、拉关系的非分之想;守法照章行事,消除非法、非分之想,不给有关单位、个人开后门,得好处提供条件。如上述所说去做,那么,上述不良社会风气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遏制,减少,消失。当然,万事万物都有其特殊性和不完备性,我们不可能制定出绝对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更不可能人人都依法照章办事、守法照章行事,所以,净化社会风气只能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它又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需要你我去实践,身体力行。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监督管理。这是的“规章制度”既包括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部门,也包括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实际生活中,很多职务犯罪与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有关。规范、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可使职务行为人不敢、不能为职务犯罪,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所以,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对各行各业,包括本单位工作特点、规律的调
查研究,并注意加强对各种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规律的调查研究,为制定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提供有效依据。再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就得不到执行、落不到实处,而使之成为一纸空文,所以,我们还应狠抓监督管理,使各项规章制度得以执行,落到实处,发挥规章制度的效用,预防和减少因监督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职务犯罪。
3、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党委的领导,政府的支持,需要职能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发挥,需要各个部门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由此,我们应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检察机关在其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社会各部门及人人都来参与的社会化预防职务犯罪格局。可见,构筑社会化的职务犯罪预防格局,党委和政府要重视,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部门及每个公民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公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很好地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很好地运用向有关国家机关控告、检举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守宪法和法律,不为职务犯罪,人人控告、检举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不让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为职务犯罪的大好局面。任何职务犯罪都与其周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都存在于一定的现实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大都痛恨职务犯罪,我们何不很好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洁身自好?又何不很好地行使控告、检举权利,揭露职务犯罪,让其无藏自之地?人人都如此,则职务犯罪将无藏身之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目标将指日可待。
本人就学习《讲座》的心得写出来,以供大家商榷。
一、《讲座》产生的背景
《讲座》产生于我党反腐败斗争形势非常严峻的重要时期,也是产生于我党反腐败斗争战略的重大转折时期。改革开放后,由腐败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我党对腐败的打击力度亦愈来愈大,但是难以最有效地遏制腐败特别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猖獗活动。进入新世纪后,我党开始调整反腐败斗争的策略,将反腐败斗争从重打击惩治,调整到重教育预防上来;从治标调整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治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上来。并将预防腐败“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地预防腐败更是
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形势下,我省的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就应运而生了。
二、综合理解“讲座”的内容
讲座原则性回答了“为什么要将预防职务犯罪立法?”“什么是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如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等问题,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总纲。
1、确定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是加强和规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公正、廉洁,依法履行职责。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
2、明确了预防工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预防工作。
3、明确了坚持“两个结合”的原则。内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指出了预防工作的方式,这种预防是内外结合、全民参与的大预防;教育、管理、监督相结合则明确了预防方法,突出了“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的反腐败体系建设。所以“两个结合”的原则是方式方法的统一,是原则性规定与能动操作的统一。
4、明确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主体。《讲座》规定: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单位各负其责,检察机关指导、监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维护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工作、生产和经营秩序。这条规定明确了预防主体是单位、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结合中共中央建立的反腐败机制,我对预防主体的认识是:
(1)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置于党委的领导下。在讲座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讲座》是党的意志上升到法律的反映。我党的反腐败领导工作机制和领导体制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反腐败工作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置于党领导之下。
(2)从预防主体的地位看,各预防主体之间不存在领导被领导关系,结合 “预防职责”的内容分析,各预防主体应当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积极做好本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这就说明,各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合作的,不具有从属性。
(3)从预防主体的任务性质看,大量的预防工作应是单位和社会各界来完成,他们是预防工作的先导和基础力量,而检察机关责任重大,是负责指导、监督预防工作的主体。但
是,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忌提升位置,混淆职责,包办预防,从而削弱内部预防、专门预防和社会预防主体的预防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正确依法履行各主体预防职责
各主体预防职责是《讲座》硬性规定的,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我的认识是:
1、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察、审计等执法部门也是单位主体。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督、审计部门既要履行单位预防的职责,又要负起指导监督或监督的预防职责。因此,其预防职责具有双重性。即既要履行好自身指导监督或监督的预防职责,更不能忽视本单位的反腐败斗争,忽视自身的腐败。
2、各单位预防职责在预防责任制的保障下,具有工作环节流程性,可操作性强。其流程顺序为:制定工作计划——措施——考核(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3、各单位预防职责的计划内容具有明确性、措施具有针对性、考核具有对象性、且具有工作的能动性。预防职责就告诉各单位应怎样去制订计划,怎样拟就措施。为了保证预防计划措施的落实,监督又具有双重性,即单位内部的考核和各执法执纪部门的指导、监督。
4、明确了司法、行政部门特别是检察部门的预防职责。《讲座》中考虑到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职能工作的特殊性,赋予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指导、监督权,这种指导监督权落实在五个方面,即指导监督各单位制定、落实工作计划;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和对策;建立联系协调制度;开展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建立专家咨询机制;结合检察职能检查预防工作。而对其它司法或行政执法单位只赋予其在职权范围内对各单位的监督职责。
第三篇:预防职务犯罪 打造平安国税
预防职务犯罪 打造平安国税
河源国税系统连续12年 没有发生重大涉税案件,没有干部职工因廉政问题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赢得社会广泛赞誉。长期以来,河源市国税局党组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惩治和 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抓手,惩防并举,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国税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加强预防管理 筑牢思想堤坝
强化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管理。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重要内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层级领导责任管理。
树立和落实全员防控风险理念。市县区国税局、农村基层分局层层发动,采取本岗自查、异岗互查、领导帮查、集中审查等方法,查找所有岗位特别是“执法权、行政权”运行重点部位和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其中市局机关排查风险点94个,制定防范措施276项。同时,针对高危执法岗位、环节,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包 括具体风险点、全国税务系统发生的110个真实违法案例、法律后果、防范建议等内容的《河源市国税系统税收执法岗位风险防范指引》,警示税务人员树立执法 风险意识,增强抵御和化解执法风险的能力。该书得到了省国税局领导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已被省局作为“执法风险防范”和“税务廉政文化”材料,上报国家税 务总局。
坚持紧抓学习教育。将《廉政准则》学习教育重点纳入各级党组理论中心组和各县区国税局廉政教育学习重要内容,要求真正把“8个禁止、52个不准”的要求 学深学透、入心入脑。办好《警示教育》、廉政文化走廊专题栏目。从2003年开始累计编发《警示教育》专刊300多期。坚持在全系统开展读书思廉、举办廉 政征文评选和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三种教育形式。2012年在全系统局域网计算机统一安装“廉政屏保”、“开机廉政提示”程序,引导税务人员读廉文、思廉 政,修官德、养正气,感悟人生,接受教育。
加强制约管理 把权力关进笼子
紧抓一个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全国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算 帐”行动(算政治账、经济账、自由账、亲情账、名誉账、健康账)、禁赌拒赌和禁商限商行动等;重新制订了河源市国税局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局机关经费管理办 法和局系统会议费管理办法等。
从严落实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和基建工作,分管税务稽查工作的不得同时分管重大案件审理工作,分管财务工作的不得同时分管审计工作的规定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全市国税系统没有发生违法违纪案件。
突出两个重点。突出重点对象:每年结合巡视检查、考核等,突出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近3年 全系统领导干部述职述廉152人次,廉政谈话234人次;突出重点领域:落实经费使用及资产管理抄报制度,并将报送情况列入廉政考核内容。
抓住环节、程序和时点三个关键。建立基建项目管理台账,全程监督基建工程、采购招投标工作并定期监督检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的 制订和选任前的酝酿、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任期试用程序监督。执行提拔任用干部征求同级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的规定;加强节假日廉政教育和监督。
严把税源、征收、税政和稽查四个关口。定期开展征管户籍巡查,严格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从严做好发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税款的征收、入库、提 退的执法监督,多年来没有发生截留、转引税款、贪污挪用税款等违法违纪现象;认真落实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制度,“一案双查”工作制度和税务稽查 抄报制度。
加强服务管理 塑造清廉形象
政风行风建设是促进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该局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抓实政风行风建设,努力创建清廉、为民、务实国税机关。
依托一条热线。从2005年开始,市局领导坚持轮流参加市政风行风热线广播电视同步直播上线栏目,参与税收政策宣传,接受社会听众咨询,解答疑点、难点 问题。近3年共参与行风热线栏目10人/次,宣传税收政策100多项,解答听众问题近200个,形成税收宣传的一个固有品牌,受到纳税人的好评。
擦亮两个窗口。一是优化办税服务厅建设:通过完善办税服务厅功能划分和硬件配置,调整窗口职能和数量及开展文明服务大厅和“文明服务之星”评选及推行全 职能窗口、“首问责任制”服务等,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二是加强国税门户网站建设:发挥网站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优势,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全面、及 时、准确地发布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文件。2011年该局网站在河源市32个网站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构筑三个平台。构筑税企沟通平台,开设税企QQ群和办税微博,送政策进企业,及时主动提供个性化、“菜单式”服务。构筑税政互动平台。主动与财政、地 税、工商、公安、检察、海关等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综合治税合力。构筑服务评价平台,引入办税服务评价系统,在服务态度、办税质量和效率上接受即时 评价,组织第三方进行明察暗访,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市国税局极少接到纳税服务方面的投诉,并自2008年以来连续在市委市政府工作评议中荣 获一等奖。
第四篇:预防职务犯罪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预防职务犯罪的指示精神,围绕“堵源头,抓建制,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法制教育为手段,增强全局干部队伍防范意识”的预防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作用,使我局的预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条例》
做好预防职务犯罪有利于从根本
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做好本部门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局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以党委书记陈祖芳为组长,纪委书记王国栋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按照《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把单位目标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权利职责与工作人员的年终考评结合起来,规范本单位的依法行政行为。
二、以预防为主,狠抓思想教育
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从思想教育上抓起,做到警钟长鸣。一是根据水务行业特点,我局仔细研究分析可能引发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水务工程建设。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方案,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二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构筑思想政治防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对党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利用每周开展的政治学习时机,组织领导干部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与工作实际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公务活动中,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越权不失职,树立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服务,做依法行政的楷模。四是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在思想上敲警钟,在行动上行规范。组织观看《盛世警钟》、《公仆本色》等反腐倡廉录像片,在观看中邀请局主要领导干部配偶及职工家属共同参与。通过典型的案例剖析,加深干部职工对手中权利和肩负职责的认识,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领导干部配偶及职工家属积极争做“廉内助”,不利用亲情、友情做人情交易。五是开展思想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大家撰写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开辟学习专栏和以会议的方式交流学习体会。局党委班子之间,党委班子与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广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坦诚交换意见和看法,解决工作和思想上的矛盾,增进大家相互之间的了解。通过教育使大家对“预防职务犯罪”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增强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抓好措施落实,建立自律机制
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廉洁不贪占,勤政不失职。一是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对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坚持实事求是,民主集中的原则。敢于说真话讲实话,以事论事,有根据地提出个人的看法和意见,使领导在大事上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科学决策,促进各项文秘家园工作正确实施。二是建立领导干部约束机制,严格执行“五不许”规定,坚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责任
第五篇: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目 录
内容提要—————————————————————————1 职务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职务犯罪的特点———————— —————————————3 职务犯罪的原因——————————————————————4 职务犯罪的预防——————————————————————7
内容提要
【摘要】:体制改革还未形成具有预防职务犯罪的最佳机制,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特点、原因,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前提。预防,应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入手。控制,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综合治理,方可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通过政治、法律的手段实现预防。
【关键词】职务犯罪;危害;特点;原因;预防。
1
从近年的工作实践看,虽然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搞好预防职务犯罪,必须对职务犯罪有充分的认识。职务犯罪是伴随着生产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公共权力的产生而产生,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发展的强大阻力,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职务犯罪是一个比较现代的概念,到二十世纪中叶国际上才普遍使用“职务犯罪”一词,经查中外法律辞书,至今尚无“职务犯罪”一词的解释。在法学理论界,对“职务犯罪”的解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极难有科学统一的解释。笔者认为,“职务犯罪”简言之就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但是,由于“职务”二字的含义极为广泛,我们必须从以下三点准确把握职务犯罪的科学内涵:一是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任命与委托的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其行为与职务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其行为与职务没有联系,即使其行为构成犯罪也不能定为职务犯罪;三是其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或不正确作为,如滥用职权、超越职权、以权谋私等行为。
(二)、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
1、职务犯罪的主体标志,离不开“职务”二字。如前所述,我国目前职务犯罪的主体主要界定在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之内。新刑法有的职务犯罪还限定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内。这一界
2
定的法律意义在于:标志着职务犯罪与非职务犯罪界限的明确划分;标志着与国家工作人员以外,职务身份主体上的区别;给打击与预防职务犯罪提供了准确、鲜明的法律依据。
2、犯罪的行为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犯罪与职务的关联性,职务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其犯罪行为必须是与职务相联系。而且,法律规定这种联系还应有必然的、并具有因果关系。否则,既是执行职务期间实施的犯罪行为,也不能构成职务犯罪。二是犯罪行为方式的多重性。行为方式的多重性,是职务犯罪又一个基本特征。从目前法理上讲有三种行为方式,即利用职务、滥用职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利用职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犯罪,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刑讯逼供、报复陷害等;滥用职务是指,行为人把人民赋予的职责与权利,当作私利,胡作非为,滥用权力,亵渎只能的行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是指应当预见到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利益的严重结果,玩忽职守,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这不仅是职务犯罪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区别非职务性其它犯罪的重要依据。因为,其它非职务性的任何犯罪行为,都不存在利用、滥用与不用职务的问题。
二、职务犯罪的特点
1、在行为的严重性上,大案要案急剧增多。过去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算是大案,而现在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屡屡出现。
2、在行为的主体上,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卷入腐败活动的人
3
数有上升趋势。虽然所涉及人员的绝对数量不大,但由于卷入者位高权重,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为惊人。陈希同、王宝森、褚时健、成克杰、胡长清案件就是典型。
3、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日益增加。近年来出现大量窝案和串案,一些腐败分发在权力部门内结成有领导、有分工的违法犯罪团体,有组织地滥用权力。湛江走私本、厦门走私案令人触目惊心。
4、在腐败现象发生的领域方面,职务犯罪广为蔓延。腐败不使在经济管理和资源分配部门大量发生,而且在文化、科技、教育、司法等传统上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也出现。如金融机构的公职人员利用特权之便,贪污、挪用资金案件的频频发生。
5、企业中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我国拥有庞大的国有企业群,用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着深刻弊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贪污腐败事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并且已构成了当前腐败现象的多发区和高发区,近年来,企业中发生的领导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挥霍浪费、挪用公款等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国有企业陷入亏损的原因之一,就是某些企业领导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实施猖狂掠夺和恣意浪费而造成的。
6、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在任何社会,对腐败行为的判断都有一定的量和质的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了追究违法违纪责任的起点。但我循知道,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底线往往高于这一基点。于是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形成了一种未达到追究违法责任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并不干净的空间,这种状态被称为“准腐败”。“准腐败”
4 的大量发生使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而其严重性是它构成了职务犯罪等腐败现象群发的丰厚土壤。
三、职务犯罪的原因
职务犯罪现象如此严重,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观层次上个人素质方面的,也有宏观层次上制度结构方面的,而究其根本原因则应该是权力的失控。
(一)从政治层面来看,我国政治生活和公共管理中所发生的权力失控现象,主要由于现行政治体制中权力配臵上存在一些弊端,概而析之,其原因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权力过于集中。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传统的弊端。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主要弊端之一是权力过分集中,过分集中往往把党的领带变为个人领导。“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似的人物,他们的权力受限制,别人都要惟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些人自恃大权在握,专横跋扈,违法乱纪,贪污受贿,最终滑入腐败的深坑固然,腐败分子的堕落有其个人品质的原因,但是他们的腐败活动既然发生于体制内,这就要求我循必须认真检讨制度环境存在的内在疏漏。在实践中,很多腐败活动在其初期已初群众发现和举报,但集权体制为其提供了排队障碍的力量,直至违法行为不可收拾,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害,才受到制止和追究。
其次,权力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约监督。权力现象的一个客观
5
规律是,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被滥用。在失控和约束不力的情况下,个人意志常常会由于没有压力和牵制而轻易地进入权力过程,从而使用权人形成不谨慎甚至是随意的精神状态。由于缺乏制约机制作保障,权力行为的规范也往往流于形式,丧失应有的权威和严肃性,得不到真正贯彻。正因为制约监督不力,才使得某些 人有恃无恐,肆意妄为。
第三,权利对权力的监控力不足。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人们的参与手段主要是两种,公职人员依靠公共权力,而公共大众主要运用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在具体生活中,公共权力是为实现公民的权利而服务。为了保证权力行使用权的合理正当,通常必须建立和完善权利对权力的监控控制制度,防止权力践踏和侵犯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权利对权力的监控是现代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的制度尚未健全。
(二)从权力的实施一看,公共权力过程中的腐败活动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性的危害。这一过程导致职务犯罪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政治上,权力腐败破坏国家的政治和法制的统一,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破坏政治稳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整 合的进程,它要求有统一的法制实践和程定的政治局面。而官员的腐败行为使统一的权力体系陷入了被各种私欲分割隔离的境地,导致法制权威的极度削弱。近年来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职能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就是一种典型表现。各种滥用权力的行为侵
6
犯着公民的合法权装,刺激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爆发。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直接导因于权力的严重腐败。我国过去政治局势的波动也有类似教训。
其次,在经济上,权力腐败制造分配不公,刺激不正当竞争,催发经济利益的恶性冲突。腐败分子以权创收,以权获利,直接破坏了按劳分配的等价交换的原则。而当权力一旦成为交换或掠夺的手段,成为侵犯市场法则都能带来丰厚利润的特殊商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必然遭到破坏,最终必然造成经济局面的混乱以及整个社会健康的经济机体的毁损。
第三,在精神文化方面,权力腐败步长腐朽没落思想,瓦解了民群众对现代化事业的信心,滋生对执政党的政府的离心离德倾向。我国社会近年来泛滥的极端个人,义和拜金主义思潮,同腐败浊流的推波助澜有直接关系。
四、职务犯罪的预防
职务犯罪等腐败现象已经侵蚀着社会结构的每一环节,已经泛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党和国家一贯清楚地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性,一贯重视与腐败斗争。检察机关应加强宣传教育,推行法制,实施监督,这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履行法定的检察职责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核心。
但是,反思我国历次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目前现实,深感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任重而艰难,似乎是被动的预防,以我个人看来,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全方
7
位的系统工程,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权力制。这是根本,因为腐败的根源在权力失控,这是制度、机制的问题,我们道德应着眼于此。
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问题应当通过推动现代化的全工建设予以克服,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为清除腐败、实现、立法政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战略上大力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外历史的实践表明,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我高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目标。它告诉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等于经济现代化的价值压倒一切。如果政治现代化如政治民主、政治效率、权力结构科学化等没有相应的发展,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就很可能成为腐败分子饱食的美餐或被其挥霍浪费。以国有资产为例,一方面在不断增值,另一方面却因企业单位中管理、经营权力滥用而大量流失,进入小集体和个人私囊。严峻地现实提醒我循,必须坚持经济和政治局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加速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必须依照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改革权力结构的种种弊端。这一点应当是反腐败斗争重要 战略性指导思想。
其次,完善权力体制,强化制约监督。腐败表现为权力的滥用,因此应当在权力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上寻求对策,改善权力运作的体制环境和相关环境。针对传统体制中过分集权、缺乏制约功能的弊端,主要应做到:①权力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应在民主和科学的原则下进
8
行。②改革过分集权的弊端。③建立系统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
第三,强化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舆论对权力的监督作用。社会监督是指公民、企事业、社团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定权利对公共管理权力进监控和督促。它是权力监督和制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行社会对国家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力量。权力腐败损害着社会公共利益,那么,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保卫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管理秩序,必然构成对违法犯罪的有力抵制。
(二)以法治腐,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面对性质恶劣危害极大的腐败现象,加大惩治力度不失为一种有效做法。其中,主要应该作好三方面的工作:一要抓紧制定从宏观强化反腐败、廉政建设地位的法律,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取得法律上的保证;二要抓紧制定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法律;三要抓紧制定对违法违纪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惩的法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反腐斗争光有外在的约束机制还不够,还必须从干部自身的素质里育入手,我国宪法规定,国家通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纪律和法制等各个领域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之一。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全党民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加强对干警的各面的教育,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并坚决制止此类现象在自己身上和身边发生。在进行教育的同时,9
也要注意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运用,可以开展学习讨论,进行法制观念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性、建章立制,纠正错误问题等。
总之,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从职务犯罪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多管齐下,彻底铲除职务犯罪滋生蔓延的一切主客观条件,使其主观上不想犯罪,客观上不能犯罪,监督上不让犯罪,从力度上不敢犯罪,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控制和解决职务犯罪,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参考文献
①李键化、周小毛:《论腐败》,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②张穹:《职务犯罪概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7月。④樊风林、宋涛:《职务犯罪法律对策及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
⑤王昌学:《职务犯罪特论》,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⑦储槐植:《刑事一体的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⑧郭星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犯罪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5月。
10